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建瓯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31615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建瓯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福建建瓯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福建建瓯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福建建瓯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福建建瓯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建瓯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词语中 ,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怂 恿 ( yng)畏 葸 (x)搠 倒( s)云销雨 霁 ( j) B 肖 像( xio)付 梓 ( z) 锱 铢必较 (z)钟鼓 馔 ( zhun)玉 C 岑 寂( cn) 媲 ( b)美 氽 泳( tn)模 棱 两可( lng) D 赍 发 (j )迤 逦 (y)不落言 筌 ( qun)博闻强 识 ( zh)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搠,应读 shu; B项:肖,应读 xio; C项:媲,应读 p。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2、,能力层次为 A 级。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对形声字和多音多义字的考查。形声字最易误读,一是因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的读音韵母相同,但与声母不同而误读。二是因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的读音声母相同,但与韵母不同而误读。三是因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的读音声母、韵母全都不同而误读。四是形声字的读音与声旁的读音声母韵母都相同,但其声调发生改变。对多音字可据语体色彩、词性、语义等方面,因义定音。 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迤逦甘拜下风 蜂涌而至推陈出新 B讥诮根深蒂固察言观色穷兵黩武 C嗤笑哎声叹气弃甲曳兵天衣无缝 D泠然萍水相逢揠苗助长讫今为止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涌 -拥 ; C

3、项:哎 唉 ; D项:讫 - 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规范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形随义定,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在这里,我想提供两个据义别形的技巧: 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或者说是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从而为我们辨析别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 以下加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求救 于 术 B以

4、五百岁 为 春不足 为 外人道也 C伏惟圣朝 以 孝治天下臣 以 奉养无主 D臣 之 进退悟已往 之 不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前者介词,比;后者介词,向。 B前者动词,当做;后者介词,向。 C前者介词,用;后者介词,因为。 D都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文言虚词的用法意义的判断,主要靠的是简单的语法分析(包括词语结构)和句意理解。简单的语法分析,主要是看某个虚词处在什么位置上。例如“之 ”处在宾语的位置上(渔人得之)一定作代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吾欲 之南海)一定是动词 “去 ”,处在表时间的

5、词后面(怅恨久之)一定是语助词;又如 “而 ”处在两个动词(包括动词性短语)或两个形容词之间,一定表并列;处在意思前后相反的短语或句子间,一定表转折;等等。搞清楚了某个虚词所处的位置,其用法和意义就容易把握了。当然,我们还需依据句子的意思,才能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眄庭柯以 怡 颜臣具以表 闻 B 襟 三江而带五湖 屈 贾谊于长沙 C则刘病 日 笃而后乃今将图 南 D雄州 雾 列宾主尽东南之 美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都是使动用法; B前者意动用法,后者使动用法; C前者名词作状语,后者名词作动词; D前者名词作状语,后者形容词作名词。 考点: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几个实词,是它们用法的比较。对于实词的用法的辨析,主要是它们的词性,与文言虚词用法不同的是,实词的用法主要指的是词类活用。实词的这种用法的判断,还是要看具体的语境,所以首先打弄懂句子本身的意义,然后从语法的角度,即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在主语的位置上,还是在谓语宾语的位置上,抑或是状语的位置上。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 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 C奚以知其然也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 ACD都是宾语前置, B判断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

7、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在大型考试中,文言句句式不是直接考查的。但是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殊顺序、固定译法,那么就不能准确翻译这个句子。本题作为基础的考查,其用意也在于此,它也告诉考生平时应注意积累。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田丰在狱中。一日,狱吏来见丰曰: “与别驾贺喜! ”丰曰: “何喜可贺? ”狱吏曰: “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 ”丰笑曰: “吾今死矣! ”“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

8、吾不望生矣。 ”狱吏未信。忽使者赍剑至,传袁绍命,欲取田丰之首,狱吏方惊。丰乃自刎于狱中。 B关羽约三事而降后,曹操见关羽所穿绿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但关羽把新袍穿于衣底,上面仍穿旧袍罩之;曹操笑云长节俭,云长说因为旧袍是刘备所赐,不敢因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曹操闻言不由的感叹 “真义士也 ”,但心里着实不悦。 C长坂桥上,面对曹操大军,张飞怒目横矛,三声大喝,使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众军也仓皇逃窜。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令拆断桥梁,让曹操的军队无法前进,真可谓粗心中见谋略。 D官渡之战前夕,许攸为袁绍所逼而投奔曹操。曹知许来投,跣足出迎,还先拜于地。攸说明来由,

