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31831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五校联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他是一个既果断干练又不失严谨慎重的人,尽管年龄不大,但说话办事都滴水不漏 。 B在整体低迷的运动用品行业中,室内运动服饰 脱颖而出 。室内运动品牌浩沙国际有限公司截至 2013年 9月 30日,营业额同比增长 26 9。 C这个问题既复杂又棘手,有人提议应这样解决,又有人建议应那样处理,我真是 莫衷一是 ,不知该如何是好。 D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确实来得不易,曹雪芹 披肝沥胆 ,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

2、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选项 A“滴水不漏 ” 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此句用于形容办事,运用正确;选项 B“脱颖而出 ” 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用于形容人,此句用于形容 “运动服饰 ”对象错配;选项 C“莫衷一是 ”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此句用于没有办法,似是而非;选项 D“披肝沥胆 ” 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此句用于形容辛苦,对象错配。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

3、一句是( 3分) ( ) A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B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的问题,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C面对大量的基金产品,从近年的投资结果来看,不但 “自助式 ”投资让许多投资者无法实现预期回报,而且还会导致严重亏损。 D中新社记者在浙江余姚看到: “菲特 ”(台风)带来的罕见狂风呼啸而过,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大暴雨随着风势倾泻下来 答案: B 试题分析:选项 A,成分残缺,介词残缺,应在 “和 ”后面加 “与 ”或 “跟 ”;选项 C,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后面的句子前后的主语一致,

4、关联词语应该放到主语之后,“不但 ”和 “自助式 投资 ”调换位置;选项 D,动宾搭配不当, “看到 ”和 “凄厉的鸣叫令人心惊 ”不搭配,也有结构混乱的嫌疑。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古代的 “城管 ” 从现代考 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的 “三代 ”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 齐策记载,当时有 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 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 21 万。城市大了,人口多了,治安、卫生、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就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城管应运而生。从史

5、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 “防火缉盗 ”,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是真正的 “综合执法 ”,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 “胥 ”,或称 “卒 ”,还有称 “市吏 ”“监市 ”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 “街道司 ”,并相应成立了由 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 “五城兵马司 ”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

6、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 “督理街道衙门 ”,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 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中的两大难题 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 “城管通知 ”: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 “侵街 ”,为了防止

7、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 “表木 ”,标记出范 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 “城管队 ”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 唐律规定: “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 ”,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 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大近,要在 1米 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 “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 ”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类似的规定,“侵巷街阡陌 ”条: “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 ”。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 “其有穿穴

8、垣墙以出 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 ”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 “城管队长 ”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 “开封城管 ”行动, “惩治侵街者 ”。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随地大小便、摆摊设点、取土作坯等行为,也一律 “问罪 ”,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 “枷号一个月发落 ”。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 ! 【小题 1】下列有关古代 “城管 ”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9、分) ( )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 B古代城管同时也是士兵,晚清时才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 C虽然古代没有 “城管 ”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 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 “表木 ”,是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的源头。 【小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 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 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等越来越多,很难禁绝。 D为防止 “侵街 ”,避免随意违章

10、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 “综合执法 ”。 【小题 3】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 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被 “杖七十 ”。 B宋代法律规定,有人破坏公共卫生,当事人受罚, “城管队长 ”也要挨打。 C宋代对于违章建筑,不仅要强行拆除,有时还要求司法机关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治。 D明代规定,破坏公共设施、随地大小便者,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 “答非所

11、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注意 “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A对应的原文“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 ”,临淄只是当中的一个城市,至于最早何时出现在哪,文中没有表述,选项曲解文意;选项 B对应的原文 “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 ”,选项为 “古代城管同时也是士兵 ”,把文中的 “常 ”换为 “是 ”,混淆了逻辑范围;选项 D对应的原文 “在沿街要道旁立 表木 ,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 ”

12、,不能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源头的关系,推测有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选项 D对应的原文 “配合 开封城管 行动, 惩治侵街者 ”,选项把文中的 “惩治 ”换为 “防止 ”,偷换概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选项 A 对应的原文 “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 ”,选项是 “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被杖七十 ”,同时两种处罚,选项是二者选其一,曲解文意;选项 B对应的原文是 “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 ”, 是 “主司不禁 ”才会挨打,而选项是 “当事人受罚, 城管队长 也要挨打 ”,比选项缺少

