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1378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年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2011年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2011年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2011年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2011年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年浙江省苍南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 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 。 。 (王维秋归辋川庄作) ( 2)垆边人似月, 。 ,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 旅夜书怀) ( 4)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 ( 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答案: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

2、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宿疾( s) 同侪( chi) 载歌载舞( zi) 退避三舍( sh) B庚帖( ti) 纤悉( xin) 玲珑剔透( t) 所谋不遂( su) C鲜见( xin) 吁眙( y) 旋用旋买( xun) 前后相属( sh) D 款识( zh) 遗训( y) 少不更事( sho) 兴味索然( xng) 答案: C 下列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 ) A为了家乡能早日脱贫致福,我愿尽绵薄之力。 B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C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 顿首。 D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 “此事望你钧裁。 ” 答

3、案: D 填写下列空格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曾看到她在几架翼琴的伴奏下跳波洛涅兹舞,曾听见她用懒洋洋的声音朗诵叶甫盖尼 奥涅金中的篇章。于是那古朴的、充满幻想的生活复又映现在我眼前 当初, , , , ,她们长长的睫毛妩媚地垂在忧悒而温柔的双眸上 她们娇妍的脸庞上流露出贵族的气度 在贵族庄园里有过多么好的少女和妇人啊 她们的华发梳成古色古香的发式 她们的肖像从墙上俯视着我 A B C D 答案: D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明威,美 国小说家, 1954年因中篇小说 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

4、 ”的 “硬汉 ”形象。他也是美国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家。 B 1982年,巴西记者、作家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获奖,获奖理由: “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 C高尔基,苏联作家,被列宁认为是 “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堪称是他最优秀的小说。 D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

5、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B张艺谋品牌确实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区区一部文艺片山楂树之恋就让像李雪健这样的大牌明星放弃了其他高片酬的演出邀请,而甘愿在该片中饰演一个不起眼的角色。 C卡夫卡这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鼻祖 和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在思想上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末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 D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 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媒体有关人民币是否升值的提问,发言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年轻人如果胸无大志,目光如炬,是难以成就一番大

6、事业的,总有一天要被这个社会淘汰。 B半幽闭的参天的树林纹丝不动地挺立着,使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美轮美奂的禁宫之中。 C你对我们只是个举足轻重的、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精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 D素芭的这种语言琳琅满目,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串串瓦釜雷鸣般的喝问,轰然而起,响彻云霄,直令大地颤抖,风云变色!(摘自某演讲稿) B山西大学生观看经典影片 忆红色峥嵘岁月 (摘自报刊标题 ) C我知道,你我只一步之遥,却已是咫尺天涯。罚我,以你浅浅深

7、深的足音,自斟自饮;罚我,以你凛凛冽冽的背影,守盼归期。(摘自某网络小说) D “该提督老于戎事,忠爱性成,深孚众望,其朴诚忠勇,早在圣明洞鉴之中。 ”(摘自某电视剧剧本)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炫目 肖像 (xio) 鬈发 (qun) 别墅 (sh) 一哄而上 (hn) B竣工 积蓄 (x)呆滞 (zh)讥笑 (j)节衣缩食 (ji) C蹩脚 箭镞 (c) 充塞 (si)外壳 (k) 一瞬即逝 (shn) D厮混 怂恿 (sn)鱼鳍 (q) 梗条 (n)悬而不决 (xun)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8、小说的情感表现有一个酝酿的过程,需像一场又一场由细雨而涨漫的春潮,在经过耐心地酝酿和铺垫之后,具备暴发与溃( ku)决的势头。 B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 (ch)是天空中的太阳。 C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 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 ch ch)着。 D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 g)惑;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提炼 彪柄千古 形意融通 色厉内荏 B扶掖 口颂心惟 暗渡陈仓 返璞归真 C无奈

9、委曲求全 偃旗息鼓 锥心泣血 D怔忡 饮鸩止渴 颓唐衰飒 纷至沓来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说 列车上遇到的姑娘 印度 拉斯金 邦德著 卞慧明 译 我一个人独自坐了一个座位间,直到列车到达罗哈那才上来一位姑娘。我是个盲人,所以不知道姑娘长得如何,但从她脚后跟发出的 “啪嗒啪嗒 ”的声音,我知道她穿了双拖鞋。她说话的声音是多么清脆甜润! “你是到台拉登去吗? ”火车出站时我问她。 我想必是坐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因为我的声音 吓了她一跳,她低低地惊叫一声,末了,说道: “我不知道这里有人。 ” “我开始也没看见你, ”我说, “不过我听到你进来了。 ”我不知道能否不让她发觉我是个盲人,

