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1254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史书记载,周成王以一片桐叶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桐叶封唐 ”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这个国家实施了 A禅让制度 B郡县制度 C世袭制度 D分封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准确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对 “周成王以一片桐叶将弟弟叔虞封在了唐 ”准确理解,也就是周成王把自己的弟弟分封在唐,据此分析可知 “桐叶封唐 ”体现的是分封制,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夏、商、西周的兴亡 分封制 关于权利法案、独立

2、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要英法美三国的法律文献,由已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分别是英、美、法三国的历史文献,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法为共和制,英法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而美国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颁布的,据此分析可知 ACD的表述不合史实,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3、人权宣言 列宁指出: “当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的民族战争。 ”这里的 “帝国主义战争 ”是指 A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B对外侵略战争 C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D对外殖民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列宁主要强调了拿破仑对外战争带有侵略、奴役的性质,侵犯他国民族利益,据此分析可知 “帝国主义战争 ”是指对外的侵略战争, B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战争的性质 186

4、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1865 年美国爆发内战,奴隶制废除;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进入快速的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时期。这说明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开始到来 B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C资本主义的时空发展在加大加快 D资本主义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联系优秀而知识可知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美国内战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 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 “脱亚入欧 ”,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三者都是带有资

5、本主义改革性质的社会变革,为各自国家的崛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此分析可知三国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时空发展在加大加快,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独立战争、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 “新时代 ”特征的发明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 “电气时代 ”,最显著的特征是电力的广泛应用, A是火车, B是汽车, C是飞机, D是电灯,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

6、 “瓦特 ”为功率计算单位是为了纪念某位发明家。下列与他的成就无关的是 A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 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 D蒸汽轮船的发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瓦特在工业革命中的贡献是改进了蒸汽机,使人类迈入了 “蒸汽时代 ”,利用蒸汽机出现了火车、蒸汽轮船的发明,而珍妮纺纱机与蒸汽机无关,据此分析可知 B的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蒸汽时代 ”的到来 工业革命的成果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里的 “新 ”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世界上

7、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英国工业化的发展,解题时抓住关键信息 “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蒸汽时代 ”的到来 英国工业化 1863年 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 “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

8、家统一 D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 A指的是制定 1787宪法,与美国南北战争不合,故排除; B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干所实现的目标不合,故排除;林肯在演说中要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前提是要实现祖国的统一,而颁布解放黑人努力宣言,只是废除了奴隶制,并不能最终实现林肯演说的目标, C 符合题意, D 不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美国南北战争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其所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誉为打开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爱

9、迪生 C牛顿 D爱因斯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牛顿的的成就,材料中 “科学家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打开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 ”等信息可以得出科学家应该是牛顿,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牛顿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 “全才 ”,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牛顿 2013年上半年 “中国流行语 ”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 “中国梦 ”“正能量 ”等词句。如果 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 “年度流行语 ”排行榜,你认为能上榜的是 A “新宪法颁布 ” B “苏联成立 ” C “新经济政策 ” D “

10、十月革命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解题时紧扣时间 “1917年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年 11月 7日,因此 D符合题意,而 A发生在 1936年, B发生在 1922年, C1921年开始实施,据此可知 ABC在时间上均不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月革命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进行 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都取得了成效 目的是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

11、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都在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下对经济发展做出的一些调整,都缓解了危机,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进行干预或调节,以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据此分析可知 均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2011年 4月 29日英国女王出席威廉王子的盛大婚礼,受到世人普遍关注。根据权利法案,下列对英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的象征 B在英国人民心中仍有较高的威

12、望 C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绝对权力 D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内容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英国在 1688年光荣革命后与 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只是国家的象征,在英国人民心中依然有较高的威望,据此分析可知 C 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准确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是 A百家争鸣 人们普遍赞同各家学派 B文艺复兴 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启蒙运动 追求民主与自由 D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13、革命的武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运动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因此 “普遍赞同各家学派 ”表述不合史实;文艺复兴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B不合史实;启蒙思想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据此分析可知 C的表述符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启蒙思想运动 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 通的共同影响是 A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沿

14、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和丝绸之路影响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因此 B的表述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新航路开辟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15、。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准确识记,特别是内容的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是 “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在经济上,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变革时代 商鞅变法 某班同学准备排演孔子的话剧,其中一个场景是孔子编写春秋。下列场景设计有历史知识性错误的是 孔子在查看史记等文献资料 考证到鲁国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

16、桌上有本兰亭序 在研究赤壁之战发生的背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时间跨度的准确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 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 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因此 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 3000余年间的历史,是由西汉司马迁所著,不可能出现在孔子时代, 在春秋的时间范围内, 兰亭序是东晋王羲之所书,不可能出现春秋 时期, 赤壁之战是在三国鼎立时期,不可能出现在孔子时代, 均不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 右为 “司隶校

17、尉 ”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 A主持管理长安太学 B检举皇族不法行为 C监督地方官员 D监察郡国长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司隶校尉 ”准确识记,由图片中 “汉 司隶校尉 印文 ”可知是汉朝的官职,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司隶校尉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据此分析可知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大一统的汉朝 政治制度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

18、融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国鼎立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局部的统一,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阶段,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此分析可知 A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秦、隋两朝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都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 都用暴力手段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隋朝代的相似的史实。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

19、有着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秦、隋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国家、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而 是发生在隋朝, 发生在秦朝,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荣一时的隋朝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指: 完全继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朝行省制度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强调的是后世,而且 “完全继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的表述不合史实,元朝的行省制与分封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20、因此 不合题意,而 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行省制 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A唐朝繁荣的文学 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指南针是北宋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火药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军事上,据此分析可知研究的主题是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故选 B

