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3276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 A导体的电阻 B加速度 C电场强度 D电容器的电容 答案: D 试题分析 :导体的电阻 R= 中电阻与导线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有关,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A错误;加速度中 a取决于力的大小,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B错误;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E取决于电量及距离,与电量有关;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C错误;电容的定义式中, C与两板间的电量及两板间的电势差无关,属于比值定义法,故 D正确; 考点: 电容器;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电阻;电

2、场强度 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 1 和 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1个给 3分,选对 2个给 4分,选对 3个给 6分 .每错 1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单色光 1的频率大于单色光 2的频率 B在玻璃中单色光 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 2 的传播速度 C可能单色光 1是红色,单色光 2是蓝色 D无论怎样增大入射角,单色光 1和 2都不可能在此玻璃板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E若让两束光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单色光 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 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答案: ADE 试题分析 : 由

3、图看出,光在玻璃板上表面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相等,单色光 1的折射角小于单色光 2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 n= 得知,玻璃对单色光 1的折射率大于单色光 2 的折射率,单色光 1 的频率大于单色光 2 的频率,所以 A、E对, C错;由 v= ,可知在玻璃中单色光 1的传播速度小于单色光 2 的传播速度,故 B错;由光路可逆性可以知道, 射向玻璃砖的光线与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平行,所以无论怎样增大入射角,单色光 1和 2都不可能在此玻璃板下表面发生全反射,故 E正确。 考点:光的折射定律;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

4、的字母。选对 1个给 3分,选对 2个给 4分,选对 3个给 6分;每选错 1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 A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 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将增大 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E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 答案: ACE 试题分析 :即使增大入射光的频率,金属逸出功也将不变,故 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 Ek=h-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和逸出功决定,即使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5、能也将不变,故 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 Ek=h-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和逸出功决定,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故C正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几乎同时,故 D错误;光的强弱不影响光电子的能量,只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故 E正确 考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一质量为 的物体 ,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 ,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

6、系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2,由此可知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约为 0.35 B减速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约为 13J C匀速运动时的速度约为 6m/s D减速运动的时间约为 1.7s 答案: ABC 试题分析 : 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则 f=F=7N,所以 = =0.35,故 A正确; 4m后物体做减速运动,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拉力做的功,则由图象中减速过程包括的方格数可知,减速过程拉力做功等于 WF=131J=13J,故B正确;减速过程滑动摩擦力做的功 Wf=-mgx=-7( 11-4) =-49J,所以合外力做的功为 W =-49+13=-36J,根

7、据动能定理可得: W =0- ;解得 v=6m/s,故 C 正确;由于不知道具体的运动情况,无法求出减速运动的时间,故 D错误;故选; ABC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功的计算 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60,使飞行器恰恰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直线斜向右上方匀加速飞行,经时间 t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 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时加速度的 大小为 B加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 C减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 D减速飞行时间 t后速度为零 答案

8、: AC 试题分析 :起飞时,飞行器受推力和重力,两力的合力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上,设动力为 F,合力为 Fb,如下左图所示在 OFFb中,由几何关系得Fb=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行器的加速度为 a1=g;加速时动力的大小 F=mg。推力方向逆时针旋转 60,合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30斜向下,动力 F跟合力 Fh垂直,如下右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动力的大小 F= ;此时合力大小为: Fh=mgsin30 飞行器的加速度大小为: a2=g/2;所以减速飞行时间 2t后速度为零;故 AC正确, BD错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如图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 图像,已知质点从零时刻出发,在 2T时刻恰好

9、返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T与 T 2T时间内的位移相同 B质点在 1.5T时离出发点最远 C T秒末与 2T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 1:2 D 0 T与 T 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3 答案: CD 试题分析 : 0 T与 T 2T时间内的初、末位置恰好相反,故位移方向相反,故A错误;当速度为零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显然与图象矛盾,故 B错误;设T时刻速度为 v1, 2T时刻速度为 v2, 0 T与 T 2T时间内的位移相反,故:T= T,解得: v2=-2v1,即 T 秒末与 2T 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 1: 2,故 C 正确; 0 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a1= = ;

10、 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2= = ,故 0 T与 T 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3,故 D正确;故选: 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科学家经过深入观测研究,发现月球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并且将越来越暗。有地理学家观察了现存的几种鹦 鹉螺化石,发现其贝壳上的波状螺纹具有树木年轮一样的功能,螺纹分许多隔,每隔上波状生长线在 30条左右,与现代农历一个月的天数完全相同。观察发现,鹦鹉螺的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每月长一隔。研究显示,现代鹦鹉螺的贝壳上,生长线是 30条,中生代白垩纪是 22条,侏罗纪是 18条,奥陶纪是 9条。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地球半径为 6400km,现

