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1838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届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届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届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届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高三 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确 凿 ( zo) 剽 悍( pio)好莱 坞 ( w) 潜 力股( qin) B 朴 刀( p)畏 葸 ( x) 供 销社( gng)入场 券 ( qun) C反 刍 ( zhu)道 行 ( hng) 盖 然性( gi)瓦 楞 纸( lng) D 髌 骨( bn)画 片 ( pin) 揩 油( ki)重 创 ( chun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潜 qin B 朴 p 供 gng C刍 ch 行 hng。本题着重考查了多音字、形声字的读音,朴、供、行、盖、片、创

2、是多音字,凿、剽、坞、潜、葸、券、刍、楞、髌、揩是易误读形声字。备考要特别关注多音字与易误读形声字。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晃神,一转眼,我们就这样垂垂老去 。雨淋过天气,疲倦的人心,记忆里的童话早已慢慢地融化。 跟着时间走,忘了自己的来路,散了自己的执意。 B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就证明,反对

3、 “四风 ”、把八项规定变成“铁八条 ”,关键正在于从小处抓严、抓实。因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也须及时检视细枝未节,防范小积弊拖成大问题。 C过去三年,直播前绝对保密的短片,现场提问嘉宾举起的哭脸牌,问政嘉宾接踵而至的麻辣点评和市民代表随手按动的表诀器,让不少官员坐立不安。 D惟其如此,方能让人们真切体悟到真善美就在身边,逐步涵养传递爱与善的自觉,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磬的正能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细枝未节 ”应为 “细枝末节 ”; C“表诀器 ”应为 “表决器 ”,词中为决心的意思; D“明德惟磬 ”应为 “明德惟馨 ”,此处是馨香的意思。字形的识记要联系意义,要在理解的基础

4、上记忆。其它词语可借助类似方法记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住房问题牵扯面广,如何 理清 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如何看待住房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等都是需要破解的方向性问题。 B该镇距县城不远不近,没有优势,没有特色,再怎么想发展,面临的局面却总是让人 不尴不尬 ,无论是目标招商还是外出引资,总是底气不足。 C 由于 发生了那件事以后,我变得乐观了许多,也坚强了许多,因为它告诉我:只要你迎难而上,毫不气馁,再大的困难也会向你低头。 D其实文学有 “公约数 ”,大家都关心人类及人性的问题,尽管类型文学和纯文学在现形态上 判若

5、云泥 ,但在描写人性的方面其实是一样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应改为 “厘清 ”; B“不尴不尬 ”形容办事或处境很为难; C应改为“自从 ”; D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此题既考查了近义词辨析又考查了成语的使用。 AB两项为近义词辨析,解题时可考虑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 CD两个选项的成语都为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平时学习应注意积累常用成语的意义与用法,关注成语的褒贬色彩与适用对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绍兴城南邮局正从实体店向网络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交友、纪念、联络

6、情感等多种服务于一 体,融合函件、集邮、报刊、电子商务、分销等各项业务。 B近日,华盛顿邮报在将 “生日不快乐 ”这句 “祝福语 ”送给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倒闭 5周年时,也再次点燃了这个几乎搅翻全球金融圈的事件引发的争议浪潮。 C根据挪威一家博物馆与一名中国商人达成的协议,一个多世纪前在中国定居的前挪威骑兵军官买走七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定于今年秋季重归故里,并将被捐赠北大。 D走访中,各媒体记者发扬 “走、转、改 ”精神,沉下心、俯下身,走进皖江城市带企业一线,围绕推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举措和成效等专题进行聚焦式报道。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成分残缺,在句尾增加 “的现代化邮政平台 ”。

7、B项,搭配不当, “点燃 争议浪潮 ”改为 “掀起 浪潮 ”。 C项,表意不明,被动表达错误,应该是 “一个多世纪前被当时在中国定居的前挪威骑兵军官买走的 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定于今年秋季重归故里,并将捐赠给北大 ”。复习中可整理一部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表意不明的句子,以便此种类型的句子在试题中出现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因。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 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

8、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分) 石榴 日本 川端康成 一夜寒风。石榴树的叶子全落光了。 石榴树下残留着一圈泥土,叶子散落在它的周围。 纪美子打开挡雨板,看见石榴树变成光秃秃的,不由得大吃一惊。落叶形成一个漂亮的圆 圈,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风把叶子吹落以后,叶子往往都凌散到各处。 树梢上结了好看的石榴。 “妈妈,石榴。 ”纪美子呼喊母亲。 “真的 忘了。 ” 母亲只瞧了瞧,又回到厨房里去了。 从 “忘了 ”这句话里,纪美子想起自己家

