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18942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方 遵 ( qi) 遏 ( )止颓 圮 ( p)匀 称 ( chn) B衣 钵 ( b) 咒 ( zu)语 莅 ( l)临 淬 ( cu)火 C 沆 ( hng)瀣一气 箕 ( j)踞 戮 ( l)力 仆 ( p)人 D 陨 ( yn)落一气 呵 ( h)成解 剖 ( pu)显 宦 ( hun)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

2、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颓圮( p), B咒( zhu)语 C箕( j)踞。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殒命机缘巧合淋漓尽至怅寥廓 B亢奋戊戌变法通谍莫须有 C黯然长歌当哭世外桃屏息 D堕落不刊之论斑斓桀傲不驯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至 致; B 谍 牒; D 傲 骜。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都没

3、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 未雨绸缪 的辛劳。 B美国政府对本国存在的严重侵犯人权的问题熟视无睹、讳疾忌医,却年复一年地发表报告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品头论足、横加责难。 C小刘与小张在大学里是同学,大学毕业后又都回到家乡创业,他俩在北京萍水相逢 ,真是喜出望外。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萍水相逢是指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

4、,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 “太阳神鸟 ”金箔 ,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现了古蜀人的智慧与魅力。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 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音乐剧是 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 项, “提高 ”和 “特色 ”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

5、把 “所有 ”放在 “中国 ”之后。 D项成分残缺,在 “使 ”前加上 “这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再别康桥。 C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 答案: D 试题分析: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6、每小题 3分,共 9分) 德国大气化学家以微米为单位,把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分为三类:艾特肯粒子,半径小于 0 1微米的浮粒;大粒子,半径在 0 1-1微米的浮粒;巨粒子,半径大于 1微米的浮粒。在各种灾害性的浮尘事件中,主要是大粒子在起作用。 这些在空气中漂浮的浮粒并不只是无所事事地在天空中漫游,它们的存在对于大气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些浮粒常常在全球气象灾害中扮演重要角色。 如果一个区域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浮粒,整个地区会被一层烟雾似的浮粒遮盖而使景物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能见度也马上降低,气象学上的 “霾 ”便是这样的效果。在工业尚未发达的过去,霾的发生多半只和天气过程有关。但是

7、在工厂处处的今天,人工过程便会产生大量的浮粒,结果是在大都市地区通常都有大量浮粒,不只能见度降低,连市容也变得丑陋不堪。 最可怕的是,大量的浮粒会严重干扰太阳光到达地球的过程。浮粒中大粒子的大小接近可见光的波长 (0 4-0 7微米 ),这使它们会非常有效地散射可见太阳光。而太阳的可见光是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波段 ,也几乎是地球上气候变化过程以及各种生物生命活动中唯一的总能。如果大量的大粒子悬浮在大气中的话,太阳可见光会被严重散射回太空中,地球就会 “吃不饱 ”能量,最终气候变冷,并严重影响生物的生存。 不可一世的侏罗纪恐龙为何会灭绝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地球表面遭到巨大的彗星或陨石的撞击,

8、以致扬起遍布全球的巨大尘云。这些尘云就由浮粒悬浮而成,它们千年不散,逐渐形成了主要由大粒子组成的气溶胶。它们散射阳光,使地球进入阴霾遍布、酷寒难消、五谷不生的冬季景况,恐龙们连同大量草食动物最后只有饿死而灭绝。此外,人们担忧核战争的原 因之一就是核爆炸会给全球带气象灾难。 20世纪 80年代,美国及前苏联各贮有可以互相毁灭对方好几次的核弹头。科学家们推算,哪怕只是所有核弹中 10的核弹爆炸,扬起的尘云也会带 “核子冬天 ”的寒冷气候,其后果甚至会超过恐龙灭绝的灾难。 云是降水的前提,但是浮粒却常常使干旱地区的降水成为泡影。我们知道,首先必须有浮粒存在,作为凝结核形成水滴,或者作为冰核形成冰晶,

