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1468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 薄 暮 /厚古 薄 今 埋 怨 /隐姓 埋 名 曝 光 /一 曝 十寒 B 轧 钢 /相互倾 轧 大 度 /度 德量力地 壳 /金蝉脱 壳 C 刹 车 /名山古 刹 效 率 /率 性而为劳 累 /连篇 累 牍 D堵 塞 /敷衍 塞 责干 劲 /疾风 劲 草呼 吁 /长 吁 短叹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 A李娜中网首轮出局,继续着她在法网辉煌之后的长时间离谱低迷,这主要原因是她自己、团队以及外界给她的压力等多种因

2、素造成的。 B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多措并举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调控效果初步显现。 C “新生代农民工 ”自从被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将关心 “新生代农民工 ”成长作为 “十二五 ”的工作重点。 D经济体制改革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触及到社会更深层次的矛盾,所以社会的运行机制也要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D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A “你在这里,大鱼会吃掉你。 ”这是边城中二佬初见翠翠时说过一句话,也是后来两人关系发展隐喻,只要提起这句话,翠翠心头就会洋溢起浓郁的诗意,一种温柔的回忆。 B “回归 ”是老人与海的

3、主题之一,作品中的孩子带回了老人早已失去的青春,使他看到了过去的自我,在海里独自与鲨鱼搏斗时还念叨着 “但愿孩子在这儿就好了 ”。 C家中觉民弟兄的同学创办了黎明周刊,觉慧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教书,而觉民热情地参加工作并经常发表文章,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爱情。 D雷雨 中的鲁贵是个卑贱恭顺、猥琐贪婪的奴才,时不时让四凤去给蘩漪递个话 “鲁贵惦记着太太的病 ”,讨主子欢心;在家人面前,却摆出一副 “老爷 ”派头。 E.地球,我的母亲用意象抒情,如 “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尤其是蚯蚓 我只不羡慕那空中的飞鸟,它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 ”,即抒发了诗人渴望亲近地球的依恋之情。 答案: CD 现代

4、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分) 中国地图 高鹏程 去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 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 有好几年了。但是和烟熏火燎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究竟是怎么回事? ”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三舅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地图上,从小小的平峰镇出发,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 经过简短而 漫长的跋涉 后,圈住了一些字体或大或小的地名。 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

5、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 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云南昭通的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 我也看到了自己借以谋生的 浙江象山。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根瓜蔓一样的铅笔线,以一种具体而虚幻的方式维系在地图上。 中国地图,原来还可以是我们某个人情感分布的地图。某些陌生的区域和地名,因为是亲人所在而不断变得熟知起来。比照 “人口地图 ”、 “经济地图 ”或者,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属于我们的 “亲人分布图 ”吧! 我想,我的这些穷亲戚们串门、相聚时,可能就会

6、凑到这张中国地图 前,指点着说这里那里距离的远近,说这里那里各自在远方的儿女的近况。而一说 “这里那里 ”,是否就有天涯咫尺之感,甚至亲人音容如在眼前了呢? 我的不识字的三舅,年迈的三舅,我的胸怀祖国的三舅,站在地图前看起来就像一个将军正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走 不,他其实更像一只衰老的蜘蛛,用眼光抚摸着自己用蛛网围成的疆域。 在广东某地,有几个涂得最黑最重的黑圈 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辗转打工的地方 因为讨不到工钱,她已有三年多没有回家 在热闹的过年鞭炮齐鸣之后,在喧闹的亲朋好友散尽之后,在这个昏暗的小屋里 ,三舅会以怎样的神情凝视着地图下方的某个地名?他的思绪会怎样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

7、车,循着这条简短而漫长的曲线,在他有限的关于南方繁华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儿生活的城市,看见女儿忙碌、疲惫的身影 抑或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而每次 “探望 ”回来,他又会怀着什么心情,拿起铅笔,在这个他十分陌生却已经变得熟悉的点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 “阿舅,还是让小妹回来好了 ” “啊 ” 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但他用力挥了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 ” 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 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 47 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 12 万人。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

8、大地图。 (文章选自 2011年散文第 10期,有删改) 【小题 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第 段中 “漫长的跋涉 ”对老人和儿女们各意味着什么。( 4分) 【小题 2】请指出第 段的写作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小题 3】简述以 “新民谣 ”作结尾的作用。( 6分) 【小题 4】请探究本文的写作意图。( 6分) 答案: 【小题 1】对儿女们来说,外出打工是一条 路途遥远充满艰辛的谋生之路。对在家的老人们来说,儿女外出就意味着那就是一条追随儿女身影的绵长的牵挂思念之路。(评分标准:写出 “遥远而艰辛的谋生之路 ”、 “绵长的牵挂 ”相近的意思,各得 2分。) 【小题 1】运用想象(或联

