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盐城南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1415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盐城南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盐城南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盐城南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年盐城南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年盐城南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盐城南洋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 (1)独自莫凭阑, , 。 (李煜浪淘沙令 ) (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柳永八声甘州 ) (3) ,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 (4)三十功名尘与土, 。 (岳飞满江红 ) (5)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 (6)东风夜放花千树。 , 。 (辛弃疾青玉案 ) (7)同是天涯沦落人, 。 (白居易琵琶行) (8)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答案: (1)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2) 一番洗清秋 (3) 可堪孤馆闭春寒 (4) 八千里路云和月 (5) 零落成泥碾

2、作尘 (6) 更吹落,星如雨。 (7)何必相逢曾相识 (8)不尽长江滚滚来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拓片落拓不羁抹布浓妆艳抹厌恶好逸恶劳 B纤维纤尘不染角色钩心斗角星宿风餐露宿 C削面削足适履给以自给自足单于单枪匹马 D塞责塞翁失马行头祸不单行 弹劾弹尽粮绝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点 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纯美甜蜜的爱情 ,就像春天里绽放的第一枝桃花 ,鲜嫩而饱满 ,溢满的幸福呼之欲出。 B桃花峪景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奇岩壁立、惟妙惟肖的水墨山水画,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们流连忘返。 C山寨电子阅读器价格低廉 WWW.K*S*85

3、8$U.COM,但难免鱼龙混杂,技术含量不高,且面临着山寨电子产品的 “通病 ”维修难。 D公务员的终身制虽然有利于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稳定,但也容易出现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情况。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阿根廷国家队在世界杯的几场比赛中,被寄予厚望的梅西虽然没有进球,但是总体表现不错,多次为队友破门得分创造条件。 B教育部 29日发出通知,要求灾区各级教育部门务必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学生安全,防止发生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学生群死群伤。 C在上海世博会开幕至今短短 2个月里,全球不同的文化在这片 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彼此融合 WWW.K*S*858

4、$U.COM,而且相互碰撞,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D面对高考失利,低分考生的家长要保持阳光心态,理智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千万不可一味指责埋 怨,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喊杀与不杀 林 维 最近,文强、王益等案件又将有关经济犯罪的死刑问题乃至整个死刑适用问题,重新引入公众视野。法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死刑对于经济犯罪的遏制成效甚微,因而建议在非暴力犯中取消死刑。与此相反的是,公众要求对腐败分子更多适用死刑的呼声却犹如排山倒海一般越来越强烈。在这样一种极端对立的、民愤激涌的气氛下,讨论对包括贪污贿赂犯罪在内笼统所谓的经济犯罪废除死刑,实在是一

5、件风险颇大的行为。 学者主张减少经济犯罪的死 刑,并逐渐全面废止死刑,这已经近乎成为国际通则。然而这样的主张要成为现实,关键之一在于能够获得所在国民众的认同。但是,中国民众对于腐败的厌恶、痛恨愈来愈烈,腐败的金额却又越来越巨,死刑的运用已然成为无计可施之下的不得已。这就形成了民众舆论和精英话语之间的巨大反差。 对人民的呼声置之不理是一种极为偏颇的精英主义立场。学者们可以轻描淡写、不屑一顾地说,普通民众对于死刑的热情是非理性的、盲目的,然后一耸肩膀,继续在书斋中闭门鼓吹死刑废除。问题在于,刑法集中反映着当下社会的价值观,法律也必须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意 志,如果刑罚制度不符合国民的规范意识,不能

6、得到公众对规范的认同,它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机能。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民众的想法是幼稚的,国民的朴素正义感和对死刑的认同感在正义的塑造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那些非暴力犯判决死刑,表面上似乎实现了刑罚的威慑力和特殊预防目的,但本质上,它仅仅是形式主义地呼应了民众对于社会公正的渴望,民众的每一次欢呼实际上都是一种对社会公正的虚幻满足。大家应该认识到,现实的社会公正问题没有随着任何一起非暴力犯的死刑而得到改善,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的腐败无数次验证了这一点,死刑 并没有震慑腐败。 国家有义务告诉民众另外一种遏制腐败的路径,而不是依赖于死刑来掩盖目前在反腐败工作上的深层次问题。对死刑的过度崇拜

