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1605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北衡水第十四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媒体普遍认为,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不会因为国际社会某些人、某些事而发生任何改变,两国人民的友谊是 牢不可破 的。 B在传达上级文件的会议上,与会代表 鞭辟入里 地学习,吃透了精神,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思想,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规划。 C她真是个文学天才,写起文章来 兔起鹘落 ,思如泉涌。 D新到任的李县长两袖清风,对一些前来送礼的人,他也效仿 羊续悬鱼 ,将他们送来的礼品都摆放在门外。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B.鞭辟入里:形容分析透彻,

2、切中要害。不能修饰学习。 A.牢不可破:非常坚固,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C。兔起鹘落:兔子刚一跳起来,鹘就迅猛地扑过去。比喻写文章、作书画下笔敏捷,毫无停滞。也可比喻行动迅速、准确。 D。羊续悬鱼:羊续把鱼高高悬起。指为官清廉,不接受贿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 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3、( ) 近年来,一系列公益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民对 “正能量 ”的关注和讨论。 “正能量 ”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 。 。 。 , 。 只有多创造多传递 “正能量 ” 每个人的身上有 “正能量 ”,自然也有 “负能量 ” 才能增加人体的正能量 “负能量 ”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社会这辆疾驰的列车造成严重的伤害 一个人只有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 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 这辆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D(根据标点符号可以确定,这六个句子应该是分为四组,其中一组的两个句子,跟前文联系紧密。有两个单独的句子。根据句意我们可以判断出 是递进的关系,

4、他们应该是一组。 是总结性语句,应该放最后。因此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连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该题型的答题技巧为: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一般是每句有两种选择,所以每题做对的概率至少 5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 “巨龙 ”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我国认识海洋、保

5、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 深远的影响。 B文字书写时代即将结束,预示着人与字之间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已经终结。与此同时,屏幕文化造就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 我们将不再书写文字,而是选择字体。 C据媒体报道,中国将在 2014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查,这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奠定进一步的技术基础。 D面对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A. 搭配不当, “完善 ”与 “发展 ”不搭配,应改为 “促进 ”; B逻辑关系错误, “已经终结 ”应为

6、 “快要终结 ”, C语序不当,应为 “进一步奠定技术基础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 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现代文阅读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

7、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 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

8、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 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 “精神图腾 ”。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这

9、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 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

10、,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 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节选自河流的文化生命一书 ) 【小题 1】下列关于 “河流文化生命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人类早期四大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

11、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C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 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 “精神图腾 ”。 D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

12、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C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 B(程度变化,原文为 “在很大程度上 ”人类早期

13、文明又称大河文明。) 【小题 2】 C(范围扩大,保卫黄河仅在抗战时期是精神旗帜 。) 【小题 3】 D(偷换概念,河流是自然遗产。表述和原文不一致,应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既是经济的可持续性,也是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社科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点评: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

14、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 边疆教育先驱寸树声 陆 安 民国教育界出过一些知名人士,像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然而在最为偏远、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也有这样一个热心教育的人士。他就是边疆教 育的先驱寸树声。 寸树声( 18961978 ),字雨洲,云南腾冲县和顺乡人。 1911年,寸树声考入大理中学, 1915年毕业回乡执教小学堂, 1918年赴日本留学,一待就是 10多年。 1931年 “九 一八 ”事变后,寸树声回国,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执教。他与张友渔、千家驹等人合办世界论坛,分析研究时局,力主抗日。后来,又与马叙伦、张友渔、齐燕铭等发起组织 “北平文化界救国会 ”,宣传救亡。 关心地

