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1564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考试语文试题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君子坦荡荡, 。(论语 述而) ( 2)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 逍遥游) ( 3) ,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 ( 4)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 5) ,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6)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 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小人长戚戚(长、常皆可)( 2)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运筹策帷帐之中(有无 “夫 ”、 “于 ”、 “策 ”均给分,帷帐

2、、帷幄等同)( 4)奉命于危难之间( 5)布衾多年冷似铁( 6)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7)一片神鸦社鼓( 8分,每个空格 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胳臂 /振臂高呼纰缪 /未雨绸缪混浊 /混沌初开 B蹊跷 /另辟蹊径削弱 /削足适履吁请 /长吁短叹 C属意 /缀字属篇倔强 /强词夺理碑帖 /俯首帖耳 D累赘 /危若累卵 解数 /数见不鲜门槛 /直栏横槛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韩寒的新作尚未正式出版,粉丝们都翘首以待,幸而独唱团上提前发表了几节,所以大家还能管中窥豹,略见这部新书的

3、大概。 B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 C在自主招生的面试中他充分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出众的音乐才艺,评委们对一名 90后能如此附庸风雅赞赏不已。 D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南的索韦托曾是一座饱受贫穷、犯罪侵扰的小城镇,随着世界杯的举办,已成为南非最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热 ”还能热多久? 徐友渔 掐指算来, “国学热 ”在中国闹腾的年头也不短了,现在已经失去了方兴未艾之势。我是不希望它来无影、去无踪,很快就销声匿迹的,那么自然要问, “国学热 ”还能热多久?

4、 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国学(或者广义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正面作用,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我不得不表示我的失望, “国学热 ”的历程表明,它并不是一场有深厚根基的文化运动,更多的是表现为被媒体支撑和炒作的新闻风波,它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是一系列引起争吵的事件,比如关于少儿读经的争论、人民大学建立国学院引发的争论、关于祭孔和主张立儒教为国教的争论,以及关于于丹讲解庄子的争论和李零教授发表丧家狗 我读论语引发的叫骂,等等。 我认为,像国学这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期望它有一个复兴运动,必然应该包含广泛、持久的正面文化建设、伦理道德建设,包含涌现一批国学大师,出现类似于

5、费希特在 法军入侵德国时发表告德意志国民讲演这样的历史性事件,但我们目前看到的,不过是电视台捧起来的三两个说书人式的明星,我们听到的,不过是明星们签名 售书的新闻和码洋数如何高的利好消息。媒体上的小吵小闹和 大吵大闹不能构成一场文化运动,喧哗声迟早会消失。 “国学热 ”要能长期热下去,必须与当代生活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妨看一看当今的英语热、电脑热等等,它们不需要大力提倡,不需要推波助澜,一直高热不止,原因无他,对年轻人的生计、前途至关重要而已。我们当然不能期望国学热满足人们的经济和物质需求,但问题在于,它也没有 满足当今的精神道德需求。当前的文化明星宣传两大主题,一是安贫乐道、与世无争,退到

6、个人的内心生活,在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问题引起极大关注、社会公正问题急需解决的今天,这一剂心理麻醉药固然有少数人欢迎,但大多数人是不会买账的;二是乱世出英雄,纵横捭阖、借力打力的道理,这能引起少数政治家和商人的兴趣,但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无关。对于现代化生活引起的困惑,社会急剧转型引起的焦虑,国学中不可能有现成解答,当今的文化明星也不想研究和讨论。 国学作为安邦定国的原理是早已过时了,现在谁会尊崇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那一套呢 ?它的某些教诲可能在人们的日常人伦生活中有用,但这需要在真正的个人道德和意识形态之间作出区分。现在很多人还没有看清这一点,国学要发挥正面作用还不容易。 人们可能记不得

7、了,当上世纪 90年代中期第一次 “国学热 ”兴起时,主流媒体上弄出的响动,并不下于这几年,但哲学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国粹?复古?文化 评一种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就使得它无疾而终。从根本上说,当今中国还没有多元文化的氛围(一些 “国学热 ”的头面人物也不过幻想恢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局面),人们还没有想清楚国学在当代生活中应有的定位,真正的 “国学热 ”还是来日方长,需要经历反复和曲折才能出现。 【小题 1】从全文看,作者对近年来的所谓 “国学热 ”持什么样的态度?( 6分) 【小题 2】第 段论述当前的 “国学热 ”无法长期热下去,请简要说明其思路。( 6分) 【小题 3】要想真正让

