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4月月考语文卷.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1529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4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4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4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4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4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 4月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两个小题任选其一)( 5分) (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木欣欣以向荣,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星垂平野阔, 。 (杜甫旅夜书怀) 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离骚中说 “ 惟草木之零落兮, ” ,赤壁赋则说 “渺兮予怀, ”,其中的 “美人 ”都采取的是这种手法。 ( 2)六朝旧事随流水 ,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 , 靡不毕见。 (司马迁屈原列传) 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秋的名句,如:王勃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寒潭清, ”;杜甫登高 “ ,渚清沙白鸟飞回 ”;苏轼赤壁

2、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凌万顷之茫然 ”;秦观鹊桥仙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答案:(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泉涓涓而始流 月涌大江流 恐美人之迟暮 望美人兮天一方 ( 2)但寒烟衰草凝绿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烟光凝而暮山紫 风急天高猿啸哀 纵一苇之所如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斐然悱恻畸形掎角之势收拾拾级而上 B 孝悌 /隶属剽窃骠骑将军裨将 /稗官野史 C瞠目 /称许恪守 /溘然长逝不啻 /叱咤风云 D吝啬 /褪色宽宥杳无音讯歆羡 /万马齐喑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悭吝远大报负 煊赫一时

3、凭心而论 B严竣博闻强识迫不急待融会贯通 C倾泄沆瀣一气合盘托出为虎作怅 D告罄光风霁月戴罪立功未雨绸缪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论你是否喜欢,无论你是否情愿,每一个学习汉字长大的人,都无法摆脱汉字背后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及其亘古绵绵的文化传统。 B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C温家宝总理和网民之间的互动,是网络民主的体现,而且上行下效,互联网在各级政府管理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大。 D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

4、直不可理喻。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去年,成都双流机场遭受了最为严重的大雾袭击,被迫关闭 3个多小时,造成了 63个进出港航班延误, 7个进港航班备降周边机场。 B科学家对 8200名中国人的基因进行了仔细分析,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有 0 3%的基因不一样,而且,讲不同方言的群体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基因差异。 C总体说来,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彰显和标榜,不如说是对国人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乏的揭露与讽刺。 D核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原因,主要是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核恐怖主义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核材料流失和非法贩运风险上升造成的。 答案: C 现代

5、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每小题 3分) 中西医互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西两种医学各自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到了近代。 尽管西医的实验研究有着巨大的先进之处,但是当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正以崭新的手段横扫中世纪西方医学的陈迹,开创历史新纪元的时候,在揭开疾病 微观奥秘的欣喜之中,在事物发展的另一个侧面,却又孕育着一粒不祥的 种子。人们的思路由微观到超微观,由细胞到细胞核、线粒体、核糖核酸,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所有这一切都不能脱离整体调节作用的客观事实。这一倾向一直发展到 20世纪 30年代,西方医学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致命伤。于是在西方医 学的营垒里,便相 继

6、出现了巴甫洛夫的神经反射学说、塞里氏的应激能学说, 1937年哈里斯发现了丘脑垂体 内分泌的全身调节作用。他们的研究和观点旨在使西方医学由局部再回到全身,由微观再兼顾到宏观。这种观点通过近 30年来免疫学方面的长足发展,同样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再看中医的近代发展史,虽然不像西医那样显明,但隐约中也可看到有识之士试图把认识由宏观移向微观的尝试。吴有可的 “戾气说 ”,王清任的 “解剖学 ”,唐宗海、张锡纯的 “中西汇通 ”,都是这一尝试的具体表现。 综观中西医近百年动态,双方已各自开始了针对自身缺陷的纠 偏。一切事物,但凡发展,都是以逐步纠偏、逐步完善为前提的,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西医作为

7、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中,为了自身完善的需要,向一切可以提 供营养的对象全力索取,从而达到壮大自身的目的。 近年来西方世界掀起了中医热,虽然临床治疗的需要也是其原因,但是更深层的含义则是西方已开始向中医借鉴,必欲取其精华而用之。可以断言,蕴藏在中医宝库中的整体观点、天人相应观点等当是西医首先掘取的内容,然后加以实验研究,在短期内为其所用,力图出现西医学术的再腾飞。时至今日,将中医学术体系由宏 观推向微观已是当务之急,这是当前发展中医的惟一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已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系统,中医至今沿用推理思辨的古法缓缓行进。这种局面的形成源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个体

