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 ( 1) ,长余佩之陆离。 ,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 2)角声满天秋色里, 。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 3)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答案: ( 1)高余冠之岌岌兮 芳与泽其杂糅兮 ( 2)塞上胭脂凝夜紫 霜重鼓寒声不起 ( 3)征蓬出汉塞 长河落日圆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 A近几年,常不乏年轻演员初登银幕便一炮走红,但不久就销 声匿迹的事例,原因何在?缺少气质恐怕是重要的一条。
2、 B打开电视一看,各电视频道:争相预告各档花期,这才让人意 识到对春天的向往渐成现实,倍觉意兴阑珊。 C中央电视台 “同一首歌 ”来到了山东莱芜,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战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D清代绍兴人李慈铭心直口快,胸无城府。这种脾气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不会遮遮掩掩,读起来总让人倍感痛快。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 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 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科学家对它们的抽象是创造的成果,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艺术用创新的方法唤起每个人内心深藏
3、着的情感。 唤起的情感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 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准确的抽象,这种 “抽象 ”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A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据统计,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B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凭着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走上了创业之 路,他们把国家贴息贷款的将近一半以上作为自己重新创业的启动资金。 C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是中国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崭新尝试,提高了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但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存
4、有不少争议。 D总结这一次农村实践经历,我们要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 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和落后的生产技术这一突出矛盾。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论儒学的复兴 汤一介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一直曾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
5、断。 因此,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 21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 (特别是在东亚地区 )将会有新的发展。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原因,但与 “西学 ”(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学等等 )对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学 )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 “西学 ”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我们得到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个自我反省的机会。我们逐渐知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应该发扬什么和应该抛弃什么以及应该吸收什么。因而在 长达一百多年中,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 “西学 ”,这
6、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 “和平与发展 ”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儒学。新的现代儒学必是 “本开新 ”的儒学, “反本 ”才能 “开新 ”, “反本 ”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中国文化必须在传承中更新,这样中国文化才得以真正的 “复兴 ”,而 “重新燃起新的火焰 ”。 本世纪初,中国提出建设 “和谐社会 ”的要求,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十分重要,它会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 展产生深远影响。 “和谐 ”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中包含着 “和谐社会 ”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 “和
7、谐社会 ”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思想资源。礼记 礼运的 “大国 ”思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 “和谐社会 ”的蓝图。论语中的 “礼之用,和为贵 ”,这就是说 “和谐 ”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 “和而不同 ”又可以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 “和平共处 ”提供了理据。特别是周易中的 “太和 ”观念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 “普遍和谐 ”的意义,这就是说, “和谐 ”应该包含 “人与自然 ”、 “人与人 ”、 “人的自我身心内外 ”等诸多方面的 “和谐 ”,才可以称为 “普遍和谐 ”。所以王夫之说 “太和 ”是 “和之致 ”, “太和 ”是最完美的 “和谐 ”,如此等等,在儒家
8、思想中比比皆是。 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片面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类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 “人与自然 ”、 “人与社 会 ”以及 “人自我身心 ”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其中人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自我觉醒。针对上面说到的三大矛盾,我们认为,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当然
9、,必须注意,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来逐步解决。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智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对 “新的现代儒学 ”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 “西学 ”,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而成为新的现代儒学。 B新的现代儒学必是 “本开新 ”的,在传承中更新; “反本 ”才能 “开新 ”, “燃起新的火焰 ”。 C新的现代儒学应是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 “和平与发展 ”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 D新