15、处边疆的家乡文化建设,一直是他始终不渝的情怀。他的家乡有建于1928年、占地 1392平方米、藏书 7万余册、被誉为 “在中国 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 ”、由胡适题写牌匾的和顺图书馆。这座气势非凡的乡村图书馆,是寸树声心仪之地,也是他心中的灯塔。 1934年,得知和顺图书馆馆藏图书大增,拟筹建新屋时,寸树声立即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家乡的这座图书馆: “我心焦的是图书馆所有的书籍虽然增加,而阅者不增加, 图书馆决不可成为一种 独善其身 的建筑物,应当利用种种方法引诱乡人来阅览,养成乡人一种进图书馆犹如进茶馆、上烟馆一般踊跃的习惯,只要进图书馆的人增多,那么我们的目的在无形中就算达到增加了。 ”这些话,今

16、天读来,仍不失其振聋发聩之意义。 1937年七 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寸树声化装逃往西安,先后在西安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任教。 1940年,寸树声回到家乡,创办了云南第一所华侨学校 益群中学,同时兼任和顺中心小学校长及和顺图书馆馆长。为了筹集办学经费,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亲赴缅甸募捐,并委托好友吴晗、曹靖华从昆明等地延聘来一大批学有专长、教书育人的名家,深入这座边陲学校,执掌教鞭,培育人才。 在他的心目中, “乡村学校应与社会打成一片 ”, “乡村学校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在教室里、在图书馆里有优秀知识的学习者,而出了教室、图书馆又是优秀的生产者 一种新型的人才 ”。今天人们一再倡导的 “打

17、破学校与社会之间藩篱 ”的理念,当时的益群中学已经身体力行了。他十分欣赏斯巴达式的严格训练,认为, “以斯巴达的严格训练对背负着几千年因袭的中国青年是必要的,有益的。 ”这种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 就在日军铁蹄声声,逼近腾冲之际,寸树声在他一手缔造的学校里,上了那令人难忘的 “最后一课 ”。学校中依然高扬着中国的国旗,飘逸出琅琅读书之声。一袭素色西装的先生,站在学校礼堂的台子上,神色凝重地给全校同学上了 “最后一课 ”。那永远定格在史册上 的 “最后一课 ”,对于寸树声来说,更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他在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中这样描述: “ 讲完后,我呆站在

18、讲台上,只觉得鼻酸喉哽,不能再继续下去。台下的女生们已经欷 地在哭泣着,男生都低垂着头,直立不动。似乎经过了很长时间后,我鼓着勇气说了一声:同学们,再见吧! 就踉跄地走下台来了。 ” 然而, 他心中始终没有割舍对边疆教育的情怀 。腾冲沦陷后,寸树声先后流亡到昆明和重庆。即使在颠沛流离、极为困厄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学生,在昆明组织成立了 “益群校友会 ”,想方设法关心和帮助学生。 1943年 5月,他撰写 出版了两年半的乡村工作一书,总结了乡村建设尤其是创办益群中学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其挚友徐家瑞评价此书, “情至文生,哀感顽艳,教育理论,以文艺之笔写出,更为动人。

19、 ” 抗战胜利后,寸树声返回故乡,重新竖起益群中学的金字招牌,益群中学红红火火坚持办了下来。 “文革 ”中,未能幸免,惨遭迫害。 1978年因病在昆明溘然长逝。一代教育家寸树声的名字和业绩与故乡的山河同在,永远载入了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史册之中。 (选自 文史春秋 2012年 11期,有删改) 【小题 1】对本 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寸树声在求学期间,力主抗日。他先与张友渔、千家驹等人合办世界论坛,后来,又与马叙伦等发起组织 “北平文化界救国会 ”,宣传救亡。 B寸树声留日归来后,先执教于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北平沦陷,寸树声化装逃往西安,执教于

20、西安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等高校。 C寸树声关心家乡文化的建设,支持边区教育。 1934年,得知和顺图书馆馆藏图书大增,拟筹建新屋时,寸树声立即捐款并提笔给家乡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观点。 D抗日战争时期,寸树声在家乡创办了第一 所华侨学校 益群中学,为了筹集办学经费,他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亲赴缅甸募捐。 这篇文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用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寸树声求学、教学、办学的经历,真切的体现了作为边疆教育先驱者的风采。 【小题 2】 1934年寸树声写了一封信给家乡的图书馆,简要分析这个举动的作用?( 6分) 【小题 3】文中对 “最后一课 ”的描述,用了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这些细节描写的好处?

