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湖北省丹江口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草酸钙( Ca C2O4)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硫酸钙( CaSO4)等】,波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 H2C2O4),草酸钠( Na2 C2O4)。豆腐和上述几种蔬菜混合食用,可能诱发 “结石症 ”。 ( 1)由草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_。 ( 2)草酸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 CaSO4= Ca C2O4+ H2 SO4, 请写出草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生成草酸钙和硫酸钠( Na2 SO4)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 +3 ( 2) Na2
2、 C2O4+ CaSO4= Ca C2O4+ Na2 SO4 试题分析:( 1)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正负的代数和为零。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在 H2C2O4中 H的化合价为 +1, O的化合价为 -2,故可设 C的化合价为 x,则 +12+x2+( -2) 4=0,算出 x=+3 ( 2)根据草酸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 CaSO4= Ca C2O4+ H2 SO4,可知是按复分解反应类型进行,所以草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生成草酸钙和硫酸
3、钠( Na2 SO4)的化学方程式: Na2 C2O4+ CaSO4= Ca C2O4+ Na2 SO4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绿原酸( C16H18O9)被誉为 “第七类营养素 ”,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 9个水分子 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 CO2和 H2O C属于氧化物 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1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确定 1、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以及对应各原子的个数(甚至是个数比), 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4、可计算物质中某元
4、素的质量分数。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中只含有原子,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绿原酸( C16H18O9)中含 C、 H、 O元素,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 CO2和 H2O来,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化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 3、要含有氧元素,而它由三种元素组成,错误, D、绿原酸( C16H18O9)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18: 169=1: 8,错误,故选 B 考点: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氧化物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答案: D
5、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倾倒液体时: 1、瓶盖倒放在实验台; 2、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 3、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正确; B、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正确; D、滴管应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错误。故选 D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下列物质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 A蜡烛 B铝 C磷 D铁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水在常温下是液态,正确, B、铝与氧
6、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是固体,错误, C、磷燃烧生 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错误, D、铁与氧气反应,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错误,故选 A 考点:氧气的性质 一场大火往往是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燃烧: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所以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 B 考点:燃烧的条件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7、A炉子上只要放一壶水,就能防止煤气中毒 B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软质铅笔芯的粉末灌人生锈的锁孔里,锁就容易打开;这是利用了石墨的润滑性 D长久保存的文字资料,应该用碳素墨水书写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难溶于水,所以在炉子上放一壶水,并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错误, B、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水蒸气液化,从而制造舞台云雾,正确, C、石墨具有滑腻感,而软质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制成的,所以软质铅笔芯的粉末灌人生锈的锁孔里,锁就容 易打开;这是利用了石墨的润滑性,正确, D、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 ,仍不变色,故长久保
8、存的文字资料,应该用碳素墨水书写,选 A 考点: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性质和用途 2011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取得明显效果。交警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 K2Cr2O7),重铬酸钾( K2Cr2O7)能够和乙醇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反应现象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该物质(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 B +5 C +6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合价的规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正负的代数和为零。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
9、在 K2Cr2O7中 K的化合价为 +1, O的化合价为 -2,故可设 Cr的化合价为 x,则 +12+x2+( -2) 7=0,算出 x=+6,故选 C 考点:元素的化合价及一般规律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B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C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稀有气 体有广泛的用途 答案: C 试题分析: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一般情况下,不跟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常用于: 1、作保护气, 2、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3、激光技术, 4、液氦冷冻机等,具有广泛的用途,故选 C 考点: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下图是
10、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正确, 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即两种物质),而反应后生成一种分子(即一种物质),所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错误, C、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正确, 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即两种物质)是混合物,而反应后生成一种分子(即一种物质
11、),是纯净物,正确,故选 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合反应 “乐百氏 ”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 mg/L): 硒: 0.013;锶:0.0596;锌: 0.00162;钠: 18.4;钙: 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不仅在地壳,生物体内含有丰富的元素,在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等食品、药品、补锌、补铁、补钙的保健品等商品中,标注的都是元素的质量,故选 A 考点:元素的分布 美丽的丹江口市春夏之交处处满眼翠绿、花香四溢。下列能解释 “花香四溢 ”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12、很小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子基本性质: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3、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花香四溢 ”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 B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 2011年定为 “国际化学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 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用石墨可制得金刚石 C化学技术的发展