13、了 “不禁 ”的条件,逻辑范围混淆;选项 D 对应的原文 “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 ”“随地大小便 ”是指 “在禁 区内 ”,选项 “随地大小便者,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没有限制范围,混淆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越飞越远的风筝 观茅威涛主演的江南好人 毛时安 近日有幸一睹表演艺术家茅威涛主演的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看着看着,我仿佛看见一只五彩缤纷的风筝,悠然自得地飘飞在中国戏曲晴朗的一碧如洗的蓝天下,醒目、耀眼、美丽,令人遐想联翩。 多年前,茅威涛以越剧五女拜寿脱颖而出,

14、后又以一出带着转台重新整理演绎的西厢记红极一时。她俊 美、儒雅而充满英气的小生扮相,她韵味醇厚的尹派唱腔,一时间风靡了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 “茅迷 ”。她其实是完全可以按着 “走老路、唱新戏 ”的路子,顺顺当当地一直唱红下去的。但那不是茅威涛。一股强大的不可遏制的创新冲动,驱使她走上了一条不断挑战艺术的自我底线和可能布满荆棘的艺术创新之路。 被称为新概念越剧的江南好人是茅威涛又一次充满风险的艺术尝试和自我挑战。 剧目取材于 20世纪最重要剧作家德国布莱希特的代表作四川好人。布莱希特的戏剧有强大的思想、思辨的力量。茅威涛所看中的正是四川好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 性变化中的某种具有隐喻意味的潜在的

15、呼应性。人们从沈黛行善做好人遇到的几乎无法逾越的困难:无赖、敲诈、欺骗、暴力,甚至连自己心爱恋人也加入了欺骗的行列,从而不得不借助自己假扮的 “表哥 ”隋达无恶不作的伎俩来支撑自己行善的故事。这出戏对于茅威涛的艺术追求来说,人文依旧,但思想已经转变为思辨,结论已经转变为悖论。诚如戏中唱道: “非彼非我,善恶互变,倚仗恶来保护善。 ”全剧以一种人性的严肃拷问和对社会的哲理思考,把一大堆二元对立很难找到现成药方的问题留给了观众,去思索去探寻。题材冷峻的内在深刻矛盾形成的思辨性,对习惯于 才子佳人的越剧本体和卿卿我我的越剧观众,都是一座极难逾越的峻岩。 对于茅威涛的表演来说,她的挑战来源于她必须在舞

16、台表演的两个极端中进行反复的多重转换:在歌伎沈黛和沈黛女扮男装的表哥隋达之间进行性别转换,在沈黛对情人杨森的浪漫爱情和隋达对杨森的冷峻盘问冷酷算计之间进行情感与理性之间的转换,在善良的天使和邪恶的恶魔之间做出性格的转换。同时因为布莱希特间离美学的戏剧效果,她还必须在置身戏剧情境的 “入 ”和跳出戏剧情境进行客观评述的 “出 ”之间转换。这种转换不是渐变,是无缝连接的瞬间转换。比如她在以女身沈黛表达了对杨森 的爱情期待以后,随即又以隋达表哥身份盘问掏出了情人杨森的冷酷无情后,进房内止不住哭泣后,再度以隋达的身份毫无表情地开除杨森。其间性别和情绪的转换,时而柔情似水,时而冷若冰霜。非常高难度地把握

17、了陡转和跳跃极大的表演转换。须知对于一个从学戏开始即以饰演男角为己任,并沉浸在男子的精神世界里,一招一式都具男性化特征的女演员来说,这种再度以旦角身份出现在舞台上,无异于破蛹为蝶。而且仍需不时以女扮男装的男角身份亮相,其表演艺术的难度极大。 全剧在艺术风格上则采用了后现代的 “拼贴 ”、 “镶嵌 ”的手法。说是 “新概念越剧 ”,其 实戏中综合了评弹、江南小曲,戏歌、越剧、音乐剧、舞蹈乃至江南滑稽的各种戏剧要素。导演郭小男和舞美黄楷夫的联手,在舞台上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带着点江南文化意味的戏剧空间。所以,我个人是不太赞同 “新概念越剧 ”这个概念的。这个概念,既有违于越剧本体,也无法概括江南好人

18、的追求和特色。从风格上讲,也是十足摩登的江南 style。倘如我们一定要定出一个戏曲类别来,不妨也可称之为茅威涛戏曲创新的新品种:江南剧。越剧创新到江南好人,在我看来,已不是一般意义上越剧剧种的创新和改良了,而是一次带着脱胎换骨动静的戏曲 “革命 ”了。 画家吴冠中先生提到艺术创新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风筝不断线,创新是风筝,传统是线绳。当我们看着茅威涛戏曲创新的风筝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担心她什么时候成了断线风筝的时候,这一段唱腔,仅仅就这一段唱腔就表明,她,是一个只越飞越远,但还没有断了线的美丽风筝。 (选自文汇报 2013年 4月 17日,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

