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1205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折弯 B酒精挥发 C水果腐烂 D冰块融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铁丝折弯只是形态、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酒精挥发,酒精由液体变成气体,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水果腐烂,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D冰块融化由固体变成液体,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2、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 9 B氟是非金属元素 C核外电子数是 19 D相对原子质量是 19.00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部分信息可知, A原子序数是 9,故正确;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B氟是非金属元素,故正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是等于 9, C核外电子数是 19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是 19.00正确,故选 C 考点: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因为碘能溶

3、于酒精形成溶液,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油污能溶于汽油形成溶液;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氯化铁。故选 B。 考点:乳化作用、溶液的形成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八月十五桂花香 分子不停地运动 B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C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kg 分子的质量很小 D 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 0.024 m3的钢瓶中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A.八月十五桂

4、花香就是分子不停地运动,正确; B.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间的间隔改变,该项正确; C.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kg,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该项正确; D. 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 0.024 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而不是氧分子的体积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故 D错误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甲烷和空气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答案: B 试题分析:甲烷、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因此气体本身都会燃烧;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都能灭火;氧气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

5、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剧烈 A、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木条燃烧无变化的是空气,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空气,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会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不能将它们区别开。该选项符合题意; C、甲烷被点燃,并且是蓝色火焰,空气无现象,所以能将它们区别开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会熄灭,一氧化碳易燃,气体燃烧,所以能将它们区别开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气体的性质故选 B。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 M 加入到广口瓶中,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则 M和 N可

6、能是 稀盐酸和石灰石 水和氧化钙 水和氢氧化钠 水和硝酸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说明广口瓶内压强变大。 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广口瓶内压强变大; 水和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广口瓶内压强变大;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广口瓶内压强变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故选 B。 考点: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 CO2中少量的 CO 点燃 B 鉴别 Cu和 Fe3O4 观察颜色 C 鉴别 H2O 和 H2O2溶液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 MnO2 D 除去 KNO3中少量的 NaCl 配制较高温度下

7、的饱和溶液,再冷却、过滤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原则是除去杂质但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物质只能跟杂质反应不能和主要物质反应,再结合物质的性质作出选择。 A、 CO2中含有少量的 CO,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此时 CO点不着,故选 A; B、 Cu呈红色, Fe3O4呈黑色,通过观察颜色可鉴别; C、鉴别 H2O 和 H2O2溶液,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 MnO2有气泡产生的是 H2O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 H2O,故可鉴别开; D、除去 KNO3中少量的 NaCl,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配制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 KNO3晶

8、体会析出,而 NaCl留在滤液内,过滤,可提纯 KNO3故选 A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物质的性质 连二亚硫酸钠( Na2S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该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2O4 =Na2S2O3+X+S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O2污染空气 B X的化学式为 Na2SO4 C Na2S2O3中 S的化合价为 +2 D Na2S2O4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保存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SO2有毒会污染空气,故说法合理;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X的化学式为 Na2S,故 B错误; C在化合物

9、中,正价负价的代数和为零,设 Na2S2O3中 S的化合价为 x,( +1)2+2x+( -2) 3=0, x=+2,说法合理。 D、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的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因此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保存,故 D说法合理。故选B 考点:物质的性质、化合价 工业上用甲、乙制备化学肥料丙,同时有丁生成。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乙、丁 丙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 1: 2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17: 44 反应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片信息可知: 2NH3+CO2一定条件 CO(NH2)2+H

10、2O,乙、丁分别是 CO2和 H2O,是氧化物, 正确; 丙的化学式为 CO(NH2)2,氮、氢原子个数比为 1: 2,故正确;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34: 44,错误; 反应中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正确,故选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 10 mg 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 16.9 mg 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 5 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可算出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A说法

11、正确; B、由包装标签可知含碘 20mg/kg,即可知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 10mg;故 B说法正确; C、根据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设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为 x: 100%=10;解答 x=16.9mg;故 C说法正确; D、根据成人每天需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 0.15mg,设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的质量为 y, 0.15mg=y 解答 y=7.5g;故 D说法错误故选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下列 4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 对应变化关系是 答案: D

