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1457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1-2012学年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通 缉 豆 萁 放荡不 羁犄 角 B盐 碱箴 言 减 员增效遗 憾 C 谕 旨 逾 期坚贞不 渝 觊 觎 D 滇 池 嗔 怒谨小 慎 微 缜 密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她想起母亲生前常说: “我是不会给孩子们添任何麻烦的,人不能在死亡面前好强,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 B由于父母离异,我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朝气,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旷课去网吧,借虚拟世界来麻痹自己。 C我,一介芸芸众生,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

2、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想通过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的办法来求得别人的尊重,无疑是缘木求鱼,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答案: C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是,现在想起来,他内心深处还感到 。 他心烦意乱,意志消沉,经常独自 街头。 然而,有关部门仍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 “旧城改造 ”, 拆除了当年慈禧弟弟的桂公府的跨院。 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所属的年代,一直有 。 A歉疚流连私自异议 B内疚流连私自争议 C歉疚踯躅擅自争议 D内疚踯躅擅自异议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

3、语病的一句是( ) A学术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缺少新的更完善的管理办法和体制。这一点,学者们心知肚明。 B奥运吉祥物 “中国福娃 ”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D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人物传记,完成小题。 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昌华 张中行 (19092006) 先生在吹熄九十七支生日蜡烛后,驾鹤而

4、去。 “都市柴门 ”随之关闭, “布衣学者 ”就此远行。 世人称张中行为 “布衣学者 ”,是再贴切不过的。清光绪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 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数十年如一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 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 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 “特约编审 ”的桂冠。称其 “布衣 ”,是当之又当。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谓

5、其学者,名副其实。季羡林评论他 “学富五车,腹笥丰盈 ”,是 “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启功说他 “既是哲人又是痴人 ”。一后辈学人说得更酷: “不读张先生的书,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读了他的书,更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 !”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 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 “文学家 ”、 “哲学家 ”、 “杂家 ”、 “教育家 ”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 “当代中国的论语 ”,启功誉其为 “整个一部春秋繁露 ”。 张中行从 80年代初开始陆续写了 “负暄三种 ”、顺生论等。铁树开花,竟然枝繁叶茂。 他的 “负暄三种 ”自 198

6、6年始每隔 4年出一本。顺生论 等面世,一时洛阳纸贵,张中行遂 “暴得大名 ”。时年张已八十,于是有 “老旋风 ”之说。 张中行是从燕赵大地走出来的学人,世事沧桑却丝毫未能改变他敦厚、淳朴的本色。在做 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 张中行的仪表既不轩昂也不潇洒,甚而也缺乏学者的那种雍容与儒雅,他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凡人。但他行为高逸,虽埋身市井,却 “道通天地 ”,虽侧身陋巷,而能 “思入风云 ”。他讲 “顺生 ”,但 “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 ”。他的言行自有准则: “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 ”“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 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

7、,四是决不争论。 ”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 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 “都市柴门 ”。他的 “柴门 ”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迭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请启功吃饭也只在楼下的小馆子,四菜 一汤,喝点二锅头,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

8、,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搞笑的是,有一晚辈送他一瓶 “人头马 ”,让他开洋荤。他听说这酒要值 1800 元,咋舌不已。想喝吧,一两就是 180元,不忍心下口;送人吧,又怕背上巴结人的名儿;转卖了吧,又怕人说拿晚辈的人情换钱。思来想去,只好把这 “贵客 ”束之高阁 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从行文上说,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 “开门见山 ”, “直奔主题 ”。他的行文过程就是 “思 ”的过程。他长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一缕缕哲思,融入他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启功说张氏的 “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

9、,俯视风云 ”。也有人说张氏散文 “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斯言诚哉。 对他的文,周汝昌先生也有贴切的评论: “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 花哨 ,而 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 ”“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 【小题 1】为什么说称张中行为 “布衣学者 ”是再贴切不过的 (4分 ) 【小题 2】这篇传记在

10、选用材料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色,请就一个方面的特色联系文本简要分析。 (5分 ) 【小题 3】张中行八十终于成名,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条简述。(6分 ) 答案: 【小题 1】 张中行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张中行本人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评级仅属低级,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 “特约 编审 ”,并且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 张中行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 张中行获得了 “文学家 ”、 “哲学家 ”、 “杂家 ”、 “教育家 ”等多顶桂冠,著述宏富,影响巨大。 【小题 1】 直接采用大量的原始材料,

