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32537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阴师院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体积大的物体一定不是质点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几何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不造成影响,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因此不能以物体质量小或体积小作为原因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作指点,所以 ABC说法均理解偏差,所以正确答案:为 D。例如地球绕太阳公转问题,就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考点:质点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对基本概念质点的理解:物体的几何尺

2、寸对问题不影响,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 “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这一条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该实验中,平衡摩擦是靠抬高斜面,并且不能在外界作用力下平衡摩擦力的,所以 A说法错误。在平衡摩擦过程中,重力的分力、已知滑动摩擦力是成比例变化的,因此跟质量多少无关,并不比每次都要平衡摩擦力,所以 B理解正确。实验正确顺序是先开电源,在释放小车,所以 C

3、错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 ,但如果 时, ,操作过程中都是用重物重力充当外力,因此为了保证实验精度,必须要满足 , D理解不对,答案:为 B。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点评:此类题型常常出现,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过程中,需 要准备较多,例如平衡摩擦、如何判断是否平衡好了,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做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 小李做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垫得过高,所得的 a-F图像为图中的 ( )答案: C 试题分析:假设斜面垫的太高,在没有施加外力时,小车都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图像应为 C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

4、实验的注意事项 点评:此类题型常常出现,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过程中,需要准备较多,例如平衡摩擦、如何判断是否平衡好了,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做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和 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 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mg。现用水平拉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m的最大拉力为(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根据整体法,其加速度应该为,对右边的两个物体单独受力分析,设绳子拉力为 T,则 ,当 时,联立上述方程

5、可求得 。设左边两物体此刻之间静摩擦力为 ,则 代入后发现 ,还没有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因此此刻左边的物体还不会开始滑动时,右边的物体已经要开始滑动了。因此正确答案:为 B 考点:整体法与隔离法 点评:此类题型过程较复杂,其中比较难的地方在于要是先判断那部分最容易开始出现相对滑动,这才是本题的解题出发点。 在以加速度为 a匀加速上升的电梯里,有一个质量为 m的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重力为 m(g + a) B人的重力为 mg C人对电梯的压力为 m(g + a)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为 m(g - a) 答案: BC 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 ,因此支持力为 m(g + a),根据

6、牛顿第三定律,其反作用力,人对电梯的压力应为 m(g + a),所以 C正确。在整个过程中,人的重力不变,所以 B正确 考点:超重与失重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要注意超重失重的理解。一般来说,加速度向上(或者有向上的分量)物体处于超重,反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的 V-t图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第 2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B第 1s内和第 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C第 1s内和第 2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 3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CD 试题分析:根据 v-t图像可知,第 2s末的加速度应该为 -

7、1m/s2,所以 A错。有图像可知,第 1s内和第 2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所以 B错。第1s内和第 2s内直线倾斜方向不同,代表加速度方向相反, C正确。第 3s内物体做反向的加速度运动,所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考点: v-t图像的理解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 v-t图像含义的理解,要学会从图像中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方法 用大小为 F的水平力将重为 G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 B木块受到向下的静摩擦力 C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F D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G 答案: AD 试题分

8、析:物体始终处于处于静止,说明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 AD正确。 考点: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如何通过受力平衡求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静摩擦力一般只能结合物体所处的状态间接求解。 关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B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力都是它们的合力 C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中,较长的那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力才是它们的合力 D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中,与两个分力共点的那条对角线所表示的力才是它们的合力 答案: AD 试题分析:力的平行四边形适合于共点力,

9、若非共点力,则无法画出平行四边形,所以 A正确。在画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通过力的图示,将两个分力为平行四边形邻边,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即为合力的方向,长度则对应为合力的大小,因此 D说法正确。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 点 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如何通过力的图示做平行四边形求合力的方法。另外在实验时,验证过程必须使用力的图示。 在如图所示 “探究求合力方法 ”的实验装置中,橡皮条的一段固定在 P点,另一端被小明用 A、 B两个弹簧测力计拉伸至 O 点, F1、 F2分别表示 A、 B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则在图示位置时,两个弹簧测力计对 O 点拉力的合力一定沿 _方向,且合力一定 _(选填 “

