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1923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北京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没有 错误的一项是 A 濒 临( pn) 苑 囿( yun) 剽 悍( bio)心广体 胖 ( pn) B轻 佻 ( tio) 隽 永( jun) 毗 连( p)屡见不 鲜 ( xin) C 赝 品( yn) 啜 泣( chu) 讣 告( b)令人 咋 舌( zh) D木 讷 ( n) 赧 然( nn) 斡 旋( hn) 踽踽 独行( y)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濒临( bn),剽悍( pio), C讣告( f),令人咋舌( z), D斡旋( w),踽踽独行( j)。从历年高考来看,字音题考核的内

2、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各组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春节将至 ,小明打算买副春联 ,以表达新年的祝愿。下列各副对联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迁入新宅吉祥如意 搬进高楼福寿安康 B大地春光喜期新岁洞房花烛吉日良辰 C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 季长安 D年享高龄椿萱并茂时逢盛世兰桂齐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考生首先要了解每一副春联表达的内容,然后找出答

3、案:要求的春联即可。 A为乔迁联 ,B为喜联 ,D为寿联。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历史课上老师说: “公元 1894年中日爆发了一场战争,按中国农历 干支 纪年法(即用天干,如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如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纪年,六十年一循环),那年正是甲午年,故称 甲午战争 ” 课间同学们就 “干支纪年 ”聊了起来。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甲: 1996年我们出生了,是农历丙子年。 B同学乙: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农历戊子年。 C同学丙: 2014年我们将毕业,是农历丁丑年。 D同学丁: 2016年法国欧洲杯,是农

4、历丙申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 3,除以 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 3,除以 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这样算下来,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 司马 青衫更湿 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幽愁发愤 ,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 李白 苏轼欧阳修 B白居易

5、曹植辛弃疾 司马迁 C白居易 李白 辛弃疾 欧阳修 D李清照曹植苏轼司马迁 答案: B 试题分析:司马白居易。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陈王: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 “思 ”,因此又称陈思王。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指辛弃疾, “大江东去 ”是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 “大江东去 ”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幽愁发愤:司马迁,指司马迁由于为降将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但他为了完成

6、史记 ,毅然忍受屈辱,活了下来。如今,史记成为二十四史之首。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刘继庄广阳杂记云: “驴鸣似哭,马嘶如笑。 ” 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 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 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是总述,应排在第一位, 指出幽默与笑 的关系, 借马来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幽默,衔接紧密,应排在一起。由此,可确定答案:。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

7、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 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D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

8、,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的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中应在 “学杂费 ”后加 “政策 ”,成分残缺;将 “高度 ”与 “充分 ”位置对调,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C项中 “娴熟 ”与 “舞姿 ”搭配不当; “成为 ” 的主语应是 “金孔雀形象 ”,全句结构混乱。 D项中 “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 ”结构混乱, “就在于 ” 和 “主要原因是 ” 句式杂糅; “生活在 ” 前应加“使你 ”,因成分残缺而造成结构混乱。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 3日 NBA常规赛对阵火箭的比赛中,

9、湖人队到第四节还落后火箭 11分,但由于最后一节突然发威, 群起而攻之 ,最终以 96: 93战胜了火箭队。 B在伊拉克执行核查任务的戴维 凯带领手下人员在伊全境 进行 “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的艰难工作,手段 无所不至 ,但进展缓慢。 C李实哲是个 胸无城府 的天才棋手,围棋下得出神入化,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却常常出言无忌,因为自己的直率他付出过不少代价。 D据报载,金庸先生与各路武林高手论剑华山,中央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中外游人拍了许多照片, 立此存照 ,留作纪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 A一起指责攻击; B贬义词,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 D词义

10、为: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查考的依据。望文生义。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 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梁实秋先生在谈时间中谈及 “时间即金钱 ”时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 ,顾问左右: “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和 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 ”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

