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106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扬州宝应县初三适应性调研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国语 晋语曰: “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材料中的现象体现的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应该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公依靠进贡物生活 ,大夫依靠自己封地生活 ,士依靠自己的田地生活 ,庶人依靠出卖劳力生活 ,工商依靠服务官的所得而生活,这源于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六个阶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是统治阶层;被统治阶层是平民和奴隶。上述材料反映分封制不同阶层的生活特点。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点评:西周为了巩固统治

2、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诸侯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这就形成了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英国在 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 输工具是骡车马车 ”。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工业革命的成果可知,飞机是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汽车是德国人卡尔 本茨发明的,汽船是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火车机车是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 18 世纪以前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火车

3、,故选 D 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解体,加重百姓负担,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半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在中国建厂,客观上仍然是促进中国近代化,加快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读下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 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7

4、0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为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它是以消耗煤为燃料带动机器运转,因此这时期需要的石油较少;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革命,因此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 D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 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 18世纪 60年代年 19 世纪 7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随后蔓延到欧洲。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 妮机 ”;最具代表性的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工具的发明:富尔顿发

5、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大工厂制度的出现,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应该是 A自由、平等、共和国 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 C民族、民权、民主 D民族、民权、民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伏尔泰、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思想主张是抨击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以防权力腐化和专制暴政。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把矛头

6、指向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体察功能自由、博爱、平等,而且这些思想迅速在欧美传播,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而 且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 1921年,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与此有关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政策 革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措施可知,:(一)在农业方面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 ,有限度地

7、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二)在工业方面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 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三)在流通方面 ,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分配。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第二项内容,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 点评:苏联的新经济政策,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苏俄的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工农联盟也得到了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是 A维也纳会议 B凡尔赛会议 C巴黎

8、和会 D华盛顿会议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处置战败国德国为中心的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 维也纳会议 是从 1814年 9月 18日到1815年 6月 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华盛顿会议是 1921年召开的,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巴黎和会。 点评: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上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继承,这严重的伤害了中

9、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和会上中国外交斗争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 “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 A政府对经济放任自由政策 B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要抓住 “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这句话。 1929年面对美国经济危机的混乱局面 ,美国第 37届总统罗斯福上台后 ,大刀阔斧地实施 新政 , 新政 的主要内容有 : 整顿和改革财政金融 . 调节工业生产,监督生产 ,调整商业金融,规 定工业产量 ,市场分配价格,以此调节工业生产 ,避免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现象。 限制农业生产,有计

10、划地缩减农业生产规模 ,销毁 过剩 农产品 ,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克服农业生产危机 . 调节劳资关系 ,举办公共工程和社会救济等等。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美国政府以往放任经济自流、自由竞争的做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所以被认为 “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罗斯福新政实施以后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 管理得到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美国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11、被债务大山压得喘不过气的希腊上月宣布,将在互联网上拍卖多座政府建筑。使希腊在经济方面受益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北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希腊在经济方面受益的国际组织是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European Union - EU)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ies) 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 1991年 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

12、993年 11月 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 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欧洲联盟的成立。 点评:欧洲联盟的成立,促使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如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91年 12月 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苏联解体,次日苏联

13、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为立国 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原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中 “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更名为俄罗斯。 1992年,一位莫斯科居民如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俄罗斯。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苏联解体。 点评: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 USSR,俄 ),由 15个加盟共和国和 20个自治共和国, 8个自治州, 10个自治区和 129个边疆区或州组成。苏联解体后分裂出 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 近期,建设世界名城已经成为扬州全市人民的行动纲 领和指南。从吴王夫差开

14、邗沟、筑邗城作为建城之始,扬州已有 A近 3000年历史 B近 2000年历史 C近 2500年历史 D近 1500年历史 答案: C 试题分析:扬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建城最早可追溯到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作为建城之始是公元前 486年,至今已经有近 2500年历史,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历史名城扬州。 点评: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最后一位国王,他虽然不是扬州人,却对扬州建城和运河开挖起了开创作用,可以说,他是扬州城的最早建设者,运河 “第一锹 ”的开挖者。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博也 ”此句是指 A大运河开凿的理由 B大运河开凿的作用 C唐代对外交通

15、发达 D元朝的漕运和海运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北边连通涿郡(今天北京)的渔业商业,南边可以到达江都(今天扬州),它的利用价值是很广,这是赞扬隋炀帝时期建造的京杭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点评:对于隋炀帝开通开运河,我们主张一分为二、客观的评价。他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统 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当然开凿大运河带来了大量的徭役,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便利了他巡游江南,开销甚大,进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今年 4月 18日, 2013中国 扬

