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贵州省玉屏民族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炮群分崩离析,在三十门大炮中,十门大炮已无法使用。船壳板上的裂缝越来越多,船开始进水了。 B我举起沉得像铁棍似的单管猎枪,冒冒失失地朝天开了一枪,随着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道红光直冲云霄,一瞬间,耀得眼睛发花,星星失色,而四周响起的嘹亮的回声,则沿着地平线隆隆地向前滚去,直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才消失在洁净的、对声音十分敏感的空气中。 C “我们走吧! ”丹科高叫着,他冲到所有人的前面的位置上去,亭亭玉立,高高地举着那颗炽燃的心,给人们照亮着道路。 D梳
2、装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趋之若鹜地跑到索尼亚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大到快要把耳朵震聋了的程度(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形容国家、集团等分裂瓦解;亭亭玉立,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
3、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大自然又在这里玩弄她保存自己的老把戏了。她认为这条思路至多不过白白浪费一些精力, , , 。 , 。最要紧的是知道 谁该排在谁的后面。惠特克是知道的。 因为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妄加非议呢 这是惠特克的哲学 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教 或许会和现实发生一点冲突 排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 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标点符号,我们可以判断出这六
4、个句子可以分为三组,其中一组和前面提示语联系紧密。第二句后面是问号,四个选项的第二句都是 ,所以这个不予考虑。我们可以根据这句话和前面的提示语句排除 在第一句的可能,就只剩 B、 D两项了。 讲的是排序问题,而最后一句是 “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排在谁的后面 ”这和 联系的比较紧密,因此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连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排序题一般先区分语段文体,看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顺序;说明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 空间、逻辑顺序或事理关系。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要知道,他是村子里最蹩脚的猎手,从来瞄不准,不
5、要说野兔子,就连一只松鼠也没打到过。 B几颗流星在夜空中画出了几道火红的线条。我良久地凝望着黑里透蓝、繁星闪烁、深不可测,一直望到觉得脚下的大地开始浮动。 C从那黑暗当中,又好像有某种什么可怕的、黑暗而又冷酷的东西,在看着这些走着的人们。 D已经有约摸三分之一左右的客人来到跳舞会了,而要赴这个跳舞会的罗斯托夫家的人还在忙着准备服装。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B缺宾语中心,当为 “凝望着 的苍穹 ”; C介词误用,当为“在 ” ; D“约摸 ”“左右 ”重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
6、,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介词 “关于 ”“对于 ”“对 ”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类似于 “A”是 “B”的句子,注意 “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用 “和 ”“或 ”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前半句使用了 “能否 ”“可否 ”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宋词一样,元代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小令。
7、小令也叫 “叶儿 ”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往的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在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在风格上,尖锐泼辣,清新幽默,毫无酸腐之气。同时,因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就其发展而言,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他们的作品大多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张养浩 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他们的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开始远离现实,有些作品竟与唐宋词的形式韵味相差无
8、几,如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 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 江夜等。 元明清时期,诗歌虽然继续发展,但是创新和拓展之处较少。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尚能开宗立派。他的诗以乐府诗和竹枝词著名,一些诗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人称 “铁崖体 ”。明代诗坛稍有起色,规模有所扩大。明初高启诗才最高,风格豪迈。以李梦阳为首的 “前七子 ”和以李攀龙为首的 “后七子 ”,虽然都有自己的诗歌理论主张,但在创作上成就不大。明末清初,江山易主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很大,诗歌创作亦起波澜。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孽号为 “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 “梅村体 ”。康熙年间
9、,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 “国朝六家 ”。雍正、乾隆年间,名家迭起,沈德潜持 “格调说 ”,袁枚主 “性灵说 ”,翁方纲倡“肌理说 ”。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他的诗大歌大哭,风格瑰丽奇肆。戊戌变法前后,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提出了 “诗 界革命 ”的响亮口号,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可见,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一朵朵诗苑奇葩。它不但以独特持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后人去欣赏品味,而且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10、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滋养着我们去创造新的诗歌艺术、新的民族文化。 【小题 1】下列关于小令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令也叫 “叶儿 ”是元散曲中的一种,即单支的曲子。 B由于它诞生于民间,较之以后的 诗词,形式更为灵活,文字更为通俗。 C毫无酸腐之气,形成了尖锐泼辣,清新幽默的风格。内容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 D因为有大量的北方方言融入其中,小令又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 【小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李梦阳为首的 “前七子 ”和以李攀龙为首的 “后七子 ”,由于太过注重诗歌理论,所以在创作上成就不大。 B杨维桢的一些诗人称 “铁崖体 ”,以乐府诗和