9、从而形成水汽凝结的美丽的白云。也就是说要是大气中没有浮粒,白云则无从产生与存在,然而当前地球上空大气的问题却是,因为人类肆意燃烧各种化石燃料和焚烧木材,使烟 尘浮粒太多。当浮粒形成的凝结核或冰核太多时,也就会形成更多的小水滴或冰晶,结果在水汽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些小水滴或冰晶由于没有足够多的水分而长不大,从而因重量太轻而降不下,结果是天空阴云密布却无降水,大地干旱肆虐。 【小题 1】下列对于 “大粒子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粒子是半径在 0 1-1微米的浮粒,它在各种灾害性的浮尘事件中起主要作用。 B在工厂遍布的今天,大粒子由人工过程产生,并且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反作用。 C大粒子

10、可借自己与可见光的波长尺寸接近的条件,非常有效地散射可见太阳光。 D大粒子如果在大气中大量悬浮,地球就可能会 “吃不饱 ”能量,最终气候变冷。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按大小可以分为三类,其中,艾肯特粒子和巨粒子也会在空气中漫游,并对天气产生一定影响。 B气象学上 “霾 ”的效果,就是一个地区被空气中一层烟雾似的浮粒遮盖,而使景物的轮廓变得模糊不清,能见度降低。 C工业尚未发达以前,空气中的浮粒还不足以形成 “霾 ”的现象,但今天的大都市地区,通常有大量浮粒,市容变丑。 D太阳的可见光几乎是地球上气候变化过程以及各种生物生命活动中唯一的总

11、能,它与生物生存的关系极其密切。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种观点认为,主要由大粒子组成的气溶胶曾遍布全球,千年不散,最终使侏罗纪恐龙连同大量草食动物饿死而灭绝。 B人们担忧核战争会给全球带 “核子冬天 ”,一旦出现 “核子冬天 ”,地球上可能会阴霾遍布,酷寒难消,五谷不生。 C浮粒的存在是形成水滴或冰晶的先决条件,大气中有了浮粒,才有可能形成水汽凝结的美丽的白云,才谈得上有降水。 D浮粒形成的凝结核或冰核太多时,会形成更多的小水滴或冰晶,而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水分促其长大,也不能形成降水。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

12、题 1】 试题分析:以偏概全, “大粒子由人工过程产生 ”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C 与原文矛盾。原文 “霾的发生多半只和天气过程有关 ”包含了 “霾 即使在工业尚未发达时也会发生 ”的意思。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偷换概念和信息错位。 “主要由大粒子组成的 气溶胶曾遍布全球,千年不散 ”错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1分) 城 唐 | 当我随着日者 拾级而登的时候,我们正好赶上城头的黄昏。落日照大旗,风过处红

13、绸飞舞,格格作响。刚才我还震惊于这城墙的高,现在又不能不为垣基的深厚而咋舌了。四马并行,环着城头疾驰,可以无虞于颠仆和下坠,但要留心的是这剥落了的砖石,年久失修,乱草掩盖住窟窿,一脚踩上去便会深深地陷下的。小树在城砖的隙缝里生长,在风里摇曳。风,这城头上的风可真大,日者的衣襟狂飞起,他正拱着腰在 找寻什么。 “是这儿了。这儿! ”他说。 在他胸前乱草堆里有块大石,他指着上面一个磨蚀了的依稀可认的字迹。 “但使龙城飞将在, ”日者摇着头叹息, “汉故将军李广的碑。 ” 听见李广两个字使人神往。我又回过头去看这座城,古旧然而雄伟,绵延不断的向西奔驰,把平原和山岗连接起,把天空和地面连接起,暮色苍茫

14、,北方的原野荒了,城 ,也愈显得衰老。 “这叫做数! ”日者接下去说, “当年望气的王朔替他推算,原是他命里不该封侯,纵然才气无双,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这儿是他长驱匈奴,也是他老失意,终于引刀自刎的地方。 ” 日者说完了又深深 叹息。 “那一带岗峦起伏,当年单于引兵从旁谷间道东出,在一个窑洞前捉住李广,率领大军向此北去。是他中途装死,一转背纵身上马,绝尘而驰,多谢天!马背上还络着弓箭,你知道这对他是何等奇遇!那一次乘醉射虎,错射了草中大石,箭镞深深地陷了进去。你说有几个追兵的脑袋抵御得这一份大力? ” 日者抬头望天,是的,天更晚了,大风扬起砂石,刮得人满脸发痛。 “可是他再强也拗不过命运 !”

