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黑龙江讷河市实验学校九年级下期段测 05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要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应该去什么地方 A云南 B陕西 C北京 D河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发现先于云南元谋,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距今 70-20万年前,与后来发现的山顶洞人大致在同一地点;半坡与河姆渡人都是远古农耕文明的代表,分别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和浙江余姚。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公元 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2、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 “志 ”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公元 207年,曹操写的这首诗,学生要结合所学,了解其背景。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此后逐渐统一北方。 207年,曹操诗中所说的 “志 ”指要统一先下,要南下消灭刘备和孙权的势力。所以, B项发生在之前, CD两项是其子曹丕所为。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鼎立 有一位科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位科学家是 A张衡 B沈括 C蔡伦 D祖冲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承上启下
3、的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注意题目中的 “圆周率 ”可知,所述科学家为祖冲之。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盛世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中宗 答案: C 试题分析:唐太宗统 治时期被称为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时期有 “贞观遗风 ”之称,有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的作用,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 “开元 ”,被称为“开元盛世 ”,这个时期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的盛
4、世局面是 A开元之治 B贞观之治 C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学生要充分的熟悉课本。根据所学,题中话语为唐太宗所说,唐太宗开明的对待西北的少数民族,如东突厥,被西北各少数民族成为 “天可汗 ”,他的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被成为 “贞观之治 ”。故选 B 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 ” 我国科举制的诞生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定义。科举制创立于隋朝,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帝王完善,到清朝末年被废除,经历了 1300多年。故选 B项。 考点 :人教新
5、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我国古代被称为 “医圣 ”、 “画圣 ”、 “诗圣 ”的分别是指 A扁鹊吴道子李白 B李时珍张择端、杜甫 C华佗顾恺之李白 D张仲景吴道子杜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唐文化的识记能力。根据以前所学,东汉张仲景被成为医圣,唐朝吴道子、杜甫风别被称为画圣、诗圣,其中杜甫的诗因其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又被称为 “诗史 ”,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下列货币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交子 开元通宝 圆形方孔铜钱 康熙通宝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古代的货币一般都会有当
6、时的年号,由此可以判断出先后顺序。圆形方孔钱最早出现在秦国,秦始皇统一后将其定位货币的基本形制, “开元 ”为唐玄宗的年号,交子出现于北宋四川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康熙为清朝,故选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火药和指南 C指南针和活字印刷 D指南针和造纸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理解。造纸术早在西汉就已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火药发明于唐朝,唐末用于军事;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唐朝出现的是雕版印刷,有很大的局限性,到北宋时
7、期,毕 N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再一次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交流。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我国至今一直延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秦朝、元朝 B夏朝、唐朝 C商朝、汉朝 D西周、秦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可知, “县 ”源于秦朝的郡县制, “省 ”源于元朝的行省制,故选 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最
8、终元朝完成了统一,在长年的征战与交往中,一些外来民族与中国的汉、蒙、畏兀儿族等长期杂居相处,相互通婚,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下列事件在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部史书中都能查阅到的是 A春秋争霸 B陈胜、吴广起义 C孝文帝改革 D赤壁之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内容。学生首先要明确两本书所记述的朝代范畴,然后再进行对比。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陈胜、吴广起义属于秦朝末年的历史,两者对比,故选 B项。 考点:人
9、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 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的有 编著伤寒杂病论 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结合所学,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里面系统的阐述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故排除 1、 3两项,选择 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汉文化 秦始皇、汉武帝在处理下列哪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 A国家统一 B中央集权 C儒家思想 D外族骚扰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皇汉武的统治措施。秦始皇、
10、汉武帝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皇帝,他们在位时期,国家统一,武力打退匈奴的骚扰,但在思想上,秦始皇实行 “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中央集权。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大一统的汉朝 寒冷的冬天,能坐在热乎乎的灶炕上取暖,他们是哪种居民,房屋样式怎样 A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B河姆渡原 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 C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D半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题目中 “炕上取暖 ”,可知,半地穴式房屋内有火炕,且地处黄河流域,有利于防风
11、保暖,故选 C项。原始居民房屋样式的不同是因不同的地理环境所致。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们都是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我们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答案: B 试题分析:炎帝和黄帝都是传说时代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炎帝和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战争,最后炎帝战败并归顺于黄帝,从此二部族融合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后来的华夏族,炎帝与黄帝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 华夏之祖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A贫富分化的出现 B夏朝的建立 C禹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D
12、私有制的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贫富分化与私有制,公元前 2070年,夏朝建立,出现了阶级与国家政权机构 ,原始社会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奴隶社会。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商、西周的兴亡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秦孝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东周时期,这时,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各诸侯国开始争夺霸权。其中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利用齐国有利的地理位置,并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故选 D项。 考点:人
