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 ) A吴荪甫和杜竹斋是 “至亲 ”关系,但吴并未把杜看作可信赖的 “知己 ”,只是表面假装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而杜则多疑贪利,狡猾心毒,在吴碰到困难时,不惜落井下石。 B冯云卿使用 “美人计 ”,打听赵伯韬内部消息。他的女儿为了应付父亲的追问,随便说了一个 “多头 ”,而赵伯韬做的是 “空头 ”,结果冯云卿落得人财两空。(子夜) C吴荪甫在老家双桥镇建设 “双桥王国 ”的幻想,因农民暴动而破灭。吴荪甫随后与他人合作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继续做着实
2、业救国的美梦。(子夜) D报纸上登载了夏尔父亲因破产而自杀的消息,夏尔得知噩耗痛不欲生,葛朗台同情地说道: “这年轻人真有出息,把亲情看得比钱还重。 ”(欧也妮 葛朗台) E.欧也妮受到巨大打击后决定给一直追求她的德 蓬风庭长,但要求庭长必须让她一生自由,不向她提出婚姻给予他的任何权利。(欧也妮 葛朗台) 答案: AD 试题分析: A、 “但吴并未把杜看作可信赖的 “知己 ”,只是表面假装对其 推心置腹深信不疑 ”错误。吴荪甫把杜竹斋看做可信赖的 “知己 ”,对其推心置腹深信不疑。 D、 “这年轻人真有出息,把亲情看得比钱还重。 ”错误。应该是 “这年轻人真没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 ”。 考
3、点: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15分) 寂静钱 钟书 周 氯 br 12月 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 “这是在祭奠谁? ” 有人低声答语: “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 10周年。 ”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
4、遗嘱, “一切从简 ”,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 20 分钟。 “如此寂静。 ”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 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 “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 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文革 ”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
5、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 “大赦 ”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 “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 ”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 “没有书。 ” “文革 ”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 “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 “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 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 “钱先生做学问是 心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 “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 心不在焉 。 ” 清华大学一
6、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 “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 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 10年后的清华, 10年后的 12月 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 “这是谁? ”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 “寂静 ”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 “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 ”,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
7、10周年纪念都如此 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 格调 。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 “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 ”是的,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 选自 2008年 12月 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不能被 “赦 ”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 “没有书 ”。 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
8、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 “寂静 ”,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 “围城 ”将自己 “围 ”住。 D题目 “寂静钱钟书 ”,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 “静 ”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 “静 ”字,但也暗示了 “静 ”。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小题 2】文章倒数第二段划线词语 “格调 ”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4分) _ _ _ 【小题 3】文章的结尾说: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
9、 “寂静 ”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6分) _ _ _ _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2】钱钟书的 “格调 ”是 “静 ”。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地恪守 看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 “寂静 ”,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 要条件。 【小题 3】探究要点: 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 “寂静 ” 对人才的影响。 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 A项, “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 ”错,原文是 “有人将此误读为 “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
10、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 D 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 静 ”错, “寂静钱钟书 ”围绕的应 该是钱钟书而非各种人。 【小题 2】本题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能够表现 “格调 ”内涵的事例,并加以适当的分析。根据原文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 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 ”可以发现,这里 “格调 ”的内涵是 “寂静 ”,然后结合文本找出钱钟书一生中体现 “寂静 ”的地方,概括出来即可。 【小题 3】本题考 丝忌 奶骄磕芰 罂忌 芄淮硬煌 嵌群筒忝娣 蛭谋痉从车娜松 壑岛褪贝 瘛咎馐粲诳 判允蕴狻杂谡庵质蕴猓 挥型骋坏
