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1584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象笏鸡豚黍熟黄梁时羞之奠俯雕甍 B栏 J修茸呱呱而泣命途多舛郭橐驼 C饥馑喟然瓶栗屡罄鼎铛玉石舞雩台 D梦呓痼疾字而幼孩扃牖而居辍飧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梁 粱,羞 馐; B、茸 葺; C、罄 磬。 考点:本题意在考查考生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字均出自课内文章,课内知识是向课外延伸的基础,所以考生平时一定要注重课内知识的积累和巩固,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下列加线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比及

2、三年 B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后五年,吾妻来归 C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抑本其成败之迹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近来 /等到; B、回家 /女子出嫁; C、保全; D、根 /推究。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实词都是常见的,重要而且易错的词语。这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识记和理解重要实词,识记课内重要实词可以为理解课外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列句中加线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驼业种树 忧劳可以兴国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襟三江而带五湖 故旧见之,如毒蛇猛药 函梁君臣之首 东犬西吠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智勇多困于所溺

3、与我千金,吾生若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答案: B 试题分析: 名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意动用法, 形容词作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动词, 形容词作名词, 使动用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 点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实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各类词的活用十分有必要。 下列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西南联大的风流,就像魏晋风度一样,令后人景仰。这风流包含了不党不官、人格独立、敢于批判的铮铮风骨; 沉

4、潜专注、甘于奉献、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B父母对子女总是抱着很大的希望,教育子女也总是苦口婆心,做子女的,应该多多体谅,多多理解,不要让父母枉费心机。 C长期以来,各级官员把官场的繁文缛节当成一种为官待遇,习以为常,安之若素。但 2010年的春天,吹来了礼宾改革春风。期盼这股清新之风,能吹走官场繁文缛节。 D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光风霁月 既形容清新明净的气候和景象,也比喻人胸怀坦荡,品德高尚。 B枉费心机:白白地费了一番心思。贬义词。贬词褒用,不恰当。 C 安之若素 指身处困境、遇到困

5、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望文生义。 D 形容人正当盛年,不能形容 “时代 ”。对象误用。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点评:成语的正确使用,一方面要求考生对成语的意义和使用条件能够理解和掌握, 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的具体语境能够准确地把握,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选择。因此,对成语,平时的识记要对成语分类识记,可按感情色彩 、 望文生义、使用对象、谦敬成语、语法功能等进行分类;做题时,应细读材料,把握语境的感情色彩、陈述对象等要素。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

6、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 “先锋 ”色彩。 B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是我国高新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重要体现。 C像 “中国好声音 ”这类 “零门槛 ”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 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D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如果万一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 “采取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 ”;C“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 ”,两面对一面,搭配不

7、当 D“如果 ”与 “万一 ”重复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点评:本题最大的特色是贴近生活实际,有时代感。本题提醒考生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2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 “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传统艺术 ”后,

8、应该选 ,紧跟后面 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 与现代艺术的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 为逻辑严密的小语链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点评:语言连贯题可以先判断语段的表达方式,是议论性的、记叙性的、散文性的,还是说明性的。不同性质的语段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是不同的。如本文段是说明性的文段,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层次等。 现代文阅读 傅斯年的人文品格 张光芒 傅斯年是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胡适称为 “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 ”。他家世显赫,出身 “开代文章第一家 ”。先祖傅以渐是清代顺治年间的首任状元。傅斯年固执、守节,对夷狄之防特别重视。他也最佩服气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9、的历史人物,以先贤节操自励,诸葛亮、文天祥、顾炎武、王夫之,都是他敬佩的历史人物。 傅斯年自幼聪颖,过目不忘,熟读儒学经典,他在同窗中年纪最小,但比他大的同学都向他请教。他被称为 “黄河流域第一才子 ”,继孔圣人之后两千年来又一位 “傅圣人 ”。虽然如此,但傅读书却极为用功,遇到不懂的字、词便记下来,随时向师长请教,有时找不到纸,便写在手上、胳膊乃至大腿、肚皮上。夏天一出汗,弄得浑身都是墨迹。 傅斯年最大的 爱好便是看书、买书。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 “三驾马车 ”。有人说,凡事以胡为领袖,傅、叶则是哼哈二将。胡适对傅斯年极为赏识,他夸赞傅说: “他的学业根基比我深,读的中国

