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09—2010学年度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32346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09—2010学年度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09—2010学年度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09—2010学年度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09—2010学年度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09—2010学年度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抚顺市六校联合体 20092010 学年度高三 “二模 ”考试语文试题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目。 诗歌、神话传说和天文学 (节选 )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 。高辛氏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叫帝喾,据左传 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与实沈,兄弟俩互不相容而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阀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此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管参星。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 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

2、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 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公元前 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也不光因为它酷似原始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火种,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时,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可以说,在我国传说的三代,它是天空中一朵红色的报春花。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 对大火和北斗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后来,由于测量了子午线,并观测星是否到了子午圈,预报季节的准确度得到了

3、提高,天文学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直到公元前 11世纪,大火仍然是人们报时的一个依据,但内容又改变了。诗经 豳风 七月中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黄昏,大火越过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的时候,妇女们就该赶制棉衣,为亲人们准备冬装了。 西周时期,人们关于天象的知识更多了。诗经 风 定之方中说: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诗中 “定 ”指像锄头的四颗星,它们是室宿二星和壁宿二星,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每当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定星中天,正是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 【小题 1】 “在古代的传说 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 ”,这里所说的 “

4、具有天文背景 ”的含义是 ( ) A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 B说明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源于对参商二星不同时出现这一天象的观察。 C说明阏伯和实沈的故事形成过程中受到与参商二星有关传说的影响。 D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善于把有关的天文知识当做民间传说的背景。 【小题 2】下列四种天象中,与其余三种含义不同的一种天象是 ( ) A参于黄昏后将落向地平线以下。 B大火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 C黄昏后定星出现在子 午圈附近。 D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指向东方。 【小题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古代的神话传说和诗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的水平。 B古代天

5、文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神话传说的产生和诗歌的繁荣。 C夏商周三代,对大火天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 D子午线的测量,标志着我国古代天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原文第 1段 “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 ”。 【小题 2】 C项原文中为 “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 ”看到与出现不同。其它几项在原文中均可找到依据 A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 B大火 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时 D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 【小题 3】促

6、进了 “神话传说的产生 ”不妥。就该是先有神话传说,后有天文学。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 ( 3)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

7、热情。 B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了,值得北京乃至全中国思考的是,能否把我们在奥运会期间各方面的优异表现持续下去是个问题。 C申先生十年前来上海打拼,凭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成功后的他没有忘记穷困的故乡的孩子。 D教育部决定在全国 10个省(直辖市)进行京剧教学试点的通知,几天来引起巨大争议,在所有的质疑中, 15个学唱曲目有 13个为 “样板戏 ”成为最大焦点。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时,站出来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几乎全都是朝中重臣,而司马光首当其冲,他几度上表,历数新法的种种弊端,言辞甚是激烈。 B登上黄山光明顶

8、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 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C由于台湾 “熊猫馆 “1 月 25日才开馆,动物园开通了网络直播,上网观看熊猫最高流量曾达 60万人次,各种有熊猫图案的商品也粉墨登场,纷纷亮相街头。 D每年一度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烟花晚会让西湖的夜空流光溢彩,如果苏东坡也能看上一眼,说不定又能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妙的诗句。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偷 父 刘心武 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 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 着啊,再回过头去观察大门,没有问题呀!但是,当我到

9、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 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呀!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 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的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动,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 “出来!放下手里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出来咱们好商量! ”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 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 “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 但他那副 “久经沙场 ”、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

10、,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来到门厅里,我让他站在长餐桌短头靠里一侧,自己站在靠外一侧,把窗帘叉收到自己这边,开始讯问。 “您为什么还不报警? ”他问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 “你想过,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吗? ”他叹口气,说出的话让我大吃一惊: “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 ”他 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 14 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小学上到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

11、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 “饿吧? ”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冲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出去,对他说: “我知道,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了。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头。 我要去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 “我还不想走。 ” 我大吃一惊,问他: “为什么? ” 他回答的声 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 “我爸在床底下呢 ”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人在卧房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子拿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里,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并且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

12、嚷,他对我说: “我要 我要我爸 求您了! ” 那幅油画,是我前几年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茬,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就细问他: “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 可是他执 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后来我听懂了,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嫌他爸穷,跟别的男人跑了。他爸把他拉扯大。他记得他爸,记得一切,记得那扎人的胡子茬,记得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是给老板挖,于是他讲到了去年那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

13、出了屋 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没想,就先叫了声“爸 ”。他奇怪他爸的像怎么挂在了我屋里?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的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这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画像的油画,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跑下楼 梯,气

14、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 “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 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 “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 (有删节)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前文写 “我 ”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 “父 ”埋下了伏笔。 B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 C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时,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 D “我 ”三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

