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河南省汤阴一中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题 其他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6分)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广州新电视塔 “小蛮腰 ”,整体高度达 600米,以 “广州新气象 ”为主题,塔身如“芊芊细腰 ”,形态优美,可谓鬼斧神工。该塔在 3 月正式启用,每当
2、夜幕降临,塔身上的 1080个节点的 LED灯同时发出灯光,变化出数字倒计时以及产生不同的图案和字样,成为南国星空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叹为观止。它的设计还非常注重娱乐功能,不仅将在塔顶兴建摩天轮及跳楼机等游乐设施,还将投入 2亿元兴建 4D影院,届时广州市民将每天都能在此观看到美轮美奂的电影。 A鬼斧神工 B启用 C叹为观止 D美轮美奂 答案: D 依 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在琴厚重的人文积淀之外,琴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 , 。 , , , 。诗歌琴乐绘画不同的艺术形式却有共同的美的追求。在琴那里,审美追求和道德追求融
3、为一体了。难怪世界为之惊叹。 琴没有肆意的宣泄 琴与诗歌密不可分 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这和国画的审美追求是统一的 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 都讲求韵味,讲求弦外之音,虚实相生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雪窦山风光旖旎,仙雾缭绕,为中外游客所倾倒。高悬于山门的是一块直匾, “四明第一山 ”,蒋介石的手书,据说原件已毁,此为复制。 B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站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所决定的。 C总有这样的地方,生命数百万年的演化,成就其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总有这样的地方,人类历史
4、几千几万年的积淀,成就其民众的包容与仁爱。 D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多个城市抢注 “名人故里 ”商标的事件,甚至连一些文娱明星的 家乡也急于自我标榜 “名人故里 ”,被贻笑大方之余,也折射出当下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功利心态。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水族先民可能来自北方 关于水族的来源,国内外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结论是,水族是我国南方由古代 “百越 ”族群中 “骆越 ”后裔的一支,逐渐发展成为单一的民族。但是,水族先民什么时代,什么原因,从什么地方来到南方融入百越之中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水族专家所关注的,也一直没有更进一步的深
5、入研究。 贵州省水族学会副会长蒙熙林说,从殷商亡国变迁的历史、水族古文字及水书、水族历法、水族复杂的韵母系统、水族语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水族盛大年节 端节以及 DNA鉴定等等资料的研究表明,水族先民可能从北方迁徙而来。 蒙熙林进一步分析说,荔波县档案局收藏的一本清代水书上印有梅花鹿的图案,而梅花鹿在南方是绝对没有的。其次,登高跑马是水族端节活动的一个重要 热荩 苈淼氖奔涠荚诤眨 嗟庇诤鹤宕航诘拇竽瓿跻弧 宥私谂苈斫簿颗浒岸 铮 缡翟诿挥姓撸 惨 蒙 恃蘩龅谋幻嬲鄣 诼肀匙魈娲 浒岸 锸堑湫偷谋狈矫褡迤锫 硐八祝 肽戏健安话岸 铩钡南八捉厝徊煌 硗猓 迦思夼 保 拮敝斜匦胗屑 蛎 笠拢 馐
6、撬 迦烁还蟮南笳鳌 戏窖兹鹊钠 蛳匀挥胙蛎 笠赂窀癫蝗搿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医学研究部门通过对水族群体抽血进行 DNA鉴定,得到了科学的结论。 1997年,贵州医学院遗传专家对贵州汉族、苗族、布依族和水族等几个主要世居民族作了人群线粒体 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都是同一民族家庭的 150份标本进行了 2600余次实验,结果表明,水家先民确定是西北地区民族的血缘。 专家们分析,大约在公元前 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第一次举 族迁徙,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使水族先民从殷商的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水家先民第二次举族大迁徙,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发兵
7、征服岭南之后。这次迁徙促使水家先民从百越母体中分离由来,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 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古代,水族地区经历了八九百年的生息发展,到公元 629年之后,才相继出现唐王朝在水族地区设置应州、抚水州、莪州、劳州、都尚县、婆览县建制的辉煌。水族在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既有自己的一部分融 入到相邻的民族之中,也有相邻民族的一部分融入到水族之中,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因此,在水族民间、在水族研究史上,出现殷人后 裔说、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等,那只不过是水族发展历史过程中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的事实。 【小题 1】根
8、据文意,下列对 “水族先民可能从北方迁徙而来 ”的理由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水族有自己的古文字,水族语言中保存着大量的中原古音,有着复杂的声韵母系统。 B水族书上印有南方绝对没有的动物梅花鹿的图案,水族人嫁女必送羊毛大衣。 C水族人骑马讲究配鞍而骑,骑马必配色 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 。 D水族盛大年节 端节的时间和汉族春节的时间相当,端节的活动 登高跑马的时间亥日相当汉族春节的大年初一。 【小题 2】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水族的发展演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大约在公元前 11世纪殷商亡国之后,水族先民由中原的睢水流域一带向南迁徙。 B水族先民的第一次举族迁徙,融入了岭南的百越族群中。 C大约在公元