8、“国学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正面作用,本文作者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6分) 答案: 【小题 1】对近年来的 “国学热 ”表示失望,认为它还称不上是真正的国学热;( 3分)在冷静的分析和批评中包含着期许,希望国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能发挥正面作用。( 3分) 【小题 2】 1 首先提出国学要能长期 热下去,必须与当代生活发生紧密联系; 再阐述国学不可能像英语、电脑那样满足人们的经济和物质需求; 然后指出当前的国学热也不能满足当今的精神道德需求,因为只引起了少数人的兴趣。( 6分,顺序不能前后颠倒) 【小题 3】 要有广泛、持久的正面文化建设、伦理道德建设; 要研究和讨论如何让国学来满足当代

9、人的精神道德需求; 要努力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要弄清国学在当代生活中应有的定位; 在真正的个人道德和意识形态之间作出区分。(每点 2分,答出三点给 6分)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 题。 都江堰 余秋雨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着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

10、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 张。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 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这里的水,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 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11、。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 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 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 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 践科学家。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 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

12、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 “守 ”字的原始造型。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 “深淘滩,低作堰 ”)、八字真言( “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直到 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 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 “你走这边,他走那边 ”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

13、声声声入耳。 李冰在 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 400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 3米的“三神石人 ”测量水位。这 “三神石人 ”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继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 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 20世纪 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 出土

14、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 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 【小题 1】第一段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2】第三段浓墨重彩,对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5分) 【小题 3】联系上文,说说你对 “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这句话的理解。( 4分) 【小题 4】本文写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请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6分) 答案: 【小题 1】首段写作者游都江堰前的心态,欲扬先抑(或 “

15、与游览后的震撼和陶醉形成对比 ”),( 2分)既突出了都江堰难以抗拒的魅力,( 2分)又使文章波澜起伏。( 1分) 【小题 2】表现水的魅力,赞美水的强悍生命力,( 2分)显示出都江堰水坝工程的神奇功效,肯定了都江堰的游观价值,( 2 分,写出都江堰的价值即可),为下文写李冰精神作铺垫。( 1分) 【 小题 3】都江堰这个古代水利工程体现的治水理念和经验( 2分),以及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人身上体现的为民造福的献身精神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视和继承。( 2分) 【小题 4】 歌颂都江堰,高度评价李冰从实践中总结治水经验的巨大作用,歌颂了古代水利科学的伟大成就; 赞美李冰为民做实

16、事的献身精神,充分肯定李冰为利民、富民,既做官又做水利专家的政治道路; 称颂李冰父子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永世长存,并代代相传。(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小题 4】略 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 最近相继召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纷纷透出 “幸福 ”信号,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主要奋斗目标。它意味着不少地方正从见物不见人的 GDP崇拜,逐步向见物更见人的 “以人为本 ”转变。 但如果把幸福感的提升纳入施政目标中,政绩考核需要对幸福进行量化,而幸福本身又很难被量化,这很容易让人怀疑,一些地方虽有建设 “幸福 ”的良好意

17、愿,但其会不会和民众的主观感受形成 “一个目标,两种表述 ”的割裂呢?现在就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富裕了,民众就幸福了。这等于把幸福矮化为财富指标。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 如果政府和公众对幸福的理解有差异甚至有天壤之别,会不会出现政府所致力于提升的幸福,不过是强加于公众但实质上公众并不能感受到的 “幸福 ”呢? 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其实没那么难。评判幸福固然很难,但评判不幸福却很容易。比如说,机会不公平就是一种不幸福,不能给人以稳定预期人就会有不幸福感,等等。我们不敢肯定什么是幸福 ,但我们肯定有能力消除这些不幸福因素。当越来越多的导致不幸福的因素被消灭,幸福感必然会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幸福感的

18、评判权要掌握在公众手中。虽然有评判权的公众不一定能说清楚什么是幸福,但如果公众手中的 权利无法约束政府的权力,那公众一定不幸福。 【小题 1】文章对地方政府把施政重点转向提升公众的幸福感持什么样的态度?( 4分) 【小题 2】文章认为政府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提升公众的幸福感?( 4分) 【小题 3】 “只要富裕了,民众就幸福了 ”,请简要分析产生这种倾向的社会原因。( 7分) 答案: 【小题 1】 肯定这是向见物更见人的 “以人为本 ”转变; 担心政府致力提升的幸福并不能使公众感受到(答出 “政府的良好意愿与民众的主观感受割裂 ”亦可)。( 4分,每点 2分) 【小题 2】 致力于消除导致公众不

19、幸福感的因素; 让公众掌握对 幸福感的评判权。( 4分,每点 2分) 【小题 3】 GDP崇拜,政绩考核的评价指标单一; 社会的拜金主义倾向,以财富来衡量个人成功和幸福; 贫富差距拉大,助长民众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 中国人缺乏世俗生活之外的 “超越意识 ”和 “终极关怀 ”,一切以 “身 ”的安顿为依归。(每点 2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 7分;其它答案:只要分析合理,也应给分。)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