13、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课文中的地图可以看出,齐、楚、燕、秦,都是春秋时就已经出现的国家,战国初年,三家分晋分别是韩赵魏。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史记记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商鞅变法内容中使“宗室贵戚 ”怨恨 “商君 ”一项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 战 C建立县制 D编制户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奖励耕战有利于发展秦国的经
14、济和军事力量,建立县制和编制户口加强了中央集权,土地私有变革了秦国的社会性质,是最根本的一条变革。其中奖励耕战中规定,只有立有军功的人才能获得爵位,而原有的贵族子弟没有军功就不能得到爵位,因此使 “宗室贵戚多怨望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思想主张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题意,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针对当时的社会文人们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而战国各国为了在争霸中获胜,必须要增强军事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法家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利,比如商鞅变法就是利用了法家
15、的思想,也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故选 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言论可以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史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 B是道家, C是兵家 ,D是西汉司马迁所著,故选 A 项。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言行记录编纂而成。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今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新疆最早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中要求为直接管辖新疆。西汉汉武帝
16、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到公元前 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这也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辖新疆的开始。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汉通 西域和丝绸之路 秦始皇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个时代应该是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的时代 B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时代 C文化繁荣,经济昌盛的时代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的时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历史贡献。相对于后世的朝代,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在于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分裂,国家统一,尤其是其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沿用这种制度。故
17、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 ”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 工程,历史上能与它的修建者相提并论的是 A尧 B禹 C李冰 D秦始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重点在治水方面。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人民中享有极大的威望。故选 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 综合题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其主要特就是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国侵略结合起来。根据下面线索回答问题。 探究一: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 1)
18、此话出自谁之口?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分) 探究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 ( 2)此话出自何人之口?如何评价他?( 2分) ( 3)此人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1分) 探究三:清朝的两位皇帝为巩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 4)康熙帝御驾亲征攻打谁的入侵?在哪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 2分) ( 5)乾隆帝亲自派兵平定的谁的叛乱?在新疆设立了什么机构?( 2分) ( 6)蒙古族的一支土尔扈特冲破沙俄的包围回到新疆,乾隆帝接见其首领 是谁?( 1分) 答案:( 1)戚继光 组建 “戚家 军 ”,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倭寇 ( 2)郑成功 我国历史
19、上的民族英雄 ( 3)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 4)沙俄 雅克萨 ( 5)大小和卓 伊犁将军 ( 6)渥巴锡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巩固国家的措施。 “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结合所学可,材料出自戚继光之口。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经常劫掠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 “倭寇 ”。到明朝中期,戚继光组建 “戚家军 ”,到浙东沿海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倭寇。 ( 2)探究二中的语句出自郑成功之口,郑成功在明末清初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成功 收复台湾。由于他打败的是外来的侵略者,所以郑成功、戚继光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 3) 1661年,郑成功率众
20、横渡台湾海峡,对抗荷兰殖民者,到 1662年,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 4)探究三中提到的是清朝的皇帝,结合所学可知, 17世纪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侵占雅克萨与尼布楚,在雅克萨两次打败了沙俄侵略者,于 1689年迫使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以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问题。 ( 5)结合所学可知,乾隆时期,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在维吾尔民族等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管 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广大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 6)学生首先要了解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末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1771年,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突破重重险
21、阻,终于回到新疆地区,乾隆帝接见了其首领,并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众。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 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 ”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 有无。 依据材料一回答: ( 1)图中这条通道是什么?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2分) 依据材料二回答: ( 2)图中的两位唐代文化使者分别是谁?有什么贡献?( 4分) ( 3)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1分) 依据材料三回答: ( 4)永乐三年是谁统治时期?该船队最远
22、到达哪里?( 2分) ( 5)此事件有何意义?( 1分) 依据材料四回答: ( 6)材料中的 “天朝 ”是指哪个朝代? “天朝 ”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分) 感悟: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1分) 答案:( 1)丝绸之路 张骞 ( 2)玄奘 ,唐太宗时西游天竺,求取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 鉴真, 唐玄宗时东渡日本,辛勤传播唐朝文化,设计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3)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 4)明成祖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5)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
