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1910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一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抚 ( f)摸 彳 ( ch)亍 给 (gi)予 嬉 (x)皮笑脸 B雾 霭 ( i) 和 ( hu)面 露 ( lu)相图穷匕 见 (jin) C针 砭 (bin)蹊 跷 (qio )唠 (lo)叨 拾( sh)级而上 D 巷 ( hng)道 择 (zhi)菜请 柬 (jin)一 曝 ( p)十寒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

2、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项, “给予 ”的 “给 ”应读 j; B项, “图穷匕 见 ”的 “见 ”应读 xin; C项, “拾 级而上 ”的 “拾 ”应读 sh;。所以选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对徐敬亚既然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既然 既然 /前,不见岸 /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 /脚下踏着波澜 /又注定终身恋着波澜 /既然 /能托起安眠的礁石 /已沉入海底 既然 /与彼岸尚远 /隔一海苍天 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A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

3、也没有。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B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宏观的哲理的思考。 C四个 “既然 ”组成排比句式,音节和谐自然,意象鲜明、具体。如 “岸 ”指目标, “波澜 ”指生活的坎坷、艰险等。 D这首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一样。同样是站在人生和历史长河中,同样是站在自身的人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确立了同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两首诗歌的内容及背景辨识, D 项,表述不正确,两诗的生活态度不同,陈子昂是深感自

4、己生不逢时,十分痛苦和悲哀。所以选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下列句子中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巷是 “雨巷诗人 ”戴望舒的成名之作。诗中那狭窄阴沉的 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故此诗只能做爱情诗来解读。 B沁园春 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C致橡树中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

5、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似乎表明诗人要在尘世营造幸福的生活,但诗人又用实际行动拒斥了对生活的介入, “从明天起 ”表示时间上的断裂,和过去、现在形成间隔。 答案: A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A项, “故此诗只能做爱情诗来解读 ”表述不正确,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蕴看,这首诗中的姑娘形象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所以选A。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未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

6、矣 C或师焉 ,或不焉 D君子生非异也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A知 ,通 “智 ”; C不,通 “否 ”; D生,通 “性 ”。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 耻 学于师 A 粪土 当年万户侯 B稍稍 宾客 其父 C必先 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 D渔人甚 异 之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例句,耻,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耻。 A属于意动用法,应翻译为 “以 为粪土 ”。; B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

7、以宾客之礼相待; C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经受痛苦; D异,形容词意动用法,以 为异、对 感到奇怪。所以选 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 “而 ”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面山而居 答案: AD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例句,表修饰关系,不译; A 项,表修饰关系;故与例句用法相同。B表顺接关系; C表转折; D表修饰关系。所以选 A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

8、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 不同于 其它三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 日 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而绝江河 C 上 食埃土 D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 A 项, “日 ”,名词用作状语 ,每天。B水,名词作动词; C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 D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所以选 B。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甚矣,汝之不惠 C何陋之有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9、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能力。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例句为宾语前置句; A状语后置句; B倒装句; C宾语前置句; D定语后置句。所以选 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不如 须臾 之所学 B今之 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古之 学者 必有师 D阡陌 交通 ,鸡犬相闻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 B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 C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识渊博的人; D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业的通称

10、。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自于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却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B食指,本名郭路生,创作有鱼儿三部曲 ,海洋三部曲、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等作品。 2001 年,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食指和已故 11 年的海子被授予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 C韩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和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D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

11、初起时称 “曲子 ”、 “杂曲子 ”和 “曲子词 ”,后来也称作 “乐府 ”、 “长短句 ”或 “诗余 ”。 答案: C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范仲淹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应为王安石。所以选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曙光空旷虹霓生死攸关 B丁咛睫毛瞳孔长吁短叹 C喧响摇曳灰烬书生义气 D滑稽笔竿坐标轴哀声叹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 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B丁咛 -叮咛; C书生义气 -书

12、生意气; D笔竿 -笔杆;哀声叹 气 -唉声叹气。所以选 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十年内乱中,多少科技工作者被剥夺了开展科技研究的 。 ( 2)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 , 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 3)经济改革如长江大河,奔腾向前,不可 。 A权利不耻遏止 B权利不齿遏止 C权力不耻遏制 D权力不齿遏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义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结合词语所在语句的具体语境分析, “权力 ”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权利 ”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

