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2681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写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其中 “清泉石上流 ”和 “莲动 ”“下渔舟 ”的参考系分别可以是 ( ) A水、莲花、渔船 B石头、渔船、岸边 C石头、莲花、人 D水、水、岸边 答案: B 试题分析 :“清泉石上流 ”说的是清泉在石头上流动,所以参考系可以是 “石头 ”;“莲动 ”本意是指船在莲下划动,但现在说 “莲动 ”,显然是以船为参考系。 “下渔舟 ”说的是人从船上下来,参考系就是岸,所以选 B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三个质量均为 1kg的相同木块 a、

2、b、 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 500N/m的相同轻弹簧 p、 q用轻绳连接如图 ,其中 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 p弹簧处于原长 ,木块都处于静止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 p弹簧的左端 ,直到 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 ,g取 10m/s2.该过程 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A 4cm B 6cm C 8cm D 10cm 答案: C 试题分析 :开始未用水平力拉 p弹簧时,弹簧 q处于压缩状态,受到的压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由胡克定律得到,弹簧 q压缩的长度为 x1= ,当 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弹簧 q处于伸长状态,受到的拉力为等于 c物体的重力,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

3、q伸长的长度: x2= ,此时,弹簧 p处于伸长状态,受到的拉力等于 b、 c的总重力,则弹簧 p伸长的长度为: x3= ,根据几何关系得到,该过程 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 x=x1+x2+x3= ,代入解得:x=8cm,故选 C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胡克定律 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 A B两部分靠在一起 ,下端放置在地面上 ,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 ,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 ,整个装置静止 .则( )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 B AB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D 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答案: AD 试题分析 :对 A 分析,有 A 所受的重力、 B 对 A

4、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平衡,则绳子拉力为零;若 A只有绳子的拉力与重力,则 AB间没有摩擦力存在, AB之间不存在弹力,故 A、 D正确, B错误;对整体分析,整体可能受总重力、支持力,拉力根据整体平衡知,在水平方向方向上地面对 B无摩擦力故 C错误 考点:弹力 在用架空电缆进行高压输电时 ,为了增加电缆的抗拉能力 ,常常增加挂线的弧度 ,如图所示 ,在 ABCD四点 ,若电缆线端切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 60o,已知电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2000N,则 AB或 CD段电缆线承重不超过( ) A 1000N B 2000N C 2000 N D N 答案: B 试题分析 :对电线受力分析

5、,受到重力和两侧的与竖直方向成 60的两个拉力作用,如图所示 根据对称性可以知道,连个细线的拉力相等,故两个细线的拉力在两个细线拉力的角平分线上;三力平衡,故两个细线的拉力又在竖直方向上;又由于夹角为 120,可以得到: F=mg=2000N,故选 B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在下列共点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3N、 3N、 3N B 2N、 3N、 7N C 1N、 2N、 4N D 4N、 3N、 5N 答案: AD 试题分析 :判断三力能否平衡可以利用数学中三边组成平面三角形的方法,只要三边能组成三角形,则合力一定能为零。很明显, 一个三

6、角形的三边可以是, 3,3, 3:也可以是 4, 3, 5;但不能是 2, 2, 7,因为 2+210m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质点在 x轴上运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初末坐标之差,即 x=x2-x1,质点在前 2s内位移是 4m,后 2内位移是 -6m,所以在 0-4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S为 10m,故选 C 考点:位移与路程,位移 时间图象 一质点在 轴上运动 ,各个时刻 (秒末 )的位置坐标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 A第 1s内位移最大 B第 2s内位移最大 C第 3s内位移最大 D第 4s内位移最大 答

7、案: B 试题分析 :质点在 x轴上运动,质点的位移等于初末坐标之差,即 x=x2-x1,质点在第 1s内位移 x1=5m,第 2s内位移 x2=-9m,第 3s内位移 x3=3m,第 4s内位移 x4=-6m,第 5s内位移 x5=8m,故选 B 考点: 位移与路程 下列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中 ,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变化量很大 ,加速度却很小 B速度变化量方向为正 ,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越来越大 ,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方向为正 ,加速度方向为负 答案: ACD 试题分析 : 速度变化量很大,如果时间也很长,加速度可以很小,故 A正确;速度变化量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

8、 B错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越来越快,加速度可以越来越小,故 C 正确;减速运动中,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故 D正确 考点:加速度;速度 实验题 某同学做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中有如下实验操作 : (1)用两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将橡皮筋拉长后 ,记下了两只秤钩着的细绳套的方向和两秤上的读数 F1、 F2; (2)沿细绳套的方向画了两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 F1、 F2,以此为邻边作平 行四边形 ,得到表示合力 F的图示 ; (3)只用一只弹簧秤将橡皮条拉成与 (1)中同样长后 ,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F. 以上三步操作中的错误或纰漏分别是 (1)中

