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北省东光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1477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东光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东光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东光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东光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河北省东光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河北省东光县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我国计划在 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 ”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 答案: C 把

2、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 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 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 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项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今年黄金周赴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已达 7万之多,中国游客购买力惊人,一些韩国时尚品牌甚至因此而 死灰复燃 。 B泰国 25日举行反贪大游行,估计

3、有 5000人参加,泰国私人企业界认为,普遍的贪污行为是泰国过去五年政府不稳定的 罪魁祸首 。 C甘肃从天水到定西的国家级高速公路,耗资 80亿元,仅通车几个月,沥青路面就坑洼不平,将全面返工,以前的路面需全部揭掉 改头换面 。 D美国总统奥巴马 22日被媒体调侃为 “顽皮小学生 ”,原因是他在纽约出席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与多国首脑合影时 一手遮天 ,将旁边的蒙古国首脑的脸部挡个严严实实。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 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 古达特说,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同

4、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 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监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此,查尔斯认为,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因环境的不同,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人类是分别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另一种认为,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 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人类生活

5、在热带时,毛皮不利流汗散热,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 200万年前,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1、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观点,对他们的相关关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查尔斯 古达特的看法 “另外两种较普遍 ”的看法 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 A 的说法相同 B 说法基本相同, 与 的说法不同 C 的说法各不相同 D 的说法完全相同, 与 的说法基本相同 2查尔斯 古达特认为 : 人类的祖先是 “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 ”。不能作他这看法的依据的一项是 A人类祖先在两次冰河期间北迁。 B人类祖先北迁后褪毛。 C两性喜好的选择也导致了人类祖先的褪毛。 D人类再度南迁后肤色

6、发生了变化。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查尔斯 古达特认为,人类出现不同肤色,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 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 人类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 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 1、 B(褪毛的原因有关移居的说法 “另外两种普遍的看法 ”不涉及 : A、 1 3涉及 “移居 ”的说法 , 2不涉及 ) 2、 C项谈的是 “失去覆盖在身上的毛

7、 ”的原因 , 不是进化问题。 3、 A(B不是 “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问题 , 而是起源地点不同 , C项应是不一致的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 25分) 落 花 枝 头 谢大光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顶上,浓云 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循着被雨中润

8、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错,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 门楼。树只有一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去,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 -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花萼

9、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 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花落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它也许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

10、,毫不留 恋枝头的繁华,毫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翘望枝头,看到萌生的果实代替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 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秋风秋雨中,它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据说有一种火石榴树,开起花来复瓣繁英,十分好看,却是从来不结果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 然而,千百年来,关于 落花的诗却多是伤感的,哀婉的。黑暗的时代,狂暴的风雨常令未果之花备受挫磨而

11、夭谢,于是, “流水落花春去也 ”、 “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就成了千古名句。它们的作者,或是伤春怨女,红颜薄命,或是落魄文人,怀才不遇,只好将花喻己,抒解愁肠。君不见,红楼梦中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黛玉小姐的一首葬花词,哭痴了多少人的心。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 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 “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 ”。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 ,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小题 1】文章题目中有 “落花 ”,而在开头几段中却描写了花开热烈、花果满枝的景象,这样写与文题矛盾吗?请结合全文,加

12、以分析。( 6分) 【小题 2】作者赞美了落花哪些品质?请分条概述。( 6分) 【小题 3】最后一段有 “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 ”一句,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落花嘱咐的内容。( 5分) 【小题 4】文中作者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例加以分析,鉴赏其表达效果。( 8分) 答案: 【小题 1】( 4分)并不矛盾。作者描写花果满枝的景象是为了从侧面写落花,因 为正是有了 “落花 ”的无私奉献,才会有如此花果满枝的盛事,从而巧妙地表达了主题。 【小题 1】( 6分) (1)它曾为花蕊挡风遮雨,孕育新生。 (2)它不曾留恋枝头的繁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 (它让位于新生之果,让其更好地

13、成长 ) (3)它落而无憾,又准备滋养明年的花。( 3点,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1】( 3分)明年春天必 “繁花硕果 ”,生机蓬勃。 【小题 1】( 6分) 1 “院子中,一丝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热烈、鲜艳、火红的开放盛况,表达了作者惊喜的情感。4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颇有气势,写出了花果满树,千姿百态的盛况。(两处,每处 3分) 文言文阅读 刘安世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

14、,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 。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 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 “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母曰: “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纵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 “殿上虎 ”,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

15、草书,不好声色 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 注 1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 “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佑 注 2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 ”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 注 1 啖:吃,引申为引诱。 注 2元佑,宋哲宗的年号,公元 1086至 1094年。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咨尽心行已之要咨:询问。 B初除谏官,未拜命除:授予官职 C在 职累岁累:劳累。 D则执简却立却:后退。 【小题 2】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