10、的现代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新的现代儒学。 【小题 2】下列是 “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 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 A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要想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得复兴,首先就要使儒学复兴 。 B由于儒学曾经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C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D以西方哲学为代表的 “西学 ”对以 “儒学 ”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冲击。 【小题 3】对文本分析、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 “大国 ”“ 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不同 ”等思想为我们今
11、天创建 “和谐社会 ”提供大量了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B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虽然受到 “西学 ”的冲击,但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 )将会有新的发展 。 C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能解决 “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 ”以及 “人自我身心 ”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矛盾。 D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但要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矛盾还需探索。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A“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 ”,夸大其词,原文是 “奠定了基础 ”.C变必然为或然 D 所答非所问应是新的现代儒学的作用 【小题 1】 A
12、BC 项都属于次要原因 【小题 1】 颠倒是非 “无疑能 ”与作者 “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来逐步解决。 ”相反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一个永恒的教书匠 季羡林 晚近,季羡林先生的头衔,除了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通常还有一项“国学大师 ”。为此,有人在报上陈辞,认为 “季羡林的专业是佛学和梵文研究,算不上国学大师 ”。有人又撰文反驳,认为 “传统国学的许多重大领域季羡林都涉及到了,绝对称得上是国学大师 ”。 2007年 5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季老的专题,拿我
13、作陪衬,其间就提到了这段公案,问我怎么看。卑之无甚高论,窃以为,这事不值得争辩,在东西融会、环球一村的 21世纪的今天,国学大师也者,既不应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要我说,季羡林就是季羡林,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的平凡,即如他所说,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他的大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后八个字,是我自己加的,季先生生前若听到,一定不赞成。记得有一年,胡光利 、梁志刚两位学兄出版此情犹思 季羡林回忆录,在前言中写上 “国学大师 ”“国宝级学者 ”“北大惟一终身教授 ”等词,季
14、先生阅后,坚决要求删去。季先生说: “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的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 ” 2006 年,第 19 届世界诗人大会在我国山东泰安召开,会上,季羡林、高占祥、李国彝三位被评为世界桂冠诗人。这又是一 顶高帽。组织者的心思,咱不去猜测,高占祥、李国彝二位的成就,咱也不去评估,且说季先生。季先生在中学时, 曾有 “诗人 ”外号,说明他是喜欢诗的,是有这方面的素养的,但他一生发表之诗,据笔者所知,不会超过十首。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是票友。以不到十首诗的数量,荣膺世界桂冠诗人称号,他
15、老人家肯定会感到惶恐。我没有猜错,一次见面中,季先生说了创作经过。季先生讲: “原本是泰安地区来人,说请我写一首诗,关于泰山的。我自幼景仰泰山,至今初衷不改,兴致一上,就动笔了。 7月 29日( 2005年),温总理来,来得特早,我桌上摊着稿纸,没有收拾。总理问我最近在写什么,我说在写关于泰山的诗,并且念了开头几句。以后新华社就 作了报道。再以后,你们都知道了的,我季某人忽然就成了桂冠诗人。 ”说到这儿,季先生转为 “难得糊涂 ”,他说: “桂冠诗人不是随便戴的哦,他们这么做,只能使我脸红。 ” “中国牌 ”的荣誉有它本土特色的游戏规律:往往,在你需要的时候,它总是千推万阻,避而不见;在你不需
16、要的时候,它却是不邀自来,蜂拥而至。 算了,撇开这些背后的玄机不谈,话题还是回到季先生。笔者觉得,仅就 94岁的老人,依然拥有这般创作活力,泰山颂就值得一读;在这一点上,季先生完全用不着脸红。季先生写完搁下,但一直未定稿,他自觉不够完善,到了2008年 12月 21日, 97岁了,又拿出来修改,在一处添了三行 24字: “万木争高,万卉争艳。争而不斗,和谐自然。天人合一,宛然实现。 ”其他几处亦有修改。这种 “春蚕到死丝方尽 ”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泱泱中华,特点是人多,人多思想杂,俗话说 “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 ”,许多议论,是颇为滑稽的。譬如有人转给我一篇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讽刺季老
17、是官迷,理由是从杨绛的我们仨推测,那个想当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而最终没有当成的,估计就是季羡林。嘻嘻,胡为乎来哉!熟悉季老的人都知道,他对官场,一向敬而远之,了无兴趣。证以笔者的目睹 :那还是上世纪 90 年代,一天,有老友自城内来见季先生,落座,喝茶,老友说起近来见了哪些哪些高官,禁不住眉飞色舞,唾星四溅。季先生干坐一旁,默然无语,待老友走后,只幽幽地说了一句: “他还很得意。 ”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即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来说,倒的确有这么一回事: “文革 ”后,某要员曾建议季先生出任此职。季先生么,婉拒了。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为此,有人曾当面讶怪: “为什么
18、放着副部级的职位不要,却要这个副局级呢? ”季先生说: “什么级别,我脑子里没想过这个! ” 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 书匠。 (节选自文汇报作者 卞毓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季羡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一个教书匠,至多再加一个写家,但他一生发表的诗,不超过十首;因此,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B季羡林先生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无法取替,不可超越。这正是 “国学大师 ”应有的魅力和境界。 C 94岁的季羡林老人创作了泰山颂一诗: “万木争高,万卉争艳。争而不斗,和谐自然。天人合一,宛然实现。 ” 97岁时,又拿出来修改
19、,表明季先生为了避免名 不副实而坚持修改文稿,恰恰说明了 “文章不厌百回改 ”、 “佳作常从改中出 ”。 D “文革 ”后,有人建议季先生出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一职。季先生么,婉拒了。尔后,北大让他当副校长,他倒是痛快地应承。人贵有自知之明,与其力不从心,不如扬长避短。他想的,就是当他的教书匠。 E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几处人们对季老先生的不一致的评价,然后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情简要描述出来,虽未直接评论,但足以让读者了解季老先生的为人。这种笔法在传记中颇有说服力。 【小题 2】文中说: “季羡林也是一个大有人格魅力的人。 ”那么,他的 “人格魅力 ”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答: 【小题 3】文
20、章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 “这一句就表明了季先生的心迹 ”。说说表明了季先生怎样的 “心迹 ”。( 6分) 答: 【小题 4】对于季羡林究竟算不算 “国学大师 ”,作者没有直接评论。你读了本文以后,如何评价季羡林先生呢?( 8分) 答: 答案: 【小题 1】 B、 E 【小题 1】(学识)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品质)诚实谦虚,严谨执着;超凡脱俗(答 “清高 ”亦可),热爱教育。( 6分。意思接近即可) 【小题 1】对官场,敬而远之,了无兴趣,清高脱俗;鄙视艳羡高官厚禄、投机钻营的人(或:鄙视那种爱 慕虚荣之人);一心扑在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这显示了季先生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6分。意思接近
