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1116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分数解答。空气中的组成成分及体积含量如下: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 C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记住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含量是解答本题关健。 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能源问题 B认识粒子 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 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天然气清洁环保,取之

2、不尽、用之不竭 原子比分子小 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分子由原子构成 C环境问题 D燃烧条件 空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 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二氧化碳无毒,对环境不会有影响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分析。 A、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 B、有的分子比原子大,也有的分子比原子小,且所有微粒都是运动的,错误; C、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对环境有影响,错误; D、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有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正确。故选 D 考点:资

3、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此外,具体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会更便捷些。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 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 5 20 7 反应后的质量/g 10 5 8 待测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 12 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 3: 20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反应前与反应后的质量

4、关系可知,反应前甲的质量是 3g,反应后是 10g,则说明反应中生成了 7g;而丙则是由 20g变成 8g,即在反应中反应了12g;乙的质量始终没变,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根本就没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是生成物,且在反应中生成了 12g-7g=5g,故该反应可表示为丙 甲 +丁。 A、由于丁在反应中生成了 5g,所以反应后丁的质量为 12 g,正确; B、由于乙的质量始终没变,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根本就没参加反应,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故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D、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 =7g:12g=7: 12,错误。故选

5、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首先根据反应前后 物质的质量关系判断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大的物质为反应的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为反应的反应物;解答本题还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判断,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故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同,故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故所有原子都由这三种粒子构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基本概念等分

6、析。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因为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错误; 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同,但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 1个 H2O 分子和 1个 Ne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 10,但不是同种元素,错误; C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的核内就没有中 子,错误;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该反应中有新的物质生成,故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故选 D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概念,原子的构成,

7、化学变化的实质 点评:理解和熟记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严格按概念或定义分析进行分析,在解此类题时,可熟记一两个特例,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B铜(氧化铜) 在空气中加热 C水(泥沙) 过滤 D二氧化碳(氧气) 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结合盐酸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A、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故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所以无法点燃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错误; B、主要物质铜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杂质氧化铜,除去的是主要物质,而非杂质,错误; C、泥

8、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故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加以分离,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足量的石灰水,主要物质二氧化碳会被反应掉,而杂质氧气不反应,错误。故选 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点评:一般的除杂质题必 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O2与 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个氧原子 B CO2能溶于水, CO难溶于水 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 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

9、 C 试题分析:根据 CO2与 CO的分子构成与性质分析判断。 A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1个 C原子和 2个 O 原子, 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1个 C原子和 1个 O 原子,故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个氧原子,正确; B根据它们的溶解性可知, CO2能溶于水, CO难溶于水,正确; 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错误; D CO2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会造成温室效应,而 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故选 C 考点: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物质的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本题难度不大,熟记一氧化

10、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右图表示某反应前后的微 观示意图, “ ”和 “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4: 1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 表示 A原子, 表示 B原子,则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 2A2+B2=2A2B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故属于化合物,错误; 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正确; 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发生了改变,错

11、误; D、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2: 1,错误。故选 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 “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 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12、,绿色消费应该是节约型,不污染环境的。 A、提倡使用塑料袋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造成白色污染,错误;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属于节约用电的行为,能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正确;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了污染环境,正确;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都能节约纸张,也就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森林覆盖率增大,净化了空 气,正确。故选 A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 “绿色 ”的含义,学会从节能和减排两个方面分析判断。 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5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13、化合价的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已知 K 的化合价为 +1价, O 的化合价为 -2价,设 KIO3中 I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有( +1) +x+( -2) 3=0,解得 x=+5价。故选 C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正确利用化学式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结合化合价的计算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来计算即可。 二甲醚( 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 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D属于化

14、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二甲醚的化学式 C2H6O 分析。 A、 C2H6O 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 C2H6O 分子中含有 6个氢原子 ,错误; C、 C2H6O 的相对分子质量 =122+16+16=46,正确; D、 C2H6O 是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属于化合物,正确。故选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

15、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 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白磷、细铁丝、硫等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电解水实验分析判断。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固体),正确; B、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1:2,故正极的气体少,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故选 B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 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要注意反应条件,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

16、象的不同, “烟 ”与 “雾 ”, “光 ”与 “火焰 ”的不同,白色与无色的不同等。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熔化 B酒精燃烧 C干冰升华 D玻璃破碎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蜡烛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石蜡的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玻璃形状大小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

17、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 B试管 C集气瓶 D量筒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仪器的作用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能用于加热的仪器,可分为直接加热的和间接( 即不能直接)加热的两大类;可以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坩埚和燃烧匙,以及玻璃棒和玻璃片(只有在烘烤少量溶液时使用)等;不能直接加热的有:烧杯、烧瓶、蒸馏瓶、锥形瓶等。而集气瓶一般只用来收集气体或某些可燃物的燃烧试验,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