9、 并问曹军军粮多少。操先答可支一年后改口半年,攸拂袖出帐,操为挽留攸曰 “三月耳 ”,攸笑操果为奸雄。操就附耳说只有此月粮。攸大声道 “粮已尽矣 ”,操愕然。而后,攸出谋取乌巢,使曹军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E.周瑜仰天长叹: “既生瑜,何生亮 !”连叫数声之后死去,年仅三十六岁。瑜临死前上书吴侯荐鲁肃以代己。孔明至柴桑吊丧周瑜,回程中遇到庞统,庞统对诸葛亮表示佩服。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孙权见庞统貌不出众,不用庞统,鲁肃荐庞统于曹操,但庞统不肯。 答案: CE 试题分析: C便令拆断桥梁,示怯于曹方,致使再 度追击,因此刘备说他: “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E.“庞统对诸

10、葛亮表示佩服 ”错,庞统说诸葛亮名欺东吴无人;庞统欲投曹操,鲁肃荐庞统投刘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这类题的考查重在平时阅读积累。平时阅读积累有了,再能了解命题者对本题命制一些选项的设置,特别注意故事情节的人、经过和结果。只要答题时细心一些,一般问题不大。 现代文阅读 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 天 歌 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 300;混得不好的 ,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 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说:九度

11、能来吗? 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 (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 );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还有,他给报社提供的新闻线索被采纳了,人 家给了 50块钱。 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阶级兄弟一场。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样了,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

12、 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 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 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 “噌 ”地蹿了九度。其实,九度说的是 39度,不过冻得嘴一哆嗦, “30”就吞了下去。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 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

13、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 九度打着哈哈,跑前跑后张罗着。席间,大家喝酒聊天,牢骚怨气差点就把酒店的天花板顶起来:什么股 票太没谱了,说套牢就套牢,十几万转眼就打了水漂儿;什么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钢琴说白买就白买,那玩意儿放家里死占地方,又不能当写字台使;什么现在的官场简直就没法混,大领导之间都别扭着,听谁的话站谁的队,有学问着呢!九度笑着给大家布菜、倒酒,一哥们儿喝得有点大,硬着舌头说:九度,你说你点背的,啥啥没赶上,要不咋也弄个副局干干。 我们都拦着那哥们儿不让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果同学聚会整成富人对穷

14、人的颐指气使就没劲了。没想到九度却端起酒杯,对大家说: “我九度这些年是遇到些事,但是,还好,都扛过来了。我正有个好消息要告 诉大家呢,今年我闺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学费全免。 ”我的天!我暗叫一声,给儿子找了 4个补习老师,结果连市重点的门都没摸着。九度说: “我也重新上岗了,电视台聘我当特约记者,咱也混进新闻界了。还有,我爱人从得癌症到今天已经 8年了,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 九度一口干掉了杯里的酒,不知为什么,刚才那些牢骚满腹或者臭显摆的哥们儿都有点蔫,咋好像自己的日子过得没九度带劲呢? 聚会结束时,班长拿出了账单。账单上,九度的名字下面没有写交钱的金额

15、,而是写着一行字:物品搬放、保管,接送 班 长说:九度不肯白白占大家的便宜,他没交钱,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 还有,他的那身西装是他从前在机关时做的,他的妻子最近很不好 看着依旧忙忙碌碌送同学的九度,我说:换了我们,谁可以做到像九度那样贫穷却不潦倒,活得生气勃勃的呢? 是的,我们眼里要面子的九度,其实要的是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生活里的温暖,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在这一点上,九度表现得相当有风度。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小题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 A毕业后的九度生活境遇不佳 ,却在校友录上只报喜不报忧,并且拒绝大家的帮助

16、,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 B一句 “把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 ”被同学们演绎出了各种版本,这虽然是在开九度的玩笑,但玩笑中却包含着大家对九度 “瘦死不倒架 ”的敬佩。 C小说运用倒叙的叙述方式,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主人公九度的形象。 D小说第二段班长的担心,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E小说通过塑造九度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活境遇,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这一主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小题 2】小说的主人公九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陈述。( 4分) 答: 【小题 3】结尾两段,有人说