12、 试题分析: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说法正确; B、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生成氯化钙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反应完全是溶液质量不再改变,说法正确; 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水,晶体析出,溶质减少,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晶体析出,溶质减少,过一段时间,温度降低,晶体又溶解少量,溶液中的溶质又增加一些,图像正确。 D、向盛有 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生成 O2的质量逐渐增大,故图像错误,选 D。 考点:图表信息类题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 ( 1)氯化钠和碳酸钠溶解度相

13、等时的温度为 。 ( 2) 20 时,碳酸钠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 “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其原因是 。 ( 4)向氯化钠、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会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 答案:( 1) 30 ( 2) 1 5 ( 3)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 响变化不大,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 4) NaCl、 NaOH; NaCl、 NaOH、 Na2CO3; NaCl、 NaOH、 Ca(OH)2 试题分析:( 1)由图可

14、知, 30 氯化钠和碳酸钠溶解度相等;( 2) 2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 20g, 20g溶解在 100g水中,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 5 ( 3)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夏天风吹日晒,水分蒸发氯化钠析出,所以夏天晒盐。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小,碳酸钠析出,所以 “冬天捞碱 ” 考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取用液体药品时,拿下瓶塞, 倒放 在桌面上,标签 朝向手心 ,防止残留的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 试管倾斜 ,瓶口与试管口 挨紧 ,故 A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

15、,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漏斗长管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 B错误; C.蒸发食盐是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该项正确;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因此该图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气中含有 21%氧气、 78%氮气、 0.94%稀有气体、 0.03%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等。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

16、积的 1/5,正确; B氧气具有氧化性,支持燃烧,具有助燃行,不是可燃性,错误;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正确。 D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呼吸,和体内游记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 需要,正确;故选 B 考点: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作清洁燃料 B碳用于冶炼金属 C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

17、性、热稳定性等。 A氢气作清洁燃料,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B碳用于冶炼金属,利用木炭具有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 C、氧气用于切割金属,利用氧气的氧化性,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由固体变成气体,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利用其物理性质。故选 D 考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中含有 21%氧气、 78%氮气、 0.94%稀有气体、 0.03%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等。故选 A。 考点:空气的组成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18、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是指 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故选 A 考点:元素的定义、元素的化学性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Fe 答案: C 试题分析: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元素含量居前四位的是OSiAlFe,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 C 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 根据 “原子量 ”递增的顺序,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拉瓦锡对空气的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B、卢瑟福通过 粒

19、子散射的实验研究原子的结构、量子力学;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D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选 C 考点:化学史 食用瘦肉、蛋、鱼等可以补铁。这里的 “铁 ”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宏观概念,不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选 A 考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存在形式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4Al + 3O2=2Al2O3 B Zn + H2SO4=ZnSO4 + H2 C CaCO3 CaO + CO2 D 3MnO2+4Al 3Mn+2

20、Al2O3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属于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C属于分解反应 ,正确答案:;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B、 D属于置换反应;故选 C 考点:化学反应类型 配制 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答案: A 试题分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所用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用于测量固体质量,药匙用于取

21、用固体药品,量筒、胶头滴管用于量取和滴加液体,烧杯用于配制溶液,玻璃棒用于搅拌,加速溶解。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使晶体结晶,故选 A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仪器的使用 反应 H2 + Cl2 2HCl中,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种类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宏观上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参加化学反应不变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微观上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一定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种类;可能改变:分子数目。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故选 B。

2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 A方便添加木材 B升高木材的温度 C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D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答案: D 试题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 1)增大氧气的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A、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 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 B选项错误; 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选 D 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牛奶、豆浆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冰水都是水这一种物质,属

23、于纯净物;蔗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D 考点:溶液的概念;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下列符号中,表示 2个氢分子的是 A H2 B 2H C 2H2 D 2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H2表示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 1个氢分子、 1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B 2H表示 2个氢原子; C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该选项正确; D 2H+表示 2个氢离子,故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填空题 “碳 ”的世界丰富多彩。 (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金刚石 石墨 C60 结构 用途 作电极材料 作超导体材料 相应的性质 硬度大 表中几