9、_; (2)中 _; (3)中 _ 答案:( 1)中没有记下结点 o的位置;( 2)中没有按选定的标度画力的图示;( 3)中应将橡皮条的结点至 O 的位置,并记下结绳的方向。 试题分析 :为了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实验过程中,要记下 O 点位置,并且不允许变动;本实验中,对过力的图示方法,画图求合力,所以,要先选定标度画力的图示;实验中,不仅需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 O 点的位置,还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方向; 考点: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 ,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并在其上取了 A、 B、 C、 D、 E、 F等 6个计数点 (每相邻两个

10、计数点间还有 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 ,本图中没有画出 )打点计时器接的是 220V、 50Hz的交变电流 .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 ,其零刻度和计数点 A 对齐 .(下述第 (1)、(2)、 (3)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由以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 C点时 ,物体的瞬时速度 是 _ ; (2)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 为 _ ; (3)纸带上的 A点所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 =_ ;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 ,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_(填 “大 ”或 “小 ”). 答案: (1)0.160.17 ; (2)

11、0.400.45 ; (3) 0.0700.080 ;( 4)大 试题分析 :( 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C= =0.16m/s; ( 2)据运动学公式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根据公式 x=aT2,有 CE-AC=4aT2,得 a=0.42m/s2; ( 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式得: vA=vC-a(2T)=0.076m/s。 ( 4)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时,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T变大了,但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用了较小的 T,

12、所以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大 ”.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计算题 汽车正以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 ,突然发现正前方 S处有一辆自行车以 的速度作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汽车立即关闭油门作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5 ,若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 ,问 :S 的大小为多少 答案: m 试题分析 :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知速度相等时,两车恰好不碰上 . 汽车减速到 4m/s 时发生的位移和运动的时间 t= =2s 这段时间内自行车发生的位移 x自 =v 自 t=42m=8m. 汽车关闭油门时离自行车的距离 x=x汽 -x 自 =10m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13、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如图所示 ,物体 A重 ,物体 B重 ,A与 B、 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用水平绳将物体 A系在竖直墙壁上 ,水平力 F向右拉物体 B,当时 ,才能将 B匀速拉出 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答案: =0.30 试题分析 : 设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 A与 B间的摩擦力为 F1 =GA 物体 B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F2 =(GA+GB) 将 B匀速拉出 ,拉力大小与两个摩擦力的合力大小应相等 ,有 F =GA+(GA+GB)=(2GA+GB) 即 30=(240+20) 解得 :=0.30 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科技的发展给

14、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荆州火车站从 2012年 7月 1日开通运营后不久, “和谐号 ”动车 D5714 便投入运营,大大缩短了人们出行时间。D5714在早上 8点 24分从 荆州出发途经仙桃西、天门南、汉川, 10点 14分到达终点站武昌火车站,其中在仙桃西、天门南、汉川每站停留两分钟,设动车出站和进站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从减速到进站需要 5 分钟,全程平均时速为 ,最高时速为 ,设动车启动达到最高时速后一直以该速度匀速行驶直到下一站减速进站停止,试求: ( 1)荆州到武昌的路程有多远?出站加速度是多少 ( 2)动车因停靠各站所耽搁的时间是多少分多少秒 答案:( 1) 2

15、20km , ( 2) 31分 40秒 试题分析 :(1) D5714在早上 8点 24分从荆州出发途到达终点站武昌火 车站运动时间 t= ,所以,荆州到武昌的路程 x=vt=220km.减速进站的加速度 a= = 所以,出站加速度是 ( 2)因为动车出站和进站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动车启动达到最高时速过程中 车发生的位移与从减速到进站发生的位移相等 ,运动时间相同 出站加速过程中,末速度是 v=180km/h=50m/s,运动时间 t=5min=300s; 出站发生的位移 x1= =7500m 同理减速到进站过程中,运动时间是 t2=300s, x2=7500m 如果没有停靠各

16、站的,动车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x=220000-7500-7500m=205000m, 时间 t3=x/s=4100s。所以如果不停靠各站,动车的运动时间 t0=t1+t2+t3=4700s 而正常情况下, D5714在早上 8点 24分从荆州出发途到达终点站武昌火车站运动时间 t= =6600s 动车因停靠各站所耽搁的时间是 t=t-t0=1900s=31min40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所受重力 G1=8 N 的砝码悬挂在绳 PA和 PB的结点上 .PA偏离竖直方向 37角 ,PB在水平方向 ,且连在所受重力为 G2=100 N 的木块 上 ,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 ,如图所示 ,试求 : (1)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 答案: (1)64.8 N,方向沿斜面向上 (2)76.4 N,垂直斜面向上 试题分析 :如图甲所示分析 P点受力 ,由平衡条件可得 : FA cos37=G1 FA sin37=FB 可解得 :F B=6 N 再分析 G2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 .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 : Ff=G2 sin37+FB cos37 FN+FB sin37=G2 cos37 FB=FB 可求得 :F f = 64.8 N FN =76.4 N.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