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范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1403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江苏省范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江苏省范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江苏省范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江苏省范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江苏省范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江苏省范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8分) ( 1)夫在殷忧, ;既得志,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2) ,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 3)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 4)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5)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 6)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答案: 必竭诚以待下则纵情以傲物 汩余若将不及兮 落霞与孤骛齐飞 艰难苦恨繁霜鬓 而在萧墙之内也 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3分) ( ) A脊 梁( j)炮烙( po)白炽灯( zh)一叶扁舟( bin) B伶人( lng)悭吝( jin)一沓纸( d)寡廉鲜耻( xin) C伺 机( s)脊 梁( j)刽子手( gu)刀俎 (z) D昵 称( n)攻 讦( ji)拘泥( n)喟然长叹( wi)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 ) A假日里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观 景色,耳闻风声鹤唳,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 B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到周恩来故乡慰问演出,当年参加革命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时一个个热泪盈眶。 C牙买加运动员鲍威尔在国际田联大奖赛意大利站上

3、创造了 9.74秒的新百米世界纪录,圈内人士对新世界纪录质疑,怀疑其服用兴奋剂的疑问不绝如缕。 D地产商们得知楚州拥有可观地盘的某饭店宣布拍卖的消息后,纷纷看好这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地块,厂房也受到开发商追捧,成为众矢之的。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但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一味围绕应考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B秸杆焚烧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与一些地方政府面对这样事件只是想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封堵而没有真正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方针不无关联。 C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 30

4、00元钱外,还有银联卡、身份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D王老吉,这个平民化的国饮,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一股全新的风尚与潮流,同时也是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还有其突飞猛进的销售额所引来的众人惊异赞叹的目光。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建筑 “仿欧风 ”的反思 吴晓江 中国近代兴起的大都市,在近十多年来现代化改造的发展中,一些城区的建筑和景观出现了两幅悖论性的变化图景。 一幅图景是,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大楼和欧式近代住宅,在旧区改造、楼盘开发、拓宽道路过程中被拆毁,有的被改建得失去原有面目。虽然许多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被 列为保护建筑,但是区域的空间环境

5、被破坏了,单体的优秀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就贬损了。另一幅图景是,在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中又大量兴建 “欧陆风情 ”的楼宇、会所、住宅、花园、广场、别墅和街区。 国内城市出现 “仿欧风 ”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对于多年来城市普遍营造形式单调乏味的现代主义建筑产生反感,追求形式丰富、讲究装饰、体现华贵的建筑风格。 当形式过于简单化、装饰贫乏、平淡冷漠的水泥盒子、玻璃盒子愈来愈多地占据各个城市时,城市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多样性悄然消失。人们渴望寻回富有个性和人情 味、讲究艺术装饰、传承历史文脉的建筑形式。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应运而生。它企图复活被现代主义摒弃的优秀建筑艺术装

6、饰和审美趣味,要求建筑设计体现特定的文化隐喻、精神质感和人性化要求。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秀作品在改革开放的上海也有所涌现。这些建筑体现了时代精神、地域特色和民族形式三要素融合。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金茂大厦,是融合着这三要素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精品。它的设计一反美国纽约、芝加哥现代主义的摩天大楼单调、呆板的玻璃盒样式,奇妙地融合了中国宝塔建筑的艺术造型,气势宏伟而不失精巧灵秀,是中国传统 风格与现代化气派的完美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 然而,在超越现代主义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不少公共建筑的兴建和住宅开发盲目仿造欧洲古典建筑的复古风气,在现代建筑上粗劣拼贴欧

7、洲古典建筑符号和语汇的崇洋风尚,扭曲了当今中国城市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应当倡导时代精神、民族形式和地域特征的完美结合。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核心精神所在。 (文汇报 2009年 1月 4日 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在城市现代化的改 造过程中,既有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欧洲古典建筑被拆毁,又兴建了许多具有 “欧陆风情 ”的建筑。 B许多被保护下来的优秀建筑,由于其区域空间环境被破坏了,它们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也就消失了。 C金茂大厦吸取了现代主义摩天大楼的样式,又融合了中国宝塔建筑的艺术造型,是中国传统风格

8、与现代化气派的完美结合。 D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核心精神不相吻合。 【小题 2】依据文章简要概括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兴起的原因。( 6分) _ _ _ 【小题 3】综观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仿 欧风 ”的主要得失。( 6分) _ _ _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1)现代主义建筑占据城市,使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多样性消失; ( 2)人们渴望寻回富有个性和人情味、讲究艺术装饰、传承历史文脉的建筑形式(如答 “人们反感形式单调乏味的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形式丰富、讲究装饰、体现华贵的建筑风格 ”亦可); ( 3)建筑设计体现特定的文化隐喻、精神质感和

