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1048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胆矾 B铜表面产生铜绿 C蒸发 D压缩空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研碎胆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胆矾的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铜表面产生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D、压缩空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

2、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 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O2 CO2 H2O W 反应前的质量 g 50 1 1 23 反应后的质量 g 2 45 28 x A物质 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B容器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x的值为 0 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A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即50

3、g+1g+1g+23g=2g+45g+28g+x,则 x=0g,由此可知,反应物为氧气和 W,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 44g 100%=12g,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为 27g 100%=3g,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可知, W中的碳、氧元素质量之和为 12g+3g=15g,小于 W的质量 23g,故 W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A、根据以上计算可知, W含有碳、氢、氧元素,错误; B、由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两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错误; C、根据以上计算可知, x的值为 0,正确; 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确。故选 AB 考

4、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 和 ,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答案: BC 试题分析:控制变量法,只允许一个变量,据此分析。 A、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锌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

5、度)不同,稀盐酸的浓度不同,共有两个条件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错误; B、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只有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故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正确; C、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浓度都相同,而只有温度不同,所以可以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正确; D、对比实验 和 ,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锌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稀盐酸的浓度不同,共有两个条件不同,无法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选 BC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点评:控制变量法,就是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进行对比

6、探究 ,即控制其它条件相同,一个实验使用某一条件或者满足某一因素,而另一个实验必须不使用或者不满足。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要鉴别的两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由于空气和氧气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故用闻气味的方法二,不可以区分; B、区分硬水和软水,要用肥皂水,它们本身都是无色透明的,且不与明矾反应,故两种方法都不可以区分; C、由于铁丝能被磁铁吸引,而铜丝不能,故

7、用磁铁吸引,可以区分二者;另外,铜是紫红色的,而铁是银白色的,故通过观察颜色,也可以区分; D、二氧化碳和氮气都没有助燃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用燃着的木条无法区分。故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特殊性质,然后利用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加以鉴别。 用某金属颗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如生成氢气的质量(以 纵坐标表示,单位: g)与所用金属的质量(以横坐标表示,单位: g)之间的关系如图,该金属颗粒可能是: A纯净的锌 B含铜的锌 C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 D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可知,

8、生成 0.2g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是 6g。 A、设生成 0.2g氢气需要纯净的锌的质量为 x, Zn+2HClZnCl2+H2 65 2 x 0.2g 65: x=2: 0.2g 解得 x=6.5g,大于 6g,错误; B、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产生 0.2g氢气需要纯锌的质量是 6.5g,而铜不 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则 6g含铜的锌更不可能生成 0.2g氢气,错误; C、根据以上计算可知,产生 0.2g氢气需要纯锌的质量是 6.5g,则 6g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更不可能生成 0.2g氢气,错误; D、设生成 0.2g氢气需要金属铁的质量为 y, Fe+2HClFeCl2+H2 56 2 y

9、0.2g 56: y=2: 0.2g 解得 y=5.6g,小于 6g, 故,若 6g金属中含有 5.6g铁和 0.4g不与酸反应的杂质,则能与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正确。故选 D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熟练掌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铁制的菜刀在生产时要通过 “粹火 ”处理来增加刀的硬度,具体操作是将红热的菜刀浸入水中急速冷却。此时发生反应如下 3Fe 4H2O = Fe3O44H2该反应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A Fe B H2O C Fe3O4 D H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物的得氧和失氧来判断,得氧的

10、是还原剂,失氧的是氧化剂;故在化学反应 3Fe 4H2O=Fe3O4 4H2中,铁得氧是还原剂,水失氧是氧化剂。故选 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点评:熟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要能从反应物的得氧和失氧的角度来分析判断。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离水槽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

11、量,正确; B 由于可燃性气体若混有空气,直接点燃,有可能发生爆炸,故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正确; C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这样能防止局部受热过高,造成试管炸裂,正确;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毕时,要先将导气管撤离水槽,再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中的水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错误。故选 D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 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 硫酸铜溶

12、液中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 铝不如铜活泼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木条复燃 氧气能燃烧 C 将 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 CO具有可燃性 D 将生石灰固体加入水中 溶液温度升高 该反应放热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分析。 A、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无紫红色固体析出,是因为铝的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故结论错误;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结论错误; C、将 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是因为 CO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结论错误; D、将生石灰固体加入水中

1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溶液温度升高,正确。故选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点评: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硫 淡蓝色火焰 化合反应 B红磷 大量白雾 氧化反应 C蜡烛 黄色火焰 分解反应 D细铁丝 火星四射 化合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硫、磷、蜡烛、铁丝等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反应类型分析判断。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由于反应物为硫和氧气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二氧化硫一种物质,故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14、;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错误;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物质,故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故选 A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要注意反应条件,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象的不同, “烟 ”与 “雾 ”, “光 ”与 “火焰 ”的不同,白色与无色的不同等;对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要学会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