18、不能用于直接加热。故选 B 考点:可用于加热的仪器 点评:熟记相关化学仪器的作用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关于物质的类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钠是氧化物 B干冰是混合物 C大理石是化合物 D铁是单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分析。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碳酸钠中含有三种元素,且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属于盐,错误;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错误; C大理石是由碳酸钙和杂质组成的,故属于混合物,错误; D铁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属于单质,正确。故选 D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

19、物与混合物的判别,单质与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物质的分类知识,熟记常见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不属于化 石燃料的是 A酒精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酒精是糖类物质经过发酵过程形成的,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 A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点评:本题较简单,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和种类,即可轻松解答。 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净水措施分析,由于蒸馏得到的是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20、而吸附、沉淀、过滤之后的水仍是混合物,故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故选 D 考点:水的净化 点评:熟记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物质的分类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节水措施分析。 A、用淘米水浇花,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是浪费水的表现,错误;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正确。故选 C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点评:理解和熟记

21、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称量固体 C过滤 D滴加液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正确; B、称量固体时要 “左物右码 ”,图示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正好放反了,错误;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 倒入漏斗内,否则会有液体溅出,错误; 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竖直放置在试管口上方 1cm处,不能伸入到试管内,否则会污染胶头滴管,进而会污染试剂,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

22、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填空题 现有下列物质: 生石灰 工业酒精 石墨 白醋。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 ; 可用作燃料的是 ; 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遇水放热的是 。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酸性物质,白醋中含有醋酸,显酸性,故选 ; 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可用作燃料,酒精具有可燃性,故选 ; 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石墨,故选 ; 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遇水放热的是 。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要求学生能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及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 用。 填写化学符号: 2个氯原子 ; 3个二氧化硫分子 ; 标出氧化铁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 2Cl 3SO2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 1)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可知, 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 ( 2)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可知, 3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 3SO2; ( 3)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可知,氧化铁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

24、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 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 a的名称是 。 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下同)。 用 A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 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 (填 “长 ”或 “短 ”)导管导入。 硫化氢( 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 FeS(固 )+H2SO4(液 ) FeSO4+H2

25、S。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采用 和 装置组合。 答案: 酒精灯 2KMnO4 K2MnO4 MnO2 O2 C(或 E或 F)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长 A和 C(或 A和 F)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图中仪器 a的名称是酒精灯。 ( 2)由于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 +MnO2 + O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选 C(或E或 F)。 (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故

26、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 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从下面向上排空气。 ( 4)根据题意, FeS(固 )+H2SO4(液 ) FeSO4+H2S,故属于固液体常温反应制取气体,故选发生装置 A;又 “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 ”,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计算 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大于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即其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 C或 F。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

27、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熟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此外,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 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K 表中 14号元素属于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元素,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元素相似,即在常温下具有 性。 通过上表的分析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元素所在的族数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根据上表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序数为 19的钾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8、,钾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离子,该离子符号是 。 答案: 非金属 碳元素 稳定 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 K+ 试 题分析:( 1)根据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判别元素的种类, 14号元素是硅元素,硅带 “石 ”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硅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碳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4,因此硅、碳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 4的结构,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故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 2)通过上表的分析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 ( 3)根据上表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

29、子序数为 19的钾元素应在第四周期、第一主族,故其核外应有 4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是 1,因此钾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由于钾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1个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1个电子,而形成带 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离子符号是 K+。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熟记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特点,了解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计算题 N(NO2)3是科学家 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28g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

30、为 g。 答案: (1) 56: 96(或 7: 12) (2) 84 g 试题分析:根据 N(NO2)3的化学式分析计算。 (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的比,故 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 144):( 166)=56: 96=7: 12; ( 2)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可知,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36.8,再根据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该化合物的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可知, 228g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228g36.8=84g。 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

31、素的质量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此类题时,要学会根据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和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 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取它们的混合物14.25 g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9.45 g。试计算: 生成氧气的质量。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4.8 g 12.25 g 试题分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由于氧气的逸出,故反应后的固体质量会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故生成氧气的质量=14

32、.25g-9.45g=4.8g 根据题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中氯酸钾与氧气的质量比,可求出完全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至少为 x, 2KClO3 2KCl 3O2 245 96 x 4.8g 245: 96= x: 4.8g 解得 x=12.25g 答: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4.8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找出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再利用相关的化学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 简答题 在反应

33、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 还原反应。下图是化学兴趣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的已学习过的两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 还原反应的关系图。根据此图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代表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写出一个属于化合反 应,也是氧化 还原反应,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 分解反应; 2CO O2 2CO2(或 CCO2 2CO 等其他合理的答案: )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是 “氧化 -还原反应 ”,而基本反应类型中,由于置换反应存在单质的反应与生成,故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而复分解反应

34、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也就一定不属于 “氧化 -还原反应 ”;结合关系图可知, 是该类型的反应有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一部分不是,故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则应该是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结合题意,该反应还要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参加反应,故可以是 2CO O2 2CO2。 考点: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

