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31627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黑龙江集贤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坚守,还是撤退,在营长很纠结时,突然接到上级要求撤退的命令,他的心情一下子 茅塞顿开 。 B这个方案,我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要是再不能合乎要求,我也爱莫能助了,我已经 理屈词穷 了。 C有人说拆迁户要求过度赔偿才导致了房价上涨,这简直是颠倒黑白,对于房价的暴涨,拆迁户的那点过渡补偿真是 沧海一粟 D个税改革应该是一种综合改革,不仅仅包括个税免征额的提高,还要包括由分税制度逐步转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如此看来,个税改革 任重道远 答案: D 试题分析:

2、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A.茅塞顿开: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与 “上级命令 ”无关。 B.理屈词穷:由于理亏无话可说。此处改为 “黔驴技穷 ”。 C.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粒,形容渺小;句中指 “数量少 ”,可以改为 “九牛一毛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正确使用成语,既要辨析成 语间的区别,又要特别注意语境。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 “动态 ”之中的。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成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了上下文,死死扣住语境,巧妙地联系语

3、境,也就找到了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匙。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 。 , 。 , 。 ,于是,在这个时期,社会化的手段就成为治理微博乱象的 “次优选择 ”。 A B C D 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 人们寄希望于制度建设的得力 可供选择的力量无外乎三种 政府、市场和社会 于是人们便将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会上,而政府理所当然成为了首选 然而,制度建设始终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飞速发展 呼吁加强法制和信息认证机制建设,完善微博的管理办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先总后分的结构: 是总说,

4、 先说 “市场 ” 说 “政府 ”与 “社会 ”承接 “政府 ”谈 “制度建设 ” 进一步解释 的内容 指出 “制度 ”建设赶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语言表达的连贯要符合自然的时空顺序。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时间空间顺序的。比如,时间顺序,一般都是 “过去 现在 将来 ”这样的顺序;空间顺序,一般都是 “上 下 ”、 “前 后 ”、 “外 内 ”这样的顺序。我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遵从这一时空顺序规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建党伟业这部充满绚丽色彩的影片拍摄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全体演职人员的齐心协力所产生的结果

5、。 B我们对于 “比较文学 ”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的诗或许能帮你走出这片陌生的领地。 C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和儒家经典伦理的作用,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D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支柱,就在于它能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商家和合作网站从中受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句式杂糅:可改为:影片拍摄的原因是全体演职人员的齐心协力。也可改为:影片拍摄成功,是全体演职人员齐心协力的结果。 B.主客颠倒。改为:对于我们来说,比较文学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 C.逻辑不严。 “中 华传统美德 ”与 “儒家伦理道德 ”是种属关系,构不成并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

6、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解答病句题应把握两点:一是病句类型,除熟悉六种病句类型外,还要区别 “表意性 ”与 “结构性 ”病句,使辨析修改更具有针对性;二是 “辨析修改 ”病句根本方法为 “主干枝叶审读法 ”,因此,梳理清晰句子结构,将主干及辅助成分辨析清楚,并读之顺畅是根本要著。 现代文阅读 充满时代性的诗学阐释 袁济喜 诗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学的基本内容。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中这样评论: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翻开我们今天所见的论语,以及史记中的孔子世家,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经常用诗经来教育学生,与学生讨论人生、政治

7、与文学诸多问题。著名学者与文人朱自清先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版过一本书叫做诗言志辨,其中详细地谈到了诗经在那个古老的年代中,成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百科全书。后来,八十年代的裴斐先生曾写过诗缘情辨,认为诗学之核心乃是诗缘情,可以与诗言 志互证。这一观念同样在当时的文论界引起过广泛的影响。此后,中国诗学与文论一直成为人文学科的热门,产生了众多的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诗学,与其他民族的诗学相比,更具有人文的蕴涵,它融宗教、人文于一体,其中深藏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是感性与知性、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文心雕龙 风骨篇云: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中国古代的诗学既有今天所说的文学