21、。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以和为贵 ”、 “和平交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鉴真东渡 文成公主入藏 岳飞抗金 郑和下西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对外的友好交往,解题时注意 “以和为贵 ”、“和平交往 ”,而且是 “古代对外开放 ”,由此可以直接得出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符合题意,而 文成公主入藏与 岳飞抗金,是民族问题不属于对外开放,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郑和下西洋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

22、不包括: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B有利 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C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得到加强,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C的表述不合史实,而 ABD的表述均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1416 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

23、条件的是 文艺复兴运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新航路的开辟 法国大革命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14-16世纪西欧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使人们认识到了人的重要性, 使世界逐渐联系成一个整体,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分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开始和深入的历史事件,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步入近代 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综合题 右图为 1913 年和 1937 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 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 20世纪 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24、 A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准确认识,图表中1913年到 1937年工业总产量迅速增长,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到 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据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而 ABC的表述均不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斯大林模式 (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炀帝大业

25、元年 ,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自西苑引谷 ,洛水达于河 ,又引河通于淮海 ,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四年 ,又发河北放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 ,引沁水南这河 ,北通涿郡。 通典卷十遭运 材料二:隋炀帝特别喜 欢外出巡游,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 “献食 ”。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请回答: (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它目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加以概括。( 2分) ( 2)材料

26、三中的江都指的是现在哪座城市?( 1分)该城市位于此河哪一段( 1分)今天的运河是否只剩旅游价值?( 1分)请阐述你的理由( 1分) ( 3)材料四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1分)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交流促进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分 ) (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1分) 答案:( 1)南北运输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巡游享乐( 2分) ( 2)扬州( 1分);邗沟( 1分);不是( 1分),还具有 “南水北调 ”、运输、考古等现实价值(任一点 1分) ( 3)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已经是当时的经

27、济重心)( 1分);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开发 )( 1分);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推动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 1分) ( 4)为经济建设服务;以人为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任一点 1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运河修建目的的准确识记,材料一中主要从利于发展经济发展的角度修建大运河,材料二主要是从 “喜欢外出巡游 ”即巡游享乐的角度修建大运河。 第(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大运河的准确识记,由已学知识可知 “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 ”中的江都指的是扬州,位于邗沟;今天的大运河不仅具有旅游的价值,而且具有 “南水北调

28、”、运输、考古等现 实价值等。 第( 3)问,主要考查江南经济的发展,材料中 “苏湖熟,天下足 ”指的是苏州、湖州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江南地区,原因可以从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推动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紧扣 “建设大型公共工程 ”,解答本题可以从建设大型公共工程为经济建设服务,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及节约资源等方面分析归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一时的隋朝 大运河;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 江南经济发展 ( 8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

29、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 2月 1日,亚历山大二世强调说: “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 材料二: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 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摘自(美国)帕尔默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三: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四: 1933年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 “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

30、人们的委托人。 ” 请回答: ( 1)上述四则材料中哪些改革使该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2分) ( 2)根据材料三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 l921年后俄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21年前后其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2分 ) ( 3)材料四中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就任总统的?( 1分)凯恩斯所说的“现行制度范围内的明智试验 ”指的是什么 ?( 1分) ( 4)上述改革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2分) 答案:( 1)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分) ( 2)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分 )实施新经济政策。 (1分 ) ( 3) 1

3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1分 ) 国家(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分 ) ( 4)改革要符合国情,政策应随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材料中涉 及到美国罗斯福新政、日本明治维新、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新经济政策,但是改变国家性质的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第( 2)问,主要考查俄国新经济政策,数据表格中的 “1921年 ”产量的增长,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21年苏俄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32、了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第( 3)问,主要考查 19191933 年经济的相关史实,依据 “1933年富兰克林 罗斯福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191933 年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由于在胡佛“自由放任主义 ”的措施下,没有能够使美国摆脱经济危 机,在此情况下罗斯福提出 “新政 ”就任美国总统,结合新政的内容与特点,可知 “现行制度范围内的明智试验 ”指的是国家(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认识分析的能力,本题所涉及的材料的主题是 “改革 ”,联系材料中的几个国家的改革,可以得出改革要符合国情,政策应随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33、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 7分)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战争造成的创伤依然存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条约签订后德国国内反应 一军人: “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这个条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 ” 一政府官员: “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 ” 一工人:

34、“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掉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 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 材料二 : 材料三: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判断材料中的某条约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定的?( 1分)请用史实说明该条约能否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1分) (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有何转变?( 2分) “全力以赴,摧毁日本 ”这幅漫画最早可能是在哪个历史事件后创作的?( 1分) ( 3)材料三反映了纳粹势力的灭亡,出现该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1 分) (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你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如

35、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1分) 答案:( 1)巴黎 和会( 1分);凡尔赛和约未能协调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激起了德国复仇主义的种子,为 “二战 ”埋下了祸根。 ( 2)由观望(隔岸观火、中立、置身事外)转为积极参战(对日宣战) (2分 ) 日本偷袭珍珠港。 (1分 ) ( 3)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1分 ) ( 4)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恐怖主义; (1分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巴黎和会的相关史实,依据 “侮辱了军人的尊严 ”“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 ”“巨额的赔款 ”得出指的是巴黎和约,

36、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未能协调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激起了德国复仇主义的种子,为 “二战 ”埋下了祸根。 第( 2)问,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图片中 “不被感染 ”到 “全力以赴,摧毁日本 ”反映了美国在二战中由观望(隔岸观火、中立、置身事外)转为积极参战(对日宣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才 “全力以赴,摧毁日本 ”。 第( 3)问,主要以图片的形式考 查学生对纳粹灭亡的准确认识,图片中的 “e”是德国纳粹党的标志,而其破损,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 4)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战争中获取的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从世界大战的反映过程中,得出了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恐怖主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世界大战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