11、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 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 “ ”。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假。 A不绝如缕大概有钱能使鬼推磨 B熙熙攘攘大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C熙熙攘攘也许有钱能使鬼推磨 D不绝如缕也许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答案: B 试题分析: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大概:大致内容或情况。也许:可能但不肯定地。有钱 能使鬼推磨:形容金钱万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意思是人为了追求金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鸟为了争夺食物,宁可失去生命。结合语境来看, B项最恰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在下列横

12、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 2004年开始将先后 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如果没有 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_。 A起用体味侧目 B起用体验 刮目 C启用体味刮目 D启用体验侧目 答案: C 试题分析: “起用 ”和 “启用 ”两词用法不同,所用范围也不一样。 “起用 ”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而 “启用 ”是开始使用; “起用 ”只能用于人,而 “启用 ”则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原句中是说 “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 “开始 ”用,自然应选用 “启

13、用 ”了。 “体味 ”是仔细体会, “体验 ”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 “味 ”和 “验 ”, “味 ”有品味之意,从搭配对象来看, “酸甜苦辣 ”应搭配 “体味 ”了。 “侧目 ”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 “刮目 ”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本句是说父亲虽然不是出身于科班,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令专业人士怎样,自然是 “刮目 ”相看了。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013年 12月,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与世长辞 。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发

14、 唁电 表示哀悼,世界上掀起了一股 缅怀 之风。曼德拉不是完人,他也有 瑕疵 ,但 95年的人生征程,把一个政治家的大智慧和大胸怀表现得 淋漓尽至 。曼德拉 摒弃 了 非此既彼 、你死我活的斗争理念,而遵循和平、民主和法制的途径解决分歧,这是曼德拉留给全人类的 弭足珍贵 的政治遗产。 A 唁 (yn)电与世长辞 B 缅 ( min)怀淋漓尽至 C瑕 疵 ( z)非此既彼 D 摒 ( bn)弃弭足珍贵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淋漓尽致, C疵 c,非此即彼, D摒 bng,弥足珍贵。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音近字是高考的常考内容,识记时可采用下面的几种方法: 1、音义结合法。多音多义字的复习应

15、该把读音与字 义结合起来。 2、联想法。对于具有相同声符的形近字可以运用 “联想法 ”把它们组合起来记忆。 3、推断法。所谓 “推断 ”法,就是根据已知的词语读音来推断未知词语的读音,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并列结构的词语。 4、记少不记多法。应遵循记少不记多的原则。一些字的读音记住少数,可以推断多数。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悍座谈抄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冒然蠕动藉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辜负粗旷拜谒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D姆指纰漏帐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答案: A 试题分

16、析: B贸然籍贯, C粗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拇指帐篷。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注重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对比理解记形近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 16分) 鹭鸶的国境 陈芳明 驱车穿越苗栗的田间公路时,惊见一只鹭鸶悠悠飞起。我不得不缓停车子在路边 ,注视那稀有禽鸟的盘旋。我甚至熄掉引擎,只因为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并且感到震撼。车窗外的白鸟,展翅的姿势何其优游自在,飞翔的速度何其从容不迫。仿佛电影中的慢镜头,那白色的

17、鹭鸶在绿色的水田巡行低飞。凡是它飞过的地方,都构成一方安详的国度。最后,它停驻在远处的田埂,背景正好是一幢幽静、古老的农庄。 白色的鹭鸶,似乎在引导我恢复久已遗忘的记忆。由于它的存在,我才知道自己失去了许多。葱郁的竹林,谦逊的农舍,写意的流水,无私的稻田,一时之间都回到我的眼前。鹭鸶的白翼,竟能负载如此宽幅的风景,竟能唤起那么多失落的岁月, 我竟一时无语。它站在那里,旁若无人,睥睨四顾,孤高的站姿,几许鄙夷、几许傲慢的神情,如此自然地把这块土地当做它的领土。面对这白鹭, 人也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起了自卑 。 多年来,我在旅途上不停奔波,不断追逐着自己的理想。现在,闯入鹭鸶的国境,我一时竟不知所措