8、的因素,更有民族文化的特质。明乎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秦汉之前,六经以诗经为首。其实,即使在秦汉之后,诗学也一直是经学的重要部 分,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在诗经精神中,还折射出中华人文的玄奥,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闻一多先生写过神话与诗,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解释诗经,探索中华文化的玄奥,从而打破了单一的经学路径。我自己在九十年代也写了专著兴:艺术生命的激活,对于 “诗可以兴 ”的命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越发感到中国诗学中的玄机很深。随着近几年西方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诗学融入中国学术界,关于诗性精神与中国文化之特质的探索更是成为多学科互融的焦点所在。 因此,对于中国古代诗学的阐释与解读,是

9、生生不息的,是充满时代性的。这种解读与 阐释,一方面是对于义理和意义的阐释与发挥,因此,可以借鉴西方的理论,但另一方面更应当吸纳本土的文化资源,充分依据新发现的资料进行解读与研究。只有这两方面的齐头并进,才能使中国诗学的研究向前迈进。近代以来,随着王国维二重证据说的提出与响应,在中国诗学领域,许多学者将新出土的简帛文书引入诗学,与传统的诗学经典及西方学说互相印证,产生了许多令人可喜可贺的成果。但同时,如何将这些新出土的文献与传世经典互相融会贯通,特别是正确评估二者的价值,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是一个新的问题,弄得不好,会出现类似汉代经今古文之 争,超出学术研究的范畴,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不

10、过,在中国诗学与文论研究领域,引入新出土的竹帛文献,肯定是一种新的学术增长点,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小题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学的基本内容。 B中国古代的诗学包含着人生、政治与文学等各方面的问题,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百科全书。 C诗学一直是经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 D对于中国古代诗学的阐释与解读,是生生不息的,也是充满时代性的,要不断地寻 找新的学术增长点。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裴斐先生的 “诗缘情 ”与先前所说的 “诗言志 ”的观点并不矛盾,二者

11、可以互证。 B闻一多先生的神话与诗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解释诗经,探索中华文化的玄奥,打破了单一的经学路径。 C引入新出土的竹帛文献,不论对中国诗学还是文论研究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学术增长点,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D既借鉴西方的理论,又吸纳本土的文化资源,只要这两方面齐头并进,依据新发现的资料进行解读与研究,就能使中国诗学的研究向前迈进。 【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其他民族的诗学,不具有人文的蕴含,也不能体现他们民族的精气神,远远不如中国的诗学。 B诗学折射出中华人文的玄奥,中国学术界的多个学科都可以对其诗性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特质进行探索。 C王国维

12、二重证据说的提出与响应,为许多学者将新出土的简帛文书引入诗学奠定了基础。 D将新出土的文献与传世经典互相融合贯通,正确评估二者的价值,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今诗学研究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B项 “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百科全书 ”是朱自清对诗经的评价,这里错在把中国古代诗学与诗经等同起来了。 A项来自第一段第一句。 C项见第二段中间 “其实,及时在秦汉之后,诗学一直是经学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核心 ”一句。 D项由最后一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整合而来。 【小题 2】 D项逻辑错误,说法太绝对,将 “只

13、要 就 ” 改为 “只有 才 ” 。 A项来自第一段尾部 “裴斐先生认为 可以得到互证。 ”B项,从第二段中间可以找到依据。 C项,从最后一段倒数第一句话整合而来。 【小题 3】 A项 “其他民族的诗学,不具有人文的蕴含,也不能体现他们民族的精气神 ”,错误,从第二段可以找到依据,出题者在主观拔高。 B项从第二段最后三句可以推知。 C项从最后一段 “王国维二重证据 ” 一句可推知。 D项,从最后一段倒数第二句可以推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C级。 点评:社科文的考查,常常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因此在认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命题角度

14、作一些了解。其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一般为十种陷阱:偷梁换柱。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 ,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张冠李戴。所谓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 A的概念说成是 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以偏赅全。以偏赅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将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体,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是非颠倒。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

