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1496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付梓( z) 蓬蒿 (go) 西畴 (chu) 溘( k)然长逝 B、迤逦( l ) 出岫( xi) 模棱( lng) 叨( to)陪鲤对 C、捧袂( mi) 蕴藉( ji) 毗( b)邻 茕茕( qing)孑立 D 仓廒( o ) 馔( zhun)食 撮( cu)合 怙恶不悛( qun)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缠绵滑稽可笑听信谗言哀声叹气 B额枋安然无恙幅圆辽阔咬文嚼字 C睇眄门衰祚薄金碧辉煌一见钟情 D墁地心神不定粹琼乱玉彤云密布 答案:

2、C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B新中国的 航天事业是白手起家,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 C蔡振华指出,王楠现在的状态确实有退步,最突出的表现是在赛场上少了以往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D导演对正在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们打探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最近,天文学家们报告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双星系统,这一对双星位于银河系之外,属于大麦哲伦星系范围,距离地球约 16万光年左右。 B河北

3、省衡水市卫生部门今日透露,该市医务人员凡具有故意夸大患者病情,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合理用药,延长疾病治疗时间,增加患者负担将被问责。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答案: D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 “分野 ”。滕王阁序中的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即指洪州是二十八星宿中翼、轸的分野。 B古代官职升降有一定的说法, “拜 ”多用于升高官, “除 ”有授

4、予官职之意,“左除 ”则有降职之意。 C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回归田园之初激动而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 D古人用 “朔 ”“晦 ”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逍遥游中的 “朝菌不知晦朔 ”一句中的 “晦 ”就是指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答案: D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稻地野滩的草棚院里,雄鸡的啼声互相呼应着,在大平原的道路上听起来,河水声和鸡啼声是那么幽雅, _。繁星一批接一批,从浮着云片的蓝天上消失了。东方首先发出了鱼肚白,_, _。 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 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 霞光辉映着朵朵云片 朵

5、朵云片中透射出霞光 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中也透射出霞光 辉映着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 A B C D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胜利本是一种意外 意大利 科里那 2002年韩日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上,日本队与土耳其队相遇,结果失败。 当终场哨音响起,先是 10秒钟绝对的寂静,但紧接着 4万名日本人爆发出长时间的、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那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土耳其人在场上庆祝的时候,许多日本球员流下了眼泪。 日本的那些球员、那支球队,得到的成绩超出了世界杯对他们的期望。他们有尊严地输掉了最后的比赛。我向这些尽管输掉了比赛,但是已经竭尽了全力去争取胜利的人,表达我的敬意。

6、 我觉得,在当今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职业体育,在面对失败的问题上,人们没有对那些应该受人尊敬的失败者给予正确的评价。胜利,本来是一种意外的惊喜,现在却变成了常规。当然,我并不认为一个运动员应该以简单的参与为最高目标,我们应该努力地去 争取胜利,只要是正当的。但失败并不是 “反常 ”的,胜利才是 “反常 ”的。 为什么说胜利是 “反常 ”的,是一种 “意外 ”? 答: 。 “有尊严地输掉 ”是怎么样的输掉 答: 。 答案: 胜利是 “反常 ”的,因为: 从竞争的角度看,胜利是个别的,多数则会失败,没有谁能稳操胜券,而且参赛都有准备,都有实力,都有争胜心,谁也没有绝对把握。 从发展的角度,所有的胜利

7、者最终也会是失败者,失败是常态,胜利是反常。 从竞赛的现实状况看,竞争、竞赛的胜负除了实力外,还有许多偶然因素在起作用,这种机遇往往是难以预料的。 有尊严地 输掉: 本已尽力拼搏,败而无憾。 正当参赛,文明参赛,输了结果,但不输精神。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寂静钱钟书 周 氯 br12月 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 “这是在祭奠谁? ” 有人低声答语: “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 10周年。 ”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 “一切从简 ”,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 2

8、0分钟。 “如此寂静。 ”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 “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文革 ”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 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 “大赦 ”回京的名单中

9、,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 “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 “没有书。 ” “文革 ”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 “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 “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 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 “钱先生做学问是 心在焉 , ”清华大学一位老 师说, “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 心不在焉 。 ”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 “围城不是别

10、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 10年后的清华, 10年后的 12月 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 “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 “寂静 ”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 “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 ”,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 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