10、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F1. 现小明将弹簧测力计 B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而保证结点 O 的位置和弹簧测力计 A的拉伸方向不变,则 在此过程中 F1、 F2的变化情况是( ) A F1减小, F2减小 B F1减小, F2增大 C F1减小, F2先增大后减小 D F1减小, F2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PO 小于 D 试题分析:两个分力的合力应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因此一定沿着 PO延长线方向。将这三个力平行移动为一个矢量三角形,如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 F1一直变小, F2先变小后增加。 考点:力的合成、矢量三角形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三个力的共点力平衡问题,通过矢量三

11、角形研究某个力在变化过程中引起的其他力的变化。 两个共点力 F1和 F2的大小为以下哪组数据时,其合力大小不可能为 3N ( ) A F1=7N, F2=4N B F1=3N, F2=8N C F1=2N, F2=4N D F1=2N, F2=1N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的取值范围为 3N, 11N; B 的取值范围为 5N, 11N; C的取值范围为 2N, 6N; D的取值范围为 1N, 3N,因此不可能合力为 3的是 B。 考点:合力的取值范围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 2个分力如何确定的合力的取值范围的方法 一个弹簧挂 30N 的重物时,弹簧伸长 1.2cm,若改挂 100N 的重物时

12、,弹簧的总长度为 20cm,则弹簧的原长为 ( ) A 12cm B 14cm C 15cm D 16cm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胡克定律 ,则列方程如下:解得原长为 16cm。答案:为 D 考点:胡克定律 点评:此类题型要注意国际单位、注意要用弹簧形变量来进行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弹簧型变量的计算。 从高为 5 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 2 m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 ( ) A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7 m B小球的位移为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7 m C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3 m D小球的位

13、移为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3 m 答案: A 试题分析:位移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指的是物体实际轨迹的长度,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位移应该为 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应该为 7m,没有方向,答案:为 A 考点:路程与位移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对于基本概念路程与位移的理解,位移指的是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x 4t 2t2, x与 t的单位分别 m和 s,则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 A 4m/s和 2m/s2 B 2m/s和 2m/s2 C 4m/s和 4m/s2 D 4m/s和 1m/s2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利用待定系

14、数法则初速度应该为 4m/s,加速度为 4m/s2,答案:为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公式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对位移时间公式的记忆,借助数学上待定系数法求解 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 F=FN 来计算 C静摩擦力一定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 A错。且静摩擦力一般只能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所以 B错。静摩擦力并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而是阻碍相对运动趋

15、势方向,所以 C错。由于静摩擦力是跟物体的状态有关,因此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最大值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所以 D正确 考点: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对静摩擦力大小尤其是方向的理解,这是一类较容易出错 的问题,另外要区分 “运动 ”、 “相对运动 ”。 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C发生相对运动的接触面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D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有可能受到摩擦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及时满足该条件,若无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不会产生摩擦力, A错。 B、将两个

16、物体叠放在一起,用力拉下面的物体,使得整体一起向右加速时,则上面的物体就会受到静摩擦力,所以 B错。 C、光滑表面,即使发生相对运动,也不会产生摩擦力, C错。 只有 D答案:存在有摩擦力的可能 考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产生条件有接触面粗糙,相互挤压形变,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三者缺一不可。 重 100N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当沿水平方向用 10N 的力向右推此物体时,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 10N 向右 B 10N 向左 C 20N 向右 D 20N 向左 答案: B 试题分析

17、:根据题意,该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 F=FN=20N,因此,用 10N的力无法使该物体移动,所以此刻静摩擦力大小为 10N,方向应向左,所以答案:为 B 考点:最大静摩擦力的判断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只有通过事先计算才能知道物体所处的状态,才能顺利求解。 一个物体只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减小变慢了 B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减小变快了 C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增大,速度减增大快了 D加 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速度减增大慢了 答案: D 试