15、要原因是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铝的性质进行分析,铝是较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从而隔绝了铝与氧气的进一步接触,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故选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点评:熟记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有 X、 Y、 Z三种金属,已知: X和稀硫酸不反应 Z + H2SO4(稀 ) = ZSO4 + H2 X + 2YNO3 = 2Y + X(NO3)2,这三种金属的 活动性顺

16、序正确的是 A X Y Z B Y Z X C Z X Y D Z Y X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情况,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根据题意, X和稀硫酸不反应,说明 X是 H后的金属; Z + H2SO4(稀 ) = ZSO4 + H2,说明 Z是 H前的金属; X + 2YNO3 = 2Y + X(NO3)2,说明 X能从 Y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 Y,即 X的活动性比 Y强,故 X、 Y、 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Z X Y。故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

17、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过滤 D蒸馏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水的净化方法分析。 A、通过静置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杂质,故净化程度不高; B、通过加絮凝剂而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固体凝聚而加快沉降,所得到的水中仍会含有可溶解性杂质,故净化程度不高; C、通过过滤除去了水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故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 D、通过蒸馏,得到的水是蒸馏水,为纯净物,故净

18、化程度最高。故选 D 考点:水的净化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注意事项等,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钙、生石灰、 Ca(OH)2 B二氧化碳、冰、 CO2 C甲烷、沼气、 C2H6 D乙醇、酒精、 C2H5OH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对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A、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是 Ca(OH)2,错误; B、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化学式是 CO2,错误; C、甲烷俗称沼气、天然气,化学式是 CH4,错误; D、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 C2H5OH,正确。故选 D 考

19、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 ,就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区分名称相近的物质的成分,会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B性质与用途 煤气泄漏 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 先做灯火实验 O2可燃 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 O2 实验室制 O2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环保 化石燃料 煤、石油和天然气 清洁能源 太阳能、风能等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分析。 A、煤气泄漏,要立即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降低煤气在空

20、气中的浓度,同时要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地窖中易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且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进入地窖前,可先做灯火实验,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错误; C、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清洁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等,正确; D、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对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水力、核能发电,能减少因火力发电而消耗大量的煤炭, 故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确。故选 B 考点:常见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点评:本题考查的

21、知识点较多,且主要考查的是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这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故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生活中遇到的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B家里冰箱有异味时,可以放活性炭 C档案室失火后应用泡沫灭火器灭 火 D家里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打 “110”报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安全常识进行分析判断。 A、炒菜时油锅着火,要立即盖上锅盖,能起到隔绝空气而灭火的作用,不能立即用水浇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上,故水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错误; B、由于活性炭具有

22、吸附性,故冰箱有异味时,可以放活性炭去除异味,正确; C、档案室失火后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泡沫残留物会腐蚀档案、资料,会造成二次伤害,错误; D、煤气泄漏,若立即开灯,可能产生电火花从而引发爆炸,故应首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降低煤气在空气 中的浓度,以防止发生爆炸,错误。故选 B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关注生命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要知道当意外发生时,合理的救护措施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而盲目乱动非但于事无补,甚至会使损失更大。 鉴别 O2、 CO、 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

23、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O2、 CO、 CO2三种气体的性质分析。 A、三种气体中,只有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能鉴别出 CO2,不能将 O2和 CO鉴别开来,不可行; B、三种气体中,只有 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只能鉴别出 CO2,不能将 O2和 CO鉴别开来,不可行; C、用实验测定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能够鉴别三种物质,但是比较麻烦,不够简便,不可行; D、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 O2,木条火焰熄灭的是

24、CO2,气体能燃烧的是 CO,简便易行。故选 D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解答此类题,就要学会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要能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观察下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 CO2、 CO B SO2、 NO2 C SO2、 CO2 D NO2、 CO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酸雨产生的原因分析。 A、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雨水呈弱酸性,但不是酸雨, CO不能形成酸雨,错误; B、 SO2、 NO2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正确; C、 S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 CO

25、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雨水呈弱酸性,但不是酸雨,错误; D、 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形成酸雨;但 CO不能形成酸雨,错误。故选 B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点评: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 pH 值约为 5.6 5.7, pH值小于 5.6 的降水为酸雨,理解和熟记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 A CaCO3CaOCa(OH)2CaCO3 B CaCO3Ca(OH)2CaOCaCO3 C CaCO3Ca(OH)2CaCl2CaCO3 D C