10、我 想,只要我坐在这个地方不动,她大概是不容易发现庐山真面目的。 “我到萨哈兰普尔下车。 ”姑娘说, “你到哪儿去? ” “先到台拉登,然后再去穆索里。 ”我说。 “啊,你真幸运!要是我能去穆索里该多好啊!我喜欢那里的山,特别是在十月份。 ” “不错,那是黄金季节, ”说着,我脑海里回想起眼睛没瞎时所见到的情景。“漫山遍野的大丽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到了夜晚,坐在篝火旁,喝上一点白兰地,这个时候,大多数游客离去了,路上静悄悄的,就像到了一个阒无人烟的地方。 ”() 她默默无语,是我的话打动了她?还是她把我当作一个风流倜傥的滑头?接着,我犯了一个错误, “外面天气怎么样? ”我问。

11、她对这个问题似乎毫不奇怪。难道她已经发觉我是一个盲人了?不过,她接下来的一句话马上使我疑团顿释。 “你干吗不自己看看窗外? ”听上去她安之若素。 我沿着座位毫不费力地挪到车窗边。窗子是开着的,我脸朝着窗外假装欣赏起外面的景色来。我的脑子里能够想象出路边的电线杆飞速向后闪去的情形。“你注意到没有? ”我冒险地说, “好像我们的车没有动,是外面的树在动。 ” “这是常有的现象。 ”她说。 我把脸从窗 口转过来,朝着姑娘,有那么一会儿,我们都默默无语。 “你的脸真有趣。 ”我变得越发大胆了,然而,这种评论是不会错的,因为很少有姑娘不喜欢奉承。 她舒心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宛若一串银铃声。 “听你这么说,

12、我真高兴, ”她道, “谁都说我的脸漂亮,我都听腻了! ”啊,这么说来,她确实长得漂亮!于是我一本正经地大声道: “是啊,有趣的脸同样可以是漂亮的啊。 ” “你真会说话。 ”她说, “不过,你干吗这么认真? ” “马上你就要下车了。 ”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谢天谢地,总算路程不远,要叫我在这里再坐两三个小时,我就受不 住了。 ”然而,我却乐意照这样在这里一直坐下去,只要我能听见她说话。她的声音就像山涧淙淙的流水。她也许一下车就会忘记我们这次短暂的相遇,然而对于我来说,接下去的旅途中我会一直想着这事,甚至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也难忘怀。 汽笛一声长鸣,车轮的节奏慢了下来。姑娘站起身,收拾起她的东西

13、。我真想知道,她是挽着发髻?还是长发散披在肩上?还是留着短发? 火车慢慢地驶进站。车外,脚夫的吆喝声、小贩的叫卖声响成一片。 “再见! ”姑娘说。 她站在靠我很近的地方,从她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撩拨着我的心房。我想伸手摸摸她的头发, 可是她已飘然离去,只留下一丝清香萦绕在她站过的地方。接着门 “砰 ”地一声关上, 把我和外面的世界隔了起来 ()。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列车员嘴里一声哨响,车就开动了。 列车慢慢加快速度,飞滚的车轮唱起了一支歌。车厢在轻轻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我摸到窗口,脸朝外坐了下来。外面分明是光天化日,可我的眼前却是一片漆黑!现在我对面又有了一个新旅伴,也许又可以小施骗技了。

14、 “对不起,我不像刚才下车的那位吸引人。 ”他搭讪着说。 “那姑娘很有意思, ”我说, “你能不能告诉我,她留着长发还是短发? ” “这我倒没注意 , ”他听上去有些迷惑不解。 “不过她的眼睛我倒注意了,那双眼睛长得很美,可对她毫无用处 她完全是个瞎子,你注意到了吗? ” 【小题 1】结合全文,赏析 “划线一(漫山遍野的大丽花 ) ”部分的场景描写。(分) 【小题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分析 “把我和外面的世界隔了起来 ”这句话有哪些含义?(分) 【小题 3】小说结尾有什么特点?这 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4分) 【小题 4】小说中的 “我 ”和列车上遇到的那位姑娘都是盲人,两人似乎都不大愿意

