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31265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九年级10月阶段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九年级 10月阶段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看作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杠杆可以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可以通过比较力的大小来判断杠杆类型,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为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动力等于阻力,为等臂杠杆。可以作出各个杠杆的力臂进行比较。 考点:杠杆的分类 如图所示,小球从左端由静止释放,在左右摆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左侧最高点的高度大于右侧最高点的高度 B左侧最高点的高度等于右侧最高点的高度 C从最高

2、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一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质量不变,高度降到最低,重力势能最小,速度达到最大,动能最大,所以不计空气阻力时,是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质量不变,高度升高到最高,重力势能最大,速度最小,动能最小,所以不计空气阻力时,是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所以机械能守恒;左侧最高点的高度等于右侧最高点的高度。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下列现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机械能转化时,能量减

3、小向能量增大的转化,如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A 图中动车匀速上坡,动能不变,势能增大,增大的势能不是由动能转化而来,而是由牵引力做功转化来的。 B图中脚踩滑板滑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人的动能。 C图中滚摆自下而上运动,滚摆向上运动,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图中火箭加速升空,动能与势能都在增大,机械能总量增大,是通过燃料燃烧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如图, “套圈 ”出手后,从 a点到 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套圈 ”由 a到 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B “套圈 ”在 b点的机械能大于

4、 a点的机械能 C “套圈 ”由 b到 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 D “套圈 ”由 a到 b再到 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套圈 ”在从 a点到 c点的过程是动力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的总量将保持不变。从 a到 b过程中,套圈向上升,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从 b到 c过程中,位置下降,重力势能减小,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 a到 c过程中, “套圈 ”位置先上升后下降,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机械能的变化 如右图示,轻质杠杆 OA中点悬挂重物,在 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 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 F的方向不变,

5、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从 A位置匀速提升到 B位置的过程中,力 F将: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大再变小 D不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动力为 F,始终与杠杆垂直,动力臂为 OA,阻力大小等物体对杠杆拉力即物体重力大小,阻力臂为 L2。当杠杆被提至 B位置时,力 F始终与杠杆垂直,动力臂 OA不变,阻力大小 F2不变,阻力臂 L2 减小,根据 F1L1=F2L2可知,动力 F在减小。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1,机械效率为 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2,机械效率为 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6、A W1 = W2, 1 =2 B W1 2 C W1 W2, 1 2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中提升同一袋沙子到二楼,克服沙子重力做的有用功相同。甲图中滑轮是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做的总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乙图中滑轮是动滑轮,克服动滑轮做的是额外功,拉力做的总功大于甲的总功。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 ,有用功相同时,甲的总功小,机械效率大。 考点:滑轮的功与机械效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 1 D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一定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

7、的功,功率的大小与功和时间有关。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所以有用功小于总功,机械效率小于 1.。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考点:机械效率与功率概念辨析 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功的存在有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A图中人提水桶的力是竖直向上的,运动是水平的,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人对物体不做功能。 B选项中人对米袋的作用力是向上的,运动也是向上的,所以人对米

8、袋做功能。 C选项中汽车没有被推动,物体没有运动,所以人对汽车不做功能。 D选项中举着杠铃不动,杠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人对杠铃不做功。 考点:功的存在条件 如图所示,我们在拖动行李箱时一般先拉出行李箱上方的拉杆,这样做目的是为了 A减小阻力臂,省力 B增大阻力臂,省力 C减小动力臂,省力 D增大动力臂,省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可以把行李箱看作是一个杠杆,人对拉杆的作用是动力,行李箱的重力是阻力,支点是行李箱的轮子中心。在拖动行李箱时,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是不变的,把拉杆拉出时,动力臂增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越省力。 考点

9、: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根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机械在地面上滑动时,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在使用滑轮时,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本题中 B选项是定滑轮不省力, C图中利用了动滑轮,可以省力。 考点:滑轮的作用及摩擦力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B使用省力杠杆一定费距离 C使用杠杆一定省力 D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们使用机械有的是为了省力,有的是为了

10、省距离,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所以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如果机械省力又省距离,根据功能的公式 W=Fs可以知道,此机械就省了功,所以不可能存在。 考点:杠杆应用概念辨析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 F的力臂是: A OA B OC C OD D F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杠杆的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可以从支点 O 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从支点到垂足间的距离即为力臂,在本图中 OC即为力臂。 考点:力臂的画法 实验题 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圆形轨道分别从 A处和 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

11、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 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图; 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 出的结论是 ; 实验时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答案:甲 使小球到达平时的速度相同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纸盒被推动距离的远近 不能 纸盒将一直运动下去,

12、不能根据纸盒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动能大小 试题分析: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在实验中要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质量和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在研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要控制质量一定,改变物体的速度,本题中速度的改变是通过小球滚下的高度来改变的,小球开始 时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同样要使小球速度相同,只要让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即可,在研究动能与质量关系时,就利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动能大小无法直接比较,本题中采用了转化的方法,把小球的动能转化为推动纸盒运动距离的远近,小球推动纸盒运动要克服纸盒与地面的摩擦做功,如果水平面光滑,纸盒被推动后将一直运动下去,就无法通过纸