17、是画蛇添足,有人说其必不可少,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九度是一个贫困却不潦倒,屡遭不幸却能以一种热情、坚强、乐观的心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方式,去面对人生的生活强者的形象。 坚强、乐观:他人生多舛,上大学时,生活贫困,工作后受牵连下岗,后来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做生意失败,又被人欺骗,但他丝毫没有消沉之气,而是坚强面对,勇于承担,并且总是能看到生活中的温暖,热情地对待生活。 自尊自立:拒绝接受贫困贷款,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拒绝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在聚会上拿不出钱却不肯白占大家的便宜,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都表现了他的

18、自尊自立。( 4分:能归纳出两点并结 合文本分析即可) 【小题 3】参考示例: 认为必不可少。主题角度:小说结尾画龙点睛,使读者对作品主题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情节安排角度:与前文九度的表现和题目相照应。人物形象塑造角度: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完整。 认为画蛇添足。表达效果角度:如果没有这个结尾,小说会给人更大的思考空间。主题角度:限制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4分:观点鲜明,理由条理清晰,能自圆其说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 A “都是因为他死要面子,这为他后来的转变作了铺垫 ”错,死要面子是有的人的看法,而非九度的实际特征,而九度的生活态度始终未 变,所以涉及不到 “转变 ”这一说法。 C

19、.不是倒叙,是插叙。 【小题 2】本小题是概括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离不开小说中对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等描写,应先在文中找到这些描写,并据此来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他拒绝接受贫困贷款,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拒绝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在聚会上拿不出钱却不肯白占大家的便宜,一定要以别的方式补偿回来都表现了他的自尊自立。 【小题 3】对于小说结尾的安排一般都是开放性的题目。其考虑的角度与方向,无非是小说的人物、情节安排以及小说主题的表达这些内容。只有围 绕这些方面,把这些内容表达清楚了就可以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欣赏作品形象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D

20、级。 点评:小说要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去刻画人物形象。读者再通过小说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的性格特点,把理清其背景,知道其前因后果,揣摩其这样做的用意。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把其放在小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一般说来,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为:*是一个 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 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另一种是 “简要分析 ”或 “具体说明 ”,答题的模式: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 +阐述(在原文中找)。答人物形象作用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角度:自身的性格特点;对其他人物的烘托作用;

21、结构方面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 、姨弟杜恽,并乡里有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 “汝自谓何如 、恽 ”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 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 、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 ,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 “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 ”睿曰: “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 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 ”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

22、,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 ”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 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 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 ,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 ,天下咸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注】 栅:营寨。 假

23、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 释氏:佛教。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 本轻来,未有战备向: 刚才,刚刚 B拜表 致仕 ,优诏不许致仕:退休,离休 C 恂恂 未尝忤视恂恂:紧张担心的样子 D暇日犹 课 诸儿以学课:检查、督促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韦睿年少就有大志,与王 、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因为过早地表现出学识才华以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卓越才能,为梁武帝所敬重。 B韦睿廉明公正,他把攻城以后皇帝给他的赏赐和所

24、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了部属及亲朋故旧,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晚年信奉佛教,与他人一起与风俗同步。 C韦睿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观察能力,看出敌人 “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 ”,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一举击败他们,并趁势攻下城池。 D韦睿性慈爱,奉养继母,抚养侄儿胜过自己的儿子,在朝廷为人恭谨和顺,从不与人争吵,也不与其他官员争位,因此,梁武帝赏赐给他一支乐队。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而干国家,成功业 ,皆莫汝逮也。( 3分) 翻译: ( 2)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 3分) 翻译: 答案: 【小题 1】

25、C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1)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采分点:干,参与;逮,达到,及; “汝逮 ”是宾语前置。) ( 2)(这些人)无故走出城外,他们一定是城中的骁勇的将士,如果能挫败他们,这城池就自然可以攻下。(采分点:出入,走出;判断句式;自拔,自然可以攻下。) 试题分析: 【小题 1】恂恂:恭敬谨慎的样子。此句讲韦睿的为人,韦睿在朝廷中,为人温顺恭谨,从不与人对视,梁武帝非常敬重他。 【小题 2】 D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 A项乃,副词,才;副词,竟然。B项因,副词,趁此,趁机;依据。 C项以,介词,拿,用;动词,以为,

