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1389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年“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年“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年“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年“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 “五校联谊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2)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 3)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2)悠然见南山,飞鸟相与还。 ( 3)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近日,乌鲁木齐市中级法院对 7 5事件中 3起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审判,其中 6人因罪行极其严重被判处死刑,一人有重大立功

2、表现,罪不容诛,被依法从轻判处无期徒刑。 B在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各地都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对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人们趋之若骛,热情参与。 C崔颢的黄鹤楼诗的首句是 “昔人已乘黄鹤去 ”不是 “昔人已乘白云去 ”,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一进客厅家徒四壁,明亮宽敞。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沿着主校道缓缓 前行,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 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

3、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A B C D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政局动荡、内战不断的索马里几乎没有任何法律体系,劫匪们可以从容作案而不必担心受到国家法律和相关法律的制裁。 B三鹿集团在清偿过程中,首先偿还的是破产本身产生的费用,之后偿还职工工资保险和国家税费,最后偿还所欠普通债权人的债务。 C德国早在 1938年 10月就制定了进攻波兰的 “白色方案 ”, 1939年 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希特勒就下令执行了。

4、 D为了避免自己不被荣誉冲昏头脑,当选为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后的唐教授,要求继续工作在东北地质科学研究第一线。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处于 “文化孤立 ”之中吗 余秋雨 一位友好的美国音乐人说: “每个初次来华的西方人都会有点吃惊,为什么没来之前对你们有那么多误会。有可能,你们的宣传方式造成了某种文化孤立。 ” 的确,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这是出于政治偏见吗 其实不是,拿中国参加两次世界博览会来说吧,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据民意测验,在最想去看的馆 ”中,中国馆排在第二位。我去看过汉诺威世博会的中国馆,印象最

5、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些中国风景名胜的照片 灯箱,再是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一个中国人登上月球的幻想式模型,最后是一具标注着针灸穴位的天体模具,边上放了一些中药。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很少有人在某一个角落停步,都是用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观众一般需要排队等侯参观,法国馆三小时,日本馆四小时,而中国馆却基本不需要等待,借着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引申开来,证明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还存在着一系列观念问题。这是文化交流的起点,必须认真面对。 第一,我们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 。如果我们更多地承认中国

6、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口头上承认而是心底里承认,情况就会大大改现。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德国馆大厅是一大堆未完成的德国伟人塑像,贝多芬、黑格尔、马克思等等,告示牌上说,德国伟人都无法在自己国家完成,都走向了全世界,因此有理由让世界各国观众在心中去完成。而且,还请世界各国观众在黑板上补充在自己 国家出名的德国人。德国人那么骄傲,却把民族性放在世界性和互动性之中。法国馆的主题是法国走在十字路口,不知往哪里去,希望世界各国现众出主意,它们都突出了文化的向外互动价值。 第二,实际上,文化在 呈现形态上,以差异为第一特征,以差异间的互相欣赏为第二特征。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正如我心中的欧几

7、里德、黑格尔、康德,遇到我心中的孔子、苏东坡、王阳明,是互相欣赏、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冲突、互相取消。因此,我不赞成亨廷顿的 “文明冲突论 ”,而赞成南非大主教图图所说的那句话:我们为差异而欣喜。 第三,我们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产生了一种目空一切的文化自傲,还把别人的文化反思批判成了文化自卑。我诚恳地希望,从事对外文化交流的人,一方面,需要对外停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以国际坐标来筛选和 重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 文化本身的支点。 第四,最近几年不少官员和文人越来越喜欢用一大堆朗朗上口的成语、古话、形容词,排比句来描述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其中不少概

8、念翻译成外语后,很难让别人搞明白其中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成了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障碍。 我记得,德国诗人歌德对中国人情感方式的惊喜发现,是通过中国古代一部三流小说风月好逑传,而不是通过他早年就读过的论语和其他中国经典。其实,我们对德国文化的感受,也不是通过什么官方话语,而是通过歌德、贝多芬、巴赫。 在最广泛的层面上 ,文化交流也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性形象。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个海明威,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在中国古代,玄奘、鉴真、利玛窦、徐光启,都是这样的文化桥梁人物。现在中国的姚明、郎朗和几位具有国际号召力的电影演员,倒是实实在在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我