13、利益; “不齿 ”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 ”不知羞耻。 “遏制 ”指控制, “遏止 ”指阻止。所以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李已年近六十, 年富力强 ,干起活来决不亚于年轻人。 B王毅和焦大平是 “紫云英 ”男篮的两个主力队员,他俩既是同乡又是同学, 两小无猜 ,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C我漫然四顾,眼光并不投向某一特殊目标,而只看看万花筒般 五光十色 的景象。 D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 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

14、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A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B“两小无猜 ”指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D“重整旗鼓 ”是褒义词,应改为 “卷土重来。所以选 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卡),并明确购物券、代币券等都是违法行为。 B一方面,社会各界对整饬基层吏治的呼声日涨,一方面,基层公务员频传叫苦之声,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突破,是放在中央全面深化改

15、革领导小组组长面前的难题。 C中国作为资源短缺国家,免费提供水、电、气和日常生活必需品似乎不可能,因此,只有通过收费来弥补这些必需品的成本开支,并限制对这些必需品的过度使用。 D因中国好声音 而走红的歌手李代沫,北京警方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作出刑事拘留,中国好声音节目制作方灿星传媒也回应了李代沫事件。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应该是 “使用 ”这类才是违法行为,应在 “明确 ”之后加 “规定使用 ”。 C句式杂糅,将“和 ”改为 “等 ”,将 “并 ”改为 “才能 ”; D

16、项,应在 “北京 ”前面加 “被 ”。所以选 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顺序已打乱,请选出句子排列顺序合适 的一项是( ) 过多的重复无疑会使文章显得平弱无奇,难以卒读。 然而在史记中,司马迁安排事件、描写场面和人物语言时,却有意无意地多次重复,但读者却毫无厌烦之感。 文似看山不喜平。 特别是叙事性文章,情节的重复会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懈怠和厌烦之感,乃为文之大忌。 这是因为他的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求得变化,使得读者如徐行于盘山道上,不断体会到发现新天地的喜悦。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

17、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本题可按照描述的观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 ”,可首选 ;解释说明 , “然而 ”在内容上表转折,由此可选 ,对史记过多的重复的特例的原因的解释说明是 。所以选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每对诗句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B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C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D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

18、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A项, “霜景秋 ”与 “倚红楼 ”对仗不工整; B项, “青云 ”“梦到 ”对仗不工整; C项, “白沙 ”与 “相送 ”对仗不工整。所以选 D。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 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9分,每题 3分) 外科手术中的 “微创 ”与 “无创 ” “微创 ”外科 一词顾名思义 ,要比 “腔镜 ”“小切口 ”“小径路 ”“内镜 ”外科更为广泛 ,它是要

19、达到造成最小的创伤 (局部及全身 )的外科 ,而不是限于哪一种方式或哪一种工具。可以说 ,微创外科是指在任何外科创伤应急情况下 ,达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局部及全身 )。 外科学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当时的科技背景。 20世纪后期 ,基于微电子学、光学、现代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发展 ,出现了内镜、腔镜技术 ,这为实现微创外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镜技术的发展 ,终于使外 科能够有一 “绿色通道 ”来实施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是走向综合化、社会化,并且速度在加快,这是不可抗拒的。事实上,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中已出现多年,但由于器械上的原因迟迟未用,直到 1986年计算机集成电路微型摄像机的出现,使腹腔镜显

20、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1987年法国的普通外科及妇产科医生莫丽特,首次在腹腔镜下完成了首例胆囊切除术,奠定了腹腔镜外科的基础。此后,腹腔镜外科便有力地推动了微创外科的发展。技术的实施是服务于概念的运用,而新技术亦将引发新的概念。“外科微创化 ”作为贯彻于外科各领域的概念,将促使微创外科技术的全面发展。“微创 ”一直是外科学追求的境界,但以往无法克服小切口与显露不充分的矛盾。内镜技术引出新概念:小入路,有限制的充分显露。完善的外科需要手术视野的完善显露,并不是需要大切口。内镜解决了手术入路并不改变外科实质。 广义的微创外科应是缩小外科所带来的 局部和全身的伤害性效应,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所以微创

21、外科概念应该并非只是限于内镜术和腹腔镜术,而有更广阔的视野。 21世纪的微创外科,前景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在这个信息时代,传统的外科操作可能被微创的准确的器械操作所代替。其趋向将是从微创到无创的发展,外科医生可能从用手操作过渡到用计算机操作,可以完全不接触病人,实现从当前的腔镜手术,到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再到远距离操纵的手术。当前发展很快的如虚拟技术、三维立体可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手术,可以比外科医生的手更为准确并确保无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由生物学 信息学和物理学互相融合的生物智能时代,但随之又会出现新问题,就是在 21世纪外科医生该怎么办?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外科医生只能抱着开放的心情