9、中的寂寞。生活在这里,连檐廊上的石榴也忘了。这些石榴,和被落叶围在圈中的泥土,都是冷冰冰的。 纪美子走出庭院,用竹竿摘取石榴。 石榴已经烂熟,被丰满的子儿胀裂了。放在走廊上,一粒粒的子儿在阳光下闪烁着。亮光透过一粒粒的子儿 。纪美子似乎觉得对不起石榴。 她上了二楼,麻利地做起针线活来。约莫十点 ,传来了启吉的声音。大概木门是敞着的,他突然绕到庭院,精神抖擞地快嘴说了起来。 “纪美子,纪美子,阿启来了。 ”母亲大声喊道。纪美子慌忙把脱了线的针插在针线包上。 “纪美子也说过好多遍,她想在你开拔之前见你一面。不过,她又有点不好意思去见你,而你又总也不来。呀,今天 ” 母亲说着要留启吉吃午饭。可是启吉

10、似乎很忙。 “真不好办啊 这是我们家的石榴,尝尝吧。 ” 于是,母亲又呼喊纪美子。纪美子下楼来了。启吉望眼欲穿似的用目光相迎。纪美子吓得把脚缩了回去。启吉忽然流露出温情脉脉的眼神,这时他 “啊 ”地喊了一声 ,石榴掉落下来了。两人面面相觑,微微一笑。纪美子意识到彼此正相视而笑时,脸颊发热了。启吉急忙从走廊上站了起来。 “纪美子,注意身体啊。 ” “启吉,你更要 ” 纪美子话音刚落,只见启吉已转过身去,背向纪美子,同母亲寒暄起来了。启吉走出庭院以后,纪美子还望着庭院木门那边,目送了一会儿。 “阿启也是急性子。多可惜啊,把这么好吃的石榴 ” 母亲说罢,把胸贴在走廊上,伸手把石榴捡了起来。也许是刚才

11、阿启的眼色变得温柔的时候,他自己不由自主地想把石榴掰成两半,一不小心掉落在地上的吧。石榴没掰开,露子儿的那面朝下掉在 地上了。母亲在厨房里把这颗石颗洗净,走出来叫了声 “纪美子 ”,便递给了她。 “我不要,太脏了。 ” 纪美子皱起眉头,后退了一步,脸颊急地变得火辣辣的。她有点张皇失措,便老老实实地接了过来。启吉好像咬过上半边的石榴子儿。母亲在场,纪美子如果不吃,更显得不自然了。于是她若无其事地吃了一口。石榴的酸味渗到牙齿里,仿佛还沁入肺腑。纪美子感到一种近似悲哀的喜悦。 母亲对纪美子向来是不关心的。她已经站起来了。母亲经过梳妆台前,说:“哎哟哟,瞧这头发乱得不像样子。以这副模样目送阿启这个孩子

12、,太不好意思了。 ”她说罢就在那里 坐下来了。 纪美子一声不响地听着梳子拢头的声音。 “你父亲死后,有一段时间 ” 母亲慢条斯理地说, “我害怕梳头 一流起来,就不由得发愣。有时忽然觉得你父亲依然等着我梳完头似的。待我意识到时,不觉吓了一跳。 ” 纪美子想起:母亲经常吃父亲剩下的东西。纪美子的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受。那是一种催人落泪的幸福。 母亲只是觉得可惜而已。刚才也许仅仅是因为可惜,才把石榴给了纪美子的吧。或许是母亲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不知不觉间就流露出来的吧。 纪美子觉得自己发现了秘密,感到一阵 A ,可面对母亲,又感到 B 了。 但是,启吉并不知道这些。纪美子对这种分别方式,

13、似乎也感到 C 了。她还觉得自己是永远等待着启吉的。她偷偷地望了望母亲,阳光射在隔着梳妆台的纸拉门上。对纪美子来说,再去吃放在膝上的石榴,似乎 D 了。 (选自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有删节) 【小题 1】作者在开篇前三段写母女俩忘记了家门前的石榴,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2】赏析第 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 【小题 3】小说中关于纪美子与启吉话别的叙述较简略,而关于纪美子父母的叙述较详细,这样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为什么?( 4分) 【小题 4】请从下面四 个词语(短语)中选择恰当的依次填入第 段四个横线处。( 4分) 满意 喜悦 太可怕 难为情 A B C D 【小题 5】优秀的小说

