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2859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教研室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物体以恒定速率从 A点经 B点运动到 C点,下列对该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任一时刻加速度都不为零 B. 物体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C. 物体经 B点时速度的方向可能是 B、 C连线的方向 D. 物体经 B点时所受合力的方向为曲线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答案: A 在 “探究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小球滚动的距离 s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 t之间的关系 ”的实验中,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及由表中数据作出的 s-t图如图所示: t( s) 0.25 0.5 1.0 2.0 s( cm

2、) 5.0 20 80 320 通过对图象的分析,为了进一步弄清 s与 t的关系,可以做出其它猜想,以下选项中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 A作出 的图象 B作出 的图象 C作出 的图象 D作出 的图象 答案: A 从地面上竖直上抛一物体 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 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都是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上抛的初速度与 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 2V; B a、 b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 C 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 b下落时的高度相等; D两物体在空中相遇处一定是 b下 落高度的中点。 答案: AC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在前

3、5s受一个方向向东、大小为10N 的恒力作用,从第 5s末开始,改受方向向北、大小为 5N 的恒力作用,此力作用 10s,从物体开始运动计时,则: A物体在第 10s末向正北方向运动 B物体从第 5s末开始做曲线运动 C物体在第 10s末的加速度是正北方向 D物体在第 3s末的加速度是正东方向 答案: BCD 物体甲乙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他们的质量为 m甲 、 m乙 它们与水平面问的摩擦因数分别为 甲 、 乙 ,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 F分别拉两物体,其加速度与拉力 F的关系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甲 = 乙 m甲 m乙 B 甲 乙 m甲 m乙 C 甲 乙 m甲 =m乙 D 甲 乙 m甲

4、 m乙 答案: D 如图所示,小球 A、 B间用轻弹簧相连,两球的质量分别为 m和 2m,用细线拉着小球 A使它们一起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g,在撤去拉力 F的瞬间, A、 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5g, g B 6g, 0 C 5g, 0 D 6g, g 答案: A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这个物体在 4s内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 4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4s内通过的路程为 4m,位移为零。 答案: D 小明比小刚的力气大,小刚不服气。两人决定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拉

5、绳子比谁的力气大。比赛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此时两人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小明的质量为 45kg,小刚的质量为 50kg。若不计绳的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取 10m/s2): A站在地面上的人一定是小明 B站在地面上的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500N C绳的拉力为 50N D绳的拉力为 450N 答案: D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答案: B 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

6、一半,那么,对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 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答案: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的原因是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以卵击石,鸡蛋破碎,原因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小 C汽车牵引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驱动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其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答案: C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的加

7、速度的实验装置,下图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1) 已知纸带上各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 T,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2) 若已知小车释放位置距桌面的高度 h 和到斜面底的距离 L,重力加速度为 g,小车的质量为 m,测出的 小车加速度大小为 a,则可以得出斜面对小车的阻力的表达式为 。 答案: (S6 + S5 + S4 )- (S3 + S2+ S1)/9T2 (4分 ) (mgh/L)-ma ( 4分) 填空题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以 0.3 m/s的速度匀速上浮。现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

8、玻璃管水平匀速向右运动,测得红蜡块实际运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 则: ( 1)根据题意可知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为 m/s ( 2)若玻璃管的长度为 0.6m,则当红蜡块从玻璃管底端上浮到顶端的过程中,玻璃管水平运动的距离为 m 答案:( 1) 0.4 (2分 ) ( 2) 0.8 (2分 ) 计算题 某 1kg 物体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力 F随时间 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物体在 前 4s内的位移为多少?答案: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30的斜坡顶端 A处,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 v0=10m/s抛出一小球,落在斜坡的 B点, , 求:( 1)小球在

9、空中飞行的时间。 ( 2) AB间的距离。 答案:A、 B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结,绳跨过位于倾角为 300的光滑斜面(斜面足够长)顶端的轻质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第一次, B悬空, A放在斜面上, A恰好静止;第二次,将 B的质量改变,发现 A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 t速度大小为 v,已知物块 A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求物块 B质量改变了多少?答案:设物块 B的质量为 M,第一次 , B悬空, A放在斜面上, A恰好静止,根据物体 平衡有 mgsin300=Mg 得 M=1/2m ( 2分) 改变 B的质量, A下滑,说明 B的质量是减

10、少的,设此时物块 B的质量为 M、 / A下滑的加速度 a=v/t, (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 4分) B的质量减少了 经过计算可得: ( 4分)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足够长的木板 A,质量为 M,在 A的右端放有一个质量为 m的小物块 B, A、 B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起初 A、 B均静止(如 图) . 现用水平力 F1作用在 A上,使 A先以加速度 向右做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 v0后立即改用水平力 F2作用在 A上,使 A开始匀速运动 .已知在此过程中物体 B在木板 A上发生了滑动,但最后还是相对 A静止下来 . ( 1)在下面的 图中定性画出 A和 B的速度图象; ( 2)求 F1与 F2的比值; ( 2)求出最后 B离 A右端的距离 d. 答案:( 1) -( 4分) ( 2)木板加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得 -( 2 分) 木板匀速过程 则有 - -( 2分) (3)相对滑动过的程设 A、 B的 位移分别为 A、 B的加速时间分别为 -( 1分) -( 1分) -( 1分) -( 1分) 最后 B离 A右端的距离 -(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