18、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力变小,所以加速度变小,即 BC 错误。由于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速度应逐渐增加,但是增加的程度越来越慢,所以答案:为 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向性和瞬时性,并考察了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这一点是很多同学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常把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为 ( ) A使物 体下滑的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C斜面的支持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D对斜面的压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答案: B

19、 试题分析:物体沿斜面下滑,重力将会分解为垂直斜面斜向下以及平行斜面斜向下的两个分力,如图所示 考点:重力在斜面上的分解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如何将重力按效果进行分解,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初学者十分重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可见力是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B只要确定了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这个力就完全确定了 C作某力的图示时,选定的标度不同,那么表示这个力的线段的长度也不同,但箭头的指向是相同的 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杆秤来测量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 A错。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因

20、此要严格确定一个力还需指明起作用点, B错。杆秤是借助杠杆知识来测量重量的简易衡器,所以 D不对。 C的理解正确。 考点:力的概念的理解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基本概念力的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或者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的原因。 实验题 在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 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 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 M与 m的大小关系满足 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

21、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 a与质量 M的关系,应该做 a与 _的图象 (3)如图 (a),甲同学根 据测量数据做出的 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 a-F图线,如图 (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答案: (1)M m (2) (3)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4)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试题分析:( 1)小车在下滑过程中 ,但如果 时,因此在满足上述情况下才能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 2)在 F一定情况下, a与 m成反比,即 a与 m-1成正

22、比。因此在处理图像时一般以 m-1为横坐标。 ( 3)途中说明在没有施加外力 F时,已经有了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或者斜面倾角太大。 (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两直线倾斜程度不一样,因此两小车质量(小车及车上砝码总质量)不同 考点:验证牛盾运动定律的实验过程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是否掌握了如何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方法。 计算题 一矿井深为 125 m ,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 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 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求: ( 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 2)这时第 3个小球和第 5个小球相隔的距离。( g=10 m/s2) 答案:(

23、 1) 0.5s ( 2) 35m 试题分析:( 1)设每个小球时间间隔为 T,根据题意,第一个球下落经过了10T,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则 ,则 T=0.5s ( 2)第三个球下落时间为 8T,第五个球下落时间为 6T,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则考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掌握,最好能将物体下落过程画一个简图,从而降低思维难度。 如图所示,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 40kg,用与水平方向成 370角,大小为 100N 的力推木箱,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若用大小为 100N,方向与水平成370角的力斜向上方拉木箱,木箱加速运动 (g取 10m s2, ,) 求:( 1)木箱与地

24、面的动摩擦因素。 ( 2)木箱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1) 0.17 ( 2) 0.56m/s2 试题分析:( 1)以木箱为研究对象,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故有 代入数据解得 =0.17 ( 2)当 斜向上拉时,对物体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 代入数据解得 =0.56m/s2 考点:受力分析、正交分解法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属于物理学中十分重要的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正交分解法。一般的做法是:审题,画出受力 分析图,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分解列式求解。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 AB始终保持 v=1m/s的恒

25、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 m=4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 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1, AB间的距离 =2m,g取 10 m/s2。 (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的时间; (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 B处。求行李从 A处传送到 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答案:( 1)滑动摩擦力为 4N,加速度为 a=1 m/s2( 2) 1s(3)2m/s 试题分析:水平传送带问题研究时

26、,注意物体先在皮带的带动下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的速度增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与皮带一起做匀速运动,要想传送时间最短,需使物体一直从 A处匀加速到 B处。 ( 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以题给数据代入,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 ,滑动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因此得 a=1 m/s2 ( 2)设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t,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 v=1 m / s,则 v=at代入数据,得 t=1 s。 ( 3) 通过图像可知:行李从 A处匀加速运动到 B处时,传送时间最短,则 代入数据,得 。 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代入数据,解得 考点:传送带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点评:此类题型是物理学上一个经典的题型:传送带专题,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可以改变的题型也十分多,因此值得花点时间去思考。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初始条件,判断 是否有滑动摩擦力,从而决定物体的运动过程,在解决过程中通常要画出合适的示意图以便找出等式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还会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