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5月(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31141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5月(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5月(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5月(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5月(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5月(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 5月(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所示文物,最有可能是图所示原始居民使用过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远古居民的认识,观察图片最右边的头像,判断是北京人头像, A项是打制石器,打制石器是一种简单的劳动工具,但也反应了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 BC 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山顶洞人遗址, D项是河姆渡氏族使用的骨耜,因此,本题选 A。 考点:我国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我国境内最早人类的识记能力,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教材重点基础知识,对于他们的生活时代,体形体貌特

2、征,生产生活状况,同学们要注意把握。 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 84 年、电动机为 65 年、无线电为 35 年、雷达为 15年;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 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 5年、晶体管为 4年、激光器仅为 1年。由此表明 A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B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C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具 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D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科技不等于生产力,只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由于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

3、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分析表格发现,科技成果从发现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最多 84年,最少 1年,这说明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 C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是科技革命的表现,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本题选 B。 考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的结合还不是很密切,到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科学和技术就紧密结合起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和技术结合更加紧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表现,对于三次科技革命,同学们要下功夫去比较,理解和识记。 “比较 ”有助于我们准

4、确掌握历史概念,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明在比较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之后发现,两次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大国操纵 B惩处德国 C限制日本 D确立世界新格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 1月,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控制,巴黎和会主要是制裁德国,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美英日三国其主导作用,华盛顿会议主要是对日本进行限制,所以本题选 C。 考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对比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比较能力,比较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

5、题型,解答比较题主要是找比较项,然后进行对比得出答案:,这两次会议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 课本知识就能直接答出答案:。 维克多 雨果曾写道: “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 所有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初步反映这一预想的国际组织是 A协约国集团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联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欧盟成立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 “所有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判断出这是

6、欧 洲的一体化,根据所学知识, 1991年 12月 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 ”和 “欧洲政治联盟 ”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 “马约 ”)。 1992年 2月 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 1993 年 11月 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1993年 11月 1日 “马约 ”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本题选 D。 考点:欧盟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材料信息 提取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型选 择题是考试常见的一种题型,解答是需注意几点:一

7、是要读懂材料,看材料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二是把材料表达的意思和教材知识结合起来,三是观察题目给出的选项那个最符合材料表达的意思,最后得出答案:即可。 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其主题应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 “一国两制 ”与祖国统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少数民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题目中的这几个图片都和少数民族有关,图 1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成立的自治区,图 2是少数民族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图 3是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兴建的铁路,图 4是对少数民族的考查报告,四幅图片反应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关系,本题选 B。 考点:

8、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中国历史上有多个少数民族,中华文明的历史是各个少数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华文明是由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在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为中国多种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治理国家,抗击外侮,发展经济等方面,它们也功不可磨灭。 以下是初三某班以 “周恩来的外交风云 ”为 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 A民族大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 B力挽狂澜 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 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 中印谈判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周恩来外交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发的的逼蒋抗日的

9、兵变,是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发展的结果,不属于外交方面, B,C,D三项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参与的外交大事,本题选 A。 考点:周恩来的外交风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周恩来外交的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5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 的努力下,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就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对于新中国的建国初期和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就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图所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中情景。这次会议召开于我国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抗日战争即将结

10、束时召开的党的七大的认识,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为了尽快结束战争,解决战后国内外的一系列事情,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党的七大,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努力奋斗,终于在 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胜利。 B,C,D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 A。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七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中共党史上重要会议的识记能力,中共党史上有几次重要的会议,如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等,党史上的重要会议是命题的重点,同学们对这 些重要的会议要一一掌握对比,党的七大在教材中

11、属于基础知识,是送分题。 时至今日,卢作孚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稍显陌生,但是作为一个重庆名人,他曾经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卢作孚不应被遗忘,主要是因为他 A踊跃参军参战,争取抗战胜利 B组建民生公司,积极组织抗战运输 C组建 “献金委员会 ”,开展献机活动 D成立川东地下党,与国民党作斗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庆名人卢作孚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卢作孚,原名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家境贫寒,辍学后自学成材; 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1952年在重庆服用安眠药辞世;建国初年

12、,毛泽东曾对黄炎培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 4个人是我们万万不可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工业的张謇;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 卢作孚跨越了 “革命救国 ”、 “教育救国 ”、 “实业救国 ”三大领域,生涯中充满艰辛 、风险和挑战,并且在几个方面都各有成就。本题选B。 考点:卢作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历史人民在中国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为中国革命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些历史人物,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这是中共中央赠送给国民革命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烈