9、相信,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的。这种桥梁式人物,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慈善家、宗教家,但大多不会是官员。对此,我们要期待,要发现,要守护。(节选自环球 时报) 【小题 1】下列关于 “文化孤立 ”的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化孤立 ”是其他国家因政治偏见而造成的不愿认同、接纳中国文化的一种必然现象。 B “文化孤立 ”是指一国文化囿于本民族文化范围之内,盲目自大,不能与世界文化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进而共同发展。 C造成中国 “文化孤立 ”于世界文化的原因是,历史上中国文化一直处于 “闭关锁国 ”的状态之中,因

10、此当代中国文化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走 “改革开放 ”之路。 D正是因为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所以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 出现了诸多尴尬的局面。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汉诺威世博会与日本爱知世博会上显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孤立现象,说明中国展馆的设计方案还欠缺智慧,欠缺创新,欠缺互动性,欠缺亲和力。 B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文化内涵丰富,有实例证明,西方人发现、接受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往往是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阅读而实现的。 C文化交流的结果,是普通人对某种文化的自然喜爱和寻常好感,而不应把让外国人捉摸不透的概念式语言强加给外国人。 D作者建议

11、,要改变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不利的现状,既要注重对 外传播中国文化,又要以国际标准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 【小题 3】根据原文的内容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如果改变以往单一的展示展品等枯燥的形式,多一点创新,多一份智慧,多一些想象,将会使中国文化备受世界人民的欢迎。 B作者认为文化上存在差异是值得欣慰的,南非大主教图图也说,我们为差异而欣喜,可见,中外有识之士,都希望文化能百家争鸣而不是某种文化一统天下。 C从泰戈尔、海明威、鉴真、姚明等古今中外的文化桥梁人物起到的作用看,将来的文化交流中,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演员等也将发挥巨大作用,而政府官员则不再

12、起作用了。 D尽管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克服重重困难,走出误区的中国文化必将改变所谓的 “文化孤立 ”状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A“政治偏见造成的 ”,分析错误; C原因错误,且史上也有促进文化交流的人物; D强调国外因素不妥,主要是本国内因。 【小题 2】是通过对非经典著作的阅 读实现的。 【小题 3】 “官员则不再起作用 ”绝对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 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

13、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

14、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起来,每月 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的柜

15、台上。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 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 “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便把人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 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

16、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 天上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一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 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

17、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刷设备,他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莫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绘制那些平面、立体、刨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 的建筑图式甚至可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汇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

18、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会击倒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节的声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季 节的秘密。林徽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小题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两项是 ( 5分)( ) ( ) A “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反映了在战乱时期,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而冷漠的帐房先生又乘人之危,使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陷

19、入了极度的生活困窘之中。 B从大足考察回来后,林徽因因劳累、风寒,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四十度不退。说明野外考察工作是艰苦而危险的。 C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 声机,因为音乐是他们夫妇俩的药品和粮食。 D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书籍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从这些书籍中她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E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为她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 【小题 2】在林徽因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一段人生之路的?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窗外的阳

20、光和小鸟,试简要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与作用。( 6分) 【小题 4】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 ?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 8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1)音乐,让她暂时忘掉苦难。 ( 2)诗歌,让她重新汲取力量。 ( 3)爱情,让她支撑生命。 ( 4)事业,让她抗争命运。 【小题 3】( 1)内容: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阳光和小鸟,明艳的阳光与欢快的小鸟,构成生命的色彩与活力。躺在病床上的林徽因看到窗外充满生机的景物,反衬出她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则是林徽因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礼赞。 ( 2)结构:这些景物描写不仅首尾照应,使文章

21、结构浑然一体,而且烘托了文章主旨和人物 的内心世界。 【小题 4】( 1) 劳累过度,疾病缠身,无钱医治。 事业受阻,经费枯竭,出版刊物非常困难。 物价飞涨,生活陷入极度贫困境地。( 4分) ( 2)林徽因虽然生活在离乱和贫病交加的困苦中,但却与命运顽强抗争,表现出热爱生活、钟情事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可贵品质。( 4分) 【小题 1】 “危险 ”没有依据) E(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史。 【小题 2】前两点各 1分,后两点各 2分共 6分。 【小题 3】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阳光和小鸟,很明显是首尾照应。写作特点与作用则从文章结构和思想情感两个方面作答,答对一点给 3分,共 6分。 【小题 4】第三

