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3191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诬 蔑 ( mi) 抹 ( m)杀 撒 ( s)撒气不可估 量 ( lin) B 给 ( j)予 蜕 ( tu)变 夹 ( ji)克衫济 济 ( j)一堂 C 混 ( hn)浊 惬 ( qi)意 伺 ( c)候人 唾 ( tu)手可得 D勾 当 ( dn)旋( xun)风汗涔 涔 ( cn)心急如 焚 ( fn) 答案: A 试题分析: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

2、(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B夹克衫( ji)C混浊( hn)D汗涔涔( c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烦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B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则止。 C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榨你么?你放心,我不

3、会的。 D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答案: D 试题分析:识记并正确书写常用汉字是高考要求之一。可以依据形声字、词义、组合词的特点来识别。 A烦芜 繁芜(可依据词义,是多而乱的意思) B浅尝则止 浅尝辄止(可依据词义,辄是就的意思) C敲榨 敲诈(可依据词义,诈与言论有关)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 耸人听闻 的情况公之于众。 B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

4、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 于事无补 ,我们就决不会满足。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 无可厚非 的。 D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起来,讲出这个真理 “ 我们相信这一点是 不言而喻 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 ”。 答案: D 试题分析: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所在的语境。 A、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一般是虚假或虚夸的事情,而句中是事实,应该使用 “骇人听闻 ”。骇人

5、听 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一般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B、于事无补:指对事情帮不上什么忙(侧重于事情做完后感觉不满意,虽然想补救但补救了也没用)。无补于事,对事情帮不上什么忙(侧重于在做事过程中没法提供帮助)。此处事情正在发生,应用无补于事。 C、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中国的做法没有错,所以应该用 “无可非议 ”。 D、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恰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 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平时煮粥,大家都喜欢把粥熬得稠稠

6、的,觉得这样的粥具有细腻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很好的食欲,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吸收。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C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D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答案: B 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

7、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A搭配不当 “粥具有很好的食欲 ”C不合逻辑, “因为好经 提防不被念歪 ”应改为 “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 “提防、避免、防止、以防 ”等词语本身就含有否定成分,其后一般不能加否定词。 D偷换主语,整句的主语是 “他 ”,而 “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的主语是“子夜 ”。 考点:辨 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5分) 阅读是一种孤独 (毕淑敏 ) 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

8、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 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寿星佬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

9、回 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于风暴的预测 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 当合

10、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 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 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 招

11、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之深山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 !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 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纪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 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

12、进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 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阅读名著不可以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著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它们更多是苦难

13、之蚌分泌的珍珠。 阅读名著也不可在富裕的时刻。阅读其实是思索的体操,富裕的膏脂太多时,脑子转动得就慢了。名著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是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的。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以在月影婆娑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 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小题 1】理解画线句子 “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 ”在文中的含义。( 4分) 【小题 2】作者为什么说 “阅读有些像搏斗 ”?( 4分) 【小题 3】本文多处使用了比喻

14、手法,请选择一处进行分析鉴赏。( 3分) 【小题 4】文中作者认为阅读是一种孤独,但也有人认为阅读不是一种孤独,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不超过 100字)( 4分) 答案:【小题 1】在阅读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和痛苦,增加阅历,如同一个老人;同时,阅读也给我们 带来了精神动力,让生命充满生机,变得年轻。 【小题 2】因为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为了探索文章的内容,往往要和作者的思维进行搏斗,从而找到作品的价值;我们还要和自己进行搏斗,战胜自己的怯懦,在阅读中蓬勃自身,壮大力量。 【小题 3】示例: “它们更多是苦难之蚌分泌的珍珠。 ”将名著比喻成珍珠,既说明了名著本身光彩夺目的魅力

15、,又说明了名著诞生的过程总是艰难困苦的,显得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小题 4】示例 1:赞同作者观点,理由:阅读是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捶击,是穿越历史的灰尘的对 话,它不可以在太快乐或者太富裕的时候进行,真正的阅读注定是孤独的。示例 2: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 阅读是与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是在接受人类的智慧,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 阅读可以使我们认识、熟悉书中的形象并与之为友,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 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素质,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 阅读可以使我们的精神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开阔我们的视野,所以并不会感到孤独。 【小题