26、认为。 【小题 3】 A项中有盛名的是王 、杜恽,另外,也没有 “过早 ”表现出学识和才能而深受梁武帝器重。 B项韦睿赏赐给亲朋故旧的财物不是皇帝在攻城以后的赏赐,也没有赏赐部属的意思,晚年也没有信奉佛教。 D项在朝廷上不与人争吵和争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梁武帝赏赐给他乐队的原因。 【小题 4】这两个句子的翻译不简单,除了依据上下文弄清这两个 句子的大意外,还要注意这两个句子的句式和里面的关键词。( 1)句: “皆莫汝逮也 ”是宾语前置句,即 “皆莫逮汝也 ”,都赶不上你啊;( 2)句 “必其骁勇者也 ”为判断句,他们一定是城中的骁勇的将士。干,参与;逮,达到,及;出入,走出;自拔,自然可以攻下

27、。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及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次为 B、 C级。 点评:文言文阅读所选择的文段一般都是传记文章,文中的主角又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等,作者往往通过记叙人物言行去刻画人物性格,讲究表现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因此要在典型环境中 通过洞察人物言行背后的 “隐情 ”去分析人物性格。有时命题人在选择错例时,利用考生缺乏语境意识的通病,故意选择貌似正确实质脱离语境的是是而非的句子,进行干扰。因此,作为考生必须学会体情察意,就文意定句意,在读懂弄通全篇的基础上,去掌握人物言行的真正意图。人物传记大多通过记叙事件去赞美或反映人物品格,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28、一是从不同的事件去写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几个侧面。试题经常会就某一事件去发问,或者就事件的某一阶段去设题。如果在做题时从不同事件或不同阶段去切分层次,有利于迅速找准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某一事件或 某一阶段的错例排除掉,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解题。 附参考译文: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侍奉继母因为孝顺而闻名。当时韦睿的妻兄王 、姨弟杜恽,在乡里都有很大的名声。他的伯父韦祖征对韦睿说: “与 、恽相比,你认为自己怎么样 ”韦睿谦逊不敢回答。祖征说: “你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当超过他们,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 ” 立太子后,韦睿担任太子右卫率,并出

29、任辅国将军。天监四年,梁军北伐,梁武帝下诏让韦睿统领各路军马。韦睿派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打北魏的小岘城,未 能攻下。韦睿在围城的营寨巡视时,发现魏城中忽然有数百人走了出来,在城外列阵。韦睿想攻打他们,各位将领都说: “我们刚刚都是轻装而来,没有作战的准备,等我们回去穿上盔甲后 ,才能够向他们进攻。 ”韦睿说: “不能这样。北魏城中共两千多人,关闭城门坚守,完全能够自保。现在这些人无故走出城外,他们一定是城中的骁勇的将士,如果能挫败他们,这城池就自然可以攻下。 ”众将仍然犹豫不决,韦睿指着自己的符节说: “朝廷授给我这符节,不是用它来作装饰的,我的军法,是不可违抗的。 ”于是向魏军发起进

30、攻。将士们都拼死作战,魏军果然败阵而逃, 韦睿趁势急攻,到第二天晚上把小岘城攻了下来。 韦睿对老朋友,毫不吝惜,年龄在七十以上的士大夫,韦睿大多让他们担任假板县令,因此乡里人都很感念他。天监十五年,韦睿上表请求辞官,梁武帝颁发嘉奖诏书不答应他的请求。天监十七年,征召他为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韦睿在朝廷中,为人温顺恭谨,从不与人对视,梁武帝非常敬重他。韦睿本性慈爱,抚养成了孤儿的侄子,待他胜过自己的儿子。他将历来任官所得的俸禄和赏物,都分给了亲戚朋友,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后来被任命为护军,在家里闲暇无事,他仰慕 万石、陆贾的为人,于是把他们的画像挂在墙上独

