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1742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国人发起的爱心贝雷帽、读书漂流、寻找身边的 “活雷锋 ”、 “衣加衣 ”送温暖等活动,虽然都是很小的倡议,却能 积羽沉舟 ,助人解困。 B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赵本山力挺东北新人,把剧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给了他们,而赵本山、范伟等著名演员在剧中反而成了 举重若轻 的角色。 C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当地各级领导殚精竭虑,含辛茹苦 ,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赢得了老百姓的广泛称赞。 D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 执牛耳者

2、,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积羽沉舟:比喻小患不及时清除,发展下去也会酿成大祸害,此句褒贬误用; B举重若轻,指某人很有才干,能轻易地完成艰巨的任务,可调换为 “无足轻重 ”,此句似是而非; C项,含辛茹苦:长期经受艰辛困苦, (多指抚养人成长 ) ,此句似是而非; D项,执牛耳者: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运用合乎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大学毕业了,一向勤奋学习的李楠考上了研究生,而讲究吃穿玩的孙博却不得不摆上了服装地摊,不过这也算 各得其所 了。 B在

3、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 寡廉鲜耻 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冯祖荀是中国出国留学生中学习西方现代数学的第一人,为中国大学数学系的创立和发展呕心沥血;冯先生 高山景行 ,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D龙川岛像一张舒展着的荷叶漂浮在 浩如烟海 的千岛湖上,岛上又有 30多个小湖,湖水明净,映着日光,犹如闪烁在荷叶上的水珠一样。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此句似是而非; B“寡廉鲜耻 ”,不知羞耻,此处不合语境,应为 “道貌岸然 ”;高山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指崇高的德行。 D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

4、等非常丰富。用 “浩如烟海 ”形容千岛湖,使用对象错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考前的学习无疑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难道我们能否认高考复习最忌心 浮气躁吗? B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 OK等 19项体育活动,并将 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C从今年高考 “一模 ”统计数据看,学生成绩整体正常,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 D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公共艺术,应该慎之又慎。既然城市雕塑是面向大

5、众,是由民众买单,那么接受民众的审核不仅是对民众的尊重,更是民众的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合逻辑,并列不当概念不清, “拼图、棋类、卡拉 OK”不属 于体育活动; C项成分残缺, “从 ”引导的介宾短语开头,造成主语淹没, “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 ”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D项语序不当, “城市雕塑 ”是前后分句的主语,主语一致关联词语应在主语之后, “城市雕塑 ”应放在 “既然 ”前, “接受民众的审核 ”不能说是 “是民众的权利 ”,搭配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许多研究表明

6、,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 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

7、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是总说, 与 衔接说明 “作用 ”, 与 衔接解释原因, 说明要适当运用表扬。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 比 (等到)得软脚病 吾闻汉 购 (购买)我头千金 肯綮之 未尝 (曾经)哙拜谢 (道歉) B 进 (超过)乎技矣拔山 盖 世(胜过) 族 (灭族)秦者秦也 乃 (就)二十八骑 C 率 (全 、都)赂秦也 举 (所有的)天下之豪杰 函谷 举 (拔、攻占) 与 (亲附)嬴 D 以 (率领)五千骑追之 递 (传递)三世 能 属 (属于)者百余人耳 始 速 (迅速)祸焉 答案

8、: A 试题分析: A项 “比 ”解释为 “近来 ”, “购 ”解释为 “悬赏、征求 ”, “尝 ”解释为 “尝试 ”; “谢 ”解释为 “感谢 ”B项 “乃 ”解释为 “只、仅仅 ”; D项 “速 ”解释为 “招致 ”,“属 ”解释为 “随从 ”。这是一道考核课本中的文言实词的题目,平时重点实词要强化记忆,这是文言阅读的基础。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从文言文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 ( ) A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式)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B为天下笑(被动句)沛公安在(状语后置) C惟兄嫂是依(定语前置)函谷举(被动句) D斯用兵之效也(判断