18、。同样的景色,不也存在于我年轻的时光中?那时坐在自己家乡的山头,俯望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我接受过山河的祝福,接受过稻穗的颂赞和乡间农庄的抚慰,它们让我的人格成为芬芳泥土的延续。然后,我怀着一份过人的勇气离开家乡,开始构思人生的理想。在长年的追逐过程中,我渐渐 放弃了最初的依靠。而所谓理想,岂非都是一些假想?如果不能与自己的土地相衔接,如果不能救助走向衰微的家乡或负载生养自己的国度,那么对理想的追逐不仅是虚幻,而且也是一种逃避。 鹭鸶再次展翅飞起,在农庄前的低空回旋。它左顾右盼,缓缓控制着速度。暮霭渐渐下降,它的羽毛反而显得更为洁白明亮。然后,绕了两圈,它又回到了原点停驻。我爱极了以这样的角度观

19、察它,我更可同时端详那安逸的农庄:色调灰暗的瓦片,配合着淡淡的白墙,与屋前的绿色水田构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种颜色的合成,毫不矫情,坦然面对广阔的天地。无悔无罪的风景,对照了我卑微的内心风景 都市里浮华的颜色,仍暗藏在我内心一角,果然禁不起乡间水田素朴的检验。 偶然路过苗栗,这片我不曾给予丝毫关注的县境,它却让我再一次寻回失去的时光。在不知名的农庄前,鹭鸶成为我全新的隐喻。回到家乡,我以为已经了解故土。可事实是,那样多的未知,我未曾探访。出现在眼前的农庄,矮檐长墙,白屋绿荫,掩藏着一个旧梦,此时的我,应该可以给予新的定义与诠释。逝去的,并不等于全然消失,追寻理想,不必然要放弃旧梦。 苗栗平凡的乡间

20、, 白色的鹭鸶,在暮霭深处款款呼唤着 (选自掌中地图,有改动) 【小题 1】第 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 “人也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起了自卑 ”?请概括其原因。( 4分) 【小题 2】文章在第 、 、 自然段中均写到 “农庄 ”,这三次从不同角度抒写 “农庄 ”,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分) 【小题 3】请结合全文,分析结尾 “白色的鹭鸶,在暮霭深处款款呼唤着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分) 答案:【小题 1】答案:一: 鹭鸶的白翼,竟能负载如此宽幅的风景,竟能唤起那么多失落的岁月。 鹭鸶孤高傲慢,自然地把停驻的土地当做它的领土。 答案:二: 白鹭对家园的坚守; “我 ”对自然、故土的疏

21、远。 评 分标准:本题 4分,每个要点 2分。摘抄原文(如 “答案:一 ”),给 2分;概括旨意(如 “答案:二 ”),给 4分。 【小题 2】 第 段写 “农庄 ”,表现了对幽静、安详的农庄的着迷; 第 段写 “农庄 ”,寄托了对抚慰过自己的农庄的感激; 第 段写 “农庄 ”,寄托了对坦荡、素朴的农庄的赞赏与忏悔。 评分标准:本题 6 分。三次对 “农庄 ”的抒写,各 2分。其中 “农庄 ”的特点或品格给 1分;作者的情感给 1分。 【小题 3】( 1)结构上:以 “鹭鸶 ”的形象作结,照应标题,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 1分)( 2)艺术上: “款款呼唤 ”使用了拟人 的修辞手法,赋予

22、鹭鸶以人的情感,使文章生动,富有抒情气息,似余韵徐歇。( 2分)( 3)主旨上:思想上: “鹭鸶的呼唤 ”实则唤醒人们应不忘 “旧梦 ”,在精神上回归乡土,找寻宁谧、自由、傲岸、坦然、朴素的家园。深化主旨。( 2分)情感上:寄托了作者对于故土的眷恋和深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人也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起了自卑 ”出现在第三段结尾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文看,人生出自卑是因为见到了 “旁若无人,睥睨四顾,孤高的 ”鹭鸶,鹭鸶把脚下的土地当作自己的领土,对比自己,结合下文来看, “我在旅途上不停奔波,不断 追逐着自己的理想 渐渐放弃了最初的依靠 ”,可分析出这种自卑感来自 “我

