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1438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残羹冷炙挺而走险计日成功糍粑 B贪脏枉法毛骨耸然锣鼓喧阗蓬蒿 C茕茕孑立东隅已逝欣欣向荣慰藉 D唉声叹气毋庸质疑委屈求全蟊贼 答案: C 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广东佛山 “小悦悦事件 ”发生后,立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从另一个角度讲, “小悦悦事件 ”的发生也是件 “好事 ”,因为它给我们社会提供了一次 五十步笑百步 的机会,人们纷纷呼吁我们应该 “拒绝冷漠社会 ”。 B既然提升公民旅游素质是资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注重修正行

2、为习惯的 “绿色旅游 ”又怎能 等量齐观 C电视剧水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水浒中不乏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唯独林冲一角最为 奇货可居 。 D二爷生性胆小怕事,就怕天上掉根茅草砸着自己, 战战兢兢 地生活了一辈子。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沈

3、从文以 “乡下人 ”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向东还是向西 连俊超 胡小兵停下车向后张望,他的女人拖着一捆竹板艰难地走着。胡 小兵看到了那女人脸上的汗水,他朝女人喊着: “你等着! ” 胡小兵跑到女人身边,说: “给我! ”女人继续迈着沉重的脚步,那捆竹板在地上划得唰唰响。女人说: “我行! ”胡小兵提高了嗓门: “给我! ”女人停了下来。胡小兵抱过竹板就走,他说: “不让我拉,非得让你抱着走,这么沉你抱得动吗? ”女人跟上,用毛

4、巾在他脸上擦了一下。女人说: “竹板太长了,车上那么多水泥,不能再放东西了。 ” 胡小兵把那捆竹板拖到板车旁边,说: “歇两分钟。 ”然后他点了一支烟。他抬头看了看天,骂道: “他妈的,这老天爷太狠了,弄这么毒辣的太阳! ”女人说;“还 得往南走一里路,正顶着日头! ”胡小兵扔掉烟头说; “走吧,把竹板放到车上,你扶着。 ”女人没照办。女人说: “这些水泥拉回去你就得喊得半夜腿疼,别逞能了! ”女人知道,往南走一里路,就是东西大街,沿大街往东走两百米就是工地了。 女人跟在车后,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一样一走一摇摆。胡小兵不时回头看一眼女人,想喊一句什么,却什么也喊不出。他张大了嘴

5、巴,仍感到像被人掐了脖子一样呼吸艰难。胡小兵脱了短袖,把深红色的上身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太阳。太阳便在胡小兵的脸颊、臂膀、背上镶嵌了无数个小太阳。 胡小兵伸长了脖子 ,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 一阵凉风很及时地取代眼光充斥着大街小巷。胡小兵往天上一看,不好,要下雨!胡小兵回头对女人喊: “我得赶紧把水泥拉回去,淋了就完了! ”汗水把女人几缕头发粘在脸上。她点了点头,说了句只有她自己听到的话。胡小兵顾不得腿酸痛了。要是一车水泥被大雨淋了,他的工钱也就得像汗水一样蒸发掉了。 东西路就是他的目标。胡小兵感到有雨水很不客气地落在脸上,他慌了,可身后的板车并没有慌张,

6、它仍是慢悠悠地爬行,任凭胡小兵怎么用力它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多的雨点飞身而 下,像工地的碎块一样密集,它们挡住了胡小兵的视线。 胡小兵把一小块塑料布盖在了水泥袋上。他恨不得抓起行人,把他们的衣服也脱下来盖在水泥袋上 。 东西路口模糊的红绿灯出现了,胡小兵冲了过去。那时,一辆三轮车比胡小兵更加匆忙地往前冲,把正在拐弯的胡小兵给挂倒了。三轮车没给胡小兵叫喊的机会,它很快就把自己藏进了雨雾里。胡小兵向身后的女人叫了一声。女人丢下竹板飞奔过来,撩起胡小兵的裤管,女人看到了胡小兵左腿上像嘴巴一样的伤口。 女人说: “赶紧去医院,就在西边不远。 ” 胡小兵说: “扶我起来! ”胡小兵抓住了板车的把