13、士的挽联。挽联中的 “孤城 ”指 A临沂 B藤县 C临城 D宿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民革命军王铭章烈士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王铭章,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今成都市新都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刚毅、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 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本题选 B。 考点:王铭章烈士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抗日志士王铭章的认识,在中国革命史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

14、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人民也永远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人们习惯用 “秦皇汉武 ”来合称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具有雄才伟略的皇帝。他们 A都曾经对匈奴用兵 B都大规模修筑长城 C都对地方采取分封制 D都统一了货币与文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皇汉武功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完成了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功大于过,汉武帝雄才大略,政治,经济,思想,军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其中他们两人的共同点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队进攻匈奴,收复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

15、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西汉建立后,汉武 帝命令卫青霍去病率军队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中原政权的威胁, 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秦皇汉武的主要措施和功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本题另外的考查角度还可以以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为情景命题,构思新颖,是很好的命题形式,秦皇汉武是我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封建君主,他们的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希望同学们对历史人物要进行全方位的细致的掌握。 下

16、列科技成就,属图所示人物所为的是 A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造纸术 B世界上最 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C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D撰写东汉初期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的认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祖冲之,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数学成就巨大,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突出成就是取得了比较精确的圆周率,祖冲之利用割圆术,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 3.1415926-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近千年。题目中 A项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B项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成就, D 项是东汉时期的

17、数学家编写的数学著作,本题选 C。 考点:祖冲之与圆周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圆周率的识记能力,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图是一本书的目录,这本书应该是 A论语 B孙膑兵法 C伤寒杂病论 D史记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史记记载历史范围的认识,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多年的历史,题目中的这本书,有五帝,有夏朝的历史,还有战国时期的历史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是在史记记载的范围内 , A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言论编纂的, B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孙子的代表作, C是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的代表作,本题选 D。 考点:史记

18、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对中国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史记诞生于公元前 1世纪中国西汉时候,它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 3000 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同学们要好好的掌握。 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要借助了三件武器 鸦片、商品、炮舰。英国使用这三件武器的先后顺序是 A炮舰 商品 鸦片 B商品 鸦片 炮舰 C鸦片 商品 炮舰 D炮舰 鸦片 商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9、, 19世纪中期,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的商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很难销售,于是向中国输送鸦片,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林则徐禁烟运动后,英国以此为借口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因此英国都是开中国大门的先后顺序是商品,鸦片,炮舰,本题选 B。 考点: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方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受屈辱的开始,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同学们要对该战争的原因,时间,性质,战败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及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掌握。 下列有关戊戌变法

20、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变法开始于 1898年 6月 B其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它是一次资产阶级爱国政治运动 D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在 19世纪末民族危亡时期,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1898 年 6 月,光绪帝颁布诏书,维新变法开始,到九月共经历了 103天,历史上也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时一次资产阶级爱国的政治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其根本目的是要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只是手段, A,C,D符合题意, B项错误,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君主立宪制,所以根据目的不可能是推翻清政府统治,本

21、题选 B。 考点:戊戌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 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要对戊戌变化的基本史实识记清楚,二是要对戊戌变法 的内容进行理解,最后才能得出答案:。因此对于历史问题,我们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 以下是孙中山缔造资产阶级共和国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成立中华民国 创办民报 创立兴中会 组建同盟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历史功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成立中华民国是 1912年 1月 1日, 创办民报是在 1905年 11月 26日在日本东京创刊, 创立兴中会是在 1894年, 组建同

22、盟会是 1905年 8月,按时间顺序是 ,本题选 A. 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清楚,知道他的历史功绩和作为,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人物一定要掌握他的历史活动过程以及对历史做出的贡献。本题还可以改成图片题 : 下面历史人物,主张进行武装斗争,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是 : A B C D 综合题 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地处中国西南,被 誉为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重庆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她见证了中国的历史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文物出土于重庆忠县,它反映了重庆