15、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E少年走后, “我 ”若有所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小孩子。 ( 2)为什么 “我 ”“听到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 ”,但了解到少年偷画像的原委之后 “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 6分) ( 3)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6分) ( 4)小说结尾说, “我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 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 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案:( 1) AB ( 2) “也就是鼻子酸了酸 ”是因为 “我 ”虽然对少年很同情,但社会上这

16、样的事情很多, “我 ”见怪不怪了。 “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是因为, “我 ”对偷 “父 ”的少年非常理解和爱怜,被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 3) 他对父亲有着难以割舍的爱,令人敬佩。 他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值得同情。 他混在窃贼之中,需要教育和救治。 他对社会冷漠,需要人们用人性的温暖去感染。 ( 4)合情合理。 从人物性格上说,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说,符合“我 ”的性格特征。 从情节上来说,与前文的翻窗而入形成呼应,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从主题上来说,这样结尾能强化主题,使小说表现的人文关怀更清晰。 不合实际。 从人物性格上来说,虽然 “我 ”同情他,也想救治,但他毕竟是个

17、窃贼, “我 ”对他还有防范之心,不可能希望他经常光顾。 从情节上来说,这是少年消失之后 “我 ”想说的话,并不会起到什么效果,有 “马后炮 ”之嫌。 从主题上来说, “我 ”对社会的批评和忧虑,对少年的愤恨和同情已经在前文表现出来了,最后这样结尾有些画蛇添足。 (1) C项从少年偷像父亲的画像这件事来看, 少年对父亲有深厚的感情,不应该是冷漠。 D项第一次想报警而没有报是因为当时还不知道事情到底有多严重。 E项我若有所失,是因为我内心油然而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 ( 2)此题考查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通过我的变化可以写出事件的感人之处。此题较为简单。 ( 3)概括人物形象,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

18、个方面入手。正面如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等。侧面主要是烘托。 ( 4)此题性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萧 乾 先 生 印 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 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 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 “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 ”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譬如说,英国十八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

19、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 ”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肯定。实际上,他在 “文革 ”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 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等,早已译著等身。 正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萧乾先生说: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 “(他想)尽量延长(生命) ” 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 “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

20、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萧乾受过西方文化 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 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触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 “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 ”。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 “你害过荨麻疹没有? ”我说: “没有。害荨麻疹很痒吧? ”他说: “很痒。也疼。 ”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 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

21、的倒是保持着一副年轻人的脾气: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 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的训练有关。这种脾气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一直活跃在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有较真、执著甚至 “倔 ”的一面。因为曾经长期受到贬抑和屈辱,他在 “改正以后 ”,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种种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 和恩怨,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 “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 ”,损失未免太大。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 “两分法 ”

22、:争议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文学史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必互相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半个世纪以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事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节 ( 1)下列对传记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 出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高的评价,其实这不过表明一位译著等身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 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重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着、敏感,但又充满生气,容易

23、交往的特点。 C萧乾几十年来活跃于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出他的勤奋,也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 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一个厚道、学养丰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 E作者认为,对文学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 到作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损失。 ( 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6分) ( 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 “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 ”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 6分) ( 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

24、你有哪些启发?( 8分) 答案: ( 1) CE ( 2) 萧乾先生认为这项翻译工作比较难,他对此持鼓励、支持、肯定的态度。 他主张对已有相关翻译的,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对未翻译过的作品,要独立思考。 ( 3)第一次见面是全面介绍萧乾先生的需要,第二次是为了补充说明萧乾先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注意尊重他人。两次提到这个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虽年老体衰去仍注意尊重他人,不矜持倨傲、不老气横秋的特点。 ( 4)特点: 支持肯定年轻人的工作,鼓励独立的工作方式; 说话文雅和蔼,待人温和,厚道、有修养; 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 有

25、较真、执着,甚至 “倔 ”的一面; 对于个人的尊严敏感且较真。(答出四条即可) 启发: 写人物传记时要写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多使用对话; 要 辨证地、全面地表现人物,这样传主才更有立体感。 ( 1)从 “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 ”就得独立工作了,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作者的翻译工作是给予肯定的, “不过表明 ” 与文意不符。 B项,作者写这段故事是为了表现萧乾的坦率。 D项, “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 ”不对,委婉是传主说话的方式。 (2)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结合原文 “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

26、。 ”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肯定。 ”即可得 出答案:。 (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回答。 (4)此题考查概括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总结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9分,每小题 3分) 吏 道 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

27、,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 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

28、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选自伯牙琴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日夜窃人货殖货殖:财物 B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固:固然,虽然 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蕃息 :繁衍 D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才:人才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 “吏道 ”的批评的一组是 ( ) 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 取民愈广,害民愈深 竭之

