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零诊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1758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零诊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零诊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零诊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零诊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零诊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零诊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塑 料 /追 溯 对 峙 /秩 序 恪 尽职守 /溘 然长逝 B 酗 酒 /抚 恤饯 别 /栈 道步履蹒 跚 /潸 然泪下 C 偌 大 /诺 言 嗜 好 /谥 号 掎 角之势 /人才 济 济 D 琵 琶 /毗 连 辍 学 /啜 泣 峥 嵘岁月 /字 斟 句酌 答案: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蛰居 缅怀 谐奏曲 绿草如茵 B.急躁 安祥 核辐射 恻隐之心 C慰藉 光碟 练习簿 平心而论 D.陷阱 倾泻 挡箭牌 轻歌慢舞 答案: C 下列各

2、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江苏劳特斯集团总裁徐勤虎,一直在 捉摸 怎么将中国的 “五行 ”之理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进一步建成一种全新的商业管理模式。 B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 “转基因 ”食品也受到人们的质疑,不过,作为一种新技术的运用,它和 “毒牛奶 ”“地沟油 ”不可 同日而语 。 C全国数十家网上书城发展 炙手可热 ,据估计, 2012年中国大陆图书零售市场将有 50%的市场份额被网络书店分食。 D综艺节目的人文化走向必须确立 “观众本位 ”的传播观,即在节目中以人为本,尊重观众,为观众传递文化知识, 从而 满足观众的审美文化心理与审美趣味需求。 答案: D 下列

3、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现从 “制造型国家 ”向 “创造型国家 ”的战略转型,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而这又有赖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B节前,股票指数围绕 2400点整数关口来回震荡,节后市场能否突破这一关口,维持强势上攻趋势,节假日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将是关键。 C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实施以来,语文老师 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 “合作、探究 ”的自主式学习。 D在携程旅游网发布的 2012年清明小长假旅游人气排行榜上,三亚高居榜首,其中康年、万豪等亚龙湾片区酒店预订率近 90%以上。 答案:

4、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小题。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 李琬 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淡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啊,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学校要搞话剧 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

5、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 望的洋流里。 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真正的羞涩。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么 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与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

6、的炽烈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 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 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和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着 心

7、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时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艰辛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造作、矫情的粉饰。它应当是一个远古的女子正艰难的跋涉,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了前方的葱郁水草,被刚刚 出生、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了脸颊,有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

8、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愈来愈拥挤的世界上。 【罗曼司,解释: romance的音译。富有浪漫色彩的恋爱故事或惊险故事。】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从话剧表演的小事洞察到现代社会羞涩缺失的重大社会现象。 B本文的羞涩既指女子的表情,还包含人间真情以及人们对生命本质的回归。 C文章首尾均提到 “羞涩 ”和 “做作 ”,表明文章主旨是批评那些混淆了羞涩与做作的人。 D第 段作者向往庄稼和炊烟,表明羞涩的质朴、真切与自然。 E. 第 段描述远古女子的羞涩,旨在表现火红太阳映照下女子跋涉的艰难。 【小题 2】文中第 段对夏夜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分

9、) 答: _ _ 【小题 3】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7分) ( 1)理解第 段画线句子 “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 ”的含意。( 3分) 答: _ _ _ ( 2)文章第 段为什么说 “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 ”才包含了 “最纯粹的羞涩 ”?( 4分) 答: _ _ _ 【小题 4】本文认为羞涩丧失的原因是现代社会利益与欲望的驱使,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其它什么原因?请任选一点阐述你的看法。( 4分) 答: _ _ _ 答案: 【小题 1】) CE 【小题 1】描写了夏夜的闷热沉郁( 1分)与都市的繁华( 1分),烘托出作者的郁闷心情( 1分),为后文写现代物质社会羞

10、涩的丧失及对羞涩的向往作铺垫( 2分)。 【小题 1】 (1)( 3分)现代社会追求物质利益,人们不再关心内心的不安与生涩(人们失去了浪漫的情怀),而羞涩是浪漫的表现,是稀有的、美好的、令人感动的。(每个要点 1分;意思相近即可) (2)( 4分)表达内心的迟疑(或 “矜持 ”),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与不安,对亲情与母性的赞美,表现了内心的善良灵秀私沉静素美口(每个要点 1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 1】参考示例一:现代社会人的性格普遍外向造成羞涩丧失。性格外向的人更为开朗活泼,少了矜持与羞涩。而现代社会的孩子性格养成方面普遍趋于外向,从而导致羞涩丧失。 参考示例二:社会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造成羞