23、地区雕塑的杰出成就,你知道它的名称是什么吗?( 1分) 重庆是中国战时陪都。作为陪都的重庆获得了哪些发展机遇?但同时又遭受了哪些灾难?( 2分) 近代日本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打开了重庆的门户?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政府又于哪一年开放了重庆?近代重庆的开放和现代重庆的开放有何本质不同?( 3分) 答案: (1) 乌扬阙 (2) 机遇: 沿海工厂企业内迁重庆,促进重庆经济发展; 全国文化团体和文化、教育名人汇聚重庆,促进重庆教育文化发展。 灾难: 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给重庆人民带来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官僚资本对重庆经济的掠夺。 (3) 马关条约; 1992年;不同:近代重庆是被迫开放,加深了列强

24、对重庆的掠夺,现代重庆的开放目的是为了发展重庆的经济,带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重庆近代兴衰荣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文物的形状知道是乌杨阙,乌杨阙发现于忠县乌杨镇,2001年,在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发掘出土, 是我国目前幸存的、大多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的 30余处汉阙中,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并发现了相关的阙址、神道、墓葬的阙。乌杨阙今陈列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庭,也是所有汉阙中第一个作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汉阙。 ( 2)根据所学知识,重庆作为战时陪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沿海工厂大量内迁,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重庆也是全国

25、文化团体和文化教育名人汇聚的地方,有利促进了重庆文化教育的发展。 ( 3)根据所学知识, 1895 年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有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的内容, 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规模,开放了重庆,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被迫开放的,列强对重庆进行侵略掠夺,后者是主动开放的,互惠互利,目的是要通过开放带动重庆经济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 考点:重庆的荣辱史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重庆是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开放的城市,见证了旧中国的屈辱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成就,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富国富民的必由之路,改

26、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特区的设立扩大了本国的对 外贸易;引进了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 “松绑 ”成为了二十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政府对此让权放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进行利税改革等。中国自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材料二 2

27、0世纪 3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界已经流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芝加哥学派 ”。该学派主张危机时期实行国家调节,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以消灭失业。罗斯福在实施新政的过程中采纳了部分思想。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什么?( 1分)结合材料一归纳政府是怎样给企业 “松绑 ”的?( 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1分)请举例说明新政措施中采用了 “芝加哥学派 ”的部分思想。( 1分) 根据两则材料归纳两大改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分) 答案: (1) 政府过多的干预 让权放利; 扩大企业自主权; 政企分开; 所有权

28、和经营权分开; 进行利税改革。(任答两点即可) (2)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工代赈。 (3)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政府干预太多,对企业管的过死,完全没有自主权。农村改革后,我国企业也开始了改革,主要是让权放利;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进行利税改革。(任答两点即可) ( 2)根据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面对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了新政,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材料中芝加哥学派主张实行国家调节,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举办公共

29、工程以消灭失业。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方法实践了芝加哥学派的思想。 ( 3)纵观两则材料,两者改革的共同点是加强了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适当放权。 考点:中国改革和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实践证明,改革是国家富强必由之路,要想实现富国强兵,就要改革,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开 放,增强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阅读材料 汉皇朝是空前统一的大国,国力强盛。有力量对外发展,积极对周边民族和国家进行政治军事活动,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当时汉皇朝的外交活动,通过陆路和海路,几乎遍及亚洲,影响远达欧、非。同时汉

30、皇朝吸引了有关民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丰富了我国当时的经济、文化。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 请回答: (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汉皇朝对外发展的条件及产生的影响。( 3分) ( 2)汉朝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什么?( 1分) (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汉时期 我国对外交流的发展状况。( 2分) 答案: (1) 条件:国家空前统一,国力强盛;影响:影响远达欧非。同时汉皇朝吸引了有关各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丰富了我国当时的经济、文化。 (2) 丝绸之路。 (3) 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中国人到朝鲜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在中国工匠的帮助下,当地人

31、掌握了铁器制造技术。 两汉时期,日本时节常到中国。公元 57 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与汉王朝同好。汉光武帝赠给 “汉倭奴国王 ”金印一枚。 公元 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 今波斯湾后没有继续前行。但了解了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 166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汉王朝对外交往发达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时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经济上采取措施,国力强盛,军事上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并

32、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国家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这成为汉皇朝对外交往发达的重要条件, 产生的影响是:影响远达欧非。同时汉皇朝也善于吸收和利用,吸引了有关各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从而丰富了我国当时的经济、文化。 ( 2)根据所学知识,张骞通西域后,逐渐开辟了一条对外交往的通道是丝绸之路。 ( 3)根据所学知识,西汉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发达,主要史实有:和朝鲜的交往,一些中国人到朝鲜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朝鲜人从中国学去了铁器制造技术。和日本,两汉时期,汉光武帝曾赐予日本汉倭奴国王金印一枚。和欧洲,公元 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虽然没有成功,但甘英