20、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 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 。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 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 自存始也。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 “此吾职也。 ”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罢教畿内保甲者,存言: “今京师兵籍益削,又

21、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 ”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 “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 ”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 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召为吏部尚书。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存为哲宗言: “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庆历中,或指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党,赖仁宗圣明,不为所惑。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 ”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

22、知大名府,改知杭州。 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 “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 (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至,按以州吏受赇按:按照 B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俟:等候 C存与范纯仁欲薄 其罪薄:减轻 D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夺:改变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存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 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 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 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 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 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 A B

23、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存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就辞别亲人前往外地求学,他写的文章得到当地学术界前辈的高度肯定,显示了出众的才华。 B王存不因私人关系和官位而影响对政事的看法,王安石执政时多次邀请他去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C京城沿河 居住的人家偷挖河堤来扩大住地,侵占官道,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堤原貌,撤离官道,受到百姓的欢迎。 D面对朝廷愈演愈烈的朋党之论,王存进谏时引用历史事实,希望皇帝明察进言,不要冤枉好人,却因此得罪了当时掌权的人。 【小题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豪赂他官变其

24、狱,存反为罢去。 ( 2)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 ( 3)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 1)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 “变 ”“狱 ”各 1分,正确补充省略成分 1分,被动句翻译恰当 1分) ( 2)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答出 “认为 对 ”或 “认为 正确 ”,亦可),允许直接在殿前(面前)上奏事宜。( “韪 ”“听 ”“前 ”各 1分) ( 3)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 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 “驻足 ”1分,“其 乎 ”1分,句意通顺 1分) 【小题 1】按:查

25、办 【小题 2】略 【小题 3】请求朝廷责令修复河堤的不是王存,原文的意思是王存为民请命,解除了百姓的差役。 【小题 4】略 参考译文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辞别亲人去江西跟从老师学习,五年才回来。当时的学者正崇尚雕琢文字,他独自做了几十篇古文,乡老先生看了,自以为不如他。 庆历六年,考中进士,调任嘉兴主簿,擢升上虞县令。豪族杀人,很久没有人敢过问这件事,王存来到后,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豪族贿赂其他官员改变他的案子,王存反而因为这件事被罢免离去。治平年间,进入国子监担任直讲。王存原先与王安石关系很好,王安石执政时,多次请王存来谈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

26、前往。 元丰元年,宋神宗通过观察觉得王存忠直诚实不参与结党,让他担任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当时修起居注的官员虽然每日陪侍在皇帝的左右,如要上奏事宜必须禀报中书等候皇帝旨意。王存请求恢复唐贞观时左右史执笔跟随宰相进殿 的旧例,神宗认为王存的建议有道理,允许直接在殿前上奏事宜,这是从王存开始的。元丰五年,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京城沿汴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汴河大堤来扩大住地,有人请求命令他们修筑大堤恢复原貌,又按照民房侵占官道的规定让他们撤离。这两个计谋出自宦官,已有诏令。王存说:“这是我的职责。 ”入朝上奏这件事。即日解除了劳役,京城的人欢呼庆贺。有人建议废除对京城内保甲的训练,王存说: “

27、如今京师士兵逐渐减少,再废除保甲不加训练,不是国家的根本久长之计。而且先帝不怕艰难做这件事,既已就绪,无故废除不行,不可。 ”黄河决口 而北流几十年,水官议论还归故道,王存争辨说: “故道地势已经很高,水的本性是向下流的,改回故道白白浪费财力,恐怕无法成功。 ”最终停止了这件事。蔡确写诗发牢骚表示不满,王存与范纯仁想减轻他的罪过,蔡确被贬新州,王存也被罢免,以端明殿学士的职衔任蔡州知府。一年多后,任资政殿学士、扬州知府。扬州和润州一水之隔,采用以前宰相的旧例,能够过年时回家上坟,王存拿出赏钱发给邻里乡亲,又准备酒食召会父老,亲自和他们敬酒应酬,乡党传为美谈。 征召为吏部尚书。当时朝廷朋党之论逐

28、渐激烈,王存对哲宗说: “人臣朋比为党,确实不可助长, 然而有时不加细察,就会滥及好人。庆历年间,有人指责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结为朋党,仰赖仁宗的圣明,没有被迷惑。现在有进言这种说法的,希望陛下审察。 ”因此又与当时掌权的人相违背,除知大名府,改任杭州知府。 王存生性宽厚,日常生活恭敬谨慎,不做欺诈过分的事,对于他的职守,坚持职守不可改变。司马光曾说: “在万马奔腾中能够停住脚步的人,大概就是王存了!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分) 【小题 1】用斜线 “/”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处)( 6分) 刘 梦 得 竹 枝 九 章 词 意 高 妙 元 和 间 诚 可 独 步 道