31、自欣赏。当时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有空的时候还督促儿子们读书学习。他的第三子韦棱,尤其通晓五经史籍,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博识广闻。每当韦睿坐着的时候,韦棱就要他解说经书,韦睿对疑难要义的阐释,韦棱往往比不上。梁武帝当时正一心礼佛,全国也都迅速跟从,形成风气。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他的行为大致和往常一样。 诗歌鉴赏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1)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分)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蕴涵的情感。( 3分) 答案: (1)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32、。( 1 分) “万里梦 ”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家乡之遥远,此为虚写; “五更愁 ”点时间,整夜为愁思所缠绕,极言客居他乡时乡愁之深,此为实写。( 1分)这样,将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之情表达得生动形象感人。( 1分)(如答直抒胸臆也可) (2)尾联写道: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 作者以问句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与亲人朋友相聚不能的无奈和惆 怅之绪。 (言之成理即可 ) 试题分析: 颔联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然而却时间与空间交感,对仗工整而自然。 “万里梦 ”,点空间,魂飞万里,极言乡关京国之遥远,此为虚写: “五更愁 ”,点时间,竟夕萦愁,极

33、言客居他乡时忆念之殷深,此为实写。 从整首来看,诗人抒写了客居他乡时乡愁诗人对故乡的满腔思念之情。诗的尾联,用反问句,表达出了这种情感。我的朋友都在长安和洛阳,什么时候能和他们一起畅游 这一问句还写出了诗人与亲从朋友相聚不能的无奈和惆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 级。 点评:鉴 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等。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想感情来考查的。答题模式: 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 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

34、意。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了解诗歌的 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 2、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 4、把握作品的趣味情调。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5分) “90 后 ”学生王 :曾与一名爱好音乐的朋友在网上聊得十分愉快,但后来见面,却不知道说什么。 青年刘 :不久前,一位网友约自己见面谈如何才能进入银行工作。见面后,两人对话不超过 5分钟,网友忙着发微博,

35、自己干脆也掏出手机发短信。 ( 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青年人的交流沟通存在什么现象?( 1分) 答: ( 2)对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100 字左右)( 4分) 答: 答案:( 1) (1分)存在 “网聊热,面谈冷 ”的现象。(意思答对即可) ( 2) (4分)答案:示例:我认为青年人交流沟通过于依赖网络,不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交往,对融入社会是不利的。网络虽然方便、即时,但交流沟通时双方的形象、情感、思想等只表现在平面上,双方未能得到充分的了解与认识。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信息是立体的,更充分更生动,更真实更可感,有利于双方近距离地认识真实的对方,增进相互的

36、理解。(如有其他看法,源于材料,言之成理亦可。) 试题分析:材料中给出了两个例子。第一例子:网聊热 ,当面聊却不知说什么;第二个例子,当面聊时时间很短。两个例子有个共性,就是青年人网聊热,面谈冷。至于自己的看法,要立足于这种现象,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比如我认为青年人交流沟通过于依赖网络,不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交往,对融入社会是不利的,然后说明一下理由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题目给了两个材料,要求根据这两个材料概括现象,这就要找到两个事物的共性的东西,这共性的就是答案:。要把握两个材料的共性的内容,就要分别对这两则材料进行概括压缩。概括压缩时,应

37、抓住材料中的关 键处,这关键处,在材料中往往是关键的语句,或关键的事件。需具体分析和把握。 名著导读 简答题。( 100字左右)( 5分) (关公)书略曰: “ 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 ” 关羽 “异日 ”如何报答曹操的 “余恩 ”?请简要叙述其相关情节。 答案:赤壁之战时,关羽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带兵守住华容道。( 1分)后来,曹操果然败走华容道,( 1分)曹操亲自上前向关羽求情。( 1分)关羽念及旧日恩惠,几番犹豫之后,把马头勒回,让众军 “四散摆开 ”。( 1分)不顾军令放走曹操,报答余恩 。(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叙述关羽如何

38、报答曹操的相关情节。首先要明确这一情节的的背景,即时间、地点、人物。赤壁之战,关羽带兵守住华容道,曹操败走华容道。其次要写明情节的具体过程,最后要交待结果:不顾军令,放走曹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叙述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的考查,要注意先认真审读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问域快速筛选准与之相关的情节或细节,进行概括叙述。叙述某一指定的故事情节或场面时,应力避张冠李戴、颠三倒四。在文字表达过程中应注意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 代清楚,尤其要注意考虑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是否交代明确。尽量不作具体的展开性描写,不加以分析或议论,而要紧