21、( 6分) 【小题 4】作为边疆教育先驱, “他心中始终没有割舍对边疆教育的情怀 ” 体现在全文很多方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答案: 【小题 1】 ( 3分, 2分, 1分。) 【小题 2】 表明自己对图书馆作用的看法,强调建图书馆目的就是让乡人阅读; 表达了对家乡的人进图书馆读书的渴望; 体现了寸树声关心地处边疆的家乡文化建设精神。 (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3】 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上最后一课时寸树声的衣着整齐、神态凝重的形象特点; 写出了学生听课时候痛苦悲伤的情形; 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寸树声对最后一课难忘的情感。 (每点 2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4】第一个方面,对

22、边疆教育的关心方面, 在大学执教时,写信给家乡,关心家乡教育, 流亡到昆 明期间,组织成立了 “益群校友会 ”,想方设法关心和帮助学生。 第二个方面,边疆教育的实践方面 , 创办中学,筹备资金, 聘请名师、亲自执教; 抗战胜利后重建学校。 第三个方面,边疆教育的理念、思想方面, 创办学校的同时,他总结乡村学校的教学目的、训练形式和意义; 后来撰写出版了两年半的乡村工作,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 (写出一个方面 2分,解说每点 3分,共 8分;如果写了两个方面,每个方面 4分;如果写了三个方面,按照前两个方面给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 3分, 2分, 1分。 “在求学期

23、间 ”表述错误, “寸树声立即捐款 ”无中生有。 “以议为主 ”不太恰当) 【小题 2】虽然问题问的是寸树声写了一封信给家乡的图书馆这个举动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那封信的内容。在解答时要结合信的内容说作用。 【小题 3】细节描写的最大作用就是突出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而体现在最后一课上,不但突出了寸树声的情感,也突出了学生们的情感,这些都是要在答题时注意的。 【小题 4】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点评:第一小题需要注意,该题型选项的分值不等,所以难度更大一些,怎样选出分值最高的

24、两项一直是困扰学生们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五个选项中,两个错误的选项是很容易找出来的,倒是分值少的那个选项很难找。其实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这个分值少的选项大多都是设置理解性的障碍。最后一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些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汽车等待的时候 【美】欧 亨利 黄昏刚降临,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又来到那个安静的公园的偏僻角落。她坐在长椅上看书,一张大网眼的面纱罩住了她的头巾帽和安详恬静的眼睛。昨天同一时间她就来过,还有前天;了解这个情况的年轻人在附近徘徊。 翻页时,姑娘的书从手上滑下,在椅子上一磕

25、,足足滚落一码远。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扑到书上,带着公园里和公共场合盛行一时的风度 彬彬有礼地献殷勤,把书还给它的主人,用悦耳迷人的声调冒险说了句不相干的关于天气的话。 姑娘从容不迫地打量着他,瞅着他整洁平凡的衣服和他没什么特殊表情的容貌。“你高兴的话不妨坐下, ”她说,声音低沉爽 朗, “光线太暗了,看书不合适。我宁愿聊聊天。 ” “你可知道, ”他说道, “我很久没有看到像你这样了不起的姑娘啦 !昨天我就注意到 了你。美丽的小妞 ” “不论你是谁, ”姑娘冷冰冰地说, “你必须记住我是个上等女人。我可以原谅你刚才说的话,我请你坐下,如果这一请却招来了你的 小妞 ,那就算我没请过。 ” “我衷心