7、甚至迷信,必然导致对其他正常管控手段的轻蔑或者忽视。对某一个腐败官员的死刑,当然意味着反腐败事业的重大胜利,但是在某一层面上,反复的死刑适用同样意味着腐败预防工作存在着的体制性缺陷。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法学界对文强、王益被判处死刑乃至整个死刑适用问题持有异议,因此将这些案件重新引入公众视野。 B作者认为,同公众讨论经济犯罪问题,是一件风险颇大的行为,极容易激起民愤,与民众形成极端对立。 C学者认为,因为普通民众对于死刑的热情往往是非理性的、盲目的,所以刑法没必要反映他们的价值观。 D作者认为,我们有必要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体制,预防腐败,从而真正满

8、足人民对公正的期盼,而不是一味依赖死刑。 【小题 2】对于经济犯罪的判决,民众舆论和精英话语之间存在巨大反差。从 小节看,这种反差是怎么形成的?( 6分) 【小题 3】从 小节看,作者为什么反对对非暴力犯的惩处过分依赖死刑?( 6分) 答案 : 【小题 1】 D 【小题 2】( 1)民主舆论喊杀。( 1分)民众对腐败的厌恶、痛恨愈来愈烈,腐败的金额却越来越巨。( 2分) ( 2)精英话语喊不杀。( 1分)法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死刑对于经济犯罪的遏制成效甚微, (1 分 ) 同时,逐渐全面废止死刑已经近乎成为国际通则。( 1 分) 【小题 3】( 1)对非暴力犯判决死刑并不能震慑、遏制、预防腐败

9、。( 2分) ( 2)仅仅是形式主义地呼应了民众对于社会公正的渴望,现实的社会公正问题并没有随之而得到改善。( 2分) ( 3)对死刑的过度崇拜甚至迷信,必然导致对其他正常管控手段的轻蔑或者忽视。( 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春旱中的清泉 杨卓成 高原的季风如约而至。立春后,醒来的山风一天紧过一天,吹得山凹呜呜作响。尽管今年的山风依然强劲,却无法如同往年的春风一样,将满山遍野的绿色吹醒过来。六十年不遇的大旱,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秋、冬、春连续三季的奇旱,终于使这块充满生机的红土高原,一下子变得如此的沉闷。w.w.w.k.&s.5*u.c.#om 沿云南曲靖至胜境关的高速公

10、路前行,中途拐入一条便道,富源县那个山巅之上的小村子便可仰视了。正午的阳光直射在血红的土地上,反射出 了一道炫目的光泽,幽幽地在山岗上飘荡,聚成了一股舞动的灼浪,缓缓地往天空升腾而去,整个大地都仿佛在燃烧。 山岗似乎还在燃烧,透过眼前那一股股升腾的热浪,眼前的一切景物仿佛都在抖动,起伏的山岗在忽远忽近地抖动,成片的林木一会儿倒地,一会儿又奋力地挣扎着爬起来,沟沟壑壑不停地变化着走向 眼前的景物在我们眼中已产生了幻觉,但这种幻觉似乎又是真实的,是我们在期盼、焦虑、疲惫、自信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感情流露,是一种经历着煎熬与理性渴求的自我慰藉。 我们将眼光探向了天空中那道让人颤栗的蔚蓝,这颜色是那么透