33、了解了途中的风土人情和一些基本情况 , 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这是中国和欧洲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考点: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对外交往发达,同学们要识记和掌握,我国对外交往的基本脉络是:先秦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不够发达。秦汉至元朝推行积极的外交,中外友好往来频繁,形成中华文化圈,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空前繁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进步。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达到高潮。明清时期,开始遭到外来侵略,中国逐步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近代欧洲涌现了许多 文化 “巨人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 “巨人 ”

34、所在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方框内。( 2分) A 17世纪伟大的戏剧家,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B 19 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等 答案: 从左自右: A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 17-19世纪欧洲科学家,启蒙思想家,与文学艺术家国别的认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根据 17世纪伟大的剧作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的信息,判断这是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因此,最左边的框填 A,根据 19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信息,判断是 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因此,最右边的框填 B。

35、 考点:近代欧洲科学家,启蒙思想家,与文学艺术家国别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近代欧洲历史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也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高举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向封建神学和封建专制猛烈开炮,促进了近代欧洲思想的解放,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真实反映了俄国历史,在启迪人们的心灵,思想解放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下 列材料后判断: 材料一 (商鞅)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准许民间买卖田地。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也陆续转向私有。 商鞅虽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的新

36、法,所以秦的国势继续发展。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如有违犯,当加降黜;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意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等。他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他的改革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 合。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以上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 “”;违背了以上材料表达的意思,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商鞅变法中国家奖励努力耕织的人,惩罚弃农经商和因懒惰而贫穷的人。( ) 商鞅变法后,土地私有制度在秦国逐渐确立起来。( ) 北魏孝文帝禁止鲜卑人在任

37、何场所说鲜卑语,必须说汉语。( ) 北魏孝文帝在多方面采取措施促使鲜卑族汉化。(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 答案: (1) (2) (3) (4)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题目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奖励耕织,材料一中没有表述,所以划 。 ( 2)从材料一中 “(商鞅)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可以看出该结论在材料中能体现出来,所以划 。 ( 3)从材料二中看,孝文帝禁止北魏人在朝廷上说鲜卑语,该说汉语,所以该结论违背了材料表达的意思,划 。 ( 4)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禁止

38、说鲜卑语,提倡汉胡联姻,迁都洛阳等,目的就是促使鲜卑族汉化,该结论在材料中有 体现,所以划 。 (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改革都促使了社会的发展,商鞅变法促使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封建化的过程,结论是材料体现的内容,所以划 。 考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点评:本体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是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为求发展,在我党哪次会 议上作

39、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分) “二战 ”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 “二战 ”的爆发。请问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在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斗争下, “二战 ”最终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告终。请问,这一联盟最后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 2分) “二战 ”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请问新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有哪些?( 2分) 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结合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原因和当今形势,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上,你能得到 什么启示?( 2分) 答案: (1) 十一届三中全会 (2) 实质:纵

40、容侵略;标志: 1942年 1月 1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3) 全球化、信息化和科技化(任答两点即可) (4) 主要因素:雅尔塔会议: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宗教纷争、民族矛盾和恐怖主义。 启示:世界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共谋世界发展。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和平与发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复兴中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2)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前夕,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以保证大国的既得利益,是纵容侵略的行为。为了应对人类共同的威胁法西斯, 1942年 2

41、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3)根据所学知识, “二战 ”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当今世界全球化经济趋势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另外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成为新经济最显著的特征。 ( 4)根据所学知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安定, 大国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成为当今世界的威胁。启示是面对共同威胁,世界人民应团结起来,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应对共同的问题。 考点:和平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和平与发展

42、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其它的一切都要服从与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但形势并不乐观,所以我们要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经济,和世界人民一道反对共同的威胁,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为人类的共同发展而努力奋斗。 填表题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3分) A既是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改革开放设立的经济特区 B 20世纪 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C全国农村率先搞 “包产到户 ”的典型 答案:由上到下: CA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认识,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最上面的地点在安徽境内,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 “托孤

43、 ”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 “小岗精神 ”,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率先搞起 “包 产到户 ”的典型,因此是 A。中间的地点是在福建境内, 1842 年的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此处选 A,最下面的位于广东省, 20世纪 80年代 ,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深圳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本框填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逐渐富裕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 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