8、农业和分散手工业没有给中医发展提供向微观进展的机会,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但是时至今天,中国当代工业已跻身于世界行列,中医向微观 推进的条件已完全具备。当代中医工作者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大胆地把思维推向微观,把西医的实验手段接过来,为我所用,发展自身,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期达到保住中医特色,并且开创现代中医的新局面的目的。在当 前条件下,发展中医最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向西医索取,因为西医之长正是中医之短。中西医结合是向西医索取(当然也包括中西医互相索取)的主要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的内涵中,作为中医工作者应该始终把 握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展中医的目的。 【小题 1】

9、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说以崭新的手段开创了中世纪西方医学的历史新纪元。 B人们的思路由微观到超微观的过程中,忽视整体调节作用这一客观事实,是近代西医发展过程中埋下的一粒不祥的种子。 C当前,发展中医的有效途 径之一就是做到洋为中用,将中医学术体系由宏观推向微观。 D针对自身缺陷逐步纠偏、完善,中医正在向一切可以提供营养的对象全力索取。 【小题 2】 根据原文,下列属于 “中西医互补 ”的历史发展必然的一项是 ( ) A近代,巴甫洛夫、塞里氏、哈里斯等人的研究和观点旨在使西方医学由局部再回到全身,由微观再兼顾到宏观。 B虽然不像西医那样显明,但吴有可、王清任、唐

10、宗海、张锡纯等近代中医的有识之士试图把认识由宏观移向微观。 C时至今天,中国当代工业已跻身于世界行列,当代中医工作者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古为今用,保住中医特色。 D近年来西方世界掀起了中医热,一方面是其临床治疗的需要,另一方面表明西方医学已开始借鉴中医的精华。 【小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医如果能够借鉴中医的整体观点,着眼于宏观,就可以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致命伤。 B漫长的封建社会没有给中医发展提供向微观进展的机会,因此,望、闻、问、切等古法有着先天的局限性。 C现代科技已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 系统,中医至今沿用推理思辨的古法不利于自

11、身发展。 D西医之长正是中医之短,中医之长也是西医之短,二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案:【小题 1】 B【小题 1】 D【小题 1】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清 明 姚化勤 还是唐人的清明雨 ,纷纷斜斜 ,销人魂魄 ;还是宋代的杨柳风 ,微微徐徐 ,迎面不寒。“风雨梨花寒食过 ,几家子孙上坟来。 ”一个古老的节日 ,仿佛仍在家乡 古老的豫东平原上氤氲着 ,一如遍野的麦苗 ,苍苍郁郁。 然而,这已经不是家乡传统意义上的清明了。相似的惟有迷蒙的雨 ,缠绵的风 ,以及相沿成俗的祭祖形式 ,它的灵魂伴着父亲一代人的谢世 ,恐怕早就丧失殆尽了。 此刻 ,我站在

12、葬着爷奶的祖坟前 ,不禁想起儿时跟随父亲前来扫墓的情景 ,想起当时的清明节。 那是怎样的一个节日啊 !绝非仅仅添坟烧纸、摆设供品的祭祖形式 ,也绝非单单“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 ”的耕耘劳作 ,它更多地凝聚着先人遗传的美德 ,该是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的千古诗句 ,是幼苗对阳光 ,子女对父母、对祖辈的深深的感恩。 进入农历二月中下旬 ,清明节莅临了。乡亲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就像自然地向着阳光生长的禾苗 ,也泛青拔节、萌发葳蕤起来。到 了清明节的当天 ,子孙们则早早地赶到祖茔。当虔诚地祈祷已故的亲人们 “尚飨 ”的时候 ,便油然地想起了他们的恩德 ,想起了自己的责任 ,甚至会反躬自问

13、:我们的行为有无玷污祖先的地方 不能建功立业 ,起码可以做一个真正的人 ,让列祖列宗们放心地享用自己的祭品吧 听母亲讲 , 父亲青年时 ,正赶上家乡闹黄水 ,爷奶讨饭死在外地 ,曾经念过几年 “子曰 ”“诗云 ”的父亲 ,几次放过被人聘为教师的机会 ,推车贩盐 ,扛活打工 ,拼命地多挣钱以养家糊口。累死累活十多年 ,终于实现了爷奶的遗嘱 拉扯着三位年幼的叔叔成家立业。等黄水过后 ,又起回爷奶的遗骨 ,安葬在自己归来开垦的田地上。为此 ,他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以至 肚里的墨水全变成了汗珠 ,滋润出一个大写的长子长兄的形象。 一种古老的文化 ,仿佛润物无声的雨 ,悄悄地潜入禾苗的根部 ,将后辈们滋