11、涩丧失。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交流沟通更加快捷全面,人们对自身或外界信息抱着更加开放的态度,很难对某些人和事保持矜持与不安,从而导致羞涩丧失。 参考示例三:文 化生活的日益丰富造成羞涩丧失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更加自信开放,从而导致羞涩丧失。 【小题 1】 C项,文章的主旨应该是通过羞涩丧失的现象,表达现代物质社会的人对回归生命本质以及恪守生活的信念的渴望。 E 项,描述远古女子的羞涩,说明了真正的羞涩不是做作和粉饰,它蕴含了对信念和希望的恪守; 【小题 1】正因为夏夜闷热,作者才会走出来,才会看到星星,才会由如此的感慨。所以对夏夜的描写不但烘托了作者的

12、心情,也为引出羞涩,做了必要的铺垫。注意,要对下文概括全面。 【小题 1】( 1)明确反浪 漫的就是不羞涩的,而羞涩才体现浪漫。( 2)明确纯粹的羞涩是指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里那种对美好的热爱,最真挚地表达。与现在社会的物欲模流不同。 【小题 1】本题为开放题,可以从社会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状态等角度来分析人们为什么越来越不羞涩。观点恰当 2分,阐述合理 2分;意思恰当即可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小题。 生态美学 蔡毅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 “生态 ”一词涉及的范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人们常爱用“生态 ”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

13、物,如健康的、美的 、好的、和谐的、生机勃勃的事物均可冠以 “生态 ”来修饰。所谓生态美学,其实就是生态学和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生态美学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和建构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审美的情感观照出发来关怀现实人生,以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构来扫荡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 “人是机器 ”的观念所产生的荒诞感。在自然生命原本和谐统一的意义上,重新确立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重新赋予自然万物以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生态美学 “是一种以扬弃与建设为基本品性的美学形态 ”,它突破了长期在美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 “人类 中心主义 ”,转向 “生态中心主义 ”。在生态美学看

14、来,大自然和自然美是造物主提供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的职责就是爱护它,欣赏他,利用它,让自然之美自由自在地 “绽放 ”出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它自身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其本身就是美的,只不过对于那些无审美能力、被世俗眼光和狭隘功利目的遮蔽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只看得到利益、效用和金钱,却看不到美。只有具有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欣赏以形式的优美出现的春花秋月、苍松翠柏、风花雪月等自然美,也才能欣赏以崇高美形式出现的大漠荒野、高山峻岭、狂风暴雨等壮美景象,还能欣赏包含理性精 神、体现人性真谛、展现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精神之美。只有具备这类审美能力的人,才能主动自觉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理性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

15、,通过劳动实践创造更高级的“人化的 ”自然美。 生态美学是一种关怀万物生命存在的美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醒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命自然的和谐状态。庄子也认为,美并不仅仅是人的专利,天下万物都有自己的美,这种美就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伸张,简称 “适性为美 ”。庄子主张人要站在不同物种生命本性的立场,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 顺应各自本性之美的共生共在,达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 生态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生态美学不同于过去的传统美学,它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它认为,在生物圈大家庭中,所有生物和

16、实体作为与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的生命价值是均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是相同的。人类作为众多生命形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凌驾于其它物种之上,可以对天地万物任意宰割剥夺的特权。生态美学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并将生命视为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性,从生命间的普遍联系来强调对生命的肯定。它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来 探究美的内涵,提倡要顺应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天地万物。(节选,有删改) 【小题 1】下列有关 “生态美学 ”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态美学由生态学和美学结合而成,它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用审美的情感观照,重构了人与自然相互一体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 “生态中

17、心主义 ”的建立,否定了西方自启蒙以来崇尚的 “人是机器 ”的观念,突破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 “人类中心主义 ”。 C生态美学独特的价值观和价值立场,表现为它认为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的价值和权力都是相同的,生命是人与自然万物共有的属 性。 D生态美学认为只要具备了生态审美能力,就能欣赏以优美形式和崇高形式出现的自然美,并能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更 “人性化 ”自然美。 【小题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常用 “生态 ”一词来定义美好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程、生态农业、生态住宅、生态餐厅等词语将陆续进入人们的生活。 B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和庄子就提出了对生命万物本性的