19、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A文章开头写观赏茅威涛主演的越剧江南好人 “仿佛看见一只五彩缤纷的风筝 ”,开篇点题,毫不拖泥带水,突显了茅威涛表 演的美丽多姿。 B作者从茅威涛多年前主演的五女拜寿写起,是为了表现茅威涛不愿意“走老路、唱新戏 ”,而是勇敢地挑战自我底线,大胆创新。 C江南好人被称作 “新概念越剧 ”是相对于才子佳人的越剧本体和卿卿我我的越剧观众而言的。 D茅威涛表演艺术的难度极大:她从学戏开始即以饰演男角为己任,而在江南好人剧中再度以旦角身份出现在舞台上,而且仍需不时以女扮男装的男角身份亮相。 E作者是不太赞同 “新概念越剧 ”的。认为它既有违于越剧本体,

20、也无法概括江南好人的追求和特色。 【小题 2】茅威涛在江南好人剧中表演的挑战有哪些 请简要概括。( 6 分) 【小题 3】作者为什么认为江南好人 “从风格上讲,也是十足摩登的江南style”,或者称作 “江南剧 ”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文章末段作者借用画家吴冠中先生关于艺术创新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含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B、 D(答 B给 3分,答 D给 2分,答 C给 1分)。 【小题 2】她必须在舞台表演的两个极端中进行反复的多重转换:一是性别转换,二是在情感与理性之间的转换,三是性格的转换。同时她还必须在置身戏剧情

21、境的 “入 ”和跳出戏剧情境进行客观评述的 “出 ”之间转换。 【小题 3】全剧在艺术风格上则采用了后现代的 “拼贴 ”、 “镶嵌 ”的手法。戏中综合了评弹、江南小曲、戏歌、越剧、音乐剧、舞蹈,乃至江南滑稽的各种戏剧要素。再加上导演郭小男和舞美黄楷夫的联手,在舞台上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带着点江南文化意味的戏剧空间。 【小题 4】吴冠中先生认为 “风筝不断线,创新是风筝,传统是线绳 ”是意味深长的,也是引 人深思的。其实作者隐隐担心的正是茅威涛这只美丽的风筝只顾挑战自我,大胆创新,而丢掉了传统。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传统是不可割裂的。传统是创新的基础,而创新是传统的再创造。我们

22、要在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又不失其传统特色。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 A说 “凸显了茅威涛表演的美丽多姿 ”不和作者意图, 比作风筝是为了说明看了茅威涛的表演令人产生美好的遐想,并与结尾相呼应;E作者不赞同的是 “新概念越剧 ”的这个概念; C只是其中一层含义,还有题材与艺术风格的创新。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

23、文意的局部概括题目,答题区位在文章第五段,找到文中的重点句子,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主要语句: “进行性别转换 ”“进行情感与理性之间的转换 ”“做出性格的转换 ”“在置身戏剧情境的 入 和跳出戏剧情境进行客观评述的 出 之间转换 ”。 考点:筛选 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也是一道文意的局部概括题目,答题区位在文章第五段,找到文中的重点句子,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主要语句: “艺术风格上则采用了后现代的 拼贴 、 镶嵌 的手法 ”“在舞台上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带着点江南文化意味的戏剧空间 ”“戏中综合了评弹、江南小曲,戏歌、越

24、剧、音乐剧、舞蹈乃至江南滑稽的各种戏剧要素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要明确引用的句子的含义,然后谈自己的看 法,探究题目有两个答题方向,一是向内挖掘,在文章中需找佐证自己观点的事例,一是向外延伸,结合生活实例谈自己的看法,此题适用第一种方式,因为文中有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事例。引用句子的含义是 “挑战自我,大胆创新,但不要丢掉了传统 ”,答案:的后面都是简单的论述,我的观点是应该举例进行论证,如这种担心没有必要有江南好人从内容、传主的艺术水平和艺术风格都是例证,当然要展开来论述。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

25、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最佳配偶 斯蒂芬 麦克勒 美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翻弄着一沓纸,就像在翻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 ”他说, “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 “好,来啦 ” 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 “砰 ”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漂亮极了 ! “沃克先生,这是

26、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 ,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 沃克先生。 ”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 ”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 !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 !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 ”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 “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 ”她腼腆地说。 “我, 31岁。 ”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 这场谈话似平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 ”她

27、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 ”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沓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沓 “文件 ”是关于我的 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 “文件 ”。 “文件 ”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 “您喜欢古典音乐 ”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 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 ”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 ”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