14、养成一茬茬泥土般忠厚的庄稼人。父亲时代 ,村里的民风淳厚 ,温馨和谐 ,也可以用两句唐诗来形容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老人们的生活闲适而安逸 ,虽然不够富裕 ,但一户户篱笆小院里父慈子孝 ,爷孙相乐 ,并不乏浸濡着古典意味的殷殷亲情。休说作奸犯科或伤风败俗了 ,即使轻浮放浪都是一种过错 ,至于不赡养父母的不肖子孙 ,更会遭人唾弃。 可如今 ,尽 管风雨依旧 ,时令依旧 ,而实质上 ,昔日的清明节已经徒具其表了 ,犹如失去灵魂的人 ,仅剩下了一具行尸走肉。 依旧的风里 ,你再难寻见 “杖藜扶我过桥东 ”的悠然老人 ,他们被子孙当作包袱抛在了外边。爹住瓦房儿住楼 ,爷爷奶奶住村头 住进村头

15、的小屋里 ,打发着凄凉的暮年。依旧的雨中 ,你也再难觅到 “遥指杏花村 ”的牧童了 ,他们也逐渐进化为城里的孩子 ,变成金丝笼里的鸟 ,囚起野性 ,囚起天真 ,囚出对 “龙 ”“凤 ”的期望 ,又小皇帝般地颐指气使 ,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做了亦城亦乡的打工族,他们丢掉了泥土的本色 ,不伦不类地嫁接起城里人的新潮和作派 ,于是 ,偏僻的乡村里也出现了烫发描眉的女孩 ,出现了未婚先孕的村姑 ,更出现了宝贵儿女、奴仆老人的现象。试想 ,谁会舍得自己的小宝宝去做什么牧童呢 直到 15年前 ,沿海的村庄恐怕全现代化了 ,这儿仍在使用大概还是秦汉时发明的三吊弯铁犁 ,继续演绎着文人们称作 “田园牧歌 ”的恬

16、淡和清贫。没想到 ,自从第一对打工的青年搬回村里第一台电视机 ,人们思想大变 ,一心挣钱 ,日渐富裕 ,日渐时髦起来。 “牛背横笛信口吹 ”的牧童 ,包括辘辘摇月亮的风景 ,尤其四世同堂的家庭全走到了尽头。从这大野的深处 ,我分明感觉出了古老乡村断裂的欢乐和痛苦 ,莫非任 何变革都必须付出代价 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也要一步步地淡出生活 记得父亲病故时 ,举村皆哀 ,家家来人奉礼致祭。可几年后 ,待到四叔逝世 ,抬棺的青年们 ,竟然提出了要收 “抬棺钱 ”!铜臭熏心 ,以至于此。应该说从那时起 ,我的纯朴的村庄也死了 死在一个灵魂泯灭、金钱至上的小楼换茅屋的时代里。 雨越发地密了 ,迷蒙一片 ;风

17、越发 地紧了 ,咝咝作响。想起父亲 ,想起四叔 ,蓦地也想起一句古话 :仓廪实而知礼仪。可我的逐步富起来的乡村呢 礼仪哪去了 难道它只是一种上坟的形式 想着 ,想着 ,我忘了坟前的潮湿 ,不禁双膝下跪 ,心中默默地呼唤着 :爷爷、父亲 ,我的传统的清明节啊 ,魂兮归来 ! (选自散文选刊 2010年第 2期) 1作者认为,清明应该是个具有着哪些蕴涵的节日?( 4分) 答: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肚里的墨水全变成了汗珠 ,滋润出一个大写的长子长兄的形象。 答: 昔日的清明节已经徒具其表了 ,犹如失去灵魂的人 ,仅剩下了一具行尸走肉。 答: 3这篇文章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18、作者是如何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8分) 答: 4面对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我们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请结 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 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 3分,共 9分) 与方正学书 王叔英 仆于执事别十余年,其间情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曰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 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 。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

19、则 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问;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贾谊之予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亦非子房、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 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 致斯民于唐虞雍熙之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 ! 虽然,天下之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

20、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夏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 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 用世。贵乎得 时措之宜也。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 !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 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 失于未患之先 。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 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察焉。 【注】方正学( 1

21、3571402 ),即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 “正学 ”是他的书斋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问之达否 达:畅达 B、 言之未尝不中 中:满意 C、故大 臣绛、灌之属,得以短之 短:轻视 D、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 泽:施恩泽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兹实天下之大幸也 B从 之易则民乐其利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独乐乐,与人乐乐 ,孰乐 C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 D能用其才者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其得为忠乎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孝孺被召进京将担大任,作者为此冒昧地写信给他,向他进言。 B贾谊不