16、州 “烟花三月 ”国际经贸旅游节暨国际盆景大会在东关街上的街南书屋开幕。 “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A李白 B杜甫 C张若虚 D杜牧 答案: A 试题分析:诗句选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故选 A项。 李白。 考点:本题考查唐朝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白诗歌的特点,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

17、,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法兰西人正在为全人类的神圣权利而战斗 拿破仑 ”。对此战斗评价客观的是 A拿破仑战争仅为打击欧洲的封建势力而进行 B 拿破仑战争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的神圣战斗 C拿破仑战争是侵略和争霸的战争 D拿破仑战争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性,又有侵略和争霸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拿破仑的战争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客观的的评价方法。拿破仑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推翻法国封建阶级统治的战争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引起了外国革命势力的干涉,因此他的对内战争具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革命性;但他后来的对外战争具有非正义性,他对外扩张损害了被侵略国家

18、和人民的利益。 ABC说法都是片面的,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拿破仑的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中学生应该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以下是他们对拿破仑所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他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B.他颁布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D.他后期的对外战争都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 C独立宣言的发表 D萨拉托加大捷 答案: B 试题分析: 根据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可知,北美人民为了反抗英国的殖

19、民统治,于 1775年 4月同英军在莱克星顿交火,标志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了。 :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1776年 7月 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痛诉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 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来克星顿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 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北美 13个殖民地独立 巴黎和约签署,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B C D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秦,虽死犹存,

20、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 ”最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统一文字 C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秦朝虽然短暂,但秦的统一和建立一套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制度,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D符合题意 ,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秦的统一。 点评:秦始皇大一统的措施具体包括,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思想方面:焚书坑儒;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民族关系:开发南疆。 对谚语 “苏湖熟,天下足 ”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

21、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谚 “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这也说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C 符合题意,故选 C项 。 考点:本题考查宋代的农业。 点评: “苏湖熟,天下足 ”此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出处见高斯得耻堂存稿 宁国府劝农文等书。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太湖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小河流遍布, “百流众渎( d,水道),曲折萦绕 ”,称 “水乡泽国 ”。 “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

22、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 ”。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 “ 权力的三分 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 ”可知,这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礼部、 兵部 、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该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 点评:三省六部实际上是从隋朝就已经开始实行了,唐朝沿用

23、了隋朝的政策,目的在于削弱相权,以保证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君权的加强有利于巩固君主的统治。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较大影响。 下列各项,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维新变法运动的是: A公车上书 B天演论的发表 C定国是诏的颁布 D变法法令的发布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 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禁令,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

24、标志。 A符合题意,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公车上书。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康有为在 “公车上书 ”中提到了以下建议,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一项是 A、 “拒和争民族志气 ” B、 “迁都是天下之本 ” C、 “变法成天下之治 ” D、 “练兵强天下之势 ” 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 “民生 ”,他主张 A驱除鞋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民生主义为孙中山所倡导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一。根据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可知,民族 是指以革命暴力推翻封建清朝统治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

25、族的独立主义;民权 是指 “创立民国 ”,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是指 “平均地权 ”,就是让土地归人民所有。 D符合题意,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三民主义。 点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把它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简称三 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有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地点正确的是 A 7月 1日北京 B 7月 1日上海 C 7月 23日上海 D 7月 23日嘉兴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

26、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1年 7月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着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1年 7月23日在上海望志路 106号 (今兴业路 76号 )召开。共有 13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湖 南共产主义小组 (以下简称小组 )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的陈公博和日本小组的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了全国 50多名中共党员。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面貌就焕然一

27、新了。 B符合题意,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还可以改为: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华民国的建立 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 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应该是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中国

28、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队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内战时期的队伍,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队伍。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工农红军的创立。 点评:中国工农红军最初是由中国第一、二、四方面军组成,起源是井冈山会师,年月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的砻市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下表反映了 1950 年和 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 1954年 (%) 人口比

29、重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 ”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内容, 1950年贫农、中农占全国人口的 85.5%,只占有45.2%的土地, 14.5%的富农、地主却占有 54.8%这说明了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和富农占有全国的多数土地,因此中央人民政府从 1950年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 1953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经过土地改革,才出现 1954年贫农、中农占有土地的比例才提

30、高。故选 A项。 考点:本题考查土地改革 点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下图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3年 1956 年我国完

31、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因此到 1956年底,我国的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零售额占公有制经济的比例很高,这主要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故选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点评: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68年,尼克松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就说: “我们必须不忘掉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机会和她谈谈 ”。他第一次 “和她谈谈 ”的文献成果是 A朝鲜停战协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答案: C 试题分

