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1133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福建福州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氯气( Cl2) B臭氧( O3) C漂白精 主要成分 Ca(ClO)2 D二氧化氯 (ClO2) 答案: D 试题: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的特点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A、氯气是由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 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C、次氯酸钙是由钙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二氧化氯

2、是由氧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 D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的分析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如果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并且属于化合物就属于氧化物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 g) m 39 0 1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表中 m为 1g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9:8 答案: C 试题: A、乙物质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增加了 9g;丙

3、物质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了 17g;丁物质增加为生成物,增加了 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物质质量不变,故 m的值是 1;故 A说法正确; B、甲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但不一定是催化剂,故 B说法; C、乙物质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物质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丁物质增加为生成物,故可写成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丙 =乙 +丁,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多种,故为分解反应,故 C说法错误; D、乙物质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增加了 9g,丁物质增加为生成物,增加了 8g,故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 9g: 8g=9: 8,故 D说法正确;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4、 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 实验室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气体的密度 B气体的溶解性 C气体能否跟空气反应 D气体 的质量 答案: D 试题: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不能跟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与气体的质量无关故选 D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点评:通过做本题可知气体的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来考虑,并能灵活运用 将下列物质放入充满氧

5、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结束后,瓶壁上会有白色的固体斑迹出现的是 ( ) A燃着的红磷 B烧红的细铁丝 C烧红的木炭 D燃着的蜡烛 答案: A 试题: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B、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氧气与碳、磷、蜡烛、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其利

6、用了氦气的性质有 ( ) 密度 比空气小; 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是一种无色气体; 不能供给呼吸 A B C D 答案: C 试题:由题意,氦气的性质有: 密度比空气小、 为惰性气体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是一种无色气体、 不能供给呼吸而 “常用氦气充灌气球 ”的原因为: 密度比空气小、 为惰性气体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故选 C 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点评:了解空气的各成分及其组成成分的含量和各成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各成分的性质,因为性质决定用途,熟悉其 用途 C14H12O3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对分子质

7、量为 216 B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是由 14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 3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4:12:3 答案: B 试题: A、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4) +( 112) +( 163) =228,不是 216,故 A错误; B、根据化学式 C14H12O3分析可知由 C, H, 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 B正 确; C、根据化学式 C14H12O3分析可知,一个分子由 14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和 3个氧原子构成,故 C错误; D、根据化学式 C14H12O3分析可知,碳、氢、

8、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4):( 112):( 163) =14: 1: 4,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分析其构成,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等,记住如果用分子中原子个数比表示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肯定是错误的 白钨矿主要成分是钨酸钙( CaWOX ), 其中钨的化合价为 +6价,则 X是 (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C 试题: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钨酸钙( CaWOx)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 +6价,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可得:( +2

9、) +( +6) +( -2) x=0, x=4;故选 C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下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 (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答案: B 试题:酒精和水分别是由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由图示可知,打开活栓后酒精和水混合后液面下降,说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混合后进入彼此的间隔中,导致混合后体积变小故选 B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能够准确的把握分子的性质 下列所示的实

10、验操作 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 A选项错误; 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 B选项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入试剂时,胶头滴管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所以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所以图中操作错误;故选 C选项错误; D、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视线 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 D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加热器皿 -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 -量筒 点评:掌握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就能轻松解答题目熟悉常

11、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森林火灾 B台风 C雪灾 D山体滑坡 答案: A 试题: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森林燃烧能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B、发生台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发生雪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山体滑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

12、化学变化 下图中的符号表示 2个氢原子的是 ( ) 答案: C 试题:标在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离子个数,只有微观含义。 A H 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故 A不符合题意; B 2H2表示 2个氢分子;故 B不符合题意; C 2H 表示 2个氢原子,故 C符号题意; D 2H+表示 2个氢离子,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我国饮用矿泉水的基本类别是碳酸水、硅酸水和锶水。此外还有锌、锂、溴、碘及硒

13、矿泉水等,这里的锌、锂、溴、碘、硒是指 (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试题: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矿泉水中由于含有我们人体必需的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锂、溴、碘及硒等,而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和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填空题 ( 12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部分实验操作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 1)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如图 A图所示: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 ,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 。 (

14、2)根据实验装置 B图所示: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 ; 图中是用 法收集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你认为图 C所示实验操作: 火柴熄灭的原因是 。 ( 4)根据图 D所示: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方法是 _ 。 ( 5)若用二氧化锰和过所氧化氢溶液混合制取氧气,上图 B图实验装置应如何改动? 答: 。 答案: (1) 观察到 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装置 不漏气或气密性良好 (2) 以防止 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 火柴熄灭的原因是 热量散失,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带火星的

15、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氧气已集满 (5)答: 移去酒精灯,将 试管直立 试题:( 1)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段上升液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证明不漏气; ( 2)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由图示可知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3)用嘴吹灭火柴是因为:嘴吹的气可以将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使用温度降低到火柴梗的着火点以下 ,故火柴不能

16、燃烧; ( 4)根据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方法: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瓶里已充满了氧气; ( 5)根据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不需加热,所以乙图实验装置应移去酒精灯,将倾斜的试管,直立起来 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灭火原理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各注意事项,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只有熟记,做试验才能得心应手 ( 11分)请你根据下图提供 的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 1)指出图中标有 a和 b的仪器名称: a 、 b 。

17、( 2)根据图 A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该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写名称)。 ( 3)图 B实验观察到发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 4) C实验装置充满氧气集气瓶预先装少量水,其作用是 ; 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化学反应 (填 “能 ”或 “不能 ”)进行,其原因是 。 答案: (1) a 试管 、 b集气瓶 (2) 氧气 (写名称) (3)发出 耀眼的白光 化学方程式为 2Mg + O2 2MgO 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4)作用是 防止铁丝燃烧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反应 不能 (填 “能 ”或 “不能 ”)进行,其原因是