29、 风 俗 而 不 俚 追古 昔 而 不 愧 比 之 杜 子 美 夔 州 歌 所 谓 同 工 而 异 曲 也 。昔东坡尝闻余咏第一篇,叹曰: “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 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 【小题 2】请写出画线处提及的两位诗人的姓名。( 2分) 【小题 3】苏东坡说 “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2 分) 答案: 【小题 1】刘梦得竹枝九章 /词意高妙 /元和间诚可独步 /道风俗而不俚 /追古昔而不愧 /比之杜子美夔州歌 /所谓同工而异曲也。( 6分。 6处以内,每断对 1处得1分;超过 6处,多 断 1处扣 1分) 【小题 2】刘禹锡 杜甫 ( 2分) 【小题 3

30、】刘梦得竹枝词超群拔俗,后人无法企及。( 2分)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登多景楼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 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 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 杨炎正,南宋词人,与辛弃 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1)从全词来看,诗人 “强呼斗酒发兴 ”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4分) ( 2) “风露巧欺客 ”运用了哪种修辞手

31、法? “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分) 答案:( 1)逢秋伤悲,客居异乡,山河破碎,报国无路。(每点 1分,共4分) ( 2)拟人(或 “比喻 ”,或 “双关 ”)。( 2分)对山河破碎,奸佞当道的深切忧虑;对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悲慨和无奈;流露出寄情山水的归隐思想。(每点 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4分) 语言表达 仿造下面的示例,以 “青春 ”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得当。( 5分) 青春是涨满的帆船,用热切的期望催动人生的航船。 答案:示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空;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翻江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每句

32、 2分,其中修辞、句式 1分。用词恰当、语句有意蕴, 1分。)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全球首张水渗透性地图的意义。(不超过 40个字)( 4分)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汤姆 格利森和他的同事完成了全球第一张显示地表渗透性的地图。他们收集世界各地不同岩石的数据,通过每种岩石的渗透性信息计算得出该地区的渗透性。它显示出水通过地表向下渗透的容易程度,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系统,并能对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进行预测。格利森说,该图可以帮助计算出地下水从一片区域或含水层向其他区域的流动量,这对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水资源在预测气候变化时并没有成为考虑因素。目前,我

33、们并不能确定地下蕴含多少水资源,也不清楚这些水资源的分布。因此,地下水并没有成为衡量气候变化的 因素。格利森说,这是个重大遗漏,因为地下水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区域气候。 答案: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研究地下水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4分,每个要点 2分) 名著导读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关羽等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单骑救主、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是用来表现关羽忠义的重要情节。 B呐喊多表现乡村农民和城镇劳动者在 “吃人 ”社会中的种种磨难,鲁迅既对他们寄予深切同情,又对他们精神上的病态进行了冷静严厉的批判。 C蘩漪

34、 是最具有 “雷雨 ”性格的人物,敢爱敢恨,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与周朴园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但封建家庭的压抑和束缚使得她心理扭曲,行为极端。 D边城中围绕翠翠出现的人物,无论是眉眼秀拔出群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的天保,还是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的傩送,都保持着做人的美德,信守着灵魂的纯洁。 E欧也妮 葛朗台以欧也妮的婚事贯穿全书,再现了 19世纪初期法国外省的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态,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塑造冷酷、狡诈、贪婪、吝啬的葛朗台的形象。 答案: 简答题( 10分) 【小题 1】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是红楼梦中表现宝黛爱情的重要回目,请简述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情节。( 5分) 【小题 2

35、】哈姆雷特中雷欧提斯为什么会中克劳狄斯的奸计,和哈姆雷特比剑?决斗的最终结局怎样?( 5分) 答案: 【小题 1】春暖花开之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被黛玉发现;( 2分)宝玉见是黛玉便把书交给她看,黛玉看得入迷;( 1分)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嗔怒,( 1分)宝玉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中的词句嘲笑了宝玉。( 1分) 【小题 2】他要找哈姆雷特复仇:他的父亲因为偷听王子和王后的谈话被哈姆雷特误杀;他的妹妹奥 菲利亚因为受刺激变得疯疯癫癫,落水身亡。(答出 “为父亲报仇 ”得 1分, “为妹报仇 ”得 1分,合计 2分)决斗中雷欧提斯用涂了毒药的剑刺伤哈姆雷特,不明真相的哈姆雷特夺过毒剑刺伤雷欧提斯,双双殒命。( 2分)哈姆莱特杀死叔父。( 1分) 【小题】略 【小题】略 作文 请以 “寻找一盏灯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