15、不当;超前判断。一是弄错时 态:如将 “将来如此 ”说成了 “已经如此 ”,二是模糊现实,往往是在 “必然如此 ”还是 “可能如此 ”上做文章;无中生有。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命题者纯靠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瞒天过海,是指命题人故意遗漏文中的重要信息,以期瞒过考生的眼睛达到干扰的目的;答非所问,指选项故意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喧宾夺主。所谓 “喧宾夺主 ”是指选项中所列的内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只有一个是阐释概念的主要原因,其他项虽不算错,但都是次要原因,这样放在一起干扰考生,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 永远的巴金 王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

16、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 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青春是美丽的。 ”

17、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 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 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

18、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 “五四 ”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 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 ” 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

19、的园地。 “要多写,要多写一点 ” 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 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 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 “真话不等于真理 ”,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

20、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 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 (有删节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作者读过许多巴金写的译的作品,深深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和牺牲精神。 B巴金喜欢关于高尔基笔下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的愿望。 C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E.“巴金的矗立 ”是指巴金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 在人民心

21、中及文学史的崇高地位,是对巴金的高度赞誉。 【小题 2】巴金先生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青春是美丽的 ”,这句话中包含几层含义,请分点概述。 (6分 ) 答: 。 【小题 3】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 请简要分析概括。 (6分 ) 答: 。 【小题 4】文章结尾处说 “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得到的启示。 (8分 ) 答: 。 答案: 【小题 1】 B.E. 【小题 2】他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保护青年,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 迫人性的行为;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每点 2分) 【小题 3

22、】 情感炽烈、热爱青春。他的作品书写青春,充满感情的郁积;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巨著随想录表现对历史的反思; 爱憎分明、直言不讳。爱国和人道是他终身的信仰; 坚持真理,敢说真话。一辈子提倡讲真话,甚至受过诋毁; 诚实、质朴、谦虚、无私。说到笑话,神情仍然严肃;(答出 3点即可,但要用文本作为的依据) 【小题 4】参考观点:理解 这句话饱含作者对巴金的崇敬和对自己的鞭策;( 2分) 作为现代人,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对于巴金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卓越 成就,就会为自己的轻狂表现感到内疚和自责。( 2分) 启示: 面对巴金先生对文学对社会的真挚态度,我们要学习他真诚质朴、忧国忧民的情怀。 巴金先生

23、一生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热情,以笔为武器,刺破黑暗的现实,并在文革后,反思文革的教训,主建现代文学馆,主编收获杂志,提携文学青年。他让我们见证了奋斗不止的人生风采。 试题分析: 【小题 1】 A文中只写对读灭亡新生感到牺牲精神。 C.“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 ”与文章内容不符; D.前后没有必然联系,内容也与文章不符。(两个都对给 5分,一个给 3分) 【小题 2】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青春是美丽的。 ”相关内容出现在文章的第 5自然段,在段首。所以需联系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来解读。分析中应含有 “青春 ”关键词的句子,如上段中的 “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

24、,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青春是美丽的。 ”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 ”至于第三点内容需从文章第7自然段中概括出。 【小题 3】这类题的解答没有捷径,需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认真的梳理 ,并筛选出有效信息。但是不要忘记题干中的要求 “简要分析概括 ”。这里的简要分析,实际上就是要结合文章的相内容来说明。比如巴金充满激情,热爱青春,要列出文章中哪些内容来表现的,比如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青春是美丽的。 ”。 【小题 4】 “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

25、流浃背 ”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要确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要联系全文内容来理解,这也是题干的要求。另外 , “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这句话的理解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所在,这里的 “汗流浃背 ”,应是 “汗颜 ”之意,就是感到内疚和自责。 由此可以看出,这句话,一方面包含对巴金的崇敬,另一方面就是鞭策。启示,既可以侧重于前者,从这个角度谈我们应学习巴金什么;也可以侧重于后者,那就是有了一点懈怠轻狂应怎么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不 C、 D级。 点评:虽然这几个题考查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问法,但多涉及对文章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一个句子