13、导致了环境污染 D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抑制细菌和病菌,保障了人体健康,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可以通过石墨制得金刚石,正确, C、化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只要我们人类好好利用,环境污染是可以避免的; D、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正确,故选 C 考点:化学的研究对象 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 1) 13号元素的符号是 _; 11号元素属于 _(填 “金属 ”或
14、“非金属 ”)元素。 ( 2) 9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 x为 _。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画出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_。 ( 3)由 1号元素和 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 答案:( 1) A1 金属 ( 2) 7 ( 3) H 2O 试题分析:( 1)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即每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13号元素应该在 12号元素之后,元素名称是铝,所以符号是: Al, 11号元素名称是钠,属于金属元素 ( 2)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 9=x+2, x=7,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最外层为 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该离
15、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 3) 1号元素是氢元素, 8号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两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H2O 考点:粒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污染物之一 “碘 -131”,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 2)相对原子质量为 。 答案:( 1) 53 ( 2) 126.9 试题分析:( 1)元素周期表中任一种元素的方格上可以反映出这样几个信息:1、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 3、元素名称(从中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 4、相对原子质量(而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
16、量 =质子数 +中子数,所以结合前面的质子数,可以大约推算出中子数),所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3,相对原子质量 为 126.9 考点:元素周期表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 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 组成。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_。 (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 _为 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 H2O。 (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
17、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 2)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 ( 3) 2H2O 2H2+ O2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后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可得出结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2)因为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所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的时 候,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数目比为 21,进而可推出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 21 ( 3)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O2 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下列实验装置图是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取气体的装置。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8、 ( 1)写出仪器 a的名称: ; ( 2)若用装置 A制取气体,对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选 “需要加热 ”或 “不需加热 ”)。 ( 3)若用装置 B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 ; ( 4)若制取的气体难溶予水、不与水反应,且比空气的小,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答案:( 1)铁架台 ( 2)不需加热 ( 3)固体 ( 4) D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用装置 A制取气体,显然没有用酒精灯,所以反应条件不需加热 ( 3)装置 B显然是固固加热型,对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固体 ( 4)选择收集装置则根据生成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若制取
19、的气体难溶予水、不与水反应,且比空气的小,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 D 考点:实验装置的选择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回答: ( 1)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 ( 2)检查装置 气密性的方法是: ; ( 3) 装置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 4)若用装置 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 ; 。 答案:( 1) 或 ( 2)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长颈漏斗能否形成高于锥形瓶液面的稳定水柱 ( 3)防止加热固体药品产生的水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 4) 没有等到产生的气体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集气瓶的水没有装满,留有空气 试
20、题分析:( 1)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则根据生成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加热高锰酸钾( KMnO4)制取氧气【固固加热型】;所以发生装置选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溶于水,故选择收集装置 或 ( 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长颈漏斗能否形成高于锥形瓶液面的稳定水柱或先加水浸没长颈漏斗的末端,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握住锥形瓶,看导管处是否出现气泡等 ( 3)装置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加热固体药品产生的水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 4)装置 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没有等到产生的气体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21、 集气瓶的水没有装满,留有空气 考点:制 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及操作注意事项,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 CH3CH( NH2) 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使计算: (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_; ( 2)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_; ( 3)丙氨酸各元素的质量比: m( C): m( H): m( O): m( N)=_。 答案:( 1) 89 ( 2) 1: 2 ( 3) 36: 7: 32: 14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计算: 1、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