11、明, 却是透明得一望无垠,留驻不下一丝丝的雨滴,仅有的几朵细小的白云在一望无际的天边游荡,不知道白云何时会滑到我们头上,哪朵云彩载着雨滴 从大地探向天空,又从天空寻回大地,在眼前继续出现幻化了的景色。在不远处那道血红的山梁上,隐隐看到了一片盛开的小白花,小白花满满地占据了一个缓坡,簇拥着朝坡底流去。 我们惊呆了,仔细地分辨着这片象征着生命的小白花到底是现实还是幻觉。怀着十分矛盾的心理朝那片小白花靠近,既 担心因为视觉差错,将其他东西误认为小白花 ; 又害怕那道山梁开着的果真是小白花。 驻足那片白花之中。小白花开得正艳,蓬松而圆润,如同成熟之极的蒲公英。一片片细长的带刺的叶片依次排列,从根部一直

12、延伸了上来,小心地护卫着那一朵朵亮丽的小白花,任凭烈日灼烤,劲风摇曳,依旧开得那么灿烂。 我们久久不愿离去。鲜花与烈日、绿叶与灼浪竟然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恍惚中,我突然记起了富源县回隆村那位非常健壮的青年村干部。那年在村前的山上修水库,他就指着那一朵朵盛开 WWW.K*S*858$U.COM的小白花对我们说:开挖土方的时候,可将这个叫马刺根的植物移一移,开春以后,无论放到什么地方,马刺根都会 盛开一片,既涵养水分,粗根还可做菜吃,非常好的东西。 晃眼间多少个秋冬过去,尽管时过境迁,但关于马刺根的那一番对话,回隆村当年出工出力修筑小水库的情景,在这特殊的环境中又一齐涌了出来,让人想淡忘都不能。

13、 仔细回味回隆村那个碧波荡漾的水库,洁白的云彩映在水中,如同云朵托起的天池。无数的水鸟贴着水面在飞翔,两只小船牵挂在岸边,为的是有时用它去水中巡察一下。担水的妇女总在早晨和傍晚才从水边走过,闪动的身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冥想中,竟然听列了水流声,一泓亮丽耀眼的清泉果然从山顶的沟壑急 涌而下,将透骨的清与湿润洒向土地。我们一齐飞奔过去,将脸和手都深深埋在水中。一切都是真实的:凉丝丝的沁人心脾的泉水 !在那片醉人的流水声中,不禁对回隆村怀有深深的敬意,尽管此时的水资源非常稀奇,可回隆村还是顾全大局,合理调配水资源,定时给下游焦渴的土地送上泉水。 顺着水流滑过的小溪,眼前依然是

14、一片绿荫。我们知道回隆村虽然守望着几年前修好的水库,但在这特殊的干旱年景,他们依然在节水,在限制每人的用水量,为的是将那节俭下来的清泉,连同抗旱的勇气与希望奉献出来。 我们的眼睛湿了,也许是因为感动。在困难中,人的品 格最能彰显。在危难时刻,人的灵魂袒露得最为直接。我们还需要说什么吗 抗旱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勇气。在这些崇高的村民面前,在这凝聚大爱的细流面前,这里肯定会绿荫一片,生机盎然。 w.w.w.k.&s.5*u.c.#om (选自人民日报 2010年 3月 20日,有删节 ) 【小题 1】文章开头五个段落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 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 w.w.w.k.

15、&s.5*u.c.#om 6分 ) 【小题 2】分析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6分 ) (1)担心因为视觉差错,将其他东 西误认为小白花。 (3分 ) (2)又害怕那道山梁上开着的果真是小白花。 (3分 ) 【小题 3】在文中,作者引述 “关于马刺根的那一番对话 ”和 “回隆村当年出工出力修筑小水库的情景 ”的作用是什么 (5分 ) 【小题 4】文中 “小白花 ”有何象征意义 联系全文,谈谈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 答案: 【小题 1】( 1)特征:干燥、灼热、沉闷、令人焦躁。( 3分) ( 2)作用:交代高原史无前例的旱情;渲染生命难以生存的艰难环境;为下文白花、泉水的