7、手,说: “你在后边推着,赶紧把水泥弄到工地上,淋透就完了!快! ” 雨水早已把他们身上的汗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并企图把这个世界也冲刷一遍。女人站着没动,她突然带着哭腔喊道: “快去医院吧,就在西边不远! ” 胡小兵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腿,鲜红的血从裤管里流了出来。胡小兵吼道: “水泥快被淋着了!快给老子推车,往东两百米就是工地! ”然后他拖着左腿拉起了板车。女人跑过来,在板车后面用足了力。 女人咬紧了嘴唇,这样一来,泪水再多,也无法流进她的嘴里了。 【小题 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请简述其作用。( 6分) 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8、 胡小兵把一小块塑料布盖在了水泥袋上。他恨不得抓起行人,把他们的衣服也脱下来盖在水泥袋上。 【小题 2】小说的标题 “向东还是向西 ”有哪些含意?请结合全文作简要阐述。( 6分) 【小题 3】小说中多次出现对天气的交代或描写的文字,试简析其作用。( 4分) 【小题 4】小说是怎样正面刻画人物性格的?请从多角度加以探究。( 8分) 答案: 【小题 1】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夸张也算对)( 1分)刻画了胡小兵拉车艰 难行进的形象( 1分),表现了人物的坚毅的性格( 1分)。(共 3分)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1分)形象地表现了胡小兵对水泥被雨淋的焦急而痛心的心理 (2分 )。(共 3分) 【小题 1】

9、 “向东还是向西 ”就是受伤后先送水泥保工资,还是先上医院保身体的艰难选择; 小说以这种艰难选择为题,表达出了这对夫妇的患难深情赞许; 显示了这个群体为了改变贫穷命运所作的抗争和苦涩的人生况味; 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与同情,引发思考。(答对一点得 2分,任答对三点得 6分。) 【小题 1】 烘托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小说中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从侧面烘 托了人物的坚毅与刚强。酷热与暴雨中的人物表现出顽强的抗争精神和直面命运的不屈的气概,以及患难中互相关爱的可贵品格。(结论 1分,分析 1分。下同。) 推动情节发展。酷热使人更加疲惫,行动更加艰难;暴雨导致了交通的紧张与忙乱,下文的车祸也就有了必然性

10、。 凸显主题。胡小兵夫妇在水与火般残酷的生存环境里打拼,这个典型环境是打工者处境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作品以此表现了对他们的关注、同情与礼赞。(答对一点得 2分,答对任意二点得 4分) 【小题 1】 在动作描写中彰显人物性格。酷热天气呼吸都很困难,胡小兵还在拉车。( “行动 ”1分 ,合理分析 1分。) 用语言显示人物性格。胡小兵的语言简单而强硬,显示人物粗犷而多情。( “语言 ”1分,合理分析 1分。) 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胡小兵左腿上像嘴巴一样的伤口;受伤的胡小兵拖着左腿拉起板车,这些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顽强与坚韧。( “细节 ”1分,合理分析 1 分。) 在尖锐的冲突中刻画人物性

11、格。受伤后保工资还是要身体,这种冲突表现了胡小兵渴望摆脱贫困的心理和坚毅的性格,同时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疼爱。( “冲突 ”1分,合理分析 1分。)(一点 2分,共 8分)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即用什么 修辞,表现了什么。 关键点为比喻,艰难与坚毅。 关键点为夸张、焦急。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题目的能力。题目是一个问句,体现了一种抉择,也体现了一种态度。答题时要抓住作者对这个群体的看法,逐条回答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写作特色,景物描写一般都有着推动情节发展、或烘托人物形象或心理,或凸显主题,可从任意两个角度结合原文具体分析。 【小题 1】本题为探究题,表现人物性

12、格的角度有多方面,例如神态、细节、动作、语言,结合原文,选择四个角度具体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题。 秦九韶与数书九章 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言中说,数学 “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 ”。所谓 “通神明 ”,即往来于变化莫测的事物之间,明察其中的奥秘; “顺性命 ”,即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在秦九韶看来,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 “通神明,顺性命 ”的崇高境界。 数书九章全书共九章九类,十八卷,每类 9题共计 81个算题。该书著述方式,大多由 “问曰 ”、 “答曰 ”、 “术曰 ”、 “草曰 ”四部分组成: “问曰 ”,是从实际生活中

13、提出问题; “答曰 ”,是给出答案:; “术曰 ”,是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 “草曰 ”,是给 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另外,每类下还有颂词,词简意赅,用来记述本类算题主要内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及其解题思路等。 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题文也不只谈数学,还涉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数书九章在数学内容上颇多创新。中国算筹式记数法及其演算式在此得以完整保存;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都有专条论述,还第一次用小数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卷一大衍类中灵活运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首创连环求等,借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孙子算经中 “物不知数 ”问