26、总要表示一定的意思,把句子置于文章中后,它所表示的就不仅是本身的意思了,而是又附加了一点什么,这附加的东西是语境所给予的。语言的运用是有其特定的背景 材料的,而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一句话往往表达一层意思或多层意思,但是要推断其语义,这就得根据特定的语言背景、依据语言的前后关系理解词语、语句的意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有时又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不过,整体把握行文思路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文言文阅读 陈矩,安肃人。万历中,为司礼秉笔太监。二十六年提督东厂。为人平恕识大

27、体。尝奉诏收书籍,中有侍郎吕坤所著闺范图说,帝以赐郑贵妃,妃自为序,锓诸木。时国本未定,或作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 议,大指言贵妃欲夺储位,坤阴助之,并及张养蒙、魏允贞等九人,语极妄诞。逾三年,皇太子立。 至三十一年十一月甲子昧爽,自朝房至勋戚大臣门,各有匿名书一帙,名曰续忧危 议,言贵妃与大学士朱赓,戎政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都督王之桢,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相结,谋易太子,其言益妄诞不经。矩 获之以闻,大学士赓奏亦入。 帝大怒,敕矩及锦衣卫大索,必得造妖书者。 时大狱猝发,缉校交错都下,以风影捕系,所株连甚众。之桢欲陷锦衣指挥周嘉庆,首辅沈一贯欲陷次辅沈鲤、侍

28、郎郭正域,俱使人属矩。矩正色拒之。已而百户蒋臣捕 生光至。生光者,京师无赖人也,尝伪作富商包继志诗,有 “郑主乘黄屋 ”之句,以胁继志金,故人疑而捕之。酷讯不承,妻妾子弟皆掠无完肤。矩心念生光即冤,然前罪已当死, 且狱无主名,上必怒甚,恐辗转攀累无已。 礼部侍郎李廷机亦以生光前诗与妖书词合。乃具狱,生光坐凌迟死。 三十三年掌司礼监,督厂如故。帝欲杖建言 参政姜士昌,以矩谏而止。云南民杀税监杨荣,帝欲尽捕乱者,亦以矩言获免。明年奉诏虑囚,御史曹学程以阻日本酋关白事,系狱且十年,法司请于矩求出,矩谢不敢。 已而密白之,竟得释,余亦多所平反。 又明年卒,赐祠额曰清忠。 (选自明史 列传第一百十三,有

29、删改)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言 益 妄诞不经益:越发、更加 B矩获之以 闻 闻 :听说 C以风影捕 系 系:拘捕 D俱使人 属 矩属:委托 【小题 2】下列能够说明陈矩 “为人平恕识大体 ”的一项是( 3分) 矩获之以闻,大学士赓奏 亦入 敕矩及锦衣卫大索 以风影捕系,所株连甚众 俱使人属矩。矩正色拒之 矩心念生光即冤,然前罪已当死 已而密白之,竟得释 A B C D 【小题 3】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矩,安肃人,明神宗时先后人司礼秉笔太监和东厂提督,他为人公正宽容,能识大体,被皇帝看中并被重用。 B在 “妖书 ”案中

30、,陈矩拒绝请托,不事株连,结案时将主犯定为 生光,既处罚了他,又给神宗一个合理的答复。 C云南税监杨荣被杀,神宗想要逮捕当地闹事百姓,因为陈矩进言而没有下令,这样就避免了一场灾祸的发生。 D御史曹学程被关押在监狱将近十年,趁机向陈矩求情,却被陈矩当面拒绝了,这说明陈矩是一个按规章办事的人。 【小题 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 10分) (1) 帝大怒,敕矩及锦衣卫大索,必得造妖书者。( 3分) 译文:_ (2) 且狱无主名,上必怒甚,恐辗转 攀累无已。( 4分) 译文:_ (3) 已而密白之,竟得释,余亦多所平反。( 3分) 译文:_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