16、出现作铺垫,反衬回隆村的生存智慧。( 3分)w.w.w.k.&s.5*u.c.#om 【小题 2】( 1) “将其他东西误认为小白花 ”,打碎了作者对于生命、对于希望的那种渴求与尊重。( 3分) ( 2)害怕的是如果山梁开着的果真是小白花,在这灼热的空气中,在这滚烫的红土上,这些美丽的精灵如何经受得了这么严酷的煎熬。( 3分) 【小题 3】( 1)在结构上,与前文 “一朵朵亮丽的小白花,任凭烈日灼烤,劲风摇曳,依旧开得那么灿烂 ”相呼应,交代了小白花灿烂的原因,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分) ( 2)在主旨的表达上,青年村干部对马刺根(小白花的根)的解释,突出了村民的的顽强、乐观,丰富了文章内

17、容,增 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分) 【小题 4】( 1)文中的 “小白花 ”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坚韧、顽强、乐观生存的智慧生命的象征。( 2分) ( 2)在久旱的渴望雨水的季节,作者把不起眼的小白花当做智慧生命来礼赞,赞美像小白花一样的回隆村村民的坚韧、顽强、乐观;( 2分) ( 3)赞美了回隆村村民在抗旱的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的精神。( 2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追和陶渊明诗引 苏 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 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 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

18、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WWW.K*S*858$U.COM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 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

19、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处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孟子曰: “曾子、子思同道。 ”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 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而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丁丑十二月海康城南东斋引。 【小题

20、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癯而实腴 癯:清瘦 B与物多忤 忤:抵触 C终不能悛 悛:悔改 D其出处进退 处:处所 【小题 2】 下列句子中,对苏轼追和陶诗的理由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 未有追和古人者 少而穷苦 B 诗有古人之风 其学日进 C 其诗质而实绮 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D 平生出仕,以犯世患 自托于渊明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垂暮之年,远谪天涯,生活非常艰难,其他读书写作活动大都终止了,惟喜写诗,尤喜读陶渊明的诗歌,追和陶诗。 B文章第一段虽不是直接论苏轼和陶诗,却谈了苏轼和陶诗的写作背景,

21、暗示苏轼和陶诗与他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有关。 C文中对陶渊明其诗其人的评价全用苏轼来信的原文来 表现,引文占全文的三分之一,这样更贴近苏轼的本意,也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作评论的态度。 D本文是苏辙应苏轼要求为其和陶诗写的序言,文章充分肯定了苏诗的成就,对苏轼追和陶诗的心迹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相信后人自有公论。 【小题 4】 把文言文 WWW.K*S*858$U.COM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 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 3分) (2) 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4分) (3) 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3分)

22、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只和幼子挑着担子过海,建造茅竹之屋(或 “修建茅竹之屋 ”、 “用茅竹建屋 ”)居住(或 “居住在那里 ”)。 这就是深深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行为的原因啊。 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或 “与日俱进 ”),(才思)充沛的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来。 【小题 1】 3分。处:隐居 【小题 2】 3分 【小题 3】 3分。 “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作评论的态度 ”的说法没有依据。 【小题 4】 3分。 “负担 ”“葺茅竹 ”“居 ”三个得分点。 4分。 “此所以 ”“晚节 ”“师范 ”

23、“万一 ”四个得分点。 3分。 “斥 ”“日进 ”“沛然如川之方至 ”三个得分点。 参考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居海南,将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挑着担子过海,建造茅竹之屋居住。每天吃的是番薯芋类,心中不存在住华屋享玉食的念头。他平生没有嗜好,不过是把读图书史册当作游园林,把写文章当作吹奏乐器,到此时也都放弃了,只是喜欢作诗,所作的诗歌内容精妙深刻,形式华丽美妙,看不到老年人的衰老疲惫之气。 这时我也贬到了海康,子瞻来信告诉我说: “古代诗人, 有摹拟古人的诗作,没有追和古人的。追和古人是从我开始的。我对于诗人没有特别爱好的,只好陶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似质朴其实华美,看似清瘦其实丰腴