9、句式 )负而前驱(宾语前置)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C 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 D 负而前驱(省略句),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文言句式主要有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其中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平时注意积累,记住典型的例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字词分类正确的一项 ( ) 宜业其家 将成家而致汝 函粱君臣之首 日削月割 忧劳可以兴国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燕赵之收藏 辇来于秦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名作动 使动 意动 动作名 名作状,这是一道考核词类活用的词语,此

10、类后用主要有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以及使动用法的意动用法,平时要注意积累,记忆典型的例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 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 小雅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

11、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 “伏羲作琴 ”、 “神农作琴 ”、 “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 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了: “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

12、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古琴有 “泛音 ”“按音 ”和 “散音 ”三种音色, 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 “焚香操琴 ”,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 “净 ”与 “静 ”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 “六忌、七不弹 ”之说。 “六忌 ”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

13、大雪六种天气气候, “七不弹 ”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 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

14、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选自 2011年 7月 15日中国国学网,有删改) 【小题 1】下列有关 “古琴 ”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 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小题 2】下列理解,不

15、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有许多 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

16、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 “文王、武王加二弦 ”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 “泛音 ”“按音 ”和 “散音 ”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 “六忌、七不弹 ”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 、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

17、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对应的原文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 ”,选项为 “中华民族 ”偷换概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选项对应的原文 “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选项把 “中国乐器 ”换为 “其他中国器物 ”,偷换概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18、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在风俗通中有记载 ”于文无据,选项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 “治孝经、论语 ”。帝曰: “何言可道? ”答曰: “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 ”帝曰: “善。 ”令于兽门馆读书。 入隋,为长安令,数条上便宜。后为王世充太子太保,与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洛阳平,世长始与豆卢行褒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 “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禽之,

19、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杀之,是绝其类。 ”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与语平 生,调之曰: “卿自谓佞邪,直邪? ”对曰: “愚且直。 ”帝曰: “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 ”对曰: “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竭,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劲敌。 ”帝大笑,嘲曰: “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世长曰: “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汉南以归,唯蒙屯监。 ”帝悦,拜谏议大夫。世长有机辩大率如此。 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顾谓朝臣曰: “今日畋,乐乎? ”世长曰: “陛下废

20、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 ”帝色变,既而笑曰: “狂态发邪? ”曰:“为臣计则 狂,为陛下计则忠。 ” 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 “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 ”帝曰: “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 ”对曰: “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宁可得乎? ”高祖深然之。 世长简率无威仪。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市,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观者咸以为笑,议者方称其诈。 贞观初,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拒却赂遗,

21、朝廷壮之。后出为 巴州刺史,舟败,溺死。 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小题 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 “世长有机辩 ”的一组是( ) 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 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 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酒酣,进曰: “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 ” 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世长仇然 献忠,时主方褒听 A B C D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22、括,不正确的一项( ) A苏世长少小爱读书,有胆魄,十余岁就上书皇上,谈治国之道,深受周武帝赏识。后历经隋唐两代,以机辩敢谏著称。 B苏世长曾出使突厥,与突厥首领抗争,拒绝对方索礼的要求,朝廷认为他勇敢。 C苏世长在陕引咎自挞,围观的人讥笑议论他诡诈,他不能忍受人们的讥笑议论,就逃跑了。 D苏世长敢于进言,且多被采纳,而后来不少人进谏却多遭斥责,是时代情况不同了,而非劝谏技巧有高低。 【 小题 3】上面文言文段中的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 ( 2)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

23、苦。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1)现在因隋朝的奢侈,百姓不能承受驱使,因而归顺有道之君。您应当割除奢侈,恢复朴素。( “堪 ”“归 ”“刈 ”各 1分,句意通顺 2分。)( 2)等到祸乱已平定,君位稳定,后来的人比照前人的做法,还想用鲠直的言论获取荣耀,所以常常遭到斥责怪罪,被讨厌困辱。( “及 ”“视 ”“期 ”“斥让 ”各 1分,句意通顺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 “直接表现 ”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 “世长 ”性格