11、竹枝词著名,既有藻词丽句,又奇特险怪,在只能承袭汉魏和唐的诗风的元代也算能开宗立派的了。 C虽然清代名家迭起, 流派纷呈,有 “格调说 ”, “性灵说 ”, “肌理说 ”等理论。但是,有清一代,还要数龚自珍最具忧患意识和哲理色彩。 D对中国近现代诗歌尤其是白话诗的出现产生重要的影响的黄遵宪、丘逢甲、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 “诗界革命 ”的响亮口号。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伟业诗取法盛唐而出入唐宋,形成了声律妍丽的 “梅村体 ”,与钱谦益、龚鼎孽号为 “江左三大家 ”。这是明清时期,诗歌继续发展的一个标志。 B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
12、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先秦诗 骚、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曲、元词等一朵朵诗苑奇葩。 C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质朴自然,比较接近民歌,呈现出浓厚的北方地域色彩。 D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 寻梅、张可久的越调凭栏人 江夜等作品的风格趋于典雅工丽,讲究格律词藻,内容也远离现实。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B(原文是与此前的诗词比较,而非以后的) 【小题 2】 A(强加因果,原文为 “虽然 但是 ” ) 【小题 3】 B( “宋曲、元词 ”当为宋词、元曲) 考点:本题考查
13、学生社科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点评: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半张纸 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 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
14、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 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 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 15, 11 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
15、所和家庭 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 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 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 50, 50 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婚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
16、。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 “修女 ”。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 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 了一位亲戚 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 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 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
17、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 “埋葬事 ”。这已足以说明一切!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 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小题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主人公读完半张纸后, “吻 ”它, “折 “好 ”, “收 ”在胸
18、前,反而 “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 傲快乐的人 ”。这样的描写有失生活的真实。 B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说明艾丽丝和肚中的孩子都不幸失去了生命。但为什么都失去生命了?小说并未交待原因,这无疑使得小说美中不足。 C小说通篇都用白描的手法向读者介绍了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从他的年轻有为,到觅得佳偶到幸福的新婚,直至心爱的妻子因生产而死去。房间里电话旁的半张纸上用极其简单又典型的词唤起他们两年的生活轨迹。 D作品采用倒叙的结构手法,通过心理、神态等的描写,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 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
19、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小说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话,那就是 “这两分钟里,他又重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 ”。从 “两分钟 ”到 “两年 ”,这个涵盖诸多又极为凝炼的投射,正是作者巧妙地抓住了 “半张纸 ”,并以半张纸上一系列名称和电话号码展开情节的结果。 【小题 2】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 “半张纸 ”所记录的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6分) 【小题 3】小说以 “半张纸 ”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6分) 【小题 4】小说的标题是 “半张纸 ”,文中大部分内 容也写的是 “半张纸 ”。半张纸承载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20、】答 E给 3分,答 C给 2分,答 A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小题 2】恋爱 失业 新工作 订婚 结婚 朋友盛极而衰 将为人父 丧妻夭子。(每点 1分,答对 6点给 6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 “半张纸 ”是一条串连现实与追忆的一个线索。 “半张纸 ”是一个盛放了故事、情感、人生哲理的容器。这是勾连生命记忆的半张纸,这是浓缩人生悲欢的半张纸,这是播种生活动力的半张纸。(每点 2分,说明 2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半张 纸它承载着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两年间,生活几乎将他捧到了幸福的最高点,但突然间又让他跌到了极度痛苦的深渊,半张纸记录了主人公由大喜到大悲的情感历程 恋爱
21、的甜蜜。 失业的焦虑。 订婚的轻松。 为父的喜悦。 丧亲的悲痛 人生无常的感慨。(每点 2分,答对 3点并适当说明给 8分。意思答对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答 E给 3分,答 C给 2分,答 A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B 文章重点在写年轻人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重要的是妻子和孩子死了,遭受了这样的打击他仍能坚强快乐的生活,这才是重点。 D“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 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不准确) 【小题 2】该题型的答题思路可以跟着原文叙述走,一点一点的概括出来就行了。 【小题 3】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头戏,经常会考到,一般这种题要从两方面去回答