16、1】 试题分析:品味句子的语言有两步,其一找出句中的关键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其二回到文中找,句子的前后,用文中的意思解决问题。抓住重点词 “苍老 ”“年轻 ”,然后思考为何 “苍老 ”,为何 “年轻 ”。 “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 ”这是体悟了人生,是苍老; “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这必然是年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要注意把握文章相关内容的思路,分点阐述。审题时要抓住题干中 “阅读有些像搏斗 ”,

17、然后到文中找到它,在第五段的开头,那么答案:的范围就确定了,主要在第五段。 “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 ”,这是与作者的搏斗; “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 ”这是与自己搏斗。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找比喻性的句子难度不大,有比喻词,有喻体即可。主要是分析。对于比喻的分析,要注意本体喻体之间的联系,还要写出比喻的 作用。比喻的效果主要是生动形象。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18、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一般情况下依从作者,因为答案:好组织,文中都会有体现。无论是赞成那一个,要有观点,要有理有据。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探究能力。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分析得当即可。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4分)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 水死了。后来,后来,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

19、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痛苦)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 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小题 1】周朴园把年轻时的侍萍说成是 “小姐 ”,而且 “很贤慧,也很规矩 ”,目的是什么?( 2分) 【小题 2】周朴园夸她 “贤慧 ”“规矩 ”时,鲁侍萍为什么却说自己 “不贤慧 ”“不大规矩的 ” “有点不清白 ” ( 2分) 答

20、案:【小题 1】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小题 2】揭出周朴园的隐私,揭穿周朴园的虚伪。 【小题 1】 试题分析:题干中有三个点 “小姐 ”“很贤惠 ”“很规矩 ”,只要能从文中找到推翻周仆园的句子,即可知道他所言非实,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就是他,他之所以这样 说,是借美化侍萍来美化自己,掩盖自己犯下的罪行。依据是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

21、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与上 一题正好相反。侍萍的愤激之语就是为了揭示周仆园的罪行,揭开他自己蒙上的遮羞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甲)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

22、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 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乙)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闯兀 惚畈豢墒骋病 镆允比肷搅郑 哪静豢墒靡病扔胗惚畈豢墒常 哪静豢墒茫 鞘姑裱 牢藓兑病 牢藓叮 醯乐 家病迥吨 髦 陨 迨 呖梢砸虏 印 喙峰橹 螅 奘 涫保 呤 呖梢允橙庖樱话倌吨 铮 鸲崞涫保 谥 铱梢晕藜 樱 u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23、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小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相 夫子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B五十者可以 衣 帛矣衣:穿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 检:同 “敛 ”,收敛 D非我也, 兵 也兵:兵器 【小题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斧斤 以 时入山林则修文德 以 来之 B后世必 为 子孙忧昔者先王以 为 东蒙主 C涂有饿莩 而 不知发远人不服 而 不能来也 D斯天下之民至 焉 则将 焉 用彼相矣 【小题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24、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C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D刘备,天下枭雄。 【小题 4】下列各组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孔子针对冉有说出的攻打颛臾的真正目的进行直接回击, 批评冉有这种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态度。 B甲文孔子在批驳的基础上立论,正面阐发他的治国思想:对内要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对外要 “修文德以来之 ”、 “既来之,则安之 ”。 C孟子在乙文里也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统治者役民以时,治民之产,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D孔子和孟子都在文章里彰显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25、的民本思想以及反对暴虐、反对战争的仁政思想,显示出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小题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分) (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分)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C 【小题 4】 D 【小题 5】( 1)君子 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却偏要找借口的人。 ( 2)注重乡校的教育,宣扬孝敬长辈的道理,头发斑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肩挑头顶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1314 题( 5分) 山寺夜起 江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

26、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小题 1】三四两句中的 “烟 ”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分) 【小题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 “不眠 ”的原因。( 3分) 答案:【小题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是静态;第四句以 “流 ”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动静结合。 【小题 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 “开门惜夜景 ”, “惜 ”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 “无家客 ”“独 ”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