24、特征是 “有机辩 ”, 句为苏世长向周武帝陈述治国之道。 句为高祖对苏世长的嘲讽 。 句为作者的评论 ,并且作者认为 “非言有巧拙 ”。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苏世长因忍受不了疼痛而逃走。选项事件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

25、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 ,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 1)堪 承受,归 归顺,刈 割除。( 2)及 等到,视 比照,期 获取,为所 被。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苏世长是京兆武功人。十几岁时,上书周武帝,周武帝对他年幼(敢上书)感到很奇异,问他读什么书,回答说: “研究孝经、论语。 ”周武帝说:“有什么话值得说? ”回答说: “治理国家的人连鳏夫寡妇都不敢怠慢。以德治国。 ”周武帝说: “好。 ”让他在兽门馆读书。 进入隋朝,做长安令

26、,多次上书陈述治国办法。后来做了王世充的太子太保。与大将豆卢行褒驻守襄阳,高祖(李渊)与他们有交情,多次派遣使者劝降,豆卢行褒总是杀掉使者。 洛阳平定后(高祖平定王世充后),苏世长才与豆卢行褒归顺。高祖杀了豆卢行褒并责备苏世长。苏世长叩头认错说: “自古以来帝王登基,都是用擒鹿来作比喻,一个人获得了,其他众人便放手了。哪里有捕获鹿以后,还忿恨其他同猎的人,追究他们争夺鹿的罪名呢?况且武功故旧,动乱以来,死亡的差不多了,只有我得以见到太平盛世,如果杀了我,是灭绝我们 这些故人。 ” 高祖笑着释放了他。封他为玉山屯监。与他叙谈平生经历,调侃他说: “你认为自己是邪佞之人还是正直之人? ”回答说:

27、“愚鲁且正直。 ”皇帝说: “你如果是正直的人,为什么背叛王世充归顺我? ”回答说: “洛阳平定后,天下统一,我智穷力尽,才归顺陛下。假使王世充不死,我占据汉南,还是劲敌。 ”皇帝大笑,嘲讽他说: “为什么你名叫长而意气这样短,口中说正直之言而心中却这样邪曲? ”世长说: “名长意短,确实如圣上所说。口正心邪,不敢领旨。过去窦融率领河西归降汉朝,十世封侯,我带领山南来归顺您,只封了屯监。 ”皇帝高兴,封他为谏议大夫。苏世长有智灵活善于辩论,大都如此。 后来苏世长跟随皇上在泾阳围猎,收获很多。皇上进入旌门,环顾四周后问众位大臣说: “今天围猎,快乐吗? ”苏世长回答说: “皇上您停下纷繁的政务,

28、来围猎,不到百日,不算是十分快乐! ”皇上变了脸色,后来又笑着说: “你发狂了吗? ”苏世长回答说: “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考虑便是发狂了,但如果从您的角度来考虑则是一片忠心呀! ”苏世长曾经在披香殿侍候皇上用餐,酒喝到高兴的时候,上奏道: “这座宫殿是隋炀帝建的吧?为什么雕刻装饰这么华丽呢? ”高祖回答说: “你好进谏像个直率的人,其实内心 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宫殿是我建的,却假装说是隋炀帝建的呢? ”苏世长回答说: “我只是看见倾宫、鹿台,不是一位受天命的君王所做的。您在武功所住的房屋仅能够遮住风雨,当时您也认为很满足了。现在因隋朝的奢侈,百姓不能承受驱使,因而归顺有道之君。您应当割除奢侈