15、这个 “数 ”的虔信者说, “论才略,汉臣里没有一个及得上他,匈奴最惧惮的是他;大小七十余战,出生入死,功名分属他人,而失 唇舾 耪馕坏姑沟慕 复问晡 恕詈笠淮嗡娲蠼 稣鳎 吩妒 溃 队兴旧笪剩 细浩 米呕苹杷 栏龆 铣牵 钦飧鍪焙颍 床皇钦飧黾窘凇! br日者歇一歇力,风使他有点喘急。 “也是这样大的风,飞的不是砂石,是雪,漫天盈野的雪。他缓缓地绕着女墙走。雪落在盔上,甲上,有时也沾上他银丝似的眉毛和髭须,一片白。融成水又结成小小的冰柱,行动时纷纷掉落, 草有声,最后他在一个城垛边站住了,打那儿向濠外望去,看得见匈奴的大营,绵亘十里。雪,沉重地压住帐幕,沉重地压住一切生物,使山岭低落,原野却

16、辽阔了。 “飞将军站着如一座石像。 ” “是的,他不再飞了。四十年行伍生活突然间使他疲倦,让青春和有为的岁月消磨在朔北的荒原上,如今已垂垂老去。诸部校尉都封了侯,而他 他回转头向城的这边望,雪掩盖了一切,掩盖了人们想望中的长安。 ” “他摸一下佩刀。 ” “ 如今是骠骑将军霍家的天下了。他继续往下想。虽然大将军截了他的军功,但这位老舅却斗不过外甥,在天子前面日益失势,连门下故旧都去投奔新主了 李广打了个寒噤,远远的听见胡笳的声音,马群叫了,他返身重望胡营。 ” “单于的大营里没有一点动静。 ” “拍!拍!拍!雉堞边惊起一只冻雁,让李广吓了一跳,他取下弓,从壶里摸出箭,拉个满月,飕!那只雁又飞了

17、几丈,然后带着箭直掉向匈奴的营里。 ” “ 我杀了许多:禽兽和异族,该死的和不该死的。李广想。于是他又记起王朔的话,记起西戎降兵,记起霸陵尉那个酒鬼,他感到少有的不安。雪壅上他的脚背,塞北的寒冷侵袭他,他继续站在那里。 ” “命运像一张网,然而江河里有漏网的鱼,世上却罕有脱逃命运的人物。你就看看这位英雄吧。他能使士卒乐于效命 ,使数十万匈奴望风而逃,自己却不能不慑服于另一个东西,你说这是国法吗?不,完全不是。行年 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像禽鸟爱惜它的羽毛,他爱的是自己的作为,最后却以生命换取它,我告诉你这是命运 ! ” 日者的脸色转成黯淡。 “没有人知道那天晚上他究竟站了多久,第二天一

18、早斥堠在城头上发现他,他已经自刭了许多时候,血凝结了,雪花埋住全身。 ” “且不说三军痛哭,当地的老百姓为他在城头立石,刻上一生功绩。偏偏岁月不加爱惜,风吹雨打,到如今往事磨灭,依稀可辨的就只有一点 你认认这个。 ” 曰者指着石上的字迹。 黄昏把夜色曳上城头,旗影里洒下黑暗,扪着石上的凹纹,我说这是个 “飞 ”字。 “就是啊,所谓龙城飞 将呀! ” 我的同伴是一个职业的命运论者, 请不必注意他口里的网,就听听 “弦 ”外之音吧 ,今天他没有带他的乐器 三条弦线的琴。然而我的幻想却往回探索,相信能碰到一点什么。于是我再去看脚下的城,夜色埋葬了它;在我心底却出现了另一座,不是那过去的,能使三军痛哭

19、,又终于被命运压倒的城。 那一座是太孤落,太陈旧了 我想。 一九四七年七月一日 注:日者:以占卜为业的人 【小题 1】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 6分) 答 _ 【小题 2】综观全文 ,概括李广形象的主要 特点。( 4分) 答 _ 【小题 3】文中有大量关于 “雪 ”的描写,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 答: _ 【小题 4】结合作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5分) (1) 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丰富意蕴?( 2分) (2) 文章结尾部分写 “那一座是太孤落 ,太陈旧了 我想。 ”这是 “我 ”对于 “那一座 ”“城 ”的否定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 答案:【小题 1】 (