26、a(OH)2CaCO3CaOCaCO3 答案: A 试题分析:诗句中凿出深山的石块,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烈火焚烧后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溶于水生成白色的微溶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又转化为碳酸钙,故转化过程为CaCO3CaOCa(OH)2CaCO3。故选 A 考点: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点评:熟记和理解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填空题 以下是本学 期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A粉尘爆炸实验 B简易电解水装置 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 1) A 中蜡烛的作用是 。面粉厂为了避免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

27、的安全措施是 。(写出一点) ( 2) B中 C管里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 3) C中如果实验数据小于 21%,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答案:( 1)引爆(或引燃); 严禁烟火;通风等(合理答案:给分)。 ( 2)液面上升;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 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 C 管中,故 C管内液面上升。 ( 3)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合理答案:给分)。 试题分析:( 1)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若反应发生在有限空间内,则导致有限空间里的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结合图示可知, A

28、中蜡烛的作用是引燃。由此可知,是否发生爆炸,除了与可燃物的浓度是否达到爆炸极限有关以外,还与是否遇到明火有关,故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因素。 ( 2)由于电解水后,在 A、 B两管中能够分别生成氧气和氢气,故使 A、 B管内的压强增大,从而把水压入 C管中,使 C管内液面上升。 ( 3)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装置气密性好, 红磷要足量, 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21%,则可能原因是气密性不好或红磷不足等,这样会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够大,则进入的水也就不够多。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电解水实验,空气组成

29、的测定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根据下表信息回答 : 族 周期 IA 0 1 1 H 1.008 A A A V A A 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l 6 C 12.01 7 N 14.0l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Z ( 1)第 10号元素的名称是 ,氧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阴离子符号是 ,其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 2)第 2周期共有 种固体非金属元素,该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 数相同。 ( 3) 9

30、号元素和 17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 数相同; Z元素和8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氖 , O2- (2)2,电子层 , (3) 最外层电子 , SiO2 试题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的内容分析,第 10号元素是 Ne,故化学名称是氖;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个,一般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多于 4个的,一般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由于氧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多于 4个,故容易得到 2个电子而达到 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形成带 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符号为 O2-,其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 2)根据原子最外

31、层电子数的 特点分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一般多于 4个,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一般少于 4个,故第 2周期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B、 C、 N、 O、 F,其中 B、 C属于固体非金属元素;该周期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和周期数相同。 (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由于 9号元素和 17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 Z元素是第 14号元素,故为 Si,8号元素为 O,故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SiO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2、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能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的化合价,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就会发现金属的用途之广 ( 1)根据下图的应用实例,可知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铁锅 铜导线 易拉罐 (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 (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 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导电、导热、延展性 ( 2)氧气 水 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铁表面镀一层

33、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 ( 3) Fe + CuSO4 = FeSO4 + Cu 试题分析:( 1)用铁制作铁锅,利用的是铁的导热性;用铜制造导线,利用的是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制作易拉罐,利用的是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 2)铁的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止铁制品生锈,就是破坏生锈的条件,故防锈的方法有,在铁的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铁表面镀一层 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等。 ( 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硫酸铜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点

34、评:解答本题,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见金属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从 Fe、 C、 S、 H、 O、 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二个亚铁离子 _; 三个碳酸根离子 _; 甲烷中碳元素显 -4价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常做干燥剂的氧化物 _ ; 气体肥料 _ ; 最清洁的燃料 _ 。 答案:( 1) 2Fe2 3CO32- ( 2) CaO CO2 H2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 1)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

35、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由于 1个亚铁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 Fe2+, 2个亚铁离子就在其前再加 2,故表示为 2Fe2+; 1个碳酸根离子带 2个单位负电荷,故可表示为 CO32-, 3个碳酸根离子就在其前再加 3,故表示为 3 CO32-; 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甲烷中碳元素显 -4价,可表示为 。 ( 2)根据常见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 由于氧化钙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常用做干燥剂,故化学式为 CaO; 由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故用作气体肥料的是二氧化

36、碳,故化学式为 CO2; 由于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任何污染,故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故化学 式为 H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四种物质 A、 B、 C和 D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图例说明 微观示意图 ( 1) 1个 A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 2)这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表中字母)。 ( 3)物质 D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 4)常温下 A和 B反应生成 C和

37、D。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各物质均用化学式表示): 。 答案: (1) 3 (2) B、 C ( 3 ) 1:8 (4) 2H2S + O2 = 2S+ 2H2O 试题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 ( 1) 1个 A分子是由 1个 S原子和 2个 H原子,共 3个原子构成的。 ( 2)物质 B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C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这两物质都属于单质;而物质 A、 D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 ( 3) 1个物质 D的分子是由 1个 O 原子和 2个 H原子构成的,故化学式可表示为 H2O,则其中氢、氧元素的 质量比 =( 12): 16=1: 8。 ( 4)