23、海史上的创举。 ( 6)清朝 闭关锁国 感悟:(略)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条通道从长安出发,一直到欧洲的大秦,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 西汉与西域之间的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经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因其运送最多的是丝绸,故称为 “丝绸之路 ”。 ( 2)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对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图中人物分别是玄奘和鉴真,学生一定要注意区分,玄奘是唐太宗时期的高僧,他从长安出发,西游天竺,求取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鉴真为唐玄宗时期的高僧,应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24、并将大唐的先进文化等带到日本,设计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3)从上述的材 料中可以看出,唐朝既敞开胸怀欢迎外国来参观学习,又能主动积极学习外来文化,故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比较开放的。 ( 4)学生要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找出 “西洋 ”“七次 ”,结合所学可知,明成祖时,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5)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弘扬国威,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不仅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 1492年。 ( 6)材
25、料四中的 “天朝 ”指的是清朝 ,清朝为巩固海防,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这种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通过唐朝与清朝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感悟:开放交流可以使国家繁荣,封闭保守能导致落后。如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闭关锁国 ” 材料一: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材料二:明朝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行省,分权 三司 材料三: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军机大臣
26、完全听命于皇帝 请回答:( 1)三则材料描述了不同朝代国家管理制度,它们是哪三位皇帝在位时所设立? 秦朝: 明朝: 清朝: ( 3分) ( 2)从这三则材料来看,他们实施这些国家管理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1分) ( 3)请分别说出这三个朝代为加强思想控制所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 3分) 秦朝: 明朝: 清朝: 答案:( 1)秦始皇 明太祖 雍正帝 ( 2)加强中央集权 ( 3)焚书坑儒 八股取士 文字狱 试题分析:( 1)从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分别描述了中央集权制、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创设中央集权制;明太祖时中央废除丞相,由六部直接管理,地方废除行省,分权三司;清朝雍正
27、时设立军机处。 ( 2)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而言,他们实施的这些不同的管理制度都由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和地方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为防止相权威胁皇权,废除丞相制;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由皇帝直接裁决,封建君主集权发展到顶峰。 ( 3)加强思想的控制也是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种手段 。秦朝采取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明在科举中强调八股取士,选拔出听从于皇帝的官吏;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格控制知识分子。这些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其最终目的也还是为加强巩固中央集权。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
28、机 君主集权的强化 图说历史(每空 1分,共 10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1)图一是在河南安阳地区出土的我国古代比较成熟的文字 的残片,它的出土印证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应从 开始。 (2)图二是被后人称为 “书圣 ”的东晋书法家 他的代表作是 。 (3)图三是蒙古族领袖铁木真,被尊称为 ,他最大的贡献是 。 (4)图四中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国, B的地点是 (5)图五是 时期印刷的,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答案: (1)甲骨文 商朝 (2)王羲之 兰亭序 (3)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4)魏 赤壁 (5)唐朝 金刚经 试题分析: (1)从题目中 “我国
29、古代比较成熟的文字 ”中就可以得出应为甲骨文,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也称殷墟,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因其记录了商朝的相关历史,所以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2)图二上已有王羲之标注,东晋王羲之的字有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的美称,被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为兰亭序,也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 (3)结合所学可知, 12世纪,蒙古各部混乱不已,长期征战,铁木真组建强大的军队,打败周边各部族,统一蒙古, 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建立蒙古政权,他被称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结束了长期混乱的局面。 (4)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鼎立概况的识记。魏国占据北方黄河流域,以洛阳为都城;蜀国占据四川
30、、汉中,以成都为都城; B点所处的国家为吴国,以南京为都城, B点为著名的赤壁之战发 生的地点。 (5)结合所学,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到唐末,雕版印刷已经非常发达,图五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唐 868年的金刚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步骤一:了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和战各举一例)( 2分) ( 2)北魏时哪一历史事件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分) ( 3)列举唐太宗时期为汉藏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人物。( 2分) (
31、4)北宋与 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和之事?北宋与一少数民族签订什么和约?此后很长时间保持和平局面。( 3分) 步骤二: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2分) 答案:( 1)昭君出塞或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或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 ( 2)北魏孝文帝改革 ( 3)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 4)辽、西夏 澶渊之盟 ( 5)主流:和平友好。 树立民族平等,友好往来的意识(符合题意即可) 试题分析:( 1)注意本题中要求是举出和与战的例子各一。结合所学,战: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
32、和:汉武帝时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等。 ( 2)在古代史上,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比较彻底的,迁都、汉化、通婚 ,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 3)唐朝的汉藏交往比较频繁,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而松赞干布也是吐蕃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首领,不但统一吐蕃各部,迁都逻些城,建筑布达拉宫,更仰慕中原文化,为汉藏友好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 ( 4)宋不是统一的王朝,在宋同 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北宋与西夏都曾发生过和战关系。其中北宋与辽之间在 1005年的澶渊之盟,使双方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的局面。 ( 5)结合以上探究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汉与匈奴,还是宋与辽、西夏,他们之间有战有和,但战的时间较短,和的时间长,所以,民族关系之间的主流仍是和平友好;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友好往来的意识。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