14、往往是多解的,请简要概括本小说的主题(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 4分) 答案: 【小题 1】 表现母女俩相依为命的落寞与凄清; 为恋爱事件的生发营造纯美、寂寞、略带哀伤的情感氛围。(有其他理解,若能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 2分,满分 4分。) 【小题 2】 运用工笔和夸张手法,描写熟透了的石榴; 内容上表现了石榴被母女俩忽略很久了,同时石榴的遭遇也暗示着纪美子的命运; 结构上为后文阿启和纪美子吃石榴等情节作铺垫。(有其他理解,若能言之有理,即可。第 要点 2分,第 要点各 1分,满分 4分。) 【小题 3】 合理。纪美子与启吉的话别较简略,既符合初恋中的纪美子朦胧羞涩的心理,也符合启吉

15、必须即可出征的实际情况,可为人物心理隐含更多的内容。 纪美子父母的爱情细节较详细,主要是为了跟纪美子与启吉的恋爱作类比:父亲死后,母亲害怕梳头,足见伉俪情深;启吉出征,纪美子永远等 待着,可知一往情深。以彼类此,可充分展现纪美子内心中的爱与痛。(有其他理解,若能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 2分,满分 4分。) 【小题 4】 (每空格 1分,满分 4分。) 【小题 5】 表现了主人公对纯真而又坚贞的爱情的痴痴追求和隐隐忧虑。 含蓄而又深沉地控诉了战争对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毁坏。(有其他理解,若能言之有理,即可。每个要点 2分,满分 4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1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时应从两个角度来考虑:第一,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第二,营造了怎样的氛围。一般说来,解答类似题目要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考虑,结构上要想到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使行文自然类似的术语;内容上考虑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有无激发读者阅读阅读兴趣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理解句段的作用一般要根据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而定,而且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回答。文章中间的语段一般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当然,不同的文章要根据其内容与特点做具

17、体分析。鉴赏时可从以下角度展 开:有没有表现手法,可优先考虑修辞方法;句式上的特点 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有无富有表现力的词,如叠词、方言词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类似题目,无论认为合理与否,首先应明确态度,不可模棱两可。就本题而言,认为合理是优先选择。阐述理由时要不能太简单,要紧扣文本,从情节设置与表现人物的角度展开。语言表达要规范,不能有错字,病句,错字病句都会成为减分的因素。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 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8、解答类似题目要认真研读上下文,根据上文 “刚才也许仅仅是因为可惜,才把石榴给了纪美子的吧。或许是母亲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不知不觉间就流露出来的吧 ”可确定第一处填“喜悦 ”,揣摩 “可面对母亲 ”可品味出 “难为情 ”。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的主题。揣摩 “启吉,你更要 纪美子话音刚落,只见启吉已转过身去,背向纪美子,同母亲寒暄起来了 ”可体会出对爱情的隐忧,揣摩 “纪 美子想起:母亲经常吃父亲剩下的东西。纪美子的心头涌上一股说不出的难受。那是一种催人落泪的幸福 ”可体会出战争对包括爱情

19、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毁坏。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 荀子和韩非子均坚持人性是人 “好利 ”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 “好利 ”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 “好利 ”做出了 “恶 ”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 “好利 ”进行事实描述,不做价值评价。 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 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 ”。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20、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荀子 性恶)在荀子看来,人的好利之心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争斗与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 “恶 ”。由此,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荀子将人 “好利 ”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最终对人性做了 “恶 ”的价值判断,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荀子 性恶)。 韩非子继承了荀子以利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 “好利恶害 ”是人的普遍本性,因此,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但是,与荀子直接将人性的 “好利恶害 ”界定为 “恶 ”不同,韩非子没有

21、把 “善 ”与 “恶 ”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对于人 “好利恶害 ”的本能需要,韩非子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事实描述,不作道德评价,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 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荀子与韩非子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荀子提出 “逆性 ”的观点,主张对人性加以改造,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要通过 “礼义 ”、 “法度 ”,对人的自利本性进行 “正之 ”、 “导之 ”。在人性由恶向善的 “逆性 ”的过程中,荀子特别强调人为即 “伪