22、段写她劳累过度、疾病缠身, 4-9段写她生活贫困, 16段写她事业受阻。 10段至文章结尾表现了她在这些艰苦的环境中与命运的抗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黄牛 伍维平 还没有像往年一样为主人犁完五亩地,老黄牛的一条腿断了。 折腿的事就发生在昨天。 昨天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 。这是个今年开春以来少有的好日子,农夫们不用互相招呼就纷纷踏上仍有些峭寒的田垄,一年的农事在鞭子的抽打声和吆喝声中开始了。老黄牛是一条经验丰富的耕牛,忠心耿耿,勤奋劳作。他像往年一样卖力耕田,但他在时光的打磨中已经很衰老了,拉着一驾犁好像拉着一座大山在走,异常沉重。主人斥责他,他羞愧难当,叹了一口气,一咬牙一使劲

23、,他听到了发自身体内部的一声响,一条腿断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生命戛然而止的声音。 暮霭落尽,黑夜升满 。老黄牛独自蜷伏在牛栏里,想着自己的心事。他抬起疲惫的头颅,凝视着星空下那片肥沃的黑土, 心中充满眷念和回忆。他把自己的爱与恨、乐与苦、血与汗以及生命中的一切都交给了这片土地。日月作证,鲜嫩的青草作证,金黄的果实作证,还有孩子作证。那是主人家的孩子,胖嘟嘟红扑扑的样子,一个很阳光的男孩。那天中午,小男孩跑到牛栏前,向老黄牛宣读了他的一篇获奖作文: “ 我家的这头老黄牛,又高又大,浑身的皮毛是灰褐色的。嘴巴像个簸箕口,眼睛圆鼓鼓的很有神,一对牛角像拉满的弓箭,威武有力。它干起活儿来劲头大

24、,也舍得卖力气。有一天中午,天气热极了,太阳像个火球似的挂在头顶,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以为老黄牛一定不干活儿了 ,就跑到田间去看,它仍然还在拉犁耕田。它身上粘着一块块干泥巴,喘着粗气,双腿踏进没膝深的烂泥中,一步一步拉着犁,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样子。 ”老黄牛记得,那天小男孩给了它一把嫩青草和一个敬礼。 昨天下午,村里的兽医被请来。兽医一边查伤情一边摇头,只是对伤口作了简单的象征性包扎。兽医当着老黄牛的面对主人说,一条废牛,这种牛还能拉犁,真是怪事。主人呐,现在你只有一件事要做,宰掉它,然后卖钱。主人望着老黄牛,目光变得闪烁不定,但老黄牛知道,那里面暗藏着可怕的杀戮凶光。 夜已三更,天空的星星

25、被风吹得了无踪影,整个村子 沉浸在死一般的寂静和黑暗中 。倏然间,主人家正屋的灯亮了,磨刀的声音和屠夫特有的浑浊笑声敲碎了夜的寂寥。老黄牛知道大限将至。闭了眼任所有的泪水流尽。老黄牛最后大吼一声,用自己的方式结果了自己。 听到一声闷响,主人急忙领着提了刀的屠夫赶到牛栏。他们看到的只是扭断了脖子扑倒在地的老黄牛和一面粘满了老黄牛鲜血的土墙。 屠夫气愤地骂道,畜生,我这把刀白磨了。 主人却笑了,这畜生倒是挺体贴我呢,要我少花钱。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A从构思看,小说采取了倒叙的方式 。第 段就交待了 ”事件的起因,设置了必要的悬念以吸

26、引读者,也附带交待了老黄牛 “以往 ”的辛劳。 B小男孩宣读获奖作文一节属于插叙,不仅从侧面照应了老黄牛把 “生命中的一切都交给了这片土地 ”,也与下文主人的态度形成了对比。 C “老黄牛 ”有着善解人意、无私奉献和自尊刚强的品质,更有着对主人无私的忠诚。正是这样的忠诚使它为了不拖累主人而选择了自尽。 D用 “兽医 ”、 “屠夫 ”和 “主人 ”对老黄牛的态度和行为,来表明人类是个冷漠、自私、忘恩负义甚至残忍的群体,正是作者的创作动因。 E小说叙事平淡而沉静,但读者 分明能感受到一丝沉痛,灵魂会随着老黄牛的 头撞死而颤栗,更会因主人庆幸少花钱的高兴嘴脸而悲哀。 【小题 2】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