29、,恢复朴素。现在却在他的宫殿又大加装饰,想拨乱反正,难道可能吗? ”高祖认为十分正确。 苏世长生活简朴,为人直率,缺乏威严。刚到陕州的时候,城里的人做违法的事,不能禁止,于是在市井中引咎自责,役卒讨厌他的虚伪,用鞭子打得他鲜血长流,苏世长忍受不了疼痛,呼叫着逃走 了。观看的人都大笑,议论的人都说他诡诈。 贞观初年,出使突厥,与颉利抗争礼金,不妥协,拒绝向突厥献礼,朝廷认为他勇敢。外出做巴州刺史,船翻了,溺水而死。 评论说:在唐朝刚拥有天下的时候,鉴戒割除隋朝弊端,采纳忠正之言,苏世长直言进谏,当时的皇帝正要开阔言路,借以勉励全国,即使触及禁忌,却没有触怒皇帝。等到祸乱已平定,君位稳定,后来的人

30、比照前人的做法,还想用鲠直的言论获取荣耀,所以常常遭到斥责怪罪,被讨厌困辱。不是言辞有巧拙之分,遇到的时代不同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刘庠,字希道,彭城人。八岁 能诗。蔡齐妻以子,用齐遗奏,补将作监主簿。复中进士第,为高密广平院教授。英宗求直言,庠上书论时事。帝以示韩琦,琦对之 “未识 ”,帝益嘉重。日食甫数日,苑中张具待幸,庠言非所以祗天戒,诏罢之。会圣宫修仁宗神御殿,甚宏丽。庠言: “天子之孝,在继先志,隆大业,不在宗庙之靡。宜损其制,以昭先帝俭德。 ”奉宸库被盗,治守藏吏。庠言:“皇城几察厉禁,实近侍主之,当并按。 ”仁宗外家李 犯销金法,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帝不豫,

31、储嗣未正,庠拜疏谓: “太子,天下本。汉文帝于初元即为无穷计。颍王长且贤,宜亟立,使日侍禁中,阅四方章 奏。 ”帝皆行之。 神宗立,迁殿中侍御史,为右司谏。言: “中国御戎之策,守信为上。昔元昊之叛,五来五得志,海内为之困弊。今莫若示大信、舍近功,为国家长利。 ”奉使契丹。故事,两国忌日不相避。契丹张宴白沟,日当英宗祥祭 ,庠丐免,契丹义而听之。 除集贤殿修撰、河东转运使。庠计一路 之产,铁利为饶,请复旧冶鼓铸,通隰州盐矾,博易以济用。又请募民入粟塞下,豫为足食。进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契丹侵霸州土场,或言河北不可不备。庠上五策,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 庠不肯屈事王安石。安石欲见之,戒典谒

32、者曰: “今日客至勿 纳,惟刘尹来,即告我。 ”有语庠者曰: “王公意如此,盍一往见。 ”庠谓: “见之,何所言?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 ”竟不往。奏论新法,神宗谕之曰: “奈何不与大臣协心济治乎? ”庠曰: “臣子于君父各伸其志。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 契丹建牙云中,遣骑涉内地,边吏执之。契丹檄取纷然,又遣使议疆事。众疑其造兵端,欲大为备。庠奏言: “云朔岁俭,军无见粮。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宜先谕以理,然后饬兵观衅。 ” 元 初,加枢密直学士、知渭州。卒,年六十四。宣仁闻之曰: “帅 臣极难得,刘庠可惜也。 ”庠有吏能,淹通历代