20、1)跟随着日者登上城头,寻觅李广碑石入手,迅速切入主题;( 2)以日者的叙述再现李 广之死的整个过程,紧扣主题,层层展开;( 3)以 “我 ”的议论和幻想收尾,深化和升华文章的主题。 【小题 2】 功勋卓著、命运不济,智勇双全,忧国忧民,善于反省,坚持名节。 【小题 3】 ( 1)交代事情发生的季节,为李广德悲剧命运渲染悲凉沉重的气氛;( 2)衬托李广悲凉的心理感受;( 3)烘托李广的悲剧命运,象征李广高洁的人格。 【小题 4】 ( 1) “网 ”指的是日者口中李广难以逃脱的悲剧命运,而弦外之音指的是日者与民众对李广的爱戴与敬仰。这句话意在说明,李广的命运固然令人叹息,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李广面对

21、悲剧命运所表现出的强 大的人格力量。 ( 2)示例: “我 ”的用意不在于肯定或否定。 “我 ”对 “那一座 ”“ 城 ”,更多的是充满一种怜惜悲悯之情,用意在于呼唤人们宽恕对待英雄人物,从而能够在现实中让更多优秀的人筑起一座座能够直面现实、充满希望的新城。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围绕文章主题,由叙事到议论。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 结合文本用形容词概括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

22、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作用是: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观点加分析。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

23、文言文,完成小题。(共 16分)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 “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

24、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 “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 ,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 “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 “将种也。 ”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

25、,立祠致祭。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陈友谅以舟师 寇 寇:敌人 B 缚 尽裂缚:捆 绑的绳子 C 擢 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擢:提拔 D贼非吾主敌, 盍 趣降盍:何不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 3分) 罢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

26、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到太祖身边 。 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 D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 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小题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

27、而进( 4分)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分)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 1)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 ( 2)现在别人是菜板和刀,我们是(菜板上)的鱼和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寇:进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D应是元帅朱文逊战死在前,陈友谅攻

28、破城池在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诗词鉴赏 (共 20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小题 1】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 5分) 【小题 2】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鸭这一形象?( 5分) 答案:【小题 1

29、】 12人以孤雁自喻,反映了他流落他乡,亲朋离散( 2 分,“离散 ”意答出即可 );天各一方,杳无音信,可他无时无刻不再渴望重逢( 3 分,“渴望 ”意答出即可) 【小题 2】 13诗人用野鸭这一形象比喻当时社会的一些无聊的俗客庸人。也更 突出了诗人当时的悲哀凄苦。(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联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唤出 “孤雁 ”, “不饮啄 ”。写得孤雁有品骨。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 “孤雁 ”。 “不饮啄 ”体现出孤雁的执着,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寄寓诗人当时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颔联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30、 ”境界忽然开阔。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 “一片影 ”,它与雁群相失在 “万重云 ”间,此时此际显得惶急、焦虑和迷茫。 “一片 ”、 “万重 ”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 “孤 ”。 “谁怜 ”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这一联以 “谁怜 ”二字设问诗人与雁, “物我交融 ”,浑然一体了。诗人所思念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颈联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联紧

31、承上联,从心理方面刻画孤雁的鲜明个性。 “似 ”、 “如 ”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 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它被思念缠绕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飞鸣。它望尽天际,不停地望,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不停地唤,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这两句血泪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绝。从中体现出诗人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又没有亲人和朋友可以依靠的状态。 “犹 ”和 “更 ”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沉重的悲哀与伤痛。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2、2】 试题分析: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 有壮的。孤雁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然命薄但是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就艺术技巧而论,全篇咏物传神,是大匠运斤,自然浑成,全无斧凿之痕。中间两联有情有景,一气呵成,而且景中有声有色,甚至还有光和影,能给读者以 “立体感 ”。 5 全诗以孤雁象征自己。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 亲朋的情怀。 考点

3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下面是某位同学参加高考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陈述,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妥,请写出句子序号并修改。( 5分) 尊敬的某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我叫张晓涵,今年 18岁,现在就读于某某中学的毕业生。 很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聆听我的陈述。 选择贵校是因为贵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并且社团活动很有特色。 我活泼开朗,阳光率真,喜欢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超越自己。 比如,在校期间,我先后创办了 “喜剧社 ”和 “志愿者社 ”,并参与策划了 “模拟联合国 ”等大型活动。 因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珠,我定加倍珍惜,谢谢!