29、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 B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言辞激烈地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鱼肉百姓,比强盗还要厉害。 D作者认为民众之所以作乱,是因为 “吏 ”“夺其食 ”“竭其力 ”,作者能够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7【小题 4】

3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3分) 译文: ( 2)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4分) 译文: ( 3)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3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1)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理 1分,判断句 1分 ,句意1分) ( 2)百姓的作乱,是由于(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物;百姓的危难,在于耗尽了自身的气力。(由、夺、竭各 1分,句意 1分) ( 3)上天生养的这些子民,(虽然过去)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

31、的人。 (斯 1分,食力 1分句意 1分) 【小题 1】才,有才能的 【小题 2】 ( 发生在古代的事 是作者对盗贼之祸 的看法 【小题 3】 “上古之士 ”是指古时的贤士,此项因果关系不当。 【小题 4】( 1)(理,动词 “治理 ”1 分, 者表判断 1分,句意 1分)( 2)(由,由于;夺,夺取;竭,枯竭;各 1分。句意 1分)( 3)(斯,这些; 1分,食力,用做名词,自食其力的人, 1分。 句意 1分) 参考译文: 与君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朝廷内有九卿、百官,外有刺史、县令,其次是佐、史、胥徒。像这样的人,(虽然)地位尊卑不同,(但)都属于官吏。 古时候君主与百姓之间相安无事

32、,固然不能够没有官吏,但是人员不多。陶唐氏、虞氏(曾经)设置官职,这 (是)可以考查的,(是)他们距离百姓很近的缘故。选拔有才学而且品行高尚的贤士(做官),然而贤士又不愿意。因此,上古时的贤士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国君的使者来求访他们,诚恳相待惟恐他们不肯出来做官。所以为官的人常因无可奈何(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后世(之所以)让危害百姓的人治理百姓,(是)因为害怕(百姓)作乱,防范不得不严密,禁令和法制不得不详尽,然后大小官吏遍布天下。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有才学且高尚的人越发不肯来做官,天下越来越无法治理了。如今一名官员,大到封邑数万 户,小到即使没有

33、采邑的奉养,却也能相互依附勾结混口饭吃以代替耕作。数十名农夫的劳动不够奉养他们,致使不正派的人和游手好闲的人混入官吏的行列。带领虎狼来放牧猪羊,却希望猪羊滋生繁衍,怎么能够实现呢? 天下人并非那么愚蠢,哪能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担忧安乐而渴望危难呢?(这样一来)似乎可以长治久安了,却还有混乱与危难,为什么呢?(如果官吏)强夺(百姓)的食物,(那么百姓)不得不愤怒;(如果官吏)使(百姓的)气力耗尽,(那么百姓)不能不仇恨(官吏)。百姓的作乱,是由于(官吏)夺取了他们的食物;百姓的危难,在于耗尽了 自身的气力。然而宣称要治理百姓的人,(却)耗尽了百姓的气力因而使他们处于危难之中,夺取了百姓的食物因而

34、使他们作乱。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是像这样的吗? 上天生养的这些子民,(虽然过去)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如今为人民做事的官吏不能够自食其力,日夜窃取百姓的财物,搜刮捞取,不也是与盗贼的心思一样吗?盗贼戕害百姓,随时发生,随时(因为百姓的反抗而)败灭,(因此盗贼的祸患)没有到很严重的地步,是(盗贼)有所回避与顾忌的缘故。官吏(却)没有回避和顾忌,日夜肆意横行,使天 下的百姓敢怨恨却不敢说出来,敢发怒却不敢诛杀他们。难道是上天不仁义,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狼蛇虺一起成为百姓的祸害吗? 既然这样,那么怎么办呢?(有人)说:找到有才学且高尚的人并任用

35、他们;如果(一时)还办不到,废除专司,罢去县令,听任天下人自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不是还要好一些吗?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 89 题。( 11分) 青玉案 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张榘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 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 张榘 (j):南宋人,做过句容县县令和江东制置使参议,均处于地位低下的职位。 【小题 1】前人评论 “上阙 羞涩 一语用得妙 ”,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 5分) 【小题 2】结合下阕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36、情?( 6分) 答案: 【小题 1】用 “羞涩 ”一语来描摹菊花,既写出了菊花经过一夜的浓霜摧打,无力抬起头来,似乎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神态,同时又恰好表现出词人此时此地内心的羞愤苦涩之情。( 5分,对菊花情态的分析 3分,对作者情感关联的分析 2分) 【小题 2】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希望及早超拔出来的情感。下阙中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 ”一句,道出了诗人误入仕途的怨恨与懊悔。 “且尽清樽公莫舞 ”一句,既表达了对官场得势之人不要过分轻狂的奉劝,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而 “六朝旧事 ”已如 “一江流水 ”,又表明诗人对历史上的荣辱成败已经看透,因此 “万感天涯暮 ”,在面对