27、旅思家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诗歌鉴赏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常常在题干中给出很多暗示。比如本题, “三四句 ”“烟 ”,哪些方面定然不止一点; “如 何描写 ”是写景的方式,而写景的方式角度主要有动静、虚实、正侧、感官、空间等。 “如云白 ”写其色白,“流来 ”写其态动;第三句中色白是静,第四句中流态是动,动静结合, “如 ”用了比喻的的修辞。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情感,而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的不同,也可以知道诗人不眠在

28、干什么。前四句写山中夜景,可见作者在赏月夜美景,而一个 “惜 ”字传达出喜爱之情;最后两 句直接表达了不眠的根本原因是思家。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答案:朋友就像一双鞋,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华美而在于舒适。 友情就像一杯酒,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浓烈,而在于甘醇。 教导就像一本书 ,重要的不在于它的薄厚 ,而在于它的启迪。爱心就像一杯茶 ,重要的不在于

29、它的多少 ,而 在于它的温暖。 试题分析:仿句题要注意的点如下,其一话题是自选还是限定,其二要求有几点,用比喻修辞,句式与例子相同,两个句子,其三仿的要求,仿句式,仿修辞,仿句间的关系。本题没有限定话题, “青春 ”“友谊 ”“同学 ”“爱心 ”等等都可以;修辞是比喻,句式: 就像 ,重要的不在于 ,而在于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 25个字。( 4分) 约翰 洛克菲勒是世界有名的大富翁,可是他在日常开支方面很节省。一天,他到纽约一家旅馆去投宿,要求住一间最便宜的房间。旅馆的经理说: “先生,你为什么要住便宜的小房间呢?你

30、儿子来住宿时,总是挑最豪华的房间呀! ”“没错, ”洛克菲勒说, “我儿子有个百万富翁的父亲,可我没有呀! ” 答案:只有自己经历过创业的艰辛,才懂得节省的道理。 试题分析:该题不是概括内容,而是概括 “寓意 ”。概括内容可以从材料中直接压缩,概括 “寓意 ”需读懂材料的写作意图,即给人什么启迪。分析写作意图,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问一个 “为什么 ”。本题是说 “洛克 菲勒在日常开支方面很节省 ”,为什么他要很节省呢?结合对话内容 “我儿子有个百万富翁的父亲,可我没有 ”,就能明确 “节省 ”的原因。一定要抓住最后一句话。 “创业的艰辛 ”给 2 分,“节省 ”给 2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31、、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的讽刺小品的结尾,选出最符合情节的一句( )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 ”高局长笑眯眯地提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字吧。 ” “那我就献丑了。 ”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 秀劲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人群中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 “好字,好字!请再写几个! ” 。 A高局长兴奋地抬起头来, “好吧,那就再抄录一首唐诗吧。 ” B高局长扬扬手,谦逊地说: “算了吧,可不能反客为主呀,还是各位大展身手吧。 ” C高局长一扬手, “书山有路,学海

32、无涯 ”几个字龙飞凤舞落在纸上,大家赞叹之余,高局长抱抱拳: “共勉共勉! ” D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说: “不写了吧 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 “讽刺小品 ”,其次要浏览语段,明白是讽刺所谓的书法家其实是一个赝品。 A没有讽刺意味了 B写其谦虚,无讽刺意味 C谦虚,无讽刺意味 D有讽刺意味,假书法家,只会看文件,批阅文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选做 5题,每小题 1分,共 5分) 【小题 1】潦水尽而寒潭清, 。 (滕王阁序 ) 【小题

33、2】老当益壮, 。(滕王阁序) 【小题 3】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小题 4】连峰去 天不盈尺, 。(蜀道难) 【小题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小题 6】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答案:【小题 1】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 2】宁移白首之心 【小题 3】万里悲秋常作客 【小题 4】枯松倒挂倚绝壁 【小题 5】别有幽愁暗恨生 【小题 6】只是当时已惘然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作客 ”、 “ 倚 ”、 “ 幽愁 ”、 “ 惘然 ”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