33、史,王安石称其博。卒后,苏颂论庠治平建储之功,诏褒录其子。 选自宋史 列传第八十一 【注】 祥祭 :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 路:宋时的行政区划。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庠言非所以 祗 天戒祗 :恭敬 B在继先志, 隆 大业隆 :兴盛 C宜 损 其制损 :损害 D储嗣未 正 正 :确立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庠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 庠上书论时事,帝嘉重 庠奏言,法行当自贵近始 颖王长且贤,宜亟立 日当英宗祥祭,庠丐免 料其必不动,已而果然 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34、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庠经常向英宗提出规谏。英宗为仁宗修神御殿,非常宏丽,刘庠认为不应奢靡;奉宸库被盗后,刘庠主张应连同主管此事的近侍一并惩罚。 B刘庠能妥善处理外交问题。在宋与契丹的关系上,他认为守信义最重要;出使契丹,他认为按照先例在先皇的忌日契丹不应该摆宴席,得到契丹同意。 C刘庠注重发展地方经济,关注民生。担任河东转运使,他恢复废弃的冶炼场所,开通隰州的盐路,开展贸易 ;他又招募民众往塞下转运粟谷,以备足粮食。 D刘庠对王安石新法不以为然。王安石想会见他,但刘庠始终不肯见;当神宗问他为什么不与大臣同心协力时,刘庠说他只知道侍奉君王,不敢攀附王安石。 【小题 4】把上面文言文中的画

35、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自彼执政,未尝一事合人情。脱问青苗、免役,将何辞以对? 契丹张形示强,造端首祸,曲在彼不在我,愿勿听。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 题 4】 自从他执政以来,不曾有一件事合乎人情。假若 (他 )问起青苗法、免役法,我用什么话来回复他呢?(得分点:彼、尝、脱、对各 1分,句义 1分) 契丹虚张声势,显示强大,开启祸端,理亏在他们不在我们,希望不要听信。 (“张形 ”“造端首祸 ”“曲 ”各 1分,句意通顺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损 :减少。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 120个实

36、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 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选项对应的原文 “天子之孝,在继先志,隆大业,不在宗庙之靡。宜损其制,以昭先帝俭德 ”大意是讲要节俭,不要追求奢靡, “损 ”译为 “损害 ”从句意结构上讲不通。应为 “减少 ”“简化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 “直接表现 ”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

37、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 题对象是 “刘庠 ”性格特征是 “敢于直言 ”, 是刘庠向契丹提出请求。 表明刘庠有见识,不在直言范围之内,排除这两项可以得到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他认为,按照先例在先皇的忌日契丹不应该摆宴席 ”,理解错误。原文 “故事,两国忌日不相避 ”,意思是按照先例,两国在先皇的忌日彼此都不应避讳,即可以各自做各自想做的事。

38、所以契丹才在白沟设宴,由于当天恰 好是宋英宗的祭祀之日,刘庠请求停止宴会,契丹才被刘庠的道义所感动。选项事件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彼 他,未尝 不曾,脱 假若。 张形 虚张声势,造端首祸 开启祸端,曲 理 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

39、解 B。 【参考译文】 刘庠,字希道,彭城人。八岁时能写诗。蔡齐将女儿嫁给他做妻子,蔡齐死后用他遗留下的奏章,使刘庠补授将作监主簿。后来又考中进士,官任高密广平院教授。宋英宗要求 (大臣 )直言谏上,刘庠上书议论时事,皇帝拿给韩琦看,韩琦说 “看不出 ”,皇帝更加赞赏看重他。 (当时 )日食刚刚发生几天,皇帝的花园中正准备 (游猎 )器物等待皇帝临幸,刘庠说这并不是恭敬回应上天警示的办法,皇帝下诏书停止了这种做法。修建安放宋仁宗神像的祭殿,十分宏大壮丽。刘庠说 :“天子的孝行,在于 继承先帝遗志,使国家基业兴盛,不在于宗庙的华丽奢靡。应该削减它的规制,来显示先帝节俭的美德。 ”宫内奉宸库被盗,

40、要惩治看守库藏的官吏。刘庠说 :“在皇城里巡查和各种禁令是那么严厉,实际上安全是由近侍主持,应当一并查处。 ”宋仁宗的外戚李 犯了销金法,刘庠上奏说,法律的施行应当从贵戚近臣开始。皇帝有病,太子之位还没有确立,刘庠奉上奏疏说 :“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汉文帝从登基建元开始便想到封立子孙使他们代代相传。颖王年长并且贤能,应该马上确立为太子,让他每天侍奉在宫内,阅览各地的奏章。 ”皇帝 (对刘庠的建议 )全都实行。 宋 神宗继位,刘庠升为殿中侍御史, (上书 )说 :“中原地区抵御西戎的策略,恪守信义是上策。昔日西夏元昊的叛乱,五次进攻中原五次取得胜利,国内被陷入困弊的境地。如今不如 (向他们 )表明