11、说: “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 ”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小题 1】对本文题目 “寂静钱钟书 ”中 “寂静 ”二字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小题 2】如何理 解 “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这句话的内涵?( 4分) 【小题 3】从文中看,作者都写了大师钱钟书的哪些优秀 品质,请简要概括? 【小题 4】文章的结尾说: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你认为时代的 “寂静 ”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关系,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6分) 答案: 【小题 1】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

12、轰轰烈烈而不 “寂静 ”,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 “围城 ”将自己 “围 ”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钱钟书的人生是寂静的。 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 无论是 “文革 ”前还是 “文革 ”后,钱先生的书房始终是寂 静的。他用心苦读,潜心学问。 钱先生的辞世及人们对他的一切纪念活动也是寂静的,表现出世人对这位大师深深地忆念与仰慕之情。(只要答出 3点就可以给 4分) 【小题 1】答案:示例:钱钟书的 “格调 ”是 “静 ”。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 “寂静 ”,这是用心苦读,潜

13、心治学的重要条件。(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1】答案:示例:博学专注(潜心治学) 坦然真挚 淡泊名利不闻喧嚣 恪守完整人格(只要答出 3点就可以给 4分) 【小题 1】答案:要点: 人才的 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 “寂静 ”对人才的影响。 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每说出一点给 2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在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灯具,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如出土的中山国古墓中银首人俑灯和十五连枝铜灯,已不是原始阶段的灯具了

14、,可以说是中国灯具中的精品。在它们以前,灯具的发明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个相当时期,因此,灯的出现应早于战国中晚期,有人认为它 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 任何一件发明都不是从天而降、突然产生出来的,总是由某一件东西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灯的出现也不例外。灯的最早称呼不是 “灯 ”,而是 “镫 ”。楚辞 招魂中有: “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意思是泽兰炼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在周朝, “镫 ”字与 “登 ”字是通用的。尔雅 释器中有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可见 “登 ”一是种叫 “瓦豆 ”的东西。那么,瓦豆与灯具有什么关系呢?瓦豆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其形状是

15、上面有一个敞口钵,底下有一个喇叭形底座,到了商朝,瓦豆的形状 发生了变化,上部的敞口钵变成直而深的腹壁,下部的喇叭形底 座也成了带有弦纹的高圈足。 瓦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盛行于商周。后来不知是谁最早在瓦豆中置一灯芯用来点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 种瓦豆也就被演变成照明的工具 灯了。在战国的墓葬中,有一种陶质细把豆,它最早的形状是浅盘,平坦底,尔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盘底中央呈乳状突起,可以插灯芯的瓦豆。瓦豆的这种变化可能就反映出它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灯具的演化方向。因此,最初,人们把灯称之为“镫 ”也是不无道理的。这正反映了灯的演变发展的过程 从瓦豆演变成灯,现在看来,无 论从文字学的角度推测,还是

16、从瓦豆的演变发展的过程来看,在我国灯的发展史上,灯恐怕就是由这种瓦豆(又称陶豆)东西演变过来的。 (摘自古灯小史) 【小题 1】选出对 “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这句话所反映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用楚辞中的材料说明 “灯 ”原来与 “镫 ”通用。 B我 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灯具是从战国中晚期墓中出土的,从它的制作工艺来看结构已经很完善了,制作也很精美。 C “泽兰练的油制作的明烛,装饰华丽的烛台 ”,说明战国时期灯具已经非常讲究、华美了。 D说明在春秋时期,已经有相当华丽精美讲究的灯具了。 【小题 2】根据文章内容,选出对其信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 ( ) A最早的灯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是

17、“灯 ”演变的关键,作者从考古发现、文字学、瓦豆的演变等角度进行了科学分析。 B从作者的分析可看出,最早的 “灯 ”可能是瓦豆,它出现于新石大路时代晚期,盛行于商周。 C从中山国古墓出土的灯具非常精美,说明在当时灯具的发展和演变已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期。 D有人认为灯大约出现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在此之前出现的瓦豆变化过程反映出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的灯具的演化方向。 【小题 3】 “瓦豆与灯具有什么关系呢? ”请根据瓦豆的变化过程分条陈述之。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镫是一种叫瓦豆的东西。它原是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制食器。后来有人在瓦豆中置一灯芯用来点灯,也就被演变成照