9、人性化要求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 【小题 3】( 1)得:涌现了时代精神、地域特色和民族形式完美结合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秀作品; ( 2)失:盲目仿欧,粗劣拼贴欧洲建筑符号和语汇,扭曲当今中国城市形 象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小题 1】 B项中 “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仅仅是 “贬损 ”而非 “消失 ”; C项中金茂大厦一反 “现代主义摩天大楼的样式 ”而不是吸取; D项中两者应该是相吻合。 【小题 2】共三点,每点 2分 . 【小题 3】共两点,每点 3分。如答与上述答案:类似的内容,酌情给分;如直接照抄原文,最多给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秋 苇 于增

10、会 暮秋的芦苇荡是最令人感怀的。一束束顶在枝头的芦花,汇成一片银色的世界,绵延起伏,簇拥着涌向天际。漫天飞舞的花絮,更像纷纷扬扬的雪花,飘到哪里哪里就蒙上一层薄薄轻纱。 如血的残阳投下万道金光,染得苇海红彤彤的,就像青春之火在燃烧。如此的凄美,谁能感觉到芦苇已垂垂老矣! 环顾四周,却是满目萧条,一片凋零。野草、闲花,衰败了,腐烂了,有的还在冷风面前蜷缩着身子,瑟瑟地发抖。苇梢上,日夜厮守着的小鸟也拍打着翅膀鸣叫着远去了。回头再看芦苇,却依然顶天立地地挺立着,不屈不挠,宁折不弯,俨然向严寒挑战的斗士。 我默默面对芦苇。芦苇无言,我亦无言。这时我才领悟到,这无言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美德,一种

11、理解。是呀,芦苇该说些什么呢?当初,尖尖的芦芽破土而生,红中透粉,紫里藏青,那婀娜的身姿,是何等风光!枝叶舒展开来,绿浪涌动,流碧滴翠,那绿色的辉煌,又是何等壮美!而今,令人陶醉的绿色消逝了,观者如云、好评如潮的热闹场面不见了,一时间成了被人遗忘的一隅,或许还招来误解甚至投以鄙视的目光。如此大的反差,在一般人看来,该是怎样的孤寂与迷茫呀!芦苇呢?容颜的衰老,并没有改变它顽强不屈的本性;没有了鲜花与掌声的沉寂,并没有 摧毁它矢志不渝的信念。如此的平淡,如此的宠辱不惊,何等可贵啊! 那么,垂暮之年的芦苇,除了刚毅不屈,还能做些什么呢?我站在苇岸,默默地想着。一阵冷风吹来,透过浓密的芦林缝隙,我看到

12、,干枯的叶片不时沙沙飘落下来,轻轻堆在自己的根基。这分明是在为后代的蓄势待发培植着沃土。脚下,松软土层下裸露的根,盘根错节,牢牢拥抱着大地,好像还在顽强地拓展着、延伸着。再看原野、路旁、溪边、湖畔,那些随风送去的芦花,紧紧依附着泥土,似乎还听到 晡 弊糯蟮啬盖椎娜橹 :牵 獠皇切碌纳 贸碳唇锓 寺穑 逸肴环 郑 庖磺卸际窃谇 嵊 胗湓弥薪 械摹谝簧 幌斓赝瓿闪苏庑 蕉 淖急钢 螅 岳系穆 憔睬那牡狗 氯 虮蝗烁盍巳 蟠 粝乱黄 憷 纳 娣 箍占洹 br此时,我忽地想起不知谁说的一句话: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这 “四美 ”,可以说芦苇全占

13、尽了。这美,是崇高的,壮丽的,撼人心魄的。 风越来越大了,带着几分依恋我匆匆离去。渐渐的,随风俯仰的万千枝干模糊起来, 可它的身影却永远摇曳在我的心头。 【小题 1】文章的第 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芦苇的不寻常?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 【小题 2】文中说芦苇有 “矢志不渝的信念 ”,这信念指什么?( 4分) 答: 【小题 3】作者赞美芦苇 “如此的平淡,如此的宠辱不惊,何等可贵啊! ”如果联系到人,请问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 “宠辱不惊 ”?( 6分) 答: 【小题 4】作者对秋苇的叙写及抒情,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运用衬托和对

14、比的手法写芦苇。比如 “环顾四周,却是满目萧条,一片凋零。 ”,就是衬托芦苇的伟岸;比如用苇梢上小鸟的远去来突出芦苇的不屈不挠,向严寒挑战的大无畏精神,就是采用的对比 手法。 【小题 2】任何时候都不忘将美奉献给大地:破土时的婀娜身姿,生长时的辉煌壮美,绿色消逝后的顶天立地。 【小题 3】这样的人就是:宠辱不惊 光明磊落 襟怀坦荡 淡泊名利 表里如一 理性而不冲动 文明而不狂妄 谦逊而不自傲 豁达而不狭隘。 【小题 4】 ( 1)对崇高的、壮丽的、憾人人心魄的芦苇的赞美; (2)希望能够做到芦苇的 “四美 ”; (3)渴望自己能像芦苇一样。 【小题 1】手法 2分,分析 4分。 【小题 2】意