10、古书比我多得多。 ”那廉君回忆,傅每到一地,不多日便与当地的书店老板成了朋友,每次买到好书,总要对众人炫耀一番。到台湾后,一家书店开张,请他题字,他便写道: “读书最乐,鬻书亦乐;既读且鬻,乐其所乐。 ” 傅斯年生活中几乎无娱乐可言,除了看几场卓别林的电影外,每天除了读书便是工作。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学会了下象棋,偶尔晚上闲来无事,便与 司机或工友下象棋,但更多的时间便是读书。早年对医学有所涉猎,一位 “中央医院 ”的医生和傅初次晤面后,惊讶地对人说: “傅先生的医学知识,比我丰富得多。 ” 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写了篇文章,把另一

11、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事过之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 “我意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 ”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傅斯年的人文品格,该说的话就 要说,该做的事就要做,一定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藤菜,有时只喝一碗稀饭,偶尔招待来访的客人,甚至要向邻居借钱,实在接济不上了就卖书。傅斯年一生最好读书藏书,积蓄几乎全部用在买书上,非到万不得已,是不卖书的。而傅斯年卖书所得,却又常用来周济同仁。他穿的都是旧衣服,但干净平整。 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上

12、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理由是当年抗战爆发后,学校要求能走的教授都走,发给路费,你不走可以,但不能在敌伪办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这就是伪教授。冰炭不相 容,忠奸不两立,他对那些留在敌伪统治区,媚颜事敌的教授太痛恨了。还有一个理由,他说,他这是要给胡先生当校长铺平道路,难事自己来做。 有人这样评价傅斯年,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读书之法,与我等并无二异。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能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

13、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至于他的做人之道,就更需要我们来学习了。 选自人民日报 ,有改动 【小题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2分) A从墨迹可以看出,傅斯年是一个读书极为勤奋的人,但其成就还得归功于天生的禀赋加勤奋的品格。 B傅斯年爱看书不仅指他爱读书更表现在爱买书。在西南联大时,即使经济异常拮据,他都不想卖书。 C傅斯年整天地埋首于书本之中,平时连电影也难得看几场,可以看出除读书以外他的人生了无乐趣。 D文章通过傅斯年任北大校长聘教授这件事,展现了一个性格刚直、爱憎分明的爱国者光辉形象。 E.文从多方面叙述了傅斯年先生的种种轶事,客观而全面地

14、反映了傅先生的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小题 2】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中说的 “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 ”,这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傅斯年的性格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条概说。( 6分) 【小题 4】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 “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 ”。傅斯年的 “其心 ”和 “其行 ”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B、 C 【小题 2】表现在:( 1)他认为既然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就要参与政事。( 2)孔祥熙贪污腐败他就利用 这个身份把他赶下台。( 3)行政院长宋子文依法,他又利用这个身份把他赶下台。( 4)中国古代知识

15、分子做了官在朝廷往往能做到直言进谏,他做了参政员也是如此,所以说 “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 ”。 【小题 3】( 1)天才又勤奋努力,读书过目不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子;( 2)爱书,最大的爱好是看书,买书,节衣缩食买书;( 3)积极参政,刚正不阿,如把贪腐的孔祥熙和宋子文赶下台;( 4)品行正直,爱憎分明,热爱祖国,如不聘汉奸教授的事;( 5)迎难而上,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如为胡适当校长铺平道路 的事;( 6)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精月进。 【小题 4】其心:( 1)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 2)爱书:表现在甘愿节衣缩食买书和埋首读书

16、上。( 3)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精月进。其行:( 1)虽是天才,读书却极用功:遇到不懂的字、词便记下来,向师长请教。( 2)买好书,埋头读书。( 3)熟读儒学经典。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 “实在接济不上了就卖书 ”不是 “即使经济异常拮据,他都不想卖书 ”。 C项原文是 “无娱乐 ”不是 “无乐趣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这一类 题类似于社科文的理解文意题,但又不完全相同,这类题的内容更丰富,考查的点更多,不仅涉及到内容,还涉及到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等,所以考生要区别对待。 【小题 2】 试题分析: “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 ”的意

17、思是 “自己觉得自己在前贤面前可以无愧了 ”。而前贤的做法就是直言进谏,他做到了。如将贪腐分子赶下台。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规范的归纳概括题,有明确的答题区间,文段中有明显的中心句,这样的题规范、严密,不会引起争议,更不会让考生无从下手。规范的题目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小 题 3】 试题分析:由第一二段可得出第一点。由第三段可得出第二点。由第五段可得出第三点。由第七段可得出第四、五点。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分析人物形像,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也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本题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即从小说人物身上折

