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1377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名句名篇默写( 8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部分 ( 1) ,小楼吹彻玉笙寒。(李 浣溪沙) ( 2)独子莫凭阑,无限江山, 。(李煜浪淘沙令) ( 3)平芜尽处是春山, 。(欧阳修踏莎行) ( 4) ,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 5) , 歌尽桃花扇底风。(晏 椎馈娥佯程臁罚 br( 6)壮志饥餐胡虏肉, 。(岳飞满江红) ( 7) ,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 8) ,水随天去秋无声。(辛弃疾水龙吟) 答案: ( 1) 细雨梦回鸡塞远 ( 2)别时容易见时难 ( 3)行人更在 春山 外 ( 4)纵

2、使相逢应不识 ( 5)舞低杨柳楼心月 ( 6)笑谈可引匈奴血 ( 7)二十四桥仍在 ( 8)楚天千里清秋 选择题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惟妙惟肖连绵不绝迎刃而解截然不同 B眉飞色舞莫明其妙悄无声息杯水车薪 C沸反迎天不期而至平步青云玩忽职守 D肆无忌惮寝食难安曲指可数无拘无束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为人们所认识,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恶化已被确认。 B北宋后期是填词艺术、创作技巧愈益成熟的时代,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宋词的高峰

3、。 C当徜徉在议论性散文的小径上时,你是自由的,那些曲曲弯弯的小道,伸向远方,也许并不清晰,但你在漫不经心中或许会忽有所悟。 D叙事性散文往往允许作者跳到前面来,阐释一回,抒发一番,它也许不像小说或戏剧那样能使读者设身处地,但自有它动人心魄的地方。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构建公民文化:面向 21世纪政治学研究的主题 丛日云 政治学是一门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关联的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学研究就是政治的一部分。从历史上看,政治学的主题总是时代要求的产物。政治学随时代的要求而转换着主题,政治学的研究因为和入政治生活的主旋律才显示出其价值和生命力

4、。 在上个世纪的转折点上,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派清醒地认识到了世界历史的潮流,把握住了中国政治变革的趋向,以他们的摸索践行书写了中国近代史的传奇。中国传统政 治学向现代政治学的根本转变是从他们开始的。今天,我国的政治发展又进入了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在我们这一代政治学者的心头,需要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光荣的历史使命感。改革开放以来,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基本驱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催化剂,带来我国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的解构与变迁。 瞩望 21世纪初到中叶,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将成为今后数十年我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就是为

5、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做理论上的准备和为培育成熟的公民文化提供理论支持。 现代国家权力制度化的阶段 已经过去,在当代社会,政治权威要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使社会上具有政治参与要求和能力的部分参与到政治体系和决策过程中来;政治稳定的实现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有赖于社会各种利益得到制度化的代表和表达并参与公平合法的竞争。总之,提高政治效率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机制,保障公民能够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监督,这绝不是 “镜花水月 ”的痴人说梦。 现代政治 学的研究,最终会落实到指导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将上述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政治结构的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公民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同时,现代中

6、国式公民文化 的成熟还要经历中西政治文化的冲撞与融汇的复杂过程,而政治学的研究对此具有特殊的启动和催化等作用。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插入对康梁、孙中山等人事迹的回顾,说说你的想法?( 6分) 【小题 2】依据文本,说说作者认为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现实条件以及未来愿景是什么?( 6分) 【小题 3】政治学研究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成熟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6分) 答案: 【小题 1】承接上文,以康梁、孙中山等人的事迹证明政治学的主题是时代的产物,并随时代转 换;( 2 分)由此 引出对新一代政治学者应当具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号召;( 2分)为下文写

7、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提供依据。( 2分) 【小题 1】( 1)改革开放带来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的结构与变迁。( 2分)( 2)新世纪我国政治学研究将为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2分)( 3)建立一种保障公民能够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监督的机制,将成 为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政治结构的美好愿景。( 2分) 【小题 1】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将为培育成熟的公民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2分)现代政治学研究使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政治结 构逐步成为现实,公民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 2分)政治学的研究将中西政治文化的冲撞与融汇有启动和催化作用,这将有利于现代中国