21、即可,少一角度扣 2分) 【小题 1】传统国学的重大领域季羡林先生都涉及到了,学识渊博;既不是一味钻故纸堆的冬烘先生,也无所谓荣辱褒贬;亦儒亦释亦道,而又非儒非释非道,从心所欲,脱略形迹,;季先生著作等身,身列作家之林,还自谦为票友。他是一位不可超越的 “国学大师 ”。 (8分。围绕以上几点展开即可,未结合文章内容,只是进行空洞评价,赋分减半 )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分 析 题 安 勇 老师年纪不大 ,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2、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 “答案:见封底 ”,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 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班长说: “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 ”
23、老师笑笑,点点头。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 “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 ”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 “你就当她漂亮吧! ”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 “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 “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 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 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 老师点点头: “同学们回答得
24、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 “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 “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 ”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 “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 “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是 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给出的答
25、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 “大家的发言都很好。 ”然后又对老师说: “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 ”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 “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 还把她送回了家。 ”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 “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
26、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 “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 校长点点头说: “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 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五位学生对 “分析题 ”的分析回答反映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
27、两次学生的 “大笑 ”,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表现了同学们潜意识中的功利;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同学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一片大乱。 E文中 “年轻教师 ”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小题 2】小说中回答问题的五位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6分) 答: 【小题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 “分析题 ”这个题目含义的理解。( 6分) 答: 【小题 4】请就小说中学生、教师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现象,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类问题的理解认识。( 8
28、分) 答: 答案: 【小题 1】 BD 【小题 1】五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善于思考,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性格中都有功利、自私、冷漠 、提防、猜疑。 【小题 1】一语双关。实指:老师出了一道分析题,小说围绕分析题展开情节。虚指:借 “分析题 ”分析了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等问题。 【小题 1】观点一:反思。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价值观不断受到影响发生变化,社会上的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的思想也影响到当今的老师和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出现淡漠的趋势;大众社会责任感缺失和主流价值观扭曲的现实告诫人们,经济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不应以丢掉传统价值观道德观为代
29、价。 观点二:反思。传统的正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在经 济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该如何适应 “新人类 ”新形势新问题,解决新课题。 观点三:新时代造就了新一代,赋予了他们新思想新观念。他们敢于冲破框框束缚,思维灵动思想活跃,敢于也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言之成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薄,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 “买马、养士孰急? ”登曰: “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 ,一日废,衣冠之
30、士与堂下卒何异? ”守曰: “抗长吏耶! ”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 ”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 “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 ”登曰: “但意未欲尔。 ”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 “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 ”对曰: “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 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 “秦大虫 ”,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登至,颇革,而
31、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 “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 ”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 曰: “丞相 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 ”登曰: “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
32、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 丞相,指秦桧。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守不能夺,卒从之夺:强行改变 B士民丐留不获丐:乞求请求 C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条陈述 D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革:革除革新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 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登辞之,