18、射出来的社会意义。考生平时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注重传记文中人物的社会意义。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中的 “其心 ”是指所具有的高尚的品质, “其行 ”指其体现其品质的行为。所以 “其心 ”即第三小题的内容。 “其行 ”可对照原文和 “其心 ”来概括 。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点评:本题形式上是一道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题,实质上是一道归纳概括题,而且本题与第二、三题的内容重叠太多,考查的知识点也是一样的,由引可见,本文的命题还是不够严谨。 古代的精英移民团:士大夫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 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何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 有人说,山水是中国士人的圣经,一点不假,中国士

19、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乡愁是自然生命里的一份人文遗产,而那份潜藏在生命底色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而老庄哲学恰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 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它对士人选择在山水间隐居的影响也异常深远。 中国士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在自然山水中倘佯,也只有在山水里,精神才可能自由高蹈。山水诗、山水画、高山流水之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山水远离朝廷,是隐逸者的家园。他们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这样一座文化的江山,可耕田,能读书,采菊东篱,戴月荷锄,才是士人寻找

20、的桃花源。 而浙江永嘉优越的地理位置,楠溪江不俗的山水,是理想的桃源圣 地。这块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江入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据永嘉县志 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所谓 “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 ”。王权的神经末梢亦少到达,很适于寻找桃花源的士人隐居。 一个寻找桃花源的精神团队,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托底。楠溪江的山水,遗世独立,山高水长,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实的盆地,足以支撑士人携带家族追求诗意于山水间的耕读生活方式。楠溪江地理隐蔽,却又天然地连山通海,为移民提供了开阔的精神领地与生活空间,至少在南宋以前, 是一个现实版的桃

21、花源。来此隐居的士人群体也非常有幸,穷则可独善其身,达亦可兼善天下,出世入世两方便。 楠溪江的山水有福,迎来了具有文化建设能力的、给予自然以人文关照的士人安居。正是这种精英宗族移民模式、士人精神对自然山水建构的人文山水,才使楠溪江不是落草为寇的水泊梁山,也不是自守封闭的客家围屋土楼,而是士大夫精神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他们在山间溪边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将楠溪江两岸布置得诗意浓郁。泉涌如涓的水调,吟出山水绕桑榆的村韵,小桥观冷月碧落洒青石的夜晚,还有日落黄昏不如归去之牧笛 奏出的幽幽乡情,这些是他们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构造出的山水人文精神的画卷,而这才是士人的精

22、神靠山。 六朝以后,永嘉建郡,中原衣冠南渡,文人墨客或访山问水楠溪江,或游宦永嘉。真是楠溪江之幸,也亏得这好山好水,才配得起这些星光灿烂般的名宿。 南朝梁太守、骈赋大家丘迟以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之千古俪句,名满天下。不知是永嘉名胜感发了他,还是他的文采美饰了永嘉,总之,山水之美与人文精神相映发,原本就是中国文化的诗性审美所在。魏晋之高逸,流风遗韵到南朝,也多亏了士人的精神呵护, 才使得楠溪江形成了桃花源般的一个自由空间。 【小题 1】下列不属于士大夫在山水间寻找桃花源的原因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而这份潜藏在生命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

23、神的自由出口。 B山水诗、山水画、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 ,从而成为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C老庄哲学为士人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 D山水远离朝廷,隐逸者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 【小题 2】下列关于永嘉山水适合隐居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浙江永嘉地理位置优越 三面环山,一江入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而楠溪江的山水不俗 山高水长,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桃源圣地。 B据永嘉县志 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可谓 “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

24、,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 ”,王权的威力无法到达,很适于士人隐居。 C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为依托。楠溪江一 带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实的盆地,足以支撑士人携带家族追求耕读山水间的诗意生活方式。 D楠溪江地理隐蔽,却又天然地连山通海,为移民提供了开阔的精神领地与生活空间,至少在南宋以前,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来此隐居的士人群体出世入世两方便。 【小题 3】下列关于 “楠溪江的山水有福 ”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楠溪江迎来了具有文化建设能力的、给予自然以人文关照的士人安居。这种精英宗族移民模式、士人精神对自然山水建构的人文山水,使得楠溪江不是水泊梁山,也不是