35、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根据以下实验解答下列问题: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能得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 ”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去掉烧杯,点燃红磷,在装置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总质量会 (填 “增加 ”、 “减少 ”或 “不变 ”)原因是 。 答案: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吸入瓶中的水大约上升 1/5 增加 生成 P2O5固体的质量大于消耗的红磷质量,且打开弹簧夹后空气进入瓶中,补充消耗的氧气 试题分析:( 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由于磷的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的空气中的氧 气,故瓶内压强减小;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冷

36、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瓶中的水大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 ”的结论。 ( 2)红磷和氧气反应,燃烧生成P2O5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消耗的红磷质量,且打开弹簧夹后空气进入瓶中,补充了消耗的氧气,因此点燃红磷,在装置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总质量会增加。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点评:熟练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关健。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在生 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自然界的水,包括我们日常用到的自来水都有一定的硬度。使用硬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

37、家庭用煤经过了从 “煤球 ”到 “蜂窝煤 ”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 (如右图 )。打孔的目的是 。发煤炉时常用扇子往进风口扇风的目的是 。答案: 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浮渣(沉淀物)的多少(或浮渣多的为硬水 ) 增大燃料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 供给燃烧所需更多的氧气,燃烧更旺 试题分析:( 1)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起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 2)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可增大

38、燃料与空气(或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用扇子往进风口扇风,可增加供给燃烧所需更多的氧气,使燃烧更旺。 考点:硬水与软水,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熟记硬水与软水的区分方法和燃烧的条件等知识,即能正确作答。 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C60充分燃烧 ; 甲烷燃烧 ;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答案: C60 60O260CO2 CH4 2O2 2H2OCO2 Fe CuSO4 FeSO4 Cu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 1) C60充分燃烧,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0 60O2 60CO2 ; ( 2)甲

39、烷燃烧,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 2O22H2O CO2; ( 3)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会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CuSO4 FeSO4 Cu。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探究题 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探究水的组成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

40、素组成的,得出该结 论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活动与探究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小帅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入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 现象,小帅得出 “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小美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小帅的实验不完善,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确实发生了反应。为完善小帅的实验方案,我补充的实验是 ,现象是 。 【活动与探究三】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组成 已知草酸( C2H2O4)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小军、小梅、小明和小虎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 过实验对分解的产物展开了探究。 小军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测出生成物中

41、含有水。这一观点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认同。 合作学习小组对分解生成的其它产物进一步进行猜测和验证: 【假设 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小梅设计实验 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小梅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 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小明设计实验 2:小明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根据小明的实验,请回答: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讨论交流:小虎认为,小明设计的 “实验 2”不需要 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观点? (填 “支持 ”或 “不支持 ”),请说出你的理由: 。该合

42、作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 “实验 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 。 写出草酸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活动与探究一】元素种类不变(质量守恒定律) 2H2O2H2 O2 【活动与探究二】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将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的滤纸片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 紫色石蕊不变色 【活动与探 究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COCuO Cu CO2(说明,其它合理答案:也可,注意现象与方程式的对应关系) 支持 只要根据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就可判断分解的三种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或没有将尾气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

43、燃烧处理,意思相同即可给分) H2C2O4 CO2 COH2O (或 H2C2O4 CO2 CO H2O) 试题分析:【活动与探究一】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可推导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书写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活动与探究二】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碳酸显酸性,故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由于此实验中,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导致的,故为了证明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可补充的实验是

44、:将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的滤纸片放入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象是紫色石蕊不变色。 【活动与探究三】设计实验 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由于已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设计实验 2、由于已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所以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根据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书写 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CuO Cu CO2。 ( 3)讨论交流、因为根据题意 “草酸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 ”,而根据实验现象 :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就可判断分解的三种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

45、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小虎的观点是正确的 ;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分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 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就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草酸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 CO2 COH2O。 考点:电解水实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 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推断题 A、

46、B、 C、 D、 E、 F是初中化学上册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C和F能反应。其中 A、 B、 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D、 E、 F含有另一种相同的元素。 我能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 F 。 写出 D转化成 E的化学方程式。 DE: 。 答案: (或或) 说明:因此转化关系为对称图形,故左右对应圆圈中物质可对调。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 中所填物质和 中反应的对应关系。 H2O 和 CO2 (或 O2和 CO等其他合理的答案:) 2C O2 2CO (或 C O2CO2或 2Mg CO2 C2MgO )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A、 B、 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D、 E、 F含有另一种相同的元素,利用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可猜想 A、 B、 C为双氧水、氧气、水中的一种,因为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且双氧水可分解可以生成水和氧气,而氧气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或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若 A是双氧水,则 B是氧气 C是水,或颠倒位置也可以,带入验证符合图示规律。 可猜想 D、 E、 F为一氧化碳、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因为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碳 元素,且碳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和碳反应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