22、、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3、可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先将丙氨酸CH3CH( NH2) COOH的化学式合并相同的原子,变为 C3H7O2N ( 1)丙氨酸 C3H7O2N的相对分子质量 =123+17+162+14=89 ( 2)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1:2 ( 3)丙氨酸中 C:H:O:N元素的质量比 =123:17:162:14=36:7:32:14 考点: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的相关计算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 分辣素 “硫化丙烯 ”, 其化学式为 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硫化丙烯由 _种元素
23、组成。 ( 2) 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 _构成。 ( 3)分子中 C、 H、 S元素原子质量比为 _。 答案:( 1) 3 ( 2) 3个碳原子、 6个氢原子、 1个硫原子 ( 3) 6316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判断: 1、物质的宏观组成及微观构成 ,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4、可计算物 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硫化丙烯 C3H6S由三种元素组成 ( 2)分子由原子构成 ,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即把元素符号右小脚的数字 ,没有数字的是 1,所以 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 3个碳原子、 6个氢原子、 1个硫原子构成 ( 3) C3H6S中 C、
24、H、 S元素原子质量比 =123:16:32=6:3:16 考点:根据物质化学式进行的相关计算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 C汽油挥发 D石蜡熔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腐烂是指事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过程,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汽油挥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
25、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数字填空: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_。 五氧化二氮分子 _。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 _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3个镁离子 _。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_。 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_。 答案: +1或者 +1价或者 N2O5 O2 3Mg2+ Al CH4 试题分析: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 1时,不能省略,所以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1或者 +1价或者 表示分子的个数:在化学式前面 加数字,五氧化二氮分子: N2O5 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 N2) 78%,氧气(
26、 O2) 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 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CO2)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2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由于 1个镁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 Mg2+,而表示离子的个数: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所以 3个镁离子: 3Mg2+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 Si、 Al,所以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Al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煤和石油都属于 (填 “混合物 ”或 “纯净物 ”),人们常
27、把煤称为 “工业的粮食 ”,把石油称为 “工业的血液 ”。 旅游是人们休闲度假的一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去高海拔地区旅游,有的人感到呼吸困难,这时需要补充 。 ( 2)篝火晚会上,常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其理由是 。 ( 3)篝火晚会结束时,必须将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答案: 混合物 ( 1) O2 ( 2)给木材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充分燃烧 ( 3)洒水或盖土 试题分析: 、煤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石油主要含碳、氢元素,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杂质,所以是混合物 ( 1)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有的人感到呼吸困难,这时需要补充 O2 ( ( 2)使燃料充
28、分燃烧注意两点: 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篝火晚会上,常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其理由是:给木材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其充分燃烧 ( 3)灭火的原理:(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所以篝火晚会结束时,必须将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洒水(起到降 温的作用)或盖土(隔绝空气) 考点:混合物、纯净物的判断,氧气的用途,燃料的燃烧,灭火的原理 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 AgBr)。溴化银见分解为银( Ag)和溴( Br2),眼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自动变亮。试写出变色眼镜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方程
29、式: 见光 避光 答案: 2AgBr 2 Ag+ Br2 2 Ag+ Br2=2AgBr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明显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也是一种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 ,已知相同分子数的CH4和 CO2, CH4导致温室效应更加明显 ,则相同质量的上述二种气体 ,产生温室效应更明显的是 _。 答案: CH4 试题分析:相同质量的 CH4和 CO2二种气体的分子数应该与它们各自的分子质量成反比,要比较它们的分子质量,其实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CH4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4=16, CO2相对分子质量 =12+162=44,意思
30、 CH4分子的质量比 CO2分子的质量要小,所以它的分子数更多,所以产生温室效应更明显的是 CH4 考点:物质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放射性碘 l31(“131” 是该碘原予中的质子数和中予数之和 )是核反应的产物它在衰变时产生核辐射。人服用碘片( KI)后因吸收碘使甲状腺内的碘饱和从而阻止放射性碘的摄入。 52 Te 碲 127.6 53 I 碘 126.9 54 Xe 氙 131.3 ( 1)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 2)碘 l31 原予与碘元素的其它原予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数,则碘 131 原子中的中子数为 ; ( 3)碘片中的有效成分是 元素。 答
31、案:( 1) 53 ( 2) 78 ( 3)碘 试题分析:( 1)元素周期表中任一种元素的方格上可以反映出这样几个信息:1、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 3、元素名称(从中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 4、相对原子质量(而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所以结合前面的质子数,可以大约推算出中子数),所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3 ( 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碘 l31 原予与碘元素的其它原予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数,说明它的质子数是 53,所以碘 131 原子中的中子数为=131-53=78 ( 3)碘片中的有效成分是碘元素 考点:元素周