25、客家围屋土楼,而是士大夫精神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B士大夫在山间溪边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楠溪江两岸被他们布置得诗意浓郁,构造出山水人文精神的动人画卷。 C六朝时期,永嘉建郡,中原衣冠南渡,文人墨客或访山问水楠溪江,或游宦永嘉。真是楠溪江之幸,也亏得这好山好水,才配得起这些星光灿烂般的名宿。 D南 朝梁太守、骈赋大家丘迟曾高度赞美过永嘉山水。魏晋之高逸,流风遗韵的南朝,也许多亏了士人的精神呵护,才使得楠溪江形成了桃花源般的一个自由空间。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项是士大夫在山水间

26、寻找桃花源的具体表现。且 “成为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的是山水,选项张冠李戴为 “山水诗、山水画、山水乐 ”了。 考点:本题考查概括并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类题型往往考查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或然变必然、未然变已然等,本题考查要求找出 “不属于 ”的一项,错误点不多,题目难 度不大。 【小题 2】 试题分析:表述绝对,原文只说 “王权的神经末梢亦少到达 ”,而非 “王权的威力无法到达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文内容的分析能力,由于原文信息比较明确,所以只要学生阅读比较仔细,应该能比较容易得出答案:。 【小题 3】 试题分析: “使得 ”

27、原因列举不全面,还有 “士人精神对自然山水建构的人文山水 ”,另外还有以偏概全, “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叙述主体是 “士大夫精神 ”;B,整合有误, “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 ”是此句前所说的吟诗作赋的人文活动,而非 “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 ”等活动; C,范围缩小,原文是 “六朝以后,永嘉建郡 ”,且不合题意、张冠李戴,此项说的不单纯是 “山水之福 ”,还有 “文人之幸 ”D“也许 ”错。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就能很轻易地做出选择。这也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做这类题时要细心、耐心,要坚持从文中找答案

28、:。 文言文阅读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初隶骑御马直,选为散直。宝元初,李元昊反,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延州指使。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 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破金汤城,略宥州,收其帐二千三百,生口五千七百。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众争前为用。临敌被发、带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 ”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 “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青折节读书,悉通

29、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以功累迁西上阁门副使,擢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 、经略招讨副使,又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惠州团练使。 仁宗以青数有战功,欲召见问以方略,会贼寇渭州,命图形以进。元昊称臣,徙真定路副都总管,历侍卫步军殿前都虞候、眉州防御使,迁步军副都指挥使,保大、安远二军节度观察留后,又迁马军副都指挥使。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 “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 ”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 嘉 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

30、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 青为人慎密寡言,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 祠其家。 (选自宋史 狄青传,有删节) 【注】 中牢:猪羊二牲。指古代一种祭祀的规格。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尝战安远,被创甚被:遭受 B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凡:大概,大凡 C擢枢密副使擢:提拔 D

31、虽敌猝犯之猝;突然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时偏将屡为贼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青以指使见娘以指叩门扉曰 C青指其面曰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其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客逾庖而宴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一的项是 ( 2分 ) A狄青善于骑射,李元昊谋反时,他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桥子谷等地。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B狄青经经略判官尹洙的推荐,得到了经略使韩琦、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后因为功劳大升迁很快。 C狄青屡立战功,仁宗欲召他询问方略,后因遇上

32、敌寇侵犯渭州,便命他画出作战地图送至京师。,仁宗非常器重狄青,后升他为枢密副使。 D狄青为人缜密寡言,考虑事情深思熟虑。行军打仗,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又与士兵同甘共苦,打仗时士兵都冲锋在前 ,因而屡建战功。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此良将材也。 ”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 5分) 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赍中牢祠其家。( 5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 1)这是良将之材。 ”二人一见狄青,便认为是个奇才,对他厚礼相待( 2)(神宗)下令取来狄青的画像放进宫中,并亲自为他写祭文,又派遣使者到他家,

33、用中牢的礼节来祭祀。( “禁中 ”、 “御制 ”, “祠 ”各 1分,句意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凡;总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重点考语境义,本题选词较好,几个词都可通过语境来推断其含义,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考到了考生灵活运用课内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如 “凡 ”的意义。 【小题 2】 试题分析: D项两个 “而 ”都是表承接关系, A表被动 |动词,治理。 B项介词,可译为 “凭借 ”介词,用。 C项代词 /语气词,表祈使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均为常考虚词,并且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很