41、大信大义,放弃眼前的功利,谋求国家长远的利益。 ”刘庠奉命出使契丹 :先例,两国在皇帝的忌日做事彼此都可以不避讳。契丹在白沟设宴,当天恰好是宋英宗的祭祀之日,刘庠请求停止宴会,契丹被道义感动,听取了刘庠的要求。 被授予集贤殿修撰、河东转运使。刘庠考虑河东一路的物产,铸铁的盈利最为丰饶,他请求恢复废弃的冶炼场所,开通限州的盐和矾石的运输,开展 贸易来补给费用。又请求征募百姓往塞下运输粮食,预先备足粮食。刘庠晋升为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契丹侵占了霸州的土场,有人说黄河以北地区不可不防备。刘庠奉上五策,推断契丹一定不会有行动,后来果如他所料。 刘庠不肯屈意为王安石做事。王安石想要见他,告诉主管谒

42、见安排的人说: “今天别的客人来了一概不接纳,唯独刘庠来了,立刻告诉我。 ”有人 (对刘庠 )说 :“王公心意如此,你为什么不前往一见呢。 ”刘庠说 :“见了他,说什么呢 自从他执政以来,不曾有一件事合乎人情。假若 (他 )问起青苗法、免役法,我用什么话来回复他呢? ”最后也 没有前往(拜见)。上奏评议新法,宋神宗晓谕他说 :“为什么不和大臣同心协力济苍生治天下呢? ”刘庠说 :“臣子对君父只是各自展示自己的心志罢了。我只知道侍奉陛下,不敢攀附王安石。 ” 契丹在云中建置王庭,派遣骑兵侵略内地,被守边的士兵捉住。契丹多次传书取人,又派遣使者来议疆界的事。大家都怀疑契丹要发动进攻,想要做大的防备

43、。刘庠上奏说 :“云朔地区年成不好,部队没有存粮。契丹虚张声势,显示强大,开启祸端,理亏在他们不在我们,希望不要听信。应该先对契丹晓之以理,然后整顿军队,察看敌人的破绽。元 初年,加封为枢密直学士,任 渭州知府。去世时,年纪六十四。宣仁皇后听到消息后说: “帅臣极难得,刘庠可惜啊。 ”刘庠有做官的才能,精通历史,王安石也称赞他知识广博。去世后,苏颂论述刘庠在治平时建立储君之功,皇帝下诏褒奖并录用其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

44、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 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 “奈何纳人于死 !”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 “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 ”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隙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忧归。成化

45、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郎。四川戎县山都 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 “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 ”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 “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 ”论者韪之。 (节选自 明史 列传第六十) 【小题 1】对下列句

46、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 举 正统七年进士举:考中。 B又置新斛 视 旧加大视:比照。 C 属 信钩考属:隶属。 D论者 韪 之韪:认为 正确。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 信立碎之,曰: “奈何纳人于死 !” 进信尚书,提督军务。 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信督战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时,程信不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城,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没有

47、退路的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也先。 B程信恪尽职守。程信提出的赈济京城附近饥民,恢复河间被罢免学官的官职和被遣送生徒的学业等建议,都得到皇上许可;任太仆卿时,他定期征用马匹,及时掌握马匹的增减情况。 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调度,分路进军,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斩首四千五百多,俘获无数, 平定了叛乱。 D程信能识大体。在南京任上,守备大臣想干预钱粮的管理和诉讼案件,程信认为守备重臣应当非常谨慎,不要越俎代庖,行使主管官吏的职责。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属:嘱托。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 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 ,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此题可用结构分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