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 C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 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 答案: C 试题分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A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只要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但是不一定加速度变化,如匀变速直线运动, B 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 C正确, D错误, 考点:考查了
2、对加速度的理解 点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关系,它取决于 的大小,另外加速度是矢量,一定要注意其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的联系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 A,环 A与球 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 mA和 mB且 mA=2mB,由于 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 A环与 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球受到的风力 F为 mA gtan B 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tan C若水平风力增大,杆对 A环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D若水平风力增大,轻质绳对 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答案: AD 试题分析: B球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风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3、所以根据矢量三角形可得 B受到的风力为 ,A错误,对 A环分析可得,拉力在水平向右方向上的分力为 , A环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两力平衡,所以 ,将 AB看做一个整体可得,环对 A的支持力大小为 ,所以 ,解得 , B正确,将 AB看做一个整体可知,在竖直方向上杆对 A的作用力一直保持 , C正确,拉力 ,当分力增大时,拉力 T增大, D错误,故选 AD, 考点:考查了力的动态分析 点评:做此类型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变力和恒力,在矢量三角形中用三角函数解题 如图所示,河的宽度为 L,河水流速为 u,甲、乙两船均以静水中的速度 v同时渡河出发时两船相距 2L,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
4、 60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 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船在 A点左侧靠岸 B甲船在 A点右侧靠岸 C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相等 D甲乙两船在到达对岸 前不可能相遇 答案: ACD 试题分析:根据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 A点,知 v=2u小船的运动分解为平行于河岸和垂直于河岸两个方向,抓住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可以比较出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以及甲船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 乙船恰好能直达正对岸的 A点,根据速度合成与分解,知 v=2u将小船的运动分解为平行于河岸和垂直于河岸两个方向,抓住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知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相等渡河的时间 ,甲船沿河岸方向上的位移 ,
5、即甲船在 A点左侧靠岸,所以 ACD正确, B错误, 考点:考查了小船渡河问题 点评:解 决本题的关键灵活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两端分别连接在框架上的 A、 B两点,细绳绕过光滑的滑轮,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处于静止状态若缓慢移动细绳的两端,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只将绳的左端移向 A点,拉力变大 B只将绳的左端移向 A点,拉力不变 C只将绳的右端移向 B点,拉力变小 D只将绳的右端移向 B点,拉力变大 答案: BC 试题分析:当只将绳的左端移向 A点,延长绳子一部分于过另一结点的竖直线相交,可证明绳子夹角不变。绳的夹角不变,则拉
6、力不变, B正确;若只将绳的右端移向 B点,则绳的夹角变大,则拉力变大, C正确。 考点:考查了力的动态分析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夹角的变化 如图所示,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处水平固定一内壁光滑的圆筒,筒内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将一小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刚好能水平进入圆筒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球从抛出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小 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C小球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仅与圆筒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D小球从抛出点运动到圆筒口的时间与小球抛出时的角度无关 答案: BD 试题分析:小球从抛出到将弹簧压缩到最
7、短的过程中还受到的弹力的作用,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用重力做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 A错误,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此时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所以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小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B正确,小球要想正好能水平进入圆筒内,不仅和竖直高度有关还与水平距离有关, C错误,小球的运动时间取决于上升的高度 ,即 ,因为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一定,所以运动时间一定,D正确, 考点:考查了斜抛运动规律 点评:注意题中的恰好,根据规律解题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 ,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 ,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 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 B,B与 A所受的重力平衡 .
8、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 C插于容器并使它靠近 A时 ,A和 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 ,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出力的大小 ,便可找到力 F与距离 r和电荷量q的关系 .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方法 ( ) A微小量放大法 B控制变量法 C极限法 D逐差法 答案: AB 试题分析:通过扭秤可以将看不到的引力效果放大,是人能观察到引力的作用,所以用到了放大法, A正确,过程中需要控制 r不变,研究 F和 q的关系,控制 q不变研究 F和 r的关系,所以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考点:考查了对研究物体方法的理解 点评:放大法和控制变量法是高中物理研究学习中的两个重要的方法,一定要注意理解和积累 把动力
9、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如图所示:假设 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 1节动车加 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120 km h;则 3节动车加 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 A 120 km h B 240 km h C 320 km h D 480 km/h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受到的阻力为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的时候,动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所以当 1节
10、动车加 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时:有 所以当为 3节动车加 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 : 有 ,解得, B正确, 考点:考 查了功率的计算 点评:在做以恒定功率启动的问题时,需要知道当牵引力等于阻力的时候,机车达到最大速度 一正点电荷 Q 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滑块(可看做点电荷)从 a点以初速度为 v0沿水平面向 Q 运动,到达 b点时速度减为零。 a、 b 间的距离为 s,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库仑力有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 B滑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C滑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此过程中
11、产生的内能等于 0.5mv02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两电荷之间的引力和速度方向相同,但是物体做的是减速运动,所以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库仑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A错误,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根据公式 可知两电荷间的库伦力随着距离的减小为增大,所以合力在减小,故加速度在减小,所以物体做的是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B正确, C错误,从 a运动到 b的过程中,产生的内能等于摩擦力做的功,即 ,大于 0.5mv02, D错误 考点:考查了电场力做功情况 点评:在研究两电荷间的库伦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库伦力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如图所示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 月球附近,在 P点进行第一次
12、“刹车制动 ”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已知 “嫦娥一号 ”的质量为 m,远月点 Q 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 h,运行到 Q 点时它的角速度为 ,加速度为 a. 月球的质量为 M、半径为 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万有引力常量为 G。 则它在远月点时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ma B mg CD 答案: A 试题分析: Q 点为远月点,此时他受到的向心加速度为 a,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它受到的向心力即万有引力大小为 ,AD正确, 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点评:一定做要注意探月卫星的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与他们之间距离之和 质量 m 4kg的质点,静止在光
13、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o,先用沿 x轴方向的力 F1=8N 作用了 2s,然后撤去 F1;再用沿 +y方向的力 F2=6N 也作用了 2s。是则质点在这 4s内的轨迹为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由于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所以在前 2s内,物体沿力的方向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当撤去此力后,再用沿 +y方向的力,物体在 x轴方向上匀速运动,在 y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 y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 ,所以在 y轴方向上的位移为 ,在 x轴方向上继续运动了 ,又因为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所以选 D 考点:考查了运动的合成 点评:做本题的