34、广。有副词、连词、介词、动词等。考生复习时要分清词类。 【小题 3】 试题分析: ”桥子谷 ”应为 “宥州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在原文有选择性的设置了一个小陷阱。没牵涉到更多的方面,所以难度不大。只要学生比对原文就比较容易看出来,符合考纲中 “浅易 ”的要求。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此良将材也:判断句。奇:意动用法。待遇:古今异义词,对待。( 2)禁中:宫中。御制:亲自写字。祠其家:到他家里祭祀。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句子选得较好,有古今异义 词(待遇)

35、,有常见词的不常见意义(御),还有判断句、省略句等。 诗歌鉴赏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 三折肱 。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 此诗作于作者任职山东德州时。黄几复,名介,江西南昌人,与作者少年交游,时任广东四会县令。 蕲:通 “祈 ”,祈求。 三折肱:左传语,“三折肱,知为良医 ”。 【小题 1】本诗的第二联最为后人所称道,试从表现手法上简要赏析。( 4分) 【小题 2】诗歌最后两联从哪几个方面写黄几复的品德和才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答案: 【小题 1】( 1)巧妙用六个名词排列出

36、十年间的情景,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2)寓情于景, “桃李春风 ”“江湖夜雨 ”等平常之景寄寓作者的浓浓深情。( 3) “桃李春风一杯酒 ”的明媚欢快与 “江湖夜雨十年灯 ”的凄凉孤独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小题 2】三个方面:为官清廉,富有政治才华,好学不倦。情感:赞扬了黄几复廉洁干练,也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不平和担忧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回 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所描绘

37、情景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强烈对比,从而更加凸现了思念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很规范的手法题,答案:也很规范:内容 +手法 +作用 +情感。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小题 2】 试题分析:颈联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称赞友人为官清廉、从政有方。尾联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瘅溪藤 ”赞 美友人认真读书、好学不倦。诗人想象友人如今已白发萧萧,伴随着他的读书声的,是那从隔着瘴气弥漫的溪水边野藤上传来的悲苦猿啼。这里颇有为博学多才的友人偏居荒蛮之地不得重用鸣不平的意味。 考点: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个突破,通常诗歌鉴赏考

38、查的点为意象、意境、手法、情感。考查诗歌的内容很少,而实际上理解诗歌内容是鉴赏诗歌的基础,所以说本题抓住了诗歌鉴赏的要点。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每当春寒料峭时,总感动于小草 “春风吹又生 ”的坚持; , ; , 。 答案:每当秋风萧瑟时,总赞叹于菊花 “枝头抱香死 ”的顽强。 每当冰天雪地时,总欣赏于梅花 “凌寒独自开 ”的孤傲。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句式:每当 时,总 。其次要合理引用诗句。第三,要对诗句的感悟要合情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仿写题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启发考生的思维,有时又会限制考生的思维。本题由于贴近

39、学生的生活,考生平时写人生的作文也应较多,所以本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有话可说。 默写 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6分) 【小题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小题 2】钉头磷磷 , 。 【小题 3】木欣欣以向荣, 。 【小题 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小题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小题 6】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答案: 【小题 1】奈何取之尽锱铢 【小题 2】多于在庾之粟粒 【小题 3】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 4】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小题 5】弊在赂秦 【小题 6】穷岛屿之萦回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锱铢、庾、粟(易误写为 “

40、栗 ”)、涓涓、后(易误写为 “厚 ”)、弊(易误写为 “敝 ”)、萦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默写题是基础题 ,要求考生平时多诵读,背诵时不能模棱两可。要注意音近字、形近字的区别。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 ”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栖息在电线上的一只只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 ”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淤泥,不见了踪影。一只鸟对它的孩子感慨道: “看到了吧,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

41、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得靠自身的力量。 ” 上面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不少于 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叶子曾经被风吹上了天,但最终被风吹进了烂泥潭。题意不难理解,因为材料中鸟的感叹就是明显带有总结性质的议论。鸟的感叹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 ”告诉我们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 “要飞翔,就要靠自己的力量 ”告诫我们成功的内在因素在于自身的实力与努力。 可立意为: 1.外在环境(因素)既可以成 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2.成功需要借助外物,但更需要自身实力(自我努力)。 3.成功,要靠自己。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能力。 点评:这是高考常考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并不难,符合当今高考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障碍的原则。从材料得到的启示比较多,考生写作的面出比较广泛,与高考 “让每个考生 ”有话可说的原则一致。本文对当今青年的教化作用也比较明显,很多人过于依赖外力,依靠别人的心态确实明显,因此,他从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角度来看也不失为一个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