22、像张良那样有人缘,得时势,受恩宠,因而处处受到排挤。 C作者从历史经验的角度规劝方孝孺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泥古不化,使百姓遭殃。 D作者极谦卑地表达自己对方孝孺的耿耿忠心,委婉地提醒方孝孺要防患未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分) ( 1)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 3分) 译文: ( 2)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 ( 3分) 译文: ( 3)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未患之先。( 4分) 译文: 答案: D2. C 3.B 4.( 1) 从旁听说您被召见,估计这时候一定到了京城,接受重要职务了。( “闻 ”1 分, “计 ”1 分,

23、句意 1分) ( 2)您不说就罢了,说了我们的国君就一定都采纳。( “已 ”1 分, “用 ”1 分,句意 1分) ( 3)按人之常情,爱一个人很深,并且对他可能遇到的祸患考虑得周密的人,必定能在祸患尚未到来之前补救他的过失。( “至 ”1 分, “救 ”1 分, “于 ”所在句式 1分,句意 1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边一首宋词,完成后边题目。( 8分) 水调歌头 【宋】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微。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云,明

24、月逐人归。 【注:拂金微,指弹琴。】 ( 1)有诗家评 “红露湿人衣 ”句中 “红露 ”一词贴切恰当。请作简要分析。( 3 分) 答: ( 2)下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根据原词句进行赏析。( 5分) 答: 答案:( 1)写出了花丛中仙露之晶莹欲滴,二是写出了桃花色泽之美艳夺目。二者互为辉映,相得益彰,突出环境之美。(大意对即可,答对一点得 1分,共 3分) ( 2)写出了此词人超脱世俗的人生观和孤芳自赏、不肯媚世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逸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 2分) 语言表达 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双燕引雏花下教 风卷云开陡顿晴 烟江

25、远认帆墙影 雨中奔走十来程 一鸠唤妇树 梢鸣 翠条浓处两三莺 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 A B C D 答案: C (第一联写天气;第二、三联写见闻,由近及远;尾联突出诗人的最爱。 ) 下面是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试根据这一会徽,完成下列题目: (5分 ) (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2)请描述该会徽所表达的含义。(指出其中一点即可) 答: 答案:( 1)上海世博会会徽由三部分组成:三个 人形图案组成的汉字 “世 ”;阿拉伯数字 “2010”的字样以及英文书写 “EXPO”、 “SHANGHAI CHINA”。 ( 3分) ( 2) 三个人可以抽象概括为由 “你、我、他

26、 ”组成的全人类。用中国的国粹书法表达出世博理念,传达出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全人类的和平盛会的信息。 由中文、英文和数字的完美组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绿色的基调富有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 2分,指出其中一点即可。)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字数不超过所给空格)。 ( 6分) 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人预言, 2012年 12月 21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 。德国导演罗兰 艾默里奇据此拍摄出灾难大片 2012。影片虚构了2012年地球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的故事: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影片登陆中国,上映仅 3天就拿下了 7

27、500万元左右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几乎赶上了建国大业。不过,影片中的灾难场面和惊悚特技也引起了争议。著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 “建议停映 2012 ”,他在博客中称: “看完电影真的是很后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是错上加错。 ” 你认为孩子能不能看 2012这样的影片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 示例一:我认为孩子能看 2012。该片虚构了 “人类末日 ”到来时的灾难情景,旨在呼吁人们重视环保问题、善待地球母亲,这对增强孩子的环保忧患意识,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的孩子生存环境优越,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通过看该片,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示例二:我认为孩子不能看 2012。孩

28、子们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阶段,需要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有乐观上进的良好心态。而 2012利用骇人听闻的灾难场景,刻意渲染 “人类末日 ”的惊悚,会让孩子们对未来产生恐惧、颓废甚至绝望的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言之成 理即可 )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你曾艳羡那鲜花和掌声包围者的荣耀之座,也许你曾抱怨天灾人祸、人生悲苦。人生的行程中自然有两岸风光无限好的坦途,可激流和险滩也在所难免。芸芸众生,谁不会经历一些曲折和痛苦呢?庄子有他的持竿不顾,曹操有他的横槊赋诗,鲁迅有他的横眉冷对 生命的舞台上,不同的角色演绎着各自的剧情,呈现自己生命的姿态。 请以 “生命的姿态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立意 自定; 文体自选,但不得写成诗歌; 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