9、想)的手法( 2分)。丰富文章内容( 1分);突出“中国地图 ”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表述 “我的亲戚们 ”对外地务工儿女的牵挂( 1分)。 想象(或联想)的手法如答成 “心理描写 ”不得分。 【小题 1】(从内容看)新民谣把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由上文的 “我 ”的亲人扩大到整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丰富了内容,深 化了主旨( 2 分);(从结构上看)点明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使 “中国地图 ”这一核心意象得以突出( 2分);(从表达看)民谣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于地方特色,使文章表达有变化,颇具乡土情趣( 2分)。 评分标准:答出 “说明该现象普遍 ”、 “点题 ”(或 “呼

10、应开头 ”或 “突出中国地图核心意象 ”)、 “表达生动活泼 ”中一点,得 2分。 【小题 1】 反映家乡现实状况,表达对故乡亲人辛酸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对 “为生活而外出务工 ”社会普遍现象的思考,对外出务工的合理性进行反思; 希望读者能深入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辛苦进而 能同情、善待他们。(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 2分,如有其他答案:,有道理的,斟情给分。)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小题。 (15分 ) 天 籁 冯骥才 你仰头、仰头,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去承接由高无穷尽的天空滑下来的声音。然而,你什么也听不到。人的耳朵不是聆听天体的,而是听取俗事的;所以人们说茫茫宇宙,寥廓无声。 这宇宙天体,如

11、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它一定有一种美妙奇异、胜过一切人间音乐的天籁。你怎样才能听到它,你乞灵于谁? 你仰着头,屏住气,依然什么也没听到,却感受了高悬头顶 的天体的博大与空灵。 当乌云汇集,你的目光从那尚未闭合的云洞穿过,极力望去,一束阳光恰好由那里直射下来,和你的目光金灿灿地相撞。你是否听到一种激动人心的灿烂的金属般的声响?当然,你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还有那涌动的浓雾,不安的流光,行走的星球和日全食的太阳,为什么全是毫无声息? 噢,你听到了!闪电刺入乌云的腹内,你终于听到天公的暴怒;你还说空中的风一定是天体的呼吸,否则为什么时而宁静柔和,时而猛烈迅疾?细密的小雨为了叫你

12、听见它的声音,每一滴雨都把一片叶子作为碧绿的小鼓,你已经神会到雨声是一种天意!可到头来蒙昧的仍旧是你!只要人能听到的、听懂的,全不是天体之声。 你更加焦渴地仰着头 不,不是你,是约瑟夫 施特劳斯。他一直张着双耳,倾听来自宇宙天体深处的声音,并把这声音 描述下来。尽管这声音 并非真实的天籁,只不过是他的想象,却叫我们深深地为之感动。从这清明空远的音响里,我 们终于悟到了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永恒! 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首向天,祈盼神示以永恒。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面对永

13、恒,我们又何其短暂!尽管如是,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我们无法达到的是永恒,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听到了永恒之声,便是听到了天籁。 【小题 1】结合上下文,请指出文中加点的 “声音 ”的不同。( 4分) 【小题 2】说说文中运用第二人称有何艺术效果?( 5分 ) 【小题 3】作者借音乐表达对优秀艺术的看法。请概括优秀艺术的特点( 6分) 答案: 【小题 1】 声音:约瑟夫 施特劳斯用心倾听的永恒的天体之声。( 2分) 声音:约瑟夫 施特劳斯通过想像,演奏出来的清明空远的音乐。( 2分) 【小题 1】文章以第二人称写,拉近了读者的距离( 1分),使读者充当听众,随着美妙的

14、音乐,展开联想( 1分)。同时第二人称又指约瑟夫 施特劳斯( 1分),能让读者仿佛亲历他的创作过程( 1分),从而产生共鸣( 1分)。 【小题 1】 优秀艺术是艺术家苦苦追求,坚持不懈,用心创造出来的。( 2 分) 给人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分), 给人以理性深沉的哲性思考( 2分), 让人无限感动( 2分)(答出三条,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小题。 (10分 ) 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 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文士之效法古人莫善于退之尽变古人之形貌 ,虽有摹拟,不可得而寻其迹

