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1845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着一队士兵向曹军冲杀。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将所穿的红袍丢弃,后来又割断长胡子,最后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赶来拦住马超,曹操才得以脱身。 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之说,其中“伏龙 ”指诸葛亮, “凤雏 ”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骗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 “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 ”的歇后语。 C三国演义中 “煮酒论英雄 ”的主要人物是刘

2、备和曹操,当时刘备依附曹操,幸得下雨打雷,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D“煮酒论英雄 ”一节里,曹操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谋臣劝说曹操早日赶走刘备,免得他日后做大来争位子。曹操说: “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 ”这表明他对刘备没有丝毫的顾虑。 (三国演义 ) E曹操只给祢衡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不满,在宴会上裸衣骂曹。曹操大怒,遣祢衡前去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掉祢衡。刘表看破曹操的心思,故意不杀祢衡,而让祢衡去见黄祖。黄祖醉酒,不堪忍受祢衡的讥讽,终于杀死了祢衡。 答案: BD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B项,第一

3、个 “徐庶 ”,应为 “庞统 ”; D项, “赶走刘备 ”“对刘备没有丝毫的顾虑 ”的说法有误;所以选 B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 价 D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关羽在进攻樊城时中了毒箭,幸得神医华佗为其刮骨疗毒。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而关羽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被华佗赞为天神。 B曹操病重,招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并下令设疑冢七十二座, “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然后死去。之后华歆逼献帝立曹丕为魏王。 (三国演义 ) C诸葛亮积劳成疾,旧

4、病复发,叹恐不能生,于是他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主灯不灭,就可增寿,不料魏军来袭,魏延闯帐禀事,扑灭主灯,诸葛亮 大怒,拔剑欲斩魏延。 (三国演义 ) D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下华佗于狱中而死,最后曹操也不治身亡。 (三国演义 ) E. 吕布在白门楼被缢死前曾说过一句话: “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吕布说这句话是希望刘备替自己向曹操求情。当初袁绍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助。吕布请双方一同赴宴,提出通过射箭方式决定两家战或和的方案,双方都同意。最终,吕布一箭射中辕门外画戟小枝,使得双方罢兵,替刘备解了围。 答案: CE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文学作品故事情节的题

5、,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 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诸葛亮只是仰天长叹,姜维欲拔剑斩魏延。 E.袁绍应为袁术。所以选 CE。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 “_, _”,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 “青灯有味似儿时 ”,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等典故, “头悬梁,锥刺股 ”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

6、忧乐每相亲 B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C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根据上下句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可结合着句子大意思考。如这道题就要根据 “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 ”的意思来选择诗句。 A项突出诗人读书不倦、 乐在其中; C项突出读书而思古人; D项说读书的作用。三项均不恰当。所以选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9分 ) 明道 魏饴 “文以明道 ”,几千年来这几乎是被人们极为推崇的传统审美观,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

7、远的影响。不过,对 “文以明道 ”中的 “道 ”的含义,则是中国古人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概而言之,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是以刘勰为代表的 “自然之道 ”的观点。他认为文章是自然之物,并不是什么别的力量 “外饰 ”上去的。所谓明道, 也就是要明自然之道。其二是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 “儒家之道 ”,即孔子极为推崇的以仁爱治天下的政治理想。 “文以明道 ”,就是要用文章来宣传儒家之道,这也是在中国文坛一直居统治地位的文艺思想。 刘勰主张文章写作应是人类自身生活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发展内在规律的自然体现, 这无疑是正确的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给后人以很大启发。不过,刘勰把文章写作与自然界无意识的现象混同,

8、这又陷入了自然主义的泥坑。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散文美学中的 “明道 ”,则是多从明儒家之道的角度来要求的,我们知道,儒学以 “文雅 ”为风貌,以 “仁爱 ”为灵魂, 它在维护社会的稳定,培养良好的仁德精神等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儒学将社会阶级关系 “血亲化 ”,将 “人伦 ”关系植入政治统治中,则又给社会留下了许多弊病。所以,这里说的 “明道 ”就要做具体分析了。 过去讲 “明道 ”,往往将 “道 ”与 “文 ”割裂开来,一味强调 “道 ”的作用。其实,一切优秀的散文不仅有 “道 ”,而且都有正确的 “道 ”,先进的 “道 ”。但是,我们又不能把散文写成是政治教科书,应将健康的思想内容与完美