14、题 的基础上总结成大衍求一术,使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规格化、程序化,比西方高斯创用的同类方法早 500多年,被公认为 “中国剩余定理 ”;卷十七市物类给出完整的方程术演算实录,书中还继贾宪增乘开方法进而作正负开方术,使之可以对任意次方程的有理根或无理根来求解,比 19世纪英国霍纳的同类方法早 500多年。此外,秦九韶还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同时秦九韶又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可使它扩充到一般线性方程中的解法。在欧洲最早是 1559年布丢( Buteo,约 14901570 年,法国)给出 的,他开始用不很完整的加减消元法解一次方程组,比秦九韶晚了 312

15、 年,且理论上的不完整也逊于秦九韶。书中卷五田域类所列三斜求积公式与公元一世纪希腊海伦给出的公式殊途同归 ,秦九韶还给出一些经验常数,如筑土问题中的 “坚三穿四壤五,粟率五十,墙法半之 ”等,即使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秦九韶还在十八卷 77问 “推计互易 ”中给出了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意义。卷七、卷八测望类又使海岛算经中的测望之术发扬光大,再添光彩。 除此之外 ,秦九韶还提出了秦九韶算法。直到今天,这种算法仍是多项式求 值比较先进的算法。该算法看似简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求 n次多项式的值转化为求 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在人工计算时,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

16、数表可以大幅简化运算;对于计算机程序算法而言,加法比乘法的计算效率要高很多,因此该算法仍有极大的意义,用于减少 CPU运算时间。 数书九章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当它还是抄本时就先后被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1842年第一次印刷后即在民间广泛流传。秦九韶所创造的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长期以来影响着 中国数学的研究方向。焦循、李锐、张敦仁、骆腾凤、时曰醇、黄宗宪等数学家的著述都是在数书九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完成的。秦九韶的成就也代表了中世纪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与最高水平,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德国著名数学史家 M康托尔(

17、Cantor, 1829-1920)高度评价了大衍求一术,他称赞发现这一算法的中国数学家是 “最幸运的天才 ”。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 G Sarton, 1884-1956)说过,秦九韶是 “他那个民族,他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 注:秦九韶( 1208年 -1261年)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字道古,汉族,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 【小题 1】下列关于数书九章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数书九章全书的著述方式,都是由 “问曰 ”、 “答曰 ”、 “术曰 ”、 “草曰 ”四部分组成。 B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

18、来分类。此书还是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 C书中还提出了 “物不知数 ”问题,并总结成大衍求一术,使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规格化、程序化。 D数书九章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小题 2】下列不属于数书九章在数学内容上创新的一项是( 3分) A书中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都有专条论述,第一次用小数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 B首创连环求等,借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C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 D每类问题下写有颂词,词简意赅,用来记述本类算题主要内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及其解题思路等。

19、 【小题 3】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九韶认为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明察事物的奥秘,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境界。 B大衍求一术,比西方高斯创用的同类方法早 500多年,被公认为 “中国剩余定理 ”,它和正负开方术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数学的研究方向。 C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数表可以使计算机程序算法效率提高很多,因此该算法仍有极大的意义,用于减少 CPU运算时间。 D秦九韶所列的三斜求积公式以及给出的一些经验常数,还有他给出的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20、 【小题 1】 C 【小题 1】 A原文是 “大多由 问曰 、 答曰 、 术曰 、 草曰 四部分组成 ”。C “物不知数 ”问题是孙子算经中。 D是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 【小题 1】书体例上的特色,不是数学内容创新 【小题 1】答案:区间在第四段,人工计算时,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数表可以大幅简化运算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 艄 鲩 鲁 墼

21、来蟛痪矗 载兀 颓 偻蛞栽帷媲浯屿艉佣 笸粒 缕镉牖泼沛饴碚 贫殒饴砗又心缢溃 缕锿觯 谷媲渲鸩叮坏茫 炭忠 馈词碧 蛉艘巡恍遥 晁驮嶂裂袅辍忧涓灸晟伲 乓迅 抟印烙信 芏 耍 脚 荒校 窀词 嗄辏 嫱霾豢芍 松 绯 叮 尉米钥嗳绱耍 晔冀凳保 龊鋈缈瘢 酝锤汉海 右岳夏赶当 忧洳挥 担 我怨 辏壳冶菹麓呵锔撸 钔龀 蟪纪鲎镆拿鹫呤 遥 参豢芍 忧渖懈此 酰吭柑 昙疲 鸶从性啤!蔽湓唬骸拔涓缸油龉 拢 晕 菹滤 删停 涣薪 敉 睿 值芮捉 父文酝康亍竦蒙鄙碜孕 涿筛 崽里欤 细世种 u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 “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 “自

22、分已死久矣!王必 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效死于前 !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 “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 于天! ”因泣下 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 “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 “武等实在。 ”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小题 1】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痛 负 汉负:辜负 B子卿不欲降,何