11、拇鸢福海 梢愿 葑约憾晕谋镜睦斫夂妥约旱纳 罹 槔刺福 收呒 手钦呒 恰 br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1.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步主要是为了了解大意,包括说明对象和特征,说明的方法和顺序,各段之间的联系,这是形成正确完整答案:的前提。在阅读的时候给段落标上序号,并给重要的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尤其是各段中心句,在读的时候要有 “寻找 ”意识,基本做到心中有数,无非就是为了方便答题时提供更快捷更多的信息源。2.审清题干,发掘和把握试题中有效的提示性信息。找准解题的定向,即确认命题的角度,阅 读范围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语言要概
12、括精练。 3.定位阅读,强化对应意识。绝大部分的阅读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答案:基本上都能从选段中直接和间接找到依据甚至是原本答案:,尤其是那些在题目中就带有选文词句用双引号的方式告诉你的题目,更是要将这个词语或者句子代入到原文中去,往往在它的前后边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因此强化文本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提取题干的主要信息之后,对应到相应的语段,进行定位阅读,寻找答案:。根据要求准确地确定相关的语句,理解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截取关键性文字,筛选出有用的 信息,否则就会抑制阅读功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
13、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壁垒 ”,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 “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 “公民记者 ”。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 “秒互动 ”的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 1分钟就做出反
14、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 “抢 ”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
15、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2011年 1月 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微博,仅开通 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 16万多人,有 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 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 3月 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 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结点,微博在用 “微力量 ”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
16、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 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 “微博热 ”,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曰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 2011年第 4期) 【小题 1】下列有关微博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壁垒 ”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17、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 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小题 3】综观全文,
18、 “微力量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3分) _ _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博主主要给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两方面带来了改变。 微博具有强大的设置议题的能力,影响公共舆论。 微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等等。( 3分,每点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有误。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引领。 【小题 2】 A “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 ”错,为外加信息; “受众不再
19、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也错,有违事实。 B “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 ”错,不合文意。根据文意,应是微博的出现引起社会 形成新的舆论机制,而不是 “微博 ”本身。 D “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错,不能必然地推断。 【小题 3】注意把握关键语句: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 “抢 ”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结点,微博在用 “微力量 ”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
20、观点态度。 点评: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中主观题的答案: ,其关键性的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因此在解答时,首要的是要锁定好答题区间,找出与题干相关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对原句进行删减或重组,尤其是要删去冗繁的修饰性的词语,只需保留句子的主干,这样会使得语言准确、精练。我们称这种概括方法为摘要概括,它与摘抄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有些答案:是从原文中找不到的,是比较抽象的,我们要从原文相应的语言材料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用精练的语句表达出来,形成答案:。这种概括方法为抽象概括,答题时应将摘要概括与抽象概括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有效作答。 文言文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
21、面题目。 张自新传 明 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 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 “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 ,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 ”自新涕泣长跪,曰: “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 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 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 s
22、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 “而何人者? ”自新曰: “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 ,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 “宰天下竟何如? ”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 ,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 ,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
