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府书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1104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府书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府书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府书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府书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府书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文府书院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物理性质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故选项正确;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 D、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

2、质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二氧化碳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如图是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1)若燃烧匙中放的是足量红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 ( 2)该实验可以推断出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 3)为了确保该实验成功,对于燃烧物和生成物各有哪些要求 答案:( 1) 4P+5O2 2P2O5; ( 2)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 ( 3)能够在空气中燃烧,且只能和氧气反应,产物为固体 试题分析:( 1)根据红磷和氧气会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 2)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 3)根据实验中对于燃烧物和生成物要求来完成解答 解:(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 4P+5O22P2O5; (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就不再燃烧,说明剩余气体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的物质必须能够在空气中燃烧,且只能和氧气反应,产物为固体,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答:( 1) 4P+5O2 2P2O5; ( 2)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3)能够在空气中燃烧,且只能

4、和氧气反应,产物为固体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是中考的主要考点之一本题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 某同学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理论计算 “镁带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固体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但实际结果留下氧化镁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小 ”,由此该同学推测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他的推测正确吗?请加以解释 答案:( 1) 2Mg+O2 2MgO; ( 2)不正确;镁带燃烧时有大量白烟(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

5、,造成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坩埚钳上有些白色粉末,也造成氧化镁的损失;而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氧气的质 量之和,故实际留下氧化镁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小 试题分析:( 1)镁带在空气燃烧生成了氧化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关键是必须保证物质不和外界交换,可以从实验条件、实验过程等角度来分析解答 解:( 1)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 ( 2)本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的,镁燃烧时的现象为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有白烟生成,白烟是氧化镁固体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氧化镁的损失;做实验时镁带要用

6、坩埚钳夹住进行实验,燃烧后的白色粉末可 能粘在坩埚钳上,导致质量减轻 故答案:为:( 1) 2Mg+O2 2MgO; ( 2)不正确;镁带燃烧时有大量白烟(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坩埚钳上有些白色粉末,也造成氧化镁的损失;而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之和,故实际留下氧化镁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关键是强调物质的质量总和,条件的控制尤为重要,一般在 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 将一定质量的 a、 b、

7、c、 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5.0 1.2 2.0 0.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3.0 3.6 0.5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是反应物, b、 c是生成物 B d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 a的质量为 3.4 g D a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 b质量增加了 1.8克,是生成物; c质量增加了1.6 克,是

8、生成物; d 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生成物共增加了 3.4 克,所以 a是反应物,共参加了 3.4克,所以,反应后物质 a的质量为 1.6g,从而可以解答 解:由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 b质量增加了 3.0g-1.2g=1.8 克,是生成物; c 质量增加了 3.6g-2.0g=1.6 克 ,是生成物; d 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生成物共增加了 3.4克,所以 a是反应物,共参加了 3.4克,所以,反应后物质 a的质量为 5.0g-3.4g=1.6g,由此可知: A、 a是反应物, b、 c是生成物,说法正确; B、 d可能是催化剂,说法正确; C、反应后 a

9、的质量为 1.6g,说法错误; D、由于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所以,反应物 a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依据质量守恒 定律仔细推敲,即可求解 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案不科学的是( ) A在氧气流中加热除去氧化铜中少量木炭粉 B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C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 D通过点燃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一氧化碳气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

10、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 A、木炭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 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

11、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D 考 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会使人触电;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卡开所有门窗,会使火势

12、更猛;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 解: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 A 正确;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会使人触电,造成伤亡事故,故 B错误; 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大开所有门窗,因为有了充足的氧气会使火势更猛,故 C错误; 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 的方法,解答时要结合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灭火方法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氮气

13、和二氧化碳 使用燃着的木条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D 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振荡 加入明矾,振荡 A A B B C C D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可以据此解答; B、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可以据此解答; C、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锰加入水中时无明显变化,但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可以据此解答; D、硬水和软水中的物质都不能背明矾吸附,可以据此解答 解: 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没有可燃性,都不支持燃烧,因此将燃着

14、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无色气体中时,均会看到木条熄灭,即该方法无法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故 A错; B、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助燃,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区分;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氧气不能,所以可以区分出二氧化碳和氧气,即两种方法都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故 B正确; C、虽然向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锰加入水中时无明显变化,但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所以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难以区分,故 C错; D、硬水和软水的主要区别为所含的可溶性的钙镁离子不同,但是明矾主要是吸附一些不溶性的杂质,所以不能用明矾来区分这两种物质,故 D错 故选 B 考点