24、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物理性质却不相同,原因是 。 (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 “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 (如图所示 ),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 “碳海绵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吸附性 B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麦穗上的碳海绵 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CO2 答案:( 1)钻探机钻头 (或切割玻璃等 ) 能导电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或结构不同 ) ( 2) +2 ( 3) ABD 试题分析:( 1

2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体现性质。金刚石硬度大,可以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等,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电极材料;物理性质却不相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或结构不同 );( 2)MnCO3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在化合物中,正价负价的代数和为零,设MnCO3中 Mn元素的化合价为 x, x+4+( -2) 3=0, x=+2 ( 3) “碳海绵 ”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 A具有吸附性正确;因为它是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故 BD正确。 考点:单质碳的性质和用途 维 C泡腾片是一种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下图,将其溶于水会观察到有许多气泡产生。 ( 1)维 C泡腾片主要

26、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化学式)。 ( 2)维生素 C( C6H9O6)由 种元素组成,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 3)某小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研究。甲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是 CO2、 O2、CO、 H2、 N2。乙同 学认为不可能是 N2,其理由是 ;丙同学认为不可能是 CO或 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 H2易燃易爆, CO ;检验该气体是否为 CO2的方法为 。 答案:( 1) C6H9O6、 C6H8O7 ( 2) 3 8 1 ( 3)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 有毒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试题分析:( 1)有机物属于含碳的化合

27、物,由图片信息可知: C6H9O6、 C6H8O7属于有机物 ( 2)由维生素 C化学式( C6H9O6)可知由 C、 H、 O三种元素组成。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 19=8 1 ( 3)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没有氮元素,生成的气体中不可能是N2 CO和 H2有毒不可能有;检验该气体是否为 CO2的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考点:化学式有关计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 1)煤、天然气和 常称为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 ( 2)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

28、室气体。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 (填 1种即可)等新能源。 ( 3)低碳经济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符合 “低碳经济 ”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 4)在汽车尾气管上安装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气体在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无毒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现用 C3H4合成 C5H8O2,若让反应物中的原子 100的转化为 C5H8O2,即可实现 “零排放 ”,该反应中还需要另外两种反应

29、物,其分子个数比为 1: 1,则应选择的反应物为 (填字母序号)。 A CO2和 CH3OH B CO2和 H2O C H2和 CH3OH D H2和 CO 答案:( 1)石油 甲烷(或 CH4)( 2)风能(或地热能、潮汐能等)( 3)BC ( 4) 2CO + 2NO N2 + 2CO2 ( 5) D( 2分) 试题分析:( 3)低碳经济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火力发电以煤为燃料,会产生大量的 CO2 (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写正确的化学式、配平、注明有关条件, 2CO + 2NO N2 + 2CO2 ( 5)由 C3H4合成 C5H8O2,另外两种反应物,其分子个数比为 1: 1,

30、两个 H2和两个 CO正好合适 考点:低碳生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某中学进行的实验操作考查,制定了四个考签: O2的制取; CO2的制取; 配制 50g10%的 NaCl溶液; 粗盐提纯。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 ( 1)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上图中仪器 D的名称为 。 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 (填实验名称),该实验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代号)。 ( 2)乙同学在完成 “配制 50g 10%的 NaCl溶液 ”实验过程中,通过计算,需称量 NaCl g,溶解 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其作用是 。 ( 3)丙同

31、学抽到的考签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酒精灯 二氧化碳的制取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ACG ( 2) 5 搅拌,加速溶解 ( 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试题分析:( 1) 酒精灯 根据有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实验名称是二氧化碳的制取 化学方程式: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用到仪器分别是锥形瓶、集气瓶、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 ( 2) NaCl 的质量为 50g 10%=5 g 溶解 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3)其反应

32、的化学方程式为 KMnO4 K2MnO4 + MnO2 + O2 考点:实验操作、气体的制取 计算题 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 +2H2 高温 Si+ 4HCl。请计算要获得 56g硅( Si),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 答案: g 试题分析:知道硅的质量是 56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求出 需要氢气质量, 设: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x。 SiCl4 + 2H2 高温 Si + 4HCl 4 28 x 56 g x = 8g 答:至少需要氢气的质量为 8 g。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简答计算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图