9、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重 “道 ”亦须重 “文 ”。 (摘自中国散文审美传统新论,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 “道 ”的表述,与文章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3 分 )( ) A “道 ”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几千年来几乎是被人们极为推崇的传统审美观。 B “文以明道 ”中的 “道 ”的含义,是中国古人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概而言之,主要有两种观点。 C刘勰认为文章是自然之物,并不是什么别的力量 “外饰 ”上去的,主张 “自然之道 ”的观点。 D “儒家之道 ”,是中国文坛一直居统治地位的文艺思想,推崇的是以仁爱治天下的政治理想。 【小题 2】在文章写作中,古人强调 “明道

10、 ”时有哪些消极做法?请简要概括。 (3分 ) 【小题 3】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阐述本文的主旨。 (3 分 )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刘勰把文章写作与自然界无意识的现象混同,陷入了自然主义的泥坑; (1分 ) 儒学强调明儒家之道,将社会阶级关系 “血亲化 ”,给社会留下了许多弊病; (1分 ) 儒家将 “道 ”与 “文 ”割裂开来,一味强调 “道 ”的作用。 (1分 ) 【小题 3】 一切优秀的散文都必须有正确而先进的 “道 ”; (1分 ) 应该把健康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1分 ) 要 “道 ”“文 ”并重,过分强调任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1分 ) 【

11、小题 1】 试题分析: 此类题要在速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分析比较做出取舍。 A 项表述的内容是 “文以明道 ”审美观的影响,而非“道 ”,所以与原文不符。故选 A。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中 “消极做法 ”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和限制,答案:对应原文的后三个自然段,答题时应注意从各段 “不过 ”“但是 ”等转折连词之后去筛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文章第三段 “不过,刘勰把文章写作与自然界无意识的现象混同,这又陷入了自然主义的泥坑。 ”第四段 “但是,儒学将社会阶级关系 “血亲化

12、 ”,将 “人伦 ”关系植入政治统治中,则又给社会留下了许多弊病 ”;第五段 “但是,我们又不能把散文写成是政治教科书,应将健康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重 “道 ”亦须重 “文 ”。可分别从自然主义、 “血亲化 ”、 “道 ”与 “文 ”割裂三个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回读文章,理解文章深意的基础上,来概括作者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 “主旨 ”。回答这种题,考生首先要判断文章是否有概括全文的中心语段 (句 ),如果没有 ,则应逐一概括各段内容,再合并分点作答。本文的中心段是最后一段,因此,考生应

13、主要以最后一段为答题区间,从中去筛选组织答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浣花溪记 【明】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 、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 、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 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 “江从灌口来 ”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

14、,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 “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 “浣花溪 ”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 “百花潭水 ”。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 。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

15、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选自隐秀轩集) 注:严公,指杜甫的好友严武。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木 清华 ,神肤洞达清华:清幽而绚丽 B缚柴编竹,颇有 次第 次第:整齐 C不必求肖,想当 尔尔 尔尔:这样 D碑皆 不堪 读不堪:不能忍受 【小题 2】下列各项全都属于钟惺 “耽林泉之趣 ”的一项是( ) 色如鉴、如琅 、如绿沉瓜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 尽溪,平望如荠 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 迫暮趣归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以微景入题,为读者描绘了浣

16、花溪精致的一面,给人以清新俊爽之感。 B文章描写景物,善于抓住其特有形态,条理分明,历历如画,写景抒情,结合自然。 C文章第二和第三段,为浣花溪记游的主体 ,文字清幽之妙 ,结构详略之胜,堪称佳构。 D文章结尾,作者入骨地嘲讽了那些假冒斯文的达官贵人附庸文雅、热衷应酬的丑态。 【小题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 1)溪周之,非桥不通。 译文: ( 2)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1)溪水四面环绕,没有桥便无法通行。( 2)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在浣花溪畔安度晚年,患难时真是太需要

17、朋友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 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 D项解释不准确,从原文上句“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 ”大意可知, “不堪 ”应为 “不能 ”。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 “耽林泉之趣 ”应侧重从作者对 “从泉 ”的喜爱着眼, 陈述 浣花