22、 ”的作用,他提出了 “化性起伪 ”的观点,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道德修养与践行,实现对人性的改造,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 面对不变的人性,韩非子提出了 “顺性因情 ”的主张。既然人性自利是人的自然本性,又无法通过教化得以改变,那么就只能 接受自利本性的事实存在,并让其顺着人的本性自然发展。进行赏罚、制定政策、严肃法纪必须以人的自利本性为依据,要因循它,而不是否定它、改变它。 荀韩二人对人性的阐释都是着眼于为他们的治国理念寻找最有力的人性论支持。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形成了 “礼治 ”的治国体系,而韩非子则在性私论基础上找到了 “法治 ”的治国之路。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

23、人性 “好利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荀韩均坚持人性是人 “好利 ”的自然属性,但两人在对人性 “好利 ”的评价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荀子做出的是价值判断 ,而韩非子只进行了事实描述。 B荀子主张的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是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将人“好利 ”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对人性作的价值判断。 C韩非子认为 “好利恶害 ”是人的普遍本性,主张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这种观点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 D韩非子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分析人 “好利恶害 ”的本能需要,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这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事实描述。 【小题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

24、思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主张通过 “礼义 ”、 “法度 ”,对人性加以 改造,这是一种将人性由恶向善引导的 “逆性 ”观点。 B韩非子在分析人性的时候,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没有把 “善 ”与“恶 ”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因此他对人性的认识也就更加客观。 C在人性处理方式上,荀子与韩非子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韩非子认为,人性是无法通过教化得以改变的。 D韩非子 “顺性因情 ”的主张,强调接受自利本性的事实存在,并让其顺着人的本性自然发展,而不是否定它、改变它。 【小题 3】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荀子和韩非子的人性论展开具体分析的?请简要回答。( 3分)

25、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文章以荀子和韩非子的人性论为写作中心,分别从价值判断和人性处理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这种观点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 ”错。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因此他对人性的认识也就更加客观 ”无中生有。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根据第三段最后 “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事实描述,

26、不作道德评价,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 ”与第四段 “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荀子与韩非子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就可概括出。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然后再筛选、整合重要信息。表述时句子一定要规范。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肥乡之屯子堡,遵中丞于清端公令,建有义学,田百亩。学师郝子文灿以所入倡乡众,杨计亮、李荣玉等协力经营,益广 斋舍,许侍郎三礼题曰: “漳南书院 ”。问学者日众,郝子遂谦不任事,别寻师者十有五年。 于康熙三十三年,郝子不远数百里,抵荒斋,延

27、元主院事,元辞。 去已又过,陈说百端,作十日留,元固辞 。明年,又以币聘予,再辞。又明年,遣院中苗生尚信至,进聘仪,掖起复跪者十日。予不得已,告先祠行。距堡北十余里,漳水涨,堡人 舟入,乃知其地苦水久矣。郝子率弟子拜迎,止其舍。卜吉,郝子及乡父老、子弟咸集,从予行释奠礼 于孔子主前。 谕之曰而地无文士乎而遂致予盖将以成人之道自勖也予不敏敢以成人之道告乃出予习斋教条。 读讲讫,揖退。 时左斋建其一,余未定。乃进郝子曰: “请建正庭四楹,曰 习讲堂 。习讲堂之东北隅为仓库、厨灶,西北隅积柴炭,后为厕。院前门东一斗室日 更衣亭 ,凡客至,通傧、拂洗、更衣,一茶乃入。西为 步马射圃 ,上构小亭。此矩模

28、大略也。吾子谓何? ”郝子拜手曰: “善。但此百世计,独无处灿地乎? ”予曰:“念之矣。须院事竣,院前壑,启土必更深广,引水植莲,中建亭,窗棂四达,吾子居之。讲习暇,元偕诸子或履桥,或孥舟入,弦歌笑语,作山水乐,复何憾乎? ”郝子大笑。 刻日兴工,堡人好义云集,许许之声,遐尔宵闻 。习讲堂成,高二丈有奇,架木覆 苫,以肆望汪洋,莫购砖瓦也。 四阅月,颇咀学习乐味。而漳水五泛,初横二十里,继至七十里,赤泥封稻穗,屋倾侧不敢居,堡男妇各树席铺。予叹曰: “天也 !”乃告归。父老弟子饯别泣送,予亦洒泪。郝子拜手宣于众曰: “是院也,定为颜子书院。颜子生为漳南书院师,殁为先师。灿以祖产赠宅一所,田五十