15、也。其他虽工于学古而迹不能忘,扬子云、柳子厚于斯盖尤甚焉,以其形貌之过于似古人也。 选自姚鼐古文辞类纂 序 【小题 1】用斜线 ( )给 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 6处)。 (6分 ) 学 者 之 于 古 人 必 始 而 遇 其 粗 中 而 遇 其 精 终 则 御 其 精 者 而 遗 其 粗 者 文 士 之 效 法 古 人 莫 善 于 退 之 尽 变 古 人 之 形 貌 【小题 2】姚鼐属于清代哪一个文学流派?该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还有谁?请举一例。( 2分) 【小题 3】请根据这段文字概括姚鼐的关于学习古人的观点。( 2分) 答案: 【小题 1】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

16、粗者文士之 效法古人莫善于退之尽变古人之形貌(每处 1分 ) 【小题 1】桐城派。( 1分)方苞或刘大 、戴名世等。( 1分) 【小题 1】学古之道,重在因形求神,( 1分)得神而忘其形。( 1分)。 或者:经过先掌握形式,后掌握精神,最高的境界则是得神而忘形,游刃有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 )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 其与人言,是

17、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 ,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 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

18、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 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 ,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 居士集卷二十七)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

19、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或高其议论,或 多 其材能多:赞美 B处 穷 达,临祸福穷:困窘 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 贷 部将贷:宽恕 D 舁 至南阳求医舁:抬着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 “博学 ”和 “敢为 ”的一组是( 3分) ( ) A 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 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 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 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 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

20、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 “忠义之节 ”。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 “遭父丧 ”。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小题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 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 3分) ( 2) 其所以见称于世者 ,亦所

21、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4分) ( 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第一个 “是 ”、第一个 “非 ”、 “务 ”各 1分。) ( 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因处境艰难而死。 ( “见 于 ”、 “所以 ”、 “嫉 ”、 “卒 ”各 1分。) ( 3)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 “定语后置 ”、 “节度 ”、 “不果 ”一处 1分。 【小题 1】借出、借给 【小

22、题 1】 A项 句不是直接表现 “博学 ” B项 不能表现师鲁 “敢为 ” D项两句均与题干不符 【小题 1】 “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 ”这一说法错。 【小题 1】参考译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大概(是因为)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他的忠义的节操,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 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通晓今古,在春秋上有专

23、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因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轻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后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升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仲淹被贬到饶州,谏官 、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

24、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任泾州知州、渭州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 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两篇文章流行于世。他关于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作战、守卫成功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士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没有来得及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也离开现职,并在后来犯了罪。既然这样,

25、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当初,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给部将一事,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 ,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师鲁)生了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流露出很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始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岁。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8分)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小题 1】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 3分) 【小题 2】本

26、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 3分) 【小题 3】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请举一例印证你的观点( 4分) 答案: 【小题 1】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梧桐叶迎风有声)。( 3分) 【小题 1】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 1分),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 1分)。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分)。 【小题 1】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 2分)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乌夜啼)、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

27、居易长恨歌)、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等。( 2分,一句即可 ) 【小题 1】本题可以从第一、二、三和四句中的物象得出答案:。 【小题 2】本诗作者的情感由三、四句 “不甘衰谢 ”“尚有声 ”可知。本诗描写的主体形象为梧桐,实则写诗人的情怀,此种写法一般称为 “托物言志 ”,也可称为“象征 ”“借物喻人 ”。 【小题 3】梧桐作为特定典型物象,有其比较固定的情感寄托,通常为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所举例子与梧桐通常寄托的这些情感相似即可。 语言表达 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 “肥皂剧 ”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50个字。 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

28、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罗里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故称 “肥皂剧 ”。一度时期非常流行的韩剧就是典型的肥皂剧,严格说来,肥皂剧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市场还是个空缺。尽管国内许多情景剧的姿态和形式都酷似肥皂剧,但是多数都因为没有像西方肥皂剧那样饶有女权主义的深刻意义,以致失去了大批的女性观众。当然,这与东西方文化和欣赏水平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当国内的观众与电视剧制作人都沉迷于大量的公安题材和古装连续 剧的时候,是否应该找到女性观众的市场与卖点呢 答案:肥皂剧是源于西方的最初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主要适应家庭妇女轻松