18、维护、顺应和伸张,这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 C “人类中心主义 ”和 “生态中心主义 ”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以人类为中心,后者强调人类要以爱护、欣赏和利用大自然为自己的职责。 D生态美学与传统美学是有区别的,它爱天地万物,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且注重各种生命的关联;在探究美的内涵上,是从自然与人共生共存的关系出发的。 【小题 3】请从上述阅读材料之外,任举一例阐述庄子 “适性为美 ”的观点。( 3分) 答: _ _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庄子 “适性为美 ”观点以为,万物都应顺应自己生命的本性。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强调种树要 “顺木之天以致其

19、性 ”,才能收到 “天者全而其性得 ”的理想效果,这种 “顺天致性 ”的观点,正与 “适性为美 ”的观点相一致。( “适性为美 ”观点正确 1分,举例正确 1分,阐述恰当 1、分 【小题 1】逻辑关系错误,原文为 “只有具备了生态审美能力的人,才能 ” ,题干偷换为:只要具备了生态审美能力,就能 【小题 1】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生态美学的先河,在原文无依据 【小题 1】首先明确什么是适性为美,就是顺应天性。例如种树郭橐驼传是种树人顺序树的天性,使其枝繁果密,庖丁解牛则是庖丁顺应牛的骨骼缝隙来解牛,所以干得干净漂亮。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

20、,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 ,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 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 “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 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 ,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21、 ”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 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 “古人 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 ”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 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

22、,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论曰:桓、灵之世,若 陈蕃之徒,咸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 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后汉书 陈蕃传,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去则 县 之县:通 “悬 ”,悬挂 B 坐 左转修武令坐:因犯 罪 C蕃常 疾 之疾:嫉妒 D 事 亡如存事:侍奉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

23、同的一组是( )( 3分) A 以 谏争不合 B若陈蕃 之 徒 作师说 以 贻之 之 二虫又何知 C蕃 因 与窦武谋之 D唯蕃能致 焉 因 人之力而敝之 或师 焉 ,或否焉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周 下陈蕃之榻,使者造假被打死,这两件事体现了陈蕃鲜明的个性特点。 B陈蕃认为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虐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害一方的重要原因。 C陈蕃宦海几起几落,这与他刚正不阿、爱民忠君的高尚节操分不开。 D陈蕃和窦武密谋消灭宦官的事情泄露,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杀害。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其有在

24、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 5分) 译文: _ _ _ ( 2)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 3分) 译文: _ 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1)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刻就向朝廷检举上书,另选清正廉明,能够颁布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 (2) 他们认为远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 【小题 1】疾:憎恨 【小题 1】均为指示代词,这; A项,连词,因为连词,来; D项,代词,他语气词,不译; C项,副词于是,就介词,依靠 【小题 1】太后命令曹节等人将两人杀害这一信息错误。原文

25、是曹节等矫诏诛武等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是( 1)大意正确 3分,落实举,颁两字的各 1分 (2) 大意正确 1分,落实遁世,退两处的各 1分。 【参考译文】陈蕃,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剌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离去。 后来公府征举方正,都不去。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升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缪,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 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的名。特别为他安放一张床,周 离开时,就把床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是威震天下的人,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见

26、,于是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打死了,因罪降为修武令。 后升迁,被任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下诏州郡,所有讨伐有功者都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 “:以前高祖创立大业,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争都是皇上的儿子,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 ?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县令长,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国家的军队,却可以使所有的盗贼平息啊! ”(陈藩)因为这个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下放

27、到豫章郡担任太守。 后升任大鸿胪,恰逢白马县令李云上疏直言劝谏,桓帝大为震怒,李云应被处死,陈蕃上书救李云,获罪被罢免回家。又被征任议郎,几天之后,升任光禄勋。永康元年 (167),桓帝去世,窦皇后执掌朝政,任命陈蕃为太傅并管理尚书事宜。当时刚遭国丧,还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 各尚书害怕触怒朝中权臣,都假称有病不上朝办事。陈蕃写信责备他们说: “古人讲究节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态度如同他还活着一样。现在皇嗣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诸君为什么抛弃国家的苦难不管,在家躺着休息呢?在义已经很亏缺了,哪能谈得上仁呢? ”各位尚书惶惶恐怖,都去朝廷办公。 灵帝即皇位后,窦太后再次下诏表彰陈蕃,封陈藩为高阳