9、前 2世纪秦王时期,水族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迁徙,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 D一直到了公元 629年之后,水族才形成了后世分布的格局,有了建制的辉煌。 【小题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族是由我国南方古代 “百越 ”族的后裔 “骆越 ”族的一支逐渐发展成的单一民族,这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 B遗传专家对水族群体作了人群线粒体 DNA多态性研究,将三代都是同一民族的 150份标本进行了 2600余次实验,最终才得出了一个结论。 C水族从殷商母体文化中分化出来,又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去,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和相邻的民族互相融合。 D水族先民的两次迁徙,共经历了八九百年的时间,
10、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水族发展的历史是漫长的。 答案: 【小题 1】 C(“实在没有马鞍者 ”,才用 “色彩艳丽的被面折叠于马背作替代 ”) 【小题 2】 D(在公元 629年之前,水族 已形成了后世分布的格局 ) 【小题 3】 C(A项的原信息句是 “水族是我国南方由古代 百越 族群中 骆越 后裔的一支,逐渐发展成为单一的民族 ”; B项,不是只对水族,还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D项, “水族先民的两次迁徙,共经历了八九百年的时间 ”错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分) 亦雅亦俗汪曾祺 黄 波 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
11、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 3月 5日)就要到了。 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 ? 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 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
12、、芸豆 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 “美食家 ”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 “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 ”不喜 “大菜 ”,只好 “小菜 ”,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 “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 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 ”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 “燕窝、海参 ”为 “虚名之士 ”,正和汪曾祺把 “鱼翅 ”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
13、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 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 “小红水萝卜,南方叫 杨花萝卜 ,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 ”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 “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
14、,如带,成卷。 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 ”“嚼之有声 ”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 中细品那一记脆声? 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 “无师法 ”,只是 “瞎抹 ”,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 “写意 ”,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
15、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 “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 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有不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 “爱逛菜市 ”、在买菜中体味 “生之喜悦 ”的遗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 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 “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
16、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 。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 “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 A作者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一为文
17、与画,二为五味。原因是二者均为谈吃的美文,同时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 B作者喜欢汪曾祺是缘于他文与人的风格:其文字清新,且透露出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其人雅,但更是俗 真正热爱世俗生活。 C汪曾祺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一直到调配、下厨的全过程都独自完成,从中享受做菜的趣味和菜的滋味。 D汪曾祺自称作画 “无师法 ”,只是 “瞎抹 ”,但从他画的对象和 “写意 ”的风格来看,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 。 E汪曾祺 为文,体现出传统的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的审美趣味,其选材不写大奸大恶、污秽之物,抒情节制,而让平民可亲可感。汪氏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有
18、 “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 【小题 2】请你结合文意谈谈对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的理解。( 6分) 【小题 3】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与陶渊明与苏轼比,试说说这两处对比的异同。( 6分) 【小题 4】文章着重写 “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 ”,“作画,只是 瞎抹 ”皆属俗事,而文题是 “亦俗亦雅 ”,结合原文,探究作者对 “俗 ”、 “雅 ”的处理是否得当。( 8分) 答案: 【小题 1】 BE ( A项 “二者均 为谈吃的美文 ”错, C项 “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 ”错, D项 “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 ”与原文不符。) 【小题 2】( 6分) “乐而不淫,哀而不