37、黄昏时,想到身世国情,倍感凄凉。( 6分。概括情感 2分,结合诗句分析 4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小题 1】( 5分,对菊花情态的分析 3分,对作者情感关联的分析 2分) 【小题 2】( 6分,概括情感 2分,结 合诗句分析 4分,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语言表达 下面六句话已经打乱顺序,请根据文意排出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 4 分) 就占地面积而论,苏州园林都不大,可是它们为什么都能以如此小的空间,显露出那样幽深的境界呢?这与它的 “幽 ”有关。古书上有 “曲成万物 ”之说, “曲 ”里面的确有美学。 。 ( 1)但它们都是艺术,都有共同的美学原理可循 ( 2)清代诗人袁枚在小仓山房尺牍

38、卷六中就曾说过: “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 孔子 情欲信,辞欲巧 ,巧即曲之谓矣 ” ( 3)文学和园林当然不一样,一个是文字组合,一个是土木建筑 ( 4)历来的优秀作家,都是深谙此中三味的 ( 5)文学作品要想 “深 ”,也要 “忌直贵曲 ” ( 6)正像园林建筑要 “曲 ”才能显得 “幽 ”一样 答案: 下面是 “张火灯为失声而道歉 ”的新闻,阅读后请写几句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见解深刻,语言简洁。(不超过 40个字)( 4分) 7月 1日晚,著名程派青衣张火灯在演唱江姐最后一幕中的 “红梅赞 ”时,突然咳嗽了几声,有两句唱腔没有完整唱下来。演出结束后,张火灯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哽咽着说

39、: “我对不起大家!请求大家原谅! ”随后,她招呼离场的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 “红梅赞 ”再唱一遍。当张火灯 “补唱 ”完这段长达 8分钟的 “红梅赞 ”后,观众全部起身站立,鼓掌声持续了 5分钟。 答: 答案:示例:张火灯为演唱失声而鞠躬道歉,充分体现了她尊重观众,尊重艺术的可贵品质。(符合要求、语句通顺即可) 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两个句子。( 6分) 我梦想,驰骋于 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 “长河落日圆 ”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 “水村山郭酒旗风 ”的情调; ; 。 答案:示例: 我梦想,来到美丽的北戴河边,在一片汪洋中,感受 “大雨

40、落幽燕,白浪滔天 ”的壮阔 ; 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 “月是故乡明 ”的感慨。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最近, “金庸茶馆 ”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 “步非烟 ”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 “要革金庸们的命 ”,写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 “革命 ”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41、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参考范文:(原创) 求实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在八十年代,可以说金庸用他笔下的三昧真火,照亮了整个武侠帝国。初时他似天将亮时昏黄的灯,后来则变成为阅读者心底最温存的火。我们在其纸 上辽阔的疆域里乐不思蜀,一代人从他的书中获得过愉悦和感动。 新生代武侠女作家、北大硕士步非烟放言, “试图要超越金庸,革掉金庸们的武侠命,突破传统武侠小说堡垒,创作出新时代的武侠小说 ”。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 “革命 ”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肯以肯定的是,步非烟作为一位新生代的武侠女作家,

42、她的作品大气磅礴,想象力奇特诡谲,笔锋变化万端,可谓是极大地突破了女性写作的局限。但是金庸先生作为国内外公认的武侠泰山北斗,他的武侠著作乃旷世经典,根本就不是步非烟 那几句革命宣言所能取代的。况且,革命是要用手的,不是用嘴的。实事求是,才是社会的需要。 求实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就是在求实过程中放开自己的成见,对正确的意见应认真听取,以为自己什么都正确,别人的就不对,这种态度是不好的。它会使人走进狭窄的个人主义。所谓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就是这个道理。 滥竽充数 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中那位南郭先生不是靠真本事,而只是混在乐队中装模作样地表演一番,结果到了齐威王,南郭先生见混不下去了,便只好溜之大吉。这个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材料。用一颗怠惰的心对待工作永远都无法取得 优异的成绩,欠缺踏实沉稳的人更会容易好高骛远,最终只能成为一名缺少内涵的空想家,靠蒙骗、欺诈潦草度日,最后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结果也就如南郭先生一样,落得一个逃之恢恢的场景,所以,这种虚浮的作风一定要摒弃。 鹰击长空的壮阔令我们羡慕不已;大厦高耸的巍峨让我们感叹不已;成功者的光环让我们惊羡不已。我们在感叹这些时,是否想到鹰的一次又一次苦练,是否想到大厦的坚强柱石,是否想到成功者背后的脚踏实地的奋斗?朋友,振翅飞翔需要脚踏实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