28、乡侯,食邑三百户,陈蕃上疏尽力辞让。陈蕃和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起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然而桓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太后。太后信 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因为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当时从宫里出来,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 史官评论说:桓帝、灵帝时期,像陈蕃这类人,都能树立好的风气名声,奔走于艰难险阻之中,和宦官同朝较量高低,结果招来杀身大祸。

29、他们认为逃离尘世是不义的行为,所以多次遭到罢免,仍然不肯离开;以倡导仁德之心为己任,尽管知道这条道路是漫长 的,却更加坚定。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信义,足以扶持民心。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8分) 宿云门寺阁 (唐) 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 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五湖:太湖的别名。 【小题 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_ _ 【小题 2】第二联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写出了诗人怎样的胸怀?请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_ _ 答案: 【小题 1】全诗写了寺外之景、寺

30、内之景和梦中之景。( 1分)诗中先描绘云门寺的周围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幽静;随后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及卧床环顾的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高远与古老。( 2分)最后描写凌空遨游的梦境,营造了朦胧恍惚、似有若无的境界。( 1分)(如果从 “现实之景 和 “梦中之景 ”两个角度回答也可) 【小题 1】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 1分)写 “悬灯 ”可以烛照千山夜色,写“卷幔 ”可以看到(想象) “五湖秋色 ”;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放笔天地,万物无所隐藏,如此壮美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宽阔胸怀。( 3分,分析恰当即可) 【小题 1】东山下、画壁、梦,这些意象可显示出作 者描写了三个场景,答题时要结合诗句用

31、描述性的语言逐一描绘。基本思路:描绘了什么景,写出了景物的何种特点,或营造了什么意境。 【小题 1】千嶂和五湖是多么大的空间呀,诗人在斗室中却能放眼广阔的天地,描绘美好的景色,可见其胸怀之大。答题时可先概括诗人的胸怀是宽阔的。然后再举例说明,并点出作者放眼天地,胸藏五湖。关键词是宽阔的胸怀。 【参考赏析】 云门寺阁坐落在云门山下,繁花盛开如烟如雾,但却有一种超脱尘俗的幽静。到了晚上,悬挂的灯火照映着群山,卷起窗幔,映入眼帘的是如太湖秋水般的夜色。画壁上还留存着鸿雁的痕迹,天 上的繁星彷佛停留在纱窗上。这样的景致让人更加怀疑通往天庭的路就在附近,果不然,当天夜里就做了一个跟白云一起遨游天际的梦。

32、 云门寺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晋安帝时建,梁代处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里栖隐过。此寺是当时一个有名的隐居之地。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一、二句以写意的笔法,勾勒出云门寺的一幅远景。首句点出云门寺的所在,次句写出寺的环境氛围。 “香阁 ”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点。寺阁坐落在东山下,那儿地势高,云雾缭绕。时近傍晚,山花笼上了一层苍茫的暮色,似在烟霭之中。 “象外 ”, 是物象之外的意思。用 “象外 ”去形容 “幽 ”,是说其幽无比,超尘拔俗。一座幽静的佛寺便在邈远天际淡淡化出。两句于写景之中兼寓叙事:云门寺尚在远方,诗人此时还在投宿途中。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

33、秋。 ”三、四句所写,是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的景象。这两句对偶工稳,内蕴深厚,堪称是篇中的警策。 “悬灯 ”、 “卷幔 ”正是入夜时初到宿处的情状:点燃宿处油灯,卷起久垂的帷帘,观赏起窗外的夜色。诗人借悬灯写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写出想象中所见浩淼的五湖(太湖的别名)。山与水对比,纵与横映衬,意境极为优美。其实,在茫茫夜色中,任你卷起窗帘或借助于所悬之灯,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这纯属想象之辞。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兴遄飞,放笔天地,写出如此壮美的诗句,显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而且,这两句诗并非泛泛的写景抒情之笔。诗人以 “悬灯 ”、 “卷幔 ”表示投宿,又以 “秋 ”与 “夕

34、”点出节令与时间,并以 “千嶂 ”、“五湖 ”的高远气象表明所宿处的云门山寺的势派。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五六两句,紧承 “悬灯 ”和 “卷幔 ”,写卧床环顾时所见。看来,这时诗人已经睡下,但一时还未成眠,便游目室内与窗外:墙上,因为年深日久,壁画的大部分已经剥落,只 见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闪烁的群星象是镶嵌在窗户上那样临近。画壁黯淡,足见佛寺之古老,正与诗人此时睡意昏昏的状态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闪烁,象是引诱着诗人进入梦乡。两句分别写出云门寺 “高 ”与 “古 ”的特色。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最后两句写入梦后的情景。终于,诗人坠入了沉沉的梦乡: “更疑 ”句直承 “纱窗