33、所示的实验。 已知: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生成 BaSO4的质量为: 10g + 87g + 54.65g - 140g = 11.65 g 设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 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 142 233 117 x 11.65g y x = 7.1g y = 5.85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10g-7.1g) + 5.85g = 8.75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

34、25%。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Na2SO4的质量 +水的质量 + BaCl2溶液的质量 = BaSO4沉淀的质量 +NaCl质量 BaSO4沉淀不溶于水,不是溶液的质量,故生成 BaSO4的质量为: 10g + 87g + 54.65g - 140g = 11.65 g 由 BaSO4沉淀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 7.1g,求出样品中含有 NaCl的质量 10g-7.1g=2.9 g 再加上生成 NaCl的质量就是反应后溶质的总质量: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9 g + 5.85g = 8.75g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35、 = 100%=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探究题 实验 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请根据下述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从 b端通氮气;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从 a端通二氧化碳;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答案:( 1) 4P + 5O2 2P2O5 注射器中的水流入锥形瓶,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6mL时停止下流。 ( 2)分子在不断运动,氨分子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氯化铵为白色固体等) ( 3) ( 2分) 试题分析:空气中含有 21%氧气、 78%氮气、 0.94%稀有气体、 0.03%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等。空气

36、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5,白磷着火点低,易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4P + 5O2 2P2O5,燃烧后消耗氧气,使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部大气压,注射器中的水被吸入锥形瓶内。消耗氧气体积为 220mL1/5=44 mL, 注射器中的水还剩 50 mL - 44mL=6 mL ( 2)分子在不断运动,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小运动速率快,氯化氢相对分子质量大运动速率慢,氨分子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生成的氯化铵为白色固体 ( 3) 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从 a端通二氧化碳,可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从 b端通氮气,赶走瓶内二氧化碳, 从分液漏

37、斗中滴加适量水,此时水不能使石蕊变色,从 a端再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是石蕊变红。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分子在不断运动、二氧化碳的性质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 “捕捉 CO2”、 “释放 CO2”,实现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 ( 1)能证明 “释放 CO2”的现象 是 。 ( 2)装置 B的作用是 。 ( 3)实验后小组同学对 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 氧化钙; 氧化钙与碳酸钙; 碳酸钙 【进行实验】甲同学取一定量的 D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

38、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 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 成立,其理由是 。他又重新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 成立,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 。写出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网 (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上述设想的优点 有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 CO2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答案:( 1) C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 2)防倒吸 (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 取 D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39、有气泡产生。( 2分) CaO + CO2 CaCO3 ( 4) ABC 试题分析:( 1)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aCO3 CaO + CO2 二氧化碳进入 C中使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后,试管内压强减小,装置 B可防倒吸。(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故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 成立;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区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证明有氧化钙,而碳酸钙与水不反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有碳酸钙。 ( 4)碳酸钙是常见易得物质,故 ABC 皆可。 考点:物质的鉴别、碳酸钙的性质用途

40、 推断题 下列 AH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 8种物质,由 H、 C、 O、Ca、 Cl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 1) A为黑色固 体,可用于冶炼金属,写出体现该用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 2) B和 C为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 D、 E、 F、 G为含一种相同元素的化合物,其中 E、 F含不同的原子团,其转化关系为 DEFG。写出 DE、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D、 E、 F、 G中含有的相同元素为 。 ( 4) H具有可燃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H可能有毒 H一定为气体 H一定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

41、成 答案:( 1) C + 2CuO 2Cu + CO2 ( 2) 2H2O22H2O + O2 ( 3) CaO + H2O=Ca(OH)2 CO2 + Ca(OH)2=CaCO3 + H2O 氧元素或钙元素( 2分,答出一种给 1分) ( 4) 试题分析:( 1)可用于冶炼金属的黑色固体木炭,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2CuO 高温 2Cu + CO2( 2)由 B和C为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发生分解反应能生成 C分析可知, B为 H2O2, C为 H2O,转化的方程式为 2H2O2 2H2O + O2 ( 3)通过分析可知 DE、 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 + H2O =Ca(OH)2 CO2 + Ca(OH)2=CaCO3 + H2O F、 G中含有的相同元素,可能是氧元素或钙元素 ( 4)具有可燃性的可能是: H2、 CO、 C,故选 A 考点:物质的转化、化学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