29、欣赏、饶有女权主义涵义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源于西方 ”、 “插播肥皂等广告 ”、 “家庭妇女欣赏 ”、 “女权主义 ”、 “长篇电视连续剧 ”各 1分) 本题所下定义应为一个单句。即:概念 +是 +概念的若干属性 +概念的本质。 “肥皂剧 ”的本质是电视连续剧。 “肥皂剧 ”的若干主要属性从材料中各句总结即可得到。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 “企业公共关系 ”中 “信息双向交流 ”的四项内容 ,每 条不超过 6个字。 (4分 ) 信息双向交 流在企业公共关系中非常重要。要使企业与社会公众相互间达到充分的了解就要沟通企业的情况。有的企业十分注重情感投入,通过建立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友善关系,以求得

30、社会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有的企业积极确立适应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观念,进而通过沟通取得社会认同与支持。当然,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相处也取决于双方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在这方面,企业还要通过沟通引发和指导社会公众,以提升社会公众生活质量、指导消费并改变生活方式。 答案: 沟通企业情况 注重情感投入 确立经营观念 价值导向一致(每个 1分) 名著导读 简答题 。( 10分) 【小题 1】呐喊中有因头发被剪而搅得生活不平静的故事,请写出相关的篇名和人物。( 4分) 【小题 2】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先后做了哪些事情促成了孙刘联盟?( 6分) 答案: 【小题 1】头发的故事中的 N 先生、

31、阿 Q 正传中的赵秀才、风波中的七斤。(答出一点 1分,三点 4分) 【小题 1】 随鲁肃出访江东,并舌战群儒,( 1分)说得以张昭为首的投降主和派哑口无言。( 1分) 给孙权分析抗曹、降曹的利弊,( 1分)表面诚恳劝孙降曹,大谈曹兵如何强大,实则智激孙权,激怒孙权以定下联刘抗曹决心。( 1分) 以曹操建铜雀台,挥师南下的目的为了大小二乔,( 1分)以献出二乔来智激周瑜,( 1分)最终促成孙刘联盟。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 【小题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诗经 氓) 【小题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劝学) 【小题 3】宫中府中,俱为一

32、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 4】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小题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小题 6】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子张) 【小题 7】 ,勿临渴而掘井。(朱柏庐治家格言) 答案: 【小题 1】夙兴夜寐 【小题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小题 1】陟罚臧否 【小题 1】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 【小题 1】宠辱偕忘 【小题 1】博学而笃志 【小题 1】宜未雨而绸缪(每空 1分,共 8分) 【小题 1】 “夙 ”不要写成 “素 ”。 【小题 2】 “鳝 ”的左半边不要写成 “虫 ”, “无可

33、 ”不要写成 “不可 ”。 【小题 3】 “否 ”不要写成 “丕 ” 【小题 4】注意 “逦迤 ”的写法。 【小题 5】 “偕 ”不要写成 “皆 ”。 【小题 6】不要落下 连词 “而 ”。 【小题 7】 “绸 ”不要写成 “筹 ”或 “绸 ”, “缪 ”不要写成 “谬 ”。 作文 作文( 70分) 请以 “合作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字。 答案:示例一: 眼里的合作 在十四、十五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称为包买主的生产方式,它是将生产资料分配给多个手工业者,通过他们的共同合作来完成生产任务。这也许就是现代商业合作的雏形了吧。 而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重

34、新被人们所重视,它不在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变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合作无处不在。便是 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的身影。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后代,还有的哺养后代。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世界著名飞机协和客机的生产正是通过合作分工完成的。它的每一个部件,大到机翼,小到起落架上的一颗螺丝,都是由不同国家的专业部门分别制造的。最后再将不同的部件组装,一架协和机才算上了天。合作真的融入了世界的每一

35、个角落。 合作源于信任。在现金诸多 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合作是需要不同的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默契的。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就不会有默契,合作也就不可能成功。譬如世界贸易组织中关于定期汇报签约国财政状况的规则,倘若签约一方为了保留实力而虚报少报相关数据,那么,这种不信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不难看出,缺少诚意和信任的合作毫无存在的价值。 合作就是力量。如果仅让你用一支筷子吃反,它几乎连块肉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会截然相反。可见,只有合作才能发 挥个体不具有的力量,才能拥有大于个体的力量。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大败曹兵的战役,大多是以少胜多。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葛亮清楚地知道,只有合作才具有无穷的力量。 合作的确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是难以估量的。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而合作精神将永远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不竭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