8、式公民文化的成熟。( 2 分)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

9、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 让我联想到是几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 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 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

10、,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 “呃呃 ”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能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 ,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 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

11、了! 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 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

12、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 嚓嚓 ” 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 ,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选自散文选刊

13、2011年第 3期,有改动) 【小题 1】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 1)说说 “最惧怕春风的,奠过于积雪了 ”中 “积雪 ”的含义。 (2分 ) 答: ( 2) “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 ”一句,表达 了老哑巴什么样的情感?( 2分) 答: 【小题 2】老哑巴的 “春天 ”指的是什么?请分条概括。 (4分 ) 答: 【小题 3】第 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 (6分 ) 答: 【小题 4】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 (6分 ) 答: 答案: 【小题 1】 (1) 自然界的积雪;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2分。每点 1分

14、 )( 2)对美的热爱、对爱的渴望; 能与大家一起劳动的喜悦。( 2分。每点 1分 ) 【小题 1】 (1)自然界的春天;( 2)充满着爱与美的生活环境; (3)有平等的生活权利; (4)有尊严的生存地位。 (4分。每点 1分 ) 【小题 1】( 1)结构上与前两处描写达子香花开放形成呼应 (2分 );( 2)达子香花 “依然 ”绽放,老哑巴的生活却发生了改变 (2分 ),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与思考,深化了主题 (2分 )。 (6分。每点 2分 ) 【小题 1】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 : (1)地位 :都是底层无名小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尊严。 (2)环境 :都生活在落后的地方,周围的人都不同程

15、度地表现出冷漠。 (3)性格 :都勤劳、善良。 (4)命运 :都受到伤害,结局都很悲凉。 (6分。每个方面 2分。 答出三点即可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 “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

16、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 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 “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 徒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使官吏分堵以守,卒

17、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 苏轼列传) 【小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辄能语其要语:说出 B赐以金帛,辞之辞:告辞 C轼诣武卫营诣:到 去 D卒全其城全:保全 【小题 2】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 “好学有才华 ”和 “一心为民 ”,表述正确的一项( )( 3分) 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轼之才,远大器也 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 A B C D 【小题 3】 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 一项是( )(

18、3分)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 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 【小题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4分) ( 2)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 4分) ( 3)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19、2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小题 1】 【小题 1】略 【小题 1】 【小题 1】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去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 “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 ”程氏说: “你能做范滂。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 到二十岁时,就博通经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 “我从前有的见解,未能说出,现在看到这部书,说到我心了。 ”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

20、,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 “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要在朝廷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使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牵累 ,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直史馆之职。苏轼听到韩琦的话,说: “韩公可以说是爱护人以德。 ” 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要求赠父亲一官,於是赠光禄丞。 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 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

21、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 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 齐安郡,

22、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 1)诗题为 “齐安郡晚秋 ”,诗中是怎样表现 “晚秋 ”的?( 2分) _ (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由颈联中的某一意象可以联想到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借此意象自比,表 达内心徘徊不定、 “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的哪两个句子?( 4分) 表达的感情: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句子: (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4分) 答案: ( 1) 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 ( 2) ( 2分)(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

23、寂寞。( 3分) 名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1分)(错一字不给分) (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艺术手法 2 分,只答 “对比 ”或 “用典 ”或 “虚实结合 ”,不作解说,得 1分。用意 2分) (此题共 10分 ) 语言表达 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某大学生求职时,考官对他说的话,请说出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替该大学生应对。( 5分)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 应 对: 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中

24、找出能概括寒江独钓图主要特点的三个词语。( 4分) 我在那幅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 想起明人胡应麟所说, “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 ”,这个 “闹 ”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世界,玩味透彻了。原来,画中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那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的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温热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国画中的留白。 特点: 、 、 答案: 作文 “洗礼 ”本是基督教很重要的一个仪式,表示洗净原有的罪恶来更新自己的生命。后来常比喻经历磨练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人生有了新的起点。 请以 “洗礼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