15、思对即可, 4分。 【小题 3】 6分 【小题 4】回答两点即可,一点 3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下列各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 “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 ”坦曰: “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 ”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 “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

16、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 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 ”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 “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恕,不可失信。 ”坦曰: “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帝曰: “朕既受之,奈何? ”坦曰: “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帝纳之。

17、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某家子与恶人游 游:游玩。 B遽出就坦谢。 谢:道歉。 C兼侍御史知杂事 知:掌管 D阎济美格诏输献格:违背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乃及右职 相如乃辞谢 欲与吹笛少年同列耶? 失其所与,不知 C而山南节度使柳晟 毕礼而归之 D中人走以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卢坦任寿安县令,百姓机上丝绸还没织完,赋税期限已到,他先是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没被批准。他告诉百姓只管缴纳丝绸,不要考虑期限。结果违背了期限,

18、他也被朝廷施予了惩罚。 B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游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C卢坦任郑滑节度使李复的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他据理拒之。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此事,卢坦委婉地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们的话后很惭愧。 D卢坦入朝做官,曾纠正皇帝不下诏令给主管官员就派中人释放赤县尉的做法。柳晟,阎济美违反诏令向皇帝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说服皇帝按诏令办事,让皇帝把接受的钱财归还主管官员。 【小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9、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3分)(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文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 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3 分)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 3分)(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3分) (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 译文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 我们复社里品德行为能成为大家表率的人,替他们伸张正义,募集钱财来为他们送行。 越过别的国家把远方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边疆,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何要用灭亡郑国的方法使邻国的实力增长呢? 所以远方的人不

20、顺从,就用加强自 身文治教化的方式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人家来归顺了,就要让人家过上安定的生活。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函谷关与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小题 1】游:交往 【小题 2】 D 把( A.才 /就 B.和 /结交 亲附 C.但 /表承接关系连词) 【小题 3】 他也被朝廷施予了惩罚 不合文意。 【小题 4】( 1) “行为 ”1 分, “为之声义 ”1 分, “敛 ”1 分。 ( 2) “越 ”1 分 “鄙 ”1 分 “陪 ”1 分。 ( 3) “修文德 ”1 分, “来 ”1 分, “安 ”1 分。 ( 4) “所以 ”1 分 “出入 ”1 分, “非常 ”

21、1 分。 (译文 卢 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 “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 ”卢坦说: “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 ”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 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

22、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 “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 ”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道歉。李复去世,卢坦因为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字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因此卢坦知 名。卢坦多次升官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赤县(县治设在京师内的移赤县,此指长安、万年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

23、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请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来告知皇帝,皇帝说: “我本来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 ”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 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 “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宽恕他们,我不能失信。 ”卢坦说: “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 “皇帝说: “我已

24、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 ”卢坦说: “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道德。 ”皇帝采纳了他建议。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 羁旅? 注: 惊残:惊醒。 故乡:即家乡。 ( 1)这首词 “茅檐人静 ”等三句描写了哪些景象?( 3分) ( 2)词中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下文谈谈这种表现手法对本词表达情感有什么好处?( 5分) 答案:( 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天色

25、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 ( 2)运用了衬托手法,用 “总无声 ”衬 “啼杜鹃 ”, 以无声衬有声。作者用衬托的手法其好处是能以 “静 ”衬托出杜鹃啼声,而由下文杜鹃的啼声能 “催成清泪 ”,足见杜鹃啼声音的悲切,而悲切的杜鹃啼声又能进一步烘托出下文作者飘零 身世和凄凉的心境。 语言表达 根据下列材料提供的信息,给 “二轨外交 ”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90字)( 5分) ( 1) “二轨外交 ”是一种特殊的非官方外交。 ( 2)非官方人物包括学者、退休官员、公共人物、社会活动家等。 ( 3) “二轨外交 ”是相对于政府间的官方渠道 “一轨外交 ”而言的。 ( 4) “二轨外交 ”是指利用非官方人

26、物进行交流,使民间成果和经验向官方外交的轨道变化。 ( 5) “二轨外交 ”借助一定的路径和方式,推动真正影响大局的 “一轨外交 ”的顺利进行。 答: 答案:二轨外交是一种通过非官方人物进行民间友好往来,加强信任,待政治氛围成熟后,再进一步使民间成果和经验向官方外交轨道变化,从而推动“一轨外交 ”顺利进行的非官方外交。 根据下面的介绍,按照要求,给河下的街巷一书写两句广告词。( 4 分) 某出版社拟出版河下的街巷一书,这本书将详细介绍古镇河下的街巷文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知识性、趣味性、阅读性很强的通俗的旅游手册。 用对偶句:_ 用 比喻句:_ 答案:用对偶句:到河下看街巷,逛街巷知河下 用比喻句:河下的街巷 街巷的司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 这些高尚的 “教养 ”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 “教养的芬芳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