18、明的工具了。 /瓦豆原始的形状是上面的一个敞口钵,底下一个喇叭形底座。到商朝时形状变成了上部是直而深的腹壁,下部是带有弦纹的高圈足。 /浅盘、平坦底,演变成盘底中央乳状突起,可以插灯芯这 种形状的变化反映出瓦豆从食器到点火照明的灯具的演化方向。 /瓦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盛行于商周,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演变成灯具。(答出 2点给 3分, 3点 5分, 4点满分) 【小题 1】( B、 C、 D项都不是本段重点表达的内容。而且 D项中应当是战国时期,因为楚辞所反映的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情况。) 【小题 1】(作者 推测瓦豆的变化过程可能反映了演化方向。) 【小题 1】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

19、,回答下列小题。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父协,武功郡守。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上饯于都门外。临别 ,谓曰: “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 ”让因荐绰。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帝与仆射周惠达伦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 “谁与卿为此议者? ”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帝曰: “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上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 “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 ”乃召绰问,具以状对。上大悦,因问

20、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辨,应对如流。 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卧而听之。绰于是指陈帝王之道,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 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 遂并力拒窦泰 ,擒之于潼关。封美阳县伯。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已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上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己。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 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

21、于位,时年四十九。 (北史 苏绰传) 【小题 1】对下面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 除著作佐郎 寻:不久 B博求贤俊,共 弘 政道 弘:改变 C 而无 间 言焉 间:嫌怨 D上乃起,整衣 危 坐 危:端正 【小题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官岁余,未见知 谁与卿为此议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独乐乐,与民乐乐,孰乐 A两个 “见 ”相同,两个 “与 ”也相同。 B两个 “见 ”相同,两个 “与 ”不同。 C两个 “见 ”不同,两个 “与 ”相同。 D两个 “见 ”不同,两个 “与 ”也不同。 【小题 3】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统三

22、年 /齐神武三道入寇诸 /将咸欲分兵御之 /独绰意与上同。 B大统三年 /齐神武三道入 /寇诸将咸欲分 /兵御之 /独绰意与上同。 C大统三年 /齐神武三道入寇 /诸将咸欲分兵御之 /独绰意与上同。 D大统三年 /齐神武三道入寇诸 /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 /意与上同。 【小题 4】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绰之所以能做官,是因为他的堂兄苏让的推荐。开始,他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后来因为许多官员找他解决疑难问题,才逐渐引起皇帝的注意。 B苏绰非常有才学,尤其对于政治和历史有独到的见解。在随皇帝去昆明池的时候,苏绰详细陈述了帝王安帮定国的根本道理,委婉地劝谏皇帝不要享乐误国。 C大统三

23、年齐兵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挡,只有苏绰的想法得到了周文帝的认同,结果证明苏绰的计策是正确的。 D苏绰为人俭朴,不经营私人田产,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为国家广泛寻求优秀人才,周文帝也是诚心诚意地委任他,有些事情, 甚至可以不经皇帝,由他作主安排实行。 【小题 5】解释下面的 句子: 上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_。( 4分) 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 _ _。 ( 3 分) 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 _。(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小题 1】 D 【小题 1】 【小题 1】 【小题 1】 【小题 1】略 【小题 1】 【

24、小题 1】略 译文 苏绰字令绰,武功郡人,父亲名协,官任武功郡太守。苏绰年轻时很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计算之法。他的堂兄苏让由京官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别之时,周文帝问苏让: “您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 ”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还没得到周文帝的常识,但行台各部门的官员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情,总是向他求教才作决定。对各部门发送的公文,苏绰又分门别类地为他们拟定行款格式。行台官 员都称赞他的才干。一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求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内呈

25、报。周文帝连声叫绝,并向他说: “是谁替你出这个主意的呢? ”惠达以苏绰作答,接着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 “我也听说很久了呢 。 ”不久他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周文帝与公卿去昆明池观光打鱼,走到城西的汉代仓池故地时,周文帝环顾问询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这时有人说: “苏绰见多识广,请问他吧。 ”周文帝于是召来苏绰,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玉楼春 春思 严 仁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这首词的上阕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主人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

26、简要分析。( 3分) 试比较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与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异同点 。( 4分) 答案:略 默写 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 1分) ( 1) ,两朝开济老臣心。 ( 2)罔薜荔兮为帷, 。 ( 3) ,听臣微 志 。 ( 4)心非木岂无感? 。 ( 5)鹤汀凫渚, 。 答案: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 庀拧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 心非木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魅力,是一种颇能吸引人的力量。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一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感受到 “魅力 ”的存在:大自然的魅力,语言的魅力,人格的魅力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