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甘肃省酒泉市瓜州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 .(带解析) 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 ) 民族文明的创造史 民族精神的生长史 民族发展的探索史 涵盖一切文明成果的文明史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回答这一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中华民族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所以我们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了。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我们来看一下 涵盖一切文明成果的文明史,这是夸大中华民族文化的说法,也是太片面的说法。所以错误。 考点: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认识。 点评:这个知识
2、点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一般的考查方式就是这样考: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怎样的一部历史?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主集中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是考查学生记忆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理解。 考点:考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点评:对于这个知识点来讲,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比较容易把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
3、义制度。这几个知识点比较容易混淆,在考试比较容易出错。例如: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价值判断) 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 )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任名国家领导人 参政议政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筛选法来做这个题,对于国家领导人的任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的任免权,因此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所以与它有关的选项都不正确。由此你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了。 考点:考查学生对人民政协的职能的认识。 点评:对于这个知识点,学生只需记忆就可以,这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密切的一个知识点,在这个点上的考查不会太深。 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 A批评建
4、议权 B参政议政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消费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宪法第 34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所以我们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其它的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什么。 点评: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只要你注意就能行了,因为它与学生的距离不较远,也太抽象,不会考查太深。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 A执法必严 B有法必依 C有法
5、可依 D违法必究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而且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依法治国首先有法律,因此我们就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了。 考 点: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理解。 点评:依法治国这是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不仅要记忆,而且会运用,随着习近平同志提出的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的提法 ”,这将会成为一个热点。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C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发展不平衡 答案
6、: A 试题分析: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于这个知识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学生们比较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与题干不相符。 考点: 考查学生对中国情的认识。 点评:这个知识点在考试中常出的一个知识点,如:围绕我
7、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这一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方面。 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这一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它决定了我们只能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一历史阶段。 A、 B、 C、 D、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 D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
8、间的矛盾。A的说法和题干没有关系。 C是经济方面的。与题干无关。 D是说明我国的国情之一。由此我们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考点: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记忆。 点评:像这样的选择题,在考试中出现的比较少,但是这几个选项做的有一定的易混性,所以同学们对于知识点一定要记清楚。 “三个代表 ”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 )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所有中国公民的利益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里的发展要求。第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的
9、答案:。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筛选的方法来做。 代表所有中国公民的利益的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在于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中国公民是指凡是有中国国籍的人就是中国公民。包括犯罪分子,因此这种说法不正确。 考点: 考查学生对三个代表的认识。 点评:三个代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出题的频率很高。例如:为什么要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答: 是实践 三个代表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0、的中心环节是(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加强文化建设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答案: D 试题分析: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一个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讲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考点:考查学生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的记忆。 点评: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解决,只要学生记住就可以了,但是在真正的考试的时候很少有这样直来直去考察的,所以这个题出的并不好。 党和政府提出要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 ) 实行平均分配 维护 社会公平 坚
11、持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和谐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这是与民生相关联最密切的问题。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所以我们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我们也可以用筛选法来做这个题,我们来看一下 实行平均分配的说法。我们的分配原则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制
12、度。而不是实行平均分配,所以这个选项不正确,与它有关的选项都不正确。 考点:考查学生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解。 点评:民生问题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考点,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例如:举例说明我国正在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答:( 1)、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2)、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 3)、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重视三农问题,减免农业税,搞好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成员发扬相互关爱、热情奉献的精神。下列语句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凡事低头人前过,不惹半点事