22、,学习和融合到新的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去! 【小题 1】对 “微创外科 ”技术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不限于哪一种方式或工具的达到造成最小创伤的外科。 B任何外科创伤应急情况下,达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 C仅限于内镜外科和腹腔镜外科。 D缩小外科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伤害性效应,而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小题 2】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内镜技术为实现微创外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内镜技术解决了外科手术的入路问题,从而改变了外科实质。 C内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找到了微创外科由于器械影响而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 D内镜技术的发展找到了解决微创外科研究中小切口与显露不充分的矛盾的方法。 【小

23、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微创外科 ”是在腔镜、小切口、小路径、内镜外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才是外科学发展的基础。 B微创外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1世纪的微创外科,前景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即是针对广义的微创外 科而言的。 C “外科微创化 ”作为贯彻于外科各领域的概念,促使微创外科技术全面发展,并成为外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D由于虚拟技术、三维立体可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发展很快,因此,它们比外科医生的手术更为准确。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从文中找出与 “微创外科 ”相关的

24、语段,然后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 C 项,不正确,由原文第四节 “所以微创外科概念应该并非只是限于内镜术和腹腔镜术 ”可知选 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将选项代人进行比较分析, A奠定坚实基础的应是内镜腹腔镜技术的出现; C微创外科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内镜技术的发展; D内镜技术并未改变外科实质。所以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

25、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人原文,进行一一比较分析,做出取舍, A项, “在 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妥; B项, “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 ”不妥; C项, “最高境界 ”无根据。所以选 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后面题。( 14分) 孩子,请你搬走 孩子,今天你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暗示妈妈,说市中区的房价,又在飙升,如果再不行动,或许以后你和女友,连一间栖身的小屋都没有。 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 “妈妈给你们买 ”的话来。 而你,也在这样尴尬的沉默里,即刻气嘟嘟地放下碗筷,摔门出去。 我从窗户里看着你远去的背影,瘦削

26、,懒散,有些玩世不 恭和任性,你还是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 可是,亲爱的孩子,你已经 25岁,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需要呵护的女友,日益老去的父母,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成熟,承担一个成人该担负的责任? 从很小的时候,你就习惯有事来找妈妈。 5岁的时候,你要妈妈帮你整理扔得到处都是的玩具; 10岁的时候,看见同学脚上气派的皮鞋,就哭闹着让我也去买来给你; 15 岁的时候,你写情书给班里的女孩子,说,我妈妈认识很多的人,谁要是欺负你,尽管告诉我; 20 岁的时候,你读大学,每次打电话来都是抱怨,说食堂的饭菜如此糟糕,为什么不多寄些营养品? 今年 25岁的你,在一次与同学的闲聊里,很骄傲地说,

27、我爸妈早已给我备好了买房的钱,我即便不怎么奋斗,也一样可以过得很好。每一次我都宽容地笑笑,就淡忘掉了。 我习惯了听你的盼咐,只以为,对你的每一滴好,你自会记得,且在将来我们老去你已壮年的时候,可以得到你的细心照料。可是而今,你日日回家蹭饭,又时常将女友带回家来久住,让依然工作的我,还要为你们的一日三餐奔波劳累。这样的景况,终于让我连一丝的微笑,都无法挤出。我发现,这样苦掉自己全力为你的方式,只是使你心底的自私和懒惰,愈是潜滋暗长,无沿无边。 我终于承认 ,25年来对你无节制的宠爱,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有一次开玩笑,我说妈妈或许活不到你娶妻生子呢,你一下子便急了,说,那怎么行,将来谁给我们洗衣

28、做饭,谁给我们照料孩子?当时的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忧伤。原来当我们老掉,依然要为你继续操劳,直到生命的终点我们不是养育了一只日渐丰满有力的雄鹰,而是养了一只寄居的虫子,它要将滋养了它的鲜嫩的骨头,一直啃到干枯腐朽,再无营养。 亲爱的孩子,我不得不 残忍 地告诉你,你的前半生,与我息息相关而你以后的道路,我将不再过问。妈妈已经将兼职的工作辞掉,我不能为了你的幸福,而将自己退休后的悠闲时光,交给继续为你挣钱买房的苦痛。也请你,从父母的身边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孩子,妈妈抱歉,不该这样爱你。而你,也应对那些将父母啃到疲惫的往昔感到愧疚。且让我们,彼此原谅,彼此放手。 (佚名 /文,选自小品 美