34、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此岸是自己的,彼岸是别人的。此岸是熟悉的,平淡无奇;彼岸是陌生的,神秘新奇。此岸是现实,彼岸是理想。我的此岸,你的彼岸。今日的彼岸,他日的此岸 读了上面的文字,请以 “此岸与彼岸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答案:此岸与彼岸 时间不会驻留,更不会作怀只选择等待的人。 题记 也许人生有太多经历,或许曾经悲伤,或许曾经欣悦,但那都已经成为过去。每一次的跌倒,就像一粒粒沙子一样。有些人是蚌壳,将它吞纳,磨成珍珠;有些人拿它拌成混凝土,筑成坚固的堡垒;有些人戏筑沙堡,任它随潮汐起落;而有些人,专把沙子放进眼里,磨坏了眼睛。沙子只是沙子,不可能变

35、成金,就看你如何看待它。 深夏的空气有些过人的沉闷,似乎漫过了咽喉,却不能将其吐下,有些令人窒息的感觉。 没有更多的想法,看着压在桌上的作业,就已经令人头疼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却像梭子一样飞转的厉害。无奈,又是一年。笔尖总是写写停停,不经意间,笔又没油了。哎,连它都罢工了。 打开电视,又是无聊的广告。等了许久,确是一则半点新闻: “病床好冷,房间好寂静。我好想爸爸,好想妈妈,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我好孤独 ” 孤独?你孤独,我却寂寞 我真的寂寞 吗?又看了眼电视,盯着桌上的书,又觉得惭愧起来。那位女孩遭遇了地震的威胁,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同时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但她却只说她孤独,而我呢?真的能用

36、“寂寞 ”来诠释现在吗? 变得纠结起来 想起前回在书上看到的 “沙子 ”格言,似懂非懂地关掉电视,换上笔芯,又奔碌开来。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只是知道那应是正确的。我本该这么做。 记得有次回家,习惯性地用力推门,却猛然发现:门上挂了锁。那天的心情本不大好,加上回家的作业又多,烦得厉害。便急急忙忙打开书包找钥匙。书包里的所有东西都翻了一遍,袋子也摸了半天,可硬是没找到。我一气,把书包扔在了地上,手一挥,却发现钥匙挂在脖子上。稍松了一口气,匆忙把钥匙插上,却吃了一惊:没锁上!真是 心一下子凉了许多,脑子一片空白。想起刚才 “义无反顾 ”地翻查,后悔得很,干嘛不先检查一下呢? 想起了许多事情,又似乎

37、并无关联,东边的事怎么和西边的事掺和到一块了? 真的一点关联都没有吗? 或许我该冷静。 作业还 是做完了,再次打开电视,却没有选择娱乐台。放上光碟,蓦然听起一首周杰伦的 “退后 ”,似乎挺有感觉。听完后,又是一阵静默,突然觉得有几分酸楚。 我应该明白了。 是的。 也许我没有别人的天赋,也许我没有别人的才干,但我就注定差人一截吗?不,不会的,上天应是很公平的啊?但我并没有看见公平的存在啊?又似乎有一种无名的力量在反驳我。是的,命运难道是事先就准备好的吗?机会难道是提前就眷顾你的吗?或许我不能一鸣惊人,但我却应该为此更加努力啊!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可能别人已经泡在我的前面,但只要没到终点,我就还有机

38、会啊?跌倒了 ,大不了站起来 ;摔破了,大不了疼一会儿:流汗了,大不了随风蒸干。就算我是只 “笨鸟 ”,但我却可以 “先飞 ”啊! 站在岸边,总觉得对岸遥不可及,因为我不能渡过去。真的吗?远处飘过来的一条小船,突然让我变得沉默。是的, “乘船 ”,不就可以了吗? 也许我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以至于我连我自己都看不清。 此岸到彼岸,作别昨日,只是一条船的距离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加命题作文。首先要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往往是最后一句;然后要弄清此岸是什么,彼岸是什么。审题立意: 1、安于此岸,乐享此岸。 2、彼岸风景更美,要努力走向彼 岸。 3、立足此岸,追求彼岸。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