19、伤 ”是说快乐和悲伤都要有节制,不要走向两个极端。 既有高雅的趣味,又有与世俗亲近的真诚。 写诗为文抒情有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保持一种高尚的矜持。(每答对一点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 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是要比出二人的同中之异:袁枚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 “燕窝、海参 ”为 “虚名之士 ”,汪曾祺把 “鱼翅 ”轻轻抛在一边,两者如 出一辙,然而汪曾祺对家常小菜的喜欢才是真喜欢。 与陶渊明和苏轼比,是要比出异中之同: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 “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 ”。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
20、。( 6分每答出一点给 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 (8分:观点明确,给 4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4分) 文中写汪曾祺先生的雅:有 “不喜 大菜 ,只喜 小菜 这样的文人故习 ”;作画是 写意 ,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他的俗:喜欢的小菜都是家常物什,喜欢画的对象完全的生活化平民 化。写他的 “俗 ”,其实是写他对世俗生活的本真热爱,同时又突出了他不同于一般文人的 “雅 ”。亦俗亦雅,相得益彰,写出了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的汪老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5分) 沼泽地 (日 )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
21、小油画。说 “发现 ”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 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 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 。尤其是前
22、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 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 ”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 ”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
23、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 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 “是杰作 。 ”“杰作 吗?这可有意思啦。 ”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 “遗族?那末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 “为什么呢? ”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
24、是疯着的吗? ”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 呢。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
25、 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 。 ”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摘自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 【小题 1】下面对作品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在 “我 ”看来,位置的不显、框子的简陋、作者 的无名,足以使参观者对其不屑一顾。 B以 “浊水 ”、 “湿土 ”、 “地上丛生的草木 入画,没有个性的画匠是不敢为的,这显示出真正的艺术家与 “名流 ”的不调和。 C沼泽地流露出的阴
26、暗、低沉甚至颓废的情调,固然给 “我 以厌世的情绪,但包含着画家为常人所不能认同的执着激情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D这篇小说通过一幅油画,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悲剧命运及世态炎凉,讽刺了芸芸观赏者的苍白和平庸,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艺术穿透力。 E、有人认为,芥川龙之介写了一个画家的孤独、潦倒、疯癫,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艺术观与人生观,作家对人生深重的怀疑以及最后自杀的悲剧,在这篇作品中已露端倪。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小题 2】 “记者 ”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小说以 “沼泽地 ”为题有什么用意?( 6分) 【小题 4】 “我 ”两次评价沼泽地是杰作,两次
27、“是杰作 ”的含意分别是什么?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认为能称得上 “杰作 ”的艺术作品应具备怎样的特点。( 8分) 答案: 【小题 1】的苍白和平庸 ”理解不当。) 【小题 2】身材魁 梧,追求时尚,缺乏艺术鉴赏力,世俗、浮浅而又直爽。( 2分)借记者的口吻来介绍画家,推进情节的发展;( 2 分)记者对画作的评价,反衬出画家的艺术追求,有利于深化主题。( 2分)( 6分。) 【小题 3】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一幅题为 “沼泽地 ”的油画展开的,提示故事内容;( 2分)象征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险恶环境,更好地表现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 2 分)表达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要保持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深化
28、作品主题。( 2分)( 6分。) 【小题 4】第一次含意是:油画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2分)第二次含意是: 在艰难的处境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生追求的作品更是杰作。( 2分) 参考要点: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给人深刻 的印象;( 1分)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1分)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1 分)能够给人带来激情和心灵的震撼,让人从中得到启迪。( 1分) (4分。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皇甫谧字士安 ,幼名静 ,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