27、分别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3】小说结尾处主人对老黄牛的态度在上文中有多处伏笔,请把它们找出来并作简要说明。 (6分 ) 【小题 4】有人认为小说的结局过于消极,并设计了另 种结局 老黄牛在小男孩的保护下得以在主人家尽享天年。你更认可哪一种 请从立意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2】 描绘 (勾勒 )出春天风和日丽的景象,推动了后面农夫们春 耕和老黄牛腿断等情节的发展。 表现 (勾勒 )出了黑夜的寂静和沉重,渲染了孤独和凄凉的气氛,为后面老黄牛的眷念和回忆作了铺垫。 表现出深夜里整个村子的黑暗和阴森,不仅渲染了不安和恐怖的气氛,

28、还推动了后面主人和屠夫合谋杀牛、老黄牛自尽等情节的发展。 【小题 3】 “鞭子的抽打声和吆喝声 ”和 “主人斥责他 ”体现了自私的主人对卖力耕田的老黄牛毫不怜惜的冷漠; “主人望着老黄牛,目光变得闪烁不定 ”表现出主人在兽医的建议下盘算杀牛卖钱的残忍心理; “倏然间,主人家正屋的灯亮了 ”,从侧面表现出主人雇用屠夫要实施杀牛卖钱 的冷酷。 【小题 4】从立意看,另一种结局能够表现出小男孩的纯真和善良,有利于表现作者对人性中 “真、善、美 ”的期盼和追求。但这样完美的结局不利于表现立意的批判性,并会削弱小说的感染力。 【小题 1】 C项 “为了不拖累主人而选择了自尽 ”的说法错误。从 “小男孩

29、”的行为看 ,D项:人类是 群体 ”的说法过于绝对, “创作动因 ”的说法也于文无据。 【小题 2】略 【小题 3】必须是表现 “主人对老黄牛无情 ”的伏笔。 【小题 4】要从立意角度说,言之成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八世祖承,永嘉之乱,讨陈敏有功,封柴桑县侯,除宜都郡守。寻卒官,子孙因居江陵。父高之,梁山阴令。懔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辄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梁普通六年,举秀才,以不及二宫元会 ,例不对策。及梁元帝镇荆州,谓长史刘之遴曰: “贵乡多士,为举一有意少年。 ”之遴以懔应命。即日引见,令兼记室。尝夕被召宿省,使制龙川

30、庙碑,一夜便就,诘朝呈上。梁元帝叹美之。及移镇江州,以懔为刑狱参军,兼掌书记。历临汝、建成、广晋三县令。 遭母忧去职。哭辄呕血,两旬之内,绝而复苏者三 。每旦有群乌数 千,集于庐舍,候哭而来,哭止而去。时论称之,以为孝感所致。梁元帝重牧荆州,以懔为别驾、江陵令。及帝即位,擢为尚书侍郎。又手诏曰: “昔扶柳开国,止曰故人,西乡胙土 ,本由宾客。况事涉勋庸 ,而无爵赏?尚书侍郎宗懔,亟有帷幄之谋,诚深股肱之寄。从我于迈,多历岁时。可封信安县侯,邑一千户。 ”累迁吏部郎中、五兵尚书、吏部尚书。初侯景平后,梁元帝议还建业,唯懔劝都渚宫,以其乡里在荆州故也。及江陵平,与王褒等入关。 太祖 以懔名重南土,

31、甚礼之 。孝闵帝践阼,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世宗即位,又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书。数蒙 宴赐。保定中卒,年六十四。有集二十卷,行于世。 注: 二宫元会:此指皇帝及太子在元旦朝见群臣的会议。 胙土:帝用来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的土地。 勋庸:功勋。 太祖: “太祖 ”及下文的 “孝闵帝 ”“世宗 ”分别指北周太祖宇文泰、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除宜都郡守,寻卒官寻:不久。 B梁元帝重牧荆州牧:统治。 C唯懔劝都渚宫都:定都。 D又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书刊:刊载。 【小题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从侧面表现宗

