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暮 霭( m)蚊 蚋 ( ru)寻常 巷 陌( xing) 荠 麦弥望( j) B 皈 依( bn)社 稷 ( j) 钿 头银篦( tin) 崖转石( png) C 蹙 缩( c) 孱 头( cn) 羽扇 纶 巾( gun)乍暖 还 寒( hun) D 醪 糟( lo)猿 猱 ( ru)分 崩 离析( bn)余勇可 贾 ( ji)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皈 gu、钿 din、 png; C.蹙 c; D.猱 no、崩 bng、贾 g 考点:识记现
2、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点评:本考点注意考查识记、辨别能力,一般不要求拼写,考查重点在声母、韵母的辨读上,近几年语音试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和其它容易误读的字。复习时应以课本中 2500个常用字和次 1000个常用字为主。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 调侃 。即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 “从众 ”心理影响,二是即使被抓,处罚也轻 , 罚不当罪 ,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闯红灯在很多国家为人所 不齿 。 “中国式过马路 ”一经网络传播,立即引发网友对
3、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中国式过马路 ”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但全民讨论并且对此 忧心忡忡 ,也是过度解读的表现。 A调侃 B罚不当罪 C不齿 D忧心忡忡 答案: B 试题分析:罚不当罪:指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考查成语一般采用选择辨析题型,要求直接辨析成语在句中运用恰当与否,没有提供可作比较的两者。这就对考生了解成语词义,掌握辨析方法,理解和把握语境的要求更高。解题难度加大了,更有利于检测考生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国税局绘制出 “税源分布示意略图 ”
4、,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B美国德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能让物体在微波下隐身的超薄材料,这让人类离拥有隐身衣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 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金砖国家领导人的第五次会晤 3月 2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围绕本次会晤主题 “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 ”发表看法和主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式杂糅,删去 “的发生 ”;或将 “解决了 ”改为 “避免了 ”。 C项 “切忌 ”与 “不要 ”重复,删去其一。 D项主语残缺,在 “围绕 ”前面加 “五国领导人 ”。 考
5、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对于病句的修改,要注意六种常见的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错误有 些是词语出错,但大多数都是句子结构的问题,所以提炼出句子主干,理清句子结构才是硬道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论语中充满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身边一样的小故事。 , 。 。 , 。这就是 “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 它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 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的态度 也就是说,让自己修炼好,是对社会、家国负责的第一前提 首先是如何修自
6、身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抓住 “不是 而是 ”“也就是说 ”“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 ”等关联词和相关提示语就能排列出正确的语序。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点评:语言的连贯,是指在一个语段内,词语与词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内容和形式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贯通,文笔流畅,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一个意思。语言表达的连贯讲求话题要统一:即上下文的陈述对象一致。文段的陈述对象是固定明确的,文段是以它为中心展开叙述的。解题时,必须紧紧围绕叙述对象,把握文段的叙述。 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题 1】 选出画线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青,取之于蓝, 而 青于蓝 B 而 耻学于师 C一夫
7、作难 而 七庙隳 D固 而 近于费 【小题 2】选出下列文言句式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无乃尔是过与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题 3】选出下列画线实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五十者可以 衣 帛矣 B天下 云 集响应 C非能 水 也 D 履 至尊而制六合 【小题 4】选出下面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 ) A吾 从而 师之 B君子 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C自 以为 关中之固 D 小学 而大遗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D、表并列关系;其余三项均表转折关系。
8、【小题 2】 C、被动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式。 【小题 3】 B、名词作状语,其余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小题 4】 C、以为,认为; A、从:跟从,而:表顺承关系,然后;现代汉语是一个词,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 B、广泛学习;现代汉语意思是学识广。D、小的方面学习;现代汉语意思是学历层次。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和句式。 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理解 文中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文言实词的用法复杂多变,要把它们一一记住,是很要费一番脑筋的。记住了也不等于就掌握了,考试时照样会出错。因此,把握文言实词的用法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文言实词的用法万变不离其宗
9、,那就是 遵从语法规律。对考生而言,只需记住现代汉语的 “主谓宾定状补 ”,然后套用在文言文的具体语句中,问题一般都能迎刃而解。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搞清楚词性是第一位的。词性不同,哪怕意义相同,用法也不会相同。而词性是复杂多变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环境才能准确判断。因此,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就 显得格外重要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15分) 保 护 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
10、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 “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 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
11、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 “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 “我朝王宫方向去。 ”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 “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 玛兰接着说: “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 神父回答: “不,我有事。 ”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 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 “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 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 是一件内部的 教会方面的事。 ” “哎呀,
12、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 “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 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 “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
