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1748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子夜情节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在故乡农民暴动中受了损失的吴荪甫既想廉价吞并吴吟秋的丝厂,又想廉价攫取朱吟秋的大批茧子。赵伯韬却一直不了解吴荪甫的这一心思。 B老太爷去世的第二天,吊客们涌进吴府,他们中有企业老板、金融巨头,官场政客、寄生文人。他们看似吊丧,其实是来寻欢作乐,打听战况,商谈生意。 C自从 “五卅 ”那天后,玉亭便大胆走近吴赵纠纷中。他总打算做和事佬,曾私下怂恿竹斋 “大义灭亲 ”,劝竹斋在吴头上加点压力,或许这样吴赵妥协有点可能。 D慑于赵伯韬的压力,杜竹斋退出 “益中

2、“,抽走十万银子,吴荪甫遇到不大不小的挫折。为了打破赵伯韬的 ”经济封锁 “,吴荪甫决意在公债市场上打倒赵伯韬。 E、面对工潮,屠维岳有把握解决。可自从吴荪甫亲自来后,这把握就成疑问了。吴荪甫说 “全权交给屠先生 ”,但屠维岳明白话的真实含义是 “全权交给你,到明天为止! ”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赵伯韬早就洞察到吴荪甫的这一心思 。 C李玉亭很小心地不敢再把自己牵进吴赵纠纷。可是看见机会凑巧时,他总打算做和事佬。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

3、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垂 涎 yn联 袂 mi复 辟 p穷兵 黩 武 d B 剽 悍 pio叱 咤 ch膝 盖 q卷 帙 浩繁 zh C 创 伤 chung 聒 噪 gu 作 揖 y怵 目惊心 ch D 矜 持 jn贿 赂 lu修 葺 q苦心孤 诣 z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垂涎 xin 复辟 b B叱咤 zh 膝盖 x D贿赂 l 苦心孤诣 y。本题着重考查了形声字的读音,除辟、创是多音字外,涎、袂、黩、剽、咤、膝、帙、聒、揖、怵、矜、赂、葺、诣均是易误读形声字。备考要特别

4、关注多音字与易误读形声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凋蔽良莠惮精竭虑痴心妄想 B披蘼通缉却之不恭精神焕散 C真谛松驰暴戾恣睢矫柔造作 D厮杀顷刻嘉宾满座两全其美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凋蔽 ”应为 “凋敝 ”; “惮精竭虑 ”应为 “殚精竭虑 ”; “惮 ”是害怕的意思, “殚 ”是竭尽; B“披蘼 ”应为 “披靡 ”, “靡 ”是倒下的意思; “精神焕散 ”应为 “精神涣散 ”,涣的意思是像水一样散开,因此字形是三点水; C“松驰 ”应为 “松弛 ”,弛与弓箭有关; “矫柔造作 ”应为 “矫揉

5、造作 ”。字形的识记要联系意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其它词语可借助类似方法记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公元 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李白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

6、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 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 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异国情

7、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滕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飘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 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此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

8、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 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

9、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选自散文 2003年第 12期,有删 节) 【小题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说李白 “连死都是一首诗 ”,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终结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李白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 C作者认为,没有大唐,就没有饱含异质的李白;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 D第 段 “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 ”中的 “另一个方向 ”指文化精神方面。 E从文

10、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愿欲。 【小题 2】文中第 段作者说 “李白是没有故乡的 ”,又说 “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 ”,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4分) 【小题 3】第 段中 “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该怎样理解?( 2分) 【小题 4】 “他不习惯仰视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诗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请把这两个诗句写出来。 (3分 ) 答案: 【小题 1】 B C 【小题 2】( 4分)不矛盾,说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是因为在诗人眼中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他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不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

11、。( 2分)说他无处不是故乡,是因为诗人喜欢喝酒,走到哪 里,就醉倒在哪里,就在哪里进入梦乡。( 2分) 【小题 3】( 2 分)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播撒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 2分) 【小题 4】( 3 分)意思是他不愿意讨好巴结权贵,表现了李白蔑视权贵的思想。( 2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李白只是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并不是摒弃。而且,李白的诗并不全是彪悍纯粹猛烈的。 C文中的意思是 “没有李白的加入,大唐会减却许多光辉 ”,这并不能说 “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

12、 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原文第 5段中 “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 ”“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 ”“这是彻底的飘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 ”这些关键句子加以揣摩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第 7 段最后 “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

13、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这个关键句子品味概括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本是关键要理解清楚 “仰视 ”的对象是谁,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李白不愿意讨好巴结权贵,蔑视权贵的思想。同时也能想起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一名句。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 之 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

14、拔剑 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 卒 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 其 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以 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

15、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 “孺子可教也。 ”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 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