32、懔出色才华的一项是( 3分)( ) 乡里呼为 “小儿学士 ”。 之遴以懔应命。即日引见,令兼记室。 使制龙川庙碑,一夜便就。 每旦有群乌数千,集于庐舍,候哭而来,哭止而去。 亟有帷幄之谋,诚深股肱之寄。 梁元帝议还建业,唯懔劝都渚官。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 A宗懔从小就文才出众,开口讲话引经据典,被乡里人称为 “小儿学士 ”;梁元帝让他撰写龙川庙碑,他一夜写成 ,第二天早晨呈给皇上,得到皇上梁元帝的叹服赞美。 B宗懔很有孝心, “遭母忧 ”时他悲痛欲绝,每次痛哭都引得数千只乌鸦落在他家的屋顶上,待哭声停止才飞走,当时的舆论都称

33、颂这件事,认为这是宗懔的孝心感动了上苍。 C梁元帝即位后,对宗懔作了高度评价和赞美,认为有辅佐之功,封他为信安县侯,赐一千户的封地作为食邑;此后,又连续晋升宗懔为吏部郎中、五兵尚书和吏部尚书。 D后来,北周太祖宇文泰、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都很看重宗懔,世宗宇文毓更是多次宴请他。宗懔在保定年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有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遭母忧去职,哭辄呕血,两旬之内,绝而复苏者三。( 5分) ( 2)太祖以懔名重南土,甚礼之。( 5分) 相信,克服重重困难,走出误区的中国文化必将改变所谓的 “文化孤立 ”状态。 答案: 【

34、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1)(后来)宗懔的母亲去世,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每次痛哭就会哭到吐血为止,二十天内,哭死过去又苏醒过来如此这般地反复了多次(或 “多次哭死过去又苏醒过来 ”)。 ( 2)太祖(宇文泰)因为宗懔在南方享有盛名,就非常礼貌地对待他(或 “给予他很高的礼遇 ”)。 【小题 1】刊:修订。 【小题 2】 正面写其才华。 侧面写其孝道,与才华无关。 建议定都渚宫,是因为其乡里在荆州,与才华无关。 【小题 3】 “诘朝呈上 ”的 “上 ”与 “呈 ”同义, “呈上 ”“送上 ”之意,而不是 “皇上 ”;另:此时梁元帝尚未 “即位 ”,

35、故不是 “皇上梁元帝 ”。 【小题 4】( 1)共 5分,译出大意给 2分, “母忧 ”“绝 ”“三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 2)共 5分,译出大意给 2分, “以 ”“礼 ”两词及 “名重南土 ”句式,每译对一处给 1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题。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 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 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神宗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以讽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

36、,先后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哲宗元 元年( 1086年)始得召回。 钿:镶金的花型首饰。 【小题 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5分) 【小题 2】词的下片写到作者重回旧时官邸,其内心感受如何?结合上片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6分) 相信,克服重重困难,走出误区的中国文化必将改变所谓的 “文化孤立 ”状态。 答案:( 1)分析表述意思接近即可)词的上片描绘了园林中初晴晚照、金翠楼台,池塘处杨柳袅袅、嫩荷无数之景,( 2分)可见此园林之富丽,春意之盎然,( 2分)给人一种景色怡人的感觉。( 1分) ( 2)下片写出七年的迁谪生活给作者带来了

37、无尽辛酸,( 1 分)此时物是人非,朱颜已老, ( 1分)更让作者倍感凄清孤寂。( 2分)从全词看,作者运用的是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 2分) 语言表达 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为金融危机等各种棘手问题而困扰。尽管 47岁的奥巴马正值壮年,但上任不到两个月却因过度操劳而愁白了 “少年头 ”,成了名副其实的 “白头翁 ”。专家预测,四年后奥巴马卸任时,他的身体将衰老足足 8岁。 奥巴马的健康牵动着美国人民的心。下面是一位美国中学生准备发给奥巴马的慰问短信,请按要求把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尊敬的奥巴马总统,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衷心祝 愿您保重身体,更好

38、地带领美国人民渡过难关。 要求 内容与所给材料相符,但不得照搬材料中的语句; 尽量口语化,语言质朴亲切; 25字以内(含标点)。 答案: 您操碎了心,累坏了身,白尽了头,您太辛苦了。 您日夜操劳,费心劳神,上任几十天,黑发变自发。 将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要求写一组排比句。 (6分 )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 ,我们 ; 友谊如 ,我们 ;友谊如 ,我们 。 答案: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 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

39、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作文 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 “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 ” 蝴蝶告诉它: “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 ” 蛹就问蝶: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 ” 蝶告诉它: “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 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来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剽窃。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