31、小题 3】 D 【小题 4】( 1)神宗大怒,命令陈矩以及锦衣卫大加搜索,一定要抓到制造妖书的人 。( “敕 ”命令; “大索 ”大加搜索; “得 ”抓捕到。 3分) (2) 况且(如果)这个案件中没有主犯的名字,皇上肯定非常生气,恐怕会辗转牵连,没有停止。 ( “狱 ”案件; “攀累 ”牵连; “已 ”停止。 4分) (3) 不久,他暗中向神宗说了此事,曹学程终于得以释放出狱,他也为其他许多人平反。( “已而 ”不久; “竟 ”最终、终于; “余 ”其他的人。 3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闻:使动用法。使 闻(听说)。 “矩获之以闻 ”为省略句,应是“矩获之以之闻神宗 ”,以闻,使神宗听

32、说道这件事,即把这伯事报告了神宗。 【小题 2】 说他负责; 是说皇帝对他信任; 说当时的 “妖书 ”案牵连甚众; 是说他为人公正; 说他考虑问题周密,识大体; 是他的处理问题方法、手段得当,从一个侧面表现他的公正宽容。 【小题 3】不是曹学程向陈矩求情,而是 “法司 ”。 【小题 4】这三个句子的翻译难度不大,需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 1): “敕 ”,命令; “大索 ”,大加搜索; “得 ”,抓捕到。 (2) : “狱 ”,案件; “攀累 ”,牵连;“已 ”,停止。 (3) : “已而 ”,不久; “竟 ”,最终、终于; “余 ”,其他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筛

33、选信息与理 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C级。 点评:文言文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其客观题比较多,又是学生得分率比较高的一个题目。一般所考查的 4个题目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往往是翻译题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类题时,要认真将题肢与原语文对照,注意时间等相关内容的前后顺序。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分析或概括的错误往往只在某一小点上,主要是顺序的颠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 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也要特

34、别注意,选项中有的只是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它需要我们掌握文言的词法、句法特点、固定结构,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并且要能够在翻译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第二步:找得分点、发现 “生词 ”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轻读一遍,誊写答卷。 附:文言文翻译: 陈矩,安肃的人。万历中期,职位为礼秉笔太监。万历二十六年,做东厂提督。他的为人平和 ,知大体。曾经按皇上的指示去收书,其中有一本是侍 吕坤写的 ,皇帝把这本书赐给了郑贵妃,郑贵妃亲自为这本书写了个序,还刻在木头上。当时还没有立太子,又

35、有人给那本书写了个后序,并称其为 ,大体上指明郑贵妃想要夺取储君之位,吕坤偷偷的帮着他,并涉及张养蒙、魏允贞等九个人,书中词语非常妄诞。这样又过了三年,立了皇太子。 到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甲子早上的时候,从朝房里的人到勋戚大臣家里,都有一本匿名的书帙,叫 ,说郑贵妃与大学士朱赓,戎政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 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都督五之桢,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人相勾结,谋划换太子 (就是换郑贵妃的儿子当太子 )。书中的语言更夸张,不可信。陈矩得了这本书知道了其内容,这时大学士朱赓的奏折也送了进来。皇上知道这事之后非常生气,命令陈矩和锦衣卫去大力搜捕,一定要逮到写这本书的人。一时间,很