33、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任古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款待并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微宗实录,高登坚决予以回绝,有人告诉他可以借此机会升官,高登也不为所动。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因他专权杀人报请朝廷下诏治罪,终致高登蒙冤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
34、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 国家大计。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 2)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 “秦大虫 ”,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可、归、置 ”各 1分,大意 2分) ( 2)豪民秦琥雄霸(横行)乡里,挟持官吏把柄(短处),号称 “秦
35、大虫 ”,邑大夫以下都被他屈服。(武断,短长,被 动句,各 1分,大意 2分) 【小题 1】 革:改变变化 【小题 1】 表清廉 表清廉 表至死关心国事 【小题 1】 舜陟用专权杀人之罪来诬陷他。 【小题 1】略 参考译文:高登,字炎先,漳浦人。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拿法度约束自己。绍兴二年,在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没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任命他兼任贺州学事。州学过去有田舍,州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营,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太守说 “买马、养士哪一个更急迫? ”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仪诞生的
36、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 ”太守说: “你这是违抗长官! ”高登说: “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只有礼仪与法度罢了,既然两 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 ”太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守说: “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 ”高登想不接受它,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汪藻想留他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坚决推辞。有人说: “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 ”。高登说: “只是我意下不想这样。 ”就出发了
37、。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分条陈述的十余事告诉 他。沈晦说: “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 ”回答说: “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 ”豪民秦琥雄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称 “秦大虫 ”,邑大夫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一日,秦琥有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中伤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占州学钱财,高登喊秦琥来到,当面责备他,声气严厉,喝令他退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按法律处置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都为此感到快意。 驻军首领胡舜陟对高登说: “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 治理过的
38、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 ”高登说: “秦桧做宰相不像样,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抓住秦琥一事,调荔浦丞康宁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离去。舜陟遂建起秦桧的祠堂并自己写了记,并且用专权杀人之罪来诬陷他,朝廷下诏押送高登到静江府监狱。舜陟派遣健卒逮捕高登,恰逢高登母亲死在舟中,高登把母亲草草葬在水边,航海回朝廷上书,请求纳官赎罪。故交中有担任右司一职的人,对他说: “丞相说曾经在太学认识你,如果你能见一见他,终身的大事就不必忧虑,上书是徒劳的。 ”高登说: “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不久中书衙 门上奏说按照惯例没有纳官赎罪的,仍旧押送高登回静江监狱。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
39、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对家事全不介意,只是听说朝廷所行事有小过失,就皱眉不乐,有大过失就随之恸哭,临死,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其治学把慎独作为根本,有东溪集刊行于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 北斋雨后 宋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小题 1】颔联中的 “占 ”能否改为 “站 ”?为什么?( 5分) 【小题 2】诗人为什么会有 “宛如当日在山家 ”之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 【小题 1】不能改。
40、 “占 ”是占有之意,双禽占竹,写出了鸟雀在竹间跳跃争竹的活泼和欢喜得意。如改 “占 ”为 “站 ”,只写鸟雀站在竹枝上,就缺少了动感和情趣,索然无味了。( 5分,明确观点 1分,从正反两面写明理由 4分。) 【小题 1】诗中所写的清幽环境和与友人观画、品茗的生活,勾起了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 “宛如 ”二字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与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6分,结合诗歌分析 4分, 情感 2分。) 语言表达 请将 “月光 ”“流水 ”“蛙声 ”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营造出 “静谧 ”或者 “凄清 ”的意境。( 40字以内)( 5分) 答: 答案:三个词语完整 1分,语句流畅 2分
41、,意境吻合 2分。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择两个角度分别评价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每条不超过 20个字。( 6分) 两会 “白话新风 ”折射新政风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用“大白话 ”深刻、准确地概括了这三 “民 ”之间的辩证关系,令人一读难忘。 “要让人 民群众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用得舒心 ”-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实在在的 “大白话 ”不少,其通俗易懂的文风备受好评。 ( 1) ( 2) 答案:(效果)白话消除了政治的神秘感,拉近了政府与百姓的距离。 (态度)几句白话透出的是对民意的尊重与重视 (意义
42、)话风就是作风,要以话风之变促政风之变(每句 3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样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 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居山野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人的风景在哪里? 对此,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礼仪,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逃做,不得抄袭。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