23、以 过 陵过:责备 C兄弟 亲近 亲近: 亲近的臣 D自 分 已死久矣分:料想 【小题 2】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为 武置酒设乐 为 世大戮 B 赐钱二百万 以 葬 臣无祖母,无 以 至今日 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 于 天 鹏之徙 于 南冥也 D 因 泣下 衿 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骑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河去淹死了。骑马的宦官畏罪逃走。皇上命苏武的大哥奉车都尉苏嘉去追捕,结果他人没抓到,恐惧得服毒自杀了。 B李陵劝说苏武 “人生短暂,何必苦了自己 ”。他以自己为例,说刚投降时也是像发了疯一样,后来也就习惯了,希望

24、苏武能听听自己的建议。 C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在常惠见了汉使后,汉使以天子射雁得帛书为辞,才让匈奴最终将苏武等人放回汉朝。 D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 81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 3)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效死于前。 【小题 5】用 “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

25、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 董钧传)。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1)终究是不能回到大汉,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大汉)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苦 ”、 “安所见 ”的宾语前置各 1分,句意 1分,共 3分) ( 2)大臣忠诚君主,就像是儿子孝顺父亲一样 。儿子为父亲去死,没有什么遗憾的,希望不要再多说了!( “恨 ”、句意各 1分,共 2分) ( 3)您一定要逼我投降,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在您面前死去。( “降 ”“ ”各 1分,句意 1分,共 3分) 【小题 1】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 /

26、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 /永平初为博士 /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 /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双斜线处,一处 1分,共 4分,其他地方酌情扣分) 【小题 1】过:超过 【小题 1】介词,介出地点,译为 “到 ”。 A.介词,给、替;介词,被。 B.连词,来;介词,用来 。 D.连词,于是;介词,通过 【小题 1】不是 “哥哥苏嘉 ”,而是 “弟弟孺卿 ”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 1) “苦 ”、 “安所见 ”的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 1分,共 3分( 2) “恨 ”、句意各 1分,共 2分( 3) “降 ”“ ”各 1分,句意 1分,共 3分。 【小题 1】本题考

27、查断句,属于记人类的一段文字,可从姓名、哪的人,才学、地位等入手,逐一断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h英雄泪? 【小题 1】上片画线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分) 【小题 2】辛词以用典见长,请对词的下片画线处典故进行赏析。( 4分) 答案: 【小题 1】这三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游子登楼,孤雁失群的一幅凄清、孤寂的晚景图。

28、【小题 1】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处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 光的感慨。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要内容,关键词 “凄清 ”“孤寂 ”“晚景 ”,答题思路为通过哪些词,描写了什么景。 【小题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写出典故出处 1分,解释 1分,作用 2分,共 4分。 语言表达 陈、王、刘三位是担任某班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和美术的老师,每人教两门。现知道: ( 1)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 ( 2)王老师最年轻。 ( 3)陈老师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

29、交谈。 ( 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 ( 5)王老师、音乐老师、语文老师三人常一起去游泳。 请你分别填出三位老师各教的两门课:( 3分) 王老师教 陈老师教 刘老师教 答案:王老师教数学、美术,陈老师教语文、英语,刘老师教体育、音乐 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 “舌尖上的中国 ”受到热捧。请你向主持人推荐一种家乡特色食品。 要求: 体现该食品的特点; 语言鲜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少于 40字。( 4分) 食品名称: 推荐理由: 答案:食品名称:麻辣烫(羊肉汤、担担面、伤心凉粉、夫妻肺片等。)( 1分)理由:麻辣烫,沸腾的红锅,似海的百川,无不可烫。 “麻 ”如蚂蚁咬唇舌,震 颤酥

30、软; “辣 ”似洗桑拿,泪汗齐出; “烫 ”催欢喜上眉梢,热血沸腾。麻辣烫,这地道的家乡美食,怎一个 “爽 ”字了得。 仔细揣摩下面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 15字以上的句子。( 4分) 她一生演出了 100 多部剧目,其中西厢记窦娥冤水浒传白蛇传等代表作,久演不衰,家喻户晓。从艺 60多年,她曾敲过张生的房门, , ,舞过白素贞的宝剑,把对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答案:示例:戴过窦娥的枷锁,使过林教头的长枪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人生如梦, (苏轼念 奴娇 赤壁怀古) 【小题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小题 3】竹杖芒鞋轻

31、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小题 4】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 5】渔舟唱晚, ;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6】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 【小题 1】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小题 1】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题 1】莫道不销魂 【小题 1】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小题 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作文 作文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 “绝处逢生 ”,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富于哲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