16、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 子房其谁 全 之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 卒 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 “猝 ”,突然。 B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 数里 辟易:退避、 C养其全锋而待其 弊 弊:疲惫,衰败 D非子房其谁 全 之 全:齐全,完整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3 分) A匹夫见辱,拔剑 而 起 不敢言 而 敢怒 B 以 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是 以

17、 百战百胜 C必有过人 之 节 燕赵 之 收藏 D此 其 所挟持者甚大 吾 其 还也 【小题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 “忍 ”与 “不忍 ”不同表现的一组是 ( ) ( 3分) A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 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C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D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18、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 “忍 ”与 “不忍 ”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 “忍 ”与 “不忍 ”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3分) (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

19、非子房其谁全之 ( 4分) ( 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B 【小题 5】( 1)( 3分)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 (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 ),这是因为他心中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 “卒 ”、 “挟 ”各 1分,句子通顺 1分) (2( 4分) )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和面色 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 “见 ”、“词色 ”、 “全 ”各

20、1分,句子通顺 1分)( 3)( 3分)虽然这样,每当碰上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难以下刀,就提高警惕,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 “族 ”、 “怵然 ”各 1分,句子通顺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全 ”应为 “成全 ”。结合语境不难理解出 “非子房其谁全之 ”的意思是除了张良没有谁能成全他。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 分析: C中两个 “之 ”均为助词,的。 A中两个 “而 ”,前 “而 ”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就;后 “而 ”是表示转折的连词。 B中两个 “以 ”

21、,前 “以 ”为介词,用;后 “以 ”为介词,因为。 D中两个 “其 ”,前 “其 ”为代词,代 “天下有大勇者 ”;后“其 ”表商量的语气词,还是。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D 中两个句子能够分别说明 “忍 ”与 “不忍 ”不同表现,符合题干要求。A中前 一句能够说明 “忍 ”的表现;后一句是对桥上老人让张良做仆人做的事,张良却顺从一事的评价,不是 “不忍 ”的表现。 B中前一句是说富贵人家子弟的表现,与 “忍 ”没有联系

22、;后一句是 “不忍 ”的表现。 C中前一句能够说明 “忍 ”的表现;后一句是说秦国的残酷做法,与 “不忍 ”没有联系。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B中 “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错,从文中材料可知,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是希望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 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 “卒 ”解释为突然, “挟 ”解释这怀有;第二句时注意 “见 ”解释为表现, “词色 ”解释为言语

23、和面色, “全 ”解释为成全;第三句时注意 “族 ”解释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怵然 ”解释为警惕的样子。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古代被称为豪杰的人,必定有出众的志节。一般人有时在生活中会碰上看来不能忍受的事情,一个普通人被侮辱,一定会奋起反击,这不能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 (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 ),这是因为他

24、心中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 有一老者在桥上与子房相遇并赠一册兵书,说起来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又怎么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高人有意考验他呢 想想老人含蓄的方式,是圣贤者对人的警示。世俗之人不能理解,认为神怪,那就错了。况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只限于那本书 。在韩国已经灭亡,秦国正强大的时候,用很残酷的刑罚对待天下士人,无辜被斩杀的人数不胜数,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武之士,也无法施展。像秦始皇那样施行严刑峻法非常急切的人,其锋芒的确势不可当,但是等到他疲惫的时候却有机可乘。张子房却不能忍耐一时的激愤,想凭借个人力量一击成功发泄心中怒气。张良虽然侥幸没死,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真是太危

25、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不会死在盗贼手里。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身体宝贵,犯不上为盗贼而死。张良有超越世人的才能,不采用伊尹、太公安邦定国的谋划,却采用荆轲、聂政行刺的办 法,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桥上老人深为他惋惜的。所以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他一次,他如果能经受得住,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业。所以说: “这年轻人是可调教的。 ”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袒露上体,牵着羊去迎接。庄王说: “郑国的国君能够向别人低头,一定能得到人民的信任。 ”于是放弃了郑国。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被迫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三年当中没表现出厌倦不满之意。心中埋藏着报仇的大志,却不肯向人低头,这是普通人的刚强。

26、桥上那位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担心他度量不足,所以狠狠地挫伤那种年轻人的锐气,使他忍住小 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为什么呢 老人和张良从来不相识,只是偶遇,却指使他做奴仆做的事,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有惊诧愤怒的情绪,这种涵养自然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扰的,楚霸王也不能激怒的。 反观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正因为项羽不能忍,逢仗必打,虽然所向无敌,却轻率地消耗了他的精锐兵力。汉高祖却能忍耐,保全他的全部实力,等待楚霸王消耗殆尽。这是张良的计策。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谁能成全