39、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扼要叙述。此外还要注意仔细斟酌词句,力求语言准确、简明、连贯,做到书写工整,标点规范。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每小题 3分,共 6分) 孟子曰: “规矩,方员之至 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 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 ;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 ,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此之谓也。 ”(孟子 离娄上) 【注】 至:极。 幽、厉:谥号名。譬如周幽王、周厉王。 (1)下列对以上文段内容的理

40、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治国如果实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 B得到 “幽 ”“厉 ”之类的谥号,就 “百世不能改 ”,因此君主应施仁政。 C人们行事是否做到 “敬 ”“爱 ”,孟子认为应以 “君 ”“臣 ”为标准。 D曲尺和圆规是方和圆的最高标准,孟子由此引出 “圣人 ”是 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观点。 (2)孟子说: “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公孙丑上 )请结合文段中 “圣人,人伦之至也 ”这句话,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C (2)圣人大智大德,是人类中最理想的人格,代表着孟子对人格的最高追求,但圣人与一般人之间并不是具有不可逾越

41、的距离 (或 “圣人其实是从一般人中升华出来的 ”),平凡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是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的。 试题分析: “孟子认为应以 君 臣 为标准 ”错,孟子认为应以尧舜为标准。 “圣人,人伦之至也 ”,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 的人。圣人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在儒生的眼里是至高无上的, “圣人 ”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材料的内涵。它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因而诵读语段,扫除文字障碍,弄懂文本意思,是做题的关键。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

42、空缺部分。 【小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小题 2】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4】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小题 5】 ,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湘夫人) 【小题 6】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 7】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 8】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小题 9】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小题 10】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小题 11】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43、【小题 1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 归鹿门歌) 【小题 13】 ,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小题 14】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 15】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小题 16】 ,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答案: 【小题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小题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 3】桂殿兰宫 即风峦之体势 【小题 4】洞庭波兮木叶下 【小题 5】时不可兮骤得 【小题 6】迷花倚石忽已瞑 【小题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小题 8】三顾频频天下计 【小题 9】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 10】乾坤日月浮 【小题 11】皓腕凝

44、霜雪 【小题 12】岩扉松径长寂寥 【小题 13】五更鼓角声悲壮 【小题 14】芙蓉泣露香兰笑 【小题 1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题 16】叶上初阳干宿雨 一一风荷举 试题分析:本题的默写量比较大,但所默写的都是古诗词中的名句(第一小题除外),无疑较好背诵。默写时需耐心,而且还是要注意一些字词, “茕茕孑立 ”“瞑 ”“事 ”“频频 ”等一些词易写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注意领会含义,圈点强记,边背边写;要突破生僻难 写字,默写时不连笔,规范书写;要注重同音异义词,注重同义异形词;要关注通假字等。特别是读音相

45、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平时背诵和默写时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无论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一位路过的农夫见了,笑着从地上扯了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牛跟着农夫乖乖地走进了牛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写成一篇不少 于 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主,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关于材料的分析。材料中有三个角度:一是哲学家,拉打都无法把

46、牛走进牛栏;二是农夫,用一把青草让牛走进了牛栏;三是牛。思维角度对于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下面列出的只是通常的几个思考角度 ,仅供同学们在写作时参考 :(1)正确看待自己。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也有自己的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 ,在如何对待牛的问题上 ,一个哲学家就不如一个农夫。 (2)蛮干与巧干。做事得法 ,事半功 倍 ;做事不得法 ,事倍功半。这位农夫抓住了牛的心理需求 ,他便成功地把牛牵进栏中了。试想 ,如果农夫放在牛嘴前臭的臭 (xi)是泛指一般气味。的不是青草 ,而是其生存根本用不着的东西 ,比如 ,就算是高档金银首饰 ,牛也会乖乖进栏吗 当然不会

47、 ,因为 ,它不符合牛的生理、心理需求。 (3)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要别人做一件事 ,强逼是不行的,那怕你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奏效。其实我们要做的,仅是举手之劳,拿出一点生活的“青草 ”,给别人一点甜头和希望。( 4)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要做成一件事情,不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站在别人 的立场上,多为别人想想,这样才会使事情办得更顺利,人生的路才会走得更顺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棋失一着,全盘皆输 ”就是这个道理。 整体性原则。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

48、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 多角度原则。很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 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 明限制原则。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要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 倾向性原则。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