23、”从鹭鸶身上看到的坚守,和 “我 ”的远离。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可概括题干提示将 “农庄 ”分别放回到相关段落,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作者的情感。第一段作者写自己见到白鹭飞翔的景象, “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并且感到震撼 ”“都构成一方安详的国度 ”背景是 “一幢幽静、古老的农庄 ”,表达出喜爱之情。第 3段,作者写 “接受过 ”“乡间农庄的抚慰,它们让我的人格成为芬芳泥土的延续 ”表达出 感激出之情。第 4段,作者用 “那安逸 ”“毫不矫情 ”“坦然 ”来描写农庄,并说 “无悔无罪的风景,对照了我卑微的内心风景

24、”表达了对农庄的赞赏和自己的愧悔。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结构上看,所考查的句子出现以文章结尾处,结尾处的句子一般具有升华主题、照应上文(开头)、总结全文等作用;从内容上看,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安静、宁谧、祥和、坦然的家园的热爱与赞美,表达了精神回归的渴望,结尾处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 对主题起到了深化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9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后人常用它来赞美忠贞的爱情,歌颂无私

25、奉献的精神。你可曾想到,这诗句之中,也包含着十分有趣的力学现象。蚕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蚕 “吐 ”出来的吗? 蚕卵孵化成蚁蚕后,经过 30天左右成为熟蚕。这时蚕腹内充满了黏液体 丝液,也就是蚕丝的原料。让我们观察蚕作茧的过程 :蚕先把嘴里的丝液粘到某个相对稳固的物体上,通过嘴上的 “调节口 ”调节丝液的流量,头按照 字形左右摇摆, 把丝液拉成丝线,并靠丝线表面上的丝胶将其粘到茧的内侧,慢慢地做成了茧。 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 :让粘着丝液的这个物体也随着蚕的脑袋一起摆动,结果蚕就 “吐 ”不出丝线来了。或者将拉出的丝线剪断,蚕也难以继续拉丝,它的头会在空中摇晃,想再找一个拴线的地方。这说明,蚕丝

26、不是 “吐 ”出来的,而是 “拉 ”出来的。通过力的作用把丝液拉成丝线,这种现象叫 “牵引凝固 ”。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将作茧的蚕捏住头尾,猛地一下左右拉开,会拉出一条直径约 1毫米、长约 30厘米透明结实的丝线。蚕的丝液是黏性液体,主要成分是丝蛋白,丝蛋白的链状分子是 线团状态。这些线团状分子呈圆球状,没有拉力或拉力不够时 ,圆球分子之间常常只滑动,没有其他变化。一定的牵引拉力,会使各个分子还来不及流动就被抻开了。被拉开的丝蛋白链状分子有了新的排列,产生了变异,相互靠近的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就形成了很结实的蚕丝。 蚕腹的丝液如果借助蚕嘴拉出,丝线纤细而漂亮,直径可细到 0 002毫米

27、,长度可达 1200米左右。在现代化学纤维工业中,人们模仿蚕,用 “拉伸 ”的办法来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但现在还不能只靠拉牵就能制出漂亮而结实的丝线。 除了桑蚕,柞蚕和天蚕等也都是拉丝的。 蜘蛛结网也是这样,它肚子里有 “蛛丝液 ”,从腹部末端拉出丝来,织成网。蜘蛛网很有弹性,布满黏液珠 ,用来粘住飞虫供蜘蛛饱餐。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句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 ”,正是对这一情景的描述。科学家发现,蜘蛛丝和钢丝一样坚硬,却比钢丝富有弹性;还特别耐寒,在 -50 到 -60 的低温下才会变脆发生断裂,而一般聚合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变脆。这些特性使蛛丝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利用前景。据世