13、盒运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动能大小。 考点:实验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请回答: ( 1)这两个实验 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 ; ( 2)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 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 2)单摆和滚摆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 试题分析:单摆和滚摆在上下运动时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当它们从高处向下运动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时,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把动能转化为势能

14、。由于它们在运动中受到空气阻力,要克服摩擦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小雪和小红在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的位置 . ( 1)小红 拉动弹簧测力计 ,使钩码匀速升高 ,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 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 0.2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 ,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 /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 /m 有用功 /J 总功 /J 机械效率 1 0.4 0.2 0.2 100 (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他们意识到出了错误 .请

15、你帮助找出原因 .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 (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 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 1)竖直匀速直线 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应为 0.6m ( 3) 66.7% ( 4)变大 试题分析:在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要竖直向上匀速直线拉动,拉力作用于动滑轮上,如果不竖直向上,会使拉力偏大,测得的机械效率将偏小。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此实验中动滑轮上有 3段绳子,则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 3倍,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计算错了。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动滑轮重及绳重和摩擦

16、有关,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做的有用功 多,其机械效率越高。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 A点处挂 4个钩码,在 B点处挂 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 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 3)实验结束后

17、,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 4)实验时只有 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 A点挂 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设计两种方案) ._ _ _; _ _ 。 (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 (选填对

18、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_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答案:( 1)左 ( 2)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不合理 实验次数太少,不具有普遍性 ( 3)杠杆自重对实验有影响 ( 4)在 C点挂 4个钩码 在 D点挂 3个钩码 ( 5)对 乙 乙便于测量力臂 试题分析: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实验前要把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如果实验前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后面实验中杠杆自身重力也有力臂,对实验会有影响。在实验的过程中,每次把杠杆都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是便于测量力臂,使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等于

19、力臂。如果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或拉力不与杠杆垂直,力臂不易测量。 考点:实验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在研究 “物体的重力势能跟高度是否有关 ”时,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的三个的铁块从不同的高度落下撞击陷入沙坑的情况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我们通过观察 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的 在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需要的三个质量 (相同 /不同)的铁块,这样作的目的是: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 1)木桩陷入沙坑中深度大小 ( 2)相同 研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 ( 3)质量相等时,物体的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试题分析: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在研 究它们的关系时要

20、利用控制变量,在研究重力势能与高度关系时,要控制质量一定。重力势能的大小无关直接观察比较,利用了转化的方法把重力势能的大小转化为对外功的多少,高处的物体下落时,利用重力势能能把木桩打入沙坑中,如果木桩被打入沙坑的深度越深,说明物体原来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考点: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填空题 举重运动员在 2S内把重为 1500N 的杠铃匀速举高 2m,在空中停留了 3S,那么他前 2S内对杠铃做了 J的功,前 2S内的功率为 W,后 3S内的功为 J。 答案: 杠杆可以分为 杠杆 杠杆 杠杆,下列根据中属于费力杠杆有 。(填序号) 老虎钳 钓鱼杆 定滑轮 答案:省力 费力 等臂 试题分析:杠

21、杆可以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可以通过比较力的大小来判断杠杆类型,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为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为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动力等于阻力,为等臂杠杆。老虎钳在使用中主要是用于省力;钓鱼杆是为了省距离,费力;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考点:杠杆的分类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时, _动力臂,可以 _动力,从而实现更省力(填 “增大 ”或 “减小 ”)。在图中, _图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螺帽。 答案:增大 减小 b 试题分析: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和动力臂成反

22、比,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小动力,达到更省力的目的。板手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螺帽对板手的作用力是阻力,在板手旋转时,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不变,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小动力,更省力。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在下图所示各个图中,物 G 重都为 12N,当物体静止时,拉力 F 各是多少?(不记摩擦和机械重): F1= N, F2= N, F3= N 答案: N, 6N, 12N 试题分析:使用不同机械时,各个动力不完全相同,第一张图是杠杆,动力 F1的力臂是阻力臂的四倍,动力 F1大小等于阻力的四分之一为 3N。第二张图是滑轮组,物体挂在动滑轮上,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拉力 F2等于物重的二分之一为 6N。第三

23、张图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它们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拉力 F3等于物重为 12N。 考点:简单机械动力与阻力的关系 图右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 P点自由释放,滚动到 Q 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 后变 ,重 力势能 。 答案:大 小 先变小后变大 试题分析:小球从轨道上自由释放,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变小,小球滚动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从最低点向 Q 点运动时,高度变大 ,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动能先变大后变小,重力势能先变小再变大。 考点:动能与势能的变化 炎热的夏天,一辆洒水车在平直的马路上

24、匀速行驶。在工作的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 _,重力势能 _。(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变小 变小 试题分析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洒水车在洒水时,质量减小,其速度不变,动能在减小。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在减小,重力势能在减小。 考点:动能与势能的变化 热气球升空的过程中,当热气球匀速上升时,它的动能 ,重力势能 。(两空均选填 “增大 ”、 “不变 ”或 “减小 ”) 答案:不变 增大 试题分析:动能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热气球匀速上升,质量和速度均不变,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热气球质量不变,但高度在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在增大