22、,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二者缺一不可。 【小题 4】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紧扣文章主旨,联系文中所写的时代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感情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读作者情感的钥匙。其次,要紧扣原文中的表述进行分析,不主观附会。最后,分析要结合文本,符合文中所反映的事实,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 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点评:五选二的题最容易出错,所以应该仔细阅读选项中的内容。只要将选项中的内容和文章中相对应的句子一一对应,就可以发现有些是与文章不相符的。另外,在第三小题时要注意答题时可按以下思路: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
23、,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2)明确段落的的作用,明 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 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
24、亭,适见焉,曰: “呜呼!此吾故人陈 V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 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
25、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B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指男子的配偶,即夫人。 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从事:任职 D往往阳狂垢污阳:佯,假装 【小题 2】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方山子的 “异 ”的一组是( 3分)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环堵萧 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 逐而射之,不获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
26、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他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他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 B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方山子。他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已是四壁萧条。 C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年还是九年前,作者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 D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按例应有官做,而且可以高官荣名,他却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做出舍弃富贵,甘守清贫的选择对于通俗意义上的人已经不容易,而能在清贫中活得怡然自乐,活得洒脱满足则更加难能可贵。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27、代汉语。( 10分) ( 1)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 2)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答 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1)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 2)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 “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因此就称他为 “方山子 ”。 试题分析: 【小题 1】 B(妻子,两个单音节词,妻子儿女) 【小题 2】 A( 间接写 泛说光州黄州一带的 “异人 ” 随从所为) 【小题 3】 C( “前十有九年 ”,十九年前) 【小题 4】
28、(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三个短句一句一分,译出大意 2分。( 2)这个句子中译出大意给 2分; “著 ”译为 戴、 “遗像 ”译为遗留下来的样子、“谓之 ”译为称之为,每译对一处给 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第 2 个小题,首先要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直接表明,有的却是间接表明。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 “信 ”(准确无误)和 “达 ”(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
29、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 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自来去。 【小题 1】这首诗中,作者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 “夜归 ”的?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从 “夜归鹿门 ”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反衬(对比)首二句即将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相对比,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
30、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答出方法 1分,分析每处 2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2】 “夜归鹿门 ”,抒写了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 2分)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 2分)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 的隐士形象。( 2分)(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 “渔梁 ”是地名,诗人从岘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
31、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小题 2】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 “鹿门月照开烟树 ”,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 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末二句便写 “庞公栖隐处 ”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 “幽人 ”,既指庞德