28、界知识报道,美军正责成有关部门饲养能产坚韧的金黄色蛛丝的巴拿马蜘蛛,以期提高某些军需用品的使用性能。 其实,生活中有不 少液体也能拉丝,比如鸡蛋清被上挑时就能拉丝,而且还能看到拉出的丝断开的一瞬,像橡皮条那样稍有收缩。用筷子挑山药汁,以及婴儿流的口水,情况也都相似。 (取材于王振东漫谈液体的拉丝现象 ) 【小题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 “蚕丝是拉出来的 ”的一项是( 3分) A蚕把丝液粘到稳固的物体上,头按 字形左右摇摆。 B蚕通过嘴上的 “调节口 ”对丝液的流量进行调节。 C猛拉作茧的蚕体,会看到蚕腹中出现一条透明结实的丝线。 D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 【

29、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恰当 的两项是( 4分) A蚕把丝液都拉成丝线后,再用丝胶把丝线粘在茧的内侧,就做成了茧。 B当鲜藕被掰开时,藕中的黏液被拉成了丝,这也属于 “牵引凝固 ”现象。 C拉力作用使丝蛋白链状分子产生变异,从而在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 D以蜘蛛丝为原料制作的防弹服,即使在严寒天气中使用也能保持良好性能。 E 从文中所引的唐宋诗句可以看出,古人早就明白了蚕与蜘蛛拉丝的道理。 【小题 3】请概括产生 “拉丝 ”现象需要的条件。( 2分)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E 【小题 3】必须是液体 (或 “具有可流动性 ”),具有黏性 ,施加一定拉

30、力。 【小题 1】 试题分析:学生复习本部分题目时,要学会精明的阅读。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锁定重点阅读区间,本道题目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 “拉 ”,根据选项找到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判断。 A项锁定的语句是 “蚕先把嘴里的丝液粘到某个相对稳固的物体上,通过嘴上的 “调节口 ”调节丝液的流量,头按照 字形左右摇摆,把丝液拉成丝线 ”剔除不必要的形容词我们可判断本项可以排除。同理我们可以排除其他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 析:按照动态、锁定、对比、判断的思维模式。 A项的实质就是判断就是比较 “把丝液都拉成丝线后 ”和 “把丝液拉成丝线 ”两者是不是

31、相同,发现选项偷着加入和先决条件 “都 后 ”,这和原文显然是不同的。 E项文本中并无此信息,所以属于无中生有型。这类题目,只需找到题目要求的信息即可。此类题目的本质是剔除干扰信息,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成为文本涉及领域的 “专家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出答案:。首先是 “拉 丝 ”的现象产生首要条件是得有 “拉丝 ”的原料那就是 “腹内充满了黏液体 丝液 ”;其次就是为 “拉 ”这个动作的进行找到 “某个相对稳固的物体 ”;再次还要有足够的牵引拉力,三者缺一不可。

32、文本阅读就是要以文为本,切不可脱离文本的总结概括。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15分)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 以斯为丞相。同文书, 治 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 以 千数。李斯 喟然而叹曰 : “嗟乎!吾闻之荀卿曰 物禁大盛 。

33、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擢 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 爱 ,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 扶苏 ,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 “上崩,赐长子书, 与 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 而 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斯 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 : “嗟乎。独遭乱世

34、,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于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 “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于是 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 ,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 “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 以 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 与 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

35、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 执 , 顾谓其中子,叹曰 :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太史公曰 :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选自史记 李斯列传,有改动) 【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 治 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治:建造 B上不知其骛下,遂 擢 至此擢:提拔

36、 C少子胡亥 爱 ,请从,上许之爱:受宠 D斯出狱,与其中子俱 执 执:执行 【小题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斯 乃 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 B吾 以 忠死,宜矣 于是 乃 相与谋 门廷车骑 以 千数 C与 丧,会咸阳而立为嗣 D今释此 而 不从,祸及子孙 责斯 与 子由谋反状 李斯喟然 而 叹曰 【小题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李斯为求功名西入秦川,上逐客书而被秦王重任。在秦始皇统一帝国的过程中,李斯运筹帷幄,居功至伟。 B李斯任丞相,权重天下。听说其子李由告假归家,百官纷纷前来拜望,致使李斯门前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37、C始皇在出 行途中驾崩,李斯与赵高合谋,藏匿了给扶苏的书信和符玺,并且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太子。 D李斯虽有开国之功,但是施行严法酷刑,合谋赵高,篡逆王位,因此被判腰斩。司马迁认为这是罪有应得。 【小题 4】请解释选文 划线句子 中,李斯 “叹息 ”的原因。( 6分)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6分) ( 1)李斯意识到自己已到达人生富贵荣华的极点,担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 2)李斯被迫和赵高同谋,因此感慨遭逢乱世,不能以死尽忠,不知命运的走向; ( 3)李斯因被诬谋反而被判腰斩,行刑前感慨功名 利禄并非人生幸福。 【小题 1】 试题分析:执