36、多人纷纷入狱,城里都是抓人的人,听到一点风声就去抓人,被株连的人很多。朝臣们也纷纷借此事攻击自己的对手,如“锦衣都督王之桢欲陷锦衣指挥周嘉庆,首辅沈一贯欲陷次辅沈鲤、侍郎郭正域, ”。都派人去跟陈矩说。陈矩都一一回绝了。后来百户 (小官 )蒋臣逮到一个个叫 (音 w)生光的。这个生光,就是京城一个无赖而已,曾伪造富商包继志的诗,里面有一句 “郑主乘黄屋 ”,用来威胁包继志,勒索钱财,所以人受怀疑而抓来了。严刑拷打之后,他不承认,家里的人亲人也都被打到体无完 。陈矩想这个生光是冤枉的,但是之前的罪也够判死刑的,而且这事找不到当事人,皇上必然很生气,怕连累更多的人。礼部侍郎李廷机也认为生光的之前的

37、诗与妖书内容附合。就给他定了罪,生光被凌迟处理。 万历三十三年间,他任司礼监太监,还是提督东厂。皇上想杖责进言的参政姜士昌,因为陈矩的进谏而放弃了。云南有 暴民杀了税监杨荣,皇上想逮捕作乱的人,又因为陈矩的话使这些人获免。第二年,又奉皇上旨意去审讯囚犯,御史曹学程曾因阻止日本酋长入朝奏事,被捕入狱将要十年,法司请求陈矩能把人放出来,陈矩说不敢。不久暗中向神宗说了此事,曹学程终于得以获释,其余的人也有很多被平反的。第二年,陈矩死了,朝廷赐给他祠堂匾额:清忠。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归朝欢 柳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

38、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 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 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 诚何益。归去采,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只轮:代指车。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小题 1】这首诗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了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羁旅的厌倦之情。( 3分)秋风萧萧,白霜满地,天气寒冷;宿雁惊飞,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上征程,突出早行之早,衬托出行旅艰辛,心境的悲

39、凉。( 2分) (共 5分 ) 【小题 2】 “转觉归心生羽翼 ”写词人恨不能插翅飞回故乡,写出归乡之情迫切;“愁云恨雨两牵萦 ”思念引发的愁云恨雨,写出词人乡愁的浓重; “新春残腊相催逼 ”写出时序代谢,日月催人老之感; “岁华都瞬息 ”表现年华流逝之悲慨; “浪萍风梗 ”表现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归去采,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抒发渴望归乡之情。( 6 分)( 1 点一分,要结合诗句具体。总括而言,为三个层面 :有思乡念亲之情、有年华流逝的感慨、有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试题分析: 【小题 1】诗词中的景物描写,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词作的上片,词人以白描手法描绘旅途景色,营

40、造出一种特定的抒情氛围。 “别岸 ”是稍远的江岸, “萧萧 ”为芦苇之声, “淅淅 ”乃风的声响。远处江岸停着三两只小船,风吹芦苇发出细细的声音,此处写景如画般地写出了江乡的荒寒景象。江岸、葭苇、沙汀、宿雁,这些景物极为协调,互相补衬,组成江南水乡的画面。残月照在小溪的小桥面似如秋霜一样洁白。这里, “残月 ”表示旅人很早就上路。其中的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 霜白 ”形成工对。上句写了大雁高飞起来,因人早起赶路而惊飞,下句写似如秋霜的溪桥。这样,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寒冬早行的景物及其特点。接着写道: “渐渐分曙色。 ”“曙色 ”即拂晓时的天色。这一句为写景之总括,不但表明时间推移,已经快

41、到拂晓,而且暗示了旅人已经过一段行程,为推动词意的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 【小题 2】词的下片由上片的写景转入主观抒情,写主人公因厌倦羁旅行役而思故乡。 “一望 ”实即想望,故乡关河相隔遥远,烟水迷茫,根本无法望见;既无法望见而又不能回去,受到思乡愁绪的煎熬,反转产生一种急迫的渴望心理,恨不能插上 羽翼立刻飞回故乡。 “愁云恨雨两牵萦 ”喻儿女离情,象丝缕一样牵萦两地,通过比喻来突出词人乡愁之浓重。 “新春残腊相催逼 ”是说明时序代谢,日月相催,新春甫过,残腊又至,客旅日久,于岁月飞逝自易惊心,有年光逼人之感。流光转瞬,与天涯浪迹联系起来,更增深沉的感慨。最后三句: “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