26、请你原谅。 ”年轻人央求说。 “换个话题吧。现在谈谈这条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 为什么匆忙 他们幸福吗 ” “看看他们确实很有意思, ”他顺着她的话说, “这是生活的美妙戏剧。有的去吃晚饭,有的去其他地 方。真猜不透他们的身世。 ” 姑娘说: “我不那样好奇。我坐在这儿是因为只有这儿,我才能接近人类伟大、共同、搏动的心脏。我生活中的地位使我永远感不到这种搏动。你猜得出我为什么跟你聊天吗 贵姓 ” “帕肯斯塔格。 ”年轻人回答。接着,他急切地期待她自报姓氏。 “不能说, ”姑娘举起一根纤细的手指,微微一笑, “一说你就知道我的身份了,不让自己的姓名出现在报刊上简直不可能。这张面纱和女

27、仆的帽子掩盖了我的真面目。我跟你说话,是因为我想和一个没有被可鄙的财富和虚伪的社会地位所玷污的人谈话。哦 !你不知道我多么厌倦 钱 !钱 !钱 !欢乐、珠宝、旅行、交际,各式各样的奢华叫我腻味透顶。 ” “我总是想, ”年轻人吞吞吐吐地试探说, “钱准是个好东西。 ” “够生活得舒舒服服就行啦。当你有了几百万时, ”她做了一个无奈的手势, “叫人生厌的是那种单调。开车兜风,宴会,看戏,舞会,晚餐,一切都镀上了财富的奢靡色彩。有时候,香槟酒杯里冰块的叮当声就几乎让我发疯。 ” “你是干哪一行的,帕肯斯塔格先生 ”她问道。 “我, ”帕金斯达克先生宣称, “在饭馆里干活。 ” 姑娘稍稍一震。 “不

28、是侍者吧 ”她问。 “我是出纳员,就在 ” 他们面前正对着公园的街上有一块耀 眼的 “饭店 ”灯光招牌 “ 那家饭馆。 ” “你怎么不上班呢 她问道。 “我值夜班, ”年轻人回答, “再过一小时才上班。可不可以跟你再会面 ” “很难说。也许 不过我可能不再发奇想了。现在得赶快走啦,还有一个宴会。你来这里时也许注意到公园前面拐角的地方有一辆汽车,白色车身的。 ” “红轮子的那辆吗 ”年轻人皱着眉头沉思地说。 “对。我总是坐那辆车。皮埃尔在车里等我,他以为我在广场对面的百货大楼买东西。想想这种连自己的司机都不得不欺骗的生活,多么不自由。再见。 ” “现在天黑了, ”帕肯斯塔格先生说, “公园里都是

29、些 粗鲁的人。可不可以陪你 ” “假如你尊重我的愿望, ”始娘坚决地说, “你就等我离开后,在椅子上坐十分钟。再见。 ” 她在薄暮中迅速而端庄地离开了。年轻人看着她优美的身形走到公园边上的人行道,走向停着那辆汽车的拐角。他不怀好意、毫不犹豫借着公园里的树木的掩护,沿着与她平行的路线,牢牢盯着她。姑娘走到拐角的地方,看了看那辆汽车,然后走过汽车,朝街对面走去,走进了那家有耀眼招牌的饭馆,走到里面某个隐蔽的角落,取下帽子和面纱,坐到出纳员的位置。 年轻人沿着人行道慢慢往回走。在转角上,他脚下碰到了一本小小的平装书,他认 出是姑娘刚才看的书,漫不经心地捡起来,看到书名是新天方夜谭,仍旧把书扔在草地上

30、,疑了片刻。然后他跨进那辆等着的汽车,往座垫上一靠,简单地对司机说: “俱乐部,昂里。 ” (据王永年译文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年轻人不经意流露出轻佻的态度,不怀好意地跟踪那个姑娘,坐汽车到俱乐部等, 说明他属于内心空虚、无所事事的富裕阶层。 B穿灰色衣服的姑娘听到那个年轻人说在饭馆干活,神色略有变化,知道年轻人说了 谎话,却不戳穿,可以看出她宽容而有教养。 C天黑了,为了姑娘安全,年轻人提出护送,却被姑娘坚决拒绝,主要是因为她厌倦 单调不自由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愿望被尊重。 D两个人在谈话中都极力掩盖自己的身份,又巧合