35、”句,因有斗牛临窗的情景,才引出云门寺地势高峻、犹如与天相近的联想,因而在夜间竟做起驾着白云凌空遨游的梦来。 “疑 ”字用疑似的口气将似有若无的境界说出,朦胧恍惚,真有梦境之感。 全诗八句,紧扣诗题,丝丝入扣,密合 无间。诗人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叙述赴寺、入阁、睡下、入梦,写足 “宿 ”字。又以空间为序,先从远处写全景,再从阁内写外景,最后写阁内所见;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环环相衔,首尾圆合,写尽云门寺的 “高 ”与 “古 ”。艺术结构高超,处处都见匠心。 语言表达 下面是不同时期较为流行的寒暄语,请探究这一语言的变化在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特点和折射出怎样的心理,并将探究结果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

36、 分) ( 1)上世纪 70年代: “你吃饭了吗? ” ( 2)上世纪 80年代: “你下海了没? ” ( 3)上世纪 90年代: “你找到工作没? ” ( 4)本世纪初 期: “你买房了吗? ” ( 5) 2012年初: “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 内容变化的特点: 折射出的心理: _ _ 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则新闻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语言通顺,60字左右。( 6分)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中国建筑师王澍于 27日荣获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这项建筑界 “诺贝尔奖 ”的第一位中国公民。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 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 王澍的作品强调手工工艺和地区

37、特色,会经常利用从被拆毁的建筑中回收的旧砖瓦作为自己作品的建筑材料。与贝聿铭不同,王澍的整个职业生 涯都扎根于中国。因而评委会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称,这是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方面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 答案:立足民族才能走向世界。王澍的职业生涯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从民族的文化底蕴中吸取养分,用建筑的语言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请在红楼梦水浒传两部古典文学名著中任选一部,对出下联。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下联: _ _ 答案: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水泊聚义;红楼梦,梦木石前盟,金陵还泪 名著导读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相关的问题。( 4分) 现在

38、容易动手了,当他在祈祷时;我现在就下手杀了他 然后他就直接上天堂;这就算是复了仇?这还需三思 假如我正当他在忏悔时把他杀死,那他为此旅程已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能算是复了仇吗?不! 回鞘去吧,宝剑呀,让我寻个更好的机会:当他烂醉如泥、大发雷霆、淫榻寻欢、赌博渎神,或做其他毫无拯救可言之事时,那时我再颠他于我的足下,教他双脚朝天,一条地狱般黑恶之灵魂直归阴曹地府。 【小题 1】上述选段中的 “他 ”是 _。( 1分) 【小题 2】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 “我 ”这一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3分) 答: _ _ 答案: 【小题 1】克劳狄斯 【小题 1】文中我即哈姆莱特的主要性格是犹豫、拖延。如当

39、他偶遇仇人祈祷时,本已拔出佩剑准备复仇,却进入了再三的思考之中,这充分体现了他犹豫、拖延的性格特征。 【小题 1】这是哈姆莱特中的一段台词,克劳狄斯:是哈姆雷特中的国王。 【小题 1】我现在就下手杀了他 然后他就直接上天堂;这就算是复了仇?这还需三思 这些句子都显示出哈姆莱特在犹豫、拖延,他下不了决定。其中性格特点把握准确计 1分,分析恰当计 2分。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 1】外无 期功强近之亲, _。(李密陈情表) 【小题 2】 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 3】 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小题 4】舞幽壑之潜蛟, _。(

40、苏轼赤壁赋) 【小题 5】 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 6】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_!(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答案: 【小题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 1】羁鸟恋旧林 【小题 1】丛菊两开他日泪 【小题 1】泣孤舟之嫠妇 【小题 1】莫道不销魂 【小题 1】树犹如此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米兰 昆德拉在小说慢中写道: “我还要瞧一瞧我的骑士,他慢慢走向马车。我要玩味它走路的节奏;它愈往前走步子愈慢。这种慢,我相信是一种幸福的标志。 ” 请根据阅读材料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用规范汉字书写; 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