27、他 的大业呢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6分)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其一) 卢照邻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小题 1】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3分) 【小题 2】诗歌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 【小题 1】( 3分)第二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1分)写出了春日里昆虫活动的状态:吐丝的蚕儿自由自在地爬行,飞舞嬉戏的蝴蝶停歇在草丛间。一个“惹 ”字,一个 “乱 ”字,生动地展现了春日里小动物活跃、繁忙又各得其所的自在场面。( 2分,意对即可) 【小题 2

28、】( 3分)诗人赋诗离不开酒,并决心以此终了自己的一生,表达了诗人面对逍遥自在各得其所的万物,却因自己怀才不遇,而产生伤感与失落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抓住 “横惹树 ”与 “乱依丛 ”就可答出拟人。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 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抓住 “唯馀诗酒意 ”中的 “唯 ”就可品味出了诗人表面对逍遥自在,面实际却因自己怀才不遇,而产生伤感与失落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

29、,完成第 8题。( 6分) 春日客感 黄景仁 只有乡心落雁前 ,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 ,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 ,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 ,多少归人下水船。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 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 【小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2】这首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小题 1】 3分)表现了怀乡思归之情。( 1分)首联以 “乡心落雁前 ”表现思归之迫切,以 “只有 ”“更无 ”强调了这种感情的强烈;颔联以离别之销魂及春日他乡不敢登高望

30、远,表现诗人怀乡的愁苦心情。( 2分) 【小题 2】 融情于景。颈联景中寓情,虽是繁花似锦、芳草凄青的春日,但诗人听到的却是雨声淅沥,看到的是烟雾迷蒙, “烟 ”“雨 ”之景中,融入了浓浓的悲情。 反衬手法。尾联 以江水上涨,别的游子乘船回家,反衬了诗人有家难归的惆怅,突出了思乡之情。(答出 1点得 2分,答出 2点得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 “只有乡心落雁前 ”“多少归人下水船 ”与注释 “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 ”就不难揣摩出诗人的情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

31、手法的理解。因为 “久病花辰常听雨 ,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 ”这几句都是明显的写景,因此不难答出融情于景。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 ,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著导读 简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5分) ( 1)在丝厂罢工之际,屠维岳与吴荪甫如何将姚金凤安插在工人中间?请简述。 ( 2)吴荪甫惨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述。 答案:( 1)屠维岳先收买姚金凤,然后使用反间计。( 1分)屠让吴荪甫出布告,端阳赏工一天,开除姚金凤

32、,提升出卖姚的女工宝珠。( 1分)此令一出,女工们就觉得冤枉了姚金凤。( 1分)吴荪甫顺水推舟,收回成命。( 1分)此计既平息了工潮,又安插了姚金凤。( 1分)( 2) 直接原因:杜竹斋倒戈;( 1分) 间接原因:韩梦翔、刘玉英背叛;( 1分) 性格原因:刚愎自用( 1分); 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民族工业弱小,抵抗不住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合力进攻;投资方向错误,不该投资公债。( 2分)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表述时注意理清内在的逻辑性。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

33、只 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谓戴不胜曰: “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 “使齐人傅之。 ”曰: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孟子 滕文公下)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

34、项是( 3分) ( ) A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 位高低的都居住在薛居州那里,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 B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反问戴不胜,楚国大夫的儿子要学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教他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 C孟子认为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D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 【小题 2】三字经中提到孟母 “择邻处 ”,荀子劝学中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请结合选文 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

35、己的看法。( 3分) 答案: 【小题 1】( 3分) A( “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位高低的都居住在薛居州那里 ”有错,应是 “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位高低的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 【小题 2】( 3分)孟子、孟母、荀子都谈到了环境之于人的重要,无论是学习还是修德。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与品学兼优的学生多接触,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品德都有提升。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中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 ”中的 “善士 ”是好人的意思。据此就可判断出 A项理解有误。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 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

36、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立三则材料的核心,然后联系实际展开。三则材料都与环境有关,因此围绕环境与个人品德来评价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 “您想让贵国的国君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有个楚国大夫在这里,希望让他的孩子学齐国话。那么要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要让楚国人教他? ”戴不胜答道: “让齐国人教他。 ”孟子说: “一个齐国人 教他,许多楚国人在旁边干扰他,虽然每天责备他,希望他学会齐国话,也是不可能了。如果把他安置在齐国的庄岳那个地区住个几年,虽然每天打他,要他依旧说楚国话,也

37、是不易办到了。您说薛居州是个善士,把他推荐到大王左右任职,如果大王左右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是像薛居州一样的善士,那么大王要和谁去做不善的事呢?如果大王左右的人,无论长幼尊卑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善士,那么大王要和谁去为善呢?一个薛居州,对于宋王又能有什么影响呢? ”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小题 1】心非木石岂无感, 。(拟行路难) 【小题 2】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 【小题 3】,聊逍遥兮容与。(湘夫人) 【小题 4】,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小题 5】,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 6】吴楚东南坼,。(登岳阳楼) 【小题 7】熊咆