13、,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 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 信 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 “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 他张皇失措地说: “别提了 您瞧 我上当了 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 他耍了我 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
14、 对,找总主教! ”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 “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 “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 (据郝运译文删改) 【小题 1】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2】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6分) 【小题 3】这篇小说以 “保护人 ”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
15、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 天真,热心,却没有原 则。( 3分。答出性格特点 2分,简要分析 1分) 【小题 2】 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 加速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 【小题 3】( 6分。观点 2分;分析 4分,每点 2分。选择其一即可)示例: 观点一: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深刻。 以小见大,揭露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不良风气和多种黑暗现实; 讽刺官场中趋炎附势、官官相护、相互推诿的丑恶现象; 揭示出一个道理
16、:如果社会需要保护人,如果大家都寻求保护人,社会就会失去 “保护 ”,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思考和追求。 观点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抓住 “保护人 ”时刻想要保护他人的这一突出心理特征,采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性格; 以 “保护人 ”为线索,使对比手法更加突出,有利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前后反差; 通过 “保护人 ”含义的变化,淋漓尽致地集中 呈现小说的讽刺特色。 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以 “保护人 ”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 以 “保护 ”与 “被保护 ”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围绕 “保护人 ”
17、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试题分析: 【小题 1】解答本题要从全文出发,把握住人物行为、语言、心理和细节描写,从而全面归纳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本题误区在于答案:要点不全,表述语言不规范。 【小题 2】解答本题需从小说整体入手,重点把握插叙在记叙类文章中的作用:补充交 代人物的性格、身份等;丰富故事情节,使故事曲折、生动;推动情节发展。考生对情节的作用把握理解往往不能从整体入手,这样就无法理解和概括出情节设置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刻画的作用。 【小题 3】本题开放性较强,作答时要结合保护人这一题目,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中任一方面结合作品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对
18、自己的观点做出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对于这种题型,一定要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经历展开论述,这种题实际上相当于一篇小的论文。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分析作品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 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高考中涉及的小说或片断不仅人物少,而且在人物的表现上通过人物某一动作或行动片断, “闪现 ”人物性格、心理、情感、情绪、思想、意识和人物命运的某一点细微特征。运用特写,显示人物的局部使其充分 “曝光 ”,给读者留下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于细微处见精神。或只写人物性格的一个小凸面,或只写人物心理上的
19、一道波痕,或只写人物情绪上的一丝变化,或只写人物思想意识上的一点升华,或只写人物命运中的一次小小撞击。当我们把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上时, 环境与情节就成为赏析人物形象的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 “现代化 ”。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 “崭新 ”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 “没有历史 ”的美
20、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 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 “太落后了 ”、“太破旧了 ”,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 “土房子 ”,显示 出秦汉建筑
21、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 “城市记忆 ”。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 “百年的砖千年的土 ”。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 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 “闪光点 ”,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
22、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 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 ”更新。 尤其不能简单地用 “有没有住过名人 ”、 “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 ”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 “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
23、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 “先进 ”、 “落后 ”之比较,而应该是 “文化之差 异 ”,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
24、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自我个性。 B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 “崭新 ”的,这是地方决策层盲目追赶的心态而造成的。 C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中国从唐朝就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 D文中所说的 “城市记忆 ”是指城市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与事。 E.中国要建 设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不能简单地追求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而应该注意保卫城市的传统,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差异。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证明 “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 ”的是( )( 3分)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
25、,至今还可以看到用夯土技术建造的 “土房子 ”。 C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小题 3】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结合文意,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哪些 “闪光点 ”?( 3分) 【小题 4】结合全文,你认为我们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3分)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 D 【小题 3】( 1)建筑无城乡差别;( 2)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3)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答出一点 1分,两点 2分,三点满分) 【小题 4】( 1)摒弃一味求新,盲目追