31、地指向了对方的身份,结局是各自 回归真实的社会角色,这使小说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 E.小说构思巧妙,对两个人的身份一直秘而不宣,在情节发展中也未曾透露一点情况, 结尾却峰回路转,使读者在惊愕之余,不禁拍案叫绝。 【小题 2】小说中穿灰色衣服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小说中两次写到姑娘读书,作者这样安排有哪些 作用?( 6分) 【小题 4】小说中的 “汽车 ”在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的作用,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案: 【小题 1】 答 D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E给 1分,答 B、 C不给分。 【小题

32、 2】 爱慕虚荣,向往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 掩饰真实身份,自欺欺人; 正派(安详、恬静)、细心但不切实际。 (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首尾照应,开头姑娘读书,结尾年轻人捡书。 推动情节发展,开头用书巧妙引出两人的交谈。 有讽刺意味。结尾点出书名是新天方夜谭,耐人寻味。 (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突出、深刻。 以小见大,汽车是作者用来描写社会虚伪、爱慕虚荣现象的载体,借此批判社会的不良风气; 讽刺人们对钱财与荣耀的追逐,反映贫富差距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扭曲; 穷人向往有钱人的生活,富人假装穷人,令人啼笑皆非,体现作者对这一社会反常现象的思考。 观点二:

33、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通过姑娘强调自己是汽车主人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 以汽车为载体,揭示人物的真实身份,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 结尾点明谁是汽车的真正主人,充分体现小 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合理、完整。 “汽车等待的时候 ”发生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 以年轻人坐车去俱乐部为结尾,情节完整,富有戏剧性。 试题分析: 【小题 1】答 D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E给 1分,答 B、 C不给分。( B 说谎的是姑娘而不是小伙子。 C年轻人提出护送,却被姑娘坚决拒绝,主要是因为她说了谎话,怕被拆穿。) 【小题 2】该题型的答题思路可以按总分(分总)来

34、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 括。 【小题 3】首先要在文章中找出两处读书的地方,第一次是开头姑娘读书,第二次是结尾小伙子捡书。这两处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很紧凑,另外书名也耐人寻味。 【小题 4】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点评:五选二的题最容易出错,所以应该仔细阅读选项中的内容。只要将选项中的内容和文章中相对应的句子一一对应,就可以发现有些是与文章不相符的。另外,在第二小题

35、时要注意这个 “特点(特征) ”可能涵盖的内容,如肖像特 征、性格特征、气质特征、品质特征、精神特征、思想特征等。因此,要注意审题,看题干要求的指向性是什么,切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组织答案:时,要先概括后分析,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答题格式是先概括出所有特征,然后再逐一分析,即:某某具有个性特征 A、 B、 C 。 分析个性特征 A; 分析个性特征 B; 分析个性特征 C 。第二种答题格式是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出一个特点,即: 个性特征 A+分析; 个性特征 B+分析; 个性特征 C+分析 。 文言文阅读 李贤,字原德,邓人。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 正本十策,帝善之

36、,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寻又陈车战火器之利,帝颇采纳。因陈边备废弛状,于谦请下其章厉诸将。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英宗复位,进尚书。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徐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 “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遂命增银。帝忧军官支俸多,岁入不给。贤请汰老弱于外,则费省而人不觉,帝深纳焉。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七年二月,空中有声,帝欲禳 之。贤言君不恤民,天下怨叛,厥有鼓妖。 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帝难之。 贤执争数四