23、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释】 1屹屹:同 “”,勤奋不懈的样子。 2青紫:古代公卿绶带之色,这里借指高官昱爵。 3轻儇:轻佻,不庄重。 弟子员:县学的生员。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 了 者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 之为 戚 也戚:忧愁 C县吏 怪 其意气怪:责怪 D见其 面 斥人过面:当面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说明张自新 “性方简,无文饰 ”的一组是( 3 分)( ) 见之者莫不讪笑 以灯檠投之 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 试之文,立就。 正襟危坐,啸歌古人 宰天下
24、竟何如 A B C D 【小题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3分) _ ( 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 其兄他所。( 3分) _ (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
25、分) 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1)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 ( 2)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 (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 3)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补救。 试题分析: 【小题 1】以 为怪异。 A项的 “了 ”字,除结合语境外,还可由熟语 “了如指掌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来加以印证,将其解释为 “了解,明白 ”是正确的。B项的 “戚 ”字,据语境 “飘飘然若在世外 ”,可见自新是不以 “贫贱 ”为愁苦的,也可据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熟语得到印征,其解释是正确的。
26、D项在庄子中也有相同的意义与用法,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该项为正确的。C项的 “怪 ”字,可结合课文迁移法来理解, “时人怪之 ”的 “怪 ” 正与此同,正确的解释应为 “以 为怪异 ”。 【小题 2】本题可以用排除法。 是自新牢记父亲的教诲。 是说自新有才华。 【小题 3】 A、 B、 C三项均可以从文本中找到对应的位 ,如 A项,对应位置在第一段; B项对应位置在第三段,原文为 “吴中子弟多轻儇,冶 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 ”; C 项对应位置为最后一段。而 D项侧重从全文的角度 进行分析和理解。对比原文后可以发现, B项中的“无法与他们交流 ”
27、与原文中的 “与之语, 不答 ”在意思上不相 同,从文意上看,“不答 ”是 “不想回答、理睬 ”或 “不愿回答、理睬 ”, 而不是无法与他们交流。 【小题 4】( 1) “且 ” “宁 耶 ” “以 ” “忧 ”为得分点, “且 ”译为 “况且 ”,“宁 耶 ”译为 “怎么能 呢 ”或 “难道能 吗 ”, “以 ”译为 “因为 ”, “忧 ”在此处大使动用法, 译为 “使 袒忧 ”“让 担忧 ”。重点考察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两个考点。 ( 2) “诣 ”“代 ”“匿 ”及省略句式为得分点, “诣 ”译为 “前往 ”, “代 ”译为 “代替 ”,“匿 ”译为 “藏匿 ”或 “把 藏 ”。
28、同时,此句中有两处省略,承前省略, “自代 ”后应该要补出宾语 “兄受榜掠、 “而匿其兄他所 ”省略了介词 “于,补充完整应为 “而匿其兄于他所 ”。 ( 3) “悟 ”感悟,认识; “鉴 ”挽回; “追 ”补救为得分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筛选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点评: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一定要有完成文言文试题的自信心。转变观念,增强信心。一些同学对文言文阅读存在畏难心理,总是认为自己不能读懂文言文材料,不能做对文言文试题。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对近年来的文言文材料与试题进行一些研究、比较就会明白,文言文的阅读考查其实是有
29、一定规律可循的。因为文言文阅读考查说到底还是考查浅易的文言文,内容不会很陌生,语言上的难度一般不会超过高中课本里所选文言文的难度。只要我们注重日常的训练和积累,调整好临场发挥的状态,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虽然目前高考 不使用课本中的语言材料命题,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是课本知识点的直接或间接迁移,课本上的文言文是高考考查的文言知识的载体。 【参考译文】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古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茫然呆立而无所获,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很平常很熟识的一样。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丝毫的矫饰。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讥讽的,把他看作是
30、乡下人。同舍的书生晚间读书,疲倦而睡去,自新用灯架扔(以提醒他),油污满桌子,他严肃恳切地提出批评,仿佛老师一样。幼年丧父,家计不能支撑,母亲说: “我看见人家读书,期望做大官,万人中不过一个。况且我们家命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为什么读书呢? ”自新哭泣、长跪,说: “亡父用这来嘱咐我,将离人世时,没有听说别的话,我怎么敢忘却呢?况且我难道因为衣食的缘故而使母亲忧劳吗? ”他和他的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黧黑。晚间归来,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贫贱是一种悲戚了。 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拷打得体无完
31、肤。自新就到县衙代哥哥受刑,而把哥哥藏匿到别的地方去。县吏为其意气 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他就阻止了,问: “你是什么人? ”自新说: “我是里长,实际上是一介书生。 ”县吏拿文章来考他,自新马上完成,县吏感到快慰使得他免于受责罚。 自新看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穿着光鲜华丽的衣服,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玩笑,自新对这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谈论古今之事,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 “主宰天下终究怎么样呢? ”眼睛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想要殴打他。他被补授为秀才,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新确实拿不出礼金 ,屡次
32、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官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归子说: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人无容身之处。大庭广众之下,他讲一句话,不曾看人家的脸色。即便笑骂纷纷扬扬,他也很不放在心上。他是这样的自信。凭借自新的才华,如果让他有所举用,一定有自己的主见。他沉沦埋没到这种地步,天意可探问吗?我悲悼自新的死,为此叙述他的事迹。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6分 )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 1】作者是采用 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分) _ _