32、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 “遁世无闷 ”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 “采药不返 ”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 “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 描写手法: 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 B.侧面描写;
33、 C.虚实结合; D.象征手法等。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 6分) 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 。只是 。 答案: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时要注意前后句语意的连贯性。前面说仰望别人的幸福,自己也被仰望着。也就是说仰望别人幸福的自己,在别人眼里也是幸福的。能抓住这一点答题就简单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连贯 ”的能力,
34、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无论是做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得保证前后句的话题统一,感情色 彩与语体色彩的统一;保证语序合理,衔接自然严密,前后呼应为一体。一般说来,下列种种衔接,是连贯的:话题统一,语脉相通,事理情理相通,语序前后一致,问与答前后照应,指代前后照应,句式前后一致,关联词前后照应,表达符合语境,音节和谐一致等等。 长河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甜田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5分) 今天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承蒙我们的邀请来作报告。前几天,我和余玉宇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
35、行具体指导。 【小题 1】将 改为 ; 【小题 2】将 改为 ; 【小题 3】将 改为 ; 【小题 4】将 改为 。 【小题 5】将 改为 。 答案:( 1)将 承蒙 改为 接受 ;( 2)将 两位 改为 两人 ; ( 3)将 他 改为 杨先生 ;( 4)将 拜读 改为 看 。( 5)将 大作 改为 作品 。 (找到错误并修改,每处 1分。可不拘顺序) 试题分析:承蒙,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在这里改成接受即可。两位,敬辞,称自己不恰当,改成两人。拜读,指自己拜读别人的,不能别人拜读自己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点评:要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先审清题目要求,把握材
36、料内容或要表达的内容;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语言。 根据目的差异调整语言。 根据色彩差异调整语言。 根据场合对象调整语言。 根据感情分寸来识别或调整语言。恰当选用褒词、贬词、中性词,学会面陈与转述,正确使用谦词与敬词。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小题 1】蚓无爪牙之利, _,上食埃土, _,用心一也(荀子 劝学) 【小题 2】每至晴初霜旦, _, 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小题 3】春江花朝秋月夜, _,岂无山歌与村笛, _。(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小题 1】筋骨之强 下饮黄泉 【小题 2】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小题 3】往往取酒还独
37、倾 呕哑嘲哳难为听 试题分析:默写( 2)时,注意 “涧 ” “啸 ”的写法。默写( 3)时, 注意 “呕哑嘲哳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上小肚大
38、的竹篓里面,第一只螃蟹放进去时,渔夫就用重物将口封住,当第二只、第三只放进去后,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因为,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如此下去,即使篓口没有盖盖子,但也没有一只蟹能够爬出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多角度立意 (1)是从螃蟹的角度立意。写 “团结决定成功,分裂注定失败 ”、 “和为贵 ”、 “互助 ”等主题。 (2)是从渔夫的角度立意 。写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或者 “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等主题。 (3)是从逆境的角度立意。写在逆境中要冷静地分析,而不要盲目地冲动。 写
39、作素材 1、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这句古话形象道出了团结的强大威力和丰厚回报。 2、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国家再大,一盘散沙不可称其大;人口再多,拧不成一股绳不能称其强。 3、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内讧必然内耗,内讧必然衰败,这是为正反两方面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4、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 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 这是我们反复传唱几十年的团结之歌、奋斗之歌、胜利之歌。 5、有这样一则故事: 哈佛大学在美国一个中学去做一个实验,将三个人每人手中的一条细线捆住的小球放进一个瓶口只有一个小球大小
40、的瓶子里。再往瓶里注水,要求三个小球必须在注满水前取出。很多组同学参加了实验,但每次都失败。后来在中国做这个实验,中国女孩在给队友说了一句 “开始 ”,不到几秒钟,三个小球在水注满前取了出来。测试人员问中国女孩讲了些什么?她说指着另两位选手说: “他第一,她第二,我第三 ”。测试人员满意地点了点头,最后,这名女孩 被哈佛大学破格录取。给别人一次方便,就是给自己一次成功。 6、中国的儒家和墨家,都把 “爱人 ”作为自己理论的重要原则,要求做到 “爱人若爱其身 ”、 “推己及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要互相谦让,不要争斗,在人际关系中崇尚 “和为贵 ”,并有了 “家和万事兴 ”、 “国
41、和民太平 ”、 “和气生财 ”等诸多古训。 7、以人为本体,以和为尺度,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核,也是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8、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英国 培根 9、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 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10、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 11、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 12、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 谢觉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 “准 ”“稳 ”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 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