11、代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38万公里。始终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圆周轨道,由以上条件可以估算奥陶纪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设奥陶纪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r1,公转周期为 T1,现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r2,公转周期为 T2。 由题意得 T1=9天, T2=30天, r2= ,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 = ,解得 r1= 考点: 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 一轻质弹簧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 的小球自距地面高为 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并将弹簧压缩,小球速度达到最大的位置离地面高度为 ,到达的最低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若换成一质量为 ( )的小球从 高处自由下落至同一弹

12、簧上端,速度达到最大的位置离地面高度为 ,到达的最低点离地面的高度为 ,则 A , B , C , D , 答案: B 试题分析 :物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增大,即受力平衡时速度最大,设小球受力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x, 则: k x=mg; m2 m1,则 x2 x1;即质量大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的位置离地面高度为 h1较小。故 h1 h1;到达的最低点时小球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假设 h2=h2,即下落的高度相同,但 m2 m1,则 2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 mg h较大,即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应该较多,弹簧的形变量还要增大,故 2小球到达最低点力地面的高度较小,即 h2 h2故选 B

13、 考点:功能关系;自由落体运动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 A、 B、 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 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7o( sin37o=0.6),弹簧 C水平,则弹簧 A、 C的伸长量之比为 A 4: 3 B 3: 4 C 5: 3 D 3: 5 答案: C 试题分析 : 将两球和弹簧 B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受到总重力 G、弹簧 A和 C的拉力,如图,设弹簧 A、 C的拉力分别为 F1和 F2由平衡条件得知, F2和 G的合力与 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 sin37= = ;解得 x1 x2=5 3。故选: C。 考点:胡克定律 在空中某一高度将一小球水

14、平抛出,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 轴正方向,得到其运动的轨迹方程为 ( 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 ,则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得 A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B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D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 : 根据 x=v0t得, t= ,则 y= = 因为 y=ax2,则 a= ,可以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高度未知,无法求出运动的时间,无法求出竖直分速度以及落地的速度故 B正确, A、 C、 D错误 考点:平抛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 1个给 3分,选对2个给 4分,选对 3个给 6分 .每错 1个扣

15、 3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会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分子热运动 C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非晶体 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E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答案: ADE 试题分析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A正确;热运动是指分子的运动,不是固体颗粒的运动, B错误;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仍然是晶体, C错误;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D正确;绝对零度只能无限接近,不可达到, E正确 故选: ADE 考点:分

16、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第二定律 实验题 在测量一电阻 (约为 100 )的实验中已使用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动势约 3V,内阻不计)、开关 2只、导线若干。为完成测量还需要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 待选器材如下。 A电流表 :量程 10mA,内阻约为 50 B电流表:量程 0.6A,内阻约为 1 C电阻箱:最大电阻 99.99 D电阻箱:最大电阻 999.9 ( 1)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择 _ 电阻箱应选择 _(填器材前的字母) ( 2)试画出测量电阻 的电路图。 (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_ _ 用所测的物理量表示待测电阻 =_ 答案:( 1) A D;(

17、2)如下图所示;( 3)闭合开关前电阻箱的读数 R1;闭合开关后电阻箱的读数 R2; 试题分析 : ( 1)因为 I= =0.03A,可知电流表 B的量程太大,故应该选 A;R= =300,可知电阻箱 C的电阻太小了,只能选电阻箱 D。 (2)电路图如图所示。 ( 3)开关闭合前后,调节电阻箱,让电流表的读数相同,闭合开关前电阻箱的读数 R1;闭合开关后电阻箱的读数 R2; 闭合断开时,由欧姆定律可知:Rx+R1=E-Ir;闭合开关时,由欧姆定律可知: R2=E-Ir;解得 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 在 “探究加速度和力、 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 1)实验中,需要

18、在木板的右端垫上一个小木块,其目的是_; ( 2)实验中,已经测出小车的质量为 M,砝码(包括砝码盘)的质量为 m,若要将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 F的大小,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 . ( 3)在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填序号) A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时,可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砝码的质量 M和 m,以及小车质量 M,直接用公式 a 求出 B实验时,应先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 C每改变一次小车的质量,都需要改变垫入的小木块的厚度 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 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答案:(

19、1)平衡摩擦力 ( 2) mM ( 3) BD 试题分析 :( 1)由于小车运动过程中会遇到阻力,所以要平衡摩擦力,而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木板的右端垫上一个小木块,让木板成斜面,这样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就可以与阻力平衡了。 ( 2)由于小车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拉力小于重力,故要使拉力接近勾码的重力,以及要使勾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 3)本实验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来求加速度,所以A错;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然后再放开小车,故 B正确;由于平衡摩擦力之后有 Mgsin=Mgcos,故 tan=所以无论小车的质量是否改变,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都等于小车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改