29、亩,合院原田共百五十亩,生为颜子产,殁为颜子遗产。 ”复立图券为质。曰: “田少获,即延先生还。 ”又请记其事。别后屡札来促,问其水灾,岁益甚,而予老且病,亦未审遂否矣。然其兴学敦师,不可没也。 康熙四十年三月六日博陵颜氏元识。 (选自颜 元漳南书院记,有删节) 注 ( y)撑船靠岸。 释奠礼:陈设酒食祭奠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延 元主院事延:邀请 B 须 院事竣须:必须 C复立图券为 质 质:信物 D然其兴学 敦 师敦:尊崇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问学 者 日众客有吹洞箫 者 B 乃 知其地苦水

30、久矣 乃 引其匕首提秦王 C 而 地无文士乎遂 而 鸡豚 D郝子拜手宣 于 众曰青出于蓝而青 于蓝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肥乡屯子堡本有义学,郝文灿拿出自己的收入,与他人合作,兴办教育,渐渐扩大了校舍规模;因求学的人日渐增多,他另访名师主持书院事务。 B郝文灿曾经三次到颜元家中,请他主持漳南书院的事务,但是都被拒绝;后来他派了苗尚信来,献上聘礼,跪求十日,才使颜元感动并答应了请求。 C颜元来漳南书院之后,制订了详细的校园建设计划;又因为郝文灿有隐居的想法,所以准备在流水莲花之中新建一座亭榭,用来让他颐养天年。 D颜元在漳南书院期间,由于漳水持续泛滥成灾

31、,被迫返乡;郝文灿在与其相别时,宣布将 “漳南书院 ”更名为 “颜子书院 ”,并将永以颜元为师。 【小题 4】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谕 之 曰 而 地 无 文 士 乎 而 遂 致 予 盖 将 以 成 人 之 道 自 勖 也 予 不敏 敢 以 成 人 之 道 告 乃 出 予 习 斋 教 条 【小题 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 1)去已又过,陈说百端,作十日留,元固辞。( 3分) ( 2)刻日兴工,堡人好义云集,许许之声,遐迩宵闻。 (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谕之曰 /而地无文士乎 /而

32、遂致予 /盖将以成人之道自勖也 /予不敏 /敢以成人之道告 /乃出予习斋教条 (3分 ) 【小题 5】( 1)(郝文灿)离开后又来探访,陈说众多理由,(在我家)停留十日,我坚决地推辞。( 2)约定日期开工,屯子堡的百姓崇尚道义,云集响应,伐木之声,晚上远近都能听到。 【小题 1】 试题分析: “须 ”是动词, “等到 ”的意思。如 “须晴日,银妆素裹 ”中的 “须 ”。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考查的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即看这一词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是否讲得通,是否合理。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

33、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而 ”通 “尔 ”,第二人称代词,你。 A项,助词,前者相当于 “ 的人 ”;后者是助词,定于后置的标志。 B项,副词,前者相当于 “才 ”;后者相当于 “于是、 就 ”。 D项,介词,前者相当于 “对 ”;后者相当于 “比 ”。做文言虚词类题时,要着眼 “意义 ”和 “用法 ”两点, “意义 ”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 ”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34、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因为郝文灿有隐居的想法,所以准备在流水莲花之中新建一座亭榭 ”错,原文中并没有提到郝文灿隐居之 意,新建一座亭榭也不是这个原因。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

35、,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 “曰、而、盖、乎、也、乃 ”,这些地方 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 “过 ”解释为探访, “说 ”解释为陈说, “固 ”解释为坚决;第二句时注意 “刻 ”理解为约定, “云与宵 ”为名词作状语,翻译时要体现。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

36、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 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3-24题。( 5分) 哀公问于有 若曰: “年饥,用不足,

37、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 乎? ”曰: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论语 颜渊)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而曰: “然。昔者吾舅 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 ”曰: “无苛政。 ”夫子曰: “小子识之, (此处省略 6个字)! ” 【注】 彻:周代的田税制度,十分取一。 舅:丈夫的父亲,公公。 【小题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2分) 【小题 2】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孔子在国家财政分配方面的思想。( 3分) 答案:

38、【小题 1】苛政猛于虎也( 2分) 【小题 2】藏富于民。孔子反对通过加重百姓税收负担来使国家富裕。一味地加重百姓税收负担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在收成不好的年岁,国君更要平衡好国家用度和税收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稳定、人口增加,从而使国家富强、百姓富足。(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 “昔者吾舅死于虎 ”与 “无苛政 ”很容易想到 “苛政猛于虎也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 解答时要抓住题目要求中 “国家财政分配方面 ”这一关键短语,揣摩孔子所说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的意思