29、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 “孝经云 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因叹曰: “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 “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 ,然后为名乎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 “书淫 ”。或有箴其过笃,将损 耗精神。谧曰: “朝
30、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 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曰: “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 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 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亦尝诏之,谧皆不应。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求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晋书 皇甫谧传) 【注释】 鞅掌:事务繁杂。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笃:重视,专心 B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稼穑:种植和
31、收割,泛指农业生产劳动 C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耽玩:潜心玩味 D自表求帝借书 表:表达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何尔鲁钝之甚也甚矣,汝之不惠 B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C当之官,人劝谧饯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所著甚多,并重于世 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甫谧原来不好学,游荡无节制,经过叔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终于受到感激,从此勤学不辍。 B有人规劝皇甫谧追求美名,到官府广交朋友,皇甫谧则认为身处田园也可享受尧舜的思想,不必因看重名利而走向仕途。 C皇甫谧与梁柳有亲戚关系
32、,当梁柳要去就任城阳太守的时候,有人劝皇甫谧为梁柳饯行,而皇甫谧仍然遵守古人的做人之道:贫者不把酒肉作为礼节。 D官府、相国和皇上都多次征召皇甫谧出来做官,皇甫谧都没有应召。在皇上下诏敦促催逼不止的情况下,皇甫谧上奏不做官,结果不但被允许,还赐给一车书。 【小题 4】把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孝经云 “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 ( 3分) ( 2)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3分 ) ( 3)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 4分 ) 答案: 【小题 1】 D(表,上书) 【小题 2】 A(代词,如此
33、,这样;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介词,用来 C、动词,去,到 D、介词,被) 【小题 3】 D(赐给一车书,是指另一次上书) 【小题 4】( 1)孝经上说: “(虽然每天)用牛、羊、猪来奉养父 母,仍然是不孝之人 ”(关键词 “养 ”、 “犹 ”、句意各 1分 )( 3分) ( 2)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分明是被上天所预定所掌握的呢!(关键词 “道 ”、 “悬 ”、句意各 1分)( 3分) ( 3)现在(他)当了郡太守却(要用酒宴)为他饯行,这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官职却看轻了梁柳本人,难道这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吗?这不是我心安的做法。 (关键词: “贵
34、”、 “贱 ”、 “岂 ? ”、句意各 1分)( 4分)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小题 1】词的题目为 “早行 ”,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 “早 ”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 “啼鸟两三声 ”,使用了什么手法?( 5分) 【小题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5分)诗人用 “霁霞 ”“晓月 ”“残星 ”、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意象(景物)表现早的。( 3分)有以动
35、衬静(以声衬静)的表达效果。( 2分) 【小题 2】( 6分)表现了词人轻松愉快的心境,( 2分)通过 “心共马蹄轻 ”直接写心境的轻快愉悦,( 2分)也通过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2分) 语言表达 下面是一位中学生作文的开头部分。沿着这几句话的思路,用幽默的笔法,续写两三句话,与之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5分) 中国人有了不起的 “吃文化 ”:吃蛇、吃鳖、吃猫、吃鼠,也吃河豚、吃果子狸,这总还与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关。但也有 “吃黄牌 ”、 “吃官司 ” 答案: “吃一刀 ”、 “吃不消 ”,碰上就倒霉; “秀色可餐 ”,人美,景美,赏心悦目,以 “餐 ”代之,清丽可
36、人,要是译成外语,岂不吓坏了我们的少男少 女 仿照下面的示例,从 “伞 ”“哈哈镜 ”“鹅卵石 ”“开关 ”“风筝 ”“火柴盒 ”中任选两个词,为它们各写一段新解。( 6分) 要求: 解说合理,富有新意; 语言准确,观点鲜明; 句式和字数不必与示例相同。 示例:镜子 -即使被砸成碎片,也不肯改变诚实的本性。 答案:伞:开合自如 ,全靠着那根主心骨的支撑。哈哈镜:歪曲别人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不正。 鹅卵石:选择了圆滑 ,归宿就只能交给这河里的流水了。开关:说是掌握了别人的命运 ,而它的命运又掌握在别人的手里。风筝:风的奴隶 ,线的走卒。火柴盒:满载着火热的理想 ,却最怕别 人向它泼冷水。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作文。( 60分)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 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答案:参照 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