29、文 2010年第 9期,有改动) 【小题 1】你怎样理解 “亲爱的孩子,我不得不 残忍 地告诉你,你的前半生,与我息息相关而你以后的道路,我将不再过问。 ”一句中加点的 “残 忍 “一词?( 4分) 【小题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3分) 【小题 3】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分) 【小题 4】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面对妈妈请你搬走的决定,你会怎么想?( 4分) 答案:【小题 1】这里的 “残忍 ”一词表现了妈妈的复杂心情。一方面,她知道这样说儿子听了会很难接受,这样做儿子将要靠自己奋斗,得多吃苦,妈妈不忍心;另一方面,为了打消儿子的依赖心理,让儿子学会独立生存,又

30、不得不忍痛狠下心这样说。 【小题 2】妈妈意识到 25年来对儿子构悉心照料和无节制的宠爱,使儿子养成了自私和懒惰的 心理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觉得后悔和对不住孩子。 【小题 3】是一个典型的 “啃老族 ”,自私懒惰,从小到大,事事依赖父母,只考虑自己,不体谅关心父母,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没有社会责任感。 【小题 4】可以按照儿子一贯以来的思维和表现,写他对妈妈做法的不理解,也可以写儿子在知道妈妈这个决定之后翻然悔悟。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意,并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写作目的来分析。通读全文,可知,作者因以前对儿子

31、的溺爱而导致儿子不能独立,过分依赖父 母的行为。作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让儿子学会独立生存,由此可得出 “残忍 ”一词的意思。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本题可抓住 “无节制的宠爱 ”“错误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无节制的宠爱 ”是指作者对儿子 25年的悉心照料和宠爱; “错误 ”是指因宠爱而导致儿子养成了自私和懒惰的心理,无法独立生存的现状。 考点:体会重要 语句的丰富含意,品

32、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表现儿子言行举止的语句及作者的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加以概括。从整体上看,儿子是典型的 “啃老族 ”。 “即刻气嘟嘟地放下碗筷,摔门出去 ”表现了儿子只考虑自己,不体谅关心父母的形象; “只是使你心底的自私和懒惰 ”可概括为自私、懒惰; “你还是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 ”缺乏独立能力; “承担一个成人该担负的责任 ”表现了儿子缺乏社会责任感。综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此题,

33、首先要将自己融入到真实的家庭生活情景之中,然后根据从小到达在家庭中你一贯的思维和表现,来阐述自己对妈妈这样做的看法和理解,此类题,可从不理解妈妈的这种做法的角度分析作答,也可以从妈妈的这种做法对自己的启发与感悟角度分析作答。可围绕学会独立、要有社会责任感等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 32分,选择题每题 3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

34、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小题 1】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师道之不 传 也久矣六艺经 传 皆通习之 B道之所存, 师 之所存也圣人无常 师 C吾 从 而师之乃大惊,问所 从 来 D其闻 道 也亦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 道 【小题 2】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人 之 无惑也难矣吾妻 之 美我者,私我也 B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三人行, 则 必有我师 C耻学 于 师不拘 于 时,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 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 【小题 3】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其为 惑 也,终不

35、解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 矣 圣人之 所以 为圣 师者, 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A 与 的 “惑 ”相同, 与 的 “所以 ”不同 B 与 的 “惑 ”相同, 与 的 “所以 ”亦相同 C 与 的 “惑 ”不相同, 与 的 “所以 ”也不同 D 与 的 “惑 ”不相同, 与 的 “所以 ”相同 【小题 4】 从句式特征看,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马之千里者 B学于余 C不拘于时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小题 5】下面句子对课文师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将那

36、些童子之师和 “传其道解其惑者 ”形成对比,认为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 “小学 ”而已。 C第二段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从师这一现象,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小题 6】文言文翻译。( 9分,每题 3分) (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小题

37、 1】 B 【小题 2】 A 【 小题 3】 C 【小题 4】 D 【小题 5】 B 【小题 6】( 1)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足以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阿谀奉承。( 2)(一方面)不通晓句读,(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 3)螃蟹有六条腿 俩个钳子,但是却只能住在 蛇或鳝鱼的洞里 ,用心不专一的缘故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A传,前者,流传;后者解释经书的著作。 B项,二者均为名词,老师; C前者,跟随;后者,

38、从; D前者,道理;后者,指古人好求师、问业、为学的一种风尚、风气。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二者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B“则 ”:分别为“就 ”, “却 ”。 C前者为介词,向;后者为 “被 ”; D前者,助词,不译;后者语气词,表反问,相当于 “呢 ”。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