18、溪得名原因, 陈述三股溪流汇集处建有一座桥, 曲解 “趣 ”此处应理解成 “急促 ”或 “匆匆 ”。所以选 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A项 “以微景入题 ”分析不当,从原文左、西、后等可知,应是展现“全景 ”。所以选 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特殊句式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 译时要注意关键词:之、老、之、于、大、矣。 考点:理解并翻

19、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出成都南门,左边是万里桥。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像连环、像玉 、像衣带、像规尺、像弯钩,水色如明镜、如碧玉、如翠绿的瓜,幽深地呈现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是浣花溪水回旋的地方。可是必得到草堂,才能称得上“浣花溪 ”这一专名,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 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到溪水的尽头,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澈,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有三处溪流汇合在一起,在上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轿夫说(这水)通向灌县,也许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 ”的

20、说法吧。 溪东居住人家,溪水便常常被房舍遮住,不能看见;稍有空档,溪水便又出现在眼前。像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过了桥,路旁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 “缘江路 ”。过了这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 座木板桥跨越溪水,桥上有栏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 “浣花溪 ”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 “百花潭水 ”。从这座亭子折回,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像画得很是清俊古朴,不必求形似,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样子。还有一块石刻的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何仁仲代理华阳县

21、令时所作的。碑文都没法读了。 钟子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清幽,在东屯的地势险僻,两者互不雷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度 晚年,患难时真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上天派这位老诗人(来此)为夔州增添奇妙: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微服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当时是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地方官邀请饮宴,官场人杂而浑浊,像石磬那样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溢四方。时近黄昏便匆匆回家了。这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

22、,完成后面题目。( 6分) 碧湘门 【宋】陶弼 【注】 碧湘门, 即长沙 (今属湖南 )城门。 行 (hn):行列。 【小题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2分) 【小题 2】有人评价这首诗 “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 远 字 ”。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沉 ”字好。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 “沉 ”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 【小题 2】本诗首句写长沙城内远树如烟,有如碧绿的水波。第三句写辽阔的天空中,成行的鸟儿愈飞

23、愈远,仿佛就要没入天际的草丛。这两句写的都是登楼所见到的远景,却又始终未着 “远 ”字 【小题 1】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本题属于赏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炼字类题目。 “地卑 ”即地势低, “沉 ”,使动用法,使 沉没。 “沉 ”的主语是 “江势 ”,宾语是 “山 ”。这样,锤炼得 好的字就是 “沉 ”字无疑了。 “沉 ”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解答本题,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 看是否运用了

24、修辞手法; 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础上,结合着诗句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抓住关键词,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第一句要抓住 “烟 ”字。只有远处之景、朦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烟似雾的不真切感。第三句要抓住 “疑没草 ”三字。 “疑 ”为 “怀疑 ”,显然不是事实本身; “没草 ”即 “没入草丛 ”,只有在天地相连之处,天空中鸟儿的行列才会给人这种 “没入草丛 ”的错觉,所以第三句写的也是远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

25、言表达 请找出下列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需保持原意。( 2分) (1)幽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此幽默的孩子往往过得比较快活。幽默还能促进孩子的智商健康发展,能使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业。 (2)谷歌日前推出了 “濒危语言 ”项目,目的是旨在拯救 3 000多种正逐渐消失的语言。语言 的消亡意味着珍贵的科学和文化信息的流失,与物种的灭绝毫无二致。 (3)除了凉州,敦煌是丝绸之路上另一个重要的驿站。命运之手将一抹黄沙拭去,伟大的敦煌被世界发现。 有语病的一项是( ) 针对性修改: 答案: (2)去掉 “目的是 ”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

26、础上,结合着具体的语境,从内容,句式等方面去分析判断。第 (2)项中 “目的是 ”与 “旨在 ”语意重复,可以把 “目的是 ”或 “旨在 ”任去掉一个。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几个语境中的语言表述都存在不得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4分 ) 某电视剧中,即将毕业离校的同学小张送给辅导员老师一幅画作为留念,辅导员老师一边接过礼物一边说: “多谢小张,那我就笑纳了。 ” 小李某日收到同事的一张请柬,上面写着: “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 小李的朋友新开一家酒楼,小李受到邀请,他答谢道: “贵酒楼开张大吉,不论是多忙,到时我也一