15、让别人知道自己是盲人。他们这样做是出于怎样的心理?你对此如何评价?结合文本简析。 (分) 答案: 【小题 1】 烘托人物的性格, “我 ”想借此掩盖自己的失明; 推动对话情节的发展,是他们的对话之一,姑娘的默默无语让人深味; 这个场景是 “我 ” 对失明前美好世界的无限追忆,反衬了失明后的失落(或答 “我 ”对美好生活仍在憧憬)。 【小题 1】 表层的 “隔 ”。 “我 ”所在的车内与车外世界被车门隔开。( 1分) 心理意义上的隔绝。在与盲人姑娘单纯以 “交谈 ”的方式发生的 “短暂的相遇 ”中,姑娘美妙的声音、巧妙的回答,那种默契,使 “我 ”敞开了尘封的心扉,获得了精神的愉悦,久久不能忘怀

16、。姑娘下车后,所以感 觉 “眼前 却是一片漆黑 ”, “和外面的世界隔了起来 ”。 (分) 【小题 1】【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8分) 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称曰苏翁。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岁不易,未尝疾病。 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味视他圃尤胜,又不二价,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输直。夜织屦,坚韧过革舄 ,人争贸之以馈远。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 。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 少

17、与张浚为布衣交,浚为相,驰书函金币属豫章帅及漕曰: “余乡人苏云卿,管、乐流亚,遁迹湖海有年矣。近闻灌园东湖,其高风伟节,非折简能屈, 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 ”帅、漕密物色,曰: “此独有灌园苏翁,无云卿也。 ”帅、漕乃屏骑从,更服为游士,入其圃,翁运锄不顾。进而揖之,翁曰: “二客何从来耶? ”延入室,地无纤尘。案上有西汉书一册。二客恍若自失,默计此为苏云卿也。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浃,遂扣其乡里,徐曰: “广汉。 ”客曰: “张德远广汉人,翁当识之。 ”曰: “然。 ”客又问 : “德远何如人? ”曰: “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 ”因问: “德远今何官? ”二

18、客曰:“今朝廷起张公,欲了此事。 ”翁曰: “此恐怕他未便了得在。 ”二客起而言曰:“张公令某等致公,共济大业。 ”因出书函金币置几上。云卿鼻间隐隐作声,若自咎叹者。 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 旦遣使迎伺,则扃 户阒然, 排闼入则书币不启,家具如故,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注释: 舄( x):古代一种有木底的鞋。 扃( jing):门窗上的插关,此代指门。 阒( q)然:寂静的样子。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味视他圃尤胜视:比较 B有羡则以周急应贷羡:盈余、剩余 C第长于知君子第:只是 D共济大业济:帮助

19、 【小题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人争贸之以馈远木欣欣以向荣 B帅、漕乃屏骑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德有余而才不足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D有羡则以周急应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利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云卿种菜,讲求法度,菜品上乘,加上售不二价,因此蔬菜畅销,获利倍增。 B豫章帅、漕舍弃随从,化装成云游的文人,最终找到了苏云卿隐居的地方。 C张浚认为苏云卿是仅次于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苏云卿却认为张浚并非全才。 D客人表明来意,苏云卿才豁然大悟,好像后悔刚才失言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小题 4】把文中画线的

20、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 1)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 ( 2)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 1) 希望 (你们)能 亲自 到 他家,一定要替我把他给 请 出来。( 3分) ( 2)两位客人 极力 邀请(苏云卿)与自己一同 乘车 回去,(苏云卿)推辞不肯,约定 说他 明早 登门 拜望 (客人)。( 3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 )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 1)结合全诗,简

21、要分析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4分 ) ( 2)这首诗中的 “山泉 ”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 分 ) 答案: ( 1)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阅读下

22、面两首唐诗 望洞庭 刘禹锡 题君山 注 雍陶 湖光秋月两相和, 烟波不动 影沉沉, 潭面无风镜未磨。 碧色全无翠色深。 遥望洞庭山水色, 疑是水仙梳洗处,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 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小题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中 “两相和 ”的 “和 ”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 “潭面无风 ”句和雍诗中 “烟波不动 ”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 “碧 ”是湖色, “翠 ”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

23、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 “水仙 ”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小题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 “螺 ”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 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的感觉。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作文 阅读下面一则文字,按要求作文。 ( 30分) 以 “秘密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