15、:物质的鉴别 、推断 点评:本题要求根据所给试剂来区分物质,解答本题时就是利用物质的化学特性来解答,利用两两之间反应,或者是找出和其中一种物质反应但是现象不同,然后带入所给物质中看是否能够区分开,进而作出判断 如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 2H2+O22H2O B CO2+H2OH2CO3 C 2CO+O22CO2 D H2+Cl22HCl 答案: C 试题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模型图可直接得出该物质由几种原子、几个原子构成,进而确定物质的结构,判断反应的形式 解:由图可知:反应物左 2个分子

16、,反应物右 1个分子,生成物是 2个分子且每种分子的构成也可以看出来反应物左由 2种原子各 1个原子构成,反应物右由一种原子的 2个原子构成;生成物由 2种原子以 1: 2的比例构成,在四个选项中只有 C符合该特征,其它选项均没有该特点 故选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该题关键是从模型图中看出各物质分子的构成,注意解题是要考虑到模型图中每种分子有几个参加反应,利用反应时 的微粒个数关系及结构可很轻松的判断 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气体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是因

17、为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变小 C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 B、根据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的原因考虑; C、根据大量白烟产生的原因考虑; D、根据分子的性质考虑 解: A、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之间间隔增大,降低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减慢,分子之间间隔减小,所以气体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对的,故 A正确; B、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溶液颜色变浅红甚至变为无色,是因为高锰酸钾分子和

18、水分子都在不断运动,运动到分子之间去了,故 B错误; C、大量白烟是由于氯化氢与氨水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所致,因为二者是靠近并没有接触,所以说明 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 C正确;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所以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是正确的 故选 B 考点:物质的微粒性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的一些特点,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水共存物、过氧化氢、氮气 B可乐饮料、氢气、水银 C矿泉水、食醋、稀有气体 D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组

19、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 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解: A、冰水共存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过氧化氢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氮气由氮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A错; B、可乐饮料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属于混合物;氢气由氢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水银是汞的俗称,由汞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B错; C、矿泉水中含有水 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食醋中含有乙酸

20、和水,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包含着氦气、氖气、氩气、氙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C错;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且属于纯净物,所以还属于单质,故D正确 故选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一种是氧元素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判断 解: A物体和

21、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故 A不正确 B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的操作要领:试管横放,用钥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 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使试剂落入试管底部故 B正确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要领:试管直立,将胶头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注意事项:不可把滴管深入试管内;不可把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不可倒持试管故 C不正确 D读数时,使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故 D不正确 故选 B 考点:称量器 -托盘天平;测量容器 -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实验操作这类题在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想做好此类题,就必须要弄清这些最基础、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要落实好 “双基 ”

2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答案: A 试题分析:氢气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不会造成污染,而且放出的热量是燃烧汽油放出热量的 2.8倍 解: 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 A正确; B、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B错误; C、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C错误; D、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能源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清洁能源 填空题 如图是实验室

23、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室利用装置 B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该插入液面下,这是为什么? ( 2)实验室利用 A、 E组合,可以制取气体;写出所制取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 3)装置 C与装置 B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 4)某种气体可以利用装置 G(气体由 a端进)收集,可推测该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答案:( 1)防止产生的气体从漏斗溢出; ( 2)可以制取氧气; 2KClO3 2KCl+3O2; (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且操作简便; ( 4)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试题分析:( 1)根据长颈漏斗在气体制取中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 2) A是固体加

24、热型, E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据此判断可制取的气体,书写反应方程 式; ( 3)根据装置 BC 特点进行分析; ( 4)气体由 a端进,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 1)如果长颈漏斗下管口不伸入液面以下时,产生的气体就会从漏斗溢出,所以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 ( 2) A是固体加热型,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但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E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说明不能收集氢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故不能用此装置制取;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 ( 3)关闭装置 C的活塞,产生气体不能排出