39、百姓富足 ,您又怎么会不富足呢 百姓不能富足 ,您又怎么能算上真正的富足呢 就可概括出孔子在国家财政分配方面的思想。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7分) 咏岩桂 朱 熹 露 呕平鹑铮 缟 逃裰 窒蛞 洌 耸鞫阑 獭 br木末 难同调,篱边 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岩 桂 曾 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 木末,指荷花。 篱边,指菊花。 【小题 1】两诗中的 “岩桂 ”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 3分) 【小题 2】试简要赏析

40、第一首诗中 “攀援 ”“叹息 ”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 答案: 【小题 1】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 3分) 【小题 2】诗人因仰慕,故而 “攀援 ”; “叹息 ”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追求。(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揣摩 “风生碧玉枝 ”与 “粟玉黏枝细 ”可体会到丽质天成,揣摩 “此树独华滋 ”与 “青云剪叶齐 ”可体会到卓尔不群、顽强不屈,揣摩 “攀援香满袖 ”与 “浓薰不如此 ”可体会到芳香四溢。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41、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题干中已明确是细节描写的作用,答题时要注意 “攀援 ”后面是 “香满袖 ”,尤其是 “香 ”的象征意义。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右图是一组真实的照片。二十年前奶奶推着孙子, 20年后孙子推着奶奶,照片拍摄于同一个地点。请紧扣画面细节,续写下面一段话,不超过 100字。( 5分) 时间都去哪儿了,二十年匆匆而过,我长大了,您却老了。 答案:示例:二十年,您用小小的童车推着我快乐的童年,推着我幸福地成长。二十年,您身后

42、的小树早已枝繁叶茂,而您却已华发苍颜。如今,我愿用我的青春年华,推出您安康的晚年。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仔细观察画面内容,两幅画面一老少,二十年后孩子长大了,老人更老了。续写时应围绕回报恩情来构思。句子表述要条理,短短的句子中不能有病句,语言尽量简洁,力争有文采。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中学校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方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 人生不能过于平淡,索然无味的人生必然会错失生命的乐趣。若人生是一片大海,那就期待惊涛骇浪, ; , , ;若人生是一片草原,那就期待狂风暴雨,荒原边的游牧永远不能造就壮丽的搏击。

43、答案:答案:示例: 浅湾上的航程永远不能抵达美丽的彼岸 若人生是一片高山,那就期待峻岭绝顶 山脚下的登攀永远不能领略秀丽的风景(第 空 2分) 试题分析:本题属仿写题,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 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 3分) 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 “衣 ”排在第一位。 ,因为人穿衣不仅仅是为了 “蔽寒暑 ”、防虫防

44、风雨、遮体避羞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等作用。因此我国古代服饰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为什么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生活条件很一般,但其民族服饰之精美,令人惊叹。 “衣 ”能排在 “衣食住行 ”之首, ,就是我国冬季十分严寒,许多贫困古人多为缺衣御寒所苦。 “衣 ”之影响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答案: 这并非偶然 这就不难理解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试题分析:解答类似题目,要整体理解文意,再揣摩上下文。另外因为有字数限制,一定不能超过规定字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45、的空缺部分。(只选 3小题) ( 1)野马也,尘埃也, 。天之苍苍, ? (庄子 逍遥游) ( 2)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 3)春花秋月何时了?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 4)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 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 5) ,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 。 (王实甫长亭送别) 答案: ( 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其正色耶 ( 2)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3)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 4)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5)恨相见得迟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试题分析:第 1句要注意不要漏掉虚词 “之

46、、也 ”;第 2句注意 “蜉、蝣、臾 ”这几个字的字形;第 4句注意注意不要漏掉虚词 “而 ”;第 5句注意 “倩、晖 ”这两个字的准确记忆。 “名篇 ”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名句 ”,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

47、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 “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 ”雕匠感叹道, “其实,在雕刻你们之前,你们的命运就已经 成型 了。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像神,一个像猴,我只是按着你们的原貌略加雕刻而已。 ” 最后,雕匠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所以,你们的命运并不是我雕刻的,而是你们的成长决定的,你们在泥土中那段成长的过程,就决定了你们最终的走向 ”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参考例文 :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我们没有看到到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险滩!如果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轻易地退出 “战场 ”,半途而废,到头来懊悔的只能是你自己;如果总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丢掉前行的勇气,就永远不会追求到心中的梦想,正如歌中所唱的,阳光它总是在风雨之后 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