20、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 C错误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拉力大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控制拉 力不变而改变小车质量,故 D正确。 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计算题 如图所示,有一放射源可以沿轴线 ABO方向发射速度大小不同的粒子,粒子质量均为 ,带正电荷 。 A、 B是不加电压且处于关闭状态的两个阀门,阀门后是一对平行极板,两极板间距为 ,上极板接地,下极板的电势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b)所示。 O处是一与轴线垂直的接收屏,以 O为原点,垂直于轴线 ABO向上为 轴正方向,不同速度的粒子打在接收屏上对应不同的

21、坐标,其余尺寸见图( a),其中 和 均为已知。已知 ,不计粒 子重力。 ( 1)某时刻 A、 B同时开启且不再关闭,有一个速度为 的粒子恰在此时通过 A阀门,以阀门开启时刻作为图( b)中的计时零点,试求此粒子打在轴上的坐标位置(用 表示)。 ( 2)某时刻 A开启, 后 A关闭,又过 后 B开启,再过 后 B也关闭。求能穿过阀门 B的粒子的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 ( 3)在第二问中,若以 B开启时刻作为图( b)中的计时零点,试求解上述两类粒子打到接收屏上的 坐标(用 表示)。 答案:( 1) ;( 2)最大速度 ;最小速度 ;( 3)两个坐标分别为 试题分析 : ( 1)设经时间 进入偏转

22、电场 ;即在 时刻进入偏转电场,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 偏转电场中的加速度 ;在场中的偏转距离为 得 在电场中的偏转角 ;从出偏转电场到打到屏上偏转距离 ;得 ( 2)能穿过阀门 B的最短时间为 对应最大速度 ;能穿过阀门 B的最长时间为 对应最小速度 ( 3)速度最大的粒子将在 0时刻出阀门 B, 时刻进入偏转电场故其偏转距离与第( 1)问相同,打在 轴上的坐标为 ;速度最小的粒子将在 时刻出阀门 B, 时刻进入偏转电场先向下偏转时间 , 再向下偏转(减速) 出电场时恰好速度水平 ; 即两个坐标分别为 考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如图所示,一块足够大的光滑平板放置在水平面上,能绕水平固定轴

23、 MN调节其与水平面所成的倾角板上一根长为 l=0.60m的轻细绳,它的一端系住一质量为 的小球 P ,另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O点当平板的倾角固定为 时,先将轻绳平行于水平轴 MN拉直,然后给小球一沿着平板并与轻绳垂直的初速度 v0 3.0m/s 若小球能保持在板面内作圆周运动,倾角 的值应在什么范围内?(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 答案: 试题分析 :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受绳子拉力、斜面弹力、重 力。在垂直斜面方向上合力为 0,重力在沿斜面方向的分量为 小球在最高点时,由绳子的拉力和重力分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研究小球从释放到最高点的过程,据动能定理 若恰好通过最高点绳子拉力 时联立 解得

24、 代入数据得 考点: 动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如图,一根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下端密封,上端封闭但留有一抽气孔管内下部被活塞封住一定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气体温度为 T1开始时,将活塞上方的气体缓慢抽出,当活塞上方的压强达到 p0时,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 V1,活塞上方玻璃管的容积为 3.8V1。活塞因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 0.5p0。继续将活塞上方抽成真空并密封整个抽气过程中管内气体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然后将密封的气体缓慢加热求: ( 1)活塞刚碰到玻璃管顶部时气体的温度; ( 2)当气体温度达到 3.2T1时气体的压强 答案:( 1) T/ 1.6T;( 2

25、) p2 p0 试题分析 : : 由玻意耳定律得: , 式中 V是抽成真空后活塞下方气体体积 由盖 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T/ 1.6T 由查理定律得: 解得: p2 p0 考点:玻意耳定律;盖 吕萨克定律;查理定律 如下图所示是一列沿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求出 处的质点在 内通过的路程及 时该质点的位移; ( 2)写出 处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答案:( 1)路程为 50cm;位移 ,( 2) 或试题分析 : ( 1)由图可知:波长 =2m, 故 01.25s内的路程为 50cm; 1.25s时位移 ( 2)振幅 A=5cm,周期 T=0.5s,则 = =4rad/s,则处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或 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 如图,两个大小相同小球用同样长的细线悬挂在同一高度,静止时两个小球恰好接触,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 和 ( ),现将 拉离平衡位置,从高 处由静止释放,和 碰撞后被弹回,上升高度为 ,试求碰后 能上升的高度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答案: 试题分析 : 碰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得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碰后 反弹上升,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上升,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联立 解得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