25、。 考点:动能与势能的变化 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顶的示意图,当手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工人在 2s时间里,用 100N 的力,竖直向下压动摇臂50cm,把重 1000N 的重物匀速抬高 4cm,则所做的有用功是 J,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 J 80% 试题分析:此机械目的是提升重物,克服物重做功为有用功,人的压力做功为总功。 有用功: W 有用 =G 物 h=1000N0.04m=40J 总功: W 总 =Fs=100N0.5m=50J 机械效率: 考点:功和机械效率 某商场扶梯的高度是 5m,扶梯长是 7m,小明体重为 600N 扶梯把小明从三楼送上四楼的过程中

26、对小明做功 J如果要知道扶梯对小明做功的功率,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文字表述) 答案: J 扶梯从三楼运行到四楼的时间 试题分析:扶梯把人送上楼是要克服人的重力做功,所以在重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在竖直方向上,大小为 5m, 。功率的计算为 ,需要测出扶梯对人做的功能及做功的时间,所以要要测扶梯对人做功的功率,还需要测扶梯从三楼运行到四楼的时间。 考点:功的计算及功率的测量 计算题 在建筑工地上常看到这种起重机械,利用它吊起混凝土结构的吊板。现已知物重 G 600N,拉力 F 250N, 求:( 1)在重物升高 0.5m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及机械效率为多大? ( 2)若所提升重物

27、重力为 750N,拉力为多大?此时的机械效率为多大?(不计绳重和摩擦力) 答案:( 1) 300J 75J 80% ( 2) 300J 83.3% 试题分析: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克服物重做功的功为有用功,拉力做功为总功,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在提升 600N 的物体时 有用功: W 有用 =G 物 h=600N0.5m=300J 总功: W总 =Fs=250N0.5m3=375J 额外功: W 额外 =W 总 -W 有用 =375J-300J=75J 机械效率: 若提升 750N 的物体时,物重改变,机械效率也会改变,在不计摩擦力时,只有动滑轮轮的重力没有变,根据前面提升 600N 时的

28、拉力可以求出动滑轮重。 G动 =3F-G 物 =3250N-600N=150N 此时拉力 。 此时机械效率为 考点: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如图,杠杆上标有刻度, GA=15N, GB 8N,杠杆水平平衡时, A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是多少牛顿? 此时 A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多少? 答案: N 5N 试题分析:此杠杆可以把 A对杠杆的拉力作为动力, A对杠杆的 拉力不等于物体 A对杠杆的拉力不等于 A的重力,因为地面对 A有支持力; B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大小等于 B的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ALA=FBLB可知,。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 A对杠杆向下的拉力为 10N,则杠杆对 A会有向上的

29、 10N 的拉力,以 A为研究对象,其受到杠杆向上 10N 的拉力,地面向上的支持力以及自身 15N 的重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地面对 A的支持力为 5N。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计算 一小轿车以 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发动机功率是 75kw,行驶30min,求: 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大? 发动机在 这段时间内做的功 答案:( 1) 2500 ( 2) 1.35 试题分析: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 F做功。根据功率的公式可得 ,发动机的牵引力 发动机做的功: W=Pt=75000W1800s=1.35108J 考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综合题 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

30、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 A上,用手拎住秤纽 B或 C(相当于支点),秤砣 D在秤杆 E上移动,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 1)在测量中,当被测物重量增加,要是杆秤平衡,秤砣 D应该向 _移动若秤砣的质量为 15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AC=5cm, CD=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 _kg (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 C换到秤纽 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 _ _ 答案:右 0.75 大 试题分析:杆秤就是一个杠杆,拎纽作用点是杠杆的支点。若把物体对秤杆的作用力为阻力,则秤砣对杆秤的作用为动力,当被测物重量增加时,阻力及阻力臂的增大,根据杠

31、杆平衡条件,动力一定时,动力臂增大。当秤纽从 C换到B点,使阻力臂增大,当动力及动力作用在杆秤最右端(动力臂)不 变时,阻力要增大,杠杆才能保持平衡,所以最大测量 考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作图题 ( 1)请在图中画出用此杠杆提升物体时的最小力的示意图( O 为支点)。 ( 2)如图所示, O 为杠杆 OAB的支点,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和杠杆OAB所受拉力 F的力臂 ( 3)根据图示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答案:答案:如图下图所示 试题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力和力臂成反比的,要画出杠杆中最小的动力,就要找出最长的动力臂,杠杆中最长的力臂是把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最长。找出此杠杆中距离支点最远的点,连接此与支 点,作连线的垂线,最小的力就在此垂线上(如图),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判断出动力的方向。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F虽然是作用在绳子上,但杠杆受到的力是绳子对杠杆的,所以动力的作用点在 A点。滑轮组绕线可以利用 “奇动偶定 ”的方法,即如果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是奇数,就从动滑轮开始绕。 考点:杠杆五要素作图及滑轮绕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