27、定会拨冗光临 ” 某学校广播站播送时事新闻:北京连续突然的强降雨,造成野三坡景区道路阻断 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答: _ _ _ _ 答案: “笑纳 ”改为 “收下 ”; “乔迁新居 ”改为 “搬新家 ”,把 “府上 ”改为“家中 ”; “拨冗光临 ”改为 “(欣然 )前往 ”; “可望 ”改为 “有望 ”。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结合着句意及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笑纳 ”属于说话对象错误,笑纳是送礼者所说; “乔迁新居 ”“府上 ”说话对象错误,应为祝贺人所说的话。 “拨冗光临 ” 语气不得体, “可望 ”容易引起句子歧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

28、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教育部近日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 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 材料二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 “不可能轻易更改 ”的回复,有人认为 “太过霸气 ”, “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 ”。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150字左右 ) 答: _ 答案:示例一 : “CCTV”早已深入人心。首先, “CCTV”多年来作为央视的标识,早已为国人

29、乃至世界所认同,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文化意义,其品牌价值对央视、甚至是对国家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次,央视还肩负着对海外宣传的重任,如果改成中文,肯定会给关心中国的外国朋友造成不便。 示例二: “CCTV”没有中国味。首先,作为汉语载体的方块形的汉字,沿用五千多年,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具有中国味的。其次,汉字已经作为 一种国家标准,它是国家形象的标志,央视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媒体,肩负着张扬我们文化自信的社会责任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着材料内容,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理解,阐述理由。如要认为 “CCTV”早已深入人心,就要从文化品牌价值、经济价值

30、、宣传任务等方面阐述理由。如要认为“CCTV”没有中国味,就要从汉字标准、央视形象等方面去分析阐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 矣 ? ”子曰: “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 ”子曰: “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论语 颜渊) 注 达:通达,显达。 闻:有名望。 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小题 1】子张与孔子对 “达 ”的看法有何

31、区别?( 3分) 【小题 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张时所阐述的观点。( 3分) 答案: 【小题 1】子张注重表面名声,而孔子更注重品德正直、喜好仁义,善解人意。( 3分) 【小题 2】孔子认为子张说的有名望不能算是真正的达。从内在修养和对待他人等方面,提出了 ”士 ”只有做到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体察人情、不慕虚名,才算是真正的通达。( 3分) 试题分析:答题时,首先要粗读文段,疏通文段内容大意,然后从文段中找出关键词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如子张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孔子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闻 ”即名声; “直 ”“义 ”“察 ”即正直、仁义、善解人意。分析孔子

32、阐述的观点时,可从内在修养、对待他人等方面分析概括。要结合着具体内容组织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1】请简述曹操采用 “二虎竞食 ”和 “驱虎吞狼 ”之计离间对手的故事。 【小题 2】孔明曰: “恐魏兵袭其后也。主上若有失,当投白帝城避之,吾入川时,已伏下十万兵在鱼腹浦矣。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陆逊追到 “鱼腹浦 ”时遇见诸葛亮布下的什么阵?结果如何?请简述。 答:第( )题: 。 答案: 【小题 1】要点: 曹操采用谋士荀 岸 菏场敝 啤谧嗲脍 凳诹醣肝熘菽粒 矫苄湃昧醣干甭啦肌哿醣覆蝗躺甭啦迹 思剖 堋懿懿俳幼挪捎谩扒 汤恰敝 疲 蛟

33、跬 盗醣赣 唐渲菹兀 置 髭 醣柑衷 酢莸贾铝酢 椒浇徽 br【小题 2】遇见了 “八阵图 ”。陆逊追袭刘备到了鱼腹浦,见前方杀气冲天,便怀疑有埋伏。打听之后才知道,诸葛亮入川时曾于此堆石列阵。陆逊轻敌,误从 “死门 ”进入石阵,却陷于阵中出不来。后来,陆逊等人在黄承彦的指引下,才逃出石阵,并从黄承彦口中知道,诸葛亮早已预知会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 试题分析:叙述时要结合着原作品三国演义相关的故事情节,用简练的概括性的语言,从人物,事件,结果三个方面进行组织答案:。如在叙述 “曹操采用 “二虎竞食 ”和 “驱虎吞狼 ”之计 ”时,可以用 “曹操(人物 ) +授刘备杀吕布失败,又采用 “驱虎吞狼 ”