26、赶发达国家的心态。( 2)旧城改造时,拆迁与否以其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依据。( 3)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答出一点 1分,两点 2分,三点满分,参考答案:要点三应是本文最主要的观点,中心观点。而要点一和二,主要是针对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观点。考生答出其它观点,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B项犯了夸大事实的毛病,很多城市都是 “崭新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人都有追赶的心态,不单是地方决策层。 C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应是从 “明朝 ”开始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 D项 “城市记忆 ”非选项所说的 “城市
27、里曾经所出现过的 人与事 ”,而是指显示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和其它文化特征的各种痕迹。 【小题 2】 “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 ”出现在第三段段首,是第三到六段的中心句。 ABC三项都在其范围内,自然可作为证据。而 D项只能证明城市保护工作不科学。 【小题 3】首先应该根据题干,锁定答题区间。通过阅读,我们发现文章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 闪光点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因此,答案:应该在上一段。只要对上一段进行筛选要点,整理答案:即可。 【小题 4】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整篇文章, 本题作者的意图是把作者的观点整理出来。在本文中,作
28、者针对目前中国在城市的传统方面将要失去自我的现状,指出应该保持中国的城市的传统,具体做法如下:心态问题:摒弃一味求新,盲目追赶发达国家的心态。具体做法:旧城改造时,拆迁与否以其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依据。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中主观题的答案:,其关键性的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因此在解答时,首要的是要锁定好答题区间, 找出与题干相关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对原句进行删减或重组,尤其是要删去冗繁的修饰性的词语,只需保留句子的主干,这样会使得语言准确、精练。我们
29、称这种概括方法为摘要概括,它与摘抄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有些答案:是从原文中找不到的,是比较抽象的,我们要从原文相应的语言材料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用精练的语句表达出来,形成答案:。这种概括方法为抽象概括,答题时应将摘要概括与抽象概括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有效作答。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 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30、。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苏洵六国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以暴虐为天下始。今秦二世立,天
31、下莫不引领而观其亡。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嗷嗷(众多的愁怨声),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以礼天下,天下集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更始作阿房宫, 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 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 ,而天下苦之。 野谚曰: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应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贾谊过秦论) 【小题 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 矣判:判断 B 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2、当:同 “倘 ”,如果 C 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使 灭族 D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 甘 糟糠甘:认为甘美 【小题 2】下列各组中画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战败而 亡 者,其实亦百倍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 亡 B前事之不忘,后事之 师 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 C向使三国各 爱 其地使六国各 爱 其人,则足以拒秦 D思厥先祖父, 暴 霜露,斩荆棘虽有槁 暴 ,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小题 3】下列各句括号内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奉 之 (指秦)弥繁,侵 之 (指六国)愈急 B 刺客 (指荆轲)不行, 良将 (指李牧)犹在 C秦人不暇自哀,而 后人 哀之; 后人
33、 哀之而不鉴之,亦使 后人 而复哀后人 也(其中 之 “后人 ”指代对象相同) D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指秦之暴政)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判:分清,意思是清清楚楚。 【小题 2】都解释为 “爱惜、爱护 ”; A项,丧失(土地) /灭亡; B项,借鉴 /学习; D项,暴露 /晒。 【小题 3】 、 、 之 “后人 ”指代对象相同,为 “秦后之人 ”; 之 “后人 ”指“唐后之人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理解文中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运用代入法时除了考虑上下文,还要考虑语法问题,哪一点不符也不正确。 另外也
34、可以调取自己积累的知识量来判断答案:。因此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也很重要。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大纲中规定的 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要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小题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分) 【小题 2】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 2分) 答案: 【小题 1】发展到最后灭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或 “是理所当然的 ”)。( 2分) 【小题 2】获罪的人很多,受刑被杀的人到处都是。(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关键词为 “至于 ”以至于 ; “固 ”本来; “宜 ”应该。 【小题 2】 “蒙
35、 ”蒙受; “刑戮 ”动词用作名词,受刑被杀的人; “相望于道 ”直译为“在路上互相看到 ”也可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点评: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找准得分点,即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确保得分点准确无误,对于疑难字词要借助积累 (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 ),巧解难词难句,然后翻译时尽量直译,保持句意通顺。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4分)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小题 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景手法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分) 【小题 2】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
36、感,请简要分析。( 2分) 答案: 【小题 1】王诗妙在有色,有具体鲜明的色彩描画,( 1分)以及动静的和谐结合( 1分)。(王诗对景物的色彩和形态进行了描绘。 “含 ”与 “带 ”,使客观景物带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显示了诗人 “以景动人 ”的高超诗艺) 【小题 2】王诗通过恬静优美的田园生活描绘,( 1分)抒发出诗人心境闲适恬静,享受田园生活的快乐,表现了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 1分)(答出 “恬静 ”之类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 1】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 “红 ”“绿 ”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