32、期 表,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请分析: ( 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原因是 。 ( 2) CO 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CO 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 (答一点即可) 答案:( 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2)冶炼金属 试题分析:( 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由同种元素碳能形成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 C60,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2) CO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考 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卫生部 6月 1日发
33、布 2011年第 16号公告,公布了一批食用后可能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即塑化剂 ),该类物质中有一种叫做邻苯二甲酸二酯,其化学式为 C26H3804,该物质由 种元素组成: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予个数比为 。 答案:三 26: 38: 4或 13: 19: 2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确定 1、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以及对应各原子的个数(甚至是个数比), 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4、可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 C26H3804由三种元素组成,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予个数比为 26: 38: 4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
34、算 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氮元素 _。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 _。 2个氢分子 _。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_ 3个镁离子 _。 答案: N 石墨 2H2 SO2或 NO2 3Mg2+ 试题分析: 元素符号的识记 石墨深灰色、质软,轻划留下痕迹,可用于制铅笔芯 表示分子的个数:在化学式前面加数字, 2个氢分子: 2H2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2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由于 1个镁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 Mg2
35、+,而表示离子的个数: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所以 3个镁离子: 3Mg2+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石墨的用途,酸雨的形成 计算题 2005年 5月 22日上午 11时 08分,中国登山测量队成功登上珠峰顶,这是继 1975年后我国再次 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精确测量。氢化钙( CaH2)固体是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用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CaH2 + 2H2O = Ca(OH)2 + 2H2,氢气供燃烧之需。现有 168g氢化钙与足量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答案:克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 CaH2 + 2H2O = Ca(OH)2 + 2H2中氢化钙与氢气的质量关系 ,已知
36、 168g氢化钙 ,即可算出氢气的质量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相关计算 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 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 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 N2O4=3_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 2)请计算 9 6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 N2O4的质量。 答案:( 1) N2 ( 2) 13.8g 试题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变,可以推出化学式为 N2 ( 2)根据( 1),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2N2H4 N2O4=3 N2 4H
37、2O,所以可根据方程式中 N2H4与 N2O4的质量关系 ,已知 9.6g N2H4,即可算 N2O4的质量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相关计算 简答题 1、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过快,容易引起爆炸;如煤矿瓦斯爆炸。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爆炸? (列举两条 ) 答: 2、目前全市人民正致力于创建 “全国环保模范城市 ”和 “全国卫生城市 ”,为使汉江河水不受污染,确保一江净水送北京,你有哪些建议 (只需答两条建议 ) 建议 l: _。 建议 2: _。 答案:、控制反应物间的接触速度,减慢反应的速度;利用催化剂减慢反应的速度;破坏反应进行的条件;使反应物的含量控
38、制在爆炸极限以内; 2、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 试题分析: 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所以预防爆炸可以从控制反应物间的接触速度,减慢反应的速度;利用催化剂减慢反应的速度;破坏反应进行的条件;使反应物 的含量控制在爆炸极限以内等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考点:爆炸,爱护水资源 在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在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具备条件是:( 1)可燃物
39、( 2)与氧气接触( 3)达到着火点 答案:( 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达到着火点 试题分析:在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具备条件是:( 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达到着火点 考点:燃烧的条件 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 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 “固态 ”或“气态 ”)物质燃烧形成的。
40、 (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 70 300 550 约 600 铁 1535 2750 约 1800 钠 97.8 883 约 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 “熔点 ”或 “沸点 ”)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 “有 ”或 “没有 ”)火焰产生。 (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 3Fe+2O2 Fe3O4 ( 2)气态 ( 3)沸点 有 ( 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试题
41、分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 2)因为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发现能够燃烧,说明从金属导管导出的是气体,所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 3)据表中数据蜡烛燃烧有火焰,燃烧所需的温度约 600大于石蜡的沸点300 550,而铁燃烧没有火焰,燃烧时温度约 1800,大于熔点 1535,却小于沸点 2750,所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沸点有关,结合钠燃烧时温度约 1400大于沸点 883,所以可判断:钠在燃烧时,有火焰产生 ( 4)结合上面的结论:物质燃烧产生火焰是由于气体燃烧形成的,所以生活中木炭燃烧
42、时会产生 火焰: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 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 考点:物质燃烧现象的探究 某同学经查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实验 l:取一小块经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干燥的纸 (以下简称 “纸修 ),往纸上滴上几滴稀醋酸,纸变红色。实验 2:取一小块纸往纸上滴上几滴纯净的水,纸不变色。 实验 3: 实验 4: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一会儿,用胶头漓管取其中的溶液滴到纸上,纸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 1)实验 2的目的是: ; ( 2)补充实验 3: ; ( 3)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2)将干燥纸放入 CO2中,干燥纸不变色 ( 3) CO2 + H2O =H2CO3 试题分析:要探究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是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的性质,但是要设计对比实验排除其他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因素,比如:水、二氧化碳; ( 1)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2)除了要排除是这个因素 排除二氧化碳,所以补充实验 3:将干燥纸放入CO2中,干燥纸不变色 (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H2CO3 考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