25、而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多孔隔板可以把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进行分离,反应也就随时停止;打开活塞,气体排出而使装置内压强恢复正常,长颈漏斗液面下降,反应容器内液面上升,固体与液体的接触而发生反应,故该装置相对于 B装置,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且操作简便; ( 4)气体由 a端进,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答案:为:( 1)防止产生的气体从漏斗溢出; ( 2)可以制取氧气; 2KClO3 2KCl+3O2; (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且操作简便; ( 4)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常 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实验,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26、对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的选择等等问题,同学们一定要熟记于心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 1)加热黑色固体混合物生成红色金属单质 ; ( 2)石灰浆刷墙,墙壁 “出汗 ” ; ( 3)酒精用作火锅燃料 答案:( 1) C+2CuO 2Cu+CO2;( 2) CO2+Ca( OH)2CaCO3+H2O;( 3) C2H5OH+3O2 2CO2+3H2O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 、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 1)加热黑色固体混合物(碳和氧化铜)生成红色金属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 (

27、 2)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 OH) 2CaCO3+H2O ( 3)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CO2+3H2O 故答案:为:( 1) C+2CuO 2Cu+CO2;( 2) CO2+Ca( OH)2CaCO3+H2O;( 3) C2H5OH+3O2 2CO2+3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下列实验与正常操

28、作相比较,所得结果是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若二氧化锰用量偏少,则所得氧气的质量会 ; ( 2)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则测得氧气的含量会 ( 3)用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时将称量物放在了右盘上,砝 码放在了左盘上,且使用了游码,则称量结果会 答案:( 1)不变; ( 2)偏小; ( 3)偏小 试题分析:( 1)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为反应的催化剂,量的多少对反应放出氧气的量没有影响,只是改变反应速率; ( 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应足量或过量,以确保空气中氧气完全耗尽 ( 3)根据天平的正确操作及使用方

29、法来完成解答 解:( 1)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对反应的结果不产生影响,即使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少,所制得的氧气质量不会改变; ( 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所用红磷的量不足,空气中氧气不能完全耗尽,使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 3)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为左物右码,若放反了且使用到了游码,则会使称量的固体的质量偏小 故答案:为:( 1)不变; ( 2)偏小; ( 3)偏小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称量器 -托盘天平;空气组成的测定 点评: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方法 及技巧,明确物质在反应中的作用,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

30、事项,从而对实验测定结果做出正确评价 碳元素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1)下列碳单质的结构图示中,表示石墨的是 (填编号) ( 2)煤燃烧时上方会出现蓝色火焰(如图)是 CO燃烧产生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 ; 若在煤火上洒些氧化铜,会有铜生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 ( 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下是固定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 CO2+2NH3 CO( NH2) 2+X此反应中物质 X的化学式为 ; 若上述 反应中,有 44gCO2参加反应,则有 34 g NH3参加了反应 ( 4)现代文明追求 “低碳生活 ”-指耗能尽量少,从而使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得以减低的生活请

31、举出一项 “低碳生活 ”的具体行为: 答案:( 1) B ( 2) 2CO+O2 2CO2 CuO+CO Cu+CO2 ( 3) H2O ( 4)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试题分析:( 1)通过对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判断解决 ( 2)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蓝色,且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 ( 3)由题意 “CO2+2NH3=CO( NH2) 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则可推测 X物质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求出反应的氨气的质量 ( 4)根据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实例回答 解:( 1)石墨中碳原子以平面层状结构键合在一起,层与层之间键合比较脆弱,因此

32、层与层之间容易被滑动而分开故 B是石墨; 故选 B; ( 2)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气灶上方产生蓝色火焰的化学方程式为:CO+O2 CO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夺取氧化铜中的氧,生成单质铜 故答案:为: 2CO+O2 2CO2; CuO+CO Cu+CO2 ( 3)由题意 “CO2+2NH3=CO( NH2) 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则:反应前碳原子 1 个、氮原子 2 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 6个;反应后碳原子 1个、氮原子 2个、氧原子 1个、氢原子 4个,故 X物质的化学式是 H2O 设反应的氨气的质量是 x CO2+2NH3

33、=CO( NH2) 2+H2O 44 34 44g x = x=34g 故答案:为: H2O; 34g ( 4)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实例很多,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以步行代替乘车,或尽量采用自然光代替灯光等 故答案:为: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此题是一道关于碳的相关物质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各个知识点的细致分析与了解,是一道基础性知识的考查题 如图是与水有关的 3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A中烧瓶里的水只发生了 变化(填 “物理 ”或 “化学 ”) ( 2) B中试管