37、,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 ”曹钦之反也,击贤东朝房,逼草奏释己罪。赖王翱救,乃免。贤密疏请擒贼党。得疏,帝大喜。裹伤入见,慰劳之。贤因言,贼既诛,急宜诏天下停不急务,而求直言以通闭塞。帝从之。门达方用事,锦衣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帝不豫,卧文华殿。会有间东宫于帝者,帝颇惑之,密告贤。贤顿首伏 地曰: “此大事,愿陛下三思。 ”帝曰: “然则必传位太子乎 ”贤又顿首曰: “宗社幸甚。 ”帝起,立召太子至,谗竟不行。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是年春,日黯无光,贤言:“天时

38、未和,由阴气太盛。自宣德至天顺间,选宫人太多,浣衣局没官妇女愁怨尤甚,宜放还其家。 ”帝从之,中外欣悦。五月大雨雹,大风飘瓦,拔郊坛树。贤言: “天威可畏, 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 ”成化二年冬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明史 列传第六十四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采古二 十二君行事可 法 者法:仿效。 B虑中饱而不 贷 贷:给予。 C贤乘间复 具 陈达罪具:提供。 D达 衔 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衔:怀恨。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贤忠诚耿直的一组是 (3分 ) ( ) 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 坐视民死,是

39、因噎废食也 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 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 天时未和,由阴气太盛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李贤忠诚能干,很受皇帝信任。景泰年间上书言事,颇被采纳;英宗复位以后,也很听从他的意见;宪宗即位后,他照样得到了重用。 B李贤善于进谏,他常借天象劝谏皇帝改正错误。天空发声而皇帝想禳灾时,日黯无光时,五月大雹大风时,他都借机指出皇帝的错误。 C李贤富有同情心。山东发生饥荒时,他反对徐有贞的说法,坚决请求放赈;他同情宫女疾苦,请求皇帝放回浣衣局中那些没官妇女。 D李贤曾两次遭遇危险。曹钦谋反时,李

40、贤被逼迫起草了赦免曹钦的奏章;门达因李贤进谏而借袁彬的案件陷害他,贤几乎不免于难。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帝难之。 (2)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1) 趁机 请求施行宽容和 怜惜 百姓的政策,又请求 停止 江南织造的事务,清理锦衣卫的 案件 ,皇帝 对此感到为难 。(共 5分) ( 2)陛下应当 感到恐惧 而加以 反省 ,不要 亲近 左右侍从和受宠幸的人,要尊重信任老成的人,共同 谋划 国家大计(国事)

41、 。(共 5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C(具:详细,完备。) 【小 题 2】 C( 是对李贤才干的评价。 是皇帝的作为及这样做的结果。) 【小题 3】 D( “起草了奏章 ”与原文意思不符,文中只是逼迫李贤起草,并无结果。) 【小题 4】(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 “因、恤、狱、难 ”各 1 分,句意 1 分。( 2)这个句子中 “省、狎、图、国是 ”各 1分,句意 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第 2 个小题,首先要理解 “忠诚耿直 ”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

42、有的是李贤的行为,却不能体现 “忠诚耿直 ”。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附参考译文: 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宣德八年考中进士。景泰二年二月呈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不久又陈述车战和火器的好处,皇帝很是采纳。就又陈述边疆防务松弛废弃的现状,于谦请求把这 奏章下发到各位将领,借以勉励他们。转到吏部任

43、职,采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呈给皇帝。英宗重新即位后,晋升他担任尚书。李贤气度不凡,端庄凝重。上奏与回答皇帝问话都合乎实际,皇帝深深器重他。山东发生饥荒,拿出国库钱财赈济贫穷,皇帝召见徐有贞和李贤商议这件事,有贞认为颁发救济款会发生很多中饱私囊的事。李贤说: “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就不赈施抚恤,坐看百姓死亡,这是因噎废食啊。 ”于是皇帝命令增加救灾银两。皇帝忧虑军官支取的俸禄太多,每年的收入不够支出,李贤请求把那些老弱军官从军队中淘汰出去,那 么,费用节省了,人们却不会感觉到什么。皇帝深为采纳。当时每年都有边防警报,天下发生水涝灾害,江南江北尤其严重。李贤对外筹画边疆防务