42、忆。 ”这是思乡的主要原因,补足了 “愁云恨雨 ”之意。家乡的 “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自然是设想妻子多年家苦苦相忆了。柳永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离家后事实上再也没有回到故乡,但思乡之情却往往异常强烈;他京都的烟花巷陌与许多歌 妓恋爱,但怀念妻子的深情却时时自然地流露。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诗歌中写景状物是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但不管写何景状何物,都是要表达某种情感的,这也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具体来说,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心理,寄寓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还有象征。阅读这类诗词,就要认真分析这些景物描写,

43、在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去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鉴赏写景诗词时首先要缘景明情,紧紧抓住 “情 ”这一牛鼻子不放,由此读诗,才算进入读诗的大 门。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需立足于全诗。对于词来讲,又可以通过词的章法结构来帮助理解剖析。词的上片写景记事,下片往往抒情、议论。下片即使是写景,也是通过来抒情。因此在立足于全篇的基础上,应重点抓住词的下片。另外,词常有表明或隐含诗人感情的词语跳跃于词间,抓住词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也是抓住诗人感情的有效抓手。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写一则简要的标题,不超过 15个字。( 5分) 本报讯(王翔 记者郑燕峰)近日,第 13届山东省 “

44、乡村青年文化节 ”在山东莒县招贤镇启动。启动仪式上,以科普宣传、送春联、义 诊医疗、拍摄全家福、科普宣传为内容的各项活动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艺演出,受到了广大农村青年的热烈欢迎。团山东省委向招贤镇青少年活动中心赠送了电视机和图书。 自 1998年以来,山东省已成功举办了 12届 “乡村青年文化节 ”。 答: 。 答案:第 13届山东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超 1字扣 1分) 试题分析:这则新闻的主题就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所以就可以把新闻中的第一句话加以概括取舍后作为新闻的标题。新闻主体:山东乡村青年文化节;事件:启动。标题可拟为:第 13届山东乡村青年文化节启动。 考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概括压

45、缩的能力,能力层次 E级。 点评:拟写新闻标题应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认真阅读导语的内容,找准事件的主体,即陈述对象。明确陈述是什么事。具体拟写时,又要根据新闻标题的形式要求以及字数要求。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下列现象的看法。( 60字左右)( 6分) 材料一:湖北省远安县因是张艺谋新片山楂树之恋的拍摄地,而欲将县名改为 “山楂县 ”。 材料二:四川南坪县改名九寨沟县、云南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县,湖北蒲圻市改名赤壁市、安徽屯溪市改名黄山市、福建崇安县改名武夷山市、黑龙江省德都县改名 五大连池市 如此大规模的市县改名,据说都是出于促进旅游经济、提升地方知名度的需要。 答: 。 答案:参考示例:

46、地名最根本的用途是指明区位、方便大众,应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稳定性。诚然,以风景名胜之名来给市区县改名,确实可以提高某地的知名度,但发展旅游经济不应该只走 “改名 ”一条路,各地发展经济的思维模式不能挤进一条死胡同。多样的地名,其实是历史馈赠给后人的巨大财富,本身就是一笔理应珍视的文化遗产。( 6分) 试题分析:在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要紧紧抓住材料中的一句话 “如此大规模的市县改名,据说都是出于促进旅游经济 、提升地方知名度的需要。 ”谈看法,实际上也就是就这种改地名是为了促进旅游经济和提升地方知名度的需要谈自己的看法。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讲清理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能力

47、层次为 E级。 点评:准确 、鲜明、生动 ”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换、警示语、串台词、情境对话、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 “准确 ”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鲜 明 ”是指色彩 (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 )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 1】辛苦逢遭起一经, 。过零丁洋 【小题 2】岁寒, 。子罕 【小题 3】 ,子无良媒。 氓 【小题 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离骚 【小题 5】 ,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 【小题 6】驾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