11、如直接引用张中行的 “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 ”这样的话来表现张中行的敦厚、淳朴的本色。这样写显得非常真实,也能更好地突出张中行的特点,揭示他的精神面貌。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善于 运用细节描写。如写张中行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菜,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生动具体地表现张中行珍惜一粥一饭的优良品质,也更好地突出了他 “布衣学者 ”的本色,使张中行的形象更加鲜活。 【小题 1】 要有所成就必须扎扎实实,勤学善思。张中行晚年成名并非偶然,这与他平时广泛涉猎,善于思考有关。 要做事,先做人。张中行敦厚淳朴,在

12、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虽是一位凡人,却实实在在的,终成大器。 言行要有自己的准则。张中行讲 “顺生 ”,但 “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 更不亢 ”。他的言行自有准则: “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 ”“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 ”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这样才能有坚定的信念,有所作为。 要自信。没有伯乐发现他,张中行就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独自闯了出来,人在失意的时候不能对自己丧失信心,要自信,坚持努力。 人在生活上不必一定是高要求,但思想上一定要高境界。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但他讲 “顺生

13、”,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虽为 “布衣 ”,但拥有精神上的丰厚的财富。 【小题 1】回答此题要注 意张中行及时 “学者 ”又是 “布衣 ”,回答出这两个方面即可。答出 1点给 1分,共 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此外学生如从文本善于写张中行与他人的关系以及通过其他人对张中行的评价的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特色 2分,结合文本分析 2分,点出表达效果 1分。 【小题 1】每点 2 分,答对其中 3 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结合文本适当分析。学生如从其他方面谈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江 南 蓑 衣 胡明刚 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

14、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衰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 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

15、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 。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

16、。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 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

17、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 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

18、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 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说明】蓑衣:旧时的一种从事劳动和生活的雨具。 【小题 1】文章第 段写的景物有何特点?从全文看这段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2】从全文看, “江南蓑衣 ”有那些值得作者怀念的地方?请分条概括。( 5分) 【小题 3】文章的结尾说 “来自江南的主人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作为一个处于繁华红尘中的现代

19、人,他失落了什么?他为什么等待 “内心的救赎 ”?( 6分) 答案: 【小题 1】描写了苍翠山峦、层层叠叠的梯田、赶牛 群的牧童、穿蓑衣的山地汉子等物象,构成了一幅朦胧迷醉的烟雨江南图,透露平和而安详的气息。( 2分)为后文写作者对蓑衣的怀念做好了铺垫。( 2分) 【小题 1】( 1)它体现了劳作的艰辛和愉悦( 2)它是坚守生活清寒贫穷的象征( 3)它是自由狂放(潇洒逍遥)志趣的体现 ( 4)它是对失落的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的渴望 【小题 1】因为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人往往为名利所累,来自江南的主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失落了曾经清雅的志趣,失落了曾经平和的生活。(

20、3分)这里的 “内心的救赎 ”实际写出了现代人对自由、高远(清雅)、平淡的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3分)(意思对即可斟酌给分) 【小题 1】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先描述景物,再从渲染氛围、为下文做铺垫的角度回答作用。共 3分。景物 1分,作用 2分。景物须至少答到 3个。意对即可 【小题 1】由第四段 “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 ”概括出答案:一,由 “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 ”,结合文意概括答案:三四。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得一分,两点得三分,三点得满分 【小题 1】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 准确的把

21、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6分) 鸿 雁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 “秋 ”的意象,但它与蟋蟑、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 ”,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 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乌,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

22、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迂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 “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绎霄 ”; “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 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 “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之语。

23、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 ”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寓慨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 “雁 ”意象群的发据,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 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 “言志 ”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 “景中情 ”与 “情中景 ”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 “景中情 ”,或 “情中景 ”;神于诗者

24、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小题 1】下列古代咏雁诗 (词 ), “侧重言志 ”的是 ( )( 3分) A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 B “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 ”, “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 C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D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小题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分)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

25、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占代对联常以 “飞鸿 ”对 “奔马 ”、 “冥鸿 ”对 “隐豹 ”、 “摩天鸿 ”对 “闹海蛟 ”,主要体现了古人的 “亦刚亦柔 ”、 “雄浑悲壮 ”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 “人 ”字形与 “一 ”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E.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 “言志 ”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托物言志的诗词。 【小题 3】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 “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其中 “三