28、、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 “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 “毫无两样。 ”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 ”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 ”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 “文件 ”。最后她说: “我们俩非常相像。 ” 我和爱丽丝结婚整整 9年了,已经有 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

29、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 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A小说叙述了弗兰克借助计算机筛选结婚对象,进而结识邓菲尔德小姐并与之结婚,到后来厌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离婚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B本文叙述平淡无奇,但构思巧妙,别具匠心。短短千余字,浓缩了一对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人物塑造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C

30、这篇小说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 D “我 ”在和邓菲尔德小姐见面时 “唯唯诺诺 ”,表现了主人公 “我 ”懦弱无能、胆小怕事,这也是 “我 ”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离婚的原因。 E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 【小题 2】文章多次提到两人 “相像 ”“一致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6分) 【小题 3】小说中的 “我 ”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这篇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你认为这样安

31、排好不好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C E( C项 3分, E项 2分, A项 1分)。 【小题 2】 起强调作用,突出两人惊人的 “相像 ”和 “一致 ”,为结 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 呼应题目,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 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性格内向,拘谨羞怯。(从相亲时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分析) 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 “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 ”,可推知 “我 ”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 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

32、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想离婚可以看出)(意思对即可。) 【小题 4】观点一:这样的安排好。这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 结尾(或欧 亨利式的结尾)。 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 “非常相像 ”,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话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 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

33、味的生活状态。 观点二:这样的安排不好 。 从情节上看,离婚的结局过于突兀,前边的情节缺乏必要的铺垫与暗示。 从表达效果上看,这样的结局,虽然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却使文章缺乏可信度,缺少生活的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两个情趣相投往往生活得很幸福。 从主题表达上看,小说结局宣扬夫妻之间性格差异产生美,但同时否定夫妻之间性格谐调也会产生美,是有失偏颇的。 【小题 1】 试题分析:小说的阅读要注意 “五位一体 ”的分析,结合祝福记住各自的作用。 1、标题的作用:点明人物、环境、情节(有时是线索)或暗示主旨。祝福主要点明情节,也是文章的线索, 暗示主题 ,全部鲁镇都在祝福可祥林嫂死去,什么原因,这正是

34、本文的主旨。 2、人物,性格特征是必考的内容,注意分析,要通过各种手法(直接的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环境、心理和间接描写)分析,可能分析出若干性格,但一定要注意要有理有据,每种性格特征后要有具体的依据还要注意选取和小说主旨关系最密切的作为答案:。还要注意次要人物,如柳妈和我,这些人物主要是为重要人物服务的。同时还要指向主旨,如祝福中我的作用,我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对现实不满但又不能斗争,采取妥协、躲避的策略,同时又是全文的线索,起到见证人的作用, 让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同时揭示主旨,这种社会依靠小资产阶级是没有出路的,这正是作者彷徨的原因。 3、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主要作用是渲染

35、气氛、奠定情感基调、交待人物活动的场景,暗示人物心理、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铺垫、引起下文,有时是文章的线索,相互照应,暗示主旨。如祝福开头和结尾的描写其作用是交待当时的社会环境,开通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祥林嫂的命运难、交待一种迷信盛行的社会状况让人物的命运成为必然结果,暗示主旨。结尾的作用是和标题、开头照应,祥林嫂死了可鲁镇还是原样引起人们思考,升华主旨,说明要改 变这样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情节,情节是全文的主要内容,每一处要注意和环境、标题、人物、主旨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开头主要是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特别注意倒叙,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

36、考)如祝福先交代祥林嫂的死就有此作用。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上文、开头、标题,升华住址等,还要注意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的伏笔、照应也是经常考核的内容。 5、主旨,主要找小说是通过哪些地方表现主旨的。 具体答题时套用即可。 此题是对文章的综合考查,一般错误的 选项的命制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A项, “完美 ”应加引号,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完美,小说情节只是在结尾异峰突起,也谈不上 “跌宕起伏 ”; B项,“浓缩了一段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 ”表述不当,小说主题写的是相亲的过程,而且生活貌似美满和谐,实际单调乏味; D项。 “表现了主人公

37、 我 懦弱无能、胆小怕事 ”错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小说情节的题目,要注意从其他几个方面寻找答案:,主要应该是题目、 人物和主题,本文和环境似乎联系不大,然后注意题干中的 “对此 ”应该是强调的作用, 起强调作用,突出两人惊人的 “相像 ”和 “一致 ”,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情节本身) 呼应题目,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题目、人物); 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主题)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8、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题目,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 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章结尾的探究的题目,文章结尾的作用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文章的主旨,属于情节的内容,答题时要从情节本身、人物形象、标题和主旨几方面作答。这样的安排好(观点)这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结尾(或欧 亨利式