24、,从曹植、刘琨、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以来,都不如他。我前后共追和了他一百几十首诗,写到那得意处,自认为不比陶渊明差多少,现在将要把这些诗收集起来一并编录成书,用来留给后来君子。你替我记下这事。 但我对于陶渊明,难道是只爱他的诗吗?对他的为人,我实在有些感想。陶渊明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陶俨等人: 我自幼穷苦,每因家贫,四处奔波,我性情刚直才智拙笨,与周围多有抵触。自己替自己考虑,必定会给你们留下世俗的祸患,我勤勉了一生而今去世,使你们年幼却要遭受饥寒。 渊明这些话,恐怕是实录啊。我如今真是有这样的毛病,但自己没有及早发现。半生做官,触犯世人,这就是深深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的

25、行为的原因啊。 ” 唉,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整衣戴冠拜见乡里小儿。但子瞻作官三十几年,被狱吏困辱,却始终不能悔改以致陷此 大难之中,竟想在晚年将精神寄于渊明,这谁能相信呢?虽然如此,子瞻为官,他的去就进退还是可以考察的,后世君子,必有能加以正确评判的。孔子说: “传述古籍而不随便创作,相信而且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把自己与老彭相比。 ”孟子说: “曾子与子思两人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 ”小小的行迹,是不足用以议论读书人的啊。 我小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后学有所成,先父让我向他学习。子瞻曾说我的诗有古人之风,他自以为不如我,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才思)充沛的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

26、来。他的诗比李白、杜甫还好,可与陶渊明 相比。我虽急奔追随他,却常落在他后面。他和渊明的诗,我能赶上的,也不过一二首啊。 丁丑年十二月序于海康城南东斋。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10分 )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 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 1) “万事非 ”在 诗中具体指哪些内容?( 3分) ( 2

27、)请简要分析颈联在写景上有哪些特色。( 4分) ( 3)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 3分) 答案:( 1)( 3分) 战乱连年,山河破碎( 1分); 亲人离散,生死未卜( 1分); 老友分别,难以重逢( 1分)。 ( 2)( 4分) 以静衬动( 1分), “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1分)。 寓情于景( 1分), “白马江寒树影稀 ”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1分)。 虚实结合( 1分), “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 “白马江寒树影稀 ”句

28、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1分)。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1分), “黄牛峡静滩声转 ”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 “白马江寒树影稀 ”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1分)。 ( 3)( 3分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 “我已无家寻弟妹 ”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此别 应须各努力 ”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故乡犹恐未同归 ”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 20字

29、。( 4 分) 美国宇航局天文学家近日使用斯皮策红外天文望远镜在距离地球 11000光年外的人马座星座中拍摄到一组 “宇宙黑色裂缝 ”照片。这个蜿蜒的 “黑色裂缝 ”是由宇宙中的灰尘所形成的,面积足有数十个太阳系大。不但如此,在这个裂缝中极有可能在孕育着新星体。 美国宇航局斯皮策科学中心的天文学家肖恩 凯利博士称: “这条黑色裂缝中的宇宙灰尘为新星的诞生提供了绝佳的大 环境,这些尚处于孕育状态的星还没有储存到足够的热量来破开裂缝云层。 ” 这条黑色裂缝的灰尘非常密集,即使人类可以乘坐太空船飞进黑色裂缝内部所能看到的也仅仅是一片漆黑。而斯皮策天文望远镜可以利用红外线穿过厚厚的裂缝灰尘层,为科学家提供黑色裂缝内部红外照片。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在黑色裂缝内部及周围呈现黄色及橘红色的斑点即为尚未成形的新星体。而那些发射着红色光芒的斑点即为恒星胚胎,其质量约为太阳的 20至 50倍。 答案:美宇航局拍到可能孕育新星体的 “黑色裂缝 ”。 作文 所谓对手,是指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 的对方;它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面对对手,化压力为动力,积极进取,对手是成功的另一只手;轻视对手、嫉妒对 手或者畏惧对手,则常常被对手击溃,其最终一事无成。 请以 “对手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