26、种审美移情层次 ”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 【小题 4】鸿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在古代诗歌中鸿雁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审美 感受?(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E 【小题 1】 景中情; 情中景; 情景互生。 【小题 1】 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鸿雁是健飞之鸟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秋空雁阵能让人感受到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 【小题 1】 A、 C侧重抒情。 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 “雁 ”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

27、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呜、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小题 1】 B、 要体现的应该是 “坚忍强劲 ”的审美感受。 E、 应该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 【小题 1】结合关键句 “巧于诗者或 “景中情 ”,或 “情中景 ”;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 ”总结概括。一个要点 1分,三个全对得满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鸿雁 ”这一意象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给人以坚忍强劲、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一个要点 1分,三个全对得满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

28、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曰: “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 (山名 )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 ,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

29、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 。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 “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 ”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 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于近侍之常态欤! 【小题

30、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秦王白太宗 鞫 之鞫:审问 B秦王 益 不喜益:渐渐 C 微 时遇异书微:年幼 D平子从式适 董 其役董:督察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 以 河流湍悍所谓华山洞者, 以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系舟其中而余亦悔 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或 解衣易之惑之不解, 或 师焉,或否焉 D 为 设馔劳之后世必 为 子孙忧 【小题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 )( 3分) A太宗尹京兆,置其邸悉更新制,建都务 B畀以兵食之重寄凡九年,计省官钱八

31、十万缗 C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时人称其宽厚 D各振举其职焉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任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

32、分的肯定。 【小题 5】用双竖线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3分) 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 【小题 6】把文言文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分) 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欤(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有寇阳拔华者 /往来关辅间 /为患积年 /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 /不克 /平以好辞遣人说之 /遂来归。 【小题 1】 有几个侮辱张平的郡吏,后来全都获罪发配到京窑做苦工。 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

33、不多)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吧。 【小题 1】微,地位低贱、卑微。 【小题 1】都是 “因为 ”的 意思。 B 指代词,指池子 / 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C 有时候 / 有的,指代人。 D介词,替 / 动词,成为。 【小题 1】 “悉更新制,建都务 ”是治理措施,并非业绩; “时人称其宽厚 ”是评价其品行; “各振举其职焉 ”是这几位臣子自己的表现。 【小题 1】不是 “这些郡吏犯了罪 ”,是因侮辱张平的事被定罪; “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属无中生有。 【小题 1】此题考查断句,要根据文意断句。每对 2处得 1分,断句处超过 7处,适当扣分。 【小题 1】 大意对 1分,定语后置句式 “郡吏有侮平

34、者 ”翻译准确得 1分;悉、务,也是扣分点。译错扣 1 分,扣满 为止。 大意对 1 分;修、庶几、进、度,都是扣分点,译错扣一分,扣满为止。 译文:张平,青州临朐人。二十岁时寄居在单州,依附刺史罗金山。罗金山调任滁州,委任张平为马步都虞候。太宗做京兆尹时,把张平安置在家里办事。等到秦王廷美兼任贵州府职务时,张平又被任命为亲吏。以后几年,有人上告张平藏匿府中的钱物,秦王报告太宗审问了他,没有证据。秦王渐渐地不喜欢他了,于是让他离开了。太宗怜悯他并没有犯罪,把他托付给徐帅高继冲,继冲任命他做了镇将。张平感叹说: “我的命运虽然不顺,但以后未必没有福份。 ” 太宗做了皇帝后,征召张平 补任右班殿直

35、,监管秦、陇木材交易。张平全换了新的制度,设立都务,计算水陆运输费用,在春秋两季的时候连接大型竹筏,把木材从渭河运抵黄河,经过砥柱山汇集到京城。一年之间,上等的木材像山一样堆积起来了。太宗嘉奖他的功劳,将他升任为供奉官,监理阳平都木材事务,还兼管造船场。原来的官员造好船只后,因为河流湍急凶悍,为防备船只漂失,每一只船要调派三户人守护,每年有几千户人家被役使。张平就挖池引水,把船系在池中,就不用再调用民力了。有一个叫阳拔华的盗贼,在关辅一带活动,为患许多年了。朝廷命内侍率领数州的兵力讨伐,没有消灭 。张平派人去用好话劝说他,于是盗匪就归附了。张平改任崇仪副使,依旧兼任原职。任职总共九年,计算下来

