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32861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选择题 一列简谐机械横波在 x轴上传播,在距离小于一个波长的 x=0与 x=2m处的两质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 A该波的波长一定是 4m B该波的周期一定是 4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0.4m/s D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m/s 答案: B 如图所示,物体 A与 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 A、 B间无静摩擦力 B B受斜面间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 - C 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斜面受 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沿斜面向下 答案: CD 如图所示,内壁粗糙的半球形容

2、器固定在水平面上, O 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 F的作用下恰好静止与 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N。O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滑块的摩擦力为 f。下列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 B f mgcos-Fsin C D f=Fsin-mgcos 答案: BD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0.6 kg,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2 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总质量减少到 0.3 kg时,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g 10 m/s2) ( )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 B A仍静止不动 C 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D A所受的合力不变

3、答案: C 如图所示,重 80 N 的物体 A放在倾角为 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 1000 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 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 8 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 25 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 8 cm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 ) A 10 N B 20 N C 40 N D 60 N 答案: D L型木板 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 Q 相连,如图所示。若 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 P 的受力个数为 ( )

4、 A 3 B 4 C 5 D 6 答案: C 如图所示,以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 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 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 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答案: AC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 和的面积分别为 和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 处。则下

5、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两车不会相遇 B若 ,两车相遇 2次 C若 , 两车恰好相遇 1次 D若 ,两车恰好相遇 1次 答案: AB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着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来推断 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应该是所有的 粒基本都直线穿过金箔 B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C波尔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根据波尔理论,电子从高能态像低能态跃迁时需要释放能量 答案: AD 在 2011年 3月 11日,日本发生了强达八级的地震,随之地震带来了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的核电站泄漏,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元素都泄

6、漏到空气中,有些放射性元素随之放射出 等射线,关于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 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质量数减少 2 B发生 衰变放出的氦核是由原子核内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而成 C发生 衰变时, 粒子来源于核外电子,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核内中子数减少 1 D在这三种射线中,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在真空中速度小于光速,电离能力较弱。 答案: AB 第 29届奥运会已于 2008年 8月在北京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进行 10m跳台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空气阻力 ) ( ) 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7、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加速上升 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答案: BD 某实验装置将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 A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 0.8m/s C小车的最大位移在数值上等于图象中曲线与 t轴所围的面积 D小车做曲线运动 答案: BC 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值, 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 g值的一种方法叫 “对称自由下

8、落法 ”,它是将测 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 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 到原处的时间为 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的 P点,小球离开 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 T1,测得 T1、 T2和 H,可求得 g等于 ( )答案: A 实验题 2007年 10月 24日,中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 “嫦娥 1号 ”卫星如右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 2.5s拍摄的,关于起始匀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已知火箭的长度为 40m,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

9、结果如图所示火箭的加速度大小 a _m/s2,火箭在照片中第 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 v _m/s. ( 2)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 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 L2=700mm,双缝间距 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图(乙) 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 1条和第 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

10、则对准第 1条时读数 x1=_mm、对准第 4条时读数x2=_mm 写出计算波长 的表达式, =_(用符号表示), =_nm 答案:( 1) 8 42 ( 2) 2.190mm 7.869mm d(X2-X1)/3L2 676nm 计算题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两轻质弹簧 A、 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若在 m1上再放一质量为 m0的物体,待整个系统平衡时, m1下降的位移为多少? 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 mB=14kg的木板 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A=10kg的木箱 A在木板 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

11、为 =37。已知木箱 A与木板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木板 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4。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现用水平力 F将木板 B从木箱 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 sin37=0.6, cos37=0.8) ( 1)绳上张力 T的大小;( 6分) ( 2)拉力 F的大小。( 6分) 答案:( 1)对 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有四个力作用,分解绳的拉力,根据A物体平衡可得 FN1=mAg+Tsin Ff1=Tcos Ff1=1FN1 解得 代入数据得 T=100N (6分 ) ( 2)对 B进行受力分析,受 6个力的作用 地面对 B的支持力 FN2=mBg+ FN1

12、地面对 B的摩擦力 Ff2=2FN2 F= FN2+ FN1=200N A、 B两列火车 ,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 ,A车在前 ,其速度 vA=10 m/s,B车速度 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 ,B车在距 A车 6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 A车 ,这时 B车立即刹车 ,但 B车要经过 1800 m才能够停止 .问: (1) A车若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 ,将 在何时何地? (2) 若 B车司机在刹车后发出信号, A车司机接收到信号后以加速度 a1=0.25m/s2加速前进,已经比 B车刹车时刻晚了 t=8 s, 问是否能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求两车的最小距离。 答案:解

13、: (1)为了求解简便 ,我们先以 A车为参考系 ,设在 B车恰能追上 A车的情况下 ,A、 B两车之间的初始间距为 s0,则 (vB-vA)2=2as0 再以地面为参考系 ,设 B车的最大滑行距离为 s1,则 vB2=2as1 解 两式可得 s0=800 m 因为 s0 600 m,所以两车一定相撞 .设两车经时间 t相撞 ,则有: vt- at2=vAt+s 由 式得: a=0.25 m/s2,代入 式得 t=40 s.( t=120s舍去) 设相撞地点距 B车刹车地点 sB,则有 sB=vAt+s=1040 m+600 m=1000 m. (2)设 B车减速 t1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 vB -at1= vA +a1(t1-t) 代入数解得 t1=44s 在此过程中: SB = vB t1-at12/2 =1078 m SA= vA t1+a1(t1-t)2/2= 602m SA +600 SB 不会发生撞车事故。 此时 S= SA +600- SB =124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