13、非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 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的说法是一种奉献精神。所以这两个答案:能选。 凡事低头人前过,不惹半点事非来的说法是一种无原则的谦让,因此与题干无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意思是全是付出,不要求任何回报。所以这个也能入选。 考点:考查学生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理解。 点评:这种题目的题是常考的知识点,可以这样考查:【 2011陕西】 5荣获陕西省 “三秦巾帼十杰 ”称号的女交警张昂执执法过程中,不顾个人安危,严查违章车辆,致其右臂重伤。张昂的行 为 是勇担过错的负
14、责任行为 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正义行为 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 体现了她具有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 A B C D 据调查,中国居民工资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仍然过大。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别。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扩大,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对此,我们应该 ( ) A坚持平均主义的原则 B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 C尊重差异,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 D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 答案 : B 试题分析:由题干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国有企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差距不合理,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注重公平。 A的说法在于我们的分配原则是以
1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以这种说法不正确。 C的错误之处在于与题干的说法相矛盾。 D的说法的错误之处在于我国的分别配制度是有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的,因此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是不可能的。 考点:考查学生对社会公平的理解与认识。 点评:社会公平是近年来的重点内容,在考试中出现的几率很高,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可以这样考查:【 2011山东德州】 8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11年2月 27日与网民交流分配问题时透露 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起征点 已列入国务院议事日程 并称 “这是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 ”。对提高个人所得税薪酬起征点 认识正确的是 A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同步
16、富裕的原则 B会减少国家税收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c能彻底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D有利于实现分配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 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中华民族精神( )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 是中华民族之魂 以团结统一为核心 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对于这一类的选择题我们可以用筛选法来做,首先找一个准错的进行第一次筛选。首先来看一下 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在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内容。所以有 的就错误。 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说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和题干无关。本身这句话
17、是正确的。所以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了。 考点: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点评:至于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要要记住 而且要会运用,随着中国 “硬实力 ”和 “软实力 ”的提出,这将成为一个重点和考点内容。 2012年 8月 15日,香港 “保钓行动委员会 ”7 名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成功登上钓鱼岛的主岛,并插上五星红旗宣誓主权。记者问来自内地的方晓松:面对日舰的阻挠,为什么不惧怕时,他说 “能成功登上钓鱼岛,死也值了! ”方晓松的言行彰现了( )精神。 A自强不息 B勤劳勇敢 C团结统一 D爱国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我们可以看不出,保钓人士登上
18、钓鱼岛,成功登上钓鱼岛的主岛,并插上五星红旗宣誓主权。这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是对 “购岛闹剧 ”的严重的抗议。其他的选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错误。 考点: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内容的理解。 点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常会考到。例如: .回眸2009, “风景这边独好 ”。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 “中国道路 ”,也在于拥有 “中国精神 ”。正是 “中国精神 ”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具体内容是永恒的
19、A. B. C. D. 有位诗人曾说: “祖国意味着责任。 ”下列属于对国家负责的表现是( ) 莫言问鼎 2012诺贝尔文学奖,圆中国百年梦想 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更重视个人利益的得失 袁隆平用自己的科研成果造福祖国和人民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于这一类的选择题我们可以用筛选法来做,首先找一个准错的选项进行第一次次筛选。我们先来看一下 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更重视个人利益的得失这种说法,我们要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要以集体利益为重。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利益的最高表现,因此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0、,与它有关的选项也被淘汰掉了。 考点:考查学生要对祖国负责任的认识。 点评:祖国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积极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这个知识点有时候这样考查: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向革命先驱学习,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答案: :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孩子学费降一点,医疗费用低一点 ” 这一民谣从根本上反映了( ) A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干群矛盾 B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矛盾 C现阶段我国社会
21、的主要矛盾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矛盾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干我们看出:物价上涨、孩子学费高、医疗费用高,但收入增长不高,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了。其他的选项和题意无关。 考点: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 点评:本题以一首民谣为背景来设置材料,让我们去分析民谣所包含的道理,然后把落脚点着眼于我们的教材知识,是一道出的很不错的试题。 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是( ) 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 城乡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