34、答案: 将 “现就读于 XX中学的毕业生 ”改为 “现就读于 XX中学 ”或 “是 XX中学的毕业生 ”; 将 “聆听 ”改为 “倾听 ”; 在 “学术氛围 ”前加 “良好的 ”; “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 ”改为 “在各种各样的严酷的挑战中 ”; 将 “慧眼识珠 ”改为 “给我一个机会 ”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做题时需要结合语境,面试时的自我陈述一定要用语得体。 属于句式杂糅,造成表意不清; 聆听的意思害是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

35、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一般指上级对下级 。 深厚的不能与学术氛围搭配; 语序不当;注意多重定语的排列位置; 慧眼识珠的意思是形容人有眼力,能看出人的才能。这里应用谦辞。 考 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仿照画线句的示例,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修辞手法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生命是一种站起的姿态。 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中,耸立成伟岸的信念; 腊梅,在严寒的肆虐里,挺拔成芬芳的春意。 答案:翠竹,在狂风的嚣张中,挺立成不屈的致意; 墨菊,在深秋的霜冻里,凝结成华丽的理想。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

36、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古诗文默写(共 10分,每空 1分) ( 1)今者项庄拔剑舞, ( 2)大行不顾细谨, (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 ( 4)真的猛士, , 。 ( 5)惨象, ; 。 ( 6) ;就在沉默中灭亡。 答案:( 1)其意常在沛公也。( 2)大礼不辞小让。( 3)不仁,不知,不武(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5)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6)不在沉默中爆发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

37、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 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陶渊明说: “盛年不重,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茅盾说: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怯懦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决定。 ” 网上流行 “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这样一句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掌握自己的命运 传说女娲娘娘在造人时,用金玉捏出了富贵之人,用泥土捏出了贫贱之人。所以 ,人

38、们认为今生的富贵与否取决于当初女娲娘娘捏人时所选用的材料。那些曾经落魄后来经过自身的奋斗而成功的人,又是用什么材料捏的呢?其实,决定用何种材料的不是女娲而是我们自己,因为掌握命运的是我们自己。 如陶渊明的诗歌所言,时间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自己的行进速度。在同等的时间面前,失败者和懦弱者只会把一切归咎于命运,只有成功者和勇敢者才会靠自己的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 掌握自己的命运收获辉煌的事业。 命运会考验每个来到这世上的人,主动放弃的人不会体会到命运的恩赐,那些努力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虽然会面对孤独、嘲笑以及一些 不可知的挫折,但他们终能收获辉煌的事业。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在两次高考落榜的打击下,家人和

39、乡邻一致劝他放弃高考,踏踏实实的种自己的地,说他没有上大学的命。不服输的俞敏洪,坚持第三次高考,并考入北大外文系。一路走到今天的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年轻人:命运不在乡邻的手中,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掌握自己的命运收获甜美的爱情。 爱情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是两个情谊相投的人之间的事。就像俗语讲道: “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 ”。当所有人都不看好又黑又瘦的沈从文能够赢得漂亮的张兆和的爱情时,沈从文成功了,他用自己的努力和真 诚打动了张兆和。用几十年的婚姻之路向世人证明:命运不再周围人的眼中,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掌握自己的命运收获璀璨的人生。 在昏黄的油灯下,稚气未脱的少年手捧着用一块红薯换来的书

40、津津有味地读着。父亲不时还催促他吹灭油灯为贫穷的家省点油钱, “早点睡吧,明天早起还放羊呢!别白用功了咱家祖坟上没有这股青烟,出不了秀才 ”,父亲的话并没有动摇少年的意志。直到他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让世界知道了名叫莫言的中国作家。莫言用自己的人生证明:命运不在先人的祖坟上,在自己的手中。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掌握命运,而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才能够活得漂亮。在这段旅程中因为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才愈显得珍贵。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这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在于强调命运不能主宰人生,而是由人生主宰命运的。可以从掌握自己的命运开题立意写作。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