16、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光教之以诚 ( 3) 吾欲为元佑全人 ( 2)主上方以孝治天下 ( 4)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A 和 相同, 和 不同。 B 和 不同, 和 也不同。 C 和 相同, 和 也相同。 D 和 不同, 和 相同。 【小题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诚正直的一组是( ) 登进士第,不就选 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 “殿上虎 ” 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还其书不答。 A B C D 【小题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

17、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小题 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纵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 之所。( 5分) 译文: ( 2)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 5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18、 D 【小题 1】 B 【小题 1】 1 纵使遭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应当随着你去流放之地( 5分) 2 我如果要为子孙考虑,就不会是这样子,我想做元 年间的完人,好到九泉之下见(我的老师)司马光。( 5分) 【小题 1】累 积累 重叠 【小题 1】以 介词 用 为 动词 做 介词 替 【小题 1】 1说的是刘世安不贪图富贵。 2说的是刘世安向母亲说的不就任的托词。 5写他在家时没有懈怠的面容,久坐而不倾身依靠。 【小题 1】刘世安父亲一心想做谏官却没有做成,最终只任太仆卿。 【小题 1】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安世,字器之,父亲刘航,最后任太仆卿。刘安世考中了进士,没有去参加铨选,向司马光

19、求学,询问尽心行已的要旨。司马 光用诚信来教导他,并要求他从不说假话开始。授官任起居舍人兼左司谏,后又晋升为左谏议大夫。安世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声如洪钟。起初任命为谏官,还未受命,回到家里对母亲说: “朝廷不因为我安世不贤,让我任谏官。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有胆识也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说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 ”母亲说: “这就不对了。我听说谏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诤谏的重臣,你父亲一生都想做这样的官却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职, 你应当献出生命来报效国家的大恩。纵使遭罪被流放,

20、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的。 ”(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职。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争,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解,再上前争辩。旁边陪侍的人在远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称作 “殿上虎 ”,一时间没有人不敬仰他。在家中居住时也从没有懈怠的面容,坐了很久也不会侧 身倚靠。写字从不用草书,不喜欢歌舞女色珍宝财富。他忠孝正直,都是效法司马光。年老以后,朝廷上的各位贤人差不多死光了,(而他)岿然独 立于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显赫。(宦官)梁师成把持朝政,心中叹服他的才德,找到一个安世身前身后奔走的名叫吴默的小吏,让他带一封信给

21、安世,用封大官来引诱他。吴默劝他为子孙们考虑,安世笑着回答: “我如果要为子孙考虑,就不会是这样子。我想做元佑年间的完人,好到九泉之下见(我的老师)司马光。 ”退还了梁师成的信不予理睬。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 1)词中所写春天的最 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 4分) (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世人的告诫。( 4分) 答案:( 1)早春(初春)。从 “莺初解语 ”的 “初 ”字, “微雨

22、 ”的 “微 ”字, “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特点可以看出。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写出 “早春 ”, 1 分;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3 分) 语言表达 参照下面的 句子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 4分) 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征程上的每一角暗地; 热情是 _; 热情是 _; 热情是长鸣的汽笛,能鼓舞人奋勇向前 .! 答案:略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教育部近日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

23、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 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 材料二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 “不可能轻易更改 ”的回复,有人认为 “太过霸气 ”, “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 ”。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 3分) 答: 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4分) 答: 答案:( 1)央视台标引起争议(或 “央视台标要不要改 ”)( 3分) ( 2)( 4分)示例一 “CCTV”早已深入人心。首先, CCTV多年来作为央

24、视的标识,早已为国人乃至世界所认同,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其品牌价值对央视、甚至是对国家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次,央视还肩负着对国外宣传的重任,如果改成中文,肯定会给关心中国的外国朋友造成不便。示例二 “CCTV”没有中国味。首先,作为汉语载体的方块形的汉字,沿用五千多年,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具有中国味的。其次,汉字已经作为一种国家标准,它是国家形象的标志,央视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媒体,肩负着张扬我们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 默写 填空。( 6分) (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 2)满载一船星辉, 。 ( 3)风萧萧兮易水寒, 。 ( 4) ,大礼不辞小让。 ( 5)真的猛士,

2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 答案:( 1)万类霜天竞自由 ( 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4)大行不顾细谨 ( 5)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6)浪遏飞舟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 帝王蛾幼虫两翼成长的关键是穿越狭小的茧洞。穿越过程中,挤压极其痛苦,但可使血液顺利地送到蛾翼的组织中去,惟有两翼充血,帝王蛾才能振翅飞翔。如果人为地将茧洞剪大,幼蛾可以毫不费力就 可以钻出来,但所有这样见到天日的蛾都不是真正的帝王蛾,因为他们失去了破茧冲刺的阶段,翅膀也就失去了充血的机会,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无缘。 枣树枝叶繁茂固然令人欣喜,可是过于繁杂的枝丫会影响它的生长和结果,所以每到枣树的休眠期或生长期,果农们便会修枝打杈。这种修剪在外人看来近乎残忍,可是,修剪后的枣树不仅更加生机勃勃,而且秋后会果实累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