22、出的比重下降 城乡居民拥有的通讯工具比原来明显增多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干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是什么。题目强调是日常生活中的,因此 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的说法是国家方面的,因此这种说法不正确,所以我们可以淘汰掉 CD,但是 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有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因此他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就能选出正确答案:了。 考点:考查我国的经济成就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点评 :这个知识点不是特别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它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有切身体会,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并举出例子就可以了。 我国税收的特征是(
23、) 规定性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免费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税收的特点固定性、无偿性和强制性这是任何国家税收的统一特点或特征。我国目前国家收入主要来源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等。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比例相对比较高。我国的税负相对而言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通常称为税收 “三性 ”,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税收区别与其他财政收入的基本特征,也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由此可见,税收所体现的实际是一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实现的特殊的分配关系。 考点:考查学生对我国税收特征的认识。 点评:对于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考察的时候一般不会考
24、查的非常深,因此要理解就可以了。 吴某在路上拾得一个钱包,内有现金数万,喜不自禁,占为己有。失主知道后请求归还,但吴某拒不交还,于是失主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吴某交还全部款项,并承担诉讼费用。这个案例说明 ( ) 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 都是不可取的 不是自己的合法所得,就不能占为己有 取得不当的利,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人 任何人不得将他的遗失物非法占为己有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知:吴某在路上拾得一个钱包,内有现金数万,喜不自禁,占为己有。说明他见利忘义。本身不是他合法的财产,而他却要占为己有,其结果是吴某交还全部款项,并承担诉讼费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人不得将他的遗失物
25、非法占为己有。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考点:考查学生对非法侵占他人合法财产的认识。 点评:这个知识点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时候也会发上这种现象,我们对此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考查的时候有时候这样考查:张军等人先后盗窃自行车 34辆,摩托车 5辆,桑塔纳轿车 1辆,并将部分物品转卖给别人。 2002年 7月,扬中市人民法院依据刑法有关规定,判处张军等人有期徒刑和罚金此案体现了国家运用哪种手段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有什么意义?公民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什么是财产继承权?保护继承权的法律是什么 人人生而平等指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
26、权利和机 会。下列行为中,属于平等的是( ) A班干部选举中,根据选票多少来确定班长 B工商管理人员李某放纵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 C王某处理事情时袒护他的亲戚 D刁某通过送礼给领导,谋取了好的工作岗位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班干部选举中,根据选票多少来确定班长,因此这是给了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B CD的说法则是对于同样的事情则对待每个人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也就体现出了不公平。因此错误。 考点:考查同学们对平等的看法。 点评:对于平等公平这样的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可以这样考查,例如:【 2011福建晋江】 20。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实施正义行为
27、 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列行为属于正义行为的有 C 日本发生了地震 商家大幅度提高食盐价格 小林记住醉驾肇事逃逸车辆的牌号 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看见校外青年殴打同校同学 小马及时拨打 “110” 小丽响应 “讲文明树新风 ”号召 加入志愿者行动 A B C D 简答题 ( 8分)读图表信息回答问题:小强全家 2011年收入情况统计表 成员 工作岗位(创收方式) 年收入 爷爷 在企业入股 约 60000元分红 奶奶 私营饭店经理 48000元 爸爸 个体服装设计师 约 60000元 妈妈 在国企上班 32000元 ( 1)图表分析:小强一家年收入的来源。( 4分) ( 2)国家政策
28、:怎样才能让小强一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4分) 答案:( 1)爷爷:资本;奶奶:管理;爸爸:技术;妈妈:劳动。(每点1分,共 4分) ( 2)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还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试题分析:( 1)爷爷在企业入股这是资本,奶奶是私营饭店经理,所以收入来源是管理。爸爸是设计师,因此收入来源是技术。妈妈上班,它的经济来源是劳动。有此来组织答案:。 ( 2)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我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来回答。 考点:考查学生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的理解。 点评:对于我国的分配制度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再分配制度中有一个易混点就是共同富裕的概念,怎样理解这个概念是考试常考的
29、一个点,学生要能理解并运用这个点。 ( 9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就要促使社会财富的大量增加 ,让人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充分调动各种创造财富源泉的作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 ( 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4分) ( 2)怎样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5分) 答案: ( 1)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和管理等。( 4分) ( 2) 首先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分) 还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
30、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分 试 题分析:( 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这与分配制度中按什么原则去才与分配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是: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和管理等。 ( 2)要从建立完善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角度去分析,然后把答案:组织好就可以了。 考点:考查学生怎样让一切财富的源泉涌动。 点评: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很多的考试中出现,例如: 3( 08.威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 “蛋糕 ”越做越大,为保证“蛋糕 ”的方法科学、合理,我国所坚持的分配原则是【 C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B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31、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 10分)材料一:小强的母亲说: “一提起零花钱,我心里就隐隐作痛。自己的家庭一直不是很富裕,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要节俭,但儿子却总是喜欢与同学攀比,更没想到的是,儿子竟然几次偷拿家里的钱。 ” 材料二:初中生用零花钱 “摆阔 ”请客,一桌竟然花了几百元。 ( 1)请指出材料一中 “儿子 ”的不正确行为。(要求:请写出三种,语句完整。)( 3分) ( 2)结合材料,谈谈应怎样使用零花钱?( 3分) ( 3)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 4分) 答案:( 1)( 3分) 喜欢与同学攀比; 偷拿家里的钱; 不能做到节俭; 没有接
32、受父母的正确教育,不能很好的体贴父母。 ( 2)( 3分) 要勤俭节约,不能像材料中的一样摆阔和攀比; 在消费前作好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要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的商品; 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 ( 3)( 4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 限的益 试题分析:( 1)这个问题要从题目入手进行回答。然后要注意要求注意完整性。如: 喜欢与同学攀比; 偷拿家里的钱; 不能做到节俭; 没有接受父母的正确教育,不能很