44、,对内请求宽待百姓,停止一切征收活动。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七年二月,天空中发出声音,皇上想要借祈祷消除灾殃,李贤说,人君不怜惜百姓,天下人怨恨,反叛,这才有了发出怪声的不祥之兆。李贤趁机请求施行宽容和怜惜百姓的政治,又请求停止江南织造的事务,清理锦衣卫的案件,皇帝感到为难。李贤再三再四地与皇帝争执,同朝官员都害怕了。李贤退朝后说: “大臣应该知无不言,难道可以 卷起舌头不说话,尸位素餐吗? ”曹钦谋反的时候,在东朝房殴打李贤,逼他草拟诏书赦免自己的罪过。依靠了王翱的营救,才免于祸患。李贤秘密写奏章请求擒拿贼党。得到奏章,皇帝非常高兴。李贤裹了伤口进见皇帝,皇帝安慰他。李贤

45、趁机说道:贼人被诛杀以后,应该紧急下诏天下,停止一切不急的事情,求取直言来打通闭塞的言路。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门达正掌握着朝政大权,锦衣官校恣意妄为,横行霸道,为祸甚大。李贤多次请求予以制止,皇帝召来门达进行告诫。门达依仗着皇上的恩宠更加骄横,李贤乘着某个时机详细地陈述了门达的罪过,皇帝又一次召见门 达告诫,门达对李贤恨之入骨,借袁彬的案子陷害李贤,李贤几乎不免于祸。皇帝身体不舒服,卧病于文华殿。恰逢有人在皇帝门面说东宫太子的坏话,皇帝感到很疑惑,秘密告诉李贤。李贤伏在地上叩头说: “这是大事,希望陛下您三思。 ”皇帝说: “既然这样,一定要传位给太子吗? ”李贤又叩头说: “这样做,宗庙社稷

46、幸甚。 ”皇帝起来,立刻召太子到来。谗言最终未能被采纳。宪宗即位,提升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这一年春天,太阳黯淡无光,李贤说: “自然运行的时序不和谐,是由于阴气太盛。从宣德年间到天顺年间,选进的宫人太多,浣衣局中被没为官奴 的妇女的忧愁怨怒尤其严重,应该放她们回家。 ”皇帝听从了。天下人都非常高兴。五月,下了大雹子,大风把瓦都刮飞了,把郊坛的树都拔了起来。李贤说: “上天的威怒是值得害怕的,陛下应当感到恐惧而加以反省,不要亲近左右那些被你宠幸的人,要尊崇信任老成的人,共同谋划国家大事。 ”成化二年冬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诗歌鉴赏 武威 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岑参 片雨过城头,

47、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 武威:即凉州(边塞)。诗人所在地。 晋昌:即瓜州 。 【小题 1】 “边柳挂乡愁 ”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生动传神?请赏析。( 5分) 【小题 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答案: 【小题 1】挂。( 1分) “挂 ”字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突出乡愁的沉重;( 2分)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更显离愁。( 2分) 【小题 2】 年华已逝、功业未成的伤感。 好友归来的惊喜。(每点 3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颔联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尤其巧妙,融情于景,景中有情,情景水相互融。一个 “飘 ”字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而 “挂 ”则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形象,把乡愁与杨柳联系在一起,诗人很巧妙杨柳意象中留别的内涵。 “柳 ”和 “留 ”同音,因而在古诗词中柳就有留恋之意。 “边柳挂乡愁 ”把游子的那种浓浓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了,好像这乡愁变成了实体物质,挂满了边塞的杨柳树。这沉甸甸的乡愁,这思乡的痛苦,就很生动地表达出来了,就如李煜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 样,把无形的情感 愁绪,形象化具体化,是诗人的匠心所在。 【小题 2】颈联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直抒胸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