33、 【小题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 “系 ”和 “啼 ”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4分) _ _ _ 答案: 【小题 1】采用拟人手法,( 1分)赋予柳条藤 、黄莺 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1分) 【小题 2】用 “系 ”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1分)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1分)用 “啼 ”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 (1分)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作者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
34、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 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小题 2】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 “系 ”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不啻是天造地设。“啼 ”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 “啼 ”字,兼言情景两面,而且体物传神。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点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
35、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 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三、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 “托物言志 ”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 “请欣赏这句诗 ”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36、五、看意象。 名著导读 简答题,两题任选一题。 (5分 ) 【小题 1】子夜情节 他蓦地一声狞笑,跳起来抢到书桌边,一手拉开了抽屉,抓出一枝手枪来,就把枪口对准了自己胸口。他的脸色黑里透紫,他的眼珠就像要爆出来似的。 窗外是狂风怒吼,斜脚雨打那窗上的玻璃,达达达地。可是那手枪没有放射。吴荪甫长叹一声,身体落在那转轮椅子里,手枪掉在地下。 请问这 “他 ”是谁?发生了哪些事让他差点开枪自杀?请简述。 【小题 2】欧也妮 葛朗台情节 因为欧也妮的事情,葛朗台雷霆大怒,将欧也妮软禁起来,并不听从任何 人劝说。葛朗台的妻子被葛朗台吓出病来,有一人找到了葛朗台,最终使得葛朗台和欧也妮讲和。 此处的 “有
37、一人 ”指谁?其职业是什么?此时欧也妮做了什么事情让葛朗台如此生气?此人又是如何促使葛朗台与其女讲和的? 选第( )题 _ _ _ _ _ 答案: 【小题 1】是 “吴荪甫 ”。( 1分)吴荪甫孤注一掷,把公馆押去投资公债。( 1分)最后时刻又抛出 150万公债与赵伯韬决斗。( 1分)可赵伯韬已掌握吴荪甫的底细,再加上杜竹斋的背叛,趁吴荪甫等三人压低价钱大重买进。吴荪甫彻底失败了。( 2分) 【小题 2】克罗旭(或克罗肖)( 1分 );公证人( 1分 );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了堂弟;( 1分) 克罗旭从遗产继承的角度告诉葛朗台,如果他妻子死了,欧也妮是有权利分割他的财产的。( 2分 ) 试题分析
38、:要想把本题答对,首要的前提是对子夜欧也妮 葛朗台的情节比较熟悉。然后根据题干选定情节的范围 ,以此作为自己答题的出发点,同时还要注意复述的过程中一定要语言高度概括,只需要把情节的大概内容复述清楚即可,不需要把细节问题也写出来。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点评:本考点的重点是识记,识记的对象有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和文学体裁。本考点虽然占分不多,但也是考卷中的一项内容,不可掉以轻心。本考点的内容应在阅读中外名著中强化识记,不能以题代读。 孟子阅读( 6分) 孟子曰: “易 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
39、,使有 菽粟 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 尽心上) 【注】 易: 治理、整治。 菽粟:大豆和小米。 【小题 1】从选段来看,孟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先使老百姓 ,( 1 分)才能让老百姓 。( 1分)(用原文词语回答,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 【小题 2】孟子并非只空谈 “礼义兴邦 ”,也多次谈到经济问题,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孟子对此问题的具体措施。( 4分) _ _ _ 答案: 【小题 1】富(足); 仁。( 2分) 【小题 2】示例:孟子说到了发展生产和节用减赋两个方面。一方面帮助人们发展生产,增加粮食产量;( 2分)另一方面要节约用度,减轻赋税,才能使人
40、们的收入增加,最终达到富民和教化的目的。(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 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从中可以看出,孟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先使老百姓富足,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让老百姓懂得仁。 【小题 2】孟子所谈的 “礼义兴邦 ”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述文段中孟子谈到通过发展生产和减轻赋税可以是老百姓富足起来,在此基础之上,“民焉有不仁者乎? ”老百姓自然会懂得礼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并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点评: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必须做出客 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
41、隐藏在文本采用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对作者材料处理与评议的分析是我们获取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离开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准确判断,就失去了对其进行 “负责任 ”的评价的基础。 【参考译文】孟子说: “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使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晚上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 为家家水火都多极了。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 ”(孟子 尽心上)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 1分,共 8分) 【小题 1】蜂房水涡, 。 【小题 2】 ,似诉平生不得志。 【小题 3】夜深忽梦少年事, 。 【小题 4】小楼昨夜又东风, 。 【小题 5】雁阵惊寒, 。 【小题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 7】欲苟顺私情, 。 【小题 8】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答案: 【小题 1】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小题 2】弦弦掩抑声声思 【小题 3】梦啼妆泪红阑干 【小题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题 5】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小题 7】则告诉不许 【小题 8】满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