33、好的体贴父母。 ( 2)回答这个问题是要注意提倡节俭。要注意理性消费。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然后根据这些组织材料。 ( 3)首先从意识上要树立节俭的意识,在行动上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从这两个角度回答就可以了。 考点:考查学生对勤俭节约的认识。 点评:这个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的知识点,要树立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的观念。随 着提倡浪费的提法,这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们在这个地方一定要引起注意。 论述题 ( 17分)某校九年级五班学完第二单元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以“我理解的小康社会 ”为主题的讨论会。下面是这次讨论会的几个环节,请你积极参与其中,一起完成
34、以下任务: 环节一:体验小康 来自农村的李晓同学说: “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饭,人均收入 5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 ”来自城市的张明同学说: “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所在小区的居民的轿车几乎把小区的过道都停满了。大人们给小孩 压岁钱至少一百元。 ” ( 1)两位同学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2分) 环节二:解读小康 针对本世纪头 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芳芳、玲玲和月月三个好朋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见下图) ( 2)请你也来说说对全面小康的理解。( 3分) 环节三:共奔小康 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 “蛋糕 ”做大,也要通
35、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 “蛋糕 ”分好。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才能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小康生活。 ( 3)把 “蛋糕 ”做大,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经济制度?( 4分)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 ( 4)为 了把 “蛋糕 ”分好,我们应采取哪些分配方式?( 6分) 答案:( 1)说明我国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小康或者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2分) ( 2)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的,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的小康。也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说,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3分) ( 3)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36、经济制度。( 4 分)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2分) ( 4)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分)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 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分) 试题分析:( 1)我们先分析环节一:李晓同学说: “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饭,人均收入 5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 ”我们能看出在一些农村,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在一些城镇实现了小康。而一些农村还没有实现小康。来自城市的张明同学说: “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所在小区的居民的轿车几乎把小区的过道都停满了。大人们给小孩压岁钱至少一百元。有张明同学和
37、李晓同学陈述的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 2)全面的小康我们可以根据它的 特征去回答,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去回答,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 3)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认识,在我国我们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其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 4)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我们的分配制度的认识。 点评:这是个重要的知识点,在中考中很多时候考到,例如:( 08.威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
38、提高 , “蛋糕 ”越做越大,为保证 “蛋糕 ”的方法科学、合理,我国所坚持的分配原则是【 C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B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综合题 材料一 漫画讨薪 材料二 2010年 12月 20日,中国淮海网消息:记者从徐州市民政局社会捐助中心了解到,按照捐赠款使用程序,截至目前,去年徐州市接收的 457万元 “扶贫济困一日捐 ”善款,已有 420多万元用于低保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和灾区群众的救助。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材料一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与漫画中的
39、人处境相似的还有哪些人?( 3分) ( 2)上述材料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是谁的责任?为什么?( 6分) ( 3)阅读上述材料后,就如何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问题,某中学九年级( 2)班准备开展一次以 “爱心无边,共享阳光 ”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的任务: 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2分) 为了能使这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策划本次活动的形式。(至少三种)( 2分) 请你选择某种活动形式,写出活动步骤。( 3分) 答案:( 1)( 3分) 说明我国还存在一些弱势群体。 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 ( 2)( 6分) 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 关注弱
40、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职责。 弱势群体依靠自身的能力无法改变自己的状况,他们需要社会和国家的帮助和支持。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不可能稳定,不可能协调发展。只有政府尽责,社会尽责,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使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 进步,不断走向公平和正义。 ( 3) ( 2分)例如:关注弱势群体,珍惜美好生活;走近同龄人,帮助失学儿童等。 ( 2分)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主题知识竞赛、开展主题板报比赛活动等。 ( 3分)例如:主题班会活动步骤:主持人讲话;请同学发言,发表对 “爱心
41、无边,共享阳光 ”的看法;班主任总结发言;集体表决心;合唱让世界充满爱,班会结束。 试题分析:( 1)有漫画我们可以看出,辛辛苦苦干了活,但却不给工资。由此看出有弱势群体的存在。向他们处境一样的有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 ( 2)因为有如 是群体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如是群体。 如是群体这是社会前问题,这是政府的职责。 原因:弱势群体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如果这种现象存在,那么社会就会不稳定、不能协调发展。只要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和正义。 ( 3) 至于宣传标语,只要与题干所说的内容相符,符合题意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种形式
42、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主题知识竞赛、开展主题板报比赛活动等。 你选择其中一个就行,例如:主题班会:主持人讲话;请同学发言,发表对“爱心无边,共享阳 光 ”的看法;班主任总结发言;集体表决心;合唱让世界充满爱,班会结束。 考点:考查学生对关注弱势群他的看法。 点评:这是一个与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知识点,考试的时候也常考。例如:4.13岁的男孩陈亮,出生 5个月时遭遗弃,后来经过协调由抗战老兵陈恩惠收养,这些年来,老人和自己的儿子还有陈亮相依为命,靠拾废品艰难度日。由于经济拮据且没有户口,上不了学的陈亮经常在垃圾堆里捡书看。对于上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命运不好,不需要特殊支持和帮助 B.家庭贫穷很正常,不需要特殊的援助 C.这类少年太多,有关部门无暇顾及 D.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