18、 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够。 试题:该题需要认真观察图示,由图上信息:图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图 B是镁带燃烧;图 C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1)试管、集气瓶是初中化学常见仪器, a为试管、 b为集气瓶; ( 2)图 A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 3)图 B是镁带燃烧实验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燃烧后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氧化镁,反应方程式 2Mg + O2 2MgO,反应特点为 “多变一 ”,属于化合反应; ( 4)图 C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的热,为了防止铁丝燃烧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事先在瓶内放少量的水或细沙;细铁丝在空气

19、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氧气只占体积的 21%,氧分子数目少,与细铁丝碰撞的机会少 考点:实验室常见仪器名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10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福州某段内河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 1)右图所示的自制净水器中的 物质,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 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用 来区分该内河的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要降低水

20、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 3)你认为下列行为会造成内河水质下降的是 (填标号)。 A在河边种植花草树木 B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 C将垃圾倒入内河中 ( 4) “中水 ”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 根据你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 “中水 ”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 。利用 “中水 ”的实际意义是 。 ( 5) 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 X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X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活性炭 ( 2)肥皂水 加热煮沸 ( 3) B、 C ( 4)沉淀 过滤 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污水排放,降低污

21、染) ( 5) ClO2 试题:( 1)利 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 2)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会影响肥皂的起泡,在对水加热煮沸时,水中钙、镁离子会形成沉淀而降低水中离子含量;因此,通常使用肥皂水区分水的软硬,而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3)将生活污水、垃圾倒入河水中,都会造成内河水质下降; ( 4)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 “中水 ”的过程中,需要除去水中的一些固体不溶物及异味,因此需要进行过滤和吸附操作;中水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因此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降低污染); (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保持不变,故可推断出 X的化学

22、式为 ClO2. 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了解水的污染、掌握水的净化常用的操作方法及净水原理,这是解决问题所需具备的基础 ( 5分)下图是水在通电时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得出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H2O 2H2 + O2 试题:在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中,水分子分解为 H原子和 O原子,然后 H原子结合为氢分子, O原子结合为氧分子,在整个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则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是否可分;由图可知反应物为水,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

23、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实验;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较简单,关键是抓住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与课本中所学的水分解相联系,明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来解答 ( 8分)图 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图 2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图 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 2横线上的数字是 。 (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3个钠原子 ; 氯离子 。 ( 3)图 1所示的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元素。 ( 4)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_(填序号)。 核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 5)

24、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 答案: (1) Na ; 7 (2) 3Na ; Cl- (3) 氯 元素 (4) (填序号) (5) NaCl( 2分) 试题:( 1)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字母表示的是元素符号,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和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图 1方框中的元素是钠元素,此处填写元素符号;图 2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可以知道图 2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 2)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故 3个钠原子可表示为3Na;氯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1”省略不写,故氯离子可表示为 Cl-; ( 3)根据元素名称氯为 “气 ”字

25、头,故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 4)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字母表示的是元素符号,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和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不可获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填 4; ( 5)氯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7,易得到一个电子而达到 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带上了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而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所以带上了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Cl 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 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

26、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 计算题 ( 6分)消化药片所含的氢氧化镁 Mg(OH)2能与胃酸(主要成分 HCl)反应,达到去除过多胃酸的目的。某种消化药片的标签如图,医生为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处方为每日三次,每次两片。试计算,患者按处方服用,理论上每天的药片可以与多少毫克 HCl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Cl 答案: .9 mg 试题:解:设理论上可与质量为 X的 HCl反应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58 236.5 23250 mg X X=1887.9 mg 答:理论上可以与 1887.9 mg的 HCl反应。

27、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探究题 ( 12分)图 A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在 集气瓶中装入少许水,会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烟状物迅速溶解 )。 ( 1)实验原理: 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密闭的装置内,由于 被消耗,生成固体物质,该装置内气体压强 。 ( 2)实验探究: 第一步:集气瓶装入少许水,然后将集气瓶空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28、 1/5。 ( 3)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该实验证明了氧气具有 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 (写一点) ( 4)反思与评价: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1/ 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讲一点)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B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 5)拓展迁移: 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 中氧气的含量?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 填 “能 ”或 “不能 ”),理由 。 答案: (1) 化学方程式为 4P +5 O2 2P2O5 氧气

29、被消耗,该装置内气体压强 减小 (3) 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 氧气具有的性质 支持燃烧 氮气性质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难溶于水 ) (4) 原因可能是 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等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讲一点) 优点: 装置始终密封,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5) 不能 (填 “能 ”或 “不能 ”),理由是 镁燃烧不仅能跟氧气反应,还能跟氮气反应,水面上升超过 1/5 ,无法证明空中氧气的含量。 试题 :( 1) 1该反应中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化学方程式为 4P +5 O2 2P2O5; 2在密闭的装置内,由于磷与氧气反应,氧气被消耗,生成固体物质,

30、该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 ( 3) 1由实验原理可知,水进入瓶内的体积应为被消耗的氧气体积,故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2该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剩余气体是氮气,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 4)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 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1/5,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装置漏气; 红磷量不足; 3未等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等 ( 5)由 “镁 +氧气 氧化镁,氮气 +镁 氮化镁(固体) ”可知:镁燃烧时不但消耗空气里氧气,也能消耗空气里的氮气,因此不能用镁代替红磷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点评:通过本题可以加深对 “测定空气量氧气含量 ”这一实验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同时还提高了对预防空气污染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