34、1内气体的化学式为 ;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直饮水 ”的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 活性炭 超滤膜 紫外线 直饮水,其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从原理上说,此流程中超滤膜的作用与实验 C中的 等材料是相同的 答案:( 1)物理; ( 2) H2; 2H2O 2H2+O2; ( 3)小卵石、石英砂; 试题分析:( 1)由蒸馏的原理分析回答; ( 2)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 3)根据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由此分析解答; 解:( 1)蒸馏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 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2)由水电解实验的

35、现象可知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3)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实验 C中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所起的作用也是过滤; 故答案:为:( 1)物理; ( 2) H2; 2H2O 2H2+O2; ( 3)小卵石、石英砂;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化学用语填空 (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 ( 2) 2个硫酸根离子 ; ( 3)写出过氧化氢的化学式并标出氧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 1) CO2;( 2) 2SO4 2-;

36、( 3) H2stackrel-1O2 试题分析:( 1)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于人工降雨 (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书写 ( 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 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书写 解:( 1)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 CO2 (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

37、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SO4 2- ( 3)由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 H2stackrel-1O2 故答案:为:( 1) CO2;( 2) 2SO4 2-;( 3) H2stackrel-1O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

38、书写和理解能力 计算题 如图 1是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回答 : ( 1)钙元素属于 (金属或者非金属)元素; ( 2)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3)钙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 ( 4)次氯酸钙 Ca( ClO) 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次氯酸钙中氯元素化合价是 ;根据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你可以获知的次氯酸钙的信息有 (写出一点) ( 5)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 2 是盖中盖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取 1片片剂研碎 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完全反应后收集到 0.5

39、5g二氧化碳,通过计算判断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是否属实(假定钙片中其他成份不与盐酸反应, 1g=1000mg) 答案:( 1)金属;( 2) 40.08;( 3) CaCl2;( 4) +1;次氯酸钙由钙、氯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等;( 5)答: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属实; 试题分析:( 1)依据钙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分析判断; ( 2)依据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分析解答; ( 3)依据钙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有关的化学式; ( 4)依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判断次氯酸钙中氯的化合价,依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次氯酸钙的有关信息; ( 5)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将二氧化碳的质

40、量代入计算可判断碳酸钙的质量,然后乘以钙在碳酸钙中所占有的质量分数,求出钙元素的质量与补钙剂的说明比较判定是否属实 解:( 1)由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小于 4,所以钙元素是金属元素; ( 2)由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 3)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常为 -1价,所以两者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 CaCl2; ( 4)依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且 Ca( ClO) 2中钙的化合价为 +2氧的化合价为 -2,所以可得氯的化合价为 +1;依据次氯酸钙的化学式可知其组成或构成方面的信息,如次氯酸钙由钙、氯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等;

41、( 5)因盐酸足量,则碳酸钙完全反应;设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0.55g 解得 x=1.25g, 则 1.25g碳酸钙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1.25g 100%=0.5g 0.5g1000mg/g=500mg 与说明中每 片含钙 500mg、一致,则说明属实, 故答案:为:( 1)金属;( 2) 40.08;( 3) CaCl2;( 4) +1;次氯酸钙由钙、氯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等;( 5)答: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属实;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

42、及其含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和化学式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知识的掌握以及方程式计算是解答的关键 推断题 已知: 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A、 B、 C、 D、 E五种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 ( 1)写出物质 C的化学式: C ; ( 2)写出 B和 D反应的方程式: 答案:( 1) H2;( 2) CH4 +2O2 CO2 +2H2O;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叙述的内容,找准解题突破口, 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可以确定 A是水, D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则 D是甲烷;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 B和

43、 D(甲烷)又会充分燃烧,故 B是氧气, C是氢气;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 E是二氧化碳;据此通过验证,推断结果符合题意 解: A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根据已有知识可以确定 A 是水( H2O);D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所以 D是甲烷;根据已有知识,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而 B和甲烷又会充分燃烧,所以 B是氧气, C是氢气( H2);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E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CH4 +2O2 CO2 +2H2O; 故答案:为:( 1) H2;( 2) CH4 +2O2 CO2 +2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 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代入验证推断的准确性即可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