36、节省官钱八十万缗。 张平喜欢史传,地位卑微的时候,如果找到奇特的书籍,就整天玩味,有时候脱下衣服换书。等到显贵时,收集了几千卷书。在彭门的时候,有几个侮辱张平的郡吏,后来全都获罪发配到京窑做苦工。张平的儿子从式刚好去督察这里的工役,发现了他们,就把这事告诉了张平。张平把他们召来府第,为他们设宴安慰他们,说: “你们不幸啊,突然遭遇这种祸患,千万不要把原来的事情放在心上。 ”还拿钱送给他们,并且告戒从式好好的对待他们 。没多久,这些人就得到赦免回到原来的地方,当时的人称赞张平宽恕厚道。 (作者)议论:太宗还没有显要的时候,身边必然要寻求忠厚能干的人才。等到即位后,提拔原来身边有功的人,陈从信、张

37、平等六人,都被充分的任用,还把军需这样重要的托付全交给他们,因而每个人都振作努力于自己的工作,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啊。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吧。陈从信进献的歪门邪道,用方术欺骗迷惑皇上,还是跟皇上近侍常有的态度差不多的啊!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 1】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联内容丰富,字字渗出 “悲 ”来。请说出此联表达了 “悲 ”的哪几层意思。 (4分 ) 【小题

38、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 “景 ”和 “情 ”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4分) 答案: 【小题 1】 离乡遥远之悲 漂泊年久( “万里 ”、 “常作客 ”)之悲 年老多病( “百年多病 ”)之悲 孤独一身( “独登台 ”)之 悲 【小题 1】颔联极写秋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 ”写山景, “无边 ”写落叶之多, “萧萧 ”写落叶之声;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从而表达了悲凉的心情; “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江景, “无边 ”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 “滚滚 ”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

39、息的江水,传达出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诗句抒发了诗人沉郁悲凉的感情 ,表现了雄浑、悲壮的意境 . 【小题 1】 、 两点,答出其中一点得 2分; 、 两点,答出其中一点得 2分;只答出 没有答出 ,或只答出 没有答出 ,只给 2分。 【小 题 1】能分析 “落木 ”“长江 ”特点,得 2分;答出 “人生短暂 ”、 “悲凉 ”、 “时光易逝 ”、 “悲壮 ”、 “苍凉 ”、 “壮志难酬 ”等任两点,得 2 分,答出一点只给 1 分。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有关 “狼孩 ”的三则报道,推断语言学家得出的结论。 (6分 ) 一则报道说, 1920年一个牧师在印度米德波尔找到两个被狼养大的孩子,大的七

40、八岁,小的两岁。人们试图教会她们说话,但 4年里她们只学会几个单词,智力没有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又一则报道说, 1954年印度又发现一狼孩,虽经人们努力训练,但始终没有学会说话。 还有一则报道说, 1972年又发现一狼孩,已 1O多岁了,但迄今只能用嚎叫表达一些简单的思想感情。 一位语言学家综合了这些材料,发现狼孩在回到人类社会后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由此得出结论: 答案:人类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时期是幼儿期 (3分 ),如果这一时期没能学会语言,此后再学就很困难 (3分 ) 请在下面语段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要求句式与首句相同或相近,内容与上下文连贯。 (6分 ) 贝多芬虽然听不到动人的旋律,却

41、用音符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壮美的赞歌; , ; , 。因此,身残志坚之人,也能用己之长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 答案:能用己之长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的事例皆可。答例: 邰丽华虽然说不出甜美的声音,却用舞姿为我们献上了一出绝美的舞蹈; 谢坤山虽然握不住短短的画笔,却用心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灿烂的人生; 司马迁虽然失去了完整的身躯,却用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刚强的形象; 罗斯福虽然迈不开瘫痪的下肢,却用智慧带领美国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海伦 凯勒虽然看不见绚丽的色彩,却用文字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其他著名的身残志坚之人还有: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大斯基、演奏二泉映月的民间艺

42、人瞎子阿炳 、轮椅作家史铁生、高位截瘫的青年楷模张海迪、被削掉膝盖骨的孙膑兵法作者孙膑、瘸腿的数学家华罗庚、智障的少年指挥家周舟、轮椅上的传奇物理学家霍金、聋人发明家爱迪生等等。 )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则按前 3题计分)( 6分) 【小题 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王维观猎) 【小题 2】 ;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 【小题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小题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 答案: 【小题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小题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小题 1】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小题 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 古罗马哲人赛涅卡说,人的生命如同寓言,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有内容的生命自然是精彩的。 进化学家达尔文说,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精彩。 对此,你又是如何看的呢 请你以 “精彩的生命 ”为标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故事,可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述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 (1)除 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 800字; (3)不能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