39、的结尾)(评价或原因)。 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 “非常 相像 ”,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话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情节本身的关系) 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情节上的作用) 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状态。(和主旨的关系)(具体分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 的解读。能力层

40、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19分)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 “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 狄仁杰使岐州,遇背军士卒数百人,夜纵剽掠,昼潜山谷,州县擒捕系狱者数十人。仁杰曰: “此途穷者,不辑之,当为患。 ”乃明榜要路,许以陈首。高宗喜曰: “仁杰识国家大体。 ”乃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武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五千余口。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误 ,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 “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

41、,恐乖陛下存恤之意。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 ”表奏,特敕配流丰州。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 “我狄使君活汝耶 ”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初,张光辅以宰相讨越王,既平之后,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光辅怒曰: “州将轻元帅耶 何征发之不赴 仁杰,汝南叛乱 ,一越王耶 ”仁杰曰:“今一越王已死,而万越王生。 ”光辅质之,仁杰曰: “明公亲董戎旃 二十余万,所在劫夺,远迩流离。创巨之余,肝脑涂地,此非一越王死而万越王生耶 且胁从之徒,势不自固,所以先著纲 理之也。自天兵暂临,其弃城归顺者不可胜计,绳坠四面成蹊,奈何纵求功之人,杀

42、投降之人 但恐冤声腾沸,上彻于天,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百姓为立生祠。 迁内史,及薨,朝野凄恸。则天赠文昌左相。中宗朝,赠司空。睿宗朝,追封粱国公,哀荣备于三朝,代莫与之比。 (节选自 大唐新语) 【注】 诖( gu)误:贻误,连累,牵累。 戎旃( zhn):军旗,这里指军队。 著纲:颁布法令。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宥 其同类宥:饶恕 B恐 乖 陛下存恤之意乖:违背 C愿 矜 其诖误矜:怜悯 D自天兵 暂 临暂:暂时 【小题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反映狄仁杰果敢有为的吏治作风的

43、一组是( 3分) ( ) 颁示天下,宥其同类 时狄仁杰哀其诖误 止司刑使,停斩决 将士恃威,征敛无度,仁杰率皆不应 将请尚方断马剑斩足下 威惠大行,百 姓为立生祠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狄仁杰小时候就表现不凡,出言不俗;在歧州时做事,被高宗称赞 “识国家大体 ”。 B狄仁杰上表为越王事件中受连累的人求情时,深知风险极大,故言辞委婉。 C狄仁杰飞送奏章后,被武则天刺配流放到丰州,百姓闻讯,都抱头痛哭,伤心至极。 D张光辅对狄仁杰抗命极为愤怒;狄仁杰毫不畏惧,据理抗争,斥责其纵容手下贪功滥杀。 【小题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4、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 “我狄使君活汝耶 ”( 5分) ( 2)遂为光辅所谮,左授复州刺史。寻征还魏州刺史,威惠大行。(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囚犯们在宁州暂时停留时,宁州德高望重的老人到郊外迎接他们,说: “是我们的狄使君救活了你们吧?( 2)于是狄仁杰被张光辅诬陷,被贬为复州刺史,不久又被召回任魏州刺史,声威恩泽广为流传。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南旺守闸 刘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 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 国,浮云少昊 墟。 秋心如汶水,荡漾

45、绕青徐。 【注】 刘基,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该诗作于他弃官还乡之时。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 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 少昊: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小题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各有什么效果 ( 6分) 答案: 【小题 1】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 4分) 【小题 2】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 “秋心 ”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借景抒情。

46、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的情感要从题目、注释、和文中的关键词语中寻找, “壮颜日减 ”“衰鬓疏 ”可以看出是人生短暂, “蔓草 ”“浮云 ”句可以看出繁华易逝,结合注释 “弃官还乡之时 ”可以看出失意。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通过两句诗的比较分析哪一种蕴藉耐味,一般顺着作者的思路分析原诗的好处 ,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用

47、典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通过注释可以确定用典,“秋心如汶水 ”是明显的比喻,答题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答出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教育顺应人的天性,这一理念被无数的教育学家肯定, _, _,_, _, _, _。 西方博学且天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教育应该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 道家思想更注重 “道 ”与 “自然 ”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无限效力 因为 “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就非常强调 “因材施教 ” 此外,他也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东西不要让他们去学习 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本段围绕 “教育顺应人的天性 ”谈及三个教育家的观点。 中的 “就 ”字与给出的开头衔接最为自然顺畅, 句中 “更 ”字与 句构成递进关系, 句“也 ”字说明它应该在 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