38、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为 H2S和 O2,生成物是 S和 H2O,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O2=2S+2H2O。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计算题 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 ( 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4C3H5N3O912CO2+10H2O+6X+O2 ( 1)推断

39、X的化学式为 ; ( 2)三硝酸甘油酯中 C、 H、 N、 O 的原子个数比是 ; ( 3)三硝酸甘油酯中 H、 N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 N2 ( 2) 3:5:3:9 ( 3) 5 : 42 试题分析:( 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3H5N3O912CO2+10H2O+6X+O2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C原子 12 12 H原子 20 20 N 原子 12 0 O 原子 36 3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 6X分子中含有 12个 N 原子,则 1个 X分子中含有 2个 N 原子,故物质 X的化学式为 N2。 ( 2)根据三硝酸甘

40、油酯的化学式 C3H5N3O9可知,三硝酸甘油酯中 C、 H、 N、O 的原子个数比 =3:5:3:9。 ( 3)三硝酸甘油酯中 H、 N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 15):( 143) =5:4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个数比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和计算,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的 原子守恒来推断是常用的方法,而计算,只要学会根据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和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即可。 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入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第 1份 第 2份 第 3份 第 4份 取样品质量( g) 50.0 5

41、0.0 50.0 50.0 取稀硫酸质量( 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 g) 0.4 0.8 1.0 m ( 1)上表中 m的数值是 ; ( 2)在四份样品所做实验中,稀硫酸有剩余的是 ; ( 3)列式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 4)假黄金外观与黄金相似,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 Cu-Zn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A观察颜色 B灼烧法 C加稀硫酸 D磁铁吸引 E加硝酸银溶液 答案:( 1) 1.0 ( 2) 3 、 4 ( 3) 35% ( 4) BCE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稀硫酸加入铜锌合金中,

42、锌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不反应,故随着硫酸的加入,氢气的质量会不断增大;根据表格可知,前两份,每消耗 40g稀硫酸都生成 0.4g氢气,故第 3份加入 120g稀硫酸时,应生成 1.2g氢气,但结果生成了 1.0g氢气,说明金属锌已完全反应,而稀硫酸有剩余,同时说明每消耗 50g合金,共产生 1.0g氢气。 ( 1)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50g 合金与 120g 稀硫酸反应时,金属锌已完全反应,而稀硫酸有剩余;故第 4份, 50g合金与 160g稀硫酸反应时,同样金属锌会完全反应,而稀硫酸会有剩余,故产生氢气同样为 1.0g。 ( 2)在四份样品所做实验中,稀硫酸有剩余的是 3 、 4。

43、( 3)根据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利用氢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中氢气与锌的质量比,求出锌的质量,进而求出合金中铜的 质量及其质量分数。 解:设原混合物中含锌的质量为 x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2 x 1.0g 解得, x=32.5g 则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 =50.0g-32.5g=17.5g; 所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 ( 4)根据 Cu-Zn合金中 Cu、 Zn的性质的本题分析。 A黄铜和黄金的颜色接近,故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区别,错误; B “真金不怕火炼 ”,黄金在高温下也不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铜、锌在高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分别灼烧,观察

44、有颜色变化的是合金,故可以区别,正 确;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铜属于 H后金属,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锌属于 H前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并产生气泡,故可用稀硫酸区别,正确; D由于黄金、铜、锌都不能被磁铁吸引,故无法区别,错误; E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锌铜银金,故黄金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而铜、锌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银白色物质,故可用硝酸银溶液区别,正确。故选 BCE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图表及反应方程式 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

45、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第几份加入稀硫酸后,金属是完全反应,然后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注意解题要规范。 简答题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仪器 B的名称是 。 ( 2)用 KClO3 与 MnO2 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 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C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何检验已集满一瓶 CO2气体 。 ( 4)右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 a处变化是 , b处变化是 ,烧杯中的现象是 。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答案:( 1

46、)长颈漏斗 ( 2) ACDH 2KClO3 2KCl+3 O2 ( 3) ABEF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集满。 ( 4)由紫色变红色 变浑浊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少(或废弃物少。合理均给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图中仪器 B的名称是长颈 漏斗。 (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由此可知,该反应是固体的受热分解反应,故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为 “固体加热型 ”,又因为要收集纯净

47、 O2,故需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故选 ACDH。 (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由此可知,该反应是固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为 “固液体不加热型 ”,又因为 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故选ABEF;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集满。 ( 4)由于装置左边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当二氧化碳经过紫色石蕊溶液时,能与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故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当二氧化碳经过澄清石灰水时,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故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