38、龙吟殷岩泉,。(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小题 9】岩 扉松径长寂寥,。(夜归鹿门歌) 答案: 【小题 1】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 2】长使英雄泪满襟 【小题 3】时不可兮骤得 【小题 4】长桥卧波,不霁何虹 【小题 5】且放白鹿青崖间 【小题 6】乾坤日夜浮 【小题 7】栗深林兮惊层巅 【小题 8】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 9】惟有幽人自来去 (每句一分,错一字不得分) 试题分析:小题 1要注意 “踯躅 ”的写法;小题 2注意 “长 ”的准确记忆;小题 7注意不要漏掉虚词 “兮 ”;小题 4注意 “霁、虹 ”两字的形旁;小题 5注意 “崖 ”字的写

39、法;小题 6 注意 “浮 ”字的准确记忆;小题 7 注意不要漏掉虚词 “兮 ”,注意 “栗、巅 ”两字的形旁;小题 8注意不要漏掉虚词 “亦 ”;小题 9注意 “惟 ”字的形旁。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1)1902年, 23岁的鲁迅到日本仙台学医,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使他深受刺激,为了疗救病态的社会和愚弱的国民,鲁迅弃医从文,用文艺唤醒麻木的群众。他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后人留下丰厚而宝贵的精神遗产。 (2)1931年钱伟长 19岁时,以历史

40、、中文双科两个 100分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入学第三天, “九一八 ”事变爆发,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转入物理系,踏上了 “科学救国 ”的道路,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参考例文 : 责任与担当 烈日威加四海、播撒光热、照耀万物,自是一种担当;猛士正视鲜血,直面人生,殒身不恤,自是一种担当;担当,亦是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的义无反顾;担当,还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的气壮山河。 担当,是人之存世之魂,是国之立世之神,是每个人

41、应具备的责任。 为己:粉身碎骨浑不怕担当,是肖邦把家园之思,亡国之痛埋在心头,从此羁旅异乡,手指流转于黑白世界,担当起音乐筑魂的责任;担当,是司马迁于鸿毛与泰山间的忍辱抉择,从此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担当起血著史书的责任;一位位先驱,面对生死别离,面对家破国亡,没有丧失生的豪情,没有放弃活的气节。用生命,活成一座座丰碑,担当起一份无愧于心的责任! 为人:满腔豪情堪称侠诸葛亮,乱世卧龙,胸中兼怀天 下,面对的却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本可以放弃,放弃这个负担。但忆刘备,三顾茅庐,询以天下大事;临危托孤,寄以国家兴亡。这份知遇之恩,怎能不担当?于是诸葛孔明,泪洒出师表。侠之大者,重情义,敢担

42、当,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伟哉! 李剑英,命运给他 16秒,他就用凛然之生命担当起人民的安全。 “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就让生命转向 ” 这位长空英雄,用人生最珍贵的 16秒,践行了军人为民的责任。 16秒钟,飞机陨落,却有一颗侠义的灵魂化为明星,永保人民!侠之大者,满豪情,轻生死,敢担当 。壮矣! 为国:民族脊梁民族魂林则徐,于列强横行之时,万里销烟,雄壮虎门,壮我国人!是他,冷对昏君,怒对贪官,担当起 “开眼看世界 ”的责任。是他,含恨被贬,忠而被忘,仍心念强国图存的责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拥有的是一颗英武的民族魂! 金晶,于藏

43、独乱窜之时,孤身抵挡,紧拥火炬,展我国威!是她,用弱小的身躯,抵住粗暴的藏独分子,担当起保护火炬,维护和平的责任。是她,在遭遇惊吓,再传火炬之时,依然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她展现出最完美的中国风范! 历史是活态的,这份担当的大义也是要继承的。痛观时下, 多少人不敢担当起生命本可承受之重,为破产,为失恋,决然放弃珍贵的生命,多少青年已近而立却在家啃老,何时担当起修身齐家,富强我中华的责任? 梁启超曾曰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们、青年们,国家的大旗终要我们擎起。历史存在于继承,文明辉煌于开拓。我们要担当的,当是一份继往开来的责任!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运用这两段有关名人的文字,意图引领学生

44、正视自己,思考人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思量对自己、对他人的职责,考虑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思考对社会、时代的责任。中华民族具有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许多仁人志士 “常以天下 为己任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朝忠臣杨继盛 “铁肩担道义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鲁迅 “我以我血荐轩辕 ” 当今社会,责任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敢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才能创造人生的精彩,做出应有的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参考立意: 理想与价值。 选择与价值。 责任与担当。 其他在材料范围之内,言之成理也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