37、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第二个特点是动静结合。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 其意境主在 “静 ”字上。 【小题 2】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花落、莺啼等景物, “犹眠 ”一字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抒发出诗人心境闲适恬静,享受田园生活的快乐,表现了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38、 分析并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点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一、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三、看体裁如果是 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 “托物言志 ”角度出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9、“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 “请欣赏这句诗 ”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四、看技法。五、看意象。 语言表达 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这句结论是 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总字数不要超过 15个字。( 6分)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 “无主地 ”,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这就是国际法则的 “先占 ”原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 可以
40、肯定,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答案:国际法则(或:先占原则),相关资料(或:纳入版图),行使主权 (或:有效统治)。(每点 2分)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是根据结论,找出相关的依据,因此,应该从结论前文入手。通过对依据划分层次,可以发现共分为三个层次: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相关资料证明;明以后的历代政府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最后简化语言,整合答案:,注意总字数不要超过 15个字。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点评:这类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也就是要对这段文字的内容进行压缩,提取最重要的信息。解答这类题,应注意: 排除多余信息,提炼出精当内容
41、; 善于组织语言表达,做到通顺 明了,无语病。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6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 去先生家, 有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 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 也不乏幼稚之处。 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 要我说出来,看我想的对不对。 答: 答案: 就; 凡; 必定; 其中; 有; 则(每答对一处给 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试题
42、分析:本题主要考虑行文的逻辑关系和语义的连贯,同时还要考虑文段的语体色彩以及前后的对称和照应。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点评: 这种题型,要求联系上下文的语意,话题保持统一,切合语境。解答这类题,应注意 保持上下文话题一致; 语句间的自然顺畅; 句子前后照应; 表达合乎事理,切合语境。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4句, 8分) 【小题 1】千呼万唤始出来, 。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 2】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小题 3】盖均无贫, , 。(季氏将伐颛臾) 【小题 4】谨庠序之教, , 。(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 5】积善成
43、德, , 。(劝学) 【小题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师说) 答案: 【小题 1】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小题 2】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小题 3】和无寡 安无倾 【小题 4】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 5】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小题 6】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 试题分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拨 ”“清 ”“晓 ”“寡 ”“悌 ”“颁 ”“戴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点评:借助运用来巩固记忆根据记忆规律,一定量的名句名篇在一定量时间内背诵下来后,还可能会遗忘。如果能 经常将所掌握的名句名篇引来运用,是抵制遗
44、忘的好办法。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 丢掉了分数。 作文 作文( 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缺少价值,而是缺少肯定。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肯定,而是不愿肯定,或者说不会肯定。学会肯定,不仅体现出一种力量、一种卓识,更能凸显一种睿智、一种品质。每一个人都有期待肯定的心理,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欢欣鼓舞,动力不竭。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
45、度,自定文体(除诗歌外)。 不少于 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肯 定 曾经,我总是在迷途中寻觅着 “被肯定 ”;而今,我终于明白一艘船的价值在于扬帆远航,前提是必须离开那用虚幻构建的温馨的港湾。 几天之前,我总是希望老师会拍着我的肩,颔首微笑: “不错,你今天的表现很棒! ”但现在我知道,这不是肯定,只是表扬。回想那时我的心理,对这样的表扬充满期待何尝不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既然一颗心都摆不正,那么这样的 “肯定 ”给我带来的只能是片刻的欢愉而不是心灵上永恒的慰藉。 其实,身为学生未曾真正步入社会的我们,对 “肯定 ”的理解还有些许模糊。那些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耕耘的职场精英们却早
46、已有了清晰的概念。什么是肯定?领导的肯定。什么是领导的肯定?奖金、晋级与加薪。于是,肯定被剥光了光鲜的外衣呈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不过就是一叠人民币。其实,这也不是肯定,这叫奖赏。奖赏给你的是窃喜,起码大多数人不会在拿了奖金后对着同仁放肆地大笑。 生活中的很多人分不清表扬、奖赏和肯定的区别,更多的人则不想去分清。记得几年前有位从乡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得到了来自老师、亲友的无数的赞扬、奖励,却得不到室 友们的肯定。他的室友轻视他的出身、他的谈吐、他的衣着,于是忍无可忍的他举起了屠刀 正是失去了 “肯定 ”这块最香最甜的果肉,你给他再多光鲜漂亮的果皮也无济于事。 事实上,肯定决不只是语言或物质上的表达
47、,它是一种行动上的支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视甚至仰视。它捍卫了你的人格,修复你受伤的情感,让你疲惫的身心重又充满活力。它可以给予你灵魂上的抚慰而不仅仅是肉体与心情上的片刻的舒坦。 很多人都把心比喻成发动机,因为它支持着整个人体的运转。从你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正式投入运行了。而你所获得的肯定,就是装备你的内心的最 新型号的零件,一件件地装配上这些零件,你的心才会成为更坚固、更坚强有力的发动机。试想,这架发动机如果几十年都没有更新换代,那么过早地磨损将是必然。从肯定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继续拼搏的目标,明白自己的付出不是付诸东流的石块,从而顿生前行的动力。 乔布斯说过: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一定是笑着的 我看见他们都在使用苹果。 ”全球的 “果粉 ”都在用行动表示着他们对苹果、对乔布斯的肯定。唯有这样的力量才能穿透生与死的阻隔触碰到那位逝者的不朽的灵魂。 要知道,肯定永远只住在离你心房最近的地方。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引言 ”部分对标题 “肯定 ”的含义及作用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因此,写这篇作文,审题的难度并不太大。但是要想出新、写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