32、析:朝鲜停战协定是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签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政策,并非中美之间签订的文献,第一次 “和她谈谈 ”的文献成果是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美建交公报是 1978年签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符合题意,故选 C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 点评: 1972年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 1972年 2月 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上海公报 ”) ,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1月 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

33、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 “外交关系 ”,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 “断交、废约、撤军 ”)。 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应得益于 A “大跃进 ”运动的开展 B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C乡镇企业的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安慰凤阳县 ”结合表格内容可知,这一变大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安慰凤阳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故选 D项。 考点: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点评:本题通过表格的形式,反应家庭联

34、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后农村经济的发展。说明了这是一项项符合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此后,在全国各地纷纷进行农业改革,实行包产到户,打包大干,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综合题 印 刷术是我国古代的 “四大发明 ”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非遗传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 雕版线装图书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广陵古籍刻印社早已成为国内线装书生产的 “龙头 ”,生产的线装书得到 “国书 ”的美誉。 扬州晚报 (2011年 10月4日 ) 材料二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35、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及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 ( 3分) (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哪一项科技发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项发明的历史 作用。( 3分) ( 3)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发明与材料一中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哪些优点?( 2分) 答案:( 1)时间:唐初(或唐代)( 1分)价值:品位高雅,具有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2分) ( 2)发明:宋代 活字印刷术( 2分)作用: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分) ( 3)优点:有效的避免了错漏;扩大了印刷的规模;提高了印刷的效率;节省了印

36、刷的 费用;可以重复使用多 次;保存比较方便。( 2分,答对任意 2点即可)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唐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雕版印刷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 868年的金刚经。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可以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来解答,如:品味高雅、版本珍贵、 “龙头 ”、 “国书 ”等。 ( 2)雕版印刷术到了宋代有了高度发展。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这是我国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后来,流传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3) 从错漏修改的简便程度、价格和成本的高低、印

37、刷速度的快慢等方面来比较可知优劣。 考点:本题考查印刷术。 点评:本题还可以联系到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承了世界文明,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创造了条件;火药则为战时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创造了条件。 民族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追求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今日 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十分危险),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 “复兴 ”! “复兴 ”!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 ,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 吴钊复兴之基点( 1933年) 材料二 ( 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战三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

38、“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 2卷( 1940年 7月) 请回答: ( 1)阅读材料一,回答造成当时中国 “国势岌岌 ”局面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影响。( 2分) ( 2)材料二中的 “神圣抗战 ”主要是指抗战中的哪两次重要战役?这两次战役的地位各是什么?( 4分)依据教材归纳两次战役的共同作用。( 1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1分)

39、 答案:( 1)事件:九一八事变( 1分) 影响:中国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中日民族矛盾开上升为主要矛盾;是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开始;为后来日本的全面侵华打下了伏笔。( 1分,以上任意 1点即可得分,其它准确表述亦可得分) ( 2)战役及地位: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 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抗战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4分)共同作用:鼓舞(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信心)。( 1分) ( 3)地位: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1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出自吴钊复兴之基点( 1933年),结合 20世纪 30年代的

40、中国社会状况可知,日本法西斯开始发动对中华民族的局部战争,如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开始沦为日本殖民地,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 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 ( 2)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有八路军一一五师的平型关大捷、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等等。这些战役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勇气。 (3)根据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可知,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

41、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考点: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点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 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使日本未能与德国有效地实行战略配合的重要因素,它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分崩离析,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 “势力扩张 ”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

42、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 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 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 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 1999年 1月 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 “欧洲公民 ”开始使用欧元,并在 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欧洲实现了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到 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 25个。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 “地球村 ”里,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胡锦涛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 的原因。( 3分) ( 2

43、)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步骤分别是什么?( 3分) ( 3)材料三中 “地球村 ”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趋势?依据所学知识谈谈该趋势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3分) 答案:( 1)原因:拥有共同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 “势力扩张 ”。( 3分) ( 2)特点: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1分 )步骤:结成经济政治联盟;统一货币。 (2分 ) ( 3)趋势:经济全球化( 1分 )。作用: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通;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和超越。 (2分。任

44、答其中2点即可 ) 试题分析:( 1)根据题题干 “战争的毁灭性 ”、 “代价太大 ”“苏联的势力扩张 ”等关键词可知,欧洲走向联合包括拥有共同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等方面的原因。 ( 2)根据题干 “欧洲实现了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到 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可知,其特点是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关键步骤:结成经济政治联盟;统一货币。 ( 3)本题小题主观性较大,可以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 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去思考。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 点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