14、关键是弄清楚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运动性质,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并且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 实验题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 m1、 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 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 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个点(图 1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 m1=50g、 m2=150g,则( g取 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 5时的速度 v= m/s; ( 2)在打点 0 5过程中系统动
15、能的增量 EK=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 EP= 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若某同学作出 v2-h图像如图 2,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 g= m/s2 答案:( 1) 2.40 ( 2) 0.576 0.588 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m1、 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3) 9.70 试题分析:( 1)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过程中,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 ( 2) 0到 5过程中动能的增量为 ,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为 ,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m1、 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3)根据 ,即 ,所以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图像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所以代入数据可得 考点:考查
16、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点评:数据的处理思路与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处理一样我们对于书本上的实验必须要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仪器、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才能解决设计实验的问题 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 “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 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 L= 48.0cm 的 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 A、 B时的速率。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应该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 运动; 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为保证绳子的拉力不变,必须调节滑轮的高度使 。
17、 接通电源后自 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 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 A、 B时的速率 vA、 vB; 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 的操作。 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 a = ,请将表中第 4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F( N) ( m2/s2)a( m/s2) 1 0.60 0.77 0.80 2 1.04 1.61 1.68 3 1.42 2.34 2.44 4 2.62 4.65 5 3.00 5.49 5.72 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 a F关系图线; 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
18、到的关系图线 (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 ),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除了拉力传感器读数可能偏大外,还可能是 。 答案: 匀速直线 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4.84 如图 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试题分析:( 1)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垫高一端使的小车能匀速下滑为止, 为了减小摩擦力,所以需要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得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 2)根据公式 可得 ,将第 4次试验数据代入公式可得( 3)如图所示: ( 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对实验也能造成误差 考点:考查了探究 “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 实验 点评:在做此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平衡摩擦力,以及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得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光滑的
19、曲面与长 L=2m的水平传送带左端平滑连接,一滑块从曲面上某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 .5,传送带离地面高度 h0=0.8m。滑块从曲面上离传送带高度 h1=1.8m的 A处开始下滑 , ( 1)若传送带固定不动,求滑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 ( 2)传送带以速率 v0=10m/s逆时针匀速转动 ,求滑块落地点与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 ( 3)若传送带以速率 v0=5m/s 顺时针匀速转动,求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答案:( 1) 4m/s( 2) 1.6m( 3) 0.38s 试题分析:滑块滑至水平传送带的初速度为 v1,则 , ( 2分) (1)滑块的加速度
20、a=g,设滑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为 v2, 由 得 v2=4m/s ( 3分) (2)滑块在传送带仍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右端的速度为 v2=4m/s。 滑块到达传送带右端做平抛运动,设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t, 则 落地点与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 m( 5分) (3)滑块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和传送带速度 v0相同时所用时间为 t1, 位移为 x1, 由 ,得 t1=0.2s 由 m L 说明滑块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x2=L-x1=0.9m 滑块做匀速运动的时间 s 所以 s ( 6分) 考点:考查了传送带的问题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点评:做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理解相对静止的概念 总质量为
21、10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 600m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 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 v-t图,试根据图像求:( g取10m/s2) ( 1) t 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 2)估算 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 ( 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 答案:( 1) 200N( 2) 156 m( 3) 88s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在 t 2s内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 m/s2=8m/s2 设阻力大小为 f,有 mg-f ma 得 f m(g-a) 100(10-8)N 200N( 6分) ( 2) 0-2秒内上 h1= m,
22、 2-14秒 h2=35 =140 m 算得出运动员在 14s内下落了 h=16+140 156 m( 5分) ( 3) 14s后运动员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需要的总时间 t 总 t t( 14 74) s 88s ( 5 分) 考点:考查了图像信息以及运动学规律的应用 点评:在做图像题时,从图像中找出相对应的信息是关键, 探月卫星在空中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如下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已知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半径分别为 r和 r1,地球半径为 R,月球半径为 R1,地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23、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求: ( 1)卫星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 2)卫星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1)设卫星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为 v,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得: , 且有: 得: 7分 ()设卫星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 T,则有: , 又有: 得: 8分 考点:考查了天体的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点评:本题是卫星类型的问题,常常建立这样的模型:环绕天体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重力加速度 g是联系星球表面宏观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桥梁 如图所示,水平平台的右端安装有定滑轮,质量 M的物块放在平台
24、上与滑轮相距 处, M 与 平台的动摩擦因数 ,现有一轻绳跨过定滑轮,右端与 M 连,另一端挂质量 物块,绳拉直时用手托住 停在距地面 h高度处静止。(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 1)放开 m,求出 M运动时加速度及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 ( 2)设 , 物块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要 M物块能运动起来而不撞到定滑轮,质量 m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 ( 2) 试题分析:( 1)设共同加速度 ,绳拉力 F 有 得到 ( 4分) ( 4分) ( 2)在 M、 m一起运动时有 而 m着地后若 M恰能运动到滑轮,则有 解得 ( 6分) 因为要拉动 M,则 , ( 2分) 则结果是 考点: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动能定理的应用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先进行受力分析,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