34、之计(事件) +导致刘、袁两方交战(结果) ”的句式进行组织答案:。再如,叙述陆逊追袭刘备到了鱼腹浦时,可用陆逊(人物) +陷入八卦阵(事件) +后来在黄承彦的指引下,才逃出石阵(结果)。这种句式来组织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 颜渊) 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

35、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学而 【小题 1】齐景公说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 3分) 答: 【小题 2】为什么说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3分) 答: 答案: 【小题 1】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 吾 ,只关心 吾食之 ,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有天壤之别。( 3分) 【小题 2】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呢?( 3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首先要粗读文段,疏通文段内容大意,然后从文段中找出

36、能代表人物观点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如第一段,可以从二者的对话中进行比较分析,孔子说的是君臣父子伦理关系,而齐景公说的是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也可以从句式上分析。第二问在答题时,要结合着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可以从孝的原因、孝的意义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 。 【小题 2】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小题 3】暮春之初, ,修禊事也。 【小题 4】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小

37、题 5】 ,晚有儿息。 【小题 6】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 。 【小题 7】 访风景于崇阿。 【小题 8】山原旷其盈视, 。 答案: 【小题 1】金就砺则利 【小题 2】骐骥一跃 【小题 3】会于会稽 山阴之兰亭 【小题 4】所以游目骋怀 【小题 5】门衰祚薄 【小题 6】犹蒙矜育 【小题 7】俨骖 于上路 【小题 8】川泽纡其骇瞩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砺、骐、骥、稽、骋、祚、矜、俨、骖、 、纡、骇、瞩。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

38、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当下,人们不吝赞美之辞,对一些来自草根阶层的平凡人物冠以 “最美 ”二字,如 “最 美教师 ”、 “最美战士 ”、 “最美妈妈 ”、 “最美护士 ”、 “最美司机 ”、 “最美消防员 ”等。主流媒体不甘落后,大量刊载 “最美人物 ”的 “最美事迹 ”。发现 “最美 ”、宣传 “最美 ”已然成为当下一种社会现象。 此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 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善于发现美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他们调皮地躲在繁琐

39、日子的角落。细心的人们发现了如跳跃的金色音符的美时,就会感叹生活的美妙,幸运的人儿用音符演奏其灿烂的人生。善于发现美的人是幸运儿,创造美的认识生活中的智者,事业里的强者。 蒲松龄应是美的忠实粉丝,他无时无刻地在生活中发现美,记录美。那个时代里的人人谈鬼色变,遇妖即却。可是却在那些惊秫荒诞的事情里,嗅到了美的清甜气息,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凄美的人鬼传说。当后人谈起这美丽地传说时,总能感慨自己的情路不济而妖路芳菲。假若你像小倩一样崇尚真善美,你又怎么会不懂浪漫?假若你像蒲 松龄一样,对一切都充满美的热情,你怎么会失去奋斗的激情!终究是你不肯发现他罢了。 佛经里有 “佛祖拈花,迦叶一笑 ”的秒谈。人们

40、对这一笑地探究很深,我却认为这是徒劳。笑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迦叶笑了,无论是对花笑还是对佛笑迦叶定是认为这花朵,这动作,这深意美得值得他笑一笑。当我们将故事简单化后,就不难发现只要发现了味道,笑容也会是秒谈。 想来,最善于发现美的是古时的诗人他们将流光易逝写成庭院一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他们将离情依依描绘成杨柳岸,晓风残月;他们将羁旅之情表达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 ,他们就是这样真实地描写生活,他们就是这样嚣张地利用现实表现自己地喜怒哀乐,他们就是这样张扬而浪漫地为我们打开诗歌至美的天堂。我们爱死了诗人们勾勒的美景,即使景中有悲,有怒,有悔,有恨。但他们发现了景色是美的,

41、至少诗诗美的,这诗便千古流传自今长青。如今的歌手们只会做作地大喊:相爱没那么简单。如今的作者只会任性地反映黑色压抑下的人生片段,少了李白的浪漫,苏轼的潇洒,柳永的婉约,就变说然无味。其实他们只会抱怨愤怒,忘了发现美 善于发现美的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随心所欲地渲染自己的人生之 画。上帝让善于发现美的天使去了天堂,这不是偶然。发现美,生命芳菲。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了 “最美人物 ”身上涵盖了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彰显着人性的美丽与光辉。可参考以下立意: 1. 社会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 2. 当下社会呼唤传统道德回归。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