38、,押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乃,于是就; B前一个是 “因为、由于 ”的意思,后一个是 “用 ”; C前一个动词,参与;后一个介词,和、同; D前一个表并列,后一个表修饰。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 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

39、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因果关系错误,李斯被判腰斩,是因为赵高欲除掉李斯。综合近些年来的高考设题情况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第一次叹息,是因为上文的 “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 ”,再联系下文叹息的内容可知,李斯叹的是物极必反,盛极易衰。第二次叹息是在李斯被迫同意了赵高的主张

40、之后,叹息说 “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可知他是叹息身在乱世,不能以死尽忠,自己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第三次叹息是在即将被处死之前,感叹功名利利禄一场空,连平常的日子也没有了。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少时,李斯跟从荀 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李斯呈奉谏逐客书,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二十多年,终于统一天下,尊称秦王为 “皇帝 ”。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

41、馆。第二年,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 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 “唉呀!我听荀卿说过 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 。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 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的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 ”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行巡游。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都随同前往。

42、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七月,秦始皇达到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 就去世了。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道: “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未送,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办呢? ”李斯于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 “唉呀!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将向何处寄托我的

43、命运呢! ”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赵高便回报胡亥说: “我是奉太子 您的命令去通知丞相李斯的,他怎么敢不服从命令呢! ” 赵高畏惧李斯位高权重,(于是)查办李斯,诬陷李斯想要裂地为王,二世认同这种做法。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 “唉呀!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免不了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他们效忠的对象是昏君。现在我的智慧赶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是应该的呀。况且二世治国难道不是乱政吗! ” 于是二世就派赵高 审理惩处李斯

44、案,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家族全部逮捕。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绑出牢门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回头对次子说: “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 ”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太史公说:李斯以一个里巷平民的身份,游历诸侯,入关为秦国效力,抓住机会,辅佐秦始皇,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李斯位居三公之职,可以称得上位高权重。李斯知道儒家六经的要旨,不致力于政治清明来弥补皇帝的过失,却依仗他显贵的地位,阿谀附 合,推行酷刑峻法,听信赵高的邪说,废掉嫡子扶苏而立庶子胡亥。等到各地已经群起反叛,李斯才想直言劝谏

45、,这不也是下下策吗!人们都认为李斯忠心耿耿,冤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细考察事情的真相,就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否则的话,李斯的功绩真的要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论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9分)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 ( 1) ,俊逸鲍参军。 渭北 ( 2) 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3) 。 注:( 1)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2)渭北、江东 :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3)论文:此处指论诗。 【小题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高度评价?( 4

46、分) 【小题 2】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一联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5分) 答案:【小题 1】 (1)成就(高)、地位(无敌);气质、个性(卓然不群);风格(清新俊逸) 【小题 2】( 1)长安的树木枝桠吐绿,春意盎然,诗人看着眼前春景,想象着此时江东也许正值日落时分暮云纷纷,而身处江东的李白,不知一切是否如意。2分( 2)表达出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担忧和真诚的 牵挂。 2分( 4)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

47、以 “诗无敌 ”,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 “也 ”、 “然 ”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 “诗无敌 ”、 “思不群 ”的分量。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 ”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 “江东 ”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春天树 ”和“日暮云 ”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

48、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 人的离别之恨,好像 “春树 ”、 “暮云 ”,也带着深重的离情。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 “淡中之工 ”,极为赞赏。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请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