39、文推断出其词义, 疑惑; 糊涂; 的原因; 用来。所以选 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例句为判断句; A定语后置句; B状语后置句; C被动句; D为判断句。所以选 D。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

40、的差异。 B项, “认为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理解不正确,作者并没否认 “童子之师 ”是老师。所以选 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6】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 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羞、谀、知、解、不、躁、寄托、躁。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面一段文字是出自韩非子的一个寓言故事, 【小题 1】请用 “/”将其断句。( 3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

41、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小题 2】上述文字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 ( 2分) 答案:【小题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小题 2】守株待兔 【小题 1】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可根据名词做主语和宾语来断句,如 “者 ”“兔 ”;文言虚词“因 ”“而 ”用于句首。 考点:能为文

42、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级。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这个寓言故事内容大意的感知,很容易联想到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由此可得出成语 “守株待兔 ”。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8分,任选 4小题,每题 2分) (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 2) , ,谁主沉浮? ( 3)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 ( 4)假舆马者, , 。 ( 5)是故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答案:( 1)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3)骐骥一跃 功在不舍( 4)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5)弟子不必不如

43、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舸、怅、寥、廓、骐骥、致。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作文 (60分 ) 请以 “脚印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 答案:脚印 “沙沙 ”的春雨渐渐地停了,它洒在校园里,也洒在我的心里。我推开教室的窗户,一股馨香的空气扑了进来。梧桐树叶上还挂着的水珠,闪闪烁烁。那条通往校门的大路被春雨浸 润后,再经行人一踏,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脚印。啊

44、,脚印!我记忆的琴弦一下子被拨动了。朦胧中,我仿佛又看见路灯下,在那条茫茫的雪路上,父亲留下的一行脚印 那还是在两年前我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母亲去世早,由父亲带着我们这一大群孩子,家境的艰难是可想而知了。可是,父亲仍然 “望子成龙 ”,竭力支持我到区里的中学读书。到离家十里路的区镇上学,需要自己带饭。没有了母亲,做饭的事就由父亲包了下来。父亲总是做了面饼,在每个星期天的晚上送来,因为他白天下地。 有一天,下雪了,我望着那一片洁白的世界,心里却不安。今天是星期天,是父亲送饭来的日子。每个星期天,我都盼着父亲来,哪怕他什么话也不说,只要我们能默默地相对坐一会儿,看一眼日渐衰老的父亲,我也会感到心里暖

45、暖的。可是今天,一想到父亲将要在雪地上蹒跚,我又希望他今天不要来。忐忑不安地上完自习,夹在同学们中间走向宿舍。刚准备踏进寝室,我惊呆了,一个瘦小的老人,佝偻在门旁,提着一个鼓鼓的包。 “爸爸! ”我惊叫着扑过去。 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着。屋檐下,父亲的外衣上也都披上了白雪。我努力抑制住眼泪,搀扶着把父亲让进我的宿舍。 “下自习了? ”父亲的声音嘶哑无力,但饱含着无限的爱。 “嗯。 ”我 应了一句。 我感到这种爱,幸福得真想哭。我接过了父亲做的面饼,让他在我床上休息一会。他却不动,站着,从口袋里掏了点零花钱给我,就急着要走。 父亲那年才四十,但额上五线谱似的皱纹,已记载着他全部的辛苦;他的头发已经

46、变得花白,每一根白发,都记载着他的辛劳和坎坷。看来,父亲在我刚上自习的时候就到了,怕影响我学习,就一直捱到我下自习课。他穿的衣服并不多,在雪夜里,冻得直哆嗦,还直对我说: “不冷。 ” 父亲刚走了几步,又回来了,告诉我,最上面的一个饼中夹着他当晚炒的菜,是我最喜欢的大葱炒鸡蛋,要快吃,或许还热着哩。然后 ,才头也不回地走了。 昏暗的路灯下,雪还在飞舞着。我呆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处延伸的脚印。这脚印,与其说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说烙在我的心坎上。这一行脚印,越来越远,脚印的尽头,父亲的背影也愈来愈小 至今,父亲那脚印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由 “脚印 ”可联想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 “脚印 ”。在审题时要围绕 “脚印 ”,激发思维,展开联想,必将会往事浮现在眼前。你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自己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克服了哪些困难,收获了哪些教训,从而迈向成功。通过 “脚印 ”可以写难忘的 人